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某縣旅遊文化發展的調研報告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5.72K

縱觀西部開發、生態建設、美麗鄉村、扶貧戰略、城鎮化等多項戰略舉措的推行。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XX縣總人口..........人,漢族..........人;少數民族佔比21.2%;近年,XX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省、市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主線,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大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示範區建設,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開拓創新,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奮力開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在共赴全面小康的進程中,xx縣也面臨着新的更大的挑戰和機遇。

關於某縣旅遊文化發展的調研報告

XX位於貴州省西北部,是XX市“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發祥地,境內居住着漢、彝、苗、白、回、布依等21個民族和穿青、蔡家、革家3個未定民族稱謂的人們共同體。XX縣有着豐富的路有資源,是“中國核桃之鄉”、“中國櫻桃之鄉”、“中國野生韭菜——多星韭菜之鄉”,XX縣民族文化底藴厚重,境內有古遺址、古墓羣、摩崖石刻等32處,2000年在XX發掘的108座古夜郎時期墓葬,入選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2年被列為全國六大考古最高成就之一,與陝西兵馬俑齊名,可樂被專家譽為“貴州考古發掘的聖地,夜郎青銅文化的殷墟”,2010年可樂遺址被確定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近年來,XX縣旅遊資源真正得到開發僅有“貴州屋脊”XX縣韭菜坪和XX鄉的國家級森林公園,2020年“十一”黃金週XX縣旅遊接待.......人次,旅遊收入.........萬元。那麼,我們如何抓住生態旅遊的時機,下面來談談幾點思考:

一、民族傳統文化的吸引力

我縣民族節日有彝族火把節、彝族年、苗族花山節,2020年xx市旅發大會在XX縣舉行,活動充分融合了少數民族特殊節日,旅發大會非常成功。旅發大會是XX縣旅遊業的一次揭牌儀式,那麼我們如何思考怎樣讓旅遊業在日日夜夜的喧囂下去,而非“曇花一現”。赫章縣的旅遊業發展要長久,就必須依託民族文化、人文精神。

(一)自然與社會的結合。少數民族儀式獨特。可選擇其中無不良影響且有一定參觀價值能引起遊客興趣的祭祀活動加以合理組織。通過觀賞和體驗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少數民族節日眾多,並且在每個節日都有特定的慶祝活動, 如苗族的三月三, 竄正月等。可在不同的季節組織遊客觀摩或參加當時的節日生活,並由導遊人員詳細講解這些節日活動的意義和有關神話的傳説,增添對遊客的神祕感和吸引力。禮儀主要有婚禮,可結合禮儀的儀式讓遊客扮演成不同的角色,親歷其中的某些場景,定會令遊客興奮不已而留下深刻印象。

(二)傳統與現代的結合。苗族的婚姻觀念提倡婚姻自主、男女平等, 而且戀愛方式又充滿了奇特風趣和傳統氣息, 如“花房”定親,“正月”定親、“花場”定親等,令現代旅遊者耳目一新。同時還有琳琅滿目的民間工藝品,如苗族的蘆笙、耳環、銅鈴等工藝品。還有就是少數民族狩獵活動。如苗族狩獵,苗族狩獵活動傳統主要是針對山林裏的野兔,野豬,運動量很大,也講究捕獵的技巧,是一項集合體質鍛鍊與野外生存為一體的“馬拉松”。對遊客的好奇心和挑戰野外生活體驗有很大的吸引力。

XX縣旅遊資源是豐富而獨特的,但資源優勢並不代表現實的經濟優勢,由於區位、交通、經濟基礎等方面存在着相對劣勢,少數民族旅遊發展任重而道遠。基於此,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 試圖探求一些旅遊發展的新思路。

