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德育論文

國小德育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德育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15W

國小德育論文精品多篇

淺談國小德育教育論文 篇一

開展道德教育活動,可以有很多具體的形式,將生活化的理念引入到道德教育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們在現實的真實的環境中更好的理解抽象的道德規範和基礎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帶着自己的體驗和理解去接受道德教育,這樣,學生就能夠真正的將這些知識點轉變成自己的一部分。除了傳統教育當中,採用課堂講授,案例分析,榜樣引導等方式之外,生活化的理念的引入可以讓道德教育有更多創新的形式,在學生的注意力培養,道德教育認同度方面獲得提高。所以,在國小德育工作中生活化的理念可以帶來更多新的嘗試。

一、圍繞道德教育的主題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方式

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也都有自己的辦學風格,所以,在道德教育方面也要探所出一條自己學校特色的道路。例如,可以從校本課程入手,逐漸地形成獨具本校特色的道德教育傳統。在課程研發的時候,需要反覆實驗等問題,這些巨大的難題和阻礙的出現,都是正常的,但是一旦成型之後,教學就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這也保證了後續道德教育效果的延續。

二、讓教師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價值,轉變德育工作理念

傳統的德育工作,教師和學生是在一種不平等的情況下進行的,教師高高在上,向學生宣講一些道德的標準和理論,要求學生如何做,為榮;不怎樣做,為恥。這樣一種不平等的關係,給學生會帶來一種壓力感。而且,這樣的一種教育模式,也會讓學生髮現教師如果做了一些違背道德標準的事情的時候,內心產生極大的不協調,從而干擾道德教育的效果。所以,作為國小德育工作者,教師要認識到,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這樣言行一致才會讓學生真正受到教育。所以,德育工作不是隻要學生學會了就可以,這是一種從教師向學生方向的流動。德育教育的效果是自然發生的,而不是強加給學生的。所以在日常的學校生活中,學生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是潛移默化自然發生的。德育工作不落痕跡自然滲透,讓學生內心無聲無息中,不知不覺中就接受了教育和薰陶。

三、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關注到學生的情感體驗

道德教育工作面對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帶有思想和情感的國小生,他們的思維能力正在迅速發展,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也越來越多。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對這個社會的認識角度也逐漸變得多元化。所以,在這樣的工作關係中,教師和學生也在發生着情感上的互動和交流。可以説,道德教育要想發揮作用,首先,需要在情感上讓學生有所觸動,當學生有所觸動之後,自然的就能夠透過情感瞭解到背後的態度。而態度的內容實際上反映出來我們對周圍的人,世界和自己的認識和看法。所以,道德教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讓學生能夠從中有所觸動。讓學生在體會情感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個性化地認識個人與集體、與社會的關係。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圍

校園環境是國小生在學校生活中所處的主要環境。走在校園中,校園文化的佈置,校園的整體文化氛圍,都會給學生帶去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從生活化的策略來説,校園文化如何建設,如何打造,也是整個國小德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不僅要注重自然環境的乾淨整潔,優雅美感,也要注重文化環境的健康積極向上。充分利用校園的整體環境,進行道德教育的宣傳教育活動。國小生所處的校園環境,也是他們每天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所接觸的環境。進入國小階段,學生們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中度過,所以,文化環境的打造,要特別注重對學生良好道德素質薰陶的影響。尤其避免對學生產生負面的消極影響。在校園環境中,如果發現學生的一些非道德行為,甚至一些教職工的非道德行為,要及時地干預,避免擴大消極的影響。

五、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強調學生作為道德教育接受的主體,學生思考並且實踐道德標準,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中感受道德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影響。所以,道德教育的效果本身也要從學生主體感受上進行檢驗,通過學生內在的覺察和外在的表現,綜合地進行考察。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一直得到發揮。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要關注到學生的生活細節,要從學生的生活現實情況入手,進行道德教育。從道德產生效果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入手,多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瞭解學生的想法,並且有針對性地採取一些靈活的方式來進行道德教育。所以,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略學生學習主體的內心感受,關注學生的真實感受,並且做出迴應,這也是生活化策略在道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體現。

六、重視並加強勞動教育

現在很多的國小生對勞動的認識不清晰,他們在家庭當中儘可能地不去參與家務勞動,這從道德教育方面來説,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髮展是不利的。所以,在國小的整個道德教育過程中,要讓國小生承擔一定的勞動,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這對於學生將來良好的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總之,在國小德育中引入生活化策略,可以為德育工作帶來更多的新思路和新視角,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和德育的實施途徑。從激活的角度出發,考慮德育的作用,採取科學的方法,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

國小德育論文 篇二

國小德育論文1900字

摘要:國小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二者各有側重,又相互聯繫。對學生來説,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培養健康心理的基礎,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只有促進國小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融合,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正文:

一、當前國小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國小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但就目前而言,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在長期應試教育的背影下,教學質量是顯性的效益,社會對基礎教育關注的熱點和焦點是教學質量,對學校評價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學率,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校重智育、輕國小德育教育的現實。近年來,雖然教育主管部門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強調的不少,但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評估與督查體系,督導流於形式,評價缺乏依據。在學校層面,國小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也普遍缺乏明確的工作的理念、科學的管理機制和有效的人員保障,教育的實效性與學生複雜多元的思想狀態和層出不窮的心理問題還存在不小的差距。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已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因學生個人品德和心理問題所次生的校園安全事件和師生矛盾也比較突出。在獨生子女時代,學生心理髮展正呈現着一種獨特的羣體特徵,面對當前社會競爭壓力增大、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的現狀,社會主流價值觀得到衝擊,如何引導學生培育良好的心態、品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而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顯得尤為必要。

