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社會文化研究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8W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社會文化研究論文【新版多篇】

中西文化差異論文 篇一

摘 要:本文通過闡述中西餐飲文化差異,分析中西餐飲文化在在哲學體系、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從而促進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讓更多的人通過飲食瞭解飲食背後的文化。

關鍵詞:中西文化 飲食文化 差異比較

提到飲食文化,人們總是會不約而同地首先想到“吃”,不錯,飲食的確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一需要,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加上了“文化”二字以後,飲食就不僅僅是“吃”這麼簡單了,它包括飲食文化的整體,是人類在飲食方面的創造行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類飲食方面的思想、意識、觀念、哲學、宗教、藝術等都在飲食文化的範圍之內。

一、中西餐飲文化差異

中西方飲食文化最顯而易見的不同就是使用的飲食器具。西方人以刀叉為食器,並且規定顯明,不同規格的刀叉所使用的方式及場合不同,而且是不可以混用的。

中國人的餐桌上卻不如西方人那麼複雜,雖然是簡簡單單的一雙筷子,但它在飲食文化中擔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筷子可以是我們的烹飪的工具,也是每家每户的攪拌器,打個雞蛋,衝個飲料,無疑都需要筷子的幫忙。與西方如此嚴謹的規範相比,中國的筷子的確隨意得多。

受科學導向的影響,西方烹飪的全過程必須嚴格按照科學規範行事,每道菜餚每次烹飪的過程、方法幾乎完全一致,並且其所用的調料會精確到克,烹飪時間會精確到秒。

西方人對食物的選材極具規範,他們多以葷食為主,烹飪時往往以一整塊肉或是一整隻的禽類為主要食物,並且不吃內臟,認為內臟是棄料;對於蔬菜的選擇上也比較單一,而且在飲食中以蔬菜為裝點輔助之用,所以在西方人的飲食中蔬菜多為裝飾工具。

相較於西方人而言,中國人在食物的選擇與烹飪方式上就要隨意得多。在中國廚師的手上也能變成一道味美的佳餚,這樣的菜例比比皆是,如爆炒豬腰、糟豬肚、韭菜炒豬肝,等等。説到烹飪方式,更是層出不窮。不同於西方人的“精確到克”、“精確到秒”,中國人歷來都是“隨心所欲”,強調憑經驗對結果進行把握。中國人喜素食,蔬菜的種類遠多過於西方,這樣,食材的相互搭配就變化多端,就以炒豬肝為例,可以是大葱炒豬肝,也可以是青椒炒豬肝,更可以是韭菜炒豬肝,每一道菜都各有風味。

西方人的飲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營養價值,因此,他們提倡吃生食,他們認為高温烹調會破壞了食物本身的營養,唯有生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天然屬性和原汁原味,那麼他們所追求的營養價值也可以被很好地保留。

中國飲食文化更重食物的味道,“美味”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第一要義,因此,中國人會藉助一切技術手段、烹飪方式、調味方法使自己的食物變得鮮美無比,在中國,炒、煮、燉、燴、燒、烤、蒸、煎、炸、燜、熘等都是十分常見的熟食性烹調技術。

二、差異背後的文化根源

(一)哲學體系:形而上學與適度原則

西方哲學體系以形而上學為主要特點,也就是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世界,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遠不變的;如果説有變化的話,那麼只是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這種增減或變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內部而在於事物外部。反映到飲食文化就是所聞即所見,無論是菜單還是對食物的裝點、擺盤,都是以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呈現給人看,追求真實性,沒有華麗的點綴,只體現食物的本源屬性,這點與西方人的處事原則不謀而合,這樣的哲學背景下就促成了西方人視“營養價值”為飲食的第一要義的觀念,不在乎飲食的藝術性、創造性,目標性明確,即食物就是用來補充人對於營養需求的工具。

與西方人不同,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模糊、不可捉摸。它不像西方的形而上學那樣追求事物的客觀性、真實性,強調所聞即所見,而是凡是講求分寸、講求整體配合、講求一個“度”。反映在飲食文化上的就是中國人將“美味”作為飲食的第一要義。在烹飪上,中國人講究整體融合,沒有西方人的精確,講究的是憑經驗將一道菜的各個部分相協調進而形成一道美味的佳餚。其中的經驗又是模糊的,同一道菜,同一個師傅,每次做可能也會做出不同的味道,憑藉經驗對菜餚進行整體的把握,追求烹飪技術的隨意性與藝術性,這便是中國人的傳統哲學觀念――模糊而完美。

(二)價值觀: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西方人推崇個人主義價值觀念,個人目標高於對羣體的忠誠。也就是説每一個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即可,不需要服從其他任何一個集體,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羣體,但這樣的選擇並不是永久的,可以隨時因為自己需求的改變而重新進行選擇。如改變祈禱的教堂,更換僱主,等等。反映在飲食文化中最顯著的就是西方人實行分餐制。

與之相對的,中國人崇尚集體主義價值觀。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知禮,不喜歡爭強好勝,社會風氣往往封殺過於突出的個人,正所謂“行高於眾,人必非之”。在飲食文化中,這樣的集體主義觀念的確是受到了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中國人的宴席多喜用圓桌,從形式上體現了團結、禮貌、共享的氛圍。美味佳餚擺在桌子的中心,既是欣賞品嚐的對象,又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這樣的宴會氣氛下,飲食已經不是宴會的主要目的,情感的交流才是宴會的中心。與西方人直截了當的交際方式不同,中國人的飲食目的依仗於一大羣人的情感觸碰、交流和共鳴。

(三)思維方式:個性與整體

西方人注重個性的發展,強調在集體中個性的最大限度發揮。他們追求差異性,凡事求異,認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強調天下萬物都是獨立的個體,彼此間沒有聯繫,認為個性與個體的獨立自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因此對事物的看法與考慮往往從個性出發,西方人將獨特的個性發展放置於一切行為活動的大前提之下。這無疑體現在了他們的飲食文化中,涇渭分明的擺盤和裝點,雖同在一個盤子中,確是個性突出的各自為政,沒有任何調和,肉即是肉,菜即是菜,土豆即是土豆,個性鮮明,味道明確,不會相互影響、相互混合。在烹飪上,同一個盤子中的不同食材也是被分開進行加工的,不會將它們放在一起烹煮,處處彰顯西方人對於個體與個性的尊重和重視。 中國人注重整體的發展,強調圓滿、整合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不喜歡過於鮮明的個性張揚,反映在烹飪上更顯見,無論是什麼樣的食材全部倒入鍋中,再配以各種佐料進行烹調,即使原本個性鮮明,味道獨特的食材在這樣的磨合之下不會再顯得如此鋒芒。因此,中國菜嚐起來滋味豐富,層次感強烈。再回過頭看每一道菜,紅不是那樣鮮豔的紅,綠也不是那樣扎眼的綠,而是一種經過調和以後產生的和合之美。

(四)生活方式與生活節奏

在西方,流水線上的重複作業,實行計件工資制,生活節奏急促,人們有意無意地受到機械的兩分法影響,將遊戲與工作分得很清楚,即工作時工作,遊戲時遊戲,這樣的生活方式十分單調、刻板,機械的工作生活模式逐步影響到了西方人對飲食的需求,導致飲食本身的單一性和簡單性。

中國人則不然,中國人的隨意性在這裏體現無遺,不喜歡單純的、機械的工作生活模式,推崇一種經驗性的工作方式或者喜歡在工作中加入自己喜歡的元素或方法,就像中國的飲食烹飪一樣,存在不穩定性,這樣的不穩定性既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不穩定,又指工作結果的不穩定。就好像一道菜如果想要讓它嚐起來不那麼鹹,南方人可能會選擇放糖沖淡鹹味,如南方人的糖醋風味,就是用糖的甜與醋的酸中和醬油的鹹味;而北方人則可能會把這道菜加水烹製食材,讓食材變淡的同時改變了菜的性質,可能從一道炒菜變成了一道靚湯,因為生活經驗、生活環境的不同而不同。這樣並不穩定的經驗性的改變方式,使原來單純的一道菜變成了現在的三道菜而非兩道菜,其中創造性與藝術性油然而生。

三、當前的餐飲文化發展與中西文化之間的融合

然而如今的中西方餐飲文化已不再像以前那樣涇渭分明瞭,中餐中也融入了西式元素,西餐中處處彰顯中國風,這是一種新型的飲食文化模式,中西合璧的飲食文化隊伍將會越來越壯大,人們也可以通過了解飲食文化了解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郭魯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飲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思索[A]。商業經濟文薈,2005(5):13-15.

[2]劉巖鬆。中西方飲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異性[J]。經濟研究導刊,2010(36):258-259.

