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淺談中國各地飲食差異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7.19K
淺談中國各地飲食差異
摘要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各個民族和地區都有自己對餐飲的獨特愛好與講究,有“南甜北鹹,東辣西酸”之説。這種飲食差異的形成,受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影響。同時,各地飲食還形成了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
    關鍵詞  飲食差異;文化;習慣;

中國地大物搏,疆域遼闊,人口眾多,飲食口味之雜,堪稱世界之冠。有 “南甜北鹹、東辣西酸”1之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飲食文化的地區差異。它是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的,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一、中國各地飲食習慣
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對餐飲的獨特愛好與講究,總的來説是南甜、北鹹、東辣、西酸。江南人喜清淡、甜鹹、爽口,講究營養,樂於質高量小;西北人愛吃帶有酸口、經濟實惠和牛羊品種的菜餚,東北人愛吃肥而不膩,脂肪多的魚肉菜餚,一般食用量大,通常習慣吃飽吃好。
東北人的主要飲食習慣是:多吃雜糧,除大米、白麪、小米、玉米、高粱外,還喜食雜有豆類的二米飯,喜食魚蝦、野味,嗜好肥、腥、羶,重油偏鹹,並喜用拌、蘸食法。大醬和醬製品、酸菜、醃菜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佐餐食品。
河北人的主要飲食習慣是:農閒季節一日兩餐,主食以麪粉、雜糧為主,副食以豬、牛、羊肉,以及蛋、禽、菜、魚為佳品菜餚。口味偏鹹,重油重色,與京津無大差異。“雜”是河北飲食習俗的顯著特點,具有五花八門的飲食習慣。
山西人的主要飲食習慣是:一日三餐,基本上是早飯稠,午飯好,晚飯稀。重主食,輕副食。主食以面和小米為主,素有“一面百樣吃”的美譽。不搞一餐數菜。一般口味喜鹹中帶酸,醋是山西人慣用的調料。
蘇南人飲食的主要特點是:口味上喜清淡、甜鹹、爽口,講究營養,普遍喜食新鮮、細嫩食物,忌食辛辣之物;少用調料、輔料,特別講究保持食物菜餚的原味,且質高量少。
浙江人的主要飲食習慣大致是:口味以滑嫩爽口、糯而不膩、清淡純鮮為主,酸辣次之。主食以米為主,輔以玉米、番薯等雜糧,部分地區且有一日四餐的習慣。飲食習慣具有本地特色且多樣,湖州、嘉興一帶人,喜吃魚、蝦、黃鱔;東陽等地喜食烏龜肉;海鹽一帶喜食“東坡肉”;金華地區喜食火腿和風肉;杭州一帶喜食天目筍和蝦;温州沿海地區有生食魚鮮的習慣。
湖南人的主要飲食習慣:一日三餐多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玉米及薯類,極少食用麪食。湖南人普遍嗜辣,且喜食苦味食品。口味多為辣、苦、酸、鹹適中,對川菜、魯菜也多能接受。
江西人的主要飲食習慣:大部分地區一日三餐,以大米為主,輔以甘薯和米粉,且甘薯的吃法很多,米的食法也很講究。發糕、燈芯糕、煨牛肉月餅等餅糕是江西人最愛吃的主食。同時喜食各種水產品、雞、鴨、狗肉和豆製品。習慣食用味濃油重、稠芡厚汁、鮮鹹香辣、主料突出的整雞、整鴨、整魚和整塊的豬前腿肉。
廣東人的主要飲食習慣:都以大米為主食,麪食只作調劑。“一日三餐,先茶後飯”是廣東食俗的一大特色。喜食雜食,幾乎什麼都敢吃。副食不僅食豬肉、牛肉、羊肉、家禽、海鮮,還吃鼠、蛇、蟲等。廣東人一般口味喜清鮮,以甜為主,酸辣次之,並講究吃時菜。 
二、中國各地飲食差異形成的原因
當然,“南甜北鹹、東辣西鹹”只是個籠統而又相對的説法,我國地大物博,飲食習慣差異很大,甚至在局部地區也有許多不同之處,這些飲食習慣差異的形成是有多種原因的。
從主食結構上也可以看出,我國南方氣候濕熱,生產水稻,因此南方人習慣大為主食;北方氣候相對乾冷,適宜小麥等作物生長,因此北方人以麪食為主。
山西人能吃醋,可謂“西醋”之首。他們吃飯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過來,每人喝三調羹醋用以“解饞”。另外,福建、廣西人愛酸筍,越酸越能顯出製作者的水平。傣族人也愛吃酸,酸筍雞可是一道名菜。
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愛吃酸?打開中國地圖,可知這些地區,特別是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鈣,因而他們食物中的鈣的含量也相應較多。這樣,通過飲食,易在體內引起鈣質澱積,形成結石。這一帶的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發現多吃酸性食物有利於減少結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們也就漸漸養成了愛吃酸的習慣。