二、正確把握國小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係

孟子説,“心莊則體舒”,“尊德樂義,可以囂囂矣”。對青少年學生而言,只有具備健康的心理品質,才能準確理解、認同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國小德育教育產生內化功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校國小德育教育的目標構成,也是國小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礎。我們傳統的國小德育教育方法以灌輸和説教為主,過分強調社會對個人的政治、思想、行為規範的要求,這種方式顯然是一廂情願的,效果並不理想。只有轉變國小德育教育觀念,充分尊重學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體地位和內化作用,運用心理諮詢、角色扮演、溝通分析等心理輔導方法,逐漸改變學生的認知行為,不斷了解學生個性發展趨勢,因勢利導,才會減少思想工作的阻力,增強國小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國小德育教育對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導向作用。國小德育教育的核心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教育。有什麼樣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就必然有什麼樣的思想和心理。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思潮呈現多元化態勢,學生對主流社會價值觀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也存在很大差異。在這種大背景下,一些學生會以心理失衡的狀態出現,而這些問題並不能簡單歸咎於心理問題,它往往與思想觀念、道德品質等問題交織在一起。要幫助他們解決心理上的障礙,提高某一方面的心理素質,就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把他們的態度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因此,國小德育教育對心理健康教育會起到推動作用,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三、促進國小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融合

首先,要促進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融合。國小德育教育工作要在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進行分析研究,結合其身心發展特點,加強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促使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調動身心潛能,促進健康發展、全面發展。在國小德育教育方法中,也要注意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改變過去那種單項灌輸的教育模式,通過運用一些心理學理論和方法,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諮詢,使他們處於一種自覺自主的心理狀態,讓他們自己選擇、判斷、領悟和調適,從而提高國小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其次,要促進教育資源的優化整合。一要整合教師資源。要通過校本培訓,使每個教師掌握基本的國小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和心理學常識,確保各學科教師既能勝任學科教學,勝任國小德育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老師,要成為學校國小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幹力量,在班級管理與學生工作中自覺滲透國小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國小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兩張皮”的現象。二是整合課程資源。國小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簡單等同於幾場體驗活動和輔導報告,必須滲透到教育全過程和各方面。新課程實施以後,各科教材中都藴藏不少的國小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學過程中也會經常出現有利於實施心理輔導和國小德育教育工作的教育情景,教師要細心挖掘、善加利用,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健康態度、積極情感和積極的價值觀。

國小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三

德育工作在學校開展的各項教育工作中處於優先和核心地位。尤其是在國小教育中,國小生的身理和心理髮展尚不完善,如果不能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很有可能給學生的未來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現階段我國國小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嚴重製約了學生健康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科學規範的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國小生在人生的初級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成為了擺在廣大國小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現階段我國國小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德育教育手段單一,教學成果不盡理想

傳統的國小德育課堂教學,教師像教授其他理論科目一樣,照本宣科的進行教材內容講解,品德課成了“説教課”,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溝通,難以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就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思想教育。

在進行典型事例講解時,過多的採用説理教育法和道德評價法,對於感情陶冶法和品德實踐法應用較少,使得課堂教學氣氛沉悶,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些學校雖然開展了校園文化建設和德育教育實踐課程,但是存在缺乏有效組織管理、教師教育手段單一等問題,導致德育教育很難取得預想中的效果。

2、德育教育環境較差,教育理念偏離實際

國小生具有好奇心強、渴望求知和自制能力差的特點,在國小生的生活環境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暴力現象、垃圾信息等危害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國小生的道德認知。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方面在言行舉止中沒有做好示範作用,家長吵架、語言不文明等現象深刻的影響着孩子的行為和認知觀念。另一方面,部分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國小生以自我為中心,存在自私自利的心理,缺乏對其他同學和老師的尊重。除此之外,父母“望子成龍”的教育心理使得他們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於德育教育視而不見。

3、教師專業能力不足,師資力量相對缺乏

教師的道德素質不高、缺乏德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道德教育能力低下是教師進行國小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障礙,大多老師把教書與育人對立起來。有些教師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肩負的神聖使命,只管教書,不管育人。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部分國小錄用的應屆畢業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教獨生子女,在教學及管理班級方面存在着許多弊端,如:以自我為核心、自以為是、不樂於接受他人的意見等,除了教書,完成教學任務外,談不上與學生交朋友,做學生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二、加強國小德育教育的策略

1、強化德育教育途徑,寓德育於學校活動

國小德育教育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其教育途徑並不單純的以課本內容講解、理論知識教育來實現,而是需要通過對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校園學習進行綜合的強化教育。首先,以德育理論為基礎,進行德育滲透。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或“經驗分享”等方式。通過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行情境角色扮演,讓學生融入到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學會為人處事的方法,強化德育記憶。其次,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校園活動當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娛樂活動、知識比賽等。讓學生在課堂之外的集體活動中增強獨立能力和辨別能力,同時,教師要做好活動監督和引導工作,對於國小生在集體活動中表現出不合道德規範的舉動要進行説理教育,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通過學習教育掌握正確的活動方法。

2、美化德育教育環境,創建文明德育校園

環境對於國小生的教育和個人成長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要重視教學環境給學生學習帶來的影響,通過創建文明德育校園環境,讓學生時刻感受到環境的薰陶,以此提升德育教學效果。首先,學校領導要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切實為校園德育環境的創建提供支持,加大相關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在校園內部營造出濃厚的德育環境。從教育內容上來説,校園德育環境的創建分為兩大部分:文化環境的創建和自然環境的創建。就文化環境而言,可以通過開展德育文化課堂教育、舉辦班級講座、開展社會德育實踐等,為學生的實際行動數量模範教育作用。

自然環境的創建離不開學校領導和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例如可以在校園張貼德育海報、宣傳標語等。其次,除了重視校園德育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外,還要做到校園、社會、家庭等多個環境的融合教育。第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要從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為學生樹立榜樣,指導學生應該怎樣做,為什麼這樣做,讓學生從生活中學會基本的道德規範。第二,社會各界也要注重加強自身的道德行為,從不亂扔垃圾、不闖紅燈等基本的小事做起,為國小生學習正確的道德認知,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環境。

3、發揮教師能動作用,強化教師榜樣形象

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學生的關注和模仿學習,因此,教師首先要具有豐富的德育教育經驗,能夠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變化,從學生的言行舉止、神情變化等細微方面,掌握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在面對不斷變化的事物環境,教師要做到強化自身教學經驗,時刻保持為人師表的模範形象。

