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8.14K

教育論文(精品多篇)

關於教育論文 篇一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由於自身發展的特殊性,必須尋求適宜的校企合作模式,文章基於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提煉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論依據、政策依據和現實依據,深入挖掘校企合作過程中的瓶頸,探索以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

關鍵詞:高等教育論文

一、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討依據

(一)理論依據

1、需求決定論指通過市場調查,發現顧客需求,進而生產相應品,體現“市場調查”架構的“顧客—產品”的雙向需求思維。根據需求決定論,可以根據產業需求、市場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來決定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標、理念、功能、體制、評價和測量等。2.利益相關者理論由弗里曼於1984年提出,利益相關者管理理論是指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為綜合平衡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而進行的管理活動。根據相關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利益相關主體是學校、企業、學生、教師,分析各利益相關主體在校企合作之中的影響力及定位需求,明晰校企合作的功能。

(二)政策依據

1、國家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鼓勵公民接受職業教育,《勞動法(20xx)》指出發展職業教育促進勞動就業,《職業教育法》中強調了實施職業教育的義務,為校企合作的發展提供了法律基礎。2.國家政策在《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xx年)》首次提出職業教育實行校企合作的可行性,20xx年頒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關於企業支付學生實習報酬有關所得税政策問題的通知》([2006107號文),20xx年頒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20年)》和《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xx-2012年)》等,為校企合作的深入度和創新性提供了理論支持。3.其他政策《寧波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20xx年)是我國第一部地方性的職業教育法規。“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指導原則和目標方向。

(三)現實依據

1、創新校企合作擊碎校企合作三分化部分校企合作僅侷限於課程實習、教學補充、基地建設等比較淺層的初級合作階段,存在“逐利化”,學校培養人才的長期性、延時性、艱鉅性與企業追求效益的“短、平、快”存在價值上的差異,造成校企合作“難產化”現象。2.創新校企合作聚焦人才培養的發展性校企合作必須確立以育人為目的的指導原則,架構師生在學生髮展、教師發展的循環促進體系中的橋樑,促進師生在價值理念、知識結構、創新思維的磨合與碰撞,便於形成師生良性循環教育氛圍。3.創新校企合作定位社會發展的需求性成人高等教育缺乏對市場需求的敏鋭把握,致使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與科技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應以融合成人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需要為出發點,解決教育、創新及市場分離的問題。

二、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討瓶頸

(一)學校層面

1、成人高等學校對校企合作的覺悟不深部分學校缺乏尋求合作機會的主動性,對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認識誤區,難以準確把握學校在校企合作基礎上的人才培養計劃與企業崗位需求的一致性,更加不能提出規避校企合作帶來的風險預警機制,激活不了雙方的合作動力。2.成人高等學校對校企合作的治理能力不強-54-探索與實踐部分學校的發展方式落後、辦學思維較為固化。一是學校對內的治理能力。學校複雜的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專業能力、實踐經驗等無法做好與企業的對接工作。二是學校對外的治理能力。學校對企業的發展、行業的定位、市場的需求方面缺乏敏鋭的利益思維,不能贏得企業真正的信任。3.成人高等學校對校企合作的監管力度不夠部分學校對企業運作的模式和實習實訓流程不甚瞭解,找不準學校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對企業和學生監管的方向,導致對進入企業或者基地進行實習實訓學生的監督管理、後勤保障方面存在漏洞。

(二)企業層面

1、企業“逐利化”現象導致參與熱情不高企業作為以經濟效益為指標的實體,亟待看到利益成果。同時,存在因學生知識結構不強、技術能力不夠、勞動效率低下所造成的資源和物質浪費,甚至會出現實訓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問題,所以企業出現“望而卻步”的現象。2.企業“戰略性”眼光的缺乏阻礙合作發展許多企業存在短期的經濟利益,不能準確認識到自身長遠發展和經濟效益的增長是離不開科技創新和科學研究的,缺乏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同時,缺乏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認識和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3.企業“教育化”意識的不強導致合作的不深入許多企業缺乏利用教育革新企業、行業發展的前瞻思維,缺乏利用科學知識武裝企業發展的意識。企業未能清晰的認識到將盤活人力資源市場和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與教育掛鈎,認識不到教育可以為企業帶來人力資源、經濟效益和企業形象的提升。

(三)師生層面

1、師資隊伍建設的不“鮮活性”影響校企合作的質量部分從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師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思維的捕捉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力和行業前沿發展方向缺乏準確的認識。成人高等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制度和理念受到高等院校學術性的制約和影響,影響人才培養的特色性。2.學生隊伍的不“踏實性”影響校企合作的實效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生普遍存在心理上的不自信,缺乏爭取成才的決心和毅力,存在想要堅持到底卻又中途放棄的想法,進而造成責任心不強、半途而廢,甚至好大喜功的表現,影響人才培養的實效性。3.交往關係缺乏“情感化”導致校企合作的淺層性學校傾向學校本位,遵循人才培養需要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企業傾向市場發展,堅持人才培養需要符合企業持續發展和市場的需求。教師存在將學生送去企業就撒手不管的錯誤思想,企業存在將學生當成廉價勞動力,不重視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現象,影響人才培養的深度性。

三、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討建設

(一)協同聯盟:發展雙型人才

1、樹立協同發展意識,發展研究型人才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目的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在成人高等學校與企業之間具有共同科研技術合作需求的基礎之上,雙方在共同研究、資源互補、科學技術共享的情況下取得合作成果。如美國的科技園模式、英國的沃裏克模式、法國的精英教育模式等,借鑑這類模式的教育理念、培養方法和考評機制,結合成教學生的特色,完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首先,幫助成教學生樹立自信,引導他們端正態度,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學校學生與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學生之間的橋樑,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學校學生與科研機構、高新技術產區的合作通道,提高他們的認知和研發能力。其次,幫助成教學生培養從“探索自身--探索專業—探索行業—探索企業—探索市場—探索自身”的動態創新意識。最後,引導成教學生參與人才培養考核機制的過程,從中發現自身不足,進而優化自我管理能力。2.樹立聯合培養意識,發展應用型人才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在學校理論知識的學習與企業實踐技能的培訓結合的基礎上,培養適合企業、行業、市場的應用型人才。如美國的辛辛提那大學的培養模式、英國高校的“三明治”模式、德國的雙元制模式等。首先,提倡成人高等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和實施執行,行業協會全程參與,將實踐技能所需知識的培養融入到教學計劃之中,培養適合企業行業發展、市場創新的應用人才。其次,破解成教學生“閉門造車”心理,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走進企業,將理論外化於實操,將實踐內化為理論;禁止專任教師“固步自封”,加強教師與企業行業的緊密聯繫,開發專任教師的前沿思維和行業發展的敏鋭度,實現學校與企業、學校與行業、學校與市場的資源共享,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構建教學、科研、生產、培訓為一體的創新人才培養平台”。

