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98K

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只有一個地球》教案由本站的會員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以下2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第1篇: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為你提供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只有一個地球》教案的寫法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工整地書寫11個生字,理解“晶瑩、恩賜、節制、枯竭、濫用、威脅、指望、破碎、和藹可親”等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説出課文運用的説明方法,體會課文中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聯繫實際思考,“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句話的含義,認識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是迫在眉睫的事。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課文的説明方法,體會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聯繫實際,讓學生從心靈深處認識“只有一個地球”,從而樹立起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意識。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讀懂課文介紹了地球哪些方面內容,學習文中説明方法、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1.宇航員拍攝的地球圖片

學生仔細觀察圖片,然後結合自己對地球的瞭解,同桌間相互交流。

2.引入新課,板書課題,(板書:只有一個地球)齊讀課題。

3.釋題,引導學生質疑。為什麼“只有一個地球”?是一個怎樣的地球?

4.明確本課時的學習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瞭解課文寫了關於地球的哪些方面內容?有哪些讓你感觸最深?是什麼感觸?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觸?

(2)用自己的話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初讀課文、讀後交流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就自己感觸深的詞語、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課文寫了地球哪些方面的內容?運用了怎樣的説明方法與修辭手法?

3.全班交流(圍繞課文寫地球哪些方面內容,交流感受、説明方法、修辭手法),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重點內容。板書: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渺小資源有限,生態災難無處可去,精心保護

4.小結:通過學習,我們看出這篇文章是關於環保主題的,文章先講了地球的美麗與可愛,接下來又講了地球上資源有限,人類的一些行為會造成生態災難。如果地球被破壞,人類將別無去處。最後提醒人們要保護地球。

三、再讀課文,把握內容

1.根據板書的內容,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學生概括內容後,老師引導學生説出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四、朗讀課文,互相評價

1.想一想,應該怎樣來讀這篇課文?

2.讀給同桌聽,然後相互評價。

3.指名一位同學讀給大家聽,師生評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書寫生字詞語。

2.抓重點詞句,深入研讀課文。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齊讀詩歌,導入新課

1.學生齊讀詩歌《地球累了》(節選),讀後談自己的感受。

2.教師總結,導入新課:那是一種心理的糾結,那是對人類愚昧無知的感歎,那是一種對環境的憂慮。宇航員遨遊太空,也發出感歎。讀出宇航員的感歎。(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二、圍繞感歎,研讀課文

1.地球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1)學生齊讀宇航員遨遊太空所見的地球。

學生齊讀:“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2)聯繫實際,認識“地球太容易破碎了”這一觀點。

補充資料:温室效應和臭氧層的破壞,以及帶來的後果。(臭氧層對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有極強的吸收作用,能吸收高強度紫外線的99%,從而擋住了太陽紫外線對地球上人類和生物的傷害。一旦臭氧層遭到破壞,紫外線便會增強,則全球氣候會變暖,人類生命健康堪憂。)

2.地球的“渺小”

(1)在羣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葉扁舟。

(“宇宙”與“扁舟”對比,想象出地球的渺小。)

(2)結合地球的一些實際數據,認識“地球太容易破碎了”這一觀點。

半徑:約六千四百千米

表面積:大約5.1億平方公里

世界人口:截止到20xx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億人

陸地面積:1.49億平方千米

可供人類居住:約0.8億平方公里

3.地球“自然資源有限”

(1)礦物資源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無私地、慷慨地向我們提供礦產資源。體會地球太可愛了。

(2)聯繫實際,人類不加節制地開採礦產,必將加速礦產資源的枯竭。那時人們將沒有煤、石油、天然氣、金屬礦,人類需要的工業原料就沒有了,進而認識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4.地球的“生態災難”

(1)人類生活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服務的。何為“本來”?去掉“本來”,讀出地球的可愛;加上“本來”,讀出這句話的言外之意。

(2)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主要有哪些?聯繫實際展開會議與想象,體會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污水排放,亂砍濫伐,捕殺野生動物,廢氣排放,濫用化學品等。並由此展開聯想,想到不堪的後果。

三、層層深入,得出結論

1.科學家證明什麼?是何意?科學家設想什麼?是何意?

