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白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18W

《白楊》教案精品多篇

《白楊》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

1、通過自讀感悟、全班交流等形式,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重點詞句的深刻含義,學習邊疆建設者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奉獻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邊疆建設者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奉獻精神。

【教學準備】

1、視頻《戈壁風光》。

2、幻燈片《新疆建設者艱苦創業和新疆翻天覆地變化的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並抓住了課文的中心段,知道了這一課主要講爸爸在去新疆的路上,通過向孩子介紹白楊樹,來表白自己的內心。那麼爸爸向孩子介紹了白楊樹的什麼?又表白了自己的什麼心願呢?這節課我們就帶着這兩個問題深入地學習課文。

二、感悟白楊特點

1、請同學們自由出聲讀課文的1~12自然段,邊讀邊畫出爸爸紹白楊的話,然後認真讀讀這幾句,看看從中讀懂了什麼?

(提示讀書方法:抓關鍵詞、聯繫上下文、想象情境等。)

2、全班交流:

⑴ 找生讀句子。

⑵ 交流:

① 第一句:抓住“從來”理解,誰能換個近義詞來讀讀?

(比如:向來、一直、一向、歷來等。)

師:白楊樹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在漫長的歲月裏始終都是這樣。

② 第二句“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引導學生舉地名來説説哪兒需要白楊,白楊就在哪兒生長。

(比如:城市、農村、荒坡、沙漠、高原、路邊等。)

師過渡:現在大戈壁需要它,它就在大戈壁生根、發芽。下面我們就去大戈壁看一看。

(播放課件:戈壁風光。)

師引導:目睹了白楊的生活環境,再讀讀爸爸介紹白楊的話,我想你們一定有更深的體會。

(使生體會到白楊的生命力頑強。)

③ 第三句“不管遇到狂風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引導學生想象白楊遇到風沙、雨雪、乾旱、洪水時的情景,從而體會到白楊的堅強不屈的品格。

師:同學們,白楊樹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裏需要就在哪裏生根發芽。城市需要,它就默默無聞地舒枝展葉,綠化城市;農村需要,它就心甘情願地挽起臂膀,防風擋沙;戈壁需要它,它就紮根戈壁,成為鐵路線上的衞士。看,風沙刮來了,白楊像城牆一樣巍然屹立;雨雪打來了,白楊像青松一樣挺拔高潔;乾旱襲來了,白楊像駱駝一樣耐旱耐渴;洪水湧來了,白楊像磐石一樣牢固堅定。這就是白楊的品格。此時,你對白楊產生了怎樣的感情?

(敬佩、崇敬)

現在,你就放開聲朗讀這段,把自己的這種感情表達出來吧!

自由練讀後,指名讀。

三、領會爸爸的心願

1、師:爸爸只是在介紹白楊嗎?不是的,爸爸是在表白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願是什麼呢?找生讀14、15自然段。

2、交流:

師:爸爸向孩子介紹白楊樹,話裏有着深刻的含義,而 此時孩子們還不理解爸爸的表白,他們只知道什麼呢?

生結合課文回答。

3、師導:課文中用了三個只知道,實際上暗含着孩子還有許多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什麼呢?

引導學生説出: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到新疆工作;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把他們接到新疆去念書;不知道新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

4、師:孩子們不知道的`這些內容,你們知道嗎?

引導學生弄明白:

為的是紮根邊疆、建設邊疆,這也就是爸爸的心願。

5、師小結:

邊疆建設者有這樣一句豪言壯語:“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兒孫”。不正體現了他們像白楊一樣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嗎?讓我們懷着這種對建設者的崇敬之情再讀一遍爸爸介紹白楊的話吧!

齊讀。

四、“借物喻人”的寫法

師:爸爸借白楊來表白自己的心,也就是作者借白楊生命力頑強、堅強不動搖的特點來比喻“邊疆建設者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這種表面寫白楊這種物,實際上是寫邊疆建設者這類人,這種寫法叫“借物喻人”。

1、自己讀16自然段,説説你對最後一句話的理解。

2、指導學生用充滿自信、希望的情感來讀。

五、總結昇華,進行練筆

1、的確,像爸爸這樣的邊疆建設者不計其數,他們離開了繁華的城市,告別了朝夕相處的親人,毅然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貢獻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還獻出了生命。現在就讓我們透過幾張照片來體會一下新疆建設者為祖國所奉獻的一切吧。