(二)供需搭建:完善課程設置

校企合作是在需求關係、利益關係推動之下形成的育人機制,政府的政策保障、高校的科技資源、市場的經濟效益,是校企合作雙方在利益訴求方面的動力支撐。但是,推動校企合作的創新性發展,最關鍵的是加強課程教學,完善課程設置。1.設置校企合作的課程體系設置校企合作視角下的課程體系,充分調動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企業專家滲透到課程體系建設之中,防止課程體系過分追求學科性、系統性,阻礙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實現。實行校企聯合制訂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計劃,由學校教務處、成教研究所、專任教師與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共同制定課程計劃,行業協會、學生代表參與,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強化實踐技能為重點,選定課程內容,完善課程方案。培養成人高等教育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較好的人文科學素養和綜合的知識技能體系;促使他們瞭解本專業、行業的發展歷程、現狀和趨勢,瞭解相關行業領域的政策、法律和法規;培養他們的行業思維、創新意識和敏鋭的市場觀察力。在對比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的差值中,不斷優化課程內容,真正讓課程設置“滿意”人才培養目標。2.設置卓越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卓越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強調綜合素質的培養,課程內容依據專業技術標準和行業發展要求,與市場需求接軌。加強課程體系建立的實際教學性,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靈活施教,突出重點。課程的主要形式是基礎課、專業課與實踐課,基礎課與專業課的設置是人才培養在專業上的理論基礎,應該由學校根據專業知識結構、學科建設體系、學生髮展規律等為核心來設計,企業參與制定,確保理論課程在其自身學科系統性前提下,保持與生產實際的緊密聯繫。實踐課程設置則主要以企業設計為主,學校參與為輔的形式,企業根據崗位能力標準、企業發展需求、市場經濟訴求為核心,強化教學實踐性,通過實習實訓模擬教學,及時更新實踐教學內容。同時,注重挖掘可參與課程設置的高科技技術人才、行業協會專家、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者等重要人力資源,與時俱進的優化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課程設置。

(三)暢通體驗:強化評價監控

贊可夫的發展性教學理論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同時,校企合作相關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以及人才培養的長期性和艱鉅性導致雙方的矛盾和衝突,所以,必須暢通情感溝通與協調機制。1.加強人才培養教學質量的評價與過程監控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以行業發展需求為核心的質量評價和監控體系。首先考察學生是否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體系、行業所需職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其次,評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與學生成才效果的契合度,評估企業所需崗位人才與學生成才效果的契合度。最後,做好學生就業跟蹤調查,健全學生自我評價、單位用人評價、社會需求反饋的機制,重視行業企業對學校人才培養的建議。同時,將家長對學校人才培養效果的滿意程度與意見納入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和計劃之中,注重多方位的評價結果。2.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綜合評價體系以校企合作過程中相關利益者的需求與回報為基準,確立以學校、企業、政府、學生為主體的分析結構,綜合評價各利益主體的實施與結果。實施是指各利益主體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是怎樣就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實際合作的。結果是指針對四個主體而言分別幫助他們解決了什麼問題以及取得了哪些實際效果。比如,就學校而言,是否培養了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人才,是否給學生創造了適應其全面發展的學習條件,是否為社會培養了建設者和接班人。就企業而言,有沒有解決企業在員工培養、技術創新、企業發展、經濟效益等方面的問題,是否實現了企業轉型及可持續發展的改革,是否為學校和學生提供了足夠的物質與技術保障。就政府而言,在落實政策制度、培養合格公民、提高就業率以及協同創新,促進社會發展方面是否做到盡職態度。而就學生本身而言有無獲取知識、提高能力,以及為學校、企業、社會創造價值,都是綜合評價人才培養效果的核心。校企合作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新主線,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舉措。分析成人高等教育的特點和規律、人才培養的目標與結構、行業市場的需求與定位,建立學校與企業行業的深度合作、突破學校教育的“圍牆”、以專業素養與創新能力為核心,聯合各界力量改革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參考文獻

[1]白逸仙。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xx.

[2]和震。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問題與促進政策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xx(1)。

[3]呂榮傑,祁樂樂,高記,楊佔昌。國內外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模式研究[J]。教育評論,20xx(2)。

[4]吳啟迪。吳啟迪:開創企業創新人才培養新局面[J]。中國高等教育,20xx(Z2)。

[5]贊科夫。教學與發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關於教育論文 篇二

一、幼兒美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美術觀念落後、片面

我國很多幼兒園的美術觀念落後並且片面,並且大多集中在家長身上。很多家長的認識是不全面的、膚淺的,把美術與畫畫混為一談。當今社會的發展,尤其是教育的發展,受到了某些功利主義的影響,有些人認為美術是不實用的,認為畫作是浪費時間才完成的有技巧的廢紙,除了美術特長生,考大學也不看畫畫怎麼樣。這樣的家長,沒有注意到在幼兒時期美術對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意義,即使讓孩子去學習繪畫,也不能真正理解學習美術的教育價值,也不能轉變其根深蒂固的思想與觀念。美術教育不僅是幼兒教師的責任,更是社會和家長自身的責任。

(二)教學方式過於死板

我發現很多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方式都過於死板,缺少靈活機動的教學方法。很多教師都模式化地進行教學:教師先把範畫展示給幼兒,接着幼兒照着畫,最後教師進行評價。這種千篇一律的美術教學方式,更加傾向於專業繪畫的基礎教育,已經遠遠超出幼兒美術教育的範疇。過於機械和死板的教學方式,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雖然教授了一些美術知識與技巧,但從本質上限制了幼兒思維的擴展,抹殺了幼兒與生俱來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兒對藝術的感悟能力降低,從而導致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消失殆盡。

(三)師資力量不足、匱乏

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教師是幼兒獲得美術知識與技能的主要啟蒙者,但很多幼兒園的美術教師都不是美術學院畢業,甚至都不是美術專業,因此很多教師缺乏相對專業的美術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非科班出身的美術教師,不能從整體上啟發幼兒的思想,不能引領幼兒理解藝術領悟的真諦,不能及時發現幼兒的藝術天賦等。缺乏美術專業培訓的教師在開展美術教育活動時,其教育方式和理念往往不是從專業的角度出發,會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給幼兒,長此以往,不利於幼兒的美術思維的鍛鍊與提高,甚至會使幼兒失去對美術的興趣,阻礙其發展。

(四)課程方式內容單一

教師在課程設計時對選擇的內容與方法都相對單一。尤其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一般採用現場的即時評價,讓幼兒之間進行橫向的比較,而且評價內容集中在所學的課程內容上,注重幼兒的知識和技巧等,而對於幼兒的情感、創造力、價值觀等都不是很重視,在課程設計時,不能及時發現幼兒的興趣所在,沒有研究幼兒的實際接受能力與認知水平,導致課程內容與實踐相脱離,致使課程設計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幼兒美術教育發展的策略

