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三年級數學精品課件(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7W

國小三年級數學精品課件(精品多篇)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課件一:分數的初步認識 篇一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92頁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説一説、估一估一系列活動中,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分數。

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分數。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和學生用具。

【教學過程】

(一)情境談話,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嗎?(中秋節)中秋節有什麼習俗呢?(賞月、吃月餅)(課件)同學們愛吃月餅嗎?(愛)

師:這裏有4塊月餅,怎樣分給兩個小朋友才公平呢?(課件)

生:一人分2塊,這樣才公平。

師:數學上把“公平、一樣多”叫做“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如果有兩塊月餅,又該怎麼分呢?(課件)

生:每人分一塊。

師:現在月餅只有一塊(課件),還能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嗎?

生:能。(師板書: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師:每人分得多少呢?(半塊);半塊用哪個數表示呢?用我們學過的數能不能表示出來呢?(不能,學生猜測1/2)師:對!就是 1/2,(課件出示1/2),誰知道1/2是個什麼數?

生:分數

師:對!今天我們就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朋友——分數。(板書: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經歷由整數到分數的過程,着眼一個“探”字,抓住新舊知識間的連接點,知道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1、認識1/2:

師:誰能結合剛才分月餅的過程説一説1/2表示什麼意思?

(引導學生説出: 表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板書: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師:指名學生再次説説1/2的意思

師:(師指另一份月餅)那這一份呢?(讓學生明白另一份也是這個月餅的1/2)

師:現在同桌相互説説1/2的意思。

師:1/2怎麼寫呢?(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寫:先寫一短橫—,表示平均分;再寫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兩份;最後寫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師:1/2怎麼讀呢?(生讀一遍,再書空寫一遍。)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初步感知分數“1/2”的含義,學會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2、理解1/2:

(1)體會分數的實際意義

師:大家想想,半塊月餅可以是 1/2,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是這樣分的?

生:一個蘋果、一個蛋糕……(用生活實例完整地説一説1/2所表示的具體含義)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2)、動手摺一折

師:其實,我們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上也都藏着 1/2,想不想把它找出來?

請看要求(課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 1/2塗上顏色)

生:動手操作,動口説含義。

師:(巡視指導),做完的同學同桌互相小聲説説,你是怎樣得到這張紙的 1/2 的?(學生把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生1:我把這張正方形紙片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

生2:我把這張長方形紙片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 1/2。

生3:我把這張圓形紙片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

師:追問,這些圖形各不相同,為什麼都可以表示出1/2?

生:都是把這些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

師:對!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1/2 。

【設計意圖:主要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發展自己,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進一步認識 1/2,豐富1/2的表象。着眼一個“動”字。通過有意識的追問,使學生感受到: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判斷1/2,引出1/4

師:老師也折了幾種圖形,塗色部分是不是它們的1/2呢?請大家用手勢判斷“對”或“錯”,看誰反應快!(課件出示:)

生1:第一個對,因為它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 1/2。

生2:第二個錯,因為它不是平均分。

生3:第三個不是1/2,應該是1/4。

【設計意圖:通過判斷練習,進一步明白1/2的含義,同時巧妙的引出了】

4、探索 1/4

(1)、認識1/4

師:誰來説説1/4表示什麼意思?

生:表示把一個三角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 1/4。

師:誰會寫 1/4?

生:一生上台板演,全班書空。

(2)、探索1/4

小組活動:折出一張正方形紙的1/4並塗一塗。

師:小組先討論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後再動手,比一比哪一組的方法又多又好。

小組合作,小組交流,小組自願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和全班交流。

同桌互相説説1/4表示什麼意思?

師:追問:這些圖形都相同,折法不同,為什麼每份都能用1/4來表示?

