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美教育觀對比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15W

中美教育觀對比論文【精品多篇】

中美教育觀對比論文 篇一

《中美教育觀的差異》

摘要:美國家長認為孩子是脆弱的、需要經常鼓勵和讚美,他們遵循孩子的天性,主張自由平等、張揚個性,美國的課程設置相當靈活,關注生活經驗,引導多元發展,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等;而中國的家長認為孩子天生就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只要施加足夠的壓力或用訓斥的方式就可激發孩子內在的潛力,中國的課堂教學是典型的以教師為主,強調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老師在教學上嚴謹性強,課堂知識容量大且深,但是靈活性不夠強,使學生處於被動的接受之勢。這種教育思想的最終體現在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上。本文將從中美文化背景、家庭教育觀以及學校教育幾個方面來闡述中西方教育的區別,從中西方的教育方法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希望對我國教育方法上的改進有所啟示。

關鍵詞:中國美國教育觀差異

當今世界多元化的發展正穩步向前,國際上的競爭也越演越烈。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説》中説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而要培養優秀少年,教育是關鍵。教育從很大方面有得益於文化的傳承。由於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的國家教育理念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就如美國擁有着並不長久的歷史,但它的發展業績卻是每個人所看到的,追根溯源還是在教育問題上,美國教育倡導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個性發展及創造性,自信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鼓勵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產生自己的見解,發明自己的方法。相反的,在中國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是典型的好學生,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傳承着先人思想精髓,同時也使人們被許多傳統和習俗所約束着。古人有“學而優則仕”,以至於出現“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現象;現今中國雖對外開發,但教育問題上仍然有待引進先進教育觀進行改進。

1、中美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美教育發展水平及差異也是相當大,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文化底藴的不同而帶來的結果。此外思維方式上、情感態度上都有出入。教育是一種文化現象,不同教育反映出的是不同社會文化內涵。筆者認為,中美文化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個人主義。個人主義向來深植於美國文化裏,美國憲法清楚地表明:個人尊嚴的重要性、人的自由和正義之權不可剝奪。所欲美國人強調個人主義、個人的權利、個人的自由。而中國人“國治而家”,安更崇尚的是一種集體主義精神,強調集體精神。

②獨立性。通常美國人的獨立性較強,甚至也不一定樂於接受父母的幫忙;而父母亦鼓勵子女自立自強。而我國的青少年缺乏獨立性甚至獨立意識。

③競爭性。美國社會的發展依靠競爭來作為推動力。大部分美國人的工作和生活作風事“努力工作”,表現出很強的競爭意識。而中國人一般遵循古人的謙虛,禮讓。

一種社會文化會形成相應的教育觀,正是由於這種社會環境和文化傳統的差異,從而構成了中美不同形式的教育觀。

2、中美家庭教育觀的差異

國耶魯大學的華裔教授蔡美兒出版的一本名叫《虎媽戰歌》的書在美國引起轟動,該書介紹了她如何以中國式教育方法管教兩個女兒,她的教育方法轟動了美國教育界,並引起美國關於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討論。這是一個關於中美不同家庭教育方式的典型的例子。“一個能夠管理一個國家和世界的。人一定是一個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能成功地支撐起自己家庭的人。”這這句話正體現了家庭教育是興國安邦的基石。俗話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足以體現父母的引導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方向的重要性。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世上每個父母的心願。但中美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一定差異。首先是教育的目的。什麼樣的目的就決定了什麼樣的發張展方向。美父母重在於鍛鍊孩子獨立能力,鼓勵孩子自己去體驗來發現生活中的規律;而中國父母不會把孩子的獨立性放在首位,相反的,還要時時為孩子精打細算,甚至規劃未來,對他們在生活太過限制,而經濟方面又太過放縱。其次,教育的內容。美國家庭教育內容廣泛,體力、交際、情感等獲得全方面的發展,而中國父母偏於智力的開發,特別強調孩子的成績,相對忽視了生活能力和技巧的培養。最後,家庭教育的方式。美國家庭重視個人權利,採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和孩子相處,尊重孩子的個性和選擇;而中國,父母更具有權威,孩子在家的表決權很少,甚至自己的興趣愛好也要受限於父母的管制。

