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白楊》課文精品教學設計(通用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4.43K

《白楊》課文精品教學設計(通用多篇)

《白楊》課文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白楊的特點,教育學生學習建設者那種熱愛邊疆、紮根邊疆的志向和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

2、學習本課借物喻人的寫法,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導學生查字典自學生字、新詞,完成課後習題。

【教學重點】學習借物寫人的表達方法,能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領會父親對孩子講述的那段話。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具準備】

幻燈片或掛圖一幅、朗讀錄音。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自學生字新詞,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板書:白楊)

2、導語。

3、教師範讀課文,學生了解主要內容。(抓中心)

(1)教師範讀。讓學生思考: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討論明確:課文講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帶着自己年幼的兒女前去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楊引起了議論的事。

4、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劃:邊讀課文邊劃生字、生詞及易錯的熟字。

(2)查: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詞。

(3)講:學生互相交流學習體會。(音、形、義各有側重,教師作重點指導)

戈:用部首查字法查“戈”部,理解“戈壁”的意思。

撫:注意讀準字音,在字典中取準“撫”的義項,理解“撫摸”的意思。

介:用部首查字法查“人”部。

清晰:聯繫課文理解詞義,是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可舉出反義詞(清晰—模糊),近義詞(清晰—清楚,分明)。

渾黃一體:全是黃色,分不清界限。指導學生在想象中體會。

表白:對人解釋,説明自己的意思。

(對於生字新詞的處理,還要在講讀時指導學生結合語言環境加深理解。)

5、學生默讀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抓思路)

(1)提出要求:默讀課文,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然後交流。(教師可提示: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寫父親和孩子們議論白楊樹的。)

(2)討論明確:課文按記敍內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從窗口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寫大戈壁和鐵路沿線的白楊樹。第二段(從“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寫父親與孩子們議論白楊樹。第三段(從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後),寫孩子們將和爸爸一樣地在邊疆紮根。

6。作業:

(1)寫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和近義詞:

清晰軟弱動搖

(2)根據課後習題1的提示,認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講讀課文,解詞析句,完成課後習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交待學習任務。

1、板書課題。

2、導言。

3、概括主要內容及寫作順序。(從整體入手)

(二)講讀課文(從整體到部分)

[講讀第一段](從整體到部分)

1、看圖、聽讀、思考:大戈壁什麼樣?白楊樹什麼樣?

2、默讀思考:課文中怎樣描寫大戈壁?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劃出主要詞句)

3、讀後討論。(通過解詞析句理解、體會)

(1)課文中怎樣寫大戈壁?請你結合畫面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大戈壁什麼樣?作者要寫白楊,為什麼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2)課文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高大挺秀”的“秀”字怎麼講?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4、教師小結。

[講讀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思考:父親和孩子們是怎樣議論白楊樹的?

2、讀後討論交流。

(1)這裏的“一位旅客”指誰?這裏的“衞士”指什麼?為什麼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灘上的白楊出神”呢?

(2)請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對話。思考:誰説的話是主要的?兄妹對白楊有什麼看法?爸爸是怎樣介紹白楊樹的?

(3)教師讀父親的話後提問:“表白”怎麼講?為什麼説他在表白自己的心願?

3、劃出句中的關聯詞語,並按要求造句。

4、教師小結。

[講讀第三段]

1、教師引讀後,提問:此時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麼?會想些什麼呢?

2、教師小結。

3、學生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又回到整體)師生藉助板書共同總結。

附:板書設計

説明:怎樣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呢?我的指導思想是,必須讓學生經歷充分的閲讀實踐,使其在認真讀書中理解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具體內容,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要在學生充分閲讀的基礎上,幫助他們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使其既學習語言,又受到教育,同時掌握讀懂一篇課文的方法。為此,我採取了“解詞析句”、“朗讀感受”、“小結描述”三點做法,把讀、講、議、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解詞析句,深入理解

課文的思想內容是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因此,閲讀教學必須重視語言文字的講解,通過解詞析句,幫助學生領會內容,體會感情,使之得到薰陶,受到教育。教學時,我注意抓住關鍵詞句精講、細讀,使學生由“語感”進入“情感”,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悉心研究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白楊》這一課是以象徵的手法,借物喻人的。因此,教學時,指導學生學習作者怎樣生動形象地寫物,是教學的重點,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恰如其分地喻人,則是教學的難點。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本課借物喻人的深刻藴含,在講讀課文時,我採用“解詞析句”的方法,抓住重點詞語,分析富有深刻含義的句子,來指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容,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詞。抓住課文中“茫茫、清晰、渾黃一體、挺秀、表白”等一些最能表現文章思想內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詞語進行講解。在指導學生解詞時,不但啟發學生理解詞語的本身意義,還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掌握這些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所表達的特定含義和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指導學生理解“高大挺秀”這個詞語時,首先指導學生利用平時積累的知識説説描寫參天大樹時,一般常用什麼詞語?書中用了哪個詞?接着,指導學生理解“挺秀”的“秀”字在這裏表達什麼意思;而後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作者為什麼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最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這個“秀”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一個“秀”字,飽含着作者對白楊的喜愛讚美之情。這樣層層深入地講解詞語,不僅訓練了學生辨析詞義和準確用詞的能力,而且也培養了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析句。重點指導學生理解“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灘上的衞士出神”,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三句話,以及文章的最後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

“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灘上的衞士出神”,這是一種比擬的説法。對於國小五年級的學生説比較生疏,也不易掌握。講讀時,我便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認識這個句子的含義。首先引導學生理解:“這裏的衞士指什麼?”學生脱口而出:“指的是白楊樹。”緊接着,又引導學生考慮:作者為什麼不説“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灘上的白楊樹出神”呢?通過討論,學生認識到,作者將白楊樹比作衞士,生動形象,更加突出了白楊樹的高大挺秀,以及它對於戈壁灘的重要意義。這樣,又加深了學生對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認識。

課文中“父親”的話是文章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使學生深入理解句子含義,我首先指導他們反覆讀,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後,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話寫出白楊的什麼特點?它的深刻含義是什麼?通過逐句分析,最後歸納出白楊的形體特點(高大挺秀)和生長特點(生命力強),並使學生懂得,父親的話是託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寫物,實際上是在喻人,是通過對白楊樹的讚美來歌頌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建設者,歌頌他們無論在什麼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像白楊那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為了加深這個認識,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我指導他們學習書中的句式,運用“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造句。這樣既訓練了他們運用詞語的能力,又強化和發展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力。

對於課文最後一句話的理解,我沒有機械地照書後要求讓學生説句子含義,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親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時此刻父親看到了什麼,他想些什麼?從而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理解“……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通過解詞析句,不僅使學生掌握本課託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寫法,也使學生掌握了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內容和思想的方法。