其次,要提高教師進行德育的工作能力。教師不僅要為人師表,還應具備科學育人的能力。為了使教師能夠掌握更加科學和有效的德育教學方法,各地教育部門應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培訓工作,以此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豐富教師的專業教學知識。再次,建立起完善的培訓考核機制,對於接受培訓的教師要進行相關知識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教師的績效薪資相掛鈎,激發教師的學習積極性,使培訓工作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結語

國小德育教學是一項基礎而又必須的教育工作,它對於學生德育觀念的培養和今後價值觀的樹立有重要影響。為了落實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也是為了學生個人成長着想,學校、家庭和社會必須做到多方聯合,營造優良環境,為學生道德觀念的樹立和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條件。

國小一年級德育論文 篇四

國小一年級德育論文

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它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與其它各育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起着主導作用。為加強班級德育工作,本學期我班德育工作認真按計劃進行。開學初,利用班會,隊會對學生進行安全宣傳教育,認真貫徹《國小生德育綱要》,《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禮儀常規》及“一國小生十不準”對學生進行安全,紀律,法制,思想品德,環境文明禮貌等教育,使學生從開學起就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除了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行為規範教育,我班還對學生進行了各方面的教育如:

一、抓常規訓練

學校生活,要求孩子們樹立嚴格的集體和時間觀念,遵守學校紀律。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經過反覆訓練,也不一定做到。因此從開學起,我便對他們進行常規教育,對怎樣上課、下課、回答問題、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等等,都做了明確的要求,然後,進行反覆訓練,對做得好的同學給予表揚,並讓他示範給大家看。有的同學做錯了,就讓他們重做一次,兩次、、、、、不厭其煩,多次反覆,直到做好為止,不能因為錯了一次而批評,應真誠地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去做好。

二、堅持正面教育,寓教育於講故事之中

對一年級的國小生進行教育,僅憑單純的講道理是不行的,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哪怕是最頑皮好動的孩子一聽講故事,馬上就會安靜下來。我就抓住了的這一好奇心理特徵,常常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為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給他們講“聞雞起舞”的故事,使他們懂得學習應該認真、刻苦。五十多個孩子在一起學習,難免有打鬧、吵架的現象發生。為了培養孩子們團結友愛的精神,我常根據班內發生的具體事例編成小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

三、聯繫實際,寓教育於活動之中

聯繫班內學生的思想實際,通過有意義的活動進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個別學生對別人的東西(彩筆、鉛筆等)較感興趣,趁別人不注意時,就順手牽羊。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給他們講講,然後説,有的同學可能錯裝了別人的`東西,在自己的書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裝錯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師這兒來,結果有個同學紅着臉交上來了,不好意思地説:“我不是故意的,請老師和同學們原諒!”頓時,掌聲齊起,最後讓大家討論,都説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並且拾到東西要交公。通過這一事例,學生們辨明瞭是非,自這次班會活動之後,班內拾物交公的學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揚為主

愛聽表揚是兒童心理特點,表揚運用得恰當,學生的積極因素就會像原子裂變一樣發生連鎖反應。例如:上課了,大部分同學在吵嚷,沒有做好上課準備,如果泛泛批評,收效甚微,如果點名批評,別人往往幸災樂禍;倘若從亂哄哄中找個坐得好,不説話,書本都準備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其他學生便會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揚有批評的作用,是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批評。我常用表揚某個學生道德品質、思想行為上的積極因素去影響和克服後進學生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寓批評於表揚之中。這樣有利於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

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很強,教師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凡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學生對人講話要有禮貌,我就帶頭運用禮貌語言;要求學生要愛護環境,我就帶頭做好環保工作。

六、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我們這個班,後進生的人數挺。

國小二年級德育論文 篇五

國小二年級德育論文

摘要:對中國小德育工作的督導評估的認識本世紀末,下世紀初,新的科技革命可能在若干尖端領域實現重大突破,並大規模地轉化為生產力,並形成世界上又一個經濟大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的特點是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科技化、投資智力化、經濟活動國際化。上述趨勢使教育在時間和空間上不斷延伸,演進成為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引起教育概念、教育形式、教育機構、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深刻變化。更多德育論文相關範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一、當前中國小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第一,德育內容滯後、教育觀念守舊。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一切教育評價着眼點都聚焦在學生考試分數高低上,唯分數論。部分教師將“教書”和“育人”分割開來,忽視學生思想品德培養。雖然當前中國小都配備專門的德育機構及工作人員,如中學設政教處,國小設少先隊。但是這些機構都充當了可有可無的和聲角色,怕德育活動衝撞了應試教育。

德育內容滯後,只注重政治立場,共產主義理想,熱愛祖國等大的思想理念培養,不重視行為習慣、理解尊重、交流合作、誠實與責任、金錢價值觀等細節品行的養成。

第二,理論與實踐脱節、學生情感體驗不足。

德育教學以灌輸和考試為主,缺乏學生的親身參與體驗。

很多老師的思想品德教學就是“一顆粉筆一張嘴”,把生動複雜的德育教學活動侷限在對學科知識的灌輸和考試上。以學科的考試分數作為教育得失的唯一座標,而不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情感體驗。為了保證教材知識點的傳授,有的老師簡化或者乾脆省略掉課堂探究學習活動,以説教代替實踐。中國小品德教育只是整個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中的一方面,從來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於學校課堂教學之中。但是目前的中國小品德教育卻存在着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嚴重脱節的現象,沒有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之間溝通交流的渠道,無法形成德育共建。

二、有效實施和改進中國小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徑

第一,要促進教育工作者德育觀念的轉變。

要真正使中國小德育取得實效,還是得從根本上改變目前中國小德育中唯分數論的狀況,切實實施素質教育。當然,德育素質教育也並不是反對考試,而是要求教師轉變德育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採用探究性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從學科或生活問題出發,通過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歷經探索過程,獲得理智的情感體驗,積累知識和學習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假設、收集資料、進行分析、解決問題。實質是實驗、操作、調查、信息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是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情感與態度、形成價值觀與人生觀的過程。