(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四十萬億千米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説明人類要保護地球;科學家設想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這是為了讓讀者想象,假如有移民基地,人們都去居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進一步突出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2.展開想象,説説人類別無去處的結果?

3.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列出保護地球切實可行的辦法。

四、書寫字詞,拓展練習

1.正確工整地抄寫課後11個生字,15個詞語。

晶瑩、遙望、恩賜、慷慨、毀壞、目睹、交錯、貢獻、節制、枯竭、濫用、威脅、指望、破碎、和藹可親

2.談談對“如何去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的想法。

板書內容

只有一個地球

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渺小

資源有限,生態災難

無處可去,精心保護

第2篇: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希望你能喜歡這篇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只有一個地球》教案範文。

教學目標:

1.會寫11個生字,重點理解“晶瑩、和藹、慷慨、枯竭”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結合關鍵語句瞭解課文講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4.體會説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説明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教學難點理解文中宇航員的感歎“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進一步懂得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瑩、裹、籃”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晶瑩、搖籃、壯觀、半徑”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語句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3.理解標題“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重點體會地球的美麗與渺小。

教學難點

1.讀寫並積累、運用生字新詞。

2.理清課文脈絡,結合關鍵語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談話,引入新課。

導語:同學們,世界的雜誌《時代週刊》每年都要在世界範圍內評選一位年度新聞人物。評出的這個人,肯定是這一年中在全世界影響特別大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法國的戴高樂將軍等都入選過。有一位中國人在1978年和1985年兩次入選,他就是我們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但是,1988年《時代週刊》卻評選了一位非常特殊的新聞人物。當時結果一公佈,幾乎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你們想知道是誰嗎?(課件呈現《時代週刊》的封皮。)對,就是瀕危的地球。想知道為什麼嗎?答案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中。請同學們一起齊讀課文。(同時板書。)

2.出示課題,理解課題。

思考:我們還可以把地球稱為什麼?(搖籃、水球、母親、家園……)

過渡:地球,母親!這是多麼親切的稱呼啊!就像親生母親對我們來説都只有一個一樣,寶貴的地球對我們來説也只有一個。那麼,地球這位“母親”給予了我們什麼?她的寶貴又體現在哪些地方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教師檢查生字、詞語預習情況。同桌間互查,小組輪讀。

(1)出示生字,學生交流讀音,教師正音。

瑩、裹、籃、藹、資、慷、慨、貢、濫、基、睹

過渡:在這些生字中,你認為哪個字在讀音和書寫時要提醒一下同學們?(學生自由發言。)

預設:“瑩”是後鼻音;“資”是平舌音;“籃”和“濫”是邊音。“瑩”的最後一筆是點,不要寫漏;“睹”意為“看”,和眼睛有關,是“目”字旁,不要寫成“日”字旁。

(2)出示詞語卡,學生朗讀。

晶瑩、包裹、搖籃、和藹、資源、慷慨、貢獻、濫用、基地

目睹、壯觀、半徑、有限、礦物、地質、無私、礦產、節制

開採、枯竭、毀壞、生態、設想、例如、破碎、子孫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着問題自讀課文: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地球的?

