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9.48K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精品多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茁壯、葱翠、形態各異

教學時注意字型的寫法,可採用換部首的方法記字

2。能以“一片葉子”的口吻聯繫説話。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在以往教學中以漸漸滲透,在本課中結合教師講解。

3。 通過朗讀和看圖欣賞葉子的外形之美,感悟葉子的內在之美,學習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西湖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生字新詞,體會葉子的外在之美

難點:理解“做一片美的葉子”的含義,感悟葉子的內在之美,透過語言文字,聯繫生活實際,學習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茁壯、葱翠、形態各異

2。 能正確、流暢的朗讀課文

一。導入,引入課題

1。 師:在生活中,我們會見到很多樹,我們的注意力很可能被樹上的花吸引了,我們不是經常讚美梨花、桃花嗎?我們還可能關注樹上的果實,津津有味地品嚐過梨子、桃子、蘋果。可我們忽略了樹葉。的確,樹葉太多了,太平凡了,可它們很美,作用很大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題目是:做一片美的葉子。

2。大家看到這個題目,有沒有什麼疑問呢?

學生自由討論(1)葉子美在哪裏?(2)怎樣做一片美的葉子?

讓我們學習課文來弄懂這兩個問題

二、精講精練

板塊一:明確目標

1。 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茁壯、葱翠、形態各異

2。 能正確、流暢的朗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磁帶,揭示要求

(1)仔細聽錄音,標出自然段序號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嘗試理解

(3)按照“遠望—近觀—聯想”把課文分三部分

板塊二:自主學習

(1)任務一

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按照“遠望—近觀—聯想”怎麼分?

交流討論一:討論交流

(2)任務二

出示生字詞教學

形態各異 奉獻 乳汁 整體 位置 輸送 茁壯 之間 葱翠

師生互動:正音、辨析字形

J交流討論、

聯繫上下文,文中插圖理解詞語

(3)指導書寫

茁:注意“出”的筆順是:豎折、豎、長豎、豎折、豎

輸:“車”旁的筆順是:橫、撇折、豎、提

奉:半包圍結構。

異:上“巳”

置:上兩豎,下三橫

三、訓練反饋:

一。給下面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乳 rǔ lǔ 整 zheng zeng 葱 cong chong 奉 feng fen

二。比較下面各組字,並組詞。

異( ) 計( ) 問( ) 各( )

導( ) 汁( ) 間( ) 備( )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 篇二

本單元的課文包括四篇精讀課文、一個習作和一個語文園地。除了《古詩三首》介紹了天門山、西湖、洞庭湖三處景色之外,其他三篇課文都是介紹了一處景色,分別是西沙羣島、小興安嶺、海濱小城。這些都是我國有名的景點,其山水、陰晴無不令人着迷;其豐富的物產,迷人的景色無不令我們歎為觀止。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國的地大物博,河山壯美。我們更加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語文園地包括“交流平台”“識字加油站”“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四個版塊的內容。

課題內容簡説

古詩三首《望天門山》寫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飲湖上初晴後雨》通過描寫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表達了作者對西湖的喜愛之情。《望洞庭》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秋月圖,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美景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富饒的西沙羣島本文通過介紹西沙羣島的地理位置和它優美的風景、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羣島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海濱小城作者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描述了海濱小城的美景,突出了這座海濱小城的整潔與美麗,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與讚美。

美麗的小興安嶺課文描述了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了作者熱愛和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1、認識43個字,會寫51個生字;正確讀寫新詞“瀲灩、空濛、西子、相宜、成羣結隊、各種各樣”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三首》,默寫《望天門山》。

3、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我國地大物博的特點。

4、初步學會體會詩歌的意境,感受湖光山色的美。瞭解西沙羣島、小興安嶺、海濱小城的物產和景色,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1、掌握本單元的字詞,積累詞語。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技巧。