發揮少先隊、團委、政教處等德育專門機構職能,真正運轉起來,開展各種形式的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活動,讓學生受到德育的薰陶。比如:少先隊可以組織“講衞生”、“愛環保”、“文明禮貌從我做起”等主題日活動;團委充分利用共青團員入團儀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政教處利用校會、各種比賽、操行評定等機會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由於中國小青少年正處在身心成長塑造的關鍵時期,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定型成熟,加上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社會現象和社會思潮都影響着我們的中國小生德育工作。要切實加強中國小生的心理教育,特別是對於農村留守兒童和父母離異及有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矯正顯得尤為重要。

第二,要鼓勵學生參與德育實踐。

教師要在教學實施中,找到教學與學生生活的結合點和切入點。要跳出教學方式單一、知識傳授基本靠“理論灌輸”、“死記硬背”的層面,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通過質疑、判斷、比較、選擇、、分析、綜合、概括等認知活動,在各種觀點的碰撞、爭論中學習德育知識,發展品德情操。

“兒童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被點燃的火種。”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學習、生活、交友中積極參與各種德育實踐,培養學生德育生成能力。例如在學習中質疑探究的勇氣、堅忍不拔的毅力;在生活中“勿因惡小而為之,莫因善小而不為”的道德操守;在交往中“與人為善,與人為伴”的意識、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參與環保活動和參加義工勞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培養學生們“欲掃天下先掃一屋”的個性精神。

第三,要優化育人環境。

學校可以通過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培訓學習班、聘請法治副校長、德育輔導員定期到校上課,提高中國小德育工作的豐富性和感染力。通過參觀學習訪問,充分挖掘當地紅色紀念場館、養老院、戒毒所、監獄等潛藏的。德育教育資源。結合“五四”節,組織開展“弘揚五四精神,繼承革命傳統”主題活動。利用“清明節”給烈士掃墓,讓學生了解為了祖國和人民而浴血奮戰的先烈們,讓他們聽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讓學生們明白今天美好的日子來之不易,萌發對先烈們的崇敬之情。利用“七一”、“十一”節分別舉行“在黨的陽光下成長”和“祖國在我心中”主題系列活動,開展以“珍惜青春,遠離網吧”、珍愛生命和“遵紀守法,從我做起”為主題的德育活動等。堅持不懈地開展文明禮貌及養成教育,並且把每年的三月份定為學習雷鋒活動月、十月份定為文明禮貌教育月。使教學跨越課堂、跨越校門,幫學生實現間接知識與直接經驗相結合,掌握比較完全的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益。同時,學校和當地政府執法部門還應當對網吧、遊戲室、書攤等進行檢查清理和規範整治,優化中國小生成長育人環境,用開放性的德育觀念和優良的德育環境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總之,加強中國小生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細緻的育人工程。尤其是在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廣大中國小生的思想意識、競爭觀念、價值取向、道德規範、心理素質都發生了新變化。加強中國小生的道德教育,這已經成為教育重中之重。學生的道德品質是從無到有、從外部調節到內心自覺、從低級到高級逐步發展起來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開展德育工作,學校要倡導道德領導,建設精神家園,讓全體成員在共同價值追求下,團結一致,把學校的奮鬥目標轉化為大家的自覺行動。真正地實現“學校無小事,事事受教育;學校無閒人,人人都育人;學校無空地,處處能育人”的目標。開創學校德育工作新局面,開展誠信教育,培養誠實待人、守時守信的優良品質。努力幫助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實踐中鍛鍊自己、培養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做德才兼備、人格健全的新世紀人才。

國小德育論文 篇六

3月預備黨員思想匯? 尊敬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組織: 的兩會中人

民代表大會經濟是一個熱門。

我於5月至8月,在中國上海市閘北區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掛職鍛鍊,掛任天目

西路街道辦。

碩士研究生黨員自傳 黨校學習體會 黨校學習思想彙報 黨校學習體會思想彙報 入黨積極

分子考察意見 人都是需要激勵的,尤其是國小生,一句由衷的讚譽,或是誇獎,可能使他

們終生受益。? 國小生一般不大關心以往自己是怎麼做的,而對教師的形成性評價

的關心卻尤為強烈,他們喜歡把老師的讚譽、誇獎看作是自己積極行為的結果。祁菲菲是一

個父母離異的孩子,爺爺奶奶的嬌慣使他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二年級時曾發現他悄悄拿

別人的東西,經過教育他有了進步。可這次中午飯時他又悄悄拿了三(1)班李鐸的字典,

當我們班的學生告訴我後,我把他叫到了辦公室。原來他讓爺爺奶奶給他買新字典,爺爺奶

奶説家裏有一本舊字典先湊合用,當他看到別人都有新字典而自己沒有時,想要一本新字典

的願望驅使他偷偷地拿了李鐸的字典。經過談心後,他哭了,我又把給兒子帶的香蕉給他吃,

他哭得更傷心了。這次我沒有批評他而是對他説:“祁菲,老師相信你今後永遠也不會再拿

別人的東西了,你説是嗎?”他哭着點了頭。我又説:“你的自制力是很強的,老師可以看

得出來,永遠不拿別人的東西,就憑你的努力並不難做到,因為你在班裏是最能管住自己的

人。”他笑了。在這裏用了“自制力強”“有毅力”等拔高評價語,它藏起批評的鋒芒,把興

奮點轉移到了優點方面,使他撤消了對我的心理防禦,很容易接受了我的行為指導。從那以

後,他再也沒有偷過別人的東西。第二天還悄悄地給我拿了一根教鞭,他這微妙的變化,使

我感到了一絲欣慰。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對於學生的缺點錯誤,我們一味地用批評和懲罰的