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及東北的東部等地居民多喜辣,流傳有“貴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説。貴州人平生所吃辣椒極多,朝天椒、野山椒均不在話下。在川北,聽説有一種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線吊在灶上,湯做好後,辣椒在湯裏涮涮,就辣得不得了,因此叫“涮涮辣”,四川的“麻辣燙”更是全國聞名,可以説,沒有不辣的四川名吃,四川名吃不辣,也就談不上“名吃”。如今,人們除了管四川女子叫“川妹子”外,還稱其為“辣妹子”,原因大概也基於此。
喜辣的食俗多與氣候潮濕的地理環境有關。我國東部地處沿海,降水豐沛,空氣潮濕;東北的東部氣候也濕潤多雨,冬季陰濕寒冷;而四川雖不處於東部,但其地處盆地,四周高山環繞,不利於空氣流通,所以更是潮濕多霧,一年四季少見太陽,因而有“蜀犬吠日”之説。這種氣候導致人的身體表面濕度與空氣飽和濕度相當,難以排除汗液,令人感到煩悶不安,時間久了,還易使人患風濕寒邪、脾胃虛弱等病症。吃辣椒渾身出汗,汗液當然能輕而易舉地排出,因此,對當地人來説,經常吃辣可以驅寒祛濕,養脾健胃,對健康極為有利。另外,東北地區吃辣還與寒冷氣候有關,吃辣可以驅寒。久而久之,這些地方的居民也有了愛吃辣的習慣。
我國北方地區地處暖温帶及寒温帶,冬季寒冷乾燥且漫長,夏季温和多雨且短促,氣温年較差大,作物生長期短,因此,在過去,這些地區冬季新鮮蔬菜很少,甚至沒有,夏季雖有,但不採用措施,很難長期保存,北方人便把蔬菜醃製起來,以備漫長冬季“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人就養成了吃鹹的習慣。
人説蘇州菜甜,其實與無錫的相比,蘇州菜不過是淡。無錫炒鱔糊放很多糖,包子的肉餡裏也放很多糖,對北方人來講,根本沒法吃。廣東、浙江、雲南等地居民也大多愛吃甜食。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比起北方來,蔬菜更是一年幾茬。南方人被糖類“包圍”,自然也養成了吃甜的習慣。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只是過去糖難得,只好以“鹹”代“甜”來調劑口味了。雖説北方現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相信隨着社會的發展與時間的延續,這種鹹甜相對的趨勢會減弱的。
另外,飲食習慣差異的形成與各地的經濟發展、民族習俗和個人習性也有重要關係。
三、中國各地飲食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説,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1]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2的美譽。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係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衞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調和的境界説(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着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中國的飲食文化除了講究菜餚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畫外,還要搭配用餐的氛圍產生的一種情趣,它是中華民族的個性與傳統,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凸現方式。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麪食、藥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註釋:1汪曾祺;《四方食事》,廣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我國成為烹飪王國的主要原因是“味”.“一菜一格”,“百菜百格”,是中國菜餚的最大特色,也是成為烹飪王國的根本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1] 徐文苑,《中國飲食文化概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