3、進一步瞭解祖國的壯美河山。

17、《古詩三首》…………………………………………………………………3~4課時

18、《富饒的西沙羣島》…………………………………………………………2~3課時

19、《海濱小城》…………………………………………………………………2~3課時

20、《美麗的小興安嶺》…………………………………………………………2~3課時

習作·語文園地……………………………………………………………………4~5課時

學習古詩,要引導學生讀懂詞句,理解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內容。如《望天門山》要看到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讀《飲湖上初晴後雨》,則知道西湖在陰、晴天氣中的不同風姿。品《望洞庭湖》則要看到洞庭湖的湖面風光,學習其他三篇文章,必須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在充分的閲讀中領略美麗的自然風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認識各個地方的物產。引導學生搜索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受我國山河風光的壯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17、古詩三首

課題古詩三首課型新授課

設計説明古詩教學應是教師攜學生之手共進的一次審美旅行。在教學設計中,我通過對文字、音樂、繪畫的賞析,錘鍊學生的藝術思維。在聲情並茂的描述中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反覆誦讀,在誦讀中引導孩子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古詩的神韻,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學前準備1.蒐集有關詩人的資料,預習古詩,製作生字卡。(學生)

2、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3、朗讀伴奏音樂。(教師)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1.會寫5個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感悟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激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學習重點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詩境。

學前準備1.積累李白的詩歌,預習古詩。(學生)

2、製作《望天門山》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激趣導入(用時:5分鐘)1.師畫簡筆畫,高高的山,並敍述天門山的來歷。

2、板書課題和作者。 1.學生觀賞老師畫畫,並傾聽故事。

2、齊讀課題。 1.請默寫一首你學過的李白的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瞭解作者,初識古詩(用時:10分鐘)1.老師介紹李白。

2、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節奏)

3、指導學生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古詩。

2、指導書寫:斷、楚、至、孤、帆。

3、學生聽範讀,畫出節奏,比賽朗讀。

4、初步感受詩中描寫的美景。 2.辨字組詞。

至()斷()

到()繼()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用時:10分鐘)1.藉助書本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意,用筆寫下自己的收穫和疑問。

2、想一想每句詩裏的哪個字用的好,好在哪裏?1.學生自主學習,並在書上批註。

2、學生交流收穫和疑問,並説説詩句裏用的好的詞語。 3.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中斷:_________________

回:___________________

相對出:________________

孤帆:__________________

四、交流分析,理解悟情(用時:15分鐘)1.課件出示第一句思考:

(1)這句寫了什麼山,哪裏的水?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2)從畫面中你感受到天門山怎樣?又感受到水怎麼樣?

(2)哪些字給你感受最深?

2、課件出示第二句,思考:

這一句主要寫了什麼?水流到這裏發生了什麼?通過“回”字你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3、指導學生朗讀。

4、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三、四句。

5、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1.學生讀詩句,結合註釋和教師展示的課件體會每句詩的意思。

2、學生自主交流,體會和感受。 4.用自己的話説説下面詩句的意思。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我們的民族國小》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國小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4、瞭解民族國小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師生跟着邊拍手邊唱。

2、導入: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你們是屬於哪個民族,哪一朵花呢?

3、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飾、風俗等。

4、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飾和風俗習慣?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文字資料,介紹自己瞭解的其他民族的情況。

5、根據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後資料袋中的圖片,着重引導學生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況,並相機出示詞語: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1、早晨,這些來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小路上走來,他們都高興地朝着同一個方向走去。他們要去哪呢?我們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書:我們的民族國小)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畫出生字詞。

三、趣味識字

1、出示詞語: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敬禮、蝴蝶、好奇、孔雀舞、遊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全體讀、)

2、遊戲鞏固生字。

貼字遊戲:教師讀生字,學生找出相應的卡片貼到黑板上畫的智慧樹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認遊戲,看誰認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字的書寫。

四、整體朗讀感知

思考:民族國小的美體現在哪裏?你喜歡哪一段就重點朗讀哪一段。

五、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朗讀第一段,説説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2、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結合課文插圖,説説民族國小的孩子是怎樣上課的?

3、四人小組交流: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朗讀課文這麼動聽,你會怎麼做?

4、引導體會:“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句話,用橫線畫下來,課後抄寫在積累本上。

5、下課了,同學們怎樣盡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們玩什麼遊戲?

6、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來上課、交朋友説明了什麼?

