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五年級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6.93K

五年級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與掌握方程的意義,認識方程和等式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

2、能力目標: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的過程中,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等式與方程的過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數學模型,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繫,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於思考的學習習慣與數學應用意識,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於利用天平解決實際問題較感興趣,對於從各種具體情境中尋找發現等量關係並用數學的語言表達則表現出需要老師引導和同伴互助,需要將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並掌握等式與方程的意義,體會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體會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

四、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談話導入 出示,討論天平的作用及用途,平衡狀態和傾斜狀態各説明什麼情況。平衡狀態説明托盤兩邊質量相等,傾斜狀態説明托盤兩邊質量不相等。

活動2【講授】探究授新

一、認識等式與方程。

1、出示(一),天平的兩邊放上砝碼左邊20克和30克,右邊50克。提問:你看到天平怎樣?天平平衡,説明什麼?(生:説明兩邊質量相等。) 你能用式子表示兩邊物體之間的質量關係嗎?(20+30=50)為什麼中間用等號? 指出:像這樣表示相等關係的式子就是等式。

2、出示(二),把左邊的其中一個20克砝碼換成x克,觀察天平,出於什麼狀態,説明什麼問題?你能用式子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嗎?(x+30=50)

3、出示(三),把左邊托盤中的一個x克的砝碼拿走,右邊的50克砝碼換成30克,觀察天平,出於什麼狀態,説明什麼問題?你能用式子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嗎?(x>30, 30<x)

4、出示(四)天平圖 你能用式子表示兩邊物體之間的質量關係嗎? (X+X =100或 2X=100 )

5、出示(五)天平圖 你能用式子表示兩邊物體之間的質量關係嗎? (10+ X<80或80>10+ X )

6、出示剛才5道不同的式子。讓學生分組討論對5道式子進行分類。(提示:要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指名分類,要求説出分類標準。

7、對“是等式的”與“含有字母的”式子進行再次分類。 “是等式的”分為“不含有字母的等式”、“含有字母的等式”。 “含有字母的”分為“含有字母的等式”、“ 含有字母的不等式” 觀察“是等式的”中“含有字母的等式”與“含有字母的” 中“含有字母的等式”發現了什麼?這些式子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8、師小結: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你能舉出一些方程嗎?(先指名説,後同桌互説。)

9、揭示課題:認識方程。

二、認識等式與方程關係

1、認真觀察剛才的(1)20+30=50 (2) x+30=50(5) 2X=100,問:(1)是等式嗎?是方程嗎啊?(2)(5)是方程嗎?是等式嗎?

2、小結:是方程一定是等式,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你能不能用圖形表示方程和等式之間的關係嗎?

引入集合圈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

三、鞏固新知

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為什麼?

① 35- =12 ( ) ⑥ 0.49÷ =7 ( )

② +24 ( ) ⑦35+65=100 ( )

③ 5 +32=47 ( ) ⑧-14> 72 ( )

④ 28<16+14 ( ) ⑨ 9b-3=60 ( )

⑤ 6(a+2)=42 ( ) ⑩+=70 ( )

2、請同學們自己寫出方程與等式各3個。

3、張強也列了兩了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髒了。猜猜他原來列的是不是方程?

4、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

(2)含有未知數的式子是方程( )

(3)方程是等式,等式也是方程( )

(4)3=0是方程( )

(5)4+20含有未知數,所以它是方程( )

5、列出方程

(1)x加上42等於56。

(2)9.6除以x等於8。

(3)x的5倍減去21,差是14。

(4)x的6倍加上10,和是20.8。

6、看圖列出方程。

列方程時,一般不把未知數單獨寫在等號的一邊

7、先讀一讀,再列出方程

(1)一輛汽車的載重是5噸,用這輛汽車運x次,可以運40噸貨物?

(2)一瓶礦泉水的價格是2.5元,一個麪包的價格是x元,買2個麪包和1瓶礦泉水一共花了11.9元。

四、課外小知識,介紹方程的歷史,讓孩子們體會學習方程的用途。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還想學習方程的那些知識?

