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優質課文《白楊禮讚》教案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7.73K

優質課文《白楊禮讚》教案

語文《白楊禮讚》教案一

一、教學目標

◎正確説出全文結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通過朗讀、閲讀和品味關鍵字等方法,結合教師解釋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結構的基礎上感受象徵手法的表達效果。

◎學生通過學習本文,北方農民、哨兵所具有的團結、向上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學生通過朗讀、閲讀和品味關鍵字等方法,結合教師解釋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結構的基礎上感受象徵手法的表達效果。

三、教學方法

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學生説説自己喜歡的植物,以及自己喜歡它的哪一種品格,互動兩輪,順勢引題。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談談讀完課文有什麼感受。

2.請學生簡述文章中主要寫了那些對象。

(楊樹;人)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1.朗讀課文1-6自然段,請用一個詞概括楊樹的特點。

(不平凡)

2.同桌合作,文中描寫了楊樹哪些不平凡?

(生長的環境:單調;形態:力爭上游)

3.朗讀課文7-9自然段,説説北方的農民、哨兵等人具有哪些特點?

(生命力強;質樸、堅強、力求上進)

4.小組討論,作者是如何從樹過渡到人的?

(象徵的手法)

(四)小組討論,拓展延伸

白楊樹和北方的農民、哨兵等人具有相似性,為什麼此處不是比喻而是象徵?比喻和象徵有何區別?

(比喻:喻體通常為具象的,兩者是特徵上的相似;象徵通常是用具象象徵抽象的特點,兩者所體現的品格品質相似。)

(五)回顧全文,小結作業

結合板書請學生集體簡述本文説明的內容,結束課文。

作業:請學生再次回想下自己喜歡的植物,使用象徵手法寫一段200-300字的短文,下次課分享。

五、教學反思

本文寫自1940年,茅盾曾經的文字多以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為主角,此篇熱情地歌頌了抗戰中的士兵百姓。《白楊禮讚》寫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1940年5月,茅盾離開新疆返回內地,受朱德同志邀請前往延安。在延安參觀講學期間,看到了抗日軍民團結戰鬥的精神風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變後,作者借禮讚西北高原上的白楊樹,來表達對北方抗日軍民熱愛和讚美之情,便寫下了此文。結合這段創作背景,學生會更加深刻地理解茅盾寫作對象及寫作風格的改變。

語文《白楊禮讚》教案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反覆朗讀,在朗讀中感受文章的底藴和情感,學習並積累文章的優美語言。

2、領會烘托、對比、先抑後揚、象徵等手法表現主題的寫法,並靈活運用到課外閲讀和寫作中。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

1、瞭解“禮讚”的,領會作者熱情謳歌中華民族保家衞國的偉大精神之思想感情。

2、繼承和發揚當年抗日軍民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把自己鍛鍊成不怕困難的生活強者。

三、過程與方法:

1、從課內往課外拓展,將“讀”“寫”“考”三者緊密結合起來。

2、上課重點放在思考感悟和動筆訓練。

3、先學後教,教為學服務,在學生的難點處適機點撥。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情感與結構,學習象徵等手法。

2、教學難點:理解第二段的內容及作用。

五、教學安排:兩教時

第一教時:整體感知,把握線索結構和感情基調等)

第二教時:合作探究,賞析本文的藝術手法及其妙處。

【教學要點】

1、複習舊課,明確主題。

2、究一:品味本文在構思方面的藝術特色。

3、探究二:品味描寫景物遣詞造句的特色。

4、總結本節課內容要點。

5、佈置作業:寫兩個作文片段,運用本文技法。

第二教時

一、導入,朗讀全文。

二、複習舊課,明確主題。

(一)問題導學,複習舊課。

(二)明確主題: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描寫了白楊樹的生長環境、外在形態和內在品格三方面的特點,運用象徵手法、先抑後揚等手法,通過對白楊樹不平凡的形象的讚美,歌頌了北方軍民團結抗戰、奮發向上的精神品質,進而歌頌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品質。

三、探究一:品味本文在構思方面的藝術特色。

(一)賞析象徵及其表現效果。

1、什麼是象徵手法?它與比喻有什麼區別?

在文藝創作中,象徵主義往往是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但二者 又有區別:

(1)比喻可以用於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狀,而象徵只用於表示有關人類的品質或人類組織的性質,而且也都從本質特徵上考慮。

(2)一般的比喻,其喻體在全篇文章中不佔主要地位,它並不是文章的主要題材,如果這類喻體在文章中佔了主要地位就稱為象徵體了。這種手法也稱為象徵手法了,這是。個重要的區別標誌。

(3)比喻適用於各類文體,象徵一般只適用於抒情作品。

2、白楊樹的象徵意義是什麼?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貴族化的楠木又象徵什麼呢?