7、學習第四自然段:這所民族國小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一邊讀一邊想象,拿起彩筆,畫出你腦海裏的民族國小。

六、加深體會,比賽朗讀。

1、學了課文,你覺得民族國小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出這些美嗎?指導體驗朗讀:

景色美:通過看圖體會朗讀。

衣着美:指名一學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飾展現在同學面前,接受大家的讚美後,用高興、自豪的語調朗讀。

行為美:結合“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這句子和學生平時的禮儀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用發自內心的真誠、友好、光榮的語調朗讀。

朗讀美:如何讀得連小動物都被吸引住了。

2、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選擇你喜歡的部分參加朗讀比賽,先在小組進行,再選出代表參加。

七、課後積累

1、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2、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下來。

八、佈置綜合性學習

我們在學校過着快樂的學習生活,課餘生活又是怎樣安排的呢?我們將開展一次活動,那麼,記錄自己的課餘生活,該怎樣記錄呢?

可以用文字敍述,就像寫簡短的日記;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畫圖的形式……注意邊記錄邊整理資料,準備和同學交流。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揠苗助長》,學會本課8個生字以及一些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寓意。

教學重、難點:

體悟寓意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舉起你們的右手,跟老師一起來寫一個詞(板書:“寓言”),認得嗎?誰來讀?有誰知道“寓言”是什麼?

小結:“寓”在這裏是“寄託”的。意思,“寓言”簡單的來説,就是寄託着一個大道理的小故事。我們一起來把它響亮地讀一遍。

2、繼續和老師一起往下寫(板書:“兩則”),連起來會讀嗎?齊讀“寓言兩則”,它是什麼意思呢?

對,“則”是個量詞,有“條、個”的意思,“寓言兩則”就是寓言兩條。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則寓言。這個成語呀就是它的題目,誰能響亮地讀一讀?

(出示:揠苗助長)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寓言,瞭解大意。

1、《揠苗助長》講了一個怎樣的小故事呢,我們就來讀課文。要求有3個:

第一、標自然段的序號;

第二、讀準生字的讀音;

第三、讀通順課文。

2、檢查朗讀,瞭解故事。

(1)、大家讀得很認真。課文中有幾個很難讀的詞,老師想先聽聽大家讀得怎樣。(依次出示下列詞,讀出意思)

“巴望”:是什麼意思?你能讀好它嗎?

“焦急”:第二個詞我們二年級時就學過了,一起讀,與它意思相近的是——“着急”

“筋疲力盡”:這第三個詞可最難讀了,誰來讀?它是什麼意思呢?哪個字就是“沒有了”的意思?

“興致勃勃”:這個詞該怎麼讀?和它意思最相近的詞就是——“興高采烈”

“納悶”:最後這個詞誰來讀,什麼意思?你能讀出它的意思嗎?

(2)、詞語讀得很不錯,課文讀得怎樣呢?哪四位同學自告奮勇地來讀,每人只要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幫他們讀故事的題目。(指名4人各讀一小節)

(3)、聽了大家的朗讀,老師很高興。因為你們已經有了自己的讀書方法,很會學習。老師還想看看:有哪些同學更棒,已經能猜猜“揠苗助長”的意思了?

小結:對,“揠苗”就是拔苗,“揠”就是拔的意思。剛才我們説的就是這個成語的本來的意思!

(4)、那它究竟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就讓我們來填一填吧!(完成填空後齊讀)

出示:宋國有個農夫,因為巴望禾苗,就把禾苗,結果。

小結:這就是故事的大概,它講明瞭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因而課文就可以依此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課文的第幾自然段?第二部分呢?第三部分呢?

三、感受農夫,品讀課文。

1、再讀課文,感受農夫。

接下來,我們就要進一步深入課文,感受農夫的形象,來把課文讀得更好。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或輕讀,或默看,説説(出示:讀了課文,我覺得這個農夫很。),老師相信,在課文的每一個部分,農夫會給你帶來不同的感受。用一個詞語來概括,把它寫在給你感受深刻的地方。

2、交流彙報,朗讀品味。

我們來交流一下。同學們有了各自不同的發現和感受,可見大家讀書很投入,很認真。

(1)、[很焦急]

首先請剛才那位感受到農夫焦急的同學來説一説,第一部分中有哪些給你感受特別深刻的詞嗎?

