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67W

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精品多篇)

關於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 篇一

面對不斷加快的生活節奏和日益增加的學業壓力,學生只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更好的適應校園環境,在保證自身健康成長的前提下,提高學習成績。我國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雖然在不斷的摸索和實踐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遠未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分析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並探究其解決措施,成為當前國小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

1現階段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1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對從業教師的理論知識儲備和實際教學經驗有着嚴格要求。心理輔導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直接決定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質量。例如,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不僅要求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教師取得相關的教學資格證書,而且必須具備3-5年及以上的教學經驗;從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更是需要取得本專業的博士學位以及參加一年的專業培訓。而我國雖然也開辦了各種形式的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但是其輔導和培訓質量參差不齊,教師往往很難學習到可借鑑的教學經驗。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心理輔導教師往往只具備理論教學知識,在實際開展心理健康問題輔導時,也就不能給學生提出實質性的幫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效果得不到明顯體現。

1.2學校重視不足,教學形式化嚴重:部分學校的管理者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以實際行動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環境。首先,在任職教師的安排上,多由兼職教師擔任國小生的心理健康輔導工作,例如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師、校醫等。這些教職工雖然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知識,也就不能根據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不僅起不到正向的幫助,甚至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其次,形式化嚴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難以貫徹落實。部分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純粹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大搞“面子工程”。在當地教育部門檢查之前,臨時“抱佛腳”,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而一旦檢查工作結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被擱置起來。

1.3過分推崇心理測驗:心理測驗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種常用手段,無論是採用問卷測驗還是對話測驗,都能夠幫助心理輔導教師瞭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存在的問題,以便於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但是心理測驗只能從一個方面展現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心理測驗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情緒波動、配合程度等因素,都會對最終的測驗結果產生影響。如果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完全以心理測驗作為參考依據,那麼其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也會偏離方向,難以起到糾正和輔導作用。除此之外,即便是開展心理測驗,也對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提出了極高要求,部分教師對心理測驗的流程不熟悉,測驗過程中的問題設置不合理,測試現場環境不規範等,對導致了測驗結果的不準確。

2解決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可行性對策

2.1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我國早在20xx年就頒佈了《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開展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的指導和規範作用。在20xx年審議通過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中,明確提出了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中國小教學體系中,關注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因此,學校管理人員和廣大教職工應當主動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首先,針對國小生對心理健康問題認知不足的。問題,可以在校內通過海報宣傳或集中教育的形式,幫助學生了解到心理健康問題的常見表現形式,並講述心理健康問題的危害,讓學生對此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其次,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學校可以設立專門的心理健康諮詢辦公室,一來能夠為教師提供穩定的工作場所,二來也能保證學生的個人隱私。

2.2開展教師培訓工作,豐富實踐教學經驗:教師團隊的整體素質直接決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質量。面對不斷變化的教學形勢,心理輔導教師必須要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提高專業教學能力,適應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需求。心理輔導教師既可以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進行自我學習,也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師培訓活動,通過聆聽專家講座或是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學習先進的心理健康教育經驗,並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內容合理、執行到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計劃,保證學術心理健康問題得到解決。學校還可以建立一套與培訓活動相對應的激勵機制,例如要求受訓教師參加專業考核,並根據考核成績給予物質或精神獎勵,以此來調動心理輔導教師的學習積極性。

2.3心理健康教育應面向全體,重視個別:學校的心理健康不能像傳統的心理諮詢和治療那樣,只是等待問題的發生,然後再去補救,而是應該主動地預防問題的發生,有目標、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品質進行全面的培養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協助所有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的“教學服務”。所有學生不分性別、年齡和年級,不分問題類型,均在“教學服務”之列。因此,每一個學生在校期間都必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且應該是越早越好。同時,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之上,還應該重視學生的個性心理髮展,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逐個解決他們成長中的問題。

關於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 篇二

摘要:中職衞校學生將來會從事醫院護理工作,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在衞校教育中不僅需要她們能夠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還需要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崗位需求。本文先對中職衞校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再對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加以分析,最後針對如何對中職衞校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幾點建議措施,希望具有借鑑意義。

關鍵詞:中職衞校;心理健康;心理教育;問題

一、引言

隨着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對人們的心理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中職衞校學生將來會從事醫院護理工作,她們不僅需要從事煩瑣雜亂的護理工作,而且還需要面對患有重症的特殊患者,需要對這些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護理,這就需要她們在工作崗位中能夠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心理水平。因此,中職衞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具有必要性。