[3]趙奇志。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J]。食品工程,2006.12(4):14-15.

[4]馮勇,何歡歡。從飲食文化角度淺析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J]。消費導刊,2009.5:234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社會文化研究論文 篇二

摘 要: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異,本文主要討論中西文化在謙虛方面存在的差異。首先闡述了學者們對謙虛的不同理解;之後分析了中西文化在謙虛方面存在差異的表現;最後簡述存在差異的原因。

關鍵詞:謙虛;文化差異;禮貌原則

引言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條至理名言人盡皆知。在中國,謙虛是個人美德的一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人處世,我們希望別人謙虛,自己也儘量做到謙虛。謙虛是我們所遵循的準則。謙虛也是西方文化中很重要的內容,其具體表現卻有別於中國。

1.學者對謙虛的不同理解

著名語言學家Leech認為,謙虛是適用於世界各文化的禮貌原則。在所有文化中,謙虛都被看作是禮貌的表現。儘管如此,禮貌原則在不同文化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Leech指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遵循謙虛準則時存在程度上的差異。他認為東方有些文化社團比西方國家有更重視謙虛準則的傾向;操英語的文化社團(尤其是英國)更重視策略準則和反語準則。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東方人和西方人對謙虛的不同態度。當人們受到讚揚時,講英語的人一般都説“Thank you”以示接受,他們認為欣然接受對方的讚揚可以避免損害對方的積極面子,因而是禮貌的。

顧曰國(1992)把“貶己尊人”概括為中國的禮貌原則之一。何兆熊(1995)認為,把謙虛理解為自我貶低是中國文化所特有的。講漢語的人一般貶低自己,否定讚語的真實性,以示謙虛。不同文化中遵循謙虛的程度是不同的。總之,謙虛即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有差異性。

2.謙虛在中西文化中存在差異的具體表現

中華民族自古以謙虛為美德。中國古代有關謙虛的名言很多,如:“夫禮者,自卑而尊人。”,“滿招損,謙受益。”等等。現代漢語中也有不少關於謙虛的成語或詞語, 如:“謙虛謹慎”,“謙誠”,“謙恭”等。

2.1 在稱呼語方面的差異表現

謙虛在漢語稱謂語中表現最為突出。在指自己或自己一方時,多用謙辭;在指聽者或涉及聽者的事物時,多用敬辭。常見的謙辭有:家﹑舍﹑小等。“家”一般用於稱呼比自己輩分高或年齡大的人,如:家父,家母。“舍”用於稱呼比自己輩分低或年齡小的人,如:舍弟,舍妹。“小”用於年少位卑的人的自稱或他稱,如:小女,小兒。其他謙稱還有愚兄,卑職,拙作等等。中國古代還有其他幾種表示謙稱的方法,如,以己自謙,以不德自謙,以晚輩自謙。

與謙稱相對,漢語中常用敬辭來稱謂對方,這體現了中國人的謙虛。常用的敬辭有:貴﹑尊﹑令、高等。例如:貴姓,尊容,令愛,高齡。此外,稱呼者還需表明其敬卑和謙驕態度。其複雜性不僅使外國人感到光怪陸離,現代中國青年也感到眼花繚亂。下面這則笑話可以説明漢語稱呼語的複雜性。

甲:你家父今年幾歲啦?

乙:令尊今年六十有三。雖是妙齡,近來龍體欠安。

甲:哪日一定到寒舍看望。

乙:歡迎。府裏賓客至上。

這令人捧腹的笑話問題很多,但並非“妙齡”,“龍體”等詞的誤用另人發笑。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稱呼”,“敬詞”等方面錯的一塌糊塗。譬如“家父”,“令尊”用顛倒了,謙稱自己居住的“寒舍”與尊稱對方的住宅“府裏”來了個張冠李戴。

新中國成立以來,新的價值觀衝擊並取代了傳統的價值觀,一系列中性稱謂詞出現並廣泛使用。相比之下,英語的稱謂系統,單就稱謂詞語而言,比漢語簡單的多。受平等價值觀的影響,古英語中的一些尊稱如Lord,Lady已很少使用。整個禮貌稱謂系統趨向簡明化。如:Mr.、Mrs.等已成為一般性的稱謂方式。西方稱謂系統中的宗法觀念比較淡漠,民主的成分比較突出。整個禮貌系統強調人與人的平等。“你”就是you,“我”就是I/me,“你的”就是your/yours,“我的”就是my/mine,不論上下尊卑。

2.2 在具體言辭中的差異表現

謙虛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中國人常常自我否定來示謙虛。當受到讚揚時,自己卻貶損自己。在受到別人恭維時,中國人習慣用一些謙辭來應酬。當有人誇你漂亮時,你多半會説“哪裏有你漂亮。”之類的話。當這種讚揚遭到中國人拒絕時,西方人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個錯誤的判斷,中西之間跨文化的接觸很可能以失敗而告終。

中國人取得成績受到表彰時,往往要謙虛幾句:“這點兒成績不算什麼”或者“我的成功歸功於上級領導的關心”等諸如此類的話。在西方文化中,人們從不把自己的成績歸功於別人。他們會説“這是我應得的。”他們認為,貶低自己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賈玉新(1997)對中西文化中的恭維語反應方略進行了調查。發現中國人在拒絕和貶低恭維語的語義內容方面遠遠高於美國文化,而在接受和欣賞方面又低於美國文化。人們常聽到美國婦女誇獎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在中國,人們很少誇家人而是貶低他們。中國人常常以否定別人讚揚或自貶以示禮貌。

2.3在其他場合下的差異表現

中國學者在報告結束時,總會謙虛幾句:“本人能力有限,所談定有不妥之處,望批評指教。”缺少這種“自我批評”會被中國人視為驕傲。但西方人聽了卻難以理解:既然知道報告有不妥之處,為何不改後再講?在這種場合,西方學者一般會説:“希望我的報告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樣,在中國學者著作的前言和後記裏面,會有這樣的字句:“本人水平有限,書中缺點在所難免,望讀者批評指正。”西方人會認為:這麼多缺點,這本書還有什麼價值?為什麼還要出版?

中國人在請客之前,主人總説:“我也不會做菜,不知和不和您口味。”真正把對自己的貶損誇大到了極限,以示禮貌。這是因為“自卑而尊人”是漢文化中禮貌的核心。而西方人對此會產生誤解:既然你邀請我到你家吃飯,為什麼不做好飯菜?客人會覺得沒面子。在西方,主人會説:“希望您吃好”之類的話,他們從不貶低自己的烹飪技術。

在贈送禮物方面也有差異。在中國,送禮物的人常説:“小意思,不成敬意”,“真拿不出手”。不瞭解中國文化的人不知道這是謙虛的説法,他們會很納悶:為什麼要送一件不好的禮物給別人。在西方,送禮的人一般會説:“希望你能喜歡。”之類的話。總之,中國人習慣貶低自己所送的禮物,而西方人往往表現出欣賞所送的禮物。

3.存在差異的原因

謙虛在中西文化中存在差異。影響中西謙虛差異的根源是什麼那?

漢文化謙虛概念的形成與儒家思想密不可分。中國的封建制度長達兩千多年,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當時佔統治地位,是中國封建文化的基本形式和內容。孔子主張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論語?子路》)“正名”就是要維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制度(馮友蘭,1980)。這種宗法等級制度與之相適應的倫理道德正是“禮”的核心內容。“夫禮者,自卑而尊人”式的中國禮貌特徵正是儒家思想的產物。“禮”的概念延續至今,“卑”的成分已逐漸消失,但是“自貶”和“自謙”仍然是中國謙虛的主要特徵。

在以個人主義為中心,以平行關係為取向西方社會,人們崇尚自由和平等,人際之間的關係是平行的,不存在上下尊卑。因此,謙虛表現得不十分突出。

4.結論

中西文化均視謙虛為禮貌,但兩種文化中謙虛的內涵及其在本族文化中的重要性相差甚遠。因此,在同西方人交流時,應注意其差異,做到謙虛適度:既彬彬有禮,又不卑不亢。不以本族文化的價值觀去衡量對方的言行舉止,做到相互理解,以利於交往的順利進行。因此,注意謙虛在中西文化的差異,對於跨文化交際也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M]。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 顧曰國。 禮貌,語用與文化[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4),10-17.