板書設計:

認識方程

20+30 = 50

x +30 = 5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x > 30 方程一定是等式;

2 X = 100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0 + X < 80

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鞏固製作這三種簡單的統計圖。

教學步驟

一、基本練習

口答。

(1)常見的統計圖有哪幾種?它們各有什麼優點?

(2)如果已知幾個數量並列,不相關聯,只要求表示數量的多少,例如各年級人數,那麼製作哪種統計圖最好?(條形統計圖。)

二、指導練習。

教科書第71頁練習十四第4題。

第4題,先由同學們報己的身高(課外要求同學們量出身高),在黑板上依次板書身高數據。再根據此題的統計表進行統計,並填人統計表中。集體訂正後,再畫成條形統計圖。

三、全課(略)

統計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統計圖表的意義和作用;

2、能看懂圖表,理解數量間的關係和事物的發展變化趨勢;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語言表達等能力,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十二冊總複習統計與生活活動課

[評析]:統計與生活這節課是在六年級學生學完統計單元知識知識後,所設計的一節活動課。根據大綱要求和新課程實施標準,統計內容要求學生掌握製圖的程序,製圖要求很底,重要的是學生能根據統計圖所的圖象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教學重點]:能根據圖形化的信息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學難點]:擴充信息量,更好地解決課堂寬入窄出的矛盾。

[教學過程]:

一、課前社會調查,蒐集信息

[評析]:課前,學生通過社會調查,蒐集了各自感興趣的數據,以文字敍述式或表格式上傳到校園,使信息達到共享的層面,為課上製作統計圖作準備。在社會調查活動中,學生擺脱了以往數學學習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模式,跨越了封閉的教材,將數學信息的來源擴展到生活這一廣闊天地,這樣,一個立體化、多樣化、生活化、信息化的大教材呈現在學生面前,使他們逐步感受到:數學本就是來源與生活,生活中處處皆數學。學生在廣闊的生活背景下,盡情地感受數學,品味數學的價值。

二、導入

1、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位老朋友,(錄象出現我校新聞播音員的圖象)問:你們認識他嗎?看他今天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消息?(播放錄象:本校愛心捐款情況統計,本校小數報訂閲情況統計。逐步將聲音變為畫外音,畫面上是兩幅條形統計圖)

2、師:你從剛才的新聞中,瞭解到哪些信息?

3、師:可見,統計與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今天,我們就利用絡環境一起研究統計與生活(出示課題)

[評析]: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由教師和學生所組成的共同體完成,其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美國教育家託蘭斯説過: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慾是學生主動觀察、反覆思考、探索事物的強大動力,是他們創造性思維的先導。新課程標準也説:有效的學習應該是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這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學佚始,用學生所熟悉的播音員來引起他們的好奇心,通過新聞的播報和統計圖的出現有意識地把學生的生活與統計聯繫起來。

三、學生製圖和交流

1、師:對,生活中像這樣的信息還有很多,同學們也蒐集了大量的信息,已經上傳到了校園。就讓我們一起點擊我們的信息

2、師:你對哪些信息感興趣?説説看。

3、師:剛才你們瀏覽的信息都是原始的數據,那有什麼好辦法,能讓人們一目瞭然的看出數據之間的聯繫、事物的發展、變化的情況呢?(用統計圖)

4、師:那麼,你準備用什麼形式的統計圖來處理哪條信息?為什麼?

[評析]:當實踐活動迴歸課堂後,新一輪的體驗又開始了,請同學們利用計算機完成圖形操作,從而使抽象的數據圖形化,把數與形緊密結合,為學生分析信息強有力的表象支撐。由於國小階段對學生的製圖要求教低,同時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在現實生活中很少需要人們手工繪圖,所以,我們認為:關鍵是要讓學生掌握製圖的程序。基於此,我們在設計的課件,都是讓學生對計算機發出各種製圖指令計算機根據指令自動生成準確而又美觀的統計圖,這樣就利用現代技術媒體代替了手工操作過程,解放了課堂大量的時間,使學生在課內進行充分的交流和分析。

5、師:下面,你可以大顯身手,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信息,點擊我們來製圖,用你喜歡的統計圖進行,然後將制好的統計圖上傳到校園與大家共享,再根據自己或他人的統計圖的數據在我要留言欄內進行分析。(在學生製圖過程中,教師打開留言,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4、師:誰願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學生介紹:我是用----的形式來----號數據,從這張統計圖所的數據可以看出------------------------------------------。

當學生介紹時,老師將他的作品切換到大屏幕)

5、師:那麼,其他同學還有什麼新發現嗎?(如:兩物比較;發展趨勢;説明的問題或情況;

等)

1、師:同學們,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是咱們數學課本上的兩種常見統計圖。那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形式的統計圖?