★結合回答,扣住“巴望”。這個“巴望”彷彿讓人看到農夫正眼巴巴地看着、盼着田裏的禾苗長得快些。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指導朗讀。整個第一自然段該怎樣讀,才能讀出農夫焦急的心情呢?自由練煉。

★指名讀。聽了你的朗讀,彷彿能看到農夫……還彷彿聽到他在説……

★齊讀。大家想象得多麼真切呀!我們讀課文呀,就要帶着想象去讀。來,把我們的想象送入課文,好好讀讀!

(2)、[很辛苦、很高興]

大家讀得多投入呀,把農夫焦急的樣子讀得活靈活現!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一邊抓住關鍵詞,一邊展開豐富的想象來讀好第二部分,讀出農夫很辛苦、很高興的樣子。大家自由練練吧。

誰能給大家展示一下?

你那個“終於”讓老師聽出了農夫好不容易想出辦法後的喜悦,你能把這種喜悦讀得更充分些,更鮮明些嗎?請你繼續往下讀。

★(出示圖片)看,有多少棵禾苗需要他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呀!(一望無際、不計其數……)所以“他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從這句話裏你知道了什麼?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想象那番情景吧:中午,烈日當空,農夫正彎着腰,弓着腿,在田裏“將禾苗……”;兩個小時過去了,農夫滿頭大汗,顧不得一擦,還在田裏“將禾苗……”;有是三個小時過去了,太陽落山了,可農夫仍在田裏“將禾苗……”;天已經完全黑了,農夫的衣衫早已濕透,可他還在田裏“將禾苗……”多麼辛苦啊!因此他累得——“筋疲力盡”

★農夫的辛苦我們已經讀得淋漓盡致了,但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頭。誰來繼續往下讀?

你讀出了“興致勃勃”樣子,但農夫早已筋疲力盡,哪還來的力氣這麼大嗓門地説話呀?可他的心情絕對是興奮的,所以老師要説讀好這一段是個挑戰嘛!老師給大家出了個主意(出示填空),你們先想想該怎樣填,再往下讀。能把填的動作做出來就更了不起了!

★讓我們把整個第二部分連起來讀一讀。

(3)[很可憐、好愚蠢]

“他的兒子很納悶,第二天跑到田裏一看——”此時,你覺得農夫又傻又可憐。

四、表演想象,體悟寓意。

1、可農夫自己還不明白呢。不信,我們來演演。老師來做你們認為的傻農夫,聰明的同學們就做農夫的鄰居、村長、兒子、父親……或是禾苗都可以。先想好:你扮演誰?農夫傻在哪裏,該怎樣勸他?邊想可以邊和同桌交流一下。

2、現在開始表演:

師:老農我呀姓俞,認識我的人都叫我“老俞”。我可真倒黴呀,種了一大片的禾苗,長都不長,真是急死我了。好不容易想了個辦法,辛辛苦苦拔了大半天的禾苗,沒想到禾苗居然都枯死了。大夥兒光是笑我傻,有誰知道我老俞的心有多酸!我多麼希望有個好心的人來跟我説説,好讓我明白我究竟傻在那兒,錯在哪裏呀!

生:……

師:聽了這麼多好心人的話呀,我這顆榆木腦袋也似乎開竅了。原來我這樣做違背了禾苗的生長規律,反而把事情辦壞了,我急於求成,反而欲速不達呀!謝謝大家!謝謝大家讓我明白了這個道理。

3、同學們可真了不起,小故事學完,大道理也不知不覺悟出來了。這就是《揠苗助長》這個小故事裏藴含的大道理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其實,它還是成語“揠苗助長”的比喻義呢,我們再來讀一讀。在生活中,我們通常把那些為了急於求成而違背規律的做法叫做——“揠苗助長”(指着板書讀)

五、聯繫生活,昇華思想。

1、這裏,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故事)。聽完這個真實的故事,你有什麼感受嗎?

