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心得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88K

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心得精品多篇

教師教育理論學習心得 篇一

大量的家庭作業扼殺了孩子的課餘時間,讓孩子無法讀更多的經典,這是不好的,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多讀經典吧!》。

在輔導學生寫暑假作業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學校作業得以大量扼殺學生時間,殺死學生學習興趣的祕密。

以一個問題為例:

孩子問我:“‘農村發生了很多變化’,這句話應該用逗號,還是句號?”

我回答:“句號。”

然後我猛然想,這個問題這麼簡單,為什麼孩子回答不上來,還得問老師?

記得當年我讀國小時連哪裏用單引號,哪裏用雙引號,都是自己從閲讀中總結出來的。

孩子讀書不夠多,見到的句子少;或者心裏有了自己的答案,但是不敢確定。其實也是一種閲讀匱乏的表現。

如果讓一個國中生,或者一個高中生,或者任何一個成人去解決這個問題,是不是太簡單,so easy!

但對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説,這是天大的難題。

那麼,為什麼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國小生,一定要能解決這樣的難題呢?為什麼不等孩子長大了再問這個問題呢?這個問題對於孩子來説,有這麼重要嗎?有必要非要在國小階段搞定這個問題嗎?

國小階段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損失嗎?

看清楚這些問題之後,您就知道應試教育對孩子,尤其是國小階段的孩子,傷害有多大了。

這些成年後只要有足夠量的閲讀,自然而然就知道的問題,大量類似的這些問題,都變成了國小階段橫亙在孩子面前的鴻溝,直接而殘酷地消滅着孩子的時間、精力和對學習的興趣。

這些隨着成長,隨着讀書,隨着閲歷,自然而然就會獲得的東西,就不應該在孩子年幼時逼着她掌握。

那麼年幼時該幹什麼呢?

當然幹那些成年後幹不好的事兒。

比如積累,比如記憶……

哪些是最值得積累的?

哪些是最值得記憶的?

哪些是最能訓練孩子的恆心、耐心的內容?

當然是經典。

所以,無論孩子多大,帶孩子多讀經典吧!少做點兒題,少上點兒各種課外班,多讀經典。你會收穫一個勤學上進踏實肯幹的好孩子!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20xx年4月20日,縣教育局在xx組織了針對六年級和九年級畢業班的一個數學學科培訓。作為第一次帶九年級畢業班的新手教師,參加這次培訓,是非常好的一個提高的機會。

在會議一開始,先由縣教育局xx主任做培訓前的發言。x主任對xx縣教育的當前形勢做了一個很深刻的分析和總結。確實,我們xx的教育遠遠比不上其他的市縣,甚至一些以往比我們落後的市縣教育也在逐步的發展,我們xx的教育,形式嚴峻。

這使我感覺到我身上的擔子又重了一些。作為一名新進教師,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去改變臨高的教育。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兢兢業業,嚴於律己,積極的去吸收,去學習,不斷的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環境的需求。

然後我們九年級畢業班的教師開始聽xx老師的《基於學段目標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報告。x老師的報告非常的精彩。首先他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教育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作為教師,我們懂的學生也懂,我們不懂的,學生有辦法懂。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我們的學生進行教育?這個問題,就是當今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我們教育者所面臨的一個問題。然後,x老師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當前的新教育,不再是灌輸知識,不再是僅僅為了對付考試,而是要了解學生需要什麼,我們才教育學生什麼。不僅僅是知識教育,而是要教給他方法,教給他精神。還講授了雞兔同籠,小麗的生日等這類典型的數學問題案例,可以教學生從很多方面和角度去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

到了下午,由xx中學的專家xx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示範課。內容是九年級複習中的重點,會考中的難點與壓軸考點的二次函數的複習。這一堂課使我學習到了很多,x老師在和我們的學生僅僅是一個很簡單的瞭解的情況下,上了一堂非常好的課。

首先,x老師複習方法非常好,講的知識點環環相扣,將知識梳理的很清楚很仔細,引導學生將知識點一點點的聯繫起來,形成一個“網”。然後,x老師的課件做的非常好。在與xx中學學生不是同一個水平的我們的學生這裏,x老師做的是基礎鞏固,選的題型非常的適合我們的學生,並且着重於能力的提升,鼓勵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並且課堂上的氣氛很好,學生們的反映很好。