(一)轉變幼兒美術的陳舊觀念

家長和教師的角度,都應從思想上轉變對美術教育的觀念,應把美術教育從“世俗態”逐步轉變為“啟蒙態”。轉變某些家長的不全面的認識,在社會上加大對美術及美術教育的宣傳,通過媒體等宣傳,使家長真正理解美術教育的深層次含義及美術教育對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性。只有更新了家長和教師對美術教育的陳舊觀念,支持幼兒學習美術知識與技能,並且把圖畫與精神相結合,才能豐富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幼兒真正感受藝術的魅力,啟蒙幼兒的審美意識。

(二)教學方式採用多元化

幼兒在不同時期的接受與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年齡段的幼兒其能力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的所開展的教學方式也應該多元化。教師首先要從實際出發,掌握班級每一個幼兒的特點與習慣,從幼兒的角度思辨,因材施教,擺脱單一的填鴨式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兒的繪畫能力與技巧,但從長遠上看會抑制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因此,在教學方式上要把理念與實際相結合,要懂得變通。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時,最好從美術欣賞入手,逐步把遊戲、故事、識字、數學都融進其教學中,這樣不僅能豐富教學方式,更能增強幼兒通過美術對多種知識的融會貫通,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三)提高幼兒教師的師資力量

美術教師不僅要掌握美術相關的各種專業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藝術鑑賞能力等,更應懂得如何將專業的知識傳授給幼兒,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因此,幼兒美術教師師資力量直接決定着幼兒園美術教育的開展,也影響着幼兒園整體教學水平。提高美術幼兒教師的師資力量,除了要加大對美術專業教師的引進力度外,還要對現有的教師實施“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培養策略,每學期派教師到美術學院進修,不定期邀請國內外著名美術教師進園進行講座。此外,教師在平時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補充美術知識與技能。

(四)採用多元化的教學課程

在教學課程中,任何一種教學課程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每一種課程方式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都有其特定的範圍和界限。因此,教師在設計美術課程時要注意採用多元化的形式,應把激勵性與遊戲性進行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首先,課程設計體現激勵性。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要以鼓勵幼兒為主,多留意其優點,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當幼兒得到正面評價時更能發自內心地去進行美術創作。其次,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中要有趣味性與遊戲性。比如,大班幼兒在秋天的落葉時,教師可以藉助大雁的教具來進行評價,教師可以提醒幼兒:“大雁往南飛了,是什麼季節來了?”由此導入到課程當中,並把幼兒分成幾組,分別完成畫作後,一起來學大雁飛行的動作與樣子,最終由教師進行點評與打分。大雁的遊戲自然融入到課程中,讓幼兒感到趣味無窮,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於教育論文 篇三

我們盼望已久的英語開放周到了,校園裏張燈結綵。大榕樹上掛滿了紅燈籠和三、四年級的同學精心製作的英語賀卡,文化長廊上貼滿了五、六年級的同學精心設計的英語手抄報,還搭起了一個小舞台,學校裏煥然一新,熱鬧非凡。

今天是英語開放周的第一天。早上八點鐘,我們三至六年級的教師和同學們按順序入場。大夥都在耐心的等待着。八點三十分,幾輛小轎車緩緩地駛進校園。頓時,操場上一片歡呼,人頭湧動。哇!三位高大的、黃頭髮、白皮膚、藍眼睛的外籍英語老師在我校領導的陪同下進場。場上的哨聲、鼓掌聲混成一片,同學們使勁地揮動着手中的吹起棒,對外教的熱情難以言表,只好用力地揮異口同聲地喊:“Welcome to our school!”問好聲響徹雲霄。外教也很有理貌地向我們揮手打招呼。

九點正的講座開始了。三位外教逐一登場,他們用標準流利的英語作了自我介紹。他們都來自美國紐約,其中一位還得到了博士的學位。三位外教教我們學英語,還從舞台上走下來,把麥克風對準同學們,讓我們跟着他一起讀,一起説,一起講。他聽着我們讀,還時不時豎起大拇指“Good!Good!”同學們多麼想大聲喊啊!緊跟着Ma Show教師拿起吉他彈起來,我們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來!這時,我們在場的師生的心情無比激動,難以用語言表達。

不知不覺,近兩個小時的活動就要結束了,我跑上舞台有禮貌的用英語邀請外教與我合影。

今天,是我比較難忘的一天,也是我比較快樂的一天。外教讓我明白了,“英語是通往世界的橋樑。”平時要多講英語,才能熟熊巧生。

關於教育論文 篇四

摘要

隨着科技的飛速發展,迎來了多媒體信息化時代。根據時代的變化特點,教育機構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旨在教育出能夠適應並推動社會發展的青年。幼兒園作為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其中接受基礎教育的質量直接影響了兒童將來的發展。近年來,家長們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也同樣深刻的認識到了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在幼兒園中建立科學的教育機制,以便維護兒童身心健康的成長,逐漸成為了整個社會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

關鍵詞

幼兒園;教育模式;兒童;身心健康

幼兒園中的學前教育,是兒童學習和智力的啟蒙階段,教育尺度的拿捏非常關鍵。教育尺度如果過於緊張,將放大兒童的負面心理;如果過於鬆散,則不易激發兒童的智力成長。所以,幼兒園中的學前教育模式,一定要注重科學性,做到鬆弛有度,注意維護兒童的身心健康,以確保兒童能夠從心理上和身體上進行全面發展。然而在現實的幼兒園學前教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待改善。本文根據自己多年的幼兒園教學經驗,接下來從四個方面探究如何樹立科學教育觀、維護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策略。

一、改善傳統的教育理念,以兒童自身為本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通常都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幼兒在大多數的時間裏都是充當着聽眾的角色。然而隨着時代的進步,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因為傳統的教育模式不能及時掌握兒童真實的學習狀況,不易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不利於開發兒童的學習思維,也無法監管兒童心理健康成長。因此,傳統的教育模式需要改變,以適應新社會的發展需要。科學的幼兒園學前教育模式,應該以人為本,也就是以兒童自身為本。讓幼兒成為教學的主體,將傳統的“教學為主”的理念轉變為“教人為本”。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課堂互動等方式,及時關注兒童的學習狀態,以便做出相應的調整。比如,教師可對兒童普遍不易掌握的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在兒童精神疲勞時講授一些有意思的非重點內容,針對大多數兒童喜歡的課題進行探討等。教師通過改善傳統的教育理念,以兒童自身為本,就可以及時糾正兒童的不足,或為兒童及時進行解惑,從而確保他們身心能夠健康成長。