生: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1/4。

師:很正確!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1/4。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理解 1/2的基礎上,自然的掌握1/4的含義,並通過觀察、比較明白:相同的圖形,雖然折法不同,但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用表示 1/4,進一步明確分數的含義。】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來!睜大雙眼到生活中看一看。

1、看:下面的'畫面讓你聯想到幾分之一?(課件)

2、播放:多美滋1+1奶粉廣告。

東東把一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來了八人,剛解決這個問題,又來了第九個人。

看廣告讓你能聯想到幾分之一?

生:能想到1/4。

從哪個畫面中聯想到1/8?

生:第一幅畫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8

從哪個面畫中聯想到的1/8?

生:第三、四畫面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2

這裏的1/2是整個蛋糕的1/2嗎?

生: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

生:1/9

如果開始就有9個人,平均分成9份,每人就得到這塊蛋糕的?

(四)迴歸生活、全課總結。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分數,只要同學們善於觀察就能發現它們。下面就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今天的內容吧!(播放《幸福拍手歌》)

【板書設計】

分數的初步認識

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二分之一。

1/2                    1/4

(學生作品展示)      (學生作品展示)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課件二:口算乘法 篇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數學68-69面的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教材與學情分析:

本小節的口算乘法,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法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小節的內容例1是整十數乘一位數,而這一例題又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從表內乘法的計算2×9擴展到2×10;第二部分是任意的整十數乘一位數。由於三年級的學生是在表內乘法的基礎上來學習口算乘法的,所以讓他們在9乘幾的基礎上計算10乘幾推出幾十、幾百的數乘一位數,這樣能夠讓學生自己發現和得出整十、整百的數乘一位數的計算規律,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為後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對知識遷移類推的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使學生經歷整十、整百等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周圍世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髮現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正確進行口算。

難點:發現、歸納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及理解口算原理。

教具準備:課件、口算卡片、學生練習紙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同學們,我們在二年級已經學完1—9的乘法口訣,大家忘記了嗎?那好,老師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戰?請看……(出示口算卡片)

2、同學們,老師想請你們幫忙解決一些問題,你們願意嗎?請仔細看……(課件逐題出示,學生口答)

6個十是(     )   20個十是(    )  12個百是(     )

5個千是(     )  40裏有(    )個十  300裏有(     )個百

二、創設生活情境,引入新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去過遊樂場嗎?那老師今天就帶你們一起到遊樂園去玩一玩,好不好?(課件出示兒童遊樂場情境圖)(生觀察)

2、引導學生看情境圖,尋找信息、捕捉信息。

師:從這幅情境圖中你看到了什麼?(學生口答)

3、小精靈語(點擊播放)嗨!我是你們的朋友小精靈,你們能根據這幅圖上的遊樂項目價格表提出一些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

交流彙報。

三、學習新知:

1、學習例題1(1) (課件出示情境圖)

根據學生的提問適時的出示例題。(課件出示)

(1)、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

學生列出算式並説出答案,師板書:2×9=18(元)

(2)、課件出示: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錢?

①、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師板書:

2×10=

想:2乘1個十等於2個十,就是20

適時提問:你會做嗎?學生説出不同的方法。

③、根據學生的計算方法進行小結: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那哪種方法口算更簡便呢?

(3)及時反饋4×10 =        3×10 =

10×7 =        10×5 =

2、例題1(2)

(1)、課件出示: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你會列式嗎?

①學生列出算式,師板書:

20×3=

想:2個十乘3等於6個十,就是60

②思考:20×3=?小朋友們先自己獨立地想,然後同位交流自己的想法。

學生彙報不同的思考方法。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想法:

a、因為3個20是60,所以20×3=60;

b、因為2×3=6,所以20×3=60;

c、2個十×3=6個十,6個十就是60

……

③、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進行小結:同學們想出了各種方法來口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口算乘法。(板書課題)

四、鞏固練習:

同學們,請看!一列過山車開過來了,小朋友只要回答對以下闖關題就可以免費乘坐了。想坐嗎?那好!看看能否闖關成功。

1、考考你(課件出示)

闖關題:2×3=   20×3=   200×3=   2000×3=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四道算式,你認為怎樣口算最快。

把你的想法與同位説一説,在彙報交流。

引導學生總結出:我們在口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時,可以先把這些題目看做表內乘法,計算出積,再看因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下面就運用我們剛剛得出的規律來試試看,好嗎?