二、中職衞校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曾經人們對於健康的定義只限於生理健康,認為只要身體沒病就屬於健康。但在現代社會中,個體在社會環境中生存,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個體極易受到心理干擾。所謂心理健康,其表現在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因此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國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1]首先,衞校學生學習自信心不足。中職衞校學生大多處於十六七歲的青春期,這段時間正是他們心理品質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必須要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加以重視。很多學生選擇衞校主要是因為自身文化課基礎較差,很多學生存在着厭學心理,自由散漫、意志薄弱,心理自卑,他們受社會消極價值觀的影響,認為做護士沒前途,護理工作較為低賤,因此在心理上較為頹廢。很多學生年齡較小,缺乏自制力與明辨是非能力,難以接受教師的批評與學校的規章制度,逆反心理嚴重,缺乏適應能力,不能主動與同學和教師交往。很多學生讀衞校並不是自身所願,而是受壓力逼迫,再加上醫學課程的難度很高,學生普遍對學習產生畏難心理。其次,人際交往存在障礙,很多學生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對待比自己家庭條件富裕的同學存在着嫉妒心理和心理自卑。中職衞校學生較為幼稚,依賴性較重,善於幻想,人際交往中存在心理障礙,難以妥善處理人際關係。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勇氣不足,出現不屑於交往與不願意交往的心理,不夠寬厚與包容。最後,他們人生觀消極落後,很多衞校學生沒有豐富的人生閲歷與社會經驗,對待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不能合理看待,活躍的思想讓他們對待社會亂象會產生心理壓力和矛盾,感覺無所適從或者盲目樂觀。很多學生在此時生理髮育成熟,第二性徵出現,對異性有強烈的慾望,很多學生陷入失戀、慾望得不到滿足等而深感壓抑。很多學生對未來前途與就業壓力感到迷茫與困惑,對積極樂觀人生觀產生影響。[2]

三、中職衞校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原因

第一是家庭教育方面。部分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孩子心理難以成熟;很多家長見孩子學習成績較差,會感到心灰意懶,對孩子關心少,導致孩子自暴自棄。第二是學校教育方面。學校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學沒有充分認識,沒有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老套,學生難以接受。很多教師只重視學生考試成績,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砝碼,對學生心理素質培養重視程度不夠。第三是自我認識方面,普遍存在自卑、自私、自滿心理,不能處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對新鮮事物與獨立自由較為憧憬,但是卻缺乏社會經驗,導致他們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3]

四、中職衞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措施

第一,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中職衞校學生面臨着會考的失敗,選擇衞校是形勢所迫,此時正是他們情感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學校開展情感教育,重視他們的情感發展,讓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克服不良情緒,從而形成健康人格。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採用靈活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獲得情感體驗。教師要根據衞校特點,加強對教學內容的拓展,積極開展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形成良好的品質與職業操守。[4]第二,設置心理諮詢中心。衞校要建立心理諮詢室,並配置專業的心理學教師,輪班管理,保證心理諮詢室的正常運行。要對心理諮詢室規範管理,規範心理諮詢師輔導申請,過去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需要提交申請並經過領導批准,學生嫌麻煩便直接放棄心理諮詢,因此要簡化心理諮詢申請程序,為學生心理諮詢提供便利。第三,為學生心理諮詢提供渠道。可以利用社團開展心理諮詢欄目,由高年級學生和心理學教師分別作為欄目主持人與心理諮詢者,學生可以將自身的煩惱與困惑告知心理諮詢者,讓其給予建議。學校可以聘請心理專家來學校開講座,針對早戀、家庭問題等實際問題給予講述。學生可以現場互動,講座形式做好採用案例教學法。第四,學校要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要開設心理教育課程,由心理學知識紮實的專業教師負責授課。學校要設立心理健康小組,學校副校長打頭陣,心理健康教師為主力,針對學校發生的心理問題展開討論分析,尋求解決方案。要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記錄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心理測試結果,對學生在衞校裏心理健康變化情況進行反映,從而防止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

五、結束語

中職衞校學生是護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搖籃。為了讓學生在今後工作崗位中能夠應對繁雜的事務並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學校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形成正確的心理素質與三觀,保證他們在畢業之後能夠充分適應護理工作,為患者帶來優質護理服務。

作者:鄢淑清單位:黑龍江省鶴崗衞生學校

參考文獻:

[1]胡丹。在中職衞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J].才智,20xx(32):206.

[2]徐雲鳳。新形勢下加強中職衞校學生心理問題干預的必要性[J].教育教學論壇,20xx(43):124-125.

[3]李琴,曾誠。控煙健康教育對某中職衞校學生影響的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xx(23):4325-4327+4336.