二、適當採取遊戲教學法,鍛鍊兒童的身體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若想從身心兩個方面對兒童進行培養,就需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但必須保證每種方法的科學性。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對幼兒的文化教育佔據了絕大部分,而對幼兒身體素質方面的教育比較欠缺。幼兒園學前教育課程安排相對較少,而且對兒童將來的影響很大。所以,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要保證兒童在接受文化教育和身體鍛鍊兩個方面不能失衡。為了保證兒童能夠從身心兩個角度全面發展,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可以多開展“遊戲教學法”。例如,幼兒園教師在講授某篇課文時,可以按照課文中的情節組織開展活動,讓兒童們都積極的參與進來,從而鼓勵兒童進行動手、運動、勞動等,鍛鍊兒童的身體機能協調能力,教給他們一些運動技巧或勞動技能,有效鍛鍊兒童身體的同時,使他們更加有效的接受文化教育。

三、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兒童的思維

傳統的教學方式通常都是以教師的説教為主,教師的表達方式通常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的聽課質量。在當代的多媒體信息技術下,兒童大都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比如兒童喜歡看動畫片、喜歡玩手機等。所以,如果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勢必會有效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確保他們身心能夠健康的成長。另外,在學習比較複雜的章節時,通過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將學習內容“化難為簡”,將抽象難懂的知識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圖畫或視頻,從而幫助兒童更好的理解相關內容。同樣,多媒體技術在降低兒童學習難度的同時,會有效激發兒童的思維,從而確保他們身心能夠健康的成長。

四、充分拓展家庭教育,確保兒童身心健康

對兒童的教育只依靠學校是明顯不夠的,應該充分拓展家庭教育的比重。因為,家庭教育是兒童接受教育的開始,也是伴之一生的教育。家庭中成員的行為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會決定兒童的行為思想。所以,家庭教育是確保兒童能夠身心健康成長的源泉。在幼兒園學前教育時,教師可以通過開家長會、建立(QQ、微信、博客等)交流平台、定期組織需要家長參與的活動等,引導家長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方式,保證兒童能夠時刻在健康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從而確保他們身心能夠健康的成長。總之,幼兒園學前教育是莘莘學子學業生涯最關鍵的階段之一。幼兒園校方和教師都應該以兒童將來的發展為出發點,並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既要注重兒童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長,也要注重兒童身體上的健康成長。為了達成此目的,幼兒園校方或教師可以參考以上四個方面進行着手,從而更好的維護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孫惠;邊防。幼兒科學教育下實施新課程教學創新實踐與研究。現代教育科學(國小教師)20xx—09—10

[2]袁慧。淺談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學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影響。新課程(上)20xx—01—08

作者:孫宇丹 單位:遼寧省本溪市本鋼欣欣幼兒園

關於教育論文 篇五

摘 要:教育管理中人性觀的問題,是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中的核心問題。筆者認為求生存求發展是人的本性。這是一種重“智性”而強調“智慧人格”的人性觀,這種人性觀要求教育管理要重視“智慧”在人生存發展中的作用從而使人獲得自由發展。為此,在觀念上要樹立教育管理就是為人的自由發展服務的觀念;在制度上要建立有利於人自由發展的規範並保障這些規範的有效實施;在人與自然、社會和他人的關係上,要做到人自身的自由發展與自然、社會發展的和諧統一,避免發生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現象。

一、教育管理的人性觀內容

(1)尊重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公平、公正、公開、平等是每個人都想追求得到的。每個公民都有追求公平、公正、平等的義務,都有維護自身利益的權利。但是真正的公平、公正是做不到的,它並不是絕對的平均,只可能在金錢上,權力上,地位上平等。

(2)尊重是人性的本質需求。人們是生活在尊重與被尊重之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得到理解。所以説,人性最本質的需求就是理解與尊重。無論在哪方面都需要相互尊重,尤其在教育管理方面,只有我們懂得尊重別人、理解別人,保持尊重他人的理念去實施教育管理,才能在教育管理中取得好的成績。

(3)關心產生動力。當今社會,人際關係是至關重要的,它與自身的發展密不可分。正確的利用好人際關係,將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潛在生產力,也是我們的軟資本,人際關係所釋放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那就要看你的心誠不誠了,真誠是處理好人際關係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真心實意的關心是最有效果的“管理”。

(4)歸屬感和認同感促進主動性和創新性。每個人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一句讚美勝過百句責備。通過對教學目標的統一,具體規劃教職員工的人生目標,可以促進廣大教職員工之間的親近感,有助於產生心理認同。只有教職員工建立了認同感和歸屬感,才可能盡情的發揮他們工作的敬業性和創新性,使教育管理日益提升。

(5)民主是管理的核心。無論是一個家庭,還是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民主管理都是實施教育管理的核心。民主的基本內容包括: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決策權。在各個領域,我們都享有以上民主權利。廣大教職員工可以通過上述各種民主權力,制定相關的民主管理制度,使得擁有參與、管理、行使民主的權利。

二、教育管理人性觀的意義

(1)有助於教學目標的完成。教育管理的人性觀的優勢在於:能夠調動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教師本着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的向着好的方向發展。通過教育管理的人性觀,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並且還提升了教育教學水平。

(2)有利於構建和諧校園。教育管理人性觀的實行,構建了科學的管理體系、友好的的師生關係、和諧的的黨政關係、和諧的管理體系,使得學生在一個充滿友愛、和諧、融洽的環境裏學習。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三、教育管理人性觀的實施

(1)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開放互動式教學空間。以往的教育教學當中,都是以學校為中心地位,一切教育活動圍繞學校來開展。學校安排什麼課程,學生就上什麼課程、學什麼課程,學生根本無法參與教材的難易程度、教學方式方法、教學進度計劃等問題。學生只有無條件的服從。但是現代教育管理就與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同了,它以學生為主體,學校所開設的課程、課程的難易程度、課程進度都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改動,實行人性觀教育管理。學校要從以自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開展開放互動式教學活動。在教學內容上能夠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2)轉變觀念。若想開展教育管理的人性觀活動,就要從思想上發生改變,學校領導以及全體教職工必須轉變觀念,提高對人性觀的認識。在教育教學管理中,要樹立以學生為本位的理念,一切教育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實現教育教學目標和培養目標為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根本。

(3)建立系統化的人性化管理機制。開展教育管理的人性觀活動,一定要構建一套完美的人性觀管理機制。從教育管理機構的設置、教育管理體系的建立、教育管理的實施都以人性觀為根本,充分發揮人性觀的優勢,體現教育管理的文化屬性。

教育管理的人性觀,歸根結底就是要更新觀念,將以往的舊思想拋開,讓觀念徹底發生改變。只要堅定不移的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教育管理的的人性觀就一定能實現,教育的目的也就一定能更好的完成。