3、及時反饋(比比誰最棒哦)

20×4=          7×60=        80×5=

3×600=         700×8=      200×5=

(學生回答後問:400×5的積後面為什麼不是兩個0而是3個0)

4、玩一玩(讓學生上台自己點擊)

師:同學們,一羣勤勞的小蜜蜂出來採蜜,可是它們都迷路了,你們願意幫它們找到回家的路嗎?——(課件出示):①7座小房子上有7個不同的數字140、12000、400、80、90、180②6只小蜜蜂的胸前掛着6個不同的算式:80×5=    7×20=    30×3=

90×2=    8×10=    4×300=

請學生上台點擊小蜜蜂的房子,讓蜜蜂飛回家,最後出現這6只小蜜蜂的畫外音——親愛的同學們!謝謝你們,你們真是一羣樂於助人的好孩子,我們會感激你的!

師:啊,太感人了!同學們真棒,竟然能利用咱們剛學的知識幫助迷路的小蜜蜂找到家了,真是了不起啊!

小朋友,我們剛才幫了蜜蜂一個大忙了,願不願再去幫幫超市的工作人員呢?(願意)請看!

4、小試牛刀(課件出示)

一種牛奶每箱賣40元,昨天下午毛家超市賣了這種牛奶8箱,請你幫毛家超市算算這8箱牛奶賣了多少錢?

五、做遊戲:找朋友

六、動腦大比拼

同學們,我們現在放鬆一下吧,好嗎?

請每位同學寫出兩道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算式,然後讓同位做。再指名學生説出剛才出的口算題,考考老師,老師故意説錯幾題。

七、談收穫和感受。

同學們,本節課中你學習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穫和感受呢?説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哦。

板書設計:

口算乘法

2×9=18

2×10=20                      20×3=60

想:2乘1個十等於2個十,就是20   想:2個十乘3等於6個十,就是60

國小三年級數學優秀課件 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具體問題的探索,體會時間與數學的密切聯繫,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過觀察、比較、尋找各種規律,體會到日曆中包含着豐富的數學問題。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規律的。每天我們到一定的時間就會做一定的事情。在這樣的作息時間裏就存在這很多數學問題,你們有興趣研究嗎?

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飛飛的父親是一名火車司機,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飛飛的母親是一名飛機乘務員,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從9月1日開始算起,請用▲標出父親的休息日,用●標出母親的休息日。(課本第75頁的例題)

2、圍繞下列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交流:哪幾天飛飛的父母同時在家休息?哪一天飛飛能和父親同時休息?

3、指導學生將日曆中的帶標記的日期填到相對應的圖中。

4、學生根據表示“父親休息日”“母親休息日”“飛飛休息日”的三張圖填出表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韋恩圖,並交流填的方法。

三、拓展應用:

觀察日曆找規律:

觀察日曆中的加框的4個數字,你發現了什麼?

12比11多1,……18比11多7,……

嘿!我發現了:11+19=30,……換另一組再試一試。

教學反思:

5、時間與數學

教學目標:

1、根據居民身份證號碼,知道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並推算出他的歲數。

2、學習用統籌的思想去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聯繫具體實例,讓學生經歷合作探究的過程。

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創設“看身份證”的情境,提出問題:你知道這個人的出生年、月、日嗎?她今年幾歲了?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請學生觀察、交流從身份證上獲得的信息。

2、全班交流根據居民身份證號碼,知道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並推算出他的歲數的方法。

三、實踐練習,拓展延伸

1、獨立完成第78頁的2、3兩題,然後分別交流自己的結果是怎樣想出來的。

2、(回家)做水的小實驗,並進行相關的計算,然後交流實驗後的想法。

四、課堂總結:在這堂課中,你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