[4] 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論[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5]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中西文化差異論文 篇三

【摘要】文獻的翻譯本身就是將中西文化進行互通,進行交流的重要手段。而受到不同文化、不同流派以及不同的背景影響,作者在進行翻譯時無疑會受到這種由於文化差異而帶來的影響,而這種影響也會側面的反映在文字中。對於西方著作來説,其本身就帶有強烈的西方文化印記,然後是西方價值觀的體現,也是西方背景下的產物,那麼國內在進行文獻翻譯時就必須要充分的瞭解西方文化,正視這種文化差異,並且能夠將二者進行平衡,以此來翻譯出精良的作品。筆者根據相關文獻,從中西文化的差異的影響為切入點,對其與文獻翻譯之間的關係進行討論。

【關鍵詞】中西文化差異;文獻翻譯;影響作用

對於文獻翻譯來説,是將一種文化,一種語言用其他的文化、其他的語言進行轉化的過程,所翻譯的文獻也是中西文化合流的產物。在進行文獻翻譯時,由於他國與本國文化、歷史、背景以及風俗民情的差異,往往會讓作品產生別樣的印記,這種印記是文化差異的標誌,翻譯者只有充分的瞭解了中西文化差異,對文化、歷史、背景等相關的差異有着綜合的瞭解,才能夠進行精確地翻譯,才能讓翻譯更加的精良,讓翻譯作品更加貼合原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情所願。只有將中西文化差異進行深入的分析,也才能讓文獻的翻譯更加貼合我國的文化,讓本國人民更好的瞭解這些文獻論著,真正的實現文化交流,真正的將翻譯的作用發揮出來。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文獻翻譯的影響作用

1、風俗文化的差異。中西文化所誕生的土壤不同,所成長的背景不同,那麼所催生出來的風俗文化也有着極大的差異。這些風俗文化體現在了西方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例如中國人講究紅紅火火,喜愛紅色,因為紅色寓意好,意味着幸運,因此,在一些中國文學作品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大量描寫紅色的片段,以此來渲染喜慶的氛圍。但是,紅色在西方卻並沒有這樣的含義,red為紅色直譯,除了表達顏色外,其往往表達的意思都與中國文化中的喜慶吉祥相差甚遠。例如seered在西方文化中所代表的一個人在極端生氣的情況下所反映出來的憤怒情緒,是指大發雷霆。正是由於風俗文化的不同,因此,在翻譯上同樣的字眼也有着不同的意味,有着不同的象徵,這正是由中西文化差異所帶來的。

2、價值觀差異的影響。中國人講究的是集體,骨子裏追求的是羣體性,然後似乎生來就是要結羣而行,崇尚的是羣體文化。但是,我們反觀西方文化,他們的價值觀往往所體現的是個人主義,對於西方國家來説,他們認為個人利益是排在首位的,而且更加註重精神和人身的自由,不願意受到束縛。這一差異可以在眾多的文學著作中看到,西方價值觀指導下催生出的個人英雄主義,自由主義,而中國的文化價值影響下催生的是集體主義,是犧牲個人而成全集體。

3、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帶來的影響。中國向來是禮儀大國,也是文化大國,在歷史長河中誕生了豐富的文化類型。中西文化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作品中所反應的也各不相同,在翻譯時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例如莎士比亞的名句,我們直譯過來就是:你説你愛雨,但當細雨飄灑時你卻撐開了傘;你説你愛太陽,但當它當空時你卻看見了陽光下的暗影;你説你愛風,但當它輕拂時你卻緊緊地關上了自己的窗子;你説你也愛我而我卻為此煩憂。但是我們發現,這種直譯過來的版本缺乏美感,也並不能真正的表達莎士比亞的情感,因此,誕生了更加符合中國文化的版本,你説煙雨微芒,然後蘭亭遠望;後來輕攬婆娑,深遮霓裳。你説春光爛漫,綠袖紅香;後來內掩西樓,靜立卿旁。你説軟風輕拂,醉卧思量;後來緊掩門窗,漫帳成殤。你説情絲柔腸,如何相忘;我卻眼波微轉,兀自成霜。當然,還有詩經版本的翻譯,子言慕雨,啟傘避之。子言好陽,尋蔭拒之。子言喜風,闔户離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這兩個版本很明顯更富深意,也更加的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將莎士比亞用更加符合中國文化的方式表達了出來,這正是雙方文化差異的表現

二、中西文化差異下提高文獻翻譯水平的策略

1、直譯和意譯結合。對於文獻翻譯來説,要想在中西文化的差異中找到平衡點,讓作品更加精煉,也更加貼近原著的所思所想,就必須要將直譯與意譯結合起來。雖然,然後文獻翻譯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直譯,直譯能夠將內容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但是卻過於注重形式,忽略了語言美感和語言形式。意譯則是在瞭解了原文的內容後,用更加貼近原文作者文峯和意境的語言來進行描述和翻譯,當然,二者在進行文獻翻譯時都有不同的優缺點。因此,翻譯者在進行作品的翻譯時,需要根據先理解原文,讀懂作者的思想情感,對內容和精神進行領悟,然後在選擇適合的手法來進行翻譯。就如同我上文所舉的例子,莎士比亞的句子,如果是第一種翻譯的話就太缺乏美感了,也不能夠將莎士比亞內心的情感,那種期望又彷徨,彷徨又恐懼的心理表達出來,而第二種翻譯“煙雨微芒,蘭亭遠望;後來輕攬婆娑,深遮霓裳……”這一番話,或者是後面的子言慕雨,啟傘避之。子言好陽,尋蔭拒之。子言喜風,闔户離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這一翻譯,都用的更加優美,更加貼閤中方文化的手法來進行翻譯,這種更具意境的翻譯將莎士比亞的作品用更加完美,更能表達情感的方式進行了翻譯。選擇合適的翻譯模式,利用更加貼近原著情感的翻譯手法進行翻譯,才能夠翻譯出更好的作品,然後才能夠讓作品更加的精良,更加的專業。

2、對比譯文和原文的語言風格。在進行文獻的翻譯時,作者必須要將整個文獻通讀並理解,在翻譯時務必要做到文風一致,格調相同,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貼近原著本身。這就需要翻譯者在翻譯時不僅需要理解文獻句子表面的意思,還需要理解句子所要表達的內裏情感,表達文章所要訴説的情懷和思想,通過揣摩作者的所思所想,通過聯繫上下文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分析文獻的行文風格來選擇合適的翻譯手法,來進行文獻的翻譯,不僅要將文獻表面意思進行翻譯,還需要精確的掌握文獻的文風和美感,精確到表現出作者的內心情感,也只有對作品、作者和中西文化進行分析對比,才能夠保證作品的美感,讓作者的內心在翻譯作品中得到完美的呈現。文獻的翻譯,需要正視中西文化差異,需要在這種中西文化的碰撞下、結合下來抓住文獻的特徵,讓翻譯更加的貼近現實,讓翻譯更加的真實精確,也更加的具有美感。

3、正視中西文化上的差異。文化是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所積累的帶有時代特色的文化,不同的國家在文化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異,而在不同國家的文獻進行互譯的過程中,必須要正視這種文化上的差異。比如對於“老”這一字,在中國就是指對長輩的一種尊稱,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但是在英語中的“old”這一詞,卻代表了不止是長輩尊稱的意思,它也可以代表是一種落後,一種落伍。所以説,在進行文獻翻譯時,就必須對這種容易引起歧義的詞語結合當地文化以及文章內容進行引申翻譯,這樣才能精準的表達出原文所想要表達的真正內容。

三、結語

不同的歷史背景,不同的成長環境,不同的價值觀念催生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也讓文獻翻譯在這種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受到影響,中西文化的縮影都體現在了文字之間。為了更好的進行文獻的翻譯,讓翻譯作品更加的貼近作者所思所想,所情所願,就必須要正視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差異中去尋找平衡,選擇合適的手法來進行文獻翻譯,以此來催生出精良的翻譯作品。

參考文獻:

[1]盧華。中西文化差異下大學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學作品翻譯[J]。校園英語,2016,(15):31.

[2]於海利。後殖民翻譯理論視角下《道德經》兩英譯本對比研究[D]。湖北大學,2014.

[3]白欣。從後殖民主義視角解讀《京華煙雲》中文化負載詞的糖衣翻譯[D]。西南交通大學,2013.