關於教育論文 篇六

摘要:伴隨着社會的迅速發展,我國的體育事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就。然而在我國的體育事業中,足球項目明顯比較薄弱。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對於我國未來足球事業的發展有着重大的意義,故要想促使我國的足球水平能夠有所提高,那麼相關體育部門應該注重青少年的足球訓練。然而,我國在青少年足球訓練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難題,急需相關人員加以解決。文章將詳盡闡述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並結合實際情況來探析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青少年;足球訓練;問題;策略

在競技體育項目中,足球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對於足球運動員來説,他們的綜合素質必須達到較高要求,而要想做到這點,那麼就需要開展科學的訓練。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對於我國未來足球事業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故在針對青少年進行訓練中,應採取措施來確保訓練具有較好的效果。然而,我國在青少年足球訓練過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處,致使訓練的綜合效果偏差,故急需採取措施來加以處理,以此來促進訓練的質量不斷提高。

一、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練的素質參差不齊

在青少年足球訓練過程中,教練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當前情況下,一些教練的綜合能力明顯達不到相關要求,通常可以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①態度不端正。通過調查不難發現,部分教練自身的素質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在訓練過程中他們依然沿用以往的方法,這明顯與時代發展的要求相沖突。②價值觀仍需改正。當前,教練在針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進行訓練的過程中,依然僅僅只看重運動員的成績,忽視其他方面的培養,從而導致青少年運動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偏低。③訓練方法不適宜。許多教練依然通過超負荷方式來達成培訓的目標,這種培訓方式明顯不合理,長時間過後,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熱情必然會降低。

(二)青少年訓練與聯賽相脱離

在進行青少年足球訓練過程中,青少年基本很難參與到聯賽活動中來,此外,在訓練過程中,訓練與聯賽脱節的情況極為常見。足球俱樂部在發展過程中,僅僅只看重聯賽活動的開展,但是未能認真完成青少年的足球訓練,從而使得兩者無法有效結合起來,這樣不利於足球人才的培養。再者,相較於職業運動員,青少年運動員的足球水平明顯偏低,由於青少年運動員與職業運動員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從而使得不同年齡段足球運動員的足球水平參差不齊。

(三)足球大眾化程度仍需提高

在世界範圍內看,足球是影響最大、開展最廣的體育項目之一。[1]可以這樣説,國家足球的發展離不開大眾足球的撐持。從我國當前情況來看,不難發現足球大眾化的程度並不高,全民足球意識仍需強化。大眾化程度偏低的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原因:①足球主管部門的輕視;②其他體育項目的興起。

二、提升我國青少年足球訓練效果的有效舉措

(一)落實合理的訓練理念

現代社會是綜合科學與信息的社會。在青少年的足球訓練過程中,教練應該選用符合青少年實際情況的訓練方式。青少年的心理常常會出現波動,並不穩定,這樣自然而然會降低訓練效果,故在具體的足球訓練過程中,教練需要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適宜的足球訓練項目。除此之外,在訓練之前,教練還可以組織一些基礎活動,以此來激起青少年對足球的興趣,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足球訓練中來。在足球訓練過程中,除了青少年這一主體,另一重要的主體便是教練。[2]在具體訓練過程中,教練首先需要落實科學化的訓練理念,並針對不同足球水平的青少年進行分組,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足球訓練,以此來達到最佳的訓練成效。

(二)促進教練自身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在足球訓練過程中,足球教練員的指導是至關重要的,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教練員的綜合素質與足球訓練效果緊密相關。要想確保足球訓練更具成效,那麼教練員就需要通過學習來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首先,應該對教練員的整體情況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找尋出其中所存在的問題,並加以處理,這樣不僅能夠確保教練員隊伍變得愈加穩定,而且可以促進教練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不斷提升,進而能夠培養出更加優秀的足球教練人員。足球教練需要不斷學習各種足球方面的知識,同時相關部門還可以聘請專人來授課,帶動教練員的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三)做好青少年文化素養培養工作

當前,我國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文化素質明顯偏低,這對於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包括兩個方面,即訓練過程中教練的輕視以及青少年自身的鬆懈。一般來説,青少年均需要掌握相應的文化知識,足球運動員也一樣。

關於教育論文 篇七

摘要:高校在遠程教育技術的支持下開展教育教學,能夠讓學生接觸到更多名師名校的精品課程。遠程教育技術下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逐步滲透自主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採用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適應遠程教育環境,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逐步突破傳統英語課堂教學的束縛,全面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水平。

關鍵詞:遠程教育;大學英語;教學;自主學習

將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到教育教學中是教學發展的趨勢,也是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自主學習模式的重要性,走出傳統角色,採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對遠程教育技術的應用水平,從而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1激發英語學習動機

接受大學英語遠程教育的學生最初的想法是為了獲得新的技能學習到新的知識,這樣的教育形式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因此,學生的學習態度是遠程教育技術下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的保障。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逐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督促和引導學生按時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和各項作業,讓學生逐步走出單純為了獲取文憑而被迫學習的誤區,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新知識和技能,全面提升自身學習水平。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動機和獲得的結果是有直接聯繫的,只有當學生具備極強的學習動機才能夠更好地推動他們開展英語學習,為他們的持續性學習提供持久動力。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遠程教育技術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應該將文化知識學習和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如開展英語經典篇章閲讀賞析活動,聽英文歌曲學英語或者看英語電影練英語等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

2加強學習策略訓練

遠程教育技術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在推進自主學習模式的過程中必須要從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突破出來,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使他們更有效地投入到自主學習活動中。第一,元認知學習策略。對學生進行元認知策略的培訓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計劃管理,同時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監控和評估。元認知學習策略是直接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掛鈎的,因此當學生在參與遠程教育英語學習時,必須善於運用元認知學習策略來提高自主學習水平。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大學英語課程要求和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學習目標,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併為目標實現制定科學的計劃。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監控和適時調節。自我監控是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關鍵,遠程教育環境下,教師不能夠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那麼就需要學生提高自主性和自覺性,通過自我監控調節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最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進行客觀評價,使他們及時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進而更有效地開展自主學習。第二,認知學習策略。認知學習策略指向的是學生具體的學習活動,對此教師可以根據英語教學內容的不同為學生具體講解相關的學習策略。例如在講解詞彙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構詞規律進行總結,從而提高詞彙記憶水平;在學習英語閲讀知識時,教師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邏輯推理和歸納總結能力;當學生在藉助各種工具書或者互聯網學習知識時,訓練學生分辨能力,從而有選擇地進行閲讀學習;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遺忘歸律,提示學生掌握正確的複習時間。

3完善考核評價機制

在遠程教育技術的支持下,為了確保大學英語教學的高效發展,教師要積極研究與遠程教育相符合和相適應的教學質量標準,並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全面掌控,積極落實教育水平提升的各項標準和制度,同時也為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提供一個更好的平台。為了不斷完善遠程教育技術下的大學英語考核和評價機制,要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建立教學和學習質量監控系統,督促學生保質班報量的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同時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及時反饋,確保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實現自主學習水平的增長。另外還可以有效藉助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學生建立完善的學習檔案,有效記錄學生上網學習頻率、作業完成狀況、參與討論成效、為教學提供的反饋情況等內容,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給予他們一定的約束,從而確保自主學習的質量。遠程教育技術為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同時也為英語教學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學生在遠程教育技術下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要加強自我監督和自我評價,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訓指導工作,採用自主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也更好地滿足社會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

作者:黃瑋嬌 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

參考文獻:

[1]李文麗。現代遠程教育環境下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xx,(5):54-56.