方法,很難説不產生逆反心理,很難説不遭到學生的拒絕,如果改用拔高評價的方法,透過

優點的夾縫看缺點,兒童會容易接收也歡心,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教育實踐

中我感到拔高評價語具有優點放大的作用。在兒童身心發展進程中,隨時體現着許多閃着童

稚光芒的優點。但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發現去認識也是比較困難的,而老師的“拔高”評價

語則能把他們的優點放大到可見程度,使兒童一眼就能看到有哪些進步的優勢,從而增強爭

取更大進步的內驅力。王憶是我們班有名的寫字最差的學生,在一次寫字課上看到他寫字有

進步,我就表揚了他並説:“王憶你可真棒,這次你的字寫得真好,在咱們班排到了前幾名,

看這些字的間架結構掌握得多好,連老師都比不上你,照這樣練習寫字,你一定能成為咱們

班的小小書法家。”從那以後他的字果然有了很大的進步。我把王憶稱之為“小小書法家”。

着實高於對他的評價,但這種拔高評價是建立在他有進步的基礎上,所以他聽了會產生“小

小書法家”就是我的感覺,無形中給他努力寫好字加了一把勁。 拔高評價還具有

精神激勵的作用。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哪怕是回答對了一個提問,做對了一道黑板演示題,

或是做了一件助人為樂的好事,他們都會產生積極而愉快的心理體驗,這時,我都會及時地

給予拔高評價。如對兒童成功的回答和黑板演示,我就會説:“好!**的回答太精彩了。他

不但回答得正確無誤,而且組織語言的能力也很強,我們都要向他學習呀! “真不愧

是咱們數的上的數學專家,這次他的作業又全對了。”“現在咱們班湧現了許多熱愛集體的學

生,正是由於這些熱愛集體的學生才使咱們班的衞生又得了滿分。”等,這些評價語作為學

生的精神刺激物,極大地激勵了學生的進取精神,為學生積極行為的不斷湧現起到潛移默化

的作用。 實踐證明對兒童適時做出“拔高”評價,可充分滿足兒童受表揚的心理

需要,引起更高層次的積極作為,拔高評價語可以點石成金。

國小英語教學中德育探討

寓德於教的探討中,要特別重視將學生性格和意志的培養滲透在教學中。在學習英語

的初期,依據學生的各種心理需求,激發興趣,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學習本身是一

種艱苦的勞動,特別是英語單詞的記憶,往往是學生學習英語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教學中,

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樹立不斷克服困難信心,還要儘可能設置多種教

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記憶單詞的有效方法。使其在戰勝困難中萌發出能力、毅力和動力。

這個過程正是開發智力,塑造性格,培養意志的過程。由興趣而學到自覺克服困難自覺學習,

是自主學習內驅力的深化過程,也是學生人格不斷完善的過程。

(2) 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習慣的培養是教育的重要內容,

古今中外歷來如此。

國小英語教學是啟蒙階段,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國小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國小生在

學習英語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是一種不自覺的過程,要靠老師的滲透和培養。國小英語階

段的學習主要是感性學習,無論是語音、詞彙、語法和交際用語都應當從感性學習入手,通

過示範、模仿、運用,使學生充分感知語言,從而逐漸領悟語言的內在聯繫。從學習和掌握

英語的角度來説,核心問題是要培養學生聽、説、讀、寫英語的良好習慣,這是掌握英語的

關鍵。國小階段側重聽説能力的培養,適當讀寫。要把“聽”放在首位。要教育學生在課堂上認

真聽老師和同學講英語,回家要聽錄音,培養聽力。在聽的基礎上説,積極參與課堂練習,

要養成大膽講英語的習慣,朗讀和背誦的習慣,書寫規範整齊的習慣,運用語言交際的習慣,

課後複習的習慣等。良好的語言習慣是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一個重要開端。國小生學習、

掌握少量的語言知識,固然是學習英語的基礎,但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

慣更為重要,這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3、精心組織安排教學活動,有機地進行德育滲透

寓德過程以課堂教學為渠道,不同的教學環節、教學活動其側重點不同。學習英語的最終目

的是進行交際。語言的交際性和實踐性決定了要在語境中,在活動,在模擬交際中學習英語,

感受語言。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語言交際場景,

教學遊戲和練習形式,以學生學會為目的,以學習情趣為主線,貫穿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

教師要在教學的語境中、練習的活動中、模擬的交際中,向學生滲透德育。如:在教學“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的功能結構時,就可以設計在快餐店就餐和家裏來了

客人時的情景。在學習“What?s the weather like?”時,可以設計“天氣預報發佈會”。在學習

“How much is it?”時,可以佈置“小商店”。在學習“What?s wrong with you?”這個交際用語時,

可以設計病人在醫院看病的情景。在這些模擬的語言情景的交際活動中,學生在學習語言的

同時,也在學習與他人的合作和交往。這種學習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關心他人,互助友愛,

文明禮貌等思想品德和行為規範的形成。也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造性,形成課堂

教學的高潮。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師不斷的引導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使學生體驗到學習

的快樂。在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原望的驅使下,學生會忘卻羞澀,積極向上,努力合作,

去爭取更高層次的成功。伴隨着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德育融匯其中。

4、教師要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響學生,以愛激發學生的情感世界

教師是課堂德育的實施者。這就要求教師做到先為範,後為師。教師的世界觀、情感、品行,

及教態,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以自身的高尚道德

影響學生。

首先教師要具有敬業精神,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要用自己的愛來喚起和培養學生對

學習的愛,從而引伸到對生活的愛。其實,英語課堂教學不只是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操練,而

是一種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潛能的開發,社會性交際能力的早期培養,是師生共同創造精

神生活的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諧師生關

系,使學生在寬鬆、融洽、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的同時,品德得到培養,性格得到完善。

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學有困難的學生,給他們以更多的愛護與鼓勵,使他們與其他學生

一樣,在愛的沐浴中逐步發展。

學科教學中的德育,重在滲透。德育的滲透在於自然地與知識溶於一體,要善於在學科教學

和學習過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做到點到為止,切忌牽強附會。今後我們要繼續實踐和探索,