2、大家談得真好!看,只是一則小小的寓言,就讓我們的同學變得聰明瞭,會用頭腦去思考、辨別生活中的事件了。因為,寓言雖然短小,卻藴含着人類的智慧。多讀寓言,學會思考,一定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老師還要向大家推薦兩本書(出示:《新編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作業安排:

1、完成補充習題。

2、回家把《揠苗助長》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附板書:

揠苗助長

違背生長規律急於求成事情弄糟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茁壯、葱翠、形態各異

教學時注意字型的寫法,可採用換部首的方法記字

2、能以“一片葉子”的口吻聯繫説話。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在以往教學中以漸漸滲透,在本課中結合教師講解。

3、通過朗讀和看圖欣賞葉子的外形之美,感悟葉子的內在之美,學習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西湖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生字新詞,體會葉子的外在之美

難點:理解“做一片美的葉子”的含義,感悟葉子的內在之美,透過語言文字,聯繫生活實際,學習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茁壯、葱翠、形態各異

2、能正確、流暢的朗讀課文

一、導入,引入課題

1、師:在生活中,我們會見到很多樹,我們的注意力很可能被樹上的花吸引了,我們不是經常讚美梨花、桃花嗎?我們還可能關注樹上的果實,津津有味地品嚐過梨子、桃子、蘋果。可我們忽略了樹葉。的確,樹葉太多了,太平凡了,可它們很美,作用很大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題目是:做一片美的葉子。

2、大家看到這個題目,有沒有什麼疑問呢?

學生自由討論(1)葉子美在哪裏?(2)怎樣做一片美的葉子?

讓我們學習課文來弄懂這兩個問題

二、精講精練

板塊一:明確目標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茁壯、葱翠、形態各異

2、能正確、流暢的朗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磁帶,揭示要求

(1)仔細聽錄音,標出自然段序號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嘗試理解

(3)按照“遠望—近觀—聯想”把課文分三部分

板塊二:自主學習

(1)任務一

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按照“遠望—近觀—聯想”怎麼分?

交流討論一:討論交流

(2)任務二

出示生字詞教學

形態各異奉獻乳汁整體位置輸送茁壯之間葱翠

師生互動:正音、辨析字形

J交流討論、

聯繫上下文,文中插圖理解詞語

(3)指導書寫

茁:注意“出”的筆順是:豎折、豎、長豎、豎折、豎

輸:“車”旁的筆順是:橫、撇折、豎、提

奉:半包圍結構。

異:上“巳”

置:上兩豎,下三橫

三、訓練反饋:

一。給下面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乳rǔ lǔ整zheng zeng葱cong chong奉feng fen

二。比較下面各組字,並組詞。

異()計()問()各()

導()汁()間()備()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現的能力。

2.蒐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3.以“秋天”為主題展開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話能力。

教學重點:口語交際(學生開口説)

教學難點:習作(學生動筆寫)

教法學法:讀、説、寫相結合

教學用具: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

1.實物投影儀。

2.把自己在秋天裏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畫成圖畫。

3.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秋天嗎?説説理由,老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畫或掛圖(可以是前面課文的掛圖,也可生畫的)。

師: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是個豐收的季節。秋天給我們大家帶來很多的來的快樂,是嗎?板書:秋天的快樂

師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時高興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開話題。

a、請學生説説自己在金秋時節最喜歡做的事是什麼,讓學生自己先説説。

b、具體説説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準備。要求:

(1)把做的事兒説清楚。

(2)説出自己的快樂。

(3)可以邊説邊演,可以請同桌一起説説演演。

3.講評結合,促進交流。

a、指名學生上台口述,師生結合要求評點。

b、以示範為例,和同桌或在小組內互述,並推薦出讓自己感受最快樂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師生評選最佳學生。

4.學習小結,指導實踐。

小結學生交際的情況(以肯定為主的不足,以指導學生生活實踐。

5.拓展活動

畫一畫秋天的圖畫或所做的快樂的事。

教學後記:這節課我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現的能力。讓學生蒐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 篇七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藉助註釋和有關資料,結合插圖展開聯想,理解詩意,感受詩人對畫面生動的描述和對生活熱愛的情感。