二、朗讀感受,印證理解

讀,是閲讀教學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活動,應該貫穿於講讀教學的全過程。教一篇課文,如果只是一味地講,左一個講解,右一個分析,那樣就容易把一篇完整的課文,講得支離破碎,還佔用了學生讀的時間。學生沒有閲讀實踐,閲讀能力是得不到培養的。國小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要加強朗讀和默讀。朗讀和默讀是最重要最經常的閲讀訓練,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須具備的閲讀能力。”如果熟讀深思,學生就會像演員進入角色那樣進入課文的意境,從中理解字詞句的含義,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觸到作者跳動的脈搏。

《白楊》這篇課文,作者通過白楊讚美了熱愛邊疆、紮根邊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講讀課文時,首先要使學生深入領會白楊的高尚品格,然後把白楊的品格和人物的行為聯繫起來。具體地講,就是把戈壁灘上高大挺秀的白楊和“爸爸”紮根邊疆聯繫起來,把小白楊樹迎着風沙成長和孩子們一定會在邊疆茁壯成長聯繫起來。為了使學生深入把握文章的中心,我採用了教師範讀、帶讀、引讀和學生默讀、自由讀、分角色讀、個人讀等形式,並注意指導學生讀出作者對白楊的讚美之情,從而表達對建設者的敬佩之意。

課文的第二段寫父親和孩子們議論白楊的特點,內涵較深,情感豐富。孩子與“父親”對白楊的認識理解是不同的,情感也不同,哥哥讚美它“高”,妹妹則稱頌它“直”,這只是孩子們直觀的感性的認識。他們並不知道“為什麼這麼直,這麼大”,父親的話回答了孩子們潛在的疑問,講了白楊的特點,其中含義很深,是讓孩子們由表及裏地認識白楊的品格。學習這一段,首先,我讓學生各自輕聲讀全段,思考:旅客們是怎樣議論白楊的。這是從整體上體會人物的情感。接着,指導學生分角色讀人物對話部分,要求學生體會孩子們的欣喜,父親的深沉。又通過指名讀來檢查學生的理解和感情的表達情況,然後通過默讀點出重點詞語,以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最後,我帶讀“父親”的話,藉以連通學生理解的思路,以形成完整的思緒。使學生和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情緒上受到感染,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這樣,講前讀,講中讀,講後讀,學生的理解會在充分的閲讀中加深感受,得到印證。

三、小結描述,昇華理解

教學中,教師應當用完美的語言去啟迪、影響、感染學生。閲讀課既要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分析,讓學生學習書本上的語言,也要用教師對課文理解的語言去影響學生,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達到昇華理解。

在講完白楊的形象之中,我進行了如下小結:“普普通通的白楊樹到處可見,在庭院,在公園,在城市的街旁,在鄉間的路邊,對此,人們不足為奇。然而,在滿目荒蕪單調的大戈壁,看到這清秀挺拔的白楊樹,那碧綠向上的葉子,銀白泛青的樹幹,給茫茫的戈壁帶來了生機和希望,也給過往的旅客增添了快慰和喜悦。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於是,白楊便成了旅客議論的話題。”這樣的小結,再現了白楊樹高大挺秀的形象,使學生情緒盎然,猶如置身於茫茫的大戈壁,看到了白楊的身姿,既加深了對白楊形象的理解,也為下文的學習作了鋪墊。

在講完白楊的特點以後,我這樣進行小結:“白楊樹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裏需要,就在哪裏生根、發芽。城市需要它們,它們就舒展丰姿供人欣賞;農村需要它們,它們就心甘情願地挽起臂膀,築成防風林牆。如今,戈壁灘需要它,它就在這生根了。它們頭頂青天,腳踩戈壁,不管遇到風沙還是烈日,不管遇到乾旱還是雨雪,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通過小結,學生越發感到白楊樹是那麼可愛,邊疆的建設者是那麼可敬。於是,他們也情不自禁地隨和着老師,一起進行小結,更加強了課堂效果。可見,設計優美精彩的小結,不僅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始終處於生動形象的語言感染氣氛中,有利於他們感知豐富多彩的優美語言,提高他們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能力。

在講讀課文結束時,我結合板書做了這樣的小結:“這篇課文采用象徵手法,借物喻人。作者寫了大戈壁的荒涼,也寫了白楊樹的挺秀;寫了孩子們的天真,也寫了爸爸的深情。語言樸實無華,感情真摯深沉。作者實則寫物,意在喻人,讚美祖國邊陲建設者熱愛邊疆,紮根邊疆的志向;不畏艱難,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欣慰地看到祖國邊疆建設後繼有人的希望。我們衷心地祝願:戈壁灘上的白楊樹越栽越多,越長越高,越來越美。”

學生隨着老師的手勢,藉助板書,同老師一齊吟誦。此時,師生入情入境,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了共鳴,從心底裏欽佩那些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裏需要就在哪裏安家的建設者。這發自肺腑之聲,將課堂教學氣氛推向高潮,師生沉浸在詩情畫意之中。課雖結束了,但情猶未盡,意猶未已,使學生的理解和感情進一步得到了昇華。

《白楊》課文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大傘、撫摸、介紹、邊疆、陷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語句,聯繫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願。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品質。

教學難點:

1體會文章的寫法,感悟白楊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2體會父親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情懷。

教學準備:

1課前要求同學們蒐集有關邊疆建設者的資料:如屯墾戍邊的生產建設兵團戰士、支邊人員以及參加新疆建設的其他人員等等。

2教師為同學們準備一些相關的影視資料、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趣引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大戈壁嗎?(蒙古語意為難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種粗沙、礫石覆蓋在硬土層上的荒漠地形。)然而,在這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的荒涼大戈壁上,卻生長着一棵棵高大的身影,你知道他們是什麼嗎?它們就是挺拔的白楊。今天我們就隨着作者,到這荒涼的戈壁灘看一看。教師板書:白楊

【學生帶着對戈壁的好奇之心,進入課文,產生激情,收到引情激趣的效果】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自學生字生詞。

1師此時你一定在想,荒涼的戈壁究竟是什麼樣的?白楊為什麼會在那裏生長呢?在這裏生長的白楊樹會有有什麼特點呢?現在,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並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生字新詞,然後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學生自學,可以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2教師檢查學生自學結果:

(1)對一些詞語的理解。

渾黃一體:都是渾濁的黃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環境惡劣,沒山沒水沒人煙,只有漫天黃沙,,連天和地的界限也無法分清。

高大挺拔:高大筆直,挺拔秀麗超出一般。文中用來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楊樹,在那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仍能夠長的如此高大,令人讚歎。

(2)提醒學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疆”字不要丟“土”,與“僵”在字形字義上進行區別;“陷”字右下的筆順是撇、豎、橫、橫折、橫、橫。