2、師:老師在上還見過其他形式的一些統計圖,我已經把它下載到我們的信息,想看看嗎?那就請點擊我們的信息,打開信息提交者為吳蕾英的信息去看一看吧。

3、師:你看到了哪些形式的統計圖?

[評析]:學生的生活層面畢竟是淺層的,無論知識還是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這一環節的活動中則體現了教師的合作者、幫助者的作用,將課堂學習和知識體系延伸到課本以外,給學生更多的信息。以保持長效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五、全課

通過這節課的研究,我對統計與生活的關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課後,我將把我的感受寫成小論文,上傳到校園中的教學論文欄目,與大家共同探討。同學們如果對某一問題還有興趣,可以繼續深入研究,將你的研究成果也上傳到校園的數學小博士樂園與你的成功喜悦。

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説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為什麼?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3 16+a=27+b

2、解方程

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 7.8+X=2.5 X+8.5=12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選3題讓學生説説想的過程。

集體訂正,幫有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使其明白。

二、完成第6頁的7~12題。

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指名回答,讓學生説説是怎樣想的。

使學生明白:根據等式的性質是含有未知數的一邊只剩下未知數,就能很快知道最後的結果。

第9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説:錯在哪裏,幫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怎樣改正,我們在做題時要注意一些什麼?

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教師要特別關注前面解題還有錯的學生,爭取人人過關。

集體訂正,分析錯誤原因。

第12題

學生讀題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只要學生説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師都要給於肯定。

三、課堂作業

第6頁的第10、11題。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7~10頁,例5、例6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並掌握等式的性質,即在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質。

2、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在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這一等式的性質。

教學過程:

一、複習等式的性質

1、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誰還記得?

2、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學們猜想一下,如果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所得結果還會是等式嗎?

3、生自由猜想,指名説説自己的理由。

4、那麼,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

二、教學例五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例五圖,並看圖填空。

2、集體核對

3、通過這些圖和算式,你有什麼發現?

4、接下來,請大家要課練本上任意寫一個等式。請你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計算並觀察一下,還是等式嗎?再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數,還是等式嗎?能同時除以0嗎?

5、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又有什麼發現?

6、引導學生初步總結等式的性質(關於乘除的)

7、板書出示: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於0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8、練一練第一題

⑴、指名讀題

⑵、生獨立填寫在書上,集體核對

⑶、你是根據什麼來填寫的?

三、教學例六

1、出示例六教學掛圖,指名讀題,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例六圖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3、根據題意怎樣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麼想的?板書:40X=960

4、在計算時,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為什麼?

5、生獨立計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對

6、計算出X=24後,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個數是否正確?請大家口算檢驗一下。最後將例六填寫完整。

7、小結:在剛才計算例六的過程中,我們將方程的兩邊都同時除以40,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將等式兩邊都同時除以40,等式仍成立?

8、試一試

⑴、出示X÷0.2=0.8

⑵、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師巡視並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⑶、集體核對,指名口答:你是怎樣解方程的?為什麼可以這樣做?

9、練一練第二題

⑴、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師巡視。

⑵、集體訂正。

四、鞏固練習

1、練習二第一題

⑴、請每位同學在小組裏説一説每一題應該怎樣解,指名口答。(第三組)

⑵、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

⑶、集體核對

2、練習二第二題

⑴、指名讀題

⑵、生獨立填寫,師巡視。

⑶、你在填的時候是怎樣想的?