自讀提示:

(1)抓住關鍵句來理解。在説明文中往往有一些説明主要內容的句子,它們多位於一段文字的開頭或結尾處。

(2)組成四人學習小組,小組內交流答案。

2.全班合作解疑。

明確:文章主要是從四個方面來介紹地球的:

r地球的美麗——“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r地球的渺小——“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r地球資源有限——“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

r地球是的,人類目前無法移居到其他星球——“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預設:如果學生的交流情況不錯,可進一步提問:文中有一句話把這四個方面都概括進去了,你能找到這句話嗎?(“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是課文的一個重點句,在此可以提一提,讓學生有初步的印象。

3.感受地球的美麗與渺小。

過渡:“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是宇航員遨遊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的感歎。那麼,宇航員看到的地球是什麼樣子的呢?宇航員在太空中為我們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們來看一看。

(1)幻燈片展示在太空中拍攝的地球圖片,學生結合課文自由描述地球的外觀。

預設:晶瑩的球體;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着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可引導學生留意這裏的比喻句和擬人句,感受語言的生動。科學小品文雖然也是説明文,但語言比較生動形象,常常是融科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於一體。

(2)理解句子: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明確:這是作者對地球的讚美,突出表現了地球的可愛與美麗,體現了作者對地球的喜愛之情。句中將地球比作“母親”“搖籃”,説明了地球是人類及萬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闡明瞭地球與人類及萬物生存的密切聯繫。

(3)結合舊知,閲讀第2自然段,體會地球的“渺小”。

過渡:在教材第10課《宇宙生命之謎》中,有一段文字顯示了地球之小,同學們還記得嗎?(課件出示相關段落。)請大家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再結合本課第2自然段,説説地球的“小”。

從理論上説,宇宙是無限的。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而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一個極小的部分,銀河系又是宇宙的滄海一粟。整個銀河系中有幾千億顆恆星,類似太陽系這樣的天體系統為數不少,其中肯定有與地球類似的行星。——《宇宙生命之謎》

(4)出示例句,學生指出説明方法。

①在羣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個半徑約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列數字)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較)

預設:學生在前面曾學過兩篇説明文,所以説明方法在此可不作為重點來學習了。但可以簡單地考查一下,加以鞏固。

4.概括大意,初解課題。

(1)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聯繫主要內容,討論交流:為什麼課題説“只有一個地球”?

(3)師生合作,概括課文內容。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初步瞭解了地球,知道了它的外觀(美麗壯觀),但同茫茫宇宙相比又顯得非常(渺小)。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它被破壞,人類根本(無法移居到別的星球)。正是基於這些認識,作者在文章中向人類發出了呼籲(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四、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1.課後蒐集更多關於地球的資料。

2.通過網絡瞭解全球生態環境的現狀,感受地球面臨的巨大危機。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2.體會説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學習説明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聯繫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2.結合語句感受説明文語言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温故知新,導入新課

1.提出問題,複習檢查。

教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前兩個自然段,知道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美麗而渺小的。作者是用哪些説明方法來介紹這些知識的呢?(生回答: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等説明方法。)相信同學們在以後介紹事物的時候,能夠運用這些方法將事物介紹清楚。

2.引入新課。

(1)過渡:課文前兩個自然段向我們描述了宇航員遨遊太空時所見到的地球,我們也看了一些地球的圖片。我記得同學們在欣賞文字和圖片時發出了不少感歎,大家能説説當時的感受嗎?

預設:指名學生回答,答案可以是多樣化的:地球真美啊!地球真像宇宙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2)設疑:宇航員在太空看到地球時也有感歎,大家能把宇航員的感歎找出來讀給老師聽聽嗎?

(指名讀第8自然段。)

指導朗讀:應該帶着什麼樣的感情來讀呢?(討論後引導學生在該段落旁標註:自豪而又擔憂。)

(3)質疑:地球的可愛僅僅是因為它看上去美麗壯觀嗎?宇航員的擔憂是多餘的嗎?

過渡:同學們,要真正理解宇航員的感歎,理解他的自豪和擔憂,我們就要認真學習下文。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進一步感悟地球的“可愛”,從“自然資源有限”的角度感悟“只有一個地球”。

學生自讀課文第3—4自然段,思考問題:

(1)地球用哪些資源養育了人類?

(討論交流後板書:自然資源——礦產、水、土地、生物)

(2)文中哪句話生動地寫出了地球的慷慨無私?