(播放幻燈片:新疆建設者艱苦創業和新疆翻天覆地變化的照片。)

2、看了建設者艱苦創業的情景和新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想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説,下面就寫下來吧,可以用各種形式,比如詩歌、書信等。

3、交流練筆。

4、小結: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像白楊一樣的人,正是因為他們,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好,我想你們這些小白楊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一定會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

《白楊》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⒈學習本課4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紹、新疆”等詞語。

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從“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課文結束。

⒊初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獻身祖國建設的崇高理想。

⒋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説出自己的理解。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把自己的見解説出來。

三、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激趣導入,初知全文,理清結構,學習第一、二段。

第二課時:回顧導入,學習第三段,朗讀全文,體會感情。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⒈同學們,你們見過白楊樹嗎?在哪兒?知道它的外形特點嗎?(出示幻燈片)

⒉從課題看,本文是寫白楊的,擔實際上不是狀物的文章,那寫白楊是為了寫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就會揭

二、初知全文,理清結構

⒈讀準字音。(出示幻燈片)

戈壁gē清晰xī介紹jiè新疆jiāng

⒉學生自讀課文思考:

①本文寫了幾個人物?(出示幻燈片)

②在什麼地點寫了一件怎樣的事情?

③指名回答以上問題。

④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按照“望白楊→説白楊→希望孩子也成為白楊”的思路分為三大段。)

三、學習第一段、第二段

⒈自讀第一段。思考:你認為大戈壁是什麼樣的?(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幻燈片)

⒉讀了第一段,你認為白楊有什麼特點?

⒊指出爸爸談白楊特點的句子讀讀,深入分析白楊特點。(出示幻燈片)

①啟發學生歸納這段話裏所表達的白楊樹的精神。

②爸爸這段話僅僅是在介紹白楊樹嗎?(出示幻燈片)

⒌學生思考,討論並理解“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這名中心句的含義。

⒍有感情朗讀第二段,體會爸爸的心。

四、課堂作業設計

⒈背誦第二段中最後一個自然段。

⒉優化作業設計。(出示幻燈片)

⑴給下面的字加上偏旁部首,先組成新的字,再組詞。

戈——()——()

介——()——()

析——()——()

⑵結合課文內容,給句子選擇最恰當的含義,在括號裏打上“√”。

①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a、説明白楊生長速度快,生命力強。()

b、借白楊的生態説明我們應該服從祖國的需要,不講條件,不怕艱苦,祖國需要你到哪裏就到哪裏,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c、説明白楊不論在什麼地方生長都必須要經過幾個階段。()

②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露,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遙。

a、借白楊的性格説明一個熱愛自己事業的人,要任何艱難困苦面前,都不動遙,不退縮,經得起考驗。()

b、讚美白楊的形體挺拔,具有耐寒的性能。()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1、説説白楊的特點是什麼?

2、爸爸為什麼要介紹白楊的特點?用意是什麼?我們接着來學習課文第三段。

二、學習第三段。

1、自讀“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這一自然段,思考下面兩句話説明什麼?(出示幻燈片)

爸爸媽媽在新疆工作。

爸爸返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國小,將來再念中學。

2、指名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理解下面的問題。(出示幻燈片)

①爸爸沉思什麼?

②他的嘴角為什麼又浮起一絲微笑?

③課文中還有幾處在寫爸爸的神情變化,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並説説你的理解。

3、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體會感情,鞏固延伸(出示幻燈片)1、本文突出的寫作方法是什麼?(借物喻人)

2、本文借白楊寫的是誰?表達了什麼感情?

3、學了本課後,你們有什麼感想?認為應該如何去立志向?

四、課堂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段。

2、優化作業設計(出示幻燈片)

①、縮句

a、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的白楊樹。

b、爸爸望着窗外閃過的白楊樹,又陷入了沉思。

②、下面兩段話,在寫景之外,還包含着很深刻的意思。説説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a)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白楊樹。這兒需要它們,它們就在這兒生根了。

(b)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尚昆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

五、板書設計(出示幻燈片)

白楊建設者(爸爸)

高大挺秀紮根過疆

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生根發芽教育下一代

不怕風沙雨雪、乾旱洪澇共同建設邊疆

讚頌紮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

《白楊》教案 篇三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現方法,體會課文借白楊的特點,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2、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深刻含義,學習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3、認識本課6個生字,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課前準備】

1、蒐集有關白楊的圖文資料。

2、蒐集有關新疆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圖文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在祖國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輝煌的絲綢古道,還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生長在茫茫戈壁灘上的白楊。

2、看課題激疑:

課題是《白楊》,全文僅僅就是寫白楊嗎?