這堂課讓我感覺到受益匪淺。最後,我們各位老師也與x老師有關於會考如何複習,會考題型的預測等方面問題進行了交流。

總的來説,這次活動對於我幫助很大。使我感到自己的理論知識得到了提高和幫助,也使我學習到了很多教育知識和理念方法。我將會繼續努力,爭取在今年x月,給自己的工作,給我的學生們,給家長們交一份滿意的會考成績單。

教師教育理論學習心得 篇三

無論怎樣,風很輕、雲很淡,敢做、並用心去做,就很好!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課堂設計漫談》。

明天在兄弟學校要上一節公開課,新的學校、新的學生,對老師本就是一種挑戰,再加上這兩天學校的維修工作進入尾聲,很多細節性的處理都要和工人商議,有時候就是這些細節處理的不得當,日後在使用時會帶來甚多麻煩。這樣一來,時間更為緊迫,準備明顯不足。

明天要講授《小數的混合運算》,對於學生而言不太難,按照常理來説,新的學校、新的學生,如果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啟發引導、練習總結、大不了再加個遊戲,完全可以達到看似非常完美的課堂效果,可我想:掌握知識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嗎?教育不是讓學生“學會”,而是讓學生“會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索能力,通過一個知識點,能輻射到四周知識,形成一個面,或許才是我想要的。

所以今天下午我臨時決定對課堂進行設計,並製作了課件。有時候對於自己的較真,真的也感覺很無奈,好像總給自己過不去。這樣大膽的設計,對於我而言,不僅是對個人駕馭課堂能力的一種挑戰,更是對於“探究課堂”的一種挑戰。但對於目前的我來説,哪有什麼“好與不好”,只有“敢與不敢”。

課堂流程如下:

一、複習

1、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

①只有加減或只有乘除,按照——

②既有加減又有乘除,要先算——再算——

③如果有小括號,要先算——

(在這一設計上是相當保守的,這節課就是把整數混合運算推廣到小數,只有的設計最為合適不過。我沒有複習小數的加減法,因為剛剛學習過的難度不大的知識,一般來説學生都掌握的比較牢固。)

二、自主探究

師:星期天,小剛和小林來到新華書店,他們遇到了什麼數學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吧。

出示自習提綱:

1、請你找出例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2、試着做一下例題,看你會不會算?

3、在第一個問題的算式7、45+5、8+4、69的豎式計算中,你認為要注意什麼?

4、第二個問題的兩種方法分別是什麼意思?這兩個算式讓你想到了以前學過的什麼運算的簡便算法?

(這一設計的1、2兩個問題,對於學生來説是沒有難度的。2問題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完成本節課的一部分板書,也為了讓學生在第3個問題的解答上便於觀看,因為問題3稍微有些難度,學生回答的或許會有些艱難。問題4的設計就更為大膽,在不知道學生程度的情況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是不好把握,問題4的第一個問題不僅考察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更考察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師生探究。

1、學生彙報,其他學生補充。

2、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方法,並完成板書。

(這個環節設計看似簡單,恰恰是最不容易掌控的地方,對於老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是一種挑戰。教育的對象是有生命的個體,問題的回答、以及思考問題能力都參差不齊,教師要完全依靠學生的回答進行一節課的梳理,完成整節課重難點的教學。)

四、練習。

一起玩遊戲:

(一)練習加法。

1、你能用2、0、6和小數點組成一個小數嗎?寫在練習本上。

2、如果老師組成小數是0、26,請你算出你、同桌和老師三個數字的和。

(二)練習減法。

如果讓你挑選兩種物品,你要哪兩樣?

運動鞋:38、5元跳繩:4、8元故事書:16、34元皮球:32、2元

如果給你30元錢,夠嗎?如果夠,剩餘多少錢?如果不夠,還差多少錢?