3、藉助此詩的學習,初步瞭解題畫詩的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借助註釋和有關資料,結合插圖展開聯想、理解詩意,學習詩人對畫面生動的描述,感受詩人對生活熱愛的情感。

教學理念

1、遵循古詩的教學規律,以讀促學。

2、把握古詩的特點,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學資源,拓展延伸學習內容。

4、循序漸進,螺旋上升。

教學準備

掛圖、蘇軾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1、小黑板出示小知識。

課外知識積累: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的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與南宋辛棄疾合稱“蘇辛”。

2、板書課題: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學掛圖。

引導學生讀懂詩題,指導學生觀察教學掛圖上的內容;讓學生知道這是一首題畫詩,是蘇軾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畫《春江晚景》而題詩,寫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讀古詩

①自由讀古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②能認識“蔞蒿”二字,正確書寫“崇”、“軾”二字。

2、學生自學。

3、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相機出示教學掛圖)。

①識字“蔞蒿”、“崇”、“軾”

②指多名學生讀詩,集體評價,用“/”畫出詩中停頓的地方,再齊讀。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三、再讀古詩,讀懂詩意

①再讀古詩,結合註釋,利用工具書逐行理解詩意。

②瞭解詩人是如何描繪《春江晚景》這幅畫上的內容。

2、學生按自學提示自學,教師行間瞭解學生學習情況,並適時點拔。

3、教師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①指多名學生述説每行詩的意思,教師及時點評。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生: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嬉戲遊玩,好像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師:“桃花三兩枝”説明了什麼?(兩三枝桃花開放,給我們報告了春的的信息)。

生:“鴨先知”表明鴨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戲。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生:這名話的意思是:河灘上已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出嫩芽,此時正是鮮美的河豚上市之時。

師:“蔞蒿滿地蘆芽短”體現怎樣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愛),“河豚”是畫中的事物嗎?(河豚不是畫中的事物)。你能結合課文和圖畫進行聯想嗎?(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

②在師生共研中讓學生知道這首詩詩人由江邊——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詠畫的景物,描繪竹林、桃花、江水、鴨、蔞蒿、蘆芽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麗景色,第4行詩由畫面景物跳出畫面,展開了極為豐富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四、三讀古詩,背誦古詩

①三讀古詩瞭解題畫詩的特點。

②背誦古詩。

2、學生進入第三次先學,在學習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師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①引導學生概括題畫詩的特點。

出示《題畫蘭》這首詩。“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讓學生結合這兩首詩來了解題畫詩的特點。

②比一比,看誰背得又對又快。學生背誦古詩。

五、課堂訓練

1、辯字組詞:

崇()蘆()豚()蒿()

崇()廬()逐()篙()

2、這首詩中寫詠畫面景物的詩句是:

作者展開想象的詩句是:

3、古詩賞析:

①這是一首詩,詩的作者是朝詩人。

②這首詩描寫了時節的景象,體現了詩人。

學生完成練習,教師瞭解學生的練習情況。

六、總結

師:學了這首詩,從古詩的內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從詩人描給的圖畫的方法上你受到哪些啟發?

板書設計:

桃花鴨子

畫中

蔞蒿蘆芽

知識點

一、會認字注音及組詞

鴛yuān(海鴛)海鴛是信天翁的別稱。

鴦yāng(鴛鴦)惠huì(恩惠)

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

減jiǎn(減少)

二、會寫字及組詞

融(融化)(融合)(融通)

燕(燕子)(乳燕)(燕窩)

鴛(鴛鴦)(海鴛)(鴛鳳)

鴦(鴛鴦)(鴦錦)(鴦龜)

惠(恩惠)(實惠)(優惠)

崇(崇尚)(崇高)(崇拜)

蘆(蘆葦)(蘆柑)(蘆薈)

芽(發芽)(豆芽)(麥芽)

梅(梅花)(楊梅)(臘梅)

溪(小溪)(溪水)(溪谷)

泛(廣泛)(氾濫)(泛應)

減(減少)(加減)(減肥)

三、易錯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點、撇、橫、豎”;

崇:上下結構,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

行xíng(行走)háng(銀行)

得dé(得到)děi(我得)