二、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一讀:

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把生字新詞標出,不理解的詞用“?”劃出,聯繫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決不了的可提出來請教老師或同學。

2、二讀:

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現的三個問句並用波浪線標出。

⑴ 學生找出三個問句後全班交流。

⑵ 課件出示三個問句。

① 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

② 為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

③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3、三讀:

默讀課文,把找出的三個問句當成思考題,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嗎?請邊讀書邊思考邊在文中做適當的批註,把解決不了的問題做個記號。

⑴ 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老師巡視、點撥。

⑵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穫。

三、初步感知,交流體會

1、對這三個問題的理解,能從課文的字面上大體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2、指導學生初步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示範書寫

1、教師示範“疆”字,提醒學生注意相應筆畫。“陷”的右下部不好寫,注意與“滔、焰”區別。

2、學生在寫字本上抄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抓住“沉思”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接着來學習《白楊》這篇課文。請同學們想想“沉思”是什麼意思?快速瀏覽課文,請找一找“沉思”這個詞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用“△”號標出,想想“沉思”是什麼意思?

二、抓“沉思”一詞學習課文

1、學習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內容:

⑴ 默讀1~4小節:

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麼而陷入沉思。

⑵ 課件展示,帶學生入境。

出示課件:畫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無人煙、飛沙走石的情景,老師畫外音:看!這就是車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並不那麼清晰,都是渾黃一體。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這就是鐵路沿線的一行白楊樹!(畫面上出現一排挺直的白楊樹)每隔幾秒鐘,窗外就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這些戈壁灘上的衞士出神。就在這時,兄妹倆的一番對話打斷了他的沉思。

⑶ 學習文章的5~11小節,分角色朗讀,以讀代講。

① 提出讀書要求:

請同學們分角色把兄妹倆的對話讀一讀。男同學扮演哥哥,女同學扮演妹妹,老師就讀爸爸説的話和敍述部分。注意要把兄妹倆爭論時那份天真、固執的語氣讀出來。

② 學生分角色朗讀。

⑷ 學習文章第12小節,細細品讀爸爸介紹白楊特點的三句話:

過渡:

哥哥最後一個問話:為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引出爸爸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出示課件:

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① 提出讀書要求:

自由輕聲讀一讀這段話,運用“抓關鍵詞品讀”的方法想一想你從每一句話中讀懂了什麼?

② 學生抓關鍵詞品讀這三句話:

A、學生品讀“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一句後,老師引導學生深入品讀“從來”一詞後,老師啟發學生:你從中讀出了白楊的什麼特點?

指導練讀:

你能讀出白楊高大挺秀的特點嗎?

B、學生品讀“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一句後,老師更進一步引導理解,老師啟發學生:從這一句話裏你又能讀懂白楊的什麼特點?

指導練讀:

你能把白楊生命力如此頑強的特點讀出來嗎?

③ 學生品讀“不管遇到風沙還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A、啟發學生:

從這一句話裏你還讀懂了白楊的什麼特點?

B、指導練讀:

你能讀出白楊樹堅強不屈的品格嗎?

C、當堂完成課堂小練筆: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感悟白楊樹堅強不屈的特點,咱們來做一個小練習。

風沙刮來,白楊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雪打來,白楊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對乾旱,白楊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對洪水,白楊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有感情朗讀第13小節。

⑸ 學習第14小節,抓三個“只知道”體會爸爸的心:

過渡:

爸爸的這番話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到底是什麼呢?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

出示課件: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國小,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① 老師引讀“他們只知道……”後啟發學生:

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到新疆去工作。你們知道嗎?請把爸爸的經歷和白楊聯繫起來考慮,談談自己的看法。

② 老師引讀:“他們只知道……”

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為什麼把他們接到新疆去,你們知道嗎?

③ 老師引讀:“他們只知道……”

可他們卻不知道新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爸爸為什麼要把孩子帶到艱苦的地方去呢?

④ 小結:

看來,你們都知道了兄妹倆的三個“不知道”,那麼,你們是不是已經明白了爸爸的心到底是什麼呢?我們接着往下學。

2、學習爸爸第二次沉思的內容:

出示課件:

爸爸摟着孩子,望着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

⑴ 鼓勵學生針對這段話大膽質疑。

⑵ 歸納學生的質疑難點並讓學生自讀自悟自解疑難。

設想學生可能會提的問題:

① 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爸爸會想些什麼?