(對於練習題的設計,我是比較滿意的,數學練習最忌諱沉悶,第一題練習加法,我把同桌兩個人不經意的結合在一起,學生在做完之後,不用提醒,他們就會彼此檢查對錯,對於異議會進行商討,對合作能力是一種培養。第二題減法練習,不同學生的選擇就呈現出不同的答案,答案的多元化,讓學生真正意識到生活中的數學是如此多變。)

最近覺得自己的心態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課堂教學上不拘泥與以往輕鬆的按部就班,而是一直在尋求一種新的路子,讓學生自己探究學習的路子,並且在尋找的過程中,想法越來越膽大,在課堂上也越來越放手。

公眾號:3度夢想

推薦閲讀:國小閲讀教育心得: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提高閲讀能力孩子叛逆教育心得: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大學聯考教育心得:大學聯考舞台上的多元智能和“單向度的人”家長的教育心得:如何與青春期孩子相處孩子教育心得:治“已病”還是治“未病”呢老師教育心得感悟:2021寫給一同追夢的語文人

教師教育理論學習心得 篇四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緻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對此,回想從教二十年以來我,很有感觸、深有體會。作為教師的我們,今天該怎樣理解“教育是慢的藝術”呢?另我思考很多很多……

一、“慢”而不“怠慢”。

我會經常遇到有一部分屬於“問題學生”,他們在學習上基礎較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戀、打架鬥毆等現象不時發生,給我們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作為教師,我們常常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對此,我反覆思慮着如何將他們引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如果對這部分學生“怠慢”,就意味着放棄他們,後果不堪設想;相反我認真思考,改變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維。雖然他們的壞習慣很難改變,但並不是不可救藥;雖然他們在學習方面起點比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為;雖然他們進步的速度比較慢,但並不等於到達終點的速度就慢。我會想辦法的列舉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訴學生“火車理論”:一個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輛快車,和一個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輛慢車,最後,先到達終點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車的那個人。我會鼓勵、啟發、引導、耐心、寬容、等待等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逐漸調整和理順好自己的狀態,再差的學生都有它的基礎點,就從每個學生的具體基礎點做起,自然生長點開始,逐漸延續增長,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就會產生興趣,而繼續續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們老師在我們的教學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作為老師,尤其如我們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對待孩子,我們要有耐心,要學會傾聽,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鏡。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即使我們心中有不滿,有怒火,都應該壓制自己。靜下心與孩子交流,打開孩子的心結。也許,你一句温暖的話語,改變的卻是一個人的人生。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與喚醒”,在思想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剋制。我們要腳踏實地,善於發現,做好觀察記錄,捕捉更多的瞬間。

三、“慢”需要等待。

這個“慢”,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而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積累而至質變的過程。這個慢,也就是讓孩子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過程中充滿着跌下去和爬起來。他一跌到,你就去懲罰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勵他自主地站起來,那他也許會耍性子,乾脆不起來,等着你來拉扯他。對學生來説,錯誤是什麼?錯誤是一種經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揮慢的藝術。“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立竿見影’的背後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為,所有反教育的行為都立竿見影。”我以此作為一劑清醒劑,並時時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對待“問題”學生,要寬容,要等待,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簡單粗暴。在具體做法上,這幾年我改變了以往遇到他們“作亂”時批評、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當眾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然後以自己的熱情和真心感染他們,以欣賞他們的優點為出發點,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為基礎,拿起表揚的武器,營建“讚美文化”。告訴他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的道理,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向上”、“向善”的精神。

四、“慢”需要永恆的責任。

一個人在校期間只是他人生的一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他走下去,“活到老學到老”是生存的需要,畢業時的他,還有那麼多的不完善,一個好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的,師生之間的偶爾一個短信、一句問候、一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等等對一個人的激勵、鼓舞、發展導向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我想這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神聖之處吧?這也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吧。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並不是立杆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着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着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教師教育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一年來,我懷揣着對教育事業的追求和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參加了這次培訓,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總結和反思,收穫頗豐,對數學本質有更清楚的認識,提高了自身的數學素養,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通過這次培訓,我有以下一些體會。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於數學新課程、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胸中總湧動着一股澎湃的新課程改革的激情。數學在課程目標、教材編寫、教學行為、學習方式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

眾所周知,如今的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社會已進入了網絡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每個行業,對於我們這一行業,特別是基層教育工作者來説有着更深的體會。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觀念,拓寬了教育視野,提升了自我素養,豐富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本次培訓為我們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修平台,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對我們今後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作為一名教師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只有真正沉浸於自己職業當中的教師才能感受到教師職業的幸福。如果你熱愛自己的事業,你就不會覺得累,而是感覺很幸福。今後,我要繼續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