[4]張智華,朱金衞。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分析[J].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20xx(02):95-98+102.

關於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 篇三

摘要: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基礎教育逐漸打破了單一的知識傳遞、能力訓練與文化滲透的模式,並給予國小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更高的關注,尤其是在當前信息爆炸、社會發展多元的背景下,國小生在心理環境塑造中會受到社會、家庭、網絡、校園暴力等多方面的衝擊,這對其未來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語文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主要學科,深厚的人文價值使得其與心理教育之間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國小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積極面對當前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並結合語文教學的具體內容做好心理輔導,以幫助國小生走出心理困境。

關鍵詞:國小;心理健康;語文教學;

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極有必要,對於有效應對當前國小生所存在的以自我為中心、共情能力不足等心理問題不可或缺。教師應根據當前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轉變教育理念,創造心理健康教育條件;明確教育目的,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展;抓住教育要領,滿足學生心理髮展需要。

一、當前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自卑、焦慮、抑鬱、耐挫力差、以自我為中心,共情能力不足等種種心理問題使得一些國小生在外在行為上表現出孤僻、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暴躁、偷竊、逃學、甚至校園暴力等行為,這些學生在學校教育中通常會被打上“差生”的標籤,但是“貼標籤”並不能幫助教育工作者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從心理角度出發,對國小生的諸多不良行為進行分析,我們才能夠更好地瞭解當代國小生的心理狀況,並針對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這樣不僅能夠為學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更能夠在心理健康發展上給予其支持。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路徑

語文是一門藴含着豐富人文情感的學科,諸多文學作品中對人的情感刻畫為我們探索心理問題提供了路徑。在國小階段,基於課程目標,許多教師都將語文課程作為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基本學科,而忽略了其中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在國小語文教學實踐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能夠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讓學生在文字的帶領下認識並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其次,能夠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讓學生在文化氛圍的薰陶中,學會總結、反思,強化對心理健康的認識;最後,能夠豐富語文教學內涵,讓語文學科突破文化知識的限制,從人文角度實現情感挖掘,進而拓寬學生的語文視角。那麼,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如何實現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呢?接下來筆者就結合教學實踐進行簡要探析。

(一)轉變教育理念,創造心理健康教育條件

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是心理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國小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將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作為教育教學的基本內容,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條件。首先,教師應注重師生關係的改善,傳統教育模式中,師生關係的隔閡不僅影響了學生對教師的心理求助,更是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學生的心理障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與學生建立平等關係,用公平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並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在與家長的溝通中給予幫助;其次,樹立終身發展的教育理念,從時間上對教育進行重新定義,明確當前某些不當的教育行為會對學生造成的心理陰影,並從學生的終身發展出發,構建良好的心理教育環境;最後,教師應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在基本的語文教學素養前提下廣泛涉獵心理學知識,從而為語文教學與心理教育的融合做好準備。

(二)明確教育目的,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展

心理健康問題與個體的思維發展與意志品質塑造密切相關。在國小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深入挖掘語文學科中的情感資源,為學生的思維培養與意志品質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方面要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鍛鍊國小生堅強的意志,結合文學閲讀引導學生正確定位自我價值,避免因為一時的失敗否定自我,提高其抗擊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思維是心理活動中的重點組成部分。國小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和轉折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訓練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以促進學生對自我心理問題的思考、分析與解決。

(三)抓住教育要領,滿足學生心理髮展需要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對心理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瞭解其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並在語文教學中加以體現。首先,教師應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整合語文教學目標,這其中不僅包括學生智力的發展、文化素養的提升,更包括心理、情感體驗;其次,構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引導下,及時反思自我,並獲得有效的心理指導,如在《窗前的氣球》《假如》等課文的閲讀教學中,教師應通過情境構建,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並從社會性發展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品質;最後,打破單純的語言講解,將學生帶領到實踐中來,讓學生在親自動手、認真觀察、合作互動的過程中改善心理環境,並提高對自我、他人、社會的認識。

總之,從當前國小生的心理髮展情況來看,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為嚴峻。在國小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應該將學生的培養侷限在知識的積累與能力的訓練上,而是應該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發,挖掘學科中的教育資源,在國小生心理環境構建的初級階段,引導學生逐漸突破心理困境,更加從容地面對社會、面對他人、面對自己,為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參考文獻

[1]楊亞文。關於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學週刊,20xx (7) .

[2]任耀春。心理健康教育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華夏教師,20xx (5) .

[3]韓玉雙。關於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xx (S2) .

[4]鄒紫琰。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國小科學(教師版) , 20xx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