[2]王慶蓮。淺談遠程教育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xx,(8):17-19.

[3]黃俊霞。遠程教育視野下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現在教育科學,20xx,22(13):77-79.

關於教育論文 篇八

1、臨牀藥學教育的特點

臨牀藥學是藥學學科發展和臨牀實踐的客觀需要,是在藥學與臨牀醫學的相互滲透中產生的。傳統藥學主要對藥物的分子結構、理化性質、來源、生產加工、藥理作用、使用、分析鑑定以及應用管理等方面進行研究,是一門以“藥物”為中心的學科。而臨牀藥學對藥學學科進行了新的闡釋,首先,重點關注藥物臨牀應用,引入了“以人為本”的概念,提出關愛患者、提高患者藥物治療質量、減輕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的理念。其次,伴隨着臨牀藥學的產生和發展,臨牀藥理學、臨牀藥動學、臨牀藥物治療學、藥物流行病學、循證藥學等新學科也產生和發展起來,不僅拓展了藥學學科教育體系,而且這些新學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與研究結果對藥學學科基礎理論的完善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第三,對藥物臨牀應用結果的關注,產生了藥學研究的新課題和新方法,促進了藥學學科整體研究水平的提高。臨牀藥學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及社會性3個特徵:

①臨牀藥學是醫學與藥學相結合的產物,還涉及社會學、法學、經濟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多個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應用技術學科,是溝通藥學與臨牀醫學的橋樑,其發展也取決於藥學與醫學等相關學科融合的深度與廣度。

②臨牀實踐內容構成臨牀藥學的核心部分,提高臨牀藥物應用質量,唯有在臨牀實踐過程中才能得到實踐和檢驗。因此,除了熟練掌握藥學和臨牀理論知識,臨牀實踐也是臨牀藥學教育中重要的環節之一。掌握豐富臨牀藥學知識的臨牀藥劑師,活躍在藥物治療一線,在藥物治療疾病過程中發揮着關鍵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臨牀藥學的產生和發展,體現了豐富的人性關懷,學科內涵具有豐富的人文思想和社會性。社會因素是影響臨牀藥學學科發展和臨牀藥學實踐的重要因素。臨牀藥學的研究工作與臨牀實踐不僅是以人的生物屬性為基礎,更要考慮人的社會性,關注心理、環境及社會等因素對用藥結果的影響。臨牀藥劑師在實踐工作中需要建立與患者、醫師、護士及醫療管理人員間的良好關係,具有豐富的社會學理論知識和交流溝通技能是成為優秀臨牀藥學人才的基本條件之一。所以,法學、倫理學、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等也就成為臨牀藥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我國臨牀藥學教育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我國臨牀藥學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與美國、日本和歐洲各國相比,起步較晚。受傳統藥學重生產、重科研,輕臨牀應用的影響,發展緩慢,甚至一度停滯。直到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醫院藥學都停留在藥品調劑的範疇,進入90年代後,藥物的血藥濃度監測、藥物使用諮詢、藥物不良反應(ADR)的監測與報告等內容才逐漸被納入醫院藥學的工作範疇並引起重視。20xx年以來,臨牀藥學教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仍面臨着許多矛盾和問題,在就業前景不明確和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的困擾下,臨牀藥學的學科設立長期受阻,更遑論建立合理規範的臨牀藥學教育體系。

2.1就業問題雖然我國醫院藥學在逐漸轉型,然而進程遲緩。尤其國內醫院“重醫輕藥”的觀念由來已久,短期內臨牀藥學並不能在醫院受到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由於經濟效益等原因,部分醫院對投資較高但經濟回報較小的臨牀藥學服務望而卻步;同時,醫院藥學從業人員所受過的教育多為傳統藥學教育,缺乏臨牀醫學知識,主要從事調劑等工作,很難帶動醫院臨牀藥學事業的發展。全國醫院臨牀藥學重點專科僅有北醫三院、哈醫大二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院、上海交大新華醫院、鄭州大學附屬一院5家醫院,數量較少,相關人才不能受到應有的重視,這一情況無疑限制了臨牀藥學專業的就業前景,成為臨牀藥學教育發展的阻力因素。

2.2臨牀藥學教育體系不完善我國臨牀藥學教育經過數年發展,由於各院校的培養目標,學歷學位,學制,課程體系,授課方式,實踐安排,崗位培訓,繼續教育等不盡相同,所以培養的臨牀藥學人才良莠不齊,教育效果有待提高。臨牀藥學教育實踐時間較短。國外臨牀藥學教育學制多為6~7年,時間比較充裕,可安排1~2年甚至更長的臨牀實踐,有些國家臨牀藥學專業的學生一入學即進入臨牀參與實踐,瞭解適應臨牀環境。而國內學制通常為4~5年,相對較短,因此臨牀實踐往往被壓縮在最後一年以內,有些學校的臨牀實踐甚至不足半年,學生無法充分了解臨牀相關工作,這對本專業學生開展未來的臨牀藥學工作相當不利。國內臨牀藥學教育重視理論知識而忽略溝通等臨牀工作技巧的培養。在美國,臨牀藥劑師溝通於數十年前就已經引起了充分的重視,進入20xx年以後,美國75%的藥學院都專門開設了臨牀藥劑師溝通技巧課程,這一比例遠遠高於國內醫藥院校,而國內院校即便開設溝通技巧課程往往也是作為考查課、選修課等,並未受到足夠重視。

2.3師資力量薄弱臨牀藥學作為新興專業,由於開設時間較短,沒有頂尖級學術領軍人物,缺乏一批懂醫精藥,既掌握紮實理論知識,又深諳臨牀實踐的校內教師和臨牀藥劑師。所以,梯隊建設較慢、整體研究水平較低,國家研究基金中尚沒有臨牀藥學專項。這種現狀需要長期的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來逐漸改變。

3、對我國開展臨牀藥學教育的建議

3.1制定統一的本科和研究生培養方案教育主管部門應密切關注社會發展對藥學人才需求的變化,制定統一的本科和研究生培養目標和方案,設置臨牀藥學的專業學位,培養以服務患者用藥為目標的高層次臨牀藥學人才。