地dì(地球)de(高興地)

五、形近字

牙(牙齒)

六、近義詞

融—溶暖—熱滿—遍

欲—想盡—完添—增

七、反義詞

遲—早香—臭暖—冷外—裏(內)

短—長晴—陰減—加晚—早

八、考點提示

1、背誦《古詩三首》《燕子》(第1—3自然段)《荷花》(第2—4自然段)《憶江南》

2、默寫《絕句》

3、結合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説説《絕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分別寫了怎樣的景象。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 篇八

教學內容: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揠苗助長》,學會本課8個生字以及一些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寓意。

教學重、難點:體悟寓意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舉起你們的右手,跟老師一起來寫一個詞(板書:“寓言”),認得嗎?誰來讀?有誰知道“寓言”是什麼?

小結:“寓”在這裏是“寄託”的意思,“寓言”簡單的來説,就是寄託着一個大道理的小故事。咱們一起來把它響亮地讀一遍。

2、繼續和老師一起往下寫(板書:“兩則”),連起來會讀嗎?齊讀“寓言兩則”,它是什麼意思呢?

對,“則”是個量詞,有“條、個”的意思,“寓言兩則”就是寓言兩條。

3、今天,咱們就來學習第一則寓言。這個成語呀就是它的題目,誰能響亮地讀一讀?

(出示:揠苗助長)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寓言,瞭解大意。

1、《揠苗助長》講了一個怎樣的小故事呢,咱們就來讀課文。要求有3個:第一、標自然段的序號;第二、讀準生字的讀音;第三、讀通順課文。

2、檢查朗讀,瞭解故事。

(1)、大家讀得很認真。課文中有幾個很難讀的詞,老師想先聽聽大家讀得怎樣。(依次出示下列詞,讀出意思)

“巴望”:是什麼意思?你能讀好它嗎?

“焦急”:第二個詞咱們二年級時就學過了,一起讀,與它意思相近的是——“着急”

“筋疲力盡”:這第三個詞可最難讀了,誰來讀?它是什麼意思呢?哪個字就是“沒有了”的意思?

“興致勃勃”:這個詞該怎麼讀?和它意思最相近的詞就是——“興高采烈”

“納悶”:最後這個詞誰來讀,什麼意思?你能讀出它的意思嗎?

(2)、詞語讀得很不錯,課文讀得怎樣呢?哪四位同學自告奮勇地來讀,每人只要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幫他們讀故事的題目。(指名4人各讀一小節)

(3)、聽了大家的朗讀,老師很高興。因為你們已經有了自己的讀書方法,很會學習。老師還想看看:有哪些同學更棒,已經能猜猜“揠苗助長”的意思了?

小結:對,“揠苗”就是拔苗,“揠”就是拔的意思。剛才咱們説的就是這個成語的本來的意思!

(4)、那它究竟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就讓咱們來填一填吧!(完成填空後齊讀)

出示:宋國有個農夫,因為巴望禾苗,就把禾苗,結果。

小結:這就是故事的大概,它講明瞭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因而課文就可以依此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課文的第幾自然段?第二部分呢?第三部分呢?

三、感受農夫,品讀課文。

1、再讀課文,感受農夫。

接下來,咱們就要進一步深入課文,感受農夫的形象,來把課文讀得更好。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或輕讀,或默看,説説(出示:讀了課文,我覺得這個農夫很。),老師相信,在課文的每一個部分,農夫會給你帶來不同的感受。用一個詞語來概括,把它寫在給你感受深刻的地方。

2、交流彙報,朗讀品味。

咱們來交流一下。同學們有了各自不同的發現和感受,可見大家讀書很投入,很認真。

(1)、[很焦急]

首先請剛才那位感受到農夫焦急的同學來説一説,第一部分中有哪些給你感受特別深刻的詞嗎?

★結合回答,扣住“巴望”。這個“巴望”彷彿讓人看到農夫正眼巴巴地看着、盼着田裏的禾苗長得快些。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指導朗讀。整個第一自然段該怎樣讀,才能讀出農夫焦急的心情呢?自由練煉。

★指名讀。聽了你的朗讀,彷彿能看到農夫……還彷彿聽到他在説……

★齊讀。大家想象得多麼真切呀!咱們讀課文呀,就要帶着想象去讀。來,把咱們的想象送入課文,好好讀讀!