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10、11頁。

教學目標:

1、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經歷探索莫比烏斯圈神奇特徵的過程。

2、學會製作簡單的莫比烏斯圈,瞭解莫比烏斯圈的特徵。

3、感受莫比烏斯圈的神奇,體會數學活動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教學準備:三根長30釐米、寬3釐米的白紙條,彩筆,剪刀,膠水。

教學方案: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教學預設

一、創設情境

1、學生閲讀書中的文字,初步瞭解莫比烏斯圈。

2、拿出一張紙條讓學生估計它的長和寬。

二、探索活動1

1、師生一起動手製作莫比烏斯圈。

教師一邊口述製作莫比烏斯圈的方法一邊演示製作,然後讓每個人製作一個。

2、交流、展示學生作品。

3、提出塗色要求,學生塗色。鼓勵學生合作完成。

4、觀察、交流學生塗色的結果,讓學生説一説發現了什麼?

三、探索活動Ⅱ

1、讓學生在另一張紙條的正中畫好一條線,再粘成一個莫比烏斯圈。通過沿莫比烏斯圈一面塗色卻使紙圈兩面都有了顏色的事實,使學生初步感受莫比烏斯圈的神奇。

2、提出:如果用剪刀沿中線把莫比烏斯圈剪開,結果會怎樣?的問題,讓學生先大膽猜測,再動手操作。

3、交流沿中線剪開後的結果。

4、提出書中(2)的操作要求,讓學生想象剪開後的結果。

5、鼓勵學生按要求實際操作。

6、交流學生沿畫線剪開後的結果。使學生髮現把一個三等分的莫比烏斯圈沿等分線剪開,變成了一大一小兩個套在一起的紙圈。

四、課外延伸

教師進行激勵性談話,鼓勵學生課下繼續探索

通過激勵性談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閲讀讓學生初步瞭解莫比烏斯圈。

培養估計的意識,瞭解紙條的長和寬,方便下面的語言表述。

通過教師邊口述邊示範,讓學生學會製作簡單的莫比烏斯圈。每人制作一個,為下面的探索活動提供材料。

展示學生的作品,檢查莫比烏斯圈做的是否正確。

讓學生經歷探索莫比烏斯圈的全過程。

通過自己動手做莫比烏斯圈,親身體驗它的神奇。

通過教師敍述製作要求,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為探索活動提供材料。

通過讓學生想象猜測,一方面培養學生聯想的意識,更重要的是引出探索的活動。

在操作結果和提供的數據中,讓學生感受莫比烏斯圈的神奇和數學活動的探索性。

在前面探索活動的基礎上,對看似相關問題進行猜測,激發學生探索的願望。

帶着問題進行實際操作,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

在猜測、操作、交流等探索活動中,進一步感受莫比烏斯圈的神奇和數學活動的趣味性。

激發學生的探索的積極性,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就用老師給大家準備的紙條來探索一種神奇的紙圈,這個紙圈是什麼呢?大家請打開書第10頁,讀一讀前兩段。

學生閲讀書中的文字。

師:通過讀書,你瞭解到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可能不同,只要是意思對就給予肯定。

師: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發明的這個“紙圈”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下面我們就一起去探索。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條,估計一下這張紙條有多長、多寬?

學生估計,對估計準確給予表揚。使大家知道:紙條的長30釐米,寬3釐米。

師:我們就用這張紙條做一個莫比烏斯圈。怎樣做呢?把紙條兒的一端扭轉180°,與另一端粘在一起,這樣一個莫比烏斯圈就做好了。

教師邊説邊示範製作莫比烏斯圈。

師:下面同學們就用準備好的紙條也做一個莫比烏斯圈!

學生動手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來展示一下你的莫比烏斯圈?

學生展示,關注是否都對。

師: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莫比烏斯圈,我們給它塗上顏色讓它更漂亮。塗色的要求是:用一種顏色的彩筆在紙圈的一面塗色。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學生給莫比烏斯圈塗色,教師巡視指導。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塗好色的莫比烏斯圈,你發現了什麼?

生:兩面都有顏色了。

生:太奇怪了。

師:沿一面塗色紙圈的兩面都出現了顏色,真是個奇蹟!這就是神奇的莫比烏斯圈!