(3)説説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文章主要寫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楊,展開議論的事。

(4)把握作者的行文線索:在西行的列車上,爸爸和他的孩子看見窗外的白楊討論白楊的特點,爸爸表明心跡。

三、細讀品味瞭解白楊的生活環境

學習課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

1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白楊樹的生長環境。

(1)白楊樹生長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裏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幾乎沒有生命的存在。

(明確白楊的生命力極強)

(2)那裏的天地都是渾黃的,經常飛沙走石,狂風四起。

(明確白楊樹的生活環境及其惡劣。)

(教師引導,學生頭腦中產生飛沙走石的畫面)

(3)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這是爸爸介紹白楊的話,要重點理解,明確白楊的特點:不擇環境堅強不軟弱從來都那麼直)

(4)教師出示相關的課件或圖片,學生以圖片為栽體,進一步感受白楊樹的堅強。

(5)品讀爸爸的話。讀出對白楊的讚歎之情。

(6)把爸爸的話背誦下來。

【學生感受到白楊樹生活環境的惡劣及性格的堅強,為以後的言物喻志打下伏筆】

2此時的你最想對白楊樹説點什麼?

(1)唱一唱有關楊樹的歌曲。

(2)介紹一下寫白楊樹的一首小詩。

(3)也可提出問題,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環境生存呢?

(4)也可對白楊樹的喜愛之情等。

四、提出疑問置留作業

剛才的同學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白楊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環境生活呢?爸爸介紹了白楊,真的是單純的在介紹白楊樹嗎?課下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下節課我們共同交流。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直奔情境

1、複習有關詞語: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大傘撫摸、介紹、邊疆、陷入

2、指名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一段話。

二、剖析實質表達心聲

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那麼他要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心呢?

學習第10至12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聲。

1指名讀讀這一自然段,説説表白是什麼意思,解釋説明;也,説明爸爸説樹即説人。

生思考:為什麼説爸爸也是在表達自己的心呢?你是怎麼理解的?和同學們討論一下。

抓住表白一詞進行理解。

爸爸看見戈壁灘上高大的白楊樹,觸景生情,以白楊自勉,是託物言志,勉勵自己要向白楊樹一樣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不軟弱,也不動搖。

2白楊樹是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綠色戰士,那麼,爸爸的生活環境又會怎樣呢?

(1)生討論彙報抓住爸爸和白楊特點的相似之處。

(2)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有關建設兵團或支邊人員的有關影視資料。

(學生感受同時產生聯想,感受爸爸和白楊樹一樣,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建設邊疆,無私的奉獻着自己一切的場景。)

【抓住事物間的相通之處,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3西部需要開發,祖國需要建設,那麼需要的就是向爸爸這樣的邊疆的建設者,正是他們才使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好。不知道此時的你,面對如此高尚的爸爸,想説説些什麼呢?把你的心理話説給你的同學聽好嗎?

三、再現希望體會寫法

1學習本文的最後一自然段

你能理解“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的身邊,幾棵小樹正在迎風成長起來”這句話的含義嗎?

預設:

(1)高大的白楊指爸爸自己,身邊的幾棵小樹即指他的孩子們。

(2)爸爸希望他的孩子也能紮根邊疆,成為邊疆的建設者。

(3)這是爸爸的願望,更能體現爸爸的高尚情操。

2帶着對父親的敬意讀一讀這段話好嗎?

3體會寫法

白楊樹和爸爸有着相同的本質特點,他們不怕環境的惡劣,默默的為大地和人類奉獻着自己的一切,作者藉助白楊的這個特點,明寫白楊,暗寫自己和與自己一樣的邊疆戍衞者。這種寫作手法就是託物言志,借物喻人。

(明確什麼是託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

四、感情朗讀收束全文

帶着對白楊樹的讚歎,對邊疆戍衞者的敬意,對西部未來的憧憬,讓我們再一次回到課文之中,去感受這種真真切切的奉獻精神吧。指名感情朗讀課文。邊讀邊再一次感受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好嗎?

【以讀啟思,讀中體驗,讀中表達情感】

《白楊》課文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寫“晰傘”等五個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分辯、介紹、撫摸、表白、沉思”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邊疆建設者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紮根作貢獻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體會爸爸説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爸爸的心願。

教學準備

1、課件:有關大戈壁的錄像片。理解白楊特點及體會爸爸心願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樂朗讀錄音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檢查預習

1、出示彩圖,揭示課題,釋題。

2、檢查預習情況,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聽配樂朗讀錄音帶

二、默讀課文,初曉大意

三、學生自學課文,出示自學思考題:

1、大戈壁是什麼樣的?白楊樹是什麼樣的?

2、爸爸是怎樣向孩子介紹白楊樹的?

3、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四、再讀課文,理清結構

1、學生試着給文章分段,用鉛筆標示。

2、學生討論,説出自己的分段並説明理由。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討論。

第一段,從開頭到“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講列車在茫茫的大戈壁運行,不時有高大挺秀的白楊樹閃過。

第二段,從“一位旅客”到“也不動搖”,講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

第三段,從“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到“那麼高大”,講爸爸的話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後一個自然段,講孩子們也會像小白楊那樣,紮根邊疆,茁壯成長。+

五、自由朗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六、練習用段意歸併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有分歧,再讀再討論。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圖片,師:你們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進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現在假想我們也坐上了開往新疆的火車,火車把我們帶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麼樣的呢?齊讀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環境惡劣,抓住“茫茫”、“渾黃一體”、“沒有……沒有……也沒有”等詞語

2、出示大戈壁的錄象,教師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只有滿地的沙石。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裏是天,哪裏是地。戈壁是多麼荒涼呀。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感知初步瞭解大戈壁的特點,從而進一步認識白楊,最後昇華到對在那裏生活的建設者的瞭解。)

3、作者要寫白楊樹,為什麼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請學生髮表看法:(告訴我們白楊樹所生長的環境很惡劣。這裏用惡劣的環境烘托白楊樹的高大形象。)

齊讀第3自然段,讀後回答:在戈壁上白楊樹長得怎樣呢?

(高大挺秀)

師:在滿目荒蕪單調的大戈壁,看到這清秀挺拔的白楊樹,那碧綠向上的葉子,銀白泛青的樹幹,給茫茫的戈壁帶來了生機和希望,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4、看到這白楊樹,爸爸的神情是怎樣的?兄妹倆又是怎樣爭論的呢?