(2)、[很辛苦、很高興]

大家讀得多投入呀,把農夫焦急的樣子讀得活靈活現!咱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一邊抓住關鍵詞,一邊展開豐富的想象來讀好第二部分,讀出農夫很辛苦、很高興的樣子。大家自由練練吧。

誰能給大家展示一下?

你那個“終於”讓老師聽出了農夫好不容易想出辦法後的喜悦,你能把這種喜悦讀得更充分些,更鮮明些嗎?請你繼續往下讀。

★(出示圖片)看,有多少棵禾苗需要他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呀!(一望無際、不計其數……)所以“他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從這句話裏你知道了什麼?同學們,讓咱們一起來想象那番情景吧:中午,烈日當空,農夫正彎着腰,弓着腿,在田裏“將禾苗……”;兩個小時過去了,農夫滿頭大汗,顧不得一擦,還在田裏“將禾苗……”;有是三個小時過去了,太陽落山了,可農夫仍在田裏“將禾苗……”;天已經完全黑了,農夫的衣衫早已濕透,可他還在田裏“將禾苗……”多麼辛苦啊!因此他累得——“筋疲力盡”

★農夫的辛苦咱們已經讀得淋漓盡致了,但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頭。誰來繼續往下讀?

你讀出了“興致勃勃”樣子,但農夫早已筋疲力盡,哪還來的力氣這麼大嗓門地説話呀?可他的心情絕對是興奮的,所以老師要説讀好這一段是個挑戰嘛!老師給大家出了個主意(出示填空),你們先想想該怎樣填,再往下讀。能把填的動作做出來就更了不起了!

★讓咱們把整個第二部分連起來讀一讀。

(3)[很可憐、好愚蠢]

“他的兒子很納悶,第二天跑到田裏一看——”此時,你覺得農夫又傻又可憐。

四、表演想象,體悟寓意。

1、可農夫自己還不明白呢。不信,咱們來演演。老師來做你們認為的傻農夫,聰明的同學們就做農夫的鄰居、村長、兒子、父親……或是禾苗都可以。先想好:你扮演誰?農夫傻在哪裏,該怎樣勸他?邊想可以邊和同桌交流一下。

2、現在開始表演:

師:老農我呀姓俞,認識我的人都叫我“老俞”。我可真倒黴呀,種了一大片的禾苗,長都不長,真是急死我了。好不容易想了個辦法,辛辛苦苦拔了大半天的禾苗,沒想到禾苗居然都枯死了。大夥兒光是笑我傻,有誰知道我老俞的心有多酸!我多麼希望有個好心的人來跟我説説,好讓我明白我究竟傻在那兒,錯在哪裏呀!

生:……

師:聽了這麼多好心人的話呀,我這顆榆木腦袋也似乎開竅了。原來我這樣做違背了禾苗的生長規律,反而把事情辦壞了,我急於求成,反而欲速不達呀!謝謝大家!謝謝大家讓我明白了這個道理。

3、同學們可真了不起,小故事學完,大道理也不知不覺悟出來了。這就是《揠苗助長》這個小故事裏藴含的大道理呀!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其實,它還是成語“揠苗助長”的比喻義呢,咱們再來讀一讀。在生活中,我們通常把那些為了急於求成而違背規律的做法叫做——“揠苗助長”(指着板書讀)

五、聯繫生活,昇華思想。

1、這裏,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故事)。聽完這個真實的故事,你有什麼感受嗎?

2、大家談得真好!看,只是一則小小的寓言,就讓咱們的同學變得聰明瞭,會用頭腦去思考、辨別生活中的事件了。因為,寓言雖然短小,卻藴含着人類的智慧。多讀寓言,學會思考,一定會讓咱們變得更加聰明。老師還要向大家推薦兩本書(出示:《新編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作業安排:

1、完成補充習題。

2、回家把《揠苗助長》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附板書:

揠苗助長

違背生長規律急於求成事情弄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