[4]宋劍祥,王豔。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外宣翻譯面臨的挑戰[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2):94-99.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社會文化研究論文 篇四

關於“東西方斦飧齟視鋟段Ш芄?東方包括很多國家,這裏我想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擁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文化,即使是相隔很進的日本文化也與中國有着不同之處,但作為亞洲這個整體,他們與西方有着很大的區別。這也就是它們的共性。

西方相對於東方文化起步比較晚,但在他們內部之間,比如:南歐和北歐,西歐和東歐,就是英國,德國內部也有着異處,然而體現着本質差異的無疑還是東西方文化間的差異。

龍和鳳在中國,龍是圖騰的形象,在圖騰發展的進一步神聖化之後,形成了龍,鳳等具有多種動物特徵的綜合性圖騰形象, 在我國古代傳説中,龍是一種能興雲降雨神異的動物。因而,在我國龍鳳指才能優異的人,龍虎比喻豪傑志士。“龍”在成語中也被廣泛的利用,如、“龍飛鳳舞、藏龍卧虎”等。漢民族素以“龍的傳人”自稱,以“龍的子孫”自豪。我國的傳説中,鳳凰是一種神異的動物,與龍、龜、麒麟合稱四靈。鳳在中國還指優良女子,還有太平昌盛之意,舊時,鳳也為聖德。“鳳毛麟角”指珍貴而不可多得用來比喻有聖德的人。

在西方龍和鳳完全不是這個意思, 在西方,龍是罪惡和邪惡的代表,西方的鳳,是再生復活的意思。在西方傳説神話中,龍是一種巨大的蜥蜴,長着翅膀,身上有鱗,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 ,能夠從嘴中噴火 。到了中世紀,龍演化為罪惡的象徵,要不Diablo(西方的著名電腦遊戲)中的魔鬼diablo是個長得很像龍的怪物, 在英語中,龍所引起的聯想與“龍”在中文中所引起的聯想完全不同。要是對西方人表示讚美千萬不可用龍鳳等。

中華民族是一個渴望安定祥和的民族,因此,就想象龍、鳳是一種福音。從文化的角度上看,西方長期受宗教的影響,我國卻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受封建思想的統治。西方人信仰上帝,與上帝作對就是過錯,就是罪惡;而我國人民信仰上天,佛祖,祈求上天能給我們帶來好運,神把龍作為自身的代表降到人間,是至高無上的象徵。

東西思維方式的衝突

在歐洲工作生活了26年,現在是中國駐德國大使的盧秋田老師説一個德國人和一個法國人在臨死以前,你問法國人,你死前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法國人的回答是我想喝一杯最好的香檳酒。又問德國人,你死前有什麼願望?他説如果我還有力氣的話,我想再作一次報告。這就是德國人,喜歡作報告。我想這也許就是思維的不同,這還只是在西方內部,要説到東西方的差異,我想就更大了。

對於思維方式的特點,主要有四點:第一,思維的廣泛性。我曾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 一個美國人給中國人寫信,中國人看美國人的信,一看就發火,因為美國人在信的開頭,將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開門見山,後面才講些客套話。中國人為了保持心理平衡, 把美國人的來信先看後面。而美國人看中國人的信,開始越看越糊塗,不知道對方要説明什麼問題,到信的末尾有幾句才是他要説的問題,前面説的都是客套話等等。 美國人讀中國人的信也是倒過來看。這種不同的寫法反映出不同的思維方式。

第二,民族思維方式形成以後,有相對的穩定性。一個人,不論他是東或西方人,形成一種思維後相對比較穩定。 一個德國人,一個日本人,一箇中國人,三個人坐火車從德國的法蘭克福去巴黎,這三個人坐在一個車廂裏。突然上來一位客人,因為車廂有4個位子。這位客人拿了一個魚缸端上來,放在空座上,德國人開始問端魚缸的人,撃?芨嫠呶乙幌攏?庥閌鞘裁疵?疲?諫?鎇?嫌Ω萌綰喂槔啵?心男┨匭裕克?竊誑蒲?嫌惺裁匆庖澹繑這上來,放在空座上,德國人開始問端魚缸的人,撃?芨嫠呶乙幌攏?庥閌鞘裁疵?疲?諫?鎇?嫌Ω萌綰喂槔啵?心男┨匭裕克?竊誑蒲?嫌惺裁匆庖澹繑這是德國人向這位客人的發問。日本人聽完德國人的話以後就問,撉胛收饢幌壬??飧鮎鬮頤僑氈灸懿荒芤??咳綣??煙頤僑氈鏡鈉?蠔退?隆⑺?剩?飧鮎隳懿荒萇?ぃ繑問完以後,輪到中國人來問了,撜庵鍾閌嗆焐蘸貿曰故喬逭舾?貿砸壞悖繑這表明三種不同的文化和思維方式的特點。在下愚見,這也是不同社會的反映。

第三,思維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髮展的。我們年輕一代的思想變化也正是如此。我們已經與50,60,70年代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

第四,思維方式的差異有時感覺得到但很難説清楚,也不容易反饋給對方。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第一,是義利關係問題。一般來説,西方人重利輕義,東方人重義輕利或義利兼顧。東方人的意識就是義字當先,古時的關羽不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義氣英豪。也被當時的人們大加讚賞,我想這也是由於古時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種文化意識。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這種重禮的不可忽視的原因。相對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這也正是現實主義的表現,從侵華戰爭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們的自我意識,也可以稱為不虛偽,實事求是的作風。當然,這也只是針對東方的絕大多數而言的。在東方比如中國人的生活中,謙讓是一種美德,而西方人對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數時候為了利益可以犧牲自己的義。

第二,是整體性和個體性問題。東方人強調整體性和綜合性,而西方人則重視個體性。比如中醫和西醫,中醫強調的是整體,西醫不一樣,從解剖學的角度來説,它重視整體中的局部。整體思維和個體思維之間差異還表現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報導中,一為中國人到西方人家吃飯,當主人問今天吃中餐還是西餐時,客人很客氣的説道:“隨便。”“客隨主便。”西方人對這樣的答覆難以理解,他們説一聽到撍奼銛這個詞就頭疼,不知道怎麼弄好,不好操作。我們思維方式深處,認為客隨主便是禮貌的表現,是對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這樣看,這就是區別。反過來看看,歐洲人到中國來,你問他今天干什麼,他一定不會説“隨便”,一定會明確表明自己的願望。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國人往往較少表示個人的願望,當我國代表團出訪時,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團,對方問,各位想喝什麼?如果團長説喝茶,後面幾位可能也都説喝茶。人家奇怪,怎麼一個説tea,就tea,tea全下去了。

第三,是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的問題。我們中國人總是強調“和為貴”,“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則講究多樣的標立新説。我們在感謝對方接待時往往是這樣幾句話:你們國家很美麗,你們人民很友好,你們接待很周到,等等。他們認為萬里迢迢從東方到西方,難道沒有任何一點不同的感覺,為什麼一律都是這麼三句話呢?後來有一個代表團走的時候,除了三句話以後,他説,我現在想提點建議。這幾個人馬上很認真聽,想聽聽代表團離開前的建議。第一條建議是希望你們介紹材料能譯成中文。第二條是你們這個牛肉能不能煮得爛一點,血淋淋的實在受不了。第三點希望你們對中國歷史和文化能有所瞭解。他們聽了感覺特別好,聽到了不同的意見。他們表示,能做到的我們一定做到,做不到的我們也知道你們喜歡什麼了。

第四,是東西方感情表達方式的差異。在很多問題上中西方的差異是的,我敢打賭西方人看《梁山伯與祝英台》一定看不懂,這裏頭最大的問題就是中西方文化間的差異,從而造成了中國人細膩含蓄的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中國古代的大家閨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無想象,更不必説中國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時的家法等一切束縛主義的思想。

第五,是我們思維方式裏經常有意會性。他們是一種直觀性。比如我們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歡用暗示,或者喻古論今。這種含蓄需要你去意會,所謂此處無聲勝有聲,這與西方人的直觀性不太一樣。像錢鍾書先生的關於西方與中國文化方面的對比裏,更是談到了中國詩的長處,它雖然只有寥寥數十字,但表達比西方的長詩更有意境。但對西方人來説,這又是很深奧且難以理解的東西。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聯接着確切。

這就是一般西洋讀者所認為中國詩的特徵。濟慈名句所謂:聽得見的音樂真美,但聽不見的更美。還常常用問句作回答,以問為答,問而不答,讓你對下文有着無限的憧憬和想象。

造成的教育差異

兩種不同的文化,造就了兩種不同的教育制度。極其鮮明的對比體現了處在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先説西方的教育,從體制到政策實施都近乎完備,一批批的孩子們都十分良好的接受高級的教育,唯一的缺陷是在這種情況下,有部分的學生養成了很多驕奢的習慣,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但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他們的教育環境比起中國的簡直好之又好,他們的主體是過於培養孩子的自我能力和素質,這也是鄙人比較欣賞的地方。從小時就鍛鍊他們自己的生活能力,在國際夏令營中明顯看出他們的孩子比我們的要堅強的多。我想,這也有着一定的環境因素吧。