大戈壁這麼荒涼,環境這麼惡劣,白楊卻長得那麼高大挺秀,像衞士一樣守衞着鐵路。讀到這裏,你覺得白楊怎樣?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爸爸説的話?(讚美)

分角色朗讀4—12自然段。

二、課件出示爸爸介紹白楊的第12自然段,然後逐句讀講

1、“這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這麼高大。”

“從來”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講了白楊的什麼特點?(高、直)

2、“哪兒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兒生根、發牙、長了粗壯的枝幹。”

3、“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師:這段話用了哪些關聯詞語,請畫出來。

師:這段話用了哪些關聯詞語,請畫出來。(學生畫後交流)

生:這裏用了“哪兒……哪兒……”。

生:還有“不管……不管……總是……”

師:同學們,學到這裏,你對白楊產生什麼感情?(崇敬)

那麼,我們帶着這種感情來讀讀這幾句話。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齊讀)

師:白楊樹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裏需要,就在哪裏生根、發芽。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這就是白楊的品格。

(設計意圖:朗讀體味爸爸的一番話不僅回答了兒子的問題,而且熱情讚揚了白楊生命力強,堅強不屈的品格,第二段課文是文章的中心內容,提煉出“高”“直”這一白楊樹的外形特徵)

過渡: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願。爸爸的心願是什麼呢?

三、引讀討論14自然段:

1、“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

2”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國小,將來再念中學。”

3、“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問:孩子們不知道新疆那麼荒涼,爸爸媽媽為什麼去新疆工作?

孩子們不知道爸爸為什麼要帶他們去新疆讀書?到底是為什麼呢?

同學再讀第14小節,爸爸介紹白楊的三句話,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

(設計意圖:抓住課文中的三個“只知道,”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讓學生進行積極思維活動,經過一連串的引疑讀、思活動,學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決心、信心和希望孩子們也像白楊那樣在邊疆生根、成長的赤誠之心。)

過渡:爸爸介紹的這一點知識就像一粒種子播在孩子們幼小的心裏,這種子能不能生根、發芽、成長呢?

四、學習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體會含着的意思

質疑。小組討論提出的問題。

1、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指誰?幾棵小樹指誰?

2、為什麼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嘴角會浮起一絲微笑?

請學生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白楊:哪兒需要,哪兒生根,不管風沙雨雪乾旱洪水(堅強)。

爸爸:邊疆需要,紮根邊疆,不怕任何艱難困苦(堅強)。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爸爸的心願: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響教育下,一定能夠像白楊那樣紮根邊疆,建設邊疆。)

五、總結課文,昇華中心

請學生用文中的重點詞語連成一段通順的話:

“哪兒……哪兒……”。

“不管……不管……總是……”

堅強白楊邊疆建設者

六、有感情自由朗讀全文

七、作業

1、抄寫課後詞語。

2、練習背誦課文。

《白楊》課文優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白楊的特點,學習邊疆建設者像白楊一樣,“哪裏需要哪裏安家”的高貴品質。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白楊的特點,學習邊疆建設者像白楊一樣,“哪裏需要哪裏安家”的高貴品質。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瞭解白楊的特點。

(二)理清課文脈絡,分段、概括段意。

(三)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初讀課文,瞭解白楊的特點。

(三)理清課文脈絡,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白楊”是一種樹的名字,又叫大葉楊,哪位同學見過,你能介紹一下嗎?

調動學生學習《白楊》這一課的積極性,由學生們的介紹將同學們帶入描寫白楊樹的情景中。

同學們講得好。白楊樹在我國北方平原地區、沙漠地區種植非常廣泛,因為它樹木筆直,生命力強,而且還可以防風固沙。因此,人們都很喜歡它。

(二)學習本課生字詞,掃除文字障礙。

1、填寫生字表格。(音序、音節、部首、再查幾畫、結構、字義、組詞。)

2、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分辨字形。

注意指導學生讀準本課中生字以外的字音。

3、區別形近字,然後組詞。

教師出示形近字,也可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容易寫錯的字,想一想它與哪個字相近及怎麼區別,以促使學生記準字形。

撫(撫摸)洪(洪水)埋(埋怨)介(介紹)疆(邊疆)

扶(攙扶)烘(烘托)理(道理)價(評價)韁(韁繩)

茫(蒼茫)辨(辨析)挺(挺拔)晰(清晰)戈(戈壁)

芒(光芒)辯(辯論)廷(宮廷)析(分析)弋(弋獲)

4、辨析詞語,理解詞義。

5、區別近義詞、反義詞,進一步理解詞義。

(1)近義詞

清晰—(清楚)表白—(表明)分辨—(辨別)粗壯—(健壯)

軟弱—(懦弱)界線—(分界)分辯—(辯解)沉思—(深思)

(2)反義詞

清晰—(模糊)軟弱—(堅強)動搖—(堅定)

精壯—(細小)消失—(出現)

(三)理清脈絡,瞭解課文內容,分段,概括段意。

這篇課文以白楊為線索,用自然段合併法,把課文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寫大戈壁的鐵路線上長着高大挺秀的白楊。

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講的是“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並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講的是“孩子們”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們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楊樹。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他們看到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邊,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

(四)朗讀課文,瞭解白楊樹的特點,為理解邊疆建設者的高貴品質做準備。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邊疆建設者建設邊疆的高貴品質。

(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邊疆建設者建設邊疆的高貴品質。

(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三、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繼續學習《白楊》。請四位同學每人朗讀一段課文,其他同學思考問題。

出示幻燈片,請同學齊讀題目,《白楊》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件什麼事?

請同學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白楊》這篇課文記敍了爸爸在旅途中向孩子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樹的事。)

“一位旅客正望着這些戈壁灘上的衞士出神。”“衞士”指什麼。

(這裏講的“衞士”指的是戈壁灘上的白楊樹。)

這位旅客“出神”為什麼呢?我們分析課文之後,就會明白了。

(二)理解爸爸介紹白楊樹的話。突破課文難點。

請同學們在書上畫出爸爸介紹白楊樹特點的話,並説一説每句話都講了白楊樹的什麼特點。

(第一句是這樣寫的,“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這句話寫出了白楊樹直的特點。

第二句話是,“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這句話寫了白楊樹適應性強的特點,無論“在哪兒”它都能適應,並且很快生根、發芽。)

集體朗讀這兩句話,再一次體會白楊樹的特點。

板書:直

適應性強

請同學們結合課文談一談哪些地方表現了白楊樹直和適應性強的特點。

(課文第三自然段有一個詞“高大挺秀”,説明了白楊樹又高又直。

爸爸講白楊樹特點的話中有兩個“哪兒”,説明了無論在什麼地點,什麼情況下,白楊樹都能夠很快生根發芽。表現了白楊樹適應性強。)

説得很好。請看書上的圖,這些白楊樹生長在什麼地方?

(大戈壁上。)

對。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的圖畫,聽配樂朗讀第一段的錄音,想象一下大戈壁的樣子,談談你的感覺。

(大戈壁荒無人煙、環境很惡劣。)

在這樣荒無人煙,環境很差的地方,白楊樹卻生長得這麼“高大挺秀”,這一點不僅説明白楊樹直,而且也説明白楊樹適應性強。請一位同學再來讀一讀爸爸的第二句話,體會白楊樹的這一特點。

(“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爸爸講的第三句話介紹的是白楊的什麼特點呢?