② 為什麼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

⑶ 學生交流討論。

⑷ 理解爸爸的心:

① 出示“心”在字典裏的兩種解釋:①指心臟。②指思想、感情等。

② 請學生為文中“爸爸的心”選擇正確的解釋條後用“心”字來擴詞,老師相機板書:

心情、心思、心願

③ 學生用上“心情、心思、心願”這三個詞來領悟“爸爸的心”。

④ 老師小結:

爸爸的心首先指的是一種心情,他是懷着崇敬的心情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爸爸的心還指的是一種心思,當他深情地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時他就懷着這份沉甸甸的心思,孩子們不知道,而你們已經從孩子們的三個“只知道”中知道更多的內含了;爸爸的心還指的是一種心願,那就是──(學生回答:希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樣建設邊疆、紮根邊疆。)同學們這回對爸爸的心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三、想象拓展,佈置課後小練筆

1、大膽想象四十年後,當年的爸爸如今的爺爺的第三次沉思。

老師啟發:

學完《白楊》一課後,我們難忘當年在那趟西行的列車上,爸爸那番意味深長的話。四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在一架西行的波音七四七客機上有不少來自國內外的志士仁人,他們正準備奔赴西部邊疆。飛機內還坐着當年的爸爸,他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他帶着兩個在新疆出生的小孫孫剛從上海探親歸來,此時他摟着兩個小孫孫,俯視着舷窗外的茫茫戈壁,又陷入了沉思。同學們想想,這位當年的爸爸如今的爺爺四十年後可能在沉思什麼呢?這位爺爺和兩個小孫孫之間又會有一段怎樣的對話呢?

2、佈置小練筆作業:

同學們可根據以上的設想大膽展開想象,完成小練筆作業《第三次沉思》。

《白楊》教案 篇四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白楊的特點,教育學生學習建設者那種熱愛邊疆、紮根邊疆的志向和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

2、學習本課借物喻人的寫法,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導學生自學生字、新詞,完成課後習題。

【教學重點】

學習借物寫人的表達方法,能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領會父親對孩子講述的那段話。

【教具準備】

幻燈片或掛圖一幅、朗讀錄音。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自學生字新詞,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板書:

白楊

二、導語

三、教師範讀課文,學生了解主要內容(抓中心)

1、教師範讀,讓學生思考:

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討論明確:

課文講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帶着自己年幼的兒女前去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楊引起了議論的事。

四、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劃:

邊讀課文邊劃生字、生詞及易錯的熟字。

2、查:

理解生字新詞。

3、講:

學生互相交流學習體會。

(音、形、義各有側重,教師作重點指導。)

戈:用部首查字法查“戈”部,理解“戈壁”的意思。

撫:注意讀準字音,在字典中取準“撫”的義項,理解“撫摸”的意思。

介:用部首查字法查“人”部。

清晰:聯繫課文理解詞義,是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可舉出反義詞(清晰──模糊),近義詞(清晰──清楚,分明)。

渾黃一體:全是黃色,分不清界限。指導學生在想象中體會。

表白:對人解釋,説明自己的意思。

(對於生字新詞的處理,還要在講讀時指導學生結合語言環境加深理解。)

五、學生默讀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抓思路)

1、提出要求:

默讀課文,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然後交流。

(教師可提示: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寫父親和孩子們議論白楊樹的。)

2、討論明確:

課文按記敍內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從窗口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寫大戈壁和鐵路沿線的白楊樹。

第二段(從“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寫父親與孩子們議論白楊樹。

第三段(從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後),寫孩子們將和爸爸一樣地在邊疆紮根。

六、作業

1、寫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和近義詞:

清晰、軟弱、動搖。

2、根據課後習題1的提示,認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講讀課文,解詞析句,完成課後習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交待學習任務

1、板書課題:

白楊

2、導言。

3、概括主要內容及寫作順序。

(從整體入手)

二、講讀課文(從整體到部分)

1、講讀第一段(從整體到部分):

⑴ 看圖、聽讀、思考:

大戈壁什麼樣?白楊樹什麼樣?