比而較之,中國素質教育總也不能盡善盡美,除了環境因素外,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中國文化的背景太深,很難改變這種傳統。還有,中國素質教育過分強調應試能力的培養,往往忽視了對能力的培養及自我能力的提高,這就在根本上造成了中國學生在國際競賽的水平很高,而生活則遠不及人。在中國有很多學生對教育不滿,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兩種等級。

我想,兩種不同的教育制度並不能説明孰好孰壞,這只是兩種文化及社會制度的產物,他們各有好壞,我們應該互相吸取對方的好的方面,使得教育在不同的土地都得到良好的發展。

造成文化差異的原因

周老師説:“中國是陸上文明,而西方是海上文明。” 這話很有道理。一個是東西方社會發展的道路不一樣,中國長期農業社會和小農經濟造成我們大陸文化的民族心理。這種心理的特點很大程度上是強調一種鄉土情誼,一種鄉鄰的情誼。我們不是説,人生有四大喜事嗎?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這在西方國度一定很淡漠,他們如果在國外遇到一個同鄉,不會很激動,而我們的華僑,在外面有很多同鄉會,西方人一般沒有同鄉會。我們經常講本土本鄉,甚至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等等。這些跟我們的長期農業社會都很有關係。還有落葉歸根的思想,這都帶有很濃厚的情,這種情的因素恰恰在西方很淡薄。

另一個是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曆史的多民族的國家。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是以儒家為主、兼有諸子百家各學派的文化。這種傳統文化的特點之一是強調整體的定性思維方式,這與西方文化強調個體局部的實證思維方式大不一樣。西方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儒家哲學體系裏強調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是修身第一位,也就是講究道德文化;西方的哲學思想強調的是分析,就分別形成了側重整體思維或個體思維的差異。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異,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習俗也產生了很多笑話。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點就是這些都為人類的文化發展歷程,這些東西文化的差異不能説誰優誰劣,這是客觀形成的,它們的存在必將引起人類文化的繼續發展,在當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國家都不可能丟掉或擺脱自己的傳統文化。因此,來自外部的強加或內部的叛離,都不利於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讓我們共同來維護各種文化的發展,維護國家的安定,東西方的文化互相促進,互相學習,這樣,我相信,人類的文化歷程會走得更好。

中西方文化差異優秀畢業論文 篇五

《 大學英語教學中西方文化的導入 》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英語的教學除語法及詞彙量以外,其與西方文化之間也存在十分密切的。關係。

語言屬於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瞭解民族文化對於民族語言的學習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導入西方文化已經成為一種必要,其對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積極意義。

在導入西方文化過程中應當掌握合理策略及途徑,從而使其能夠真正實現,促進大學英語教學發展。

1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西方文化的導入十分必要

1.1中西方在語言上存在差異。

中西方在語言方面有着十分明顯差異,特別是在詞義上所表現出差異,對於有些詞語而言,其存在文化差異,在對其進行理解時應當從文化角度作為出發點,才能夠將其實際含義理解。

比如説關於動物詞語,中英在語言上就存在很大差異“,mouse”的漢語意思為老鼠,該詞在漢語中所表示為貶義,但是在英語中存在很大不同,其象徵着機智以及智慧。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社會文化研究論文 篇六

【摘要】

中西方文化由於各自的地理條件具有顯著的差異性,中國西方文化下孕育的各自的旅遊文化也大不相同,主要體現在不同的審美感受上。中國旅遊者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舒適,例如更關注山水景觀的人文美,注重抒情印象;為西方遊客更願意享受形式美,真實的感受光、色、空間的美感,在山水景觀中更關注景觀的自然美,側重描寫風景的對象。本研究主要就中西旅遊審美文化的差異進行闡述。

【關鍵詞】

中西文化;旅遊文化;審美差異

受不同文化薰陶的人們具有不同的審美要求,對同一景觀會產生不同的審美體驗,在社會經濟不斷髮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旅遊業的發展亦成為各個家庭生活活動的組成部分,旅遊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快,但旅遊景點的建立要針對一定的遊客羣體,研究好羣體的審美理念,才能更好的吸引遊客,更好的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

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的地理環境,中國平原較多,陸地廣闊,而且相對較為封閉,適合發展農業文明,屬於大陸文化,而西方文化起源於古希臘,山地較多,沿海線長,適合發展航海業,靠海洋謀生,屬於海洋文化,這就造就了現如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文化特點也是一句不同的生活方式發展而來的,依靠海洋謀生,多變、廣闊的海洋條件造就了西方文化不穩定的特點,人們大多個人意識強烈,追求自我,主動性高,不同的思想學派眾多。而中國傳統文化依靠農業為生,較為穩定,被動性強,社會意識強烈,多注重人際交往。這種不同的文化理念深刻影響着人們的旅遊文化。

二、中西方旅遊文化差異

(一)旅遊理念

受中國文化薰陶的人們多享受旅遊過程中的情感享受、精神享受,性格多沉穩內秀,冒險精神弱,受家庭的影響較大,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人們具有強烈的冒險精神,征服欲強烈,他們嚮往大自然,渴望走進自然征服自然,所以他們更喜歡去新奇的旅遊地點,去他們未知的領域,且不容易被家人影響。

(二)旅遊目的

中國人大多以家庭、事業為重,旅遊不作為必需活動,是閒暇時放鬆心情和開拓眼界的一種方式,是培養與同行者感情的最佳時間。而西方人較看重旅遊,認為旅遊是認識自我、提高自我的過程,而工作是為旅遊積攢資金而不是養家餬口,他們將旅遊看作是生活中必須要做的事。當然這與經濟發達水平有關,但很大程度上受中西方文化的影響。

(三)旅遊審美

在旅遊時對景觀的美感認識上,受中國文化影響的人們更願意關注這個景觀所承載的意義、歷史、文化等,例如我國大多數出名的建築都與名人志士有關係,説道那個省份,人們都願意介紹該處是哪位名人的故鄉等。而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人們更喜歡感受大自然切實的美感,感官能夠直接體會到的美感,他們迷戀於景觀的形態、顏色、氣勢。並不過多關注它的由來、它的承載。這種審美差異的產生是由於教育不同、文化差異,中國教育將就倫理道德,人們認為山水有着自身的道德修養,亦在事物上寄託道德與情操,影響後輩世世代代的人,同時也將人的品格和他們所喜歡的事物聯繫起來,人們認為喜歡水得人多聰明、喜歡山的人多仁愛、好動的人比較聰明、好靜的人比較仁愛。人們願意將景色與自我融為一體,進行自身修養的培養。而西方文化本就多變,各種思想流派並肩發展,景物多僅作為客觀的存在供人們欣賞。另一方面的差異是審美的表達,中國旅遊者的審美多願意使用抒情的表現手法展示出來而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人對審美對象進行具體的描寫將自己的審美感受表達出來。這一點通過畫家的風景畫就可以證明,中國傳統風景畫使用散點透視的畫作方式,主張表達景物的韻味,不要求比例尺、光線等,可以在小小的一幅畫中看到廣闊的景象,而西方油畫使用焦點透視法作畫,注重畫作與風景的一致性,越像越好,講求層次,光線的表達。造成這種差異是由於中國文化影響的人們更注重風景所帶來的內心感受,這是他們的審美重點,所以表達時更注重將這一點表達出來而忽略景觀的實物和細節描述。而西方文化影響下的人們更注重景觀本身,他們更願意將帶給他們美好感受的景觀的真實情況表達出來,他們更多的觀察景觀本身,進而產生改造、征服等想法,認識事物時注重邏輯思維而感性思維較少。最後要闡述的中西方審美差異使二者的審美目的不同。

三、我國旅遊業概況

我國的社會經濟處於發展階段,貧富差距仍較大,旅遊活動尚屬於較高收入人羣的活動,再加上我國傳統文化以家庭、事業為重的理念使忙於工作的人對旅遊的慾望較低下。我國旅遊業的發展並不樂觀。使國人認識到旅遊的意義是能更好的體會不同的文化、提高自我的生活質量,旅遊行業建立各種適合不同人羣的方案,適合不同旅遊資金計劃人羣的人進行選擇,不讓旅遊成為人們的奢侈品而是人人都可承受的必需品。外國旅遊過程中還是能體會到外國人對國人有所歧視,我國相關部門應做好相應的工作保障國人的權利,降低辦理出境的門檻,當然,旅行者必須提高自身修養和綜合素質,出國旅遊不僅是放鬆身心的過程,自己的行為也代表了國家的形象,不能為中國丟人。隨着經濟發展,國人的旅遊需求會越來越多,國內旅遊業可適當加大發展力度,相關部門給與一定的支持,特別是注重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文化古蹟的保存。