(這句話講的是白楊堅強,不軟弱,不怕艱險和抵禦災害的特點。)

板書:堅強

從這裏可以看出,白楊樹不但“高大挺秀”,適應力強,而且還能抵禦災害。爸爸講的話無不流露着他對白楊樹的讚美。請同學們以讚美的語氣朗讀這段話。

(“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同學們,請你想一想,爸爸的話只是在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請你用書上的話來談一談。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表白”是什麼意思?

(“表白”就是向別人解釋或説明自己的思想。)

可是,此時此刻孩子們還不能理解爸爸的“表白”,他們“只知道”什麼呢?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國小,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汽車。”)

課文連續用了三個“只知道”告訴我們孩子們知道的全部內容。他們不知道的是什麼?我們同學能不能替他們想一想呀?四個人一組討論、研究一下,他們不知道的內容是什麼?

教師巡視指導各小組的討論,然後請小組選出代表發表意見。

除了孩子們知道的,他們不知道的是什麼?請各組派代表談談你們的討論結果。

(孩子們不知道爸爸媽媽在新疆做什麼工作,怎樣工作?

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不在自己親人身邊工作,而要去新疆工作?)

同學們講得很有深度,他們還不知道什麼?

(他們不知道爸爸為什麼要把他們接到新疆上學?他們還不知道新疆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同學們討論得很好,如果繼續討論下去,可能還會有眾多的不知道。現在我們一起來歸納小結一下。

請同學們朗讀三個“只知道”,教師在每個“只知道”的句子後,加上同學們討論的“不知道”的內容。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

可是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去新疆工作?做什麼工作?

(“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國小,將來再念中學。”

可是他們不知道爸爸為什麼要把他們接到新疆唸書?

(“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可是他們不知道新疆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師:同學們,孩子們不知道的這些內容,都是爸爸想讓他們知道的。那麼,爸爸到底想讓他們知道什麼呢?請同學們再一次分小組議論議論,替孩子們找到答案。

(因為新疆是祖國的邊疆,生活條件及生活環境都很不好,需要很多有能力有才幹的人去建設。所以他們的爸爸媽媽就來到了新疆。)

當年很多邊疆建設者都和課文中的爸爸媽媽一樣,聽從祖國的召喚來到新疆。為什麼他們又要把自己的孩子也接到新疆呢?

(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們能繼承他們的工作,建設邊疆。)

爸爸的心願,也就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沒有直接講明,卻讓同學們給解釋得這麼好。看來同學們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可是爸爸好像對白楊樹情有獨鍾,為什麼?

(爸爸介紹白楊樹的目的是要表白自己的心。實際上他通過介紹白楊樹表白了很多邊疆建設者的心願:祖國需要他們在哪兒工作,他們就到哪兒去安家。)

的確如此,許多邊疆建設者離開了繁華的城市。告別了朝夕相處的親人,毅然來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貢獻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還為此獻出了生命。同學們,你們説他們是不是具備了白楊樹的高貴品格的人呢?

我們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朗讀爸爸讚揚白楊樹的幾句話。

(三)默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理解爸爸“又陷入了沉思。”

同學們,通過以上的分析,前面提到的爸爸在車上望着車窗外“出神”,是因為他想到自己。可現在爸爸“望”着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他又沉思什麼?從哪兒看出來的?

(課文最後一段的第二句話是這樣説的,“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這是因為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幾棵小樹象徵的是:邊疆建設者的下一代正迎着困難,茁壯成長。這一點是他希望的。因此他很欣慰。由此,我也理解了剛才爸爸沉思的內容,他在想孩子們是否也能同他們一樣迎着困難,不怕艱苦,建設邊疆呢?

説得好。爸爸的“微笑”已經説明,他不必擔心了。

(四)朗讀全文,體會邊疆建設者具備白楊樹的高貴品格。

(五)理解《白楊》的中心思想。

教師出示投影:

選擇你認為概括的最準確的中心思想:

1、課文講的是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

2、課文表達了邊疆建設者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

3、課文通過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這件事,讚揚了邊疆建設者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請三位同學讀三種答案,同學們進行比較,然後找出一種最準確的答案,並説一説為什麼?

(我認為第三種答案是最準確的。因為第一種只寫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而沒有寫出作者的寫作目的。第二種沒有講課文中的什麼事,只寫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好像還不全面。而第三種講的是最全面、最準確的,它把課文的寫作目的與主要內容結合在一起。)

請同學們齊讀第三種答案。

板書:紮根邊疆

建設邊疆

(六)總結全文。

從課題我們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白楊樹,可是通過分析課文,我們又進一步明白了,作者描寫白楊樹,實際上讚揚了邊疆的建設者。這種寫法很新穎,能夠引人入勝。這種方法叫做借物喻人。表面上寫白楊,可真正的目的是寫那裏的人。白楊的品格,正是邊疆建設者的品格。小白楊迎着風沙成長,也正是邊疆建設者對孩子們紮根邊疆健康成長的期待。

板書:借物喻人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記住白楊的特點,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探究活動

1、根據課文內容進行續寫,想像20年以後,課文中的“哥哥”“妹妹”是如何心繫新疆,建設新疆的。

2、通過讀書看報,收聽廣播,收看電視,瞭解西部大開發的情況,與同學交流。

《白楊》課文優秀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課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紹白楊的特點,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學習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2、理解重點詞語與句子,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體會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後一段:爸爸看見幾棵小白楊迎着風沙成長起來,嘴角浮起微笑,實際上是為建設邊疆後繼有人而感到欣慰。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儀、膠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文

當代著名作家楊朔曾寫過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楊禮讚》,文中讚美了白楊力爭上游的品格,並借白楊歌頌了有着白楊一樣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位當代作家袁鷹的文章《白楊》。(板書課題)。大家打開書預習內容,看插圖,認識白楊樹。

二、範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學生自學課文

1、藉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讀課文:①聯繫課文中語句,想想大戈壁是什麼樣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劃下來,想想這些話的意思。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清晰介紹新疆

注意: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結合課文理解詞義。字音易錯的:清晰(x9),不讀(x@);字形易錯的:新疆。“疆”字不要丟“土”,與“僵”區別。

2、讀課後題4“讀讀寫寫”中的詞語,並對詞義加以理解。

3、指名朗讀課文,糾正讀音,標點自然段。

4、默讀課文,回答思考題。

①把書上內容與自己已有知識相結合,説説大戈壁是什麼樣子的?