教師板書:神奇的莫比烏斯圈。

師:請同學們接着做,你會發現更神奇的事情。聽清這次的操作要求:取出一張新的紙條,在正中畫一條線,再把它粘成莫比烏斯圈。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用剪刀沿中線把這個莫比烏斯圈剪開,結果會怎麼樣?

生:會得到2個莫比烏斯圈。

師:結果到底怎麼樣呢?請同學們用剪刀沿中線把它剪開,看一看結果會怎樣。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沿中線剪開後怎樣?和你想象的結果一樣嗎?

學生可能回答:

●沿中線剪開後結果不是兩個莫比烏斯圈,而是一個。

●這個新的紙圈比原來的大了。

……

師:真是出乎意料!把莫比烏斯圈沿中線剪開結果不是兩個紙圈,而是一個更大的紙圈。那同學們,你們猜想一下,要是在紙條上畫兩條線,把紙條分成三等分,粘成莫比烏斯圈,再用剪刀沿畫線剪開,猜一猜結果會怎麼樣?

學生可能回答:

●得到一個更大的紙圈。

●得到3個紙圈。

……

師:請同學們實際動手做一做,看一看結果會怎樣?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這次剪開後結果怎麼樣?

生:得到了一大一小兩個套在一起的紙圈。

師:這就是莫比烏斯圈的神奇之處!要是在紙條上畫三條線,把它四等分,再粘成莫比烏斯圈,接着沿畫線剪開,結果會怎樣?要是畫四條線呢?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繼續探索!

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P10例6、做一做,P13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會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題目要求與實際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教學過程:

一、激發: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1.25×8 、0.25×0.4、0.4×0.4 、0.89×1 、0.11×0.6、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個小數的近似數。(投影出示)

保留整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

2.095

4.307

1.8642

思考並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填空)

(1)怎樣用“四舍五人法”將這些小數保留整數、一位小數或兩位小數,取它們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們的近似值各應是多少?

3、揭題談話:在實際應用中,小數乘法乘得的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位數,這時可以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板書課題:積的近似值)

二、嘗試:

談話引出例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動物的嗅覺最靈敏嗎?(生回答)所以人們常用狗來幫助偵探、看家。那狗的嗅覺到底有多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數據:

1、出示例6:人的嗅覺細胞約有0.049億個,狗的嗅覺細胞個數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聞出壞蛋身上的氣味。狗約有多少個嗅覺細胞?

2、讀題,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書:0.049×45

4、生獨立計算出結果,指名板演並集體訂正,説一説是怎樣算的。

5、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1)積的小數位數這麼多!可以根據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學生獨立探究,指名説説取近似值的過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數,看哪一位?根據什麼保留?

(3)橫式中的結果應該怎樣寫?強調橫式中應當用約等號,而不能用等號。

6、專項練習(根據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積保留一位小數是(),保留兩位小數是()。

7、嘗試後練習:

▲P10頁做一做1。計算下面各題。

0.8×0.9(得數保留一位小數)1.7×0.45(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判斷,並改錯。

10.286×0.32=3.29(保留兩位小數)

3.27×1.5=4.95、1.78×0.45≈0.80(保留兩位小數)

三、運用

1、一千克白菜的價錢是6.78元,媽媽買了0.8千克,應付多少題?

雖然此題沒要求保留兩位小數,但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比分更小的錢幣,所以應保留兩位小數。

2、兩個因數的積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值是3.58。準確值可能是下面的哪個數?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體驗:誰來小結一下今天所學的內容?

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六

在國小階段,只是讓學生在因數、倍數的基礎上初步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為後面學習求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以及約分、通分打下基礎。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方法找出100以內的質數,並熟練判斷20以內的數哪個是質數,哪個是合數。

學情分析

1、學生對於抽象概念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理解概念和適時判斷的能力還不強;

2、學生觀察1至20各數因數個數的規律還存在困難,對於概念的理解和判斷會很模糊。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理解質數、合數的概念,熟記20以內的質數,能準確判斷100以內的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組織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概念、感受數學。

3、活化抽象的。概念,增進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質數、合數的意義。

2、質數、合數與奇數、偶數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