四、結語

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而發現中西方旅遊文化的差異,有利於旅遊行業的發展,導遊可根據遊客的文化修養選擇合適的旅遊景點引導遊客觀賞,有利於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和經濟效益,更加滿足了遊客切實旅遊慾望。旅遊景區事先考慮主要的遊客羣體,針對他們的審美要求建立景區或優化景區,更吸引適合的遊客羣體,是景區更健康、更高效的發展。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社會文化研究論文 篇七

摘要:

“酒文化”一詞由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教授提出。最 uaw 初的酒是人們的一種飲品,隨着時代的發展和變遷,飲酒的內涵不斷的豐富,最終演變為一種文化。不同的人文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下,不同的種族,國家之間的酒文化也有所差異。本文擬通過中西方酒文化的差異比較,促進跨文化交流中雙方文化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滲透。

關鍵詞:

酒文化 差異

一、酒的誕生

在東方亞洲的中國與西方歐洲的希臘幾乎同時產生了酒這種飲品。在中國歷史中,人們更傾向於認為酒是由杜康率先開始釀造的,所以才有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詩句傳世。在希臘,則非常浪漫的認為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發現了酒的製作方法,教會了人們如何釀造葡萄酒。現存的歷史記載中,出土於伊朗西部的扎格洛斯山脈的戈丁山丘一帶,公元前3100-3500年的蘇美爾人的作品就有提及啤酒。

二、酒的種類

中國幅員遼闊,豐富的地理氣候環境有利於糧食作物的種植與生長。因此,勤勞的中國人民多用糧食釀酒。中國本土的酒主要分為兩種:白酒和黃酒。從釀造工藝角度看白酒:蒸餾酒;黃酒:發酵酒;從釀造原料白酒原料:幾乎各種糧食都可以,比如中國著名的五糧液就是以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為原料;黃酒原料:一般糯米、大米、粳米。從酒精濃度看白酒酒度:一般28-68度;黃酒:一般25度以下。從色澤看白酒色澤:無色;黃酒:微黃、黃色、紅色都有。營養價值:白酒較小;黃酒較高。

西方文明的誕生地希臘地處巴爾幹半島,其地理和氣候環境不利於糧食作物的生長,更利於葡萄的種植,所以西方的酒主要是果酒,尤以葡萄酒為典型代表。現在法國的葡萄酒舉世聞名。

除了葡萄酒,啤酒也是西方國家對酒的一種創造發明。資料顯示,啤酒由公元前3000年的日耳曼人及凱爾特人部落帶到整個歐洲,當時主要是家庭作坊釀造;工業革命開始後,啤酒的生產開始從家庭手工釀造轉至工業化生產,工業化生產在19世紀開始占主導地位,從20世紀初,啤酒傳入中國,啤酒的原料為大麥、釀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澱粉質輔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麥、小麥等)和糖類輔助原料。

三、酒具的不同

在中國古代,上層階級的酒器稱為“尊”,是一種敞口,高頸,圈足,飾有動物圖案的盛酒器皿,而下層社會一般就使用土陶碗喝酒,體現了階級社會的差異性和等級森嚴。在現代社會中,一般不會直接從酒瓶裏往外倒酒,通常把一瓶白酒先分裝在一個玻璃的或者陶瓷的小酒壺裏,再盛在小的玻璃或陶瓷小口有足酒杯裏(酒量不足一兩),這樣的分酒方式體現了一種雅。

在西方傳統觀點有握柄,上身較白酒杯更為圓胖寬大。主要用於盛載紅葡萄酒和用其製作的雞尾酒。窄口為葡萄酒選擇正確的酒杯,能幫助更好的品味美酒。

紅葡萄酒杯杯底部寬肚是紅酒杯中的經典設計,窄口是為了使酒的香氣聚集在杯口,不易散逸,以便充分品聞酒香和果香;寬肚是為了讓紅酒充分和空氣接觸

白葡萄酒杯杯底部有握柄,上身較紅酒杯修長,弧度較大,但整體高度比紅酒杯矮。主要用於盛載白葡萄酒。

香檳杯為鬱金香型,杯身直且瘦長,高腳杯。

啤酒杯一般使用玻璃材質,因啤酒都是冷藏後飲用,飲酒者的手不應觸及杯身,以免影響酒的品味,所以啤酒杯有的有高腳。因啤酒酒精度數低,所以飲用量大,杯身的容積大。啤酒杯亦有平腳杯,但平腳杯一般有把手。

目前主要使用的有4類:

小麥啤酒杯:平底、高腰流線型,杯口闊,容積500毫升。無把手皮爾森杯專門用來喝淡啤酒,器型小,容積在250毫升左右,無把手傳統的德國式啤酒杯,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扎啤的杯子,有把手品特杯,這種啤酒杯容積為1英制品特,大約為568毫升。一般用於喝黑啤酒和英式澀啤酒

四、飲酒禮儀的不同

中國飲酒體現的是對飲酒人的尊重,是維繫家庭成員親情,維繫朋友友情,是建立人脈的一種交際手段和潤滑劑。中國的酒文化受到中國尊卑長幼傳統的倫理文化影響深刻,正式場合普遍飲用白酒,敬酒分主次,分順序的。敬酒時要等主人先開始敬酒,主人敬酒完畢,其他客人才有資格敬酒;敬酒的對象一定從最尊貴的客人開始,敬酒人一定要滿杯,杯沿要低於客人的杯沿,表示謙虛和敬意;晚輩要主動對長輩,下級要主動對上級敬酒,敬酒講究先乾為敬,客人可以隨意。同輩人之間講究勸酒,行酒令,划拳等助興的節目使喝酒的氣氛濃烈而熱鬧,中國人喝酒講究的就是一種氣氛,體現了一種熱情和好客,酒就是感情深厚的體現,喝醉了就説明喝高興了。

西方社會飲用葡萄酒體現的是對酒的尊重,飲酒只是聚會的附屬品,不會通過飲酒來建立人際交往關係。飲葡萄酒前期的品鑑也很考究。葡萄酒不會滿杯的斟滿,而是斟的很少量,以便在飲酒前晃動酒杯,用眼觀其色,用鼻聞其香,用舌品其味,最後用耳聽碰杯的清脆聲音,調動各種感官享受美酒。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各種對應的酒具產生。西方國家強調民主和自由,從不干涉和強迫別人,所以他們飲酒不會出現互相敬酒,勸酒的場面,一般是各自品嚐各自杯中酒。無論喝酒的對象時誰,喝酒與否,喝的多少,全由自己決定,不需要客氣和客套,所以,一般很難得看到喝醉酒失禮於人前的場面。在正式的社交場合,碰杯也不會代表滿飲杯中酒,而只是一種禮節性的,只會小飲一口。

啤酒在當今社會中廣泛飲用,主要承載的是身心放鬆的一種休閒氣氛下的人情交往。正式社交場合一般不飲用啤酒。啤酒的酒精度不高,一般是飲大口乾滿杯,體現一種豪爽和大氣。

五、酒的精神內涵不同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酒是一種祭祀的珍品;酒是情感的寄託,以酒抒情,借酒抒意,有了酒就有了名垂千古的錦繡文章;酒是不得志的文人雅士避世的途徑,借酒消愁;酒也是豪情壯志的一種寄託。

西方人認為葡萄酒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耶穌救世精神的化身,是特殊的藝術品,擁有美麗和生命。

綜上,中國把酒當成一種交際的工具,更注重飲酒後的人際作用,這與中國的集體主義的緊密社會結構相統一;而西方社會崇尚個人主義的鬆散的社會結構,酒就只是一種藝術品,人們更享受飲酒的歡愉。瞭解中西方酒文化的差異有利於加深對這兩種文化的理解,促進跨文化的交流。

參考文獻:

[1]賈玉新。 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65

[2]蔣雁峯。 中國酒文化研究[M]。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

[3]杜莉。 中西酒文化比較[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 2004(1):1-4

[4]楊利。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價值探微[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82-83

[5]萬曉豔。 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解讀中西方酒文化[J]。甘肅科技縱橫,2009(3):160

中西文化差異論文 篇八

摘要:在時代發展及歷史推移的背景下,許多音樂作品被保留下來,這對於藝術界而言,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本課題筆者在分析中西文化差異與中國音樂的民族特質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基於小提琴中的中華民族風格進行了探究,希望以此從中西文化視角中能夠對小提琴作品演奏的風格有更深刻的瞭解。