3.2加快課程體系的構建圍繞臨牀藥學人才培養目標,加強對疾病的認識和與藥物應用密切相關的藥學研究工作,重視病理生理學、診斷學、生物藥劑學、藥理學、臨牀藥理學、臨牀藥動學、臨牀藥物治療學的課程建設,積極開設藥物流行病學、藥物經濟學、循證藥學及醫藥倫理學等新課程,增加人文社會科學教育,並注重引導學生對社會衞生資源、人類與社會環境、人類行為與健康等現代社會科學知識的學習,體現人、疾病、藥物、健康的統一。教學內容應該以專業為導向,循序漸進、有機結合、互相融合,構建系統的臨牀藥學知識體系。臨牀藥學專業教材編制是臨牀藥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基礎工作,應該受到高度重視。

3.3重視實踐安排,制定臨牀實踐考核制度臨牀藥劑師肩負着患者安全合理用藥的重任,需要接受大量具體的臨牀實踐訓練。美國6年制的PharmD臨牀藥學教育,實踐滲透於PY(PharmacyYear即PharmD教育第3~6年)各學年間,採用早期見習,後期強化的制度。建議借鑑其滲透式的早期見習性實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最後一年集中臨牀實踐或與考研、找工作時間相沖突而導致實踐質量下降的情況,也能夠在相關理論教育後進行實踐鞏固,使學生知識掌握得更紮實靈活。由於國內臨牀藥劑師制度不健全,學生實習常常按照住院醫師的標準進行培訓。建議聘請行業專家,以專題講座的形式指導學生學習;在師資中引進臨牀實踐領域的專業人員,增強教與學中的實踐意識,強化臨牀實踐技能的培養;並且使醫藥兼備的專家參與到教學建設中,共同制定適合臨牀藥劑師的實踐考核制度。

3.4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反對灌輸型和封閉式教學方法,倡導啟發式教學,採用案例教學和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例如:適當選擇一些專題,以問題為核心,鼓勵學生組織小組討論,再以演講的方式彙報結果,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教學過程中應時刻向學生普及關懷患者、以人為本的思想,並注重培養學生與患者的溝通能力。

4、結語

我國臨牀藥學教育任重道遠,國家通過臨牀藥學教育的規範化和國際化,使人才培養模式與國際接軌,並着力培養領軍型臨牀藥學人才;通過制定臨牀藥劑師崗位職責、臨牀藥劑師准入標準,不斷提高臨牀藥劑師的社會認可度,改善臨牀藥學人才的就業環境,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其中,成為未來的後備人才。

關於教育論文 篇九

近五年來,天水市育生中學積極適應迅猛發展的社會和教育形勢,以推進素質教育和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大力轉變思想觀念和教育觀念,改革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改善和強化管理,充分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積極促進教師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的提高與發展,使學校各方面長足發展,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學校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學生由700多人增至1350多人。

20xx年9月,現任領導班子上任後一致認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創建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打造平安校園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為此,該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等法律法規,其目的就是提高教師的法律意識,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依法治教,提高師德水平。校領導堅持在行政會上安排法律法規的學習,使班子每個成員知法、懂法,依法辦教育、依法管理。學習中要求每個人寫心得、談體會,對照自身找差距。經過堅持不懈的學習,全體教師的法律意識增強了,師德水平顯著提高。

學校針對學校周邊環境常有社會小青年打學生、搶錢、騷擾學生等現象,制定了校領導值周檢查制度與校行政人員校園周邊環境巡查制度。制度規定,值周領導負責檢查中午放學、下午放學校門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直到全校學生走完。學校班子全體成員每週兩次分三組在各個方向巡查放學路上的情況,對一些社會小青年及時驅逐,發現打架、鬥毆、搶錢事件及時與派出所聯繫。特別在畢業生畢業時,學校更是加大巡查密度,堅決排除一些不安全事件。由於檢查巡查到位,學校周邊環境大大改善,學生上學、放學感覺安明顯增強。同時,由於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學校多次被評為“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育生中學在提高教師法律意識,創建平安校園周邊環境的同時,加大對學生法制教育力度。學校工作計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大對學生的法律教育。每學期學校都要邀請法制副校長給全校師生進行法制講座;學校政教處要組織各年級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競賽;要求班主任老師要對學生進行一次以“知法、懂法、守法”為主題的班會;每班每學期要辦一期法制宣傳的黑板報。通過各種教育活動,規範了學生的行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全校形成遵紀守法的良好校風。

另外,學校還加大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每學期開學初,學校都要教育學生時刻注意交通安全,要求學生校園內不許騎自行車,馬路上騎車不許帶人,不許比賽,過十字路口不許闖紅燈,過馬路必須走斑馬線……放假時,要求學生外出要告訴父母,不許夜不歸宿;出門注意鎖門,防水;到有森林的地方不能攜帶火種,以防引起森林火災;游泳時要有大人陪同等。

為了保證學生飲食健康,學校慎重選擇飲食攤點,要求從業人員必須有健康證,所售食品必須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堅決禁止三無食品出售,學校後勤處每隔一段時間便要抽查所有攤點的食品,對不符合要求的人員堅決辭退。學校還給學生提供了乾淨安全的純淨水。夏天時,學校要求學生不吃不衞生的食品,而且要求學生保持教室衞生乾淨、通風。校醫經常檢查學生個人衞生,後勤工作人員隔段時間給廁所噴灑消毒藥劑,這些措施有效防止了夏季流行病的發生。

近年來,由於學校在打造平安校園的工作中有制度、有措施,着力抓落實,所以,學校校園內外未發生一起安全事件。全校師生法律意識強,“安全”二字常記在心,學校成了家長學生心目中的放心學校,安全學校。

關於教育論文 篇十

論文摘要:學校教育丟失了什麼

論文關鍵詞:學校,教育,丟失,什麼

最近又有文章《中國該如何應對“人才外流”》,其中説中國“是精英人才第一大流失國”,“中國人才外流後是大部分優秀人才都沒回歸”,“美國《科學》雜誌把清華、北大稱作最肥沃的美國博士培養基地”。

這似乎説我們的學校教育,多年來,既丟芝麻、更丟了西瓜。

何謂芝麻,何謂西瓜?

