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中西方文化差異淺談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47K

中西方文化差異淺談論文多篇

中西方審美文化差異 篇一

東西方服裝審美文化存在很多不同點。

西方文化起源於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較開放,易於融合外域服裝文化。

中國文化起源於大陸文明,文化本能比較封閉,在服裝上具有固執的“原體”意識,傳統服裝形制幾千年來地位穩定,吸收異域服裝相對困難。

西方文化善於表現矛盾、衝突,在服裝構成上強調刺激、極端的形式,以突出個性為榮。

中國文化是和諧文化,強調均衡、對稱、統一的服裝造型方法,以規矩、平穩為最美。

西方文化是一種明喻文化,重視造型、線條、圖案、色彩本身的客觀化美感,以視覺舒適為第一。

中國文化是一種隱喻文化,藝術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裝構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

文化差異 篇二

1、對待讚美

我們和西方人在對待讚美的態度上大不相同。別人讚美的時候,儘管內心十分喜悦,但表面上總是表現得不敢苟同,對別人的讚美予以禮貌的否定,以示謙虛:“還不行!”、“馬馬虎虎吧!”、“那能與你相比啊!”、“過獎了!”等。

而西方人對待讚美的態度可謂是“喜形於色”,總是用“Thank you”來應對別人的讚美。

2、待客和做客

我們和人相處的時候,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為別人着想。這表現在待客和做客上,盡責的客人總是儘量不去麻煩主人,不讓主人破費,因而對於主人的招待總是要禮貌地加以謝絕。比如,主人問客人想喝點什麼,客人一般會説“我不渴”或“不用麻煩了”;主人在餐桌上為客人斟酒,客人總要加以推辭,説“夠了,夠了”,而事實上,客人並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氣而已。所以,稱職的主人不會直接問客人想要什麼,而是主動揣摩客人的需求,並積極地給予滿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總是不停地給客人勸酒勸菜。所以,中國人的待客和做客場面往往氣氛熱烈:一方不停地勸,另一方則不停地推辭。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無需客套。當客人上門了,主人會直截了當地問對方“想喝點什麼”;如果客人想喝點什麼,可以直接反問對方“你有什麼飲料”,並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飲料;如果客人確實不想喝,客人會説“謝謝!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會問客人還要不要再來點,如果客人説夠了,主人一般不會再向客人勸吃請喝。

3、謙虛和自我肯定

我們一直視謙虛為美德。不論是對於自己的能力還是成績,總是喜歡自謙。如果不這樣可能會被指責為“不謙虛”、“狂妄自大”。比如,中國學者在作演講前,通常會説:“我學問不深,準備也不充分,請各位多指教”;在宴會上,好客的主人面對滿桌子的菜卻説:“沒有什麼菜,請隨便吃”;當上司委以重任,通常會謙虛地説:“我恐怕難以勝任。”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沒有自謙的習慣。他們認為,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承認,首先必須自我肯定。所以,他們對於自己的能力和成績總是實事求是地加以評價。宴請的時候,主人會詳盡地向客人介紹所點菜的特色,並希望客人喜歡;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時候,他們會感謝上司,並表示自己肯定能幹好。

中西方送禮習俗特色差異 篇三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紅包是一種裝錢的特殊紅色小紙袋。這是中國人在春節時由父母或朋友送給小孩的禮物。紅色也可以送給沒有結婚的親戚或朋友。未婚的職員同樣也希望從老闆那裏得到紅包。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如婚禮或關係親密的親人朋友生日時,也會送紅包。紅包裏的錢可以是幾元,也可以是一大筆。

俄國人社交中講究送禮,尤其是親戚朋友之間。禮物選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禮物的價格倒在其次。設計新穎、製作精美又有一定紀念意義的禮物,像旅遊紀念品就廣受歡迎。去人家裏做客或參加聚會,俄國人通常送鮮花、糖果或小紀念品等。對俄國人來説,直接送錢給他們是一種侮辱。

對於澳大利亞來説,社會交往中,給主人/女主人贈送一份小禮物是比較得體的做法。通常,這種禮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不必包裝。其他在生日、週年慶、婚禮、領洗禮等場合贈送的禮物輕重要依你們的關係而定。

對西方人而言,聖誕節的精神是向周圍的人表達關愛。因此,聖誕節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禮節慶了。禮物大多數是寫滿祝福與問候的聖誕卡,但小卡片鋪天蓋地、漫天飛舞,表達了濃濃的關愛之情。

禮儀差異 篇四

1、在稱謂和稱呼方面,西方人的稱呼通常是比較籠統的,通常一個稱呼可以涵蓋中國的很多個稱呼。例如西方人稱呼男的為先生,稱呼女的為女士或者小姐。而“先生”一詞在我國各類詞典中的第一解釋就是“教師”,是對教師最古老、最悠久的稱謂,已經流傳了幾千年。

我們在建國後熟人稱呼經常在其姓名後面加上“同志”一詞,比如開會的時候,某某領導講話,“向__同志學習”等諸如此類的言語就不必細説了。但是,在當今生活中,隨着改革開放,現在“先生”成為社會上最流行的尊稱口語。

2、在見面交往禮節方面,中國人通常是見面喜歡點點頭,握握手或行拱手禮,或者微微欠身然後握手,而西方人覺得欠身似乎顯得自卑。在西方,特別在歐美國家,擁抱禮卻是十分常見的見面禮與道別禮,親吻禮和吻手禮也是常見的西方見面禮。握手禮來源於西方人類半野蠻半文明時期。這種習慣逐漸演變成今天作為見面和告辭的“握手”禮節,被大多數國家所接受。

在我國,握手禮不但在見面和告辭時使用,而且還作為一種祝賀、感謝或相互鼓勵的表示。因此是社交中應用最廣泛的致意禮節。見面、道別時的禮貌演變到今天就是“你好”、“再見”兩個短語,客氣的頂多再互相握下手,在各種古怪疾病流行的今天顯得簡潔而衞生而又體面。然而西方國家,見面就要先送貼面禮、親吻禮和吻手禮,讓我們很不習慣也不能接受。

3、在宴客方面,喝酒,歷來被中國人視為做生意、交朋友等社交場合不可缺少的一環。中國通常遵循的是酒杯不能空茶水不能太滿,在西方人他們通常喜歡啤酒、葡萄酒,不喜歡勸酒,他們的行為會隨女主人的動作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