3、中美學校教育上的不同

美國學校從小尊重孩子,崇尚個性的發展。學校力求教育適應每個學生的需求,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課堂上學生隨時可以同老師進行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老師主要起引出問題的作用,而發現結果是要學生自己去探索,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關鍵,更主要是要有思考問題,探索結果的思維。課程上沒有全國性的課程標準,可自行編訂。課程設置靈活,內容廣而不深,強調生活中的基礎,注重實踐、思維的培養。同時,美國大多數學生都有權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使之得到充分的教育資源,但美國高等教育以“寬進嚴出”來達到選拔人才的目的。

而在中國,學校形成一定的靜態教育模式。尊師重道,老師講,學生在下面聽,注重知識的積累和灌輸,強調的是問題最終答案,而學生通過自己探索發現問題結果的過程並不重視。培養學生的求同思維,以及嚴謹的精神。此外,中國的教育資源比較稀缺,使得高等教育形成了“嚴進寬出”的整體局面。

中美教育觀對比論文 篇二

《淺論中美教育觀的差異與衝突》

摘要:中國是一個有着悠久的教育傳統的國家,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觀念。而美國作為一個新興的自由的國家,也因其思想的自由,個性的張揚,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於是,由中美所分別代表的東西方不同教育觀念的衝突也就一直存在着,並在華裔美籍第二代移民身上有所體現。本文將以譚恩美小説中所體現的中美教育觀念的衝突作為研究的支點,從三個方面來探討中美教育觀念的差異,以及產生這種衝突的原因。

關鍵詞:中美 教育觀 差異 衝突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華裔美籍作家譚恩美是一位既瞭解東方文化、又難以融入美國文化的作家,她的具有奇異東方色彩的作品曾風靡了美國大陸,也影響了一代華裔美籍移民的成長曆程。其代表作《喜福會》、《灶神之妻》、《接骨師的女兒》、《沉沒之魚》、《靈異女孩》都以濃郁的東方本土色彩征服了美國讀者。在她的小説裏既表現了華裔第一代移民創業的艱辛歷程,也表現了第二代移民與第一代移民之間所產生的多種層面的東西方文化的衝突。本文將以譚恩美小説中所體現的中美教育觀念的衝突作為研究的支點,從三個方面來探討中美教育觀念的差異,以及產生衝突的原因。

一 教育觀念的差異

如果把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放在一起比較的話,就會發現中美教育觀的差異主要集中於繼承教育與創新教育的分歧上。

1 在中國的教育理念中,最注重的是培養嚴格嚴謹的治學精神。中國人尊重知識,崇拜讀書,對知名的學者及其所代表的知識體系始終都處於一種全盤接受、繼承的神聖心理之中。而美國更注重培養創新的精神,他們的教育理念是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專家學者,敢於挑戰權威,對知識的學習更是一種拓展式、創造式的學習,而不是被動承繼式的接受。一言以蔽之,中國的教育注重循規蹈矩,而美國的教育注重創新與反叛。因此,兩種不同的知識觀和人才觀,也引出了東西方家長不同的追求。對於出生於中國本土,深受中國教育理念影響的華裔第一代移民來説,他們一邊抱着 “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思想,一邊以這樣的心態影響着他們的下一代――生長於美國的第二代移民,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黃皮膚的美國人。在譚恩美的《灶神之妻》裏就表現了華裔美籍母親們的強烈中國特徵式的教育理念,如薇薇的姨媽就把薇薇媽媽離家出走的反叛行為歸罪於西方的____育,她認為:

“外國老師就想推翻世上所有的秩序!什麼孔子壞,耶穌好!女孩子能當教師,不一定要結婚,真是是非顛倒!”

從這段話裏可以看出,第一代的華裔移民們通常是把西方的帶有反叛意識的個性化教育視為洪水猛獸,他們認為西方的創新教育觀念破壞了一切既成的秩序,從而使天下大亂。而在美國社會中,這種反叛精神卻會得到多數人的讚歎和迎合;而擁有推翻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精神的人也會受到讚揚,正是這個最根本的差別,決定了美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科學奇蹟的出現。

