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淺談Hofstede文化價值理論在教學中的體現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75W

淺談Hofstede文化價值理論在教學中的體現論文精品多篇

男性化傾向與女性化傾向 篇一

從以上討論可以看出,教育實踐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在崇尚低權距、個人主義、低不確定規避性、男性化價值傾向的美國,學生崇尚自我表達、平等、獨立和競爭。而在高權距、集體主義、高不確定規避性和女性化價值取向的中國,學生尊重師長,推崇合作,維護和諧。那麼,追根究底,迥異的教學實踐又有着什麼樣的深刻根源呢?

作者認為,中國儒家思想與其集體主義、高權距與女性化傾向文化息息相關。而西方基督教文化與西方人崇尚的個人主義、低權距與男性化傾向文化緊密相連。眾所周知,仁和禮是儒家道德思想和社會教育的基石。“仁”強調人與人之間和諧、順暢的關係,強調團體的凝聚力,而“禮”的思想又承認社會的階級結構。(姚寶榮,2007:184)可見,儒家文化孕育着中國特色的集體主義、高權距和女性傾向文化。相反,基督教思想卻認為,集體利益應屈從於個人利益。早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也強調人人平等與個人成就,並推崇個性解放和個人自由(賈玉新,2003:160 )。這便解釋了西方文化中的個人主義、低權距與男性化傾向的文化因素。

教育實踐差異之深刻根源 篇二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課堂教學互動與民族文化特徵息息相關。在中國,作為教師應積極瞭解教學實踐背後的深刻文化根源。作者結合hofstede的四個價值維度來為中國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為了有效縮短中國師生之間的權力距離,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我國民族文化中的女性主義文化特色。教師應真誠善待學生,關愛學生,並與其建立友好關係。同時,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與自己積極交流,避免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並適時培養良好、競爭的學習氣氛。

第二,教師應合理地利用體現在中國學生身上的集體主義文化取向,應善於鼓勵學生在進行團隊合作的過程中,積極表現自我;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表揚的手段,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避免學生在課堂上的焦慮和自卑。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篇三

不確定性規避體現了不同社會對於不確定因素及含糊概念的容忍程度。在高不確定性規避的社會裏,人們對於不確定或模糊因素會感到焦慮、不安。為增加事物發展的可預見性,人們會指定各種規章制度。而在低不確定性規避的社會中,人們能欣然接受事物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對模糊概念與異端思想表現出較大的容忍程度 。

古德曼認為,高不確定規避文化下的教學有着高度的組織性。(餘衞華,2006:627)譬如,在中國,無論學生還是教師,都喜歡有條理教學。教師通過制定精確的教學目標、教學進度以及詳細的課程安排,力圖避免教學中出現的任何問題。而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極其重視知識理解與應用的準確性。相反,在低不確定性規避的美國,學生更喜歡自由自在的學習。他們敢於質疑,勇於探索也使其學習更為有效。此外,中美學生在課堂上的焦慮程度也反映出其對不確定性因素的容忍程度。總的説來,在課堂上,中國學生不願意主動回答問題,因為他們認為老師總是隻期待正確答案。而美國學生喜歡各抒己見,喜歡通過探討的方式發現真理。

結語 篇四

[1]文虹。efl課堂中的跨文化溝通障礙分析[j]。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5(5)。

[2]張曉玲。霍爾斯戴德的文化價值理論[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9(2)。

[3]魏書敏,劉君雯。從hofstede的文化視角看中國文化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2)。

[4]餘衞華。跨文化研究讀本。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629.

[5]姚寶榮。中國社會與文化。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184.

[6]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