更好地發揮國小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功能

國小英語教學中德育探討

教學永遠具有強烈的教育性。重視和加強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教育

改革的熱點。在我國中國小各學科的教學大綱中,均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

傳授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還要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

行正確的道德影響和真、善、美的薰陶,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

品質。

國小英語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階段學生必修課程,與其他學科一樣,擔負着對學生進行

德、智、體、美諸多教育的任務。語言學習對開發兒童潛能、進行思想情感教育具有其他學

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語言是思維的工具,用英語表達思想總帶着一定的思想內容和情感因素。

學習英語,要涉及跨文化交際,要理解不同背景下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要進行師生

之間,生生之間聽、説、讀、寫多方面的交互性訓練。因此,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不

僅可以學到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技能,還可以培養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包容性格,認識自

己和認識他人的能力,克服困難,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共同生活等諸多方面的能

力,這些對於學生良好性格的養成,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國小英語教學是國小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德育因素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對於向

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科學文化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擬就

國小英語的德育途徑進行初步探討。

1、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滲透德育

教材是寓德的載體,依據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課堂寓德的前提。在教學中有效的實施德育,

就要深入鑽研教材、明確教育目的,抓住結合點,通過融合、滲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

自覺地寓德育於英語課堂教學之中。教師要加強德育的育人意識,做到寓德育於語言教學之

中。這既遵循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則,又符合英語教學的規律。

在國小英語教材中,學生可以接觸到本國和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歷史、地理、科技、政治、

文化禮儀、習俗風貌。要學習包括表達思維活動(同意、幫助、邀請)、情感態度(喜歡、

感激、同情、願望)、道德態度(抱歉、寬恕、感謝、贊成、關心)、社會文化(介紹、問候、

告別、就餐、看病、慶賀)等三十多個語言功能項目,內容豐富。這些語言材料的學習,為

課堂的德育實施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國小英語教學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其教學內容一般比較淺顯,多與學生的生活接近。教

學中教師要善於找好德育的`切入點和結合點,進行自然的滲透,切忌長篇大論。例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 !”“Sorry.”等禮貌用

語,是學生學習英語最初接觸的內容。教師要利用學生初學英語時的興趣,創設真實的語言

情景,在學生進行語言操練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在學習“When

do you usually…”句型時,當學生們興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談論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時間

時,教師在要求同學注意聽別人發言的同時,引導學生通過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來認

識什麼是合理安排時間,從而懂得珍惜時間。這時知識的講授、學生的交際練習,實際上成

為德育滲透的載體。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達到了教育、教學融於一體的教學效果。

2、注重語言教學的情感教育,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和諧發展

學生學習的過程,是身心整體發展的過程。有研究表明,國小階段正是情感性學習形成的關

鍵時期。這階段兒童的學習活動帶有很大程度的情緒化傾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

要把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放到首位,

滲透在英語教學中。從而把語言教學與國小生的身心發展聯繫起來,促進學生知、情、意、

行的協調發展。

(1)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以達到某種目標的心理內驅力,動機產生於需要。教師要

瞭解學生的心理結構、認識結構、情感結構,運用正確的心理策略,以學生為中心,環繞着

學生的種種心理需要進行教學。兒童的心理需要主要由興趣、成功、審美、創造性四要素構

成。其中,興趣是影響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運

用學生樂於接受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積極學習的心理需要。加強小

學英語教學的活動性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遊戲、唱歌、比賽、

表演等教學形式,可以把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體驗巧妙地結合起來,同時也是向學生進行

道德品質教育的極好機會。例如,教學中我們常常採用的雙人、小組、集體比賽遊戲活動,

即滿足了國小生好勝心強的心理,又複習鞏固了所學的語言材料,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團結協

作、相互關心的集體主義精神。

在研究

國小德育論文 篇七

國小德育論文

人都是需要激勵的,尤其是國小生,一句由衷的讚譽,或是誇獎,可能使他們終生受益。……

國小生一般不大關心以往自己是怎麼做的,而對教師的形成性評價的關心卻尤為強烈,他們喜歡把老師的讚譽、誇獎看作是自己積極行為的結果。祁菲菲是一個父母離異的孩子,爺爺奶奶的嬌慣使他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二年級時曾發現他悄悄拿別人的東西,經過教育他有了進步。可這次中午飯時他又悄悄拿了三(1)班李鐸的字典,當我們班的學生告訴我後,我把他叫到了辦公室。原來他讓爺爺奶奶給他買新字典,爺爺奶奶説家裏有一本舊字典先湊合用,當他看到別人都有新字典而自己沒有時,想要一本新字典的願望驅使他偷偷地拿了李鐸的字典。經過談心後,他哭了,我又把給兒子帶的香蕉給他吃,他哭得更傷心了。這次我沒有批評他而是對他説:“祁菲,老師相信你今後永遠也不會再拿別人的東西了,你説是嗎?”他哭着點了頭。我又説:“你的自制力是很強的,老師可以看得出來,永遠不拿別人的東西,就憑你的努力並不難做到,因為你在班裏是最能管住自己的人。”他笑了。在這裏用了“自制力強”“有毅力”等拔高評價語,它藏起批評的鋒芒,把興奮點轉移到了優點方面,使他撤消了對我的心理防禦,很容易接受了我的行為指導。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偷過別人的東西。第二天還悄悄地給我拿了一根教鞭,他這微妙的變化,使我感到了一絲欣慰。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對於學生的缺點錯誤,我們一味地用批評和懲罰的方法,很難説不產生逆反心理,很難説不遭到學生的拒絕,如果改用拔高評價的方法,透過優點的夾縫看缺點,兒童會容易接收也歡心,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育實踐中我感到拔高評價語具有優點放大的作用。在兒童身心發展進程中,隨時體現着許多閃着童稚光芒的優點。但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發現去認識也是比較困難的,而老師的“拔高”評價語則能把他們的優點放大到可見程度,使兒童一眼就能看到有哪些進步的`優勢,從而增強爭取更大進步的內驅力。王憶是我們班有名的寫字最差的學生,在一次寫字課上看到他寫字有進步,我就表揚了他並説:“王憶你可真棒,這次你的字寫得真好,在咱們班排到了前幾名,看這些字的間架結構掌握得多好,連老師都比不上你,照這樣練習寫字,你一定能成為咱們班的小小書法家。”從那以後他的字果然有了很大的進步。我把王憶稱之為“小小書法家”。着實高於對他的評價,但這種拔高評價是建立在他有進步的基礎上,所以他聽了會產生“小小書法家”就是我的感覺,無形中給他努力寫好字加了一把勁。