2、中國人不但對知識和書本充滿了崇拜之情,而且更加註重對知識的專業化的追求,正如韓愈所説:“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也因此,中國的教育就形成了一種窄而深的局面。中國的教育理念把原本可以融通的知識系統切分成無數個相對獨立的局域,並認為每個人只能在一定特定的局域裏求得知識,獲得成功。而美國的教育追求的是知識的廣而博,美國教育界在絕對的創新思想的引領之下,不斷地追求各個學科與領域的交叉滲透,從學科與學科的滲透之中,實現知識的突破與創新。於是,中國人的專業與美國人的博學又形成了中美教育觀的第二個衝突點,而這在譚恩美的小説裏則表現為第一代的移民家長與第二代的移民兒女間的激烈衝突。如《喜福會》中,當薇弗萊的母親發現自己的女兒有下棋的天分後,她不但讓薇弗萊放棄了其它的學業,甚至可以不做家務,只是專心地學習下棋。於是,薇弗萊9歲時就已是國家級的象棋冠軍了,並被捧成美國的希望、棋壇新星、神童。但是,過於專業的追求使小小的薇弗萊只覺得自己已陷入到黑兵的鋪天蓋地、排山倒海的壓迫之勢中,她被這種壓力嚇得驚慌失措,剛剛14歲就感到自己的天生才氣已離去,正在逐漸變成那種十分平庸普通的人。於是,她在14歲之後就完全停止下棋,從而徹底停止了其神童生涯。而受到美國廣博教育的美國少年,對生活的適應性則強大得多,他們具有更多的升學和選擇專業的機會,他們的人生是多彩的,因此,他們的前途和只會下棋的薇弗萊完全不一樣。

在中國人眼裏,更看重的是正規教育。大多數的中國家長會讓兒女從小就追求正規教育,並以兒女受到過高等教育而自豪自誇。而在美國家長眼裏,他們則更注重兒女的成長過程,他們不認為只有受過高等教育才能使兒女成才,評價一個人的關鍵是看他有沒有創新意識,有沒有影響社會進程的能力。因此,在深受美國教育思想影響的第二代華裔移民的心目中,他們對父母的那種追求正規教育的想法十分不理解又十分反感,他們故意要用標新立異的做法讓自己的父母失望,讓父母的那種崇拜名牌大學的念頭落空。於是,《喜福會》中的吳晶美就以在大學裏退學來表示自己個性的獨立:

“我有好幾次讓她失望,每一次都是維護了我自己的意願,維護了我辜負別人期望的權利。我的成績並不是全A ,沒有當上班長,沒有考進斯坦福大學,甚至大學沒念完就退學了。”

沒有考上好的大學,考上大學還要退學,這是作為第二代移民的吳晶美對母親的報復手法,因為她知道在母親心目中一座名牌大學是什麼樣的分量,所以這種報復可以説是十分有效的。

二 教育方法的差異

在上述的教育理念之下,華裔的家長自然有着全然不同於美國家長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他們採用這種純正的中國教育手法去教育他們生長於美國環境裏的兒女時,所產生的衝突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1 中國家長因為有着頑強的個人家族意識而習慣於在與其他人的對照中相互攀比,習慣於把過高的希望寄託於下一代的身上。如《喜福會》中的吳晶美回憶説,她們從小就在母親們的攀比中長大:

“打從我們襁褓時代起,我們的母親們就開始比較我們肚臍的摺痕,耳垂的形狀,跌破的膝蓋癒合時間的長短,頭髮的密疏與深淺,穿破鞋子的多少……”

有一次,龔琳達甚至以一種似是抱怨、實是誇耀的口吻對吳素雲説:

“哎,薇弗萊捧回來的獎品實在太多了,她自己整天只顧着下棋,我可忙壞了。每天,就光擦拭她捧回來的那些獎盃,就夠我忙的了。你真有福氣,你可沒這種煩心事。”

而對於龔琳達的誇耀,吳素雲也高高地聳起雙肩,以一種得意的無奈口吻説道:

“我可比你還要心煩呢。我們的晶美,滿耳只有音樂,叫她洗盤子,你叫啞了嗓子她也聽不見。有啥辦法,她天生這樣一副對音樂失魂落魄的模樣!”