⑵ 默讀思考:

課文中怎樣描寫大戈壁?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

劃出主要詞句。

⑶ 讀後討論:

通過解詞析句理解、體會。

① 課文中怎樣寫大戈壁?請你結合畫面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大戈壁什麼樣?作者要寫白楊,為什麼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② 課文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高大挺秀”的“秀”字怎麼講?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⑷ 教師小結。

2、講讀第二段:

⑴ 學生自由讀,思考:

父親和孩子們是怎樣議論白楊樹的?

⑵ 讀後討論交流:

① 這裏的“一位旅客”指誰?這裏的“衞士”指什麼?為什麼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灘上的白楊出神”呢?

② 請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對話。思考:

誰説的話是主要的?兄妹對白楊有什麼看法?爸爸是怎樣介紹白楊樹的?

③ 教師讀父親的話後提問:

“表白”怎麼講?為什麼説他在表白自己的心願?

⑶ 劃出句中的關聯詞語,並按要求造句。

⑷ 教師小結。

3、講讀第三段:

⑴ 教師引讀後,提問:此時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麼?會想些什麼呢?

⑵ 教師小結。

⑶ 學生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又回到整體)

師生藉助板書共同總結。

《白楊》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會組詞運用,理解“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分辯、撫摩、邊疆”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概括中心思想,認識白楊的特點,讀懂句子隱藏的深刻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4、初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習獻身祖國建設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概括中心思想,認識白楊的特點,讀懂句子隱藏的深刻含義。

2、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邊疆建設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一)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理清文章脈絡,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理解爸爸介紹白楊特點的深刻含義。

二、重點、難點

(一)掌握本課生字新詞並學會運用。

(二)理清文章脈絡,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什麼是大戈壁嗎?(大戈壁:來自蒙古語,蒙古語稱礫石質荒漠為戈壁,茫茫戈壁灘上佈滿粗砂、礫石,這種地區地面缺水,植物稀少,主要分佈於內蒙古高原中西部及其邊緣山地。)

然而,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卻有一種植物能頑強地生活着,同學們知道是什麼植物嗎?(白楊)

“白楊”是一種樹的名字,哪位同學見過,你能介紹一下嗎?

白楊樹在我國北方平原地區、沙漠地區種植非常廣泛,高大筆直,生命力強,不講究生存條件,哪裏需要哪裏生根,還可以防風固沙。

今天,就讓我們隨着作者到這荒涼的戈壁灘看一看。板書:白楊。(學生帶着對戈壁和白楊的好奇之心快速進入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生通過查字典等自主掃清字詞障礙,劃分段落,整體感知。

1、教師檢查學生對生字掌握情況及對新詞的理解:

提醒學生注意生字字形,如“疆”字不要丟掉了“土”字,與“僵”字在字形字義上的區別;“陷”字右下的筆順是撇、豎、橫、橫折、橫、橫。

新詞,如:渾黃一體——都是渾濁的黃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環境惡劣,漫天黃沙,天和地的界限都分不清。

高大挺拔——高大筆直,挺拔秀麗,很不一般。本文用來形容茫茫戈壁中的白楊,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仍能夠長的如此高大,令人讚歎。

2、提出問題:

(1)哪位同學能説一説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文章主要寫了在通往新疆的一列火車上,兩個孩子看到車窗外一排排高大整齊的白楊展開討論,並引出爸爸的一番意義深刻的談話的事。

(2)找出文中寫了白楊的哪些特點,劃出來,説一説。

板書:白楊——高大挺秀、易於種植、適應性強、堅強不動搖

(三)理清脈絡,瞭解課文內容,劃分段落,概括段意,請同學回答。

總結:這篇課文以白楊為線索,用自然段合併法可以把課文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寫大戈壁的鐵路線上長着高大挺秀的白楊。

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講的是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並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講孩子們不能理解爸爸的心意,他們只知道新疆很遠,爸爸媽媽要到那裏工作,還要帶他們一起去,他們將來要一直生活在那裏。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講的是爸爸看到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邊,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嘴角又浮起了一絲微笑。

(四)再讀課文,讀出對白楊的讚歎之情。

(五)佈置作業。

《白楊》教案 篇六

教學要求:

1、學習邊疆建設者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紮根作貢獻的高尚品質。

2、理解課文內容,並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會3個生字,理解“戈壁、清晰、撫摸、介紹、新疆、表白、陷入、渾黃一體、高大挺秀”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的有關句子。體會作者以物喻人的表達真情實感的寫作方法。

課前預習:

1、朗讀課文。

2、查找有關白楊的資料。

3、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4、在自己不明白的問題或者難理解的語句的地方做記號。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學習新的課文:白楊(板書課題)

