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五年級數學課件【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W

國小五年級數學課件【精品多篇】

國小五年級數學 課件 篇一

一、教材分析:

相遇問題是和人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數學知識。學生在前幾冊教材中已經學習了有關速度、時間、路程之間數量關係的應用題,以前研究的是關於一個物體運動的情況,而本節課要研究的是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要學好兩物體相向運動的相遇問題,關鍵是弄清每經過一個單位時間,兩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從教材的編排來看,首先出現了一道準備題,接着列表分析每經過1分鐘、2分鐘、3分鐘後,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然後再出示例題解答。針對教材內容和學情,應把本節課的教學突破點放在學生對應用題中關鍵詞語的理解上,對行動的體驗上。

二、設計理念:

本着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育理念,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注重了學生的參與,注重了學生思維的開放,注重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使教學跟隨學生的學習過程,緊貼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學會分析相遇問題的數量關係。

2、掌握相遇問題應用題解題思路和解答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3、培養學生積極動腦,刻苦鑽研的學習精神。

三、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準備採用如下教法:1、複習鋪墊法。2、直觀演示法。3、分組討論法。4、啟發講解法。5、練習鞏固法。這樣通過多種教法的交叉進行,相信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學法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的方法掌握知識,學會知識的遷移、類推。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相遇求路程應用題的數量關係。

教學難點:掌握相遇求路程應用題的結構特徵。

五、教具學具:實物投影

六、教學流程:

(師:同學們,在未學新課之前,老師先出一道題考考大家,比一比看誰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最好。)

(一)、複習導入

1、複習

張華每分鐘走60米,走了3分鐘,一共走了多少米?(投影出示)

(1)、口頭列式解答。

(2)、這道題的數量關係式是什麼?

(師:這道題是我們以前研究的關於一個人或一個物體運動時,它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係。假如是兩個人或兩個物體在運動,那麼它們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呢?我們看準備題。)

【設計意圖:在原有的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展示教學,通過簡單的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再次理解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再次感悟行程問題。】

2、準備

張華家距李誠家390米,兩人同時從家裏出發,向對方走去,張華每分走60米,李誠每分走70米。(投影出示)

(1)、讀後回答a:這裏講的是幾個人在運動?

b:他們是怎樣運動的?

c:做手勢理解同時出發,相對或相向而行。

(師:請大家伸出兩隻手,把兩個食指比作兩個人,讓他們同時出發,向對方走去,準備好,聽老師口令出發。看圖,兩人一起出發叫同時,不能一先一後。對面往一起走,叫相向而行或相對而行。那麼兩人走的時間和路程變化情況怎樣呢?我們先填表,再理解。)

(2)、填表並彙報填表結果。

(3)、觀察表後思考回答:

a、每經過1分鐘,兩人所走路程和有什麼變化?與此相反,兩人之間的距離又有什麼變化?

b、當出發3分鐘後,兩人之間的距離變成了多少?這説明了什麼?

c、相遇時,兩人所走的路程和與兩家的距離有什麼關係?

(師:出發3分鐘後,兩人之間的距離變成了0,這表示兩人相遇了,相遇時,兩人所走的路程和就是兩家的距離。像準備題這樣的應用題,我們就叫它相遇問題,相遇問題如何解答呢?今天我們就學習其中的一種相遇求路程的應用題。)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學生通過手勢模擬表演,理解同時出發,相對或相向而行的含義,為學習新知打下了基礎,不僅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了思考,促進了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題

小強和小麗同時從自己家裏走向學校,小強每分走65米,小麗每分走70米,經過4分,兩人在校門口相遇,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

(1)、讀題。

(2)、分析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完成線段圖。

(師:小強經過幾分鐘到校門口?這段距離應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表示什麼?小麗經過幾分鐘到校門口?這段距離應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表示什麼?求什麼?這道題如何解答呢?老師準備讓同學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根據思考題,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找出解決辦法。)

(3)、出示思考題,分組討論學習。

思考題

A、小強走的路程和小麗走的路程與所求的兩家距離有什麼關係?為什麼?

B、小強走了多少米?小麗走了多少米?

C、怎樣列綜合算式求出兩家距離?

D、這道題還有其它解法嗎?

(4)、彙報討論結果

學生彙報,教師板書。

654+704 (65+70)4

(5)、比較:兩種解法哪種方法簡便?為什麼?

(6)、小結:今後我們在解答這類應用題時,可以採用第二種方法,這樣計算比較簡便。

2、看書質疑

【設計意圖:重點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間,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分組討論、分析比較、質疑問難找出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在這一過程中也促進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三)、鞏固練習

第一組

1、根據線段圖口答。

2、動筆做一做。

志明和小龍同時從兩地對面走來,志明每分走54米,小龍每分走46米,經過5分兩人相遇,兩地相距多少米?