中國的教育是寶塔形,基礎很大,越往上越小。特別是在沒有擴大大學招生數量的那些年,能上大學的學生,那簡直就是鳳毛麟角的少數人了。就是擴大大學招生數量後,能上大學的學生,也還是少數。能上大學的和不能上大學的,其數量關係就是芝麻和西瓜的關係。而學生的素質基礎又主要是在中國小這十幾年打下的。

那麼,我國的中國小教育,在改革開放這三十多年是在怎樣辦學呢?那就是,家庭的、學校的一切人力、物力都在為學生考大學備戰。從學生到老師,從國小一年級(有的是從幼兒園),一直到高三,都在為學習考大學要考的科目日夜忙碌。因此,一切與這神聖使命無關的事情及時間,通通靠邊讓路。所以,學校的一切,就為那少數可能升學的學生大開綠燈。給他們提供最好的寢室,為他們辦尖子班,為他們配備最好的教師,在可能的情況時,甚至為他們包庇缺點或錯誤……如此這般之後,剩下的才去考慮大多數學生的事。這就是“芝麻們”和“西瓜們”在學校接受的差別教育,學校的工作重心在為那些少數學生服務,把“西瓜”丟在次要的位置了。

學校如此操作當然是有其原因的。因為,主管部門和社會要求是以升學人數,或入名校的名額來衡量學校的(也是間接的以分數評價學校)。所以,為了適應形式的需要,為了搶到好生源,學校每年也不得不把升學的宣傳文章,想方設法做到極致,校內外張貼的海報,大街小巷懸掛的橫幅,電視屏幕裏的廣告,網絡裏的消息,甚至還有宣傳車的高音喇叭的吼叫,只要想得到的,只要能放大宣傳效應的一切手段和方法都要用上。唯恐那家的小貓小狗還不知道!所以,每年都要習慣性地熱鬧和折騰一陣子。

人們常説,怎麼拿來怎麼賣,既然主管部門和社會要求是這樣,所以學校長也就如法炮製,以此評價教師,教師只好依樣畫葫蘆來評價學生。教師的獎金、晉級、評職、評優、評先等全憑學生成績。一肥遮百醜,只要學生分數考好了,校長有名了,教師有利了,家長有臉了,學生有光了。學科教學可以帶來如此多的好處,傻瓜才有那份閒心去認真抓學生思想教育。

為了適應主管部門和社會的要求,學校就不得不把工作基調和重心放在教好升學要考的科目上。所以,就常造成升學不考的科目的教學時間被擠佔,義務教育名存實亡,學校的其他工作走了些過場。最最嚴重的還是,放鬆了學生的德育教育,丟掉了思想教育這個大西瓜!

為什麼説思想教育是個大西瓜?

因為,人的素質是多方面的,而思想素質是其核心。所以,中國古代教育早就十分重視思想教育了。

在古代,尚無科學知識。從孔子的學生樊遲問他怎麼種地和種菜時,遭到孔子的拒答這點來看,孔子主要是傳授他的思想,換種説法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在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中,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主流,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佔統治地位的。還可從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中看,也是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的。

新中國成立後的教育方針,幾經修改,仍然還是把思想教育擺在第一位。就是其他行業的師傅教徒弟,也十分注重弟子人品的培養。在最時新,最熱門的武林文化中,更突出了這一重點。

然而,作為幾千年傳承的文化教育的專門行道的學校教育,近幾十年來,我們是這樣做的嗎?不是!。

有人説,日本人一手抱論語,一手拿算盤治理國家,韓國人也把儒家學説視為珍寶。

而且20xx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設立國際“孔子教育獎”,中華儒家思想遠播世界各地。

縱觀中國教育史,橫看其他國家的教育,都沒有不重視思想教育的。恰恰就是我們這個有着幾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的。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來,也就是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後,教育行業率先徹底撥亂反正,恢復了大學聯考制度。意識形態的那套漸漸淡出了歷史舞台,教學質量就是學校的生命線。大會喊,小會講,飯後茶餘,街談巷議,都是學生的分、分,真是分分分,命筋筋,繫着多少人的命,拴着多幾代人的心。

於是,各級各地,各類學校都把複雜系統的教育工程簡單化,都習慣地以分評價學校,以分考核老師,以分衡量學生,以分判斷風水,以分標榜家族,以分光耀門庭。於是乎,人們當然會像變戲法似地變着花樣去追求分數,也就必然會產生一些不良惡果。致使教育從一個極端(從政治思想掛帥)走向另一個極端(以學科考試分數代替一切),後一個極端一走就是三十多年,待問題嚴重了,人們才開始醒悟,才去反思所走過的路。有人説,中國人,瞎折騰。好多事,折騰來,折騰去。

中國教育走的後一個極端的全程,我是在基礎教育一路走來的,教師們都在跟着上面的指揮棒在轉,上面怎麼指,我們就怎麼幹。因為,錢是國家出的,上級部門是代表國家的,當然得聽上面的,這無容質疑。教師為什麼要這樣做?形勢所迫,校長也只好如此這般的了,老師也只好為了那“五斗米”而折腰了。

由此可知,這都是因為以考分衡量一切造成的,忽略學生的思想教育是不得已而為之。

由於片面追求升學率而放鬆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思想教育陣地,社會主義不去佔領,資本主義就必然會去佔領。”而忽視思想教育,就是教育忘記“做人造士”的根本。

也正因為如此,那些天之驕子的“芝麻們”在大學前的時間裏,學校都一味地在向學生的大腦裏灌學科知識,少有,甚至沒有真正塑造學生的靈魂(或者説,思想教育的方法沒有跟上改革開放的步伐)。學生的學科知識多了,而中華民族的靈魂少了,甚至是沒了。他們既缺少了新中國成立後,以錢學森為代表的,第一代科學家的熱愛祖國,忠於人民的精神,更缺少他們的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也缺少他們的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由於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西方的那些東西接受多了,他們就自然會嚮往西方的那些生活,就自然而然去多少回,肉包子打狗有去不回。大約是在十年以前了,也有篇文章報道我國的最高學府清華和北大的畢業生的留學情況,有的學科是整班學生都出國了。而學業完成後,絕大多數留學生選擇留在國外。星移斗轉,彈指揮間。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大陸留學生博士滯留比例居然得到了87%。

這些“芝麻們”從小到大,一路走來,得到了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呵護。享受着同齡人中最優的教育待遇,吸收着最豐富的營養,才使自己不斷壯大。此時他們卻嫌起了“母醜”來,其中很大的成分都是學校沒重視思想教育,造成他們有去不回,使其高智商的人才丟失。

而那些“西瓜們”從來都沒享受過“芝麻們”的優厚待遇,卻留下來建設自己的祖國。他們是雙丟失,丟失的是文化知識和一些思想素質,我們的教育豈不是在犯罪麼?

終上所述,無論是學校把絕大多數學生放在次要的位置,還是沒真正重視思想教育,都是在丟大西瓜,去揀升學率這小芝麻,結果是飽滿亮色的好芝麻都被外國的“收割器”收去了。這豈不是中國教育,芝麻、西瓜兩丟失。

怎樣才能避免不重蹈覆轍?那就是,首先要改變以單獨的學科考分作為考核教師的唯一標準,把學生的思想教育納入對教師的考核。學生們都應享受教育的均衡待遇,讓其個性自由全面發展,不急功近利,不刻意追求任何一個目標的實現。如此可使“西瓜”不丟失,“芝麻”也只能説是少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