拔高評價還具有精神激勵的作用。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哪怕是回答對了一個提問,做對了一道黑板演示題,或是做了一件助人為樂的好事,他們都會產生積極而愉快的心理體驗,這時,我都會及時地給予拔高評價。如對兒童成功的回答和黑板演示,我就會説:“好!__的回答太精彩了。他不但回答得正確無誤,而且組織語言的能力也很強,我們都要向他學習呀!

“真不愧是咱們數的上的數學專家,這次他的作業又全對了。”“現在咱們班湧現了許多熱愛集體的學生,正是由於這些熱愛集體的學生才使咱們班的衞生又得了滿分。”等,這些評價語作為學生的精神刺激物,極大地激勵了學生的進取精神,為學生積極行為的不斷湧現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實踐證明對兒童適時做出“拔高”評價,可充分滿足兒童受表揚的心理需要,引起更高層次的積極作為,拔高評價語可以點石成金。

淺談國小德育教育論文 篇八

摘要】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素質教育方式,國小語文素材中有廣闊的德育知識。國小語文老師們的教學工作不能單純培養國小生們的語文知識和技能,更要培養學生們的德育素養。在國小語文的教育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們活潑主動地發展德智體美的素養。本文筆者在結合具體實例的基礎上探析了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國小語文;教學;德育教育

促進國小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新課改下的重要教育目標,德育教育工作在國小學校教育工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國小語文的教學工作滲透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國小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保證學生的全方面發展。當下的國小教育工作,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更是國小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式。接下來我們就簡單地對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進行初步探究。

1分析教材中的德育資源,滲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基本工具,所有教學工作都是始於對教材的分析理解。深度地分析理解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對有效進行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深入專研教材內容,分析德育資源,在向學生傳授語文的基礎知識同時滲透着德育教育,運用豐富的語文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符合現實的德育教育,意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在審美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中《給予是快樂的》這一課,就體現了濃厚的德育教育。課本講述的是一個外國的小故事,在聖誕節的前夜,一名叫保羅的男人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苦的小男孩,在一晚上的短暫相處中,貧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都強烈地把保羅的心靈予以震撼,讓保羅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的高尚品質。老師在此堂課中運用教材的具體語言資料,讓學生們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激起學生的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高尚思想,教學完成後,老師帶領學生討論這樣的話題:你想成為課本中的哪一位主人公,是哥哥還是弟弟或者是保羅呢?在這樣的活動下,學生們沒有僅僅停留在課本的書面知識中,而是聯繫到了他們的生活,表達了他們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把“愛”和“給予”深深地埋在心中,並進行傳播,這樣就自然地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了德育教育。

2情景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習成功的關鍵,國小語文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國小生的學習效率。在情景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更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傳授學生語文知識,也可以培養國小生的高尚情感。因此在語文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創設出具體的語文學習環境,學生們在情景中自然地獲得道德教育。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國小課本《桂林山水》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們在多媒體教學工具上,展現出桂林山水美麗的自然風光,同時進行真情實意的講解,使得學生們在欣賞優美的風光中更深切地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國小生熱愛自然環境,熱愛祖國美好河山的高尚價值觀。

3生字學習融合德育教育

生字的學習是國小階段國小語文的重要教學任務,教師們在帶領學生們識字的過程中滲透一些德育教育,學生一邊識字一邊接受道德教育。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構造特點鮮明。教師們依據漢字的特點,在授課中帶領學生仔細觀察漢字的構造方式,發現漢字和高尚思想的關係,把漢字教學工作和德育教學工作相結合。例如,在講解漢字“敬”時,教師對敬進行組詞,尊敬,敬愛,敬奉,並用這些詞語進行造句,用句子讓學生理解敬的含義。敬:以攴促之言行真善美(茍),慎言也。現代漢語解釋為:(1)表尊重,有禮貌地對待。(2)表示敬意的禮物。(3)有禮貌地送上去。(4)謹慎,不怠慢。這些表示了中國的傳統美德禮貌,在詞句的運用中傳達了禮儀知識,滲透出德育教育,無形中培育了國小生的高尚思想品德行為。

4課文朗讀中,感受德育教育

語文課文中的內容有着豐富的情感,這種情感中也包括多樣的德育思想。在國小的教學過程中,朗讀課文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們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把自己置身在作者的感情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體會課文中包含的德育思想。例如《白楊》這篇文章通過爸爸和孩子們的對話,表達出對建設者無私奉獻精神的敬佩之情。又如《挑山工》這篇文章表達了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些精神都可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們深深的體會,繼而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對他人關愛、缺乏奉獻、意志薄弱的缺點改正過來,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無私奉獻的品格、關愛他人的品德。

5實踐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國小語文教學不單單在課內進行德育教育,也可以在課外的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實踐活動的執行可以提高國小生的文化素養,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之外進行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舉行有娛樂趣味、多種多樣、吸引力大的課外興趣活動,帶領學生把習得的語文知識在實踐中運用,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點、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促使文化素養得到昇華,道德品質得到良好的培養。例如,在完成語文課文《一個蘋果》的基本教學任務後,老師可以組織一些其它的課外活動,第一,老師帶領學生閲讀一些類似的課外讀本,第二,佈置一些以“愛”為主體的小板報或者閲讀活動,第三,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演講活動,第四,帶領學生參加社會上的各種攝影展覽、美術書法展覽等等,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增強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學生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意識,實現滲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6結語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這一教學工作是國小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國小素質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就是要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國小教學的每個環節中。新課改的發展形式下,國小語文教師們也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探索在國小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實現傳授知識和德育教育的完美結合,進而實現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發揮重要德育教育功能。