②讀一讀你剛才所畫的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想想其中的含義。

五、練習讀熟課文,朗讀課文

六、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全文並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發興趣

楊朔的《白楊禮讚》讚美了白楊力爭上游的品格和具有白楊一樣品格的北方人民,那麼袁鷹的《白楊》要歌頌白楊的什麼品格呢?下面我們就學習《白楊》這篇文章,(板書課題:白楊)

二、指名朗讀全文

1、思考:從爸爸介紹白楊樹的話中,可以看出白楊有哪些特點?

2、討論得出答案,老師板書:(①外表:挺直、粗壯;②內在:哪裏需要就在哪裏紮根,堅強、不軟弱、不動搖。)

3、結合課文前後內容談談你對白楊的特點的理解。

4、朗讀這段話,體會白楊的品格。(有感情地朗讀)

5、練習背誦此自然段。

三、細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1、默讀課文,自學。(投影出示)

讀句子,聯繫上下文回答括號裏的問題:

(1)一位旅客正望着這些戈壁灘上的衞士出神。(“衞士”是什麼意思?本課指的是什麼?這位旅客為什麼“出神”?)[討論後板書:邊疆建設者]

(2)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表白了自己的心。(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表白了自己什麼樣的心願?)[討論後板書:紮根邊疆、建設邊疆]

(3)爸爸一手摟着一個孩子,望着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課文第一處講到“沉思”,爸爸在沉思什麼?這裏爸爸又在沉思什麼?)

2、小組討論解答。

3、大家分析解答。

4、朗讀這幾句話,體會其中的深刻含義。

四、老師:望着窗外的衞士,爸爸想着、想着,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這是為什麼呢?學生接着回答。然後

1、指名一人朗讀課文最後一句話,大家分析其中的深刻含義。

2、“微笑”又説明了什麼?(板書:無私奉獻的精神。)

3、朗讀訓練,體會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4、練習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五、朗讀全文,想想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六、確定中心思想,完成課後練習三(選擇中心)

説明:課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方法。(板書:借物喻人)

七、總結深化

本文作者袁鷹運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熱情讚美了具有白楊一樣品格的邊疆建設者,他們紮根邊疆、無私奉獻的精神感染了在座的同學們,也感染了老師。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創造祖國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白楊》課文優秀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理解爸爸借白楊表白的自己的心;

過程與方法:通過品析文章的重點語句,掌握作者使用的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邊疆建設者紮根西部、默默奉獻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作者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方法

談話法,通讀感悟法,討論法,品讀語句法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找出三個問句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瞭解到課文講的是一位父親帶自己的兩個孩子去新疆上學在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了白楊樹的故事,並重點學習了白楊樹的特點。那麼這位父親真的只是在説白楊樹嗎?這是本節課要學習的重點。

(二)初讀感知;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閲讀課文,回憶上節課所學的關於白楊樹的特點。

(板書:高大挺秀、堅強、不軟弱、不動搖)

順勢過渡到深入研讀:文章中介紹了這麼多關於白楊樹的特點,真的只是在説白楊樹嗎?

(三)深入研讀:

1、引導學生找出“不是的,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學生閲讀這一段落,聯繫全文回答:爸爸的心是一顆怎樣的心?從文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來?

學生找出下文中“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爸爸是個邊疆工作者,邊疆需要他,他就在那裏生根發芽。

3、教師總結這是爸爸的“心態”(願意紮根邊疆無私奉獻自己的心),並引導學生明白,像爸爸一樣的這是一類人。

(板書:心態;紮根邊疆,默默無聞)

過渡:文章當中除了寫爸爸的心態之外,表白的心還指什麼?從文中哪裏可以看出?

(學生已經漸入文章情境,所以這一部分安排學生小組討論,自主合作學習完成,彙報成果,教師總結即可)

4、學生得出“心”的第二層含義即是“心願”。並找到文章末尾“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顆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

進而得出:爸爸希望作者和妹妹長大後也能夠成為像他一樣的人這個心願。

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5、在學生理解透本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出本課“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學生很快就能掌握;至此,教學環節結束。

(四)拓展延伸

這一部分我會從課文的情感入手,引導學生將情感拓展到更深層次,我會設置如下問題:如果同學們長大了有選擇工作地的機會,你願不願意去建設西部,去那些需要我們的偏遠地區工作?

這樣設計在鞏固內容的基礎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以提升。

(五)小結作業

《白楊》課文優秀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邊境戰士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紮根作貢獻的好品質。

3、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學習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選擇材料的。

4、學會本科生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段落。

教學重點:

瞭解白楊樹的特點,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選材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爸爸”介紹白楊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本,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喜歡讀書,主動、充分、快樂地人人嚮往在一種美好的境界中去讀書,逐步品味語言中的情感、感觸閲讀中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播放閻維文演唱的《小白楊》(學生會唱的可一起隨唱)然後在渲染的氣氛中導入:同學們,歌曲中唱到了什麼?你喜歡歌中的白楊嗎?自由説一説你在哪些地方見過白楊樹?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長的白楊樹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隨着動人歌聲,一同與課文中的父子三人“坐上”通往新疆的直達專列,去那裏親自感受一下白楊樹的堅強與美麗。

出示課題,生齊讀課題。

師: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胡的只是滿地的沙石。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裏是天,哪裏是地。戈壁是多麼荒涼呀。作者要寫白楊樹,為什麼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生:這就告訴我們白楊樹所生長的環境很惡劣。

生:這裏用惡劣的環境烘托白楊樹的高大形象。

師:請同學們看課文中作者描寫戈壁灘上的白楊用了哪個詞語?

生:高大挺秀。

師:作者為什麼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這個詞呢?要表達什麼情感?

生:這是作者誇讚白楊樹,告訴我們那普通的白楊樹不僅高大挺拔,而且清秀美麗。

生:這個“秀”字流露了作者對白楊樹的欣喜之情。本來白楊很一般,我們也常常見到,並不美麗,可在作者眼裏,它是美麗的。生:這個“秀”字表達了作者對白楊樹,特別是生長在祖國大西北戈壁灘上的白楊樹的讚美之情。

師:很好。作者別具匠心,一個“秀”字,不僅描繪了白楊樹的形象美,而且突出了白楊樹的品格美,抒發了作者對白楊樹的讚美敬佩之情。(板書:高大挺秀,紮根邊疆)

設計意圖:

導語設疑激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運用電化教學,把學生領到大戈壁來,感受白楊生長環境的惡劣。

二、品讀詞句,理解品格

師:同學們,學到這裏,你對白楊產生什麼感情?

生:崇敬。

師:那麼,我們帶着這種感情來讀讀這幾句話。

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齊讀)

師:爸爸是怎樣介紹白楊樹的?