(1)白楊樹本身特點就是高大挺直,生命力頑強。枝枝葉葉緊靠團結、力爭上游倔強挺立,不折不撓。哪裏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顯示了不軟弱,不動搖的頑強精神,是樹中的偉丈夫。作者用它象徵內在品格近似的北方的農民和在敵後廣大土地上守衞家鄉的哨兵,也象徵了在華北平原譜寫歷史的精神和意志。

(2)作者為什麼運用象徵,而不直接寫抗日軍民呢?

“人貴直,文貴曲”。美文運用象徵,使文章顯得含蓄委婉,讓意境更美,給讀者留下揣摩玩味的餘地,同時,也可以逃過特定環境的政治劫難。

(3)“貴族化的楠木”象徵什麼?

茅盾同志説:貴族化的楠木象徵國民黨反動派。我寫此散文是這樣想的。

(二)賞析先抑後揚的手法,理解其作用。

1、朗讀第二段和第三段,思考:上下文是怎樣銜接的?文意的重點在“單調”,還是“驚奇”?

明確:描述完高原景色,寫景色給作者的感受是先“雄壯”後“單調”,為寫見到白楊樹“驚奇地叫了一聲”作襯托,意在突出白楊樹蓄勢。強調白楊樹的生長環境不平凡,即給西北高原帶來無生機和活力,祛除色彩的單調的,給廣闊無邊的高原增添美感,讓人們耳目一新、賞心悦目。

2、朗讀第七段開頭至“它是樹中的偉丈夫”,思考:文意突出的“美女子”還是“偉丈夫”?

明確:先説長得太挺直的白楊樹稱不上“樹中的美女子”,看似個缺點,而後強調它與西北風抗爭的氣質像是“樹中的偉丈夫”。貶低它外形上缺乏多姿多彩,意在強調高大的白楊樹具備的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温和,堅強不屈等氣質美,後者才是作者想讚美的部分。可見,白楊樹屬於內在美勝於外在美的一種樹!

四、探究二:本文語言朗朗上口、生動形象,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談談它的妙處。

(一)詞語運用準確、凝練、生動。

(1)第二自然段怎樣描寫高原景色的?在遣詞造句方面有什麼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明確:語言凝練優美,又富於變化。尤其是譴詞用字更注意形象貼切。如用“無邊無垠”寫高原的“大”;用“坦蕩如砥”寫高原的“平”;用“黃綠錯綜”寫高原的“色”;

(2)課文第5段具體描寫白楊樹的樹幹樹枝樹皮運用哪些形容詞?請找出來加以品賞。

明確:用“筆直”寫樹幹樹枝;用“一律向上,緊緊靠攏”丫枝,用“片片向上”寫葉子;用“光滑”寫樹皮的質地,用“銀色”“淡青色”寫樹皮的顏色。用“倔強挺立”和“不折不撓”寫白楊樹外在形象的同時,也含蓄地讚美它的品格和氣質了!

(3)課文第7段用哪些生動凝練的詞語高度概括白楊樹的內在品格的?請找出來品賞。

明確:“偉岸”、“正直”、“樸質”、“嚴肅”、“温和”、“堅強不屈與挺拔”。這些詞語與上文是否重複出現呢?沒有,作者有意避開重複運用,值得我們寫作上學習。這些簡潔凝練帶有歸納作用的詞語,這些詞語藴含豐富,是對白楊樹的生長環境和外形特徵浮想聯翩和反覆咀嚼感悟得來的結果。它們恰恰與北方抗戰軍民的優秀品質相吻合。

(二)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反問、對比的修辭手法,使語言富有感染力。

請同學們分別找出來,仔細品味。

四、總結本節課的教學要點。

五、佈置作業:運用象徵的手法,寫一種事物,給予熱情讚美。要求:1、先寫外在特點,再寫內在精神,語句表達務必運用比喻或擬人的修辭手法,採用先抑後揚的技巧。2、寫真情實感,支持順理成章,反對牽強附會。3、字數不少於600字。

語文《白楊禮讚》教案三

一、教學思路

部版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是散文單元。

散文以包藴萬千的內容,豐富的哲理、精深的思想、巧妙的語言成為學生語文能力訓練的極佳媒介,特別有利於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散文的行文思路,作家的文風學養,都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最容易學習和模仿的,好的散文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教學提供了難得的範例。

散文融情、理、趣於一體,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一個個美的不同角度,大大拓展了學生的審美視野,有助於學生審美感受力和鑑賞能力的提升。