兩位母親的這種攀比的行為,實際上就是她們的教育理念的一種表現,因為她們認為只有出人頭地的女兒才是成功的女兒,才會給予她們足夠的驕傲的理由。而在美國家長的心目中,孩子得了多少獎盃與獎狀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能否具有團隊意識,能否具有創新精神,能否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在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下,移民的兒女僅僅成了華裔家長的私人財富,而美國家長的兒女卻是屬於全社會,甚至是屬於全人類的。

2 在這種迫切的攀比的心態之下,華裔的家長們多數會以批評為主要的教育方式對待自己的兒女,他們認為嚴厲的教育方式對子女的成長有利,信奉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因為中**親認為,對孩子過多的鼓勵會使其驕傲而無法進步,並且還有損於母親的尊嚴,而適當的批評猶如催化劑,能讓人起而奮之,從而迎合別人的託付和期望。所以,在譚恩美筆下的中**親們多采用訓斥的方式,並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在批評聲裏成長。如《喜福會》中的許安梅就時常對她的女兒露絲説:

“女孩子就像一棵樹。你必須挺起身子,聽站在你邊上的媽的話,唯有這樣,你才能長得挺拔強壯。假如你俯身去聽別人的話,那你會變得傴僂軟弱,一陣風就把你吹倒了。”

同樣,龔琳達對生活中的女兒也處處挑剔,她不僅會批評女兒薇弗萊的頭髮樣式,還奚落她的未婚夫裏奇送的聖誕禮物,數落他的嗜酒,譏誚他臉上的麻子,這其實是母親對女兒的一種特殊的關愛形式。但在具有美國思想的薇弗萊看來,卻都是因為母親不喜歡也不願接受自己的一切,所以母女之間一直存在着深刻的誤會。而中**親的訓斥的教育方法,使成長於美國、完全接受美國的獨立人格教育的第二代華裔十分反感,所以面對母親們的批評,她們激烈地反擊道:“一味地批評似乎就意味着你希望的只是失敗。”

3 中國家長習慣於為兒女設計好一切,他們自認為自己是兒女全面的監護者,甚至是兒女的生活導師,所以他們有權利干涉包括兒女的學業、婚姻、前程等全部內容;而美國家長則更看重兒女的意願,他們認為兒女的事情就是他們個人的事情,自己完全沒有干預的權利。因此,《喜福會》中的薇弗萊對母親的干預感到非常苦惱,當她向她的美國朋友瑪琳訴苦時,瑪琳就很乾脆地向她建議説:

“那你就乾脆叫她閉嘴!叫她不要再管你的閒事,讓她閉嘴!”

對於這樣的建議,身為華裔第二代移民的薇弗萊只能歎息着解釋説:

“唉,我不知道,在中國的法律裏究竟有無這樣明顯的條例,可是反正,你不能對一箇中**親説閉嘴,那幾乎與謀殺案一樣被視為大逆不道!”

三 產生教育觀念差異的原因

鑑於上述種種中美教育觀念衝突的存在,美國學者艾米?琳(Amy Ling)曾明確地指出:

“不管是新移民還是出生在美國的中國人,都發現他們被夾在兩個世界之間。他們的面部特徵宣告了一個事實――他們的種族是亞洲,但是通過教育、選擇或出身,他們又是美國人。”

教育是一種文化現象,不同的教育理念所反映的是不同的社會文化,是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正如帕特里卡?林(Patrica Lin)在談到母女差別時指出的那樣:

“美國出生的華裔女性深深地感到傳統中國文化與美國文化的反差。儘管她們熟悉中國生活中文化的細微差別,但還是常在自己的‘中國性’與‘美國性’之間搖擺。”

就連譚恩美本人也認為:

“當你出生於不同的種族羣體,你會看到你的潛能只能在一個特定的文化中得到實現,於是你只好選擇其中之一。”

由此看來,不管是身居美國的第一代移民還是第二代移民,他們的社會身份始終是在中美兩種文化之間遊離着,他們始終生活在中美兩種文化的隔閡、對立與衝突之中,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教育觀念的衝突,他們不得不經受這樣一個事實:發覺自己夾在兩個世界之中,他們的臉部特徵表明一個事實,即他們的亞洲族性,而在教育、出生等理念的指認上,他們卻是美國人。夾雜於兩種文化之中的困惑是產生一切華裔移民文化困擾的根源,但要克服這種困擾,消除中美文化的差異,還需要漫長而艱辛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希堯:《人本教育學》,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萬福、於建福:《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中國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3] 柳柏濂:《思考,在美國校園中――一箇中國學者訪美札記》,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 王定華:《走進美國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 Amy L ing,Between Worlds: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M]。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90.P20.

[6] Ghymn,Esther es of Asian American Women by AsianAmerican Writers [M]。New York:Peter Lang,1995.

[7] Carbi,es Lettres Interview:Amy Tan [J]。Belles 1991.

作者簡介:

張豔,女,1980―,遼寧昌圖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工作單位:吉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黃吟,女,1959―,吉林長春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工作單位:長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