第二組

1、看圖列算式。

2、根據題意選擇正確算式。

3、根據算式補充條件和問題。

4、看圖編一道相遇求路程的問題。

驗收題

兩隻輪船同時從上海和武漢相對開出。從武漢開出的輪船每小時行23千米,從上海開出的輪船每小時行17千米,經過20小時兩輪船相遇。上海到武漢的航路長多少千米?

思考題

小紅和小剛同時從兩家出發,小紅每分鐘走38米,小剛每分鐘走45米,經過3分鐘兩人相距100米,小紅和小剛家相距多少米?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由淺入深,有坡度多層次,先表述相遇問題的解題思路,強化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促使知識內化,然後解決與相遇問題類似的應用題,實現知識、技能和方法的遷移,最後解決已知條件有變化的相遇問題,突破固定的思維框架,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

國小五年級數學應用題100道及答案 篇二

1、某廠有一批煤,原計劃每天燒5噸,可以燒45天。實際每天少燒0.5噸,這批煤可以燒多少天?

2、學校買來150米長的塑料繩,先剪下7.5米,做3根同樣長的跳繩。照這樣計算,剩下的塑料繩還可以做多少根?

3、修一條水渠,原計劃每天修0.48千米,30天修完。實際每天多修0.02千米,實際修了多少天?

4、王老師看一本書,如果每天看32頁,15天看完。現在每天看40頁,可以提前幾天看完?

5、一輛汽車4小時行駛了26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又行了2.4小時,前後一共行駛了多少千米?(用兩種方法解答)

6、石河農場先派8台收割機參加收割晚稻,前2天收割19.2公頃,後來增加到13台收割機,用同樣的速度又割4天,他們一共割多少公頃?

7、甲乙兩地相距600千米,一列客車和一列貨車同時從甲開往乙,客車比貨車早到4小時,客車到乙地時,貨車行了400千米。客車行完全程要用多長時間?

答案:

1、5×45÷(5-0.5)=50(天)

2、(150-7.5)÷(7.5÷3)=57(根)

3、0.48×30÷(0.48+0.02)=28.8(天)

4、15-32×15÷40=3(天)

5、260÷4×2.4+260=416(千米)260÷4×(4+2.4)=416(千米)

6、19.2÷2÷8×4×13+19.2=81.6(公頃)

7、600÷[(600-400)÷4]-4=8(小時)或4÷(600÷400-1)=8(小時)

國小五年級數學應用題100道及答案 篇三

1、大卡車每小時行50千米,小汽車每小時行60千米,它們從相距660千米的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經過幾小時兩車相遇?

2、兩個工程隊合鋪一條長6600米的地下管道,甲隊從東往西每天鋪150米,乙隊從西往東每天鋪的是甲的1.2倍,經過幾天可以鋪完?

3、甲、乙兩地相距350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36千米;一輛摩托車從乙地開往甲地,每小時行34千米。

①兩車同時行了2.5小時後,還相距多少千米?

②兩車同時行了幾小時後相遇?

③兩車在途中相遇後,又繼續行了0.6小時,這時兩車相距多遠?

4、甲、乙兩個城市相距680千米。慢車從甲城開往乙城,每小時行60千米;2小時後,快車從乙城開往甲城,每小時行80千米。快車開出幾小時後兩車相遇?

5、師徒二人上午8時開始合做一批零件,師傅每小時做27個,徒弟每小時做25個。已知他們共做了130個,完成任務時是幾時幾分?

6、某車間用兩台機牀同時加工2160個零件,第一台機牀每小時加工24個,第二台機牀每小時加工30個。如果每天工作8小時,加工完成這批零件需要多少天?

7、甲乙兩人共同完成380個零件的加工任務,已知二人合作一天可以生產60個零件,現在甲先做4天后,由乙接着做8天全部完成任務,乙每天生產零件多少個?

答案:

1、660÷(50+60)=6(小時)

2、6600÷(150+150×1.2)=20(天)

3、①350-(36+34)×2.5=175(千米)

②350÷(36+34)=5(小時)

③(36+34)×0.6=42(千米)

4、(68-60×2)÷(60+80)=4(小時)

5、130÷(27+25)=2.5(小時)2.5小時=2小時30分8+2小時30分=10時30分

6、30+24=54(個)2160÷54=40(小時)40÷8=5(天)

7、(380-60×4)÷(8-4)=3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