生:“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這裏是説白楊樹姿態很美,一向是高大、筆直的。“直”象徵着人的正直。

生:“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這告訴我們,無論把白楊樹栽到哪裏,它就在哪裏生根、發芽,為人類造福。

生:這是説白楊樹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能適應各種生活環境。這正是白楊的品格。

生:作者寫物,意在喻人。“風沙、雨雪、乾旱、洪水”是指建設者所遇到的困難;“堅強、不軟弱、不動搖”是寫建設者們把一生獻給了祖國邊疆那種頑強不屈的奮鬥精神。

生:白楊樹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不曾有過分毫的屈曲,仍舊長得那麼端莊、凝重,筆直地聳入高空,正象徵建設者們在大西北荒漠上克服種種困難、紮根邊疆的精神。

師:爸爸的這番話含蓄深沉。請同學們帶着對白楊樹的熱愛,對邊疆建設者的敬佩之情,齊讀這段話。

三、讀文段,體會感情

啟發過渡:爸爸介紹白楊樹時為什麼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了呢?他為什麼要想一會兒才告訴兒子和女兒呢?

師: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生: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願。

師:爸爸的心願是什麼呢?你能不能從下面的一段話中看出?

生:爸爸的心願是:不僅自己要像白楊那樣紮根邊疆,還希望孩子們也能像白楊那樣紮根邊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話既回答了兒子的問題,又是在借白楊勉勵自己,教育孩子。

四、總結課文,昇華中心

師:課題是《白楊》,全文是不是僅僅寫白楊?讚揚了爸爸什麼精神?

生:不是。是借白楊來讚美爸爸的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師:讚揚爸爸實際上就是讚美什麼人?

生:讚揚千千萬萬邊疆建設者。

總結啟發想象:

是呀,多少邊疆創業者,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祖國邊疆建設事業,有的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新疆有許多的“白楊樹”,我們這裏也有“白楊樹”,誰呀?

《白楊》課文優秀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會組詞運用,理解“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分辯、撫摩、邊疆”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概括中心思想,認識白楊的特點,讀懂句子隱藏的深刻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4、初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習獻身祖國建設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概括中心思想,認識白楊的特點,讀懂句子隱藏的深刻含義。

2、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邊疆建設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一)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理清文章脈絡,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理解爸爸介紹白楊特點的深刻含義。

二、重點、難點

(一)掌握本課生字新詞並學會運用。

(二)理清文章脈絡,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什麼是大戈壁嗎?(大戈壁:來自蒙古語,蒙古語稱礫石質荒漠為戈壁,茫茫戈壁灘上佈滿粗砂、礫石,這種地區地面缺水,植物稀少,主要分佈於內蒙古高原中西部及其邊緣山地。)

然而,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卻有一種植物能頑強地生活着,同學們知道是什麼植物嗎?(白楊)

“白楊”是一種樹的名字,哪位同學見過,你能介紹一下嗎?

白楊樹在我國北方平原地區、沙漠地區種植非常廣泛,高大筆直,生命力強,不講究生存條件,哪裏需要哪裏生根,還可以防風固沙。

今天,就讓我們隨着作者到這荒涼的戈壁灘看一看。板書:白楊。(學生帶着對戈壁和白楊的好奇之心快速進入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生通過查字典等自主掃清字詞障礙,劃分段落,整體感知。

1、教師檢查學生對生字掌握情況及對新詞的理解:

提醒學生注意生字字形,如“疆”字不要丟掉了“土”字,與“僵”字在字形字義上的區別;“陷”字右下的筆順是撇、豎、橫、橫折、橫、橫。

新詞,如:渾黃一體——都是渾濁的黃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環境惡劣,漫天黃沙,天和地的界限都分不清。

高大挺拔——高大筆直,挺拔秀麗,很不一般。本文用來形容茫茫戈壁中的白楊,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仍能夠長的如此高大,令人讚歎。

2、提出問題:

(1)哪位同學能説一説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文章主要寫了在通往新疆的一列火車上,兩個孩子看到車窗外一排排高大整齊的白楊展開討論,並引出爸爸的一番意義深刻的談話的事。

(2)找出文中寫了白楊的哪些特點,劃出來,説一説。

板書:白楊——高大挺秀、易於種植、適應性強、堅強不動搖

(三)理清脈絡,瞭解課文內容,劃分段落,概括段意,請同學回答。總結:這篇課文以白楊為線索,用自然段合併法可以把課文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寫大戈壁的鐵路線上長着高大挺秀的白楊。

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講的是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並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講孩子們不能理解爸爸的心意,他們只知道新疆很遠,爸爸媽媽要到那裏工作,還要帶他們一起去,他們將來要一直生活在那裏。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講的是爸爸看到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邊,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嘴角又浮起了一絲微笑。

(四)再讀課文,讀出對白楊的讚歎之情。

(五)佈置作業。

《白楊》課文優秀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現方法,體會課文借白楊的特點,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2、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深刻含義,學習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3、認識本課6個生字,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體會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後一段:

爸爸看見幾棵小白楊迎着風沙成長起來,嘴角浮起微笑,實際上是為建設邊疆後繼有人而感到欣慰。

【課前準備】

白楊、戈壁灘的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文

1、今天,我們來學習當代作家袁鷹的文章《白楊》。

板書課題:

白楊2、看插圖,認識白楊樹。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藉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讀課文:

⑴聯繫課文中語句,想想大戈壁是什麼樣子的。

⑵把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劃下來,想想這些話的意思。

3、檢查自學情況:

指名朗讀課文,糾正讀音,標點自然段。

注意:

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字音易錯的:清晰。

字形易錯的:新疆。“疆”字不要丟“土”,與“僵”區別。

三、默讀課文,初步感知

1、默讀課文,説説大戈壁是什麼樣子的?

荒涼、寸草不生、貧瘠……

2、讀一讀你剛才所劃的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想想其中的含義:

⑴理解:

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説説從字面上體會到白楊的生長環境十分的惡劣,感受到白楊十分的堅強就可以了。

⑵朗讀:

大戈壁這麼荒涼,環境這麼惡劣,白楊卻長得那麼高大挺秀,像衞士一樣守衞着鐵路。讀到這裏,你覺得白楊怎樣?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爸爸説的話?

(讚美、驕傲的語氣。)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爸爸的話。

四、再次朗讀,深入體會

找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

爸爸僅僅是在讚揚白楊嗎?他的話中似乎還有更深的含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吧。

二、品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輕輕閉上眼睛聽錄音,看看在腦海中浮現了什麼樣的畫面。

板書並理解:

高大挺秀2、為什麼會感受到白楊是高大挺秀的?

(戈壁的荒涼,寸草不生,而白楊在那裏是如此的挺拔,在滿眼沒有綠意的戈壁上,白楊越加高大挺秀了。)

3、爸爸看到白楊,有什麼感受?引讀第一段。

(體會“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

4、當哥哥和妹妹在議論白楊時,什麼問題使爸爸變得嚴肅起來(默讀4~13節)?