(“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無私、慷慨”都是人具有的品格。)

(3)自然資源是無窮無盡的嗎?課文在説明這一點時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

(自然資源不是無限的,如礦產資源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有會枯竭的一天。這裏用的是舉例子的説明方法。)

小結:地球為人類提供了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等各種資源,它是多麼無私啊!從中大家感受到了什麼呢?(學生交流,如:地球真是太可愛了。)

2.討論交流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感受地球是“容易破碎”的,領悟“憂慮”之情。

(1)提問: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找出相關語句。

預設:提示學生礦產資源為不可再生資源,而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等為可再生資源,所以課文是從“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和“可再生資源遭受破壞”兩方面來寫的。

(2)學生交流關鍵字詞,感受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及嚴重後果。

預設:不加節制、枯竭、隨意毀壞、不顧後果、濫用、生態災難、嚴重的威脅。

(3)教師引入其他資料,或讓學生交流他們蒐集的相關資料,感受地球所承載的重負與壓力。

你聽説過“地球生態超載日”嗎?“地球生態超載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合作伙伴,國際民間組織“全球足跡網絡”發起,旨在提高人們對生態“超支”的認識,鼓勵大家積極採取可持續的行動。地球生態超載日是人類在一年之內生態資源開始入不敷出的時間指標。通過對時間和資源消耗走勢的粗略估算,地球生態超載日以科學的方法測算出人類對生態資源和生態服務的需求(支出)和地球的生態承載力(收入)兩者之間的差值。

在1961年,人類一年只消耗大約2/3的地球年度可再生資源,大多數國家還有生態盈餘。然而全球消費及人口數量都在增長。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超過了地球資源再生的能力,這一情況就是生態超載。大約從1970年起,人類對自然的索取開始超越地球生態的臨界點。1994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為10月22日,20xx年提前到了9月20日。20xx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為8月20日,意味着在8月20日人類用完了地球本年度的可再生資源,剩下的4個多月進入了生態超載階段,在生態赤字的狀態下,人類將透支自然產品和生態服務。20xx年8月12日是地球生態超載日:在這一刻,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量超出了地球生產和再生自然資源的能力。20xx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為8月8日,比20xx年提前5天,這意味着本年度剩下的4個多月裏,人類將背上更加沉重的`生態欠債,更多地透支地球的生態產品和服務。20xx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為8月1日,212天就用完了20xx年的份額。20xx年的《地球生命力報告》顯示,人類每年消耗着1.5個地球的生態資源,並且到20xx年之前將達到2個地球。在生態系統開始退化並可能崩潰之前,生態超載只能維持有限的時間。

3.從“目前人類無法移居”感悟“只有一個地球”。

過渡:既然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地球是非常容易破碎的,那麼我們能不能離開地球,去別的星球上生活呢?

(1)學生自讀第5—7自然段,討論“人類為什麼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

預設:在第10課《宇宙生命之謎》中,學生已瞭解到人類目前還無法移居到別的星球上,也掌握了相關知識,這裏可藉機複習一下,加深認識。

(2)結合相關句子,體會説明文語言的嚴謹性。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四十萬億千米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明確:這句話引用了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四十萬億千米”直觀地表明瞭範圍很大,大到人類根本無法到達。“至少”一詞則強調了目前的研究成果還只限於這個範圍,“四十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嚴謹性。同時,“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進一步説明了距離遙遠,從而簡潔有力地證實:目前還找不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既易於理解,又讓人信服。

4.再次體會課題的深意,提升情感。

過渡:由我們剛才的討論來看,宇航員的擔心不是多餘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板書:精心保護。)這是因為這個美麗可愛、為人類無私奉獻的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只有一個”。讓我們再一起讀一讀宇航員的話,體會地球的美麗與脆弱,感受地球的珍貴。

(1)結合全文理解宇航員的感歎。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預設:課文中引用的宇航員的感歎是學生理解的一個難點。教學時,可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可愛”“破碎”“同時”來理解。