關鍵詞:中西文化差異小提琴作品

在我國,音樂傳統是非常悠久的,經過數千年的發展,積澱了濃厚的民族音樂[1]。同時,在時代發展及歷史推移的背景下,許多音樂作品被保留下來,其中小提琴音樂作品便是國家保留下來的音樂遺產。在中國,小提琴音樂作品具備極為豐富的內涵及寶貴的價值。為了能夠對我國小提琴作品演奏的民族風格進行深刻的瞭解,本課題筆者重點從中西文化視角對小提琴作品演奏風格進行了對比及理解。

一、中西文化差異與中國音樂的民族特質分析

在時代發展及變革的背景下,音樂歸分為兩類:其一為上流社會的音樂,比如宗教音樂與宮廷音樂等。其二為勞苦大眾音樂,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小提琴民間音樂。小提琴音樂步入發展階段,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習慣緊密相關。通過音樂,可以辨識出民眾中的真實生活以及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人民的生活本質。對於小提琴音樂,主要反映的是民間勞苦大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一度表明:人、天地及自然均是由“氣”構成的,世間萬物與人類社會各安其所。由此一來,中國音樂與西方音樂便存在明顯的差異,一個堅持中立,一個具備競爭意識。對於中國音樂,一直追求的是共性與和諧,通常不存在對立面及矛盾衝突。在對自然進行描繪中,均是多段線結構基於速度、色彩及力度等方面的變化進而傳達出漸變與圓滑的過程。從中傳達了中國文化長期以來所追求的和諧安定。

中國文化注重意境,同時中國在審美方面對音樂文化的意境也極為注重。例如:在對事物進行描繪過程中,中國側重於神似,所講究的是美的內涵。中國多數山水畫均使用虛實結合法及空白法等描繪手段將作品完成。對於中國音樂是追求的是氣韻生動、虛實相生[2]。

基於音樂作品完成過程中,西方文化及音樂均重視結構的嚴謹性及創作的原則性。以音樂旋律、和聲及結構等方面的變化推進音樂的發展運行。基於音樂創作及演奏過程中,西方人均對效率十分注重,常常直接奔入主題,最為突出的是樂思通常處於音樂伊始,這一特質與中國音樂風格存在極大的反差,這是由於中國音樂的重要部分往往處於音樂作品的末尾。這便是中國音樂與西方音樂最大的不同之處,也體現出了中國音樂創作自由的特點。

在中國,從古代到現代均講求一個“情”字,對感性思維尤為重視,主要表現了一種橫向的思維模式。而西方人在音樂的思維創作及表達中,則側重於個性,重視科學及理性的探索,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豎向的思維模式。中國音樂更加重視旋律,輕和聲,與西方音樂的旋律形成了極大的差異。

二、基於小提琴演奏中的中華民族風格分析

中國小提琴音樂演奏過程中傳達出一種愛國主義情懷。具有代表性的如:小提琴獨奏曲《新路難》。此首小提琴獨奏曲以不同的演奏特質流露對人們對社會榮辱等多方面的描述,傳達出對當時人們真實生活的具體描述。基於中國小提琴音樂傳承當中,許多均傳達出了對國家及社會的熱愛,進一步表現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及積極向上的追求。

基於表面,中國小提琴音樂像是淺顯無異,實質則保留了中國最美的音樂及愛國主義情懷等。同時,也表明中國人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及追求,流露出中國人民一顆美好且善良的心靈。

中國小提琴音樂演奏中所傳達出來最為突出的音樂美便是“天人合一”[3]。在中國,家喻户曉的便是“伯牙子期遇知音”的故事。天人合一的境界,有時便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音樂中彷彿可以看到一幅美麗動人的自然畫卷,時而像無邊無際的大海,時而像策馬奔騰的草原,時而像清澈見底的溪流,時而像銀裝素裹的大雪冬天……這些畫面均能夠通過音樂傳達。在中國小提琴音樂演奏中,往往能夠表現出這樣的“天人合一”的音樂美感。

對於小提琴音樂作品在演奏過程中,最為常見的技術:一方面是指法。在指法便是手指擺列方式與手指間相互交替、變更的重要標準,好的指法能夠起到控制小提琴音準的`重要作用。西方是七聲音階,中國是五聲音階,中國比西方音樂少的兩個音階其一是F,其二是B。另一方面是滑音。利用滑音進行演奏,進而形成一定的音腔音勢,這樣便能夠使小提琴演奏的表達效果得到有效強化。另外,還包括裝飾音。指的是基於表達中,作曲家所傳達出來的一種即興的表現,通過裝飾音的表達使整個樂曲更富有生命力,例如《梁祝》與《夏夜》等樂曲,裝飾音基於不同的位置及速度,所傳達出來的韻味便有所不同。

三、結語

通過本課題的探究,認識到中國小提琴作品在演奏過程中,具備非常深刻的民族風格及特質。結合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對小提琴作品演奏進行分析,更能明確中國小提琴作品演奏的發展方向。筆者認為,對於中國小提琴作品演奏而言,需要充分掌握民族特徵,這樣才能使中國小提琴作品的特質及優勢長期保持下去,進一步為中國小提琴作品演奏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慧敏。中國小提琴藝術民族化探析[J]。齊魯師範學院學報,2013,(02)。

[2]王博。淺談小提琴作品新時期的演奏風格[J]。華章,2012,(18)。

[3]龐振國。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與西洋器樂的又一次完美結合--當代作曲家張難之小提琴作品《哈尼情歌》探析[J]。音樂創作,2011,(05)。

中西方文化差異優秀畢業論文 篇九

《 中西方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 》

一、文化

文化一詞起源於拉丁文,原意是耕種、栽培、居住,體現人類改造自然的意義,屬於物質生活活動範疇。

後被引申為人類改造自我的意義,包含技能的練習、性情和品德的陶冶、教養等方面,屬於精神生活範疇。

英國學者泰勒認為“文化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與習慣”。

我國的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以及語言學家都對文化的定義進行不斷的探討,綜合各個領域學者對文化的理解,文化屬於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在長期創造過程中形成的產物;同時,文化承載了歷史,是一種歷史現象。

總體來説,文化可以傳承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慣、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規範、價值觀念、文學藝術等,是人與人在交流過程中能夠傳承的一種意識形態。

文化可被分為物質文化層、制度文化層、行為文化層和心態文化層。

物質文化是一種顯性文化,包括人類創造的各種物質文化,如服飾、用品、工具等。

制度文化和心態文化屬於隱形文化,包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各種制度和思維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

行為文化則是人類在制度文化和心態文化的作用下,藉助物質文化所進行的日常行為。

二、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各種形式的接觸,包括言語交際和非言語行為。

言語交際是指人與人之間以語言為形式的交流,非言語行為交際則指以語言以外的形式如體態語、副語言、客體語、環境語等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交際。

言語交際和非言語交際都可傳遞一定的信息,目的是交流。

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頻繁化,這就需要涉外部門的工作人員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此外,全球一體化促使世界文化共存的局面,近年來在我國出現越來越多的外企,這首先要求在外企的工作人員瞭解該企業文化以便工作順利進展;與外企有往來的人員也要懂得相關的文化知識,以避免文化不同導致的交際不暢。

再者,互聯網快速發展,人們可以足不出户地欣賞國外影視資料,以及與外國友人探討學術,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已經成為衡量複合型人才的標準之一。

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先決條件是在於瞭解本族語言和目標語言的文化差異,避免由於文化不同,不理解交際方的思維方式,形成文化衝突,最終導致交際失誤。

三、中西方文化差異

西方文化的科學性比較強,而中國文化的科學性相對較弱,這就導致西方人的思維軌跡感比較清晰。

由於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心態文化,因此所呈現出的行為文化不盡相同。

其中,中西方文化差異尤其被視為最具有對比研究價值的一個領域。

(一)文化起源

古老的西方文化是在希臘羅馬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系列文化,屬於歐洲傳統文化,是由希臘人、羅馬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多民族共同創建起來的。

這種文化還影響了美洲,因此歐洲和美洲共同構成了西方文化。

當今社會提出的“西方”不再僅僅是地理位置上的西方,它還包括經濟、政治等領域,因此一些地處非歐洲或者美洲的發達國家也被列入“西方國家”。

古老的東方文化是一個相對的地理概念,國際上普遍認為地處歐洲以東的國家所具有的文化是東方文化。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文化被賦予了政治經濟的內涵,東方文化是指以亞洲文化為中心的、包括非洲地區的歷史傳統文化。