三、理解研讀,深悟課文

1、找到爸爸説的話,弄清有幾句,並想想這幾句概括了白楊的什麼特點,請一名學生朗讀並一同歸納,板書:

枝幹挺直

白楊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生長

堅強2、默讀:

把表現白楊生命力強的詞語勾劃出來,理解這三句話怎麼表現白楊生命力頑強的。

3、有感情地朗讀,注意體會重點詞語的感情。

4、體會句羣關係,重點讀第三句。

5、換人稱讀:

用爸爸的話來讚美白楊。把“它”換作“你”。

6、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把16和14節對比着默讀,爸爸要表達什麼呢?他和白楊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

服從需要、紮根邊疆、無私奉獻。

7、默讀最後一段話,想想爸爸為什麼開始沉默,後來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實現嗎?為什麼?

(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楊一樣適應那裏的艱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楊一樣很頑強地生活下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響教育下,一定能夠像白楊那樣紮根邊疆,建設邊疆。)

四、縱覽全文,體會中心

1、我們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楊的品質,那麼現在你體會到了什麼呢?

⑴爸爸不只是介紹白楊,讚美白楊,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願,就是像白楊那樣,服從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作無私的奉獻。

⑵爸爸的心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們一樣為邊疆出力,一樣建設邊疆。

⑶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白楊一樣頑強,不怕困難。

2、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重點句子。

五、拓展練習

1、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閲讀鏈接《帳篷》。

3、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寫幾句話,誇誇像課文中的爸爸一樣的祖國建設者或保衞者。

【板書設計】

白楊

高直

白楊高大挺秀生長範圍廣借物

生命力強|

爸爸表白心願紮根邊疆|

建設邊疆喻人

《白楊》課文優秀教學設計10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本,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喜歡讀書,主動、充分、快樂地人人嚮往在一種美好的境界中去讀書,逐步品味語言中的情感、感觸閲讀中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采取多種讀書形式進行感情朗讀,感悟人物的言行,體會藴含的思想感情。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給每位學生一個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平台。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段,揣摩重點詞,瞭解白楊樹的特點。鼓勵學生大膽説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及以後的做法。培養學生良好競爭及積極向進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小白楊》歌曲光盤、磁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播放閻維文演唱的《小白楊》(學生會唱的可一起隨唱)然後在渲染的氣氛中導入:

同學們,歌曲中唱到了什麼?你喜歡歌中的白楊嗎?自由説一説你在哪些地方見過白楊樹?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長的白楊樹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隨着動人歌聲,一同與課文中的父子三人坐上通往新疆的直達專列,去那裏親自感受一下白楊樹的堅強與美麗。

師板書課題:

白楊

學生書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掌握生字新詞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遇到難懂的詞語和句子畫出來。

2、教師啟發誘導:

小黑板出示:

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你讀懂了嗎?是通過課文中的那部分讀懂的?能説一説你在讀書中快速理解記憶的好方法嗎?

同桌之間然後自由交流。

3、處理學生在讀中出現的字詞問題:

介紹中的介易讀成jia,多音字幹兩種讀法及乾旱、枝幹,強兩種不同讀音,讓學生分辨清楚。再就是限要和恨、根、很、狠、跟等字區別開來。

抽幾名學生快速找一下課文中詞語,如:

清晰、高大挺秀、渾黃一體,根據課文上下內容説一下大體意思,為激發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課堂中可進行你説反、我對正、成語接龍和詞語類型擴展,如接龍高大挺秀──秀麗無比──比比皆是──是非分明──明知故問──問寒問暖──暖風習習──習習涼風──風調雨順──順心如意──意味深長──長年累月──月明星稀──稀奇古怪──怪聲怪氣──氣勢磅礴。

(此法能使學生養成勤於積累詞語的好習慣,大家不妨一試。此過程要注意對學生積極有效的進行評價。)

三、品讀課文、理清脈絡、讀中感悟

出示問題讓學生帶着疑惑再去深入品讀課文、讀中進行感悟:

1、提問:

文章中那些地方描寫了白楊樹,想一想你對白楊樹又有了哪些瞭解。

2、小組交流:

從每隔幾秒鐘,窗口外就飛快的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説明了白楊樹外形的特點。

板書:

高大、直

再啟發學生認真讀課文,回答白楊樹還有什麼特點,出示重點段:爸爸對兒子和女兒的一番意味深長的對話,為加深理解,可採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進行。

(兩個孩子的對話要指導學生讀出天真和稚氣來,爸爸的那段話因為是對孩子説的,讀時應注意透出嚴肅中又不失親切和循循善誘語感。)

引導把自己的體驗及感受真正讀出來,(可通過聽錄音、範讀)組織學生進行朗讀評價。朗讀中抓好自然段中的從來哪兒哪兒粗壯不管不管總是重點詞和兩組關聯詞組,邊讀、邊交流、邊思考,回答白楊樹在你的心目中具有了那些可貴之處。

板書:

不怕困難、生命力強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再進一步精讀,啟發,誘導:

同學們,本課表面上是在介紹白楊樹的特點,實際上是在讚揚白楊樹的品格,讚美具有白楊樹不屈不撓、拼搏頑強的人。引領學生找出文章中的中心句,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他是在表白自己的心,表白是告訴、説明的意思。以白楊樹勉勵自己紮根邊疆,建設邊疆,像白楊樹一樣堅強而不動搖。這種寫作手法是借物喻人,學過的《落花生》、《古井》、《醜菊》都是借物來讚揚人的美好品質的。希望大家以後在寫作中多嘗試這方面的題材,你會體味到獨特的無窮的樂趣。

出示課文最後一段,集體朗讀,提問:

還用什麼地方不理解,提出來交流。

重點讓學生從沉思、微笑兩個詞想象一下爸爸當時在想些什麼?從而體會到爸爸希望孩子像白楊樹那樣不怕困難,為邊疆做貢獻的心願。

新疆是什麼樣子?

(貧窮、落後、荒涼。)

西藏呢?

介紹孔繁森獻身西藏、萬名大學生自願去西部貢獻力量資料,再提問學生:

現在你能正確説出爸爸在對自己的孩子表白什麼嗎?

讓學生自己回答。

如果老師現在再讓大家讀一讀白楊樹特點的句子應讀出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對建設者的讚美之情)好,大家再一齊來感受白楊樹帶給我們的那特有的高尚品質吧。齊讀。最後讓我們再一次在歌聲中來體驗白楊那種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吧。

(播放歌曲)

五、作業設計

1、蒐集西部變化新成就資料,舉辦一期我可愛的西部演講比賽。

2、寫一篇借物喻人的小片斷,進行交流。

【板書設計】

讚美──白楊──建設者

高大直茂盛紮根邊疆

不怕困難生命力強建設邊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