國小四年級德育論文 篇九

國小四年級德育論文

摘要:在國小階段,德育教育工作及其的重要。因為國小階段不僅僅是一個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的起步階段,還是一個培養學生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無論是在思想認識上,還是在良好行為養成上,都能夠達到要求。

關鍵詞:國小德育;道德;品德;育人

在國小階段,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建設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極其的重要。教師對於國小生的教育相關方面的培養不僅僅是在教學任務方面,而且還在“傳道”方面,還在育人方面,要讓學生不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學習的意識,還要將學生培養成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讓國小生更加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具有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

一、教師要能夠通過言傳身教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教育

國小生是一個特殊的教學羣體。對於這個羣體而言,其自我控制力、自我意識力相對較差,其行為正處於模仿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其有着深遠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能夠言傳身教對其進行教學,特別是注重對其德育教育的培養,幫助他們能夠真正的養成勤力、勇敢、質樸、善良,有道德、有理想、有信念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能夠率先垂範,真正的做到為人師表。比如,教師在上課時無論在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還是在進行課堂講解的過程中,時時刻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自身的魅力,特別是將具有深厚文化底藴,良好道德修養的魅力不斷激勵着學生,讓學生通過耳濡目染中進行了德育教育。

二、教師要在教學實際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

在國小階段,各科教學都包含了德育方面的教育,主要以國小語文、國小品德等為主。1.國小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學的內容都和德育教育休慼相關,如一些古詩、寓言故事,等等,教師通過這些故事的講解,讓學生不斷的學習到相關德育知識。教師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將德育教育進行滲透,學生每寫一篇文章,都會有這篇文章的創作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合理引導可以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表達方式來對德育進行正確的理解,從引導學生“讀義”到“悟道”的過程,是一個德育教育的最佳過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從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思想教育,如通過介紹祖國的大好河山、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等等,激發學生愛國的熱情;又如,通過對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等文章進行閲讀教學,讓學生能夠向英雄們學習。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和學生溝通的過程中也要重視自身的語言、語調的使用,通過對一些課文生動的講解,富有激情的朗讀,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共鳴,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過程中。2.國小思想品德課程進行德育教學在國小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其最終的教學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將國小思想品德課程教學進行全方位的講述,對學生要能夠將上述相關教學內容進行很好的灌輸,讓學生喜愛國小思想品德課程。除此之外,教師要在國小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加入一些現代化的教學元素,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教學工具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有趣性和可讀性,讓教者讓學生學逐步變成學生主動學。國小生通過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相關方面的內容,讓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逐漸的理解到德育教育的真諦,讓自己無論從思想上還是從行動上,都能夠樹立一種意識,這種意識就是德育教學過程中融入的道德理念。國小思想品德教育是國小德育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要充分的將這個主陣地發揮起來,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德育理念,讓學生的思想品德認識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國小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注重教學的親和力,善於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在學習中及時發現問題,教師能夠及時解決問題,最終使國小德育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三、教師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

在國小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和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緊密聯繫,讓課外實踐活動和德育教育教學緊密聯繫,讓教師能夠通過主辦一些主體班會、主題活動、各種參觀活動等形式來組織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通過這些教育活動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這些活動中,教師精心的安排指導下可以圍繞特定的一系列活動來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在“五四”青年節這一天,通過開展活動讓學生們瞭解到“五四”運動的歷史背景,激發學生愛國的情懷;又如,在教師節當天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培養學生養成尊師重教的習慣,讓學生學會對教師進行感恩;如在國慶節到來之際組織一些專題活動,讓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不斷的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重視開展德育教育評比活動,讓學生通過開展相關活動來受到相關德育的教育。比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我愛五星紅旗”活動,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又如,每年開展“雷鋒紀念日學習活動”來發揚雷鋒同志的優良品質。教師還要適當地組織學生參觀一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來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四、教師要能夠建立家校共享的德育教育

國小階段,課堂教學是一個重要環節,但是學生在家庭的時間也需要進一步利用。教師要能夠和學生建立教學共享的德育教育。所謂家校共享,指的是教師要和學生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家長能夠對學生在家庭環境中進行德育教育,這樣以來,學生在學校的德育教育和在家庭的德育教育能夠有效的雙結合,從而使整個課堂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緊密的形成一種共享模式,促進學生全方位的接受德育教育。比如,家長要在課堂教學結束時給學生布置如要讀一些學習英雄故事的書、讀一些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書。教師這些作業佈置後,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如何,是否在家中進行相關知識的閲讀,都需要家長進一步進行配合。家長要能夠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能夠深入的閲讀相關知識,讓學生能夠真正在家長進行德育教育。家長要做好監督和指導的作用。及時和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德育教學中的困惑。

五、教師要能夠建立德育教育評價和反饋機制

國小階段,如何對學生德育教學進行評價和反饋,是一個重要的機制。教師要能夠建立德育教育的評價體系和反饋機制,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德育教學,特別是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及時的查找自己在德育教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教師要能夠及時的幫助其解決。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能夠建立一種必要的反饋機制,讓學生能夠根據相關教學反饋來進行德育教育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感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六、結語德育教育在國小階段有着重要的作用。國小教師要高度重視德育教育工作,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將德育教育開展得更好,讓德育教育能夠產生更大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能夠和學生家長進行必要的溝通和交流,掌握學生在家庭環境中學習德育教育的情況,讓德育教育在校內和校外都能夠更快地進行,讓德育教育滲透到國小教學整個階段中。

參考文獻:

[1]張春玲.試論國小階段德育教育中的“嚴”與“愛”[J].中國校外教育,,(13).

[2]黃瑩.基於“一校三門”德育管理模式的國小德育教育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

[3]丁娌.國小德育教育在時代大潮中扮演的角色[J].亞太教育,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