而中國文化則是東方文化的精髓所在。

(二)指導思想

西方文化的指導思想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倡導的是人文主義,崇尚個人英雄主義。

文藝復興時期的價值觀認為優勝劣汰,弱者終將被淘汰,而有能力的強者會被重用。

這種指導思想體現在西方文化上則是鮮明的人權主義,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

中國文化的指導思想形成於儒家思想。

在中國古老的封建社會歷史進程中,儒家思想的地位從未被動搖,且一直控制着中國人民的思維方式。

這種指導思想體現在中國文化上表現為中國人謙虛和謹慎的言行舉止、自我貶抑的處世之道、不善自我表現。

這種文化氛圍下,人們認為羣體利益至高無上。

(三)形成過程

西方文化的發展經歷了由神學到哲學,最終到科學的過程。

西方的神學並沒有很深刻的思想,它倡導以敬仰美好的神來淨化心靈。

西方的神學不會影響國家的政治和經濟。

西方神學具有不排外性,作用在文化上促使西方物質文化的產生,帶來了西方工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意識。

中國文化也是建立在神學基礎上的。

但是中國的神學是建立在深刻的經學的基礎上的,具有很強的精神理念指導作用,對於政治經濟有着深遠的影響。

中國神學具有強烈的排外性,導致中國文化排斥物質,阻礙了工業生產和經濟發展。

這就是中國文化具有精神性,而西方文化偏向物質性的原因。

(四)表現形式

基於以上不同因素,中西方在一些表達形式上具有強烈的反差。

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我們主要研究説英語的國家和中國的文化差異,以便消除文化障礙,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在日常打招呼方面,中西方存在很大差異。

由於舊社會和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不發達,普通百姓常常飢腸轆轆,因此,中國人習慣用“吃飯了嗎”與人打招呼。

而英國三面環海,其特殊的地位環境導致英國人經常以談論天氣開始聊天。

美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從第一批殖民者登陸美洲大陸到建成美國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因此美國人見面會先問“howareyou”。

在聊天內容上也存在很大差異。

基於個人主義思想指導,大部分西方人更重視隱私權。

中國人經常問的“去哪啊兒?你多大了?工資多少?”會被視為侵犯了隱私權令人費解。

中西方時間觀念差異很大。

中國佛教傳遞輪迴、因果等,這導致中國人形成了重整體的圓形思維方式。

而西方人秉承更直接的線性思維方式。

最直接的表現之一就是表述時間和地點上的區別,中國人會由大到小地描述,西方人則由小到大地描述。

其排序不同足以體現側重點不同。

四、結語

中西方文化差異不僅僅體現在這幾方面,研究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最終目的是研究跨文化交際的核心——文化。

文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規避的存在,同時是跨文化交際的核心內容。

只有對文化有充分的理解,才能避免文化衝突。

對跨文化交際的研究任重道遠,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比僅僅是打基礎階段。

中西文化差異論文 篇十

【摘要】

中西方文化由於各自的地理條件具有顯著的差異性,中國西方文化下孕育的各自的旅遊文化也大不相同,主要體現在不同的審美感受上。中國旅遊者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舒適,例如更關注山水景觀的人文美,注重抒情印象;為西方遊客更願意享受形式美,真實的感受光、色、空間的美感,在山水景觀中更關注景觀的自然美,側重描寫風景的對象。本研究主要就中西旅遊審美文化的差異進行闡述。

【關鍵詞】

中西文化;旅遊文化;審美差異

受不同文化薰陶的人們具有不同的審美要求,對同一景觀會產生不同的審美體驗,在社會經濟不斷髮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旅遊業的發展亦成為各個家庭生活活動的組成部分,旅遊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快,但旅遊景點的建立要針對一定的遊客羣體,研究好羣體的審美理念,才能更好的吸引遊客,更好的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

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的地理環境,中國平原較多,陸地廣闊,而且相對較為封閉,適合發展農業文明,屬於大陸文化,而西方文化起源於古希臘,山地較多,沿海線長,適合發展航海業,靠海洋謀生,屬於海洋文化,這就造就了現如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文化特點也是一句不同的生活方式發展而來的,依靠海洋謀生,多變、廣闊的海洋條件造就了西方文化不穩定的特點,人們大多個人意識強烈,追求自我,主動性高,不同的思想學派眾多。而中國傳統文化依靠農業為生,較為穩定,被動性強,社會意識強烈,多注重人際交往。這種不同的文化理念深刻影響着人們的旅遊文化。

二、中西方旅遊文化差異

(一)旅遊理念

受中國文化薰陶的人們多享受旅遊過程中的情感享受、精神享受,性格多沉穩內秀,冒險精神弱,受家庭的影響較大,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人們具有強烈的冒險精神,征服欲強烈,他們嚮往大自然,渴望走進自然征服自然,所以他們更喜歡去新奇的旅遊地點,去他們未知的領域,且不容易被家人影響。

(二)旅遊目的

中國人大多以家庭、事業為重,旅遊不作為必需活動,是閒暇時放鬆心情和開拓眼界的一種方式,是培養與同行者感情的最佳時間。而西方人較看重旅遊,認為旅遊是認識自我、提高自我的過程,而工作是為旅遊積攢資金而不是養家餬口,他們將旅遊看作是生活中必須要做的事。當然這與經濟發達水平有關,但很大程度上受中西方文化的影響。

(三)旅遊審美

在旅遊時對景觀的美感認識上,受中國文化影響的人們更願意關注這個景觀所承載的意義、歷史、文化等,例如我國大多數出名的建築都與名人志士有關係,説道那個省份,人們都願意介紹該處是哪位名人的故鄉等。而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人們更喜歡感受大自然切實的美感,感官能夠直接體會到的美感,他們迷戀於景觀的形態、顏色、氣勢。並不過多關注它的由來、它的承載。這種審美差異的產生是由於教育不同、文化差異,中國教育將就倫理道德,人們認為山水有着自身的道德修養,亦在事物上寄託道德與情操,影響後輩世世代代的人,同時也將人的品格和他們所喜歡的事物聯繫起來,人們認為喜歡水得人多聰明、喜歡山的人多仁愛、好動的人比較聰明、好靜的人比較仁愛。人們願意將景色與自我融為一體,進行自身修養的培養。而西方文化本就多變,各種思想流派並肩發展,景物多僅作為客觀的存在供人們欣賞。另一方面的差異是審美的表達,中國旅遊者的審美多願意使用抒情的表現手法展示出來而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人對審美對象進行具體的描寫將自己的審美感受表達出來。這一點通過畫家的風景畫就可以證明,中國傳統風景畫使用散點透視的畫作方式,主張表達景物的韻味,不要求比例尺、光線等,可以在小小的一幅畫中看到廣闊的景象,而西方油畫使用焦點透視法作畫,注重畫作與風景的一致性,越像越好,講求層次,光線的表達。造成這種差異是由於中國文化影響的人們更注重風景所帶來的內心感受,這是他們的審美重點,所以表達時更注重將這一點表達出來而忽略景觀的實物和細節描述。而西方文化影響下的人們更注重景觀本身,他們更願意將帶給他們美好感受的景觀的真實情況表達出來,他們更多的觀察景觀本身,進而產生改造、征服等想法,認識事物時注重邏輯思維而感性思維較少。最後要闡述的中西方審美差異使二者的審美目的不同。

三、我國旅遊業概況

我國的社會經濟處於發展階段,貧富差距仍較大,旅遊活動尚屬於較高收入人羣的活動,再加上我國傳統文化以家庭、事業為重的理念使忙於工作的人對旅遊的慾望較低下。我國旅遊業的發展並不樂觀。使國人認識到旅遊的意義是能更好的體會不同的文化、提高自我的生活質量,旅遊行業建立各種適合不同人羣的方案,適合不同旅遊資金計劃人羣的人進行選擇,不讓旅遊成為人們的奢侈品而是人人都可承受的必需品。外國旅遊過程中還是能體會到外國人對國人有所歧視,我國相關部門應做好相應的工作保障國人的權利,降低辦理出境的門檻,當然,旅行者必須提高自身修養和綜合素質,出國旅遊不僅是放鬆身心的過程,自己的行為也代表了國家的形象,不能為中國丟人。隨着經濟發展,國人的旅遊需求會越來越多,國內旅遊業可適當加大發展力度,相關部門給與一定的支持,特別是注重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文化古蹟的保存。

四、結語

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而發現中西方旅遊文化的差異,有利於旅遊行業的發展,導遊可根據遊客的文化修養選擇合適的旅遊景點引導遊客觀賞,有利於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和經濟效益,更加滿足了遊客切實旅遊慾望。旅遊景區事先考慮主要的遊客羣體,針對他們的審美要求建立景區或優化景區,更吸引適合的遊客羣體,是景區更健康、更高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華豔。淺談中西方文化背景下旅遊理念的差異[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26(12):80-81.

[2]鄭蓓媛,石麗萍,張東。淺談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旅遊文化的影響[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0.26(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