二、赫章縣旅遊開發與發展框架

(一)目標除了發展旅遊要實現的一般目標所包含的內容外,少數民族地區旅遊發展目還有自身特定的內容:改變少數民族地區經濟落後的面貌, 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努力實現中華民族整體經濟的騰飛。將旅遊作為少數民族地區對外開放的手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 促進民族團結和民族融合, 籍此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的全面進步。通過少數民族居民的自我參與和主動開發,挖掘整理傳統民族特色文化, 激發對其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意識和自豪感,促進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恰當處理襲舊與創新的關係, 並在此基礎上使本民族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時, 逐步適應時代要求,得以綿延不斷的向前發展。少數民族地區是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結合完美的典範, 發展旅遊不是盲目的開發資源而造成環境的破壞,而應致力於尋求既滿足人們旅遊需要,又能維護自然和人文生態環境平衡的發展模式,即實現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二)原則 首先是市場導向原則。少數民族地區旅遊開發通常存在兩個誤區。一是市場經濟觀念淡薄, 認為自己習以為常的東西,別人也不會注意, 從而一些寶貴的東西失去了作為商品的價值。因此,應當在少數民族地區大力宣傳市場經濟知識, 使其樹立正確的市場觀, 積極面向市場, 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藴涵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東西, 以產生對外族人的吸引力。二是追趕時髦,以為這就是面向市場。從接待設施的建設, 到娛樂項目的設置,甚至本民族的服飾語言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現代化”傾向, 從而喪失了作為旅遊吸引力內核的民族特色。其次是文化真實原則。社會學和文化人類學研究的成果表明, 現代人旅遊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求“真”的過程, 是在此過程中享受到的由真實而帶來的精神的愉悦和滿足。少數民族地區旅遊資源因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實的生活體驗,正好迎合了現代旅遊者的求“真”需要。因此在開發旅遊項目的過程中, 需要對其進行正確的文化定位。實踐證明,沒有真實文化背景做依託,不切實際的建造假景假物並不是一條旅遊開發的康莊大道。同時, 開展的具體旅遊活動要與當地的建築、服飾和器皿等相一致,共同合成逼真的文化情景。再次是主客參與互動原則。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主人”參與,即接待地居民參與, 這裏重點指少數民族居民。引導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旅遊發展的各個層面,包括旅遊發展決策、旅遊產業介入、旅遊技能培訓等。這一原則在少數民族地區尤為重要,只有採取主動參與, 自主開發, 才能真正把屬於本民族特色和精髓的東西展現給旅遊者。二是“客人”參與, 即遊客參與到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來,參與到旅遊過程中的各項旅遊活動中來,通過親身體驗異族生活而獲得一種真實的經歷。實踐也證明,採取與少數民族居民同吃、同住、同勞作、同歌舞的遊賞方式為越來越多的遊客所青睞。最後是保護與開發並重原則。在開發旅遊的熱潮中,要特別注意保護與開發的關係。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民俗文化旅遊資源,一旦破壞, 很難恢復。針對目前少數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中表現出來的規模小、分佈散、聯合弱的特點,要樹立區域聯合、整體發展、統一規劃的觀念和意識。首先要注意挖掘各旅遊區獨特的旅遊資源,防止旅遊景點和活動項目的重複建設。在同一的文化背景下,儘量做到處處有特色。

(三)模式 發展模式決定發展方向和發展水平。良好發展模式的選擇對旅遊業的發展影響至深。首先是立體開發模式。少數民族地區旅遊開發不應僅僅停留在平面展示的層次, 更應該是輻射開發的多層面、立體式發展格局。即以王牌旅遊景點為軸心,依託附近交通樞紐, 以景點影響距離為半徑,向周邊旋轉性地呈扇形輻射, 最終形成連接各旅遊產業鏈的旅遊帶。二是將旅遊作為對外交流、擴大開放的手段。通過旅遊流帶動物質流、知識流、信息流以及少數民族地區居民落後觀念意識的轉變。三是通過展示少數民族地區豐富多彩的多層面生活形態,如名目繁多的節慶習俗等;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展覽活動,如樂器、原始的生產工具、服飾等, 促進旅遊向縱深廣闊兩個方向發展。其次是系統開發模式。根據現代旅遊供求關係研究成果,旅遊發展動力是一個由旅遊消費拉動和旅遊產品吸引所構成的、並由中介系統和發展條件所聯繫的互動型動力系統。因此, 旅遊發展不僅僅是旅遊資源開發、旅遊項目建設和服務設施配套等具體問題, 而是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樣, 少數民族地區旅遊產業的發展也應置於該地區宏觀經濟社會系統之下加以關照。在旅遊消費拉動上, 根據消費需求的特點、變化趨勢制定科學的旅遊開發戰略和促銷策略。對旅遊需求有重大影響的國家或地方的政策法規也應在重點考慮之列, 如國家對法定節假日進行了調整、春節等放假時間大大延長, 對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長線地區的旅遊發展來説是一個利好消息。應抓住假日經濟的有利時機積極開拓旅遊發展的空間。在旅遊產品吸引上, 應突出少數民族地區旅遊資源的文化特色、神祕形象和動態活動。旅遊活動和旅遊項目安排上,儘量兼具觀光消遣、休閒娛樂、土特產購物等多種功能,少數民族地區要積極運用各種媒體包括電視、廣播、網絡以及參加旅遊博覽會、交易會等宣傳自己, 逐步改變以往落後封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