明確:這句話引用了宇航員的感歎,既與前文照應,又簡潔、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徵,突出了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説地球“可愛”,是因為地球無私地養育着人類,孕育着萬物。“破碎”一詞一般用來形容玻璃、瓷器之類的易碎品,在這裏可理解為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對地球的傷害,如文中提到的資源枯竭的危機。強調“同時”,就是強調地球的兩重性:它既有可愛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們如果“不加節制”“隨意毀壞”資源,可愛的地球就可能“破碎”,所以我們要懂得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2)學生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深入體會課題的含義。

過渡: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我們可親的地球母親正在遭受着無情地破壞,她需要我們一起去精心保護她。請同學們帶着對地球母親的一片愛心,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生讀)

小結:善待地球,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只有一個家園。所以,我們回過頭來看《時代週刊》將地球評為年度風雲行星,不正是在呼籲大家珍愛我們的地球嗎?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

三、拓展閲讀,讀寫結合

1.課件出示文段,學生自讀。

過渡:寫了《花之歌》的詩人紀伯倫還曾寫過一篇的文章《田野中的哭聲》,訴説了田野的悲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出示或分發紙質材料。)

東方欲曉,我坐在田野裏,同大自然傾心交談。在那返璞歸真、美不可言的時刻,我在綠茵茵的草地上,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詢什麼是美的真諦,讓眼前的一切告訴我,什麼是真實的美。

這時,一陣陣風從樹叢中徐徐而來,像一個貧苦無靠的孤兒在歎息。我問道:“輕柔的微風啊!你為什麼歎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進了城裏,可在城裏,我純潔的軀體沾滿了病菌,到處都是有毒的氣息。因此,我才這樣傷心。”

我回眸向萬紫千紅的花兒望去,只見它們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淚水。我問道:“美麗的花兒呀,你們為什麼要哭?”花兒抬起她那俏麗的臉,説:“我們哭,是因為人們來到這裏,掐斷我們的粉頸,把我們帶進城裏,又把我們丟進垃圾堆裏。人類殘酷的手將使我們離開故土——田野,我們怎能不哭泣?”

過了一會兒,我聽到溪水在號哭,於是我問道:“甘美的溪水呀,你為什麼哭泣?”他答道:“因為我不得不流進城裏,在那裏,人們鄙視我們,他們用我們的身體為他們洗滌污垢。不久,我這冰清玉潔的身體就會變成污泥濁水。我怎能不號哭?”

隨後,我側耳傾聽,又聽到鳥兒在唱着傷心的歌,我就問道:“漂亮的鳥兒啊!你們在為誰悲傷?”鳥兒説:“人們將要像用鐮刀割草似的把我們消滅掉。我們在相互訣別,誰都不知道誰會倖免於難。我們走到哪裏,死神就跟隨到哪裏。我們怎能不悲傷?”

旭日從山後冉冉升起,為樹叢戴上了一頂頂金冠,我不由得想:“人類為什麼要破壞大自然創建的東西呢?”

2.閲讀與交流。

(1)詩人聽到了哪些哭聲?(微風、花兒、溪水和鳥兒的哭聲。)

(2)詩人真的聽到了這些哭聲嗎?他是想表達什麼?(沒有。詩人假借自然界中的哭聲,對人類破壞自然的行為發起了控訴。)

(3)你想對破壞自然的人們説些什麼?你想對大自然或地球母親説些什麼?想一想,再寫下來。

(4)指名讀話,集體評議。

四、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1.選擇作業,課堂延伸。

(1)畫一幅環保宣傳畫,配上一句環保宣傳語。

(2)假如你是一朵花,或一棵樹,或一塊煤……,你想對人類説些什麼?

(3)蒐集一首讚美大自然的詩歌,讀出情感。

2.摘抄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本站的小編希望以上2篇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只有一個地球》教案範文能夠幫到你,當然,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看更多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只有一個地球》教案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