現代散文教學的核心內容就是帶着學生去體會美,即語言美,形式美,意境美,情感美,哲思美。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閲讀不同類型的散文,瞭解不同散文的特點。《背影》是一篇寫人敍事的散文,表現永恆的父子之情;《白楊禮讚》是一篇託物言志的散文,謳歌昂揚剛健的民族精神;《永久的生命》《我為什麼而活着》是充滿哲思的文章,思考生命的永恆和人生的真諦。《昆明的雨》是一篇以雨為話題,展現雨季中尋常生活的美感與詩意。《背影》《白楊禮讚》兩篇文章都有一個集中的具體的形象;《昆明的雨》沒有一個集中的具體的描述形象,更散一些;但是這幾篇文章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所寫的景,人,事,物,都凝聚於一條線。這三篇文章在構思上有個共同的特點,表達情感的句子迴環往復,構成文章的迴環之美。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寫法,品味語言。《白楊禮讚》是一篇託物言志的經典名篇。學生對這一類散文還比較陌生,需要教師在引導細緻閲讀上下功夫。

二、教學設計

1、導入

2、認識課文

大聲朗讀課文。

@請同學們用一句帶有四字詞語的話説説讀到了什麼?

讀到了作者對白楊樹的深情讚美。

讀到了白楊樹生長在西北無邊無垠的高原上。

讀到了白楊樹不屈不撓對抗着西北風。

讀到了白楊樹丫枝絕不旁逸斜出。

讀到了白楊樹的倔強挺立。

讀到了白楊樹偉岸質樸。

讀到了白楊樹的堅強不屈象徵了北方農民。

讀到了白楊樹力求上進的精神象徵了我們民族解放鬥爭中的精神。

師:總結一下,就是作者寫了白楊樹的生長環境,白楊樹的外形,白楊樹的精神,白楊樹的象徵意義,表達了作者對白楊樹的讚美之情。以上這些內容就像一粒粒珍珠,被作者用一條線串了起來。這條線是——作者對白楊樹的“讚美”。讚美白楊樹,作者用了——“不平凡”這個詞語。這樣的句子在文中出現了5次,形成迴環往復之美。

3、説説“不平凡”這個詞

仔細閲讀課文,找出文中寫白楊樹不平凡的段落,再圈點勾畫出寫白楊樹不平凡的句子,最後用

“白楊樹不平凡在——”

的句式説話。

白楊樹不平凡在它的生長環境是無邊無垠,坦蕩如砥的黃土高原。

白楊樹不平凡在它是力爭上游的樹。

白楊樹不平凡在它有筆直的幹,筆直的枝。

白楊樹不平凡在它丫枝一律向上,緊緊靠攏,成為一束,絕不旁逸斜出。

白楊樹不平凡在它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着倔強挺立。

白楊樹不平凡在它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着西北風。

白楊樹不平凡在它是樹中的偉丈夫。

白楊樹不平凡在它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象徵了北方的農民。

白楊樹不平凡在它的傲然挺立象徵了守為家鄉的哨兵。

白楊樹不平凡在它象徵了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精神和意志。

白楊樹不平凡在它不但象徵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鬥爭中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從整篇文章角度,談談作者構思的不平凡

文章一共9個自然段。第一段,開篇點題,讚美白楊樹,總起全文。

第二段,描寫西北高原景色,突出白楊樹的生長環境。

第三段,寫作者猛然見到白楊樹時的驚喜。

第四段,讚美白楊樹的不平凡。

第五段,詳寫白楊樹的外形。

第六段,讚美白楊樹。

第 7段,寫白楊樹的內在精神,揭示其象徵意義。

第8段,直接點名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第9段,通過與楠木對比,讚揚白楊樹。

通過以上對段落的分析可以看出,1、4、6、8、9段都反覆説道“白楊樹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這情感是貫穿全文的線,圍繞這條線,作者寫了白楊樹的生存環境,外形和內在精神,從而揭示出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精讀課文第7段,説説寫作手法的不平凡

1、輕聲讀第7段,讀出三個層次。

2、輕聲讀第7段,讀出三層意思。

3、輕聲讀第7段,讀出三次變化的語氣。

女生讀第一個層次,男生讀第二個層次,共讀第三個層次。

前三句先説白楊樹不美,第四句讚揚白楊樹是偉丈夫,緊接着連用四個反問句,將白楊樹與北方農民、北方的抗戰軍民、抗戰軍民的精神和意志建立起聯繫,層層深入揭示出它的象徵意義。欲揚先抑,顯出文章波瀾。有對比,有排比,使文章意趣盎然。

仿照第7段,以自己熟悉的一種植物為描寫對象,寫一段150字的片段。

4、總結

這節課我們用“不平凡”這個詞貫穿了整個課堂,讀白楊的不平凡,析課文構思的不平凡,賞段落結構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