2、請四位同學分部分朗讀全文。(要求學生正音。)

3、師:上節課,蔡老師已經佈置同學預習過這篇課文了,誰願意説説通過看書、看報、查閲工具書等辦法,你查到了哪些有關白楊的資料?(自由發言);

二、學習課文。

1、師: 同學們知道得可真多啊,那麼作者又是運用什麼生動的語言文字來描繪白楊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把它找出來,劃一劃、讀一讀。

2、交流。

(1)生:大戈壁灘上的白楊用詞語“高大挺秀”。

(課件出示句子)“那就是沿着鐵路線的一行行白楊樹,每幾秒鐘,從窗口就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拔的身影。”

師:誰能説説“高大挺秀”這個詞語的意思?

生:“挺”:直;“秀”:美、清秀、秀麗,形容白楊又高、又直、又秀麗。

(簡筆畫:白楊)

師:你理解得很好,能把這句話讀讀嗎?(指導朗讀,能背誦的,當堂背)

(2)生: “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就這麼高。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課件出示句子)

師:反覆讀讀爸爸的話,從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中,可以看出白楊有哪些特點?

生:“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就這麼高大”這裏是説白楊樹姿態很美,一向是高大、筆直的。(板書:樹幹挺直)

生:“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這告訴我們,無論把白楊樹栽到哪裏,它就在哪裏生根、發芽。

出示課件:(口頭填空)

戈壁需要它擋沙時,它很快就在( )生根、發芽、成長;

堤岸需要它護堤時,它很快就在( )生根、發芽、成長;

荒山需要它綠化時,它很快就在( )生根、發芽、成長;

師:書上有沒有這麼寫?再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它是用哪組關聯詞語

表示的?(生:哪兒……哪兒……)

(課件點出:哪兒……哪兒……)

這是説白楊樹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能適應各種生活環境。

(板書:適應性強)

師:老師剪輯了一段錄像,請同學們欣賞。(觀看錄像:戈壁灘上的白楊)

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能説説嗎?(生自由發言)

師:(引讀):這就是説:

遇到風沙時,白楊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遇到雨雪時,白楊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遇到乾旱時,白楊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遇到洪水時,白楊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無論環境怎樣惡劣,白楊——還是那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板書:性格堅強)

這句話寫得好嗎?為什麼?

生:這句話用上了“不管……不管……總是……”這組關聯詞語。

(課件點出:不管……不管……總是……)

師:是啊,白楊不但形象美,內在也很美,同學們,你們能有感情地朗讀爸爸説的這段話嗎?(指名一、兩名同學讀)

師:爸爸的神態莊重嚴肅,話語意味深長,讓我們再次感受白楊高尚的品格。請同學們試着背背爸爸説的這三句話。(指導學生朗讀,能背誦的,當堂背)

3、師:在庭院,在公園,在城市,在鄉間,普普通通的白楊樹到處可見,對此,人們不以為奇。然而,在滿目荒涼而單調的大戈壁能看到這高大挺秀的白楊樹,卻令人驚歎不已。現在讓我們跟着作者一起去看看戈壁灘景色吧。

觀看錄像:茫茫大戈壁

師:你對大戈壁有什麼瞭解?可以説説嗎?

課文是怎麼描寫大戈壁的?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課件出示句子:“火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也並不那麼清晰,都是渾黃一體”

師:能抓關鍵詞語來理解嗎?(要求學生自由讀,再畫出描寫戈壁的詞語)

生:我畫了這句話:“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這説寫出了大戈壁很荒涼。

生: 這裏寫大戈壁用了“並不那麼清晰”,這就是説大戈壁模糊、不清晰。

生:我畫了“渾黃一體”這個詞,這裏是説大戈壁一片風沙,天和地的界線不清晰,看上去都是黃色。

生:我畫的是“茫茫”,它是一望無際的意思。這裏是説大戈壁面積大。

師:課文中大戈壁用一段話,誰能用一個恰當的詞概括大戈壁什麼樣?

生:“荒無人煙”、“一望無垠”、“空曠單調”、“風沙漫天”

4、師:作者寫白楊樹,為什麼開篇要寫這荒涼的戈壁?

生:多少荒涼的景象呀!就在這時,出現了一行高大的白楊,看着這渾黃世界中的新綠,給人們帶來了欣喜,給沙漠帶來了生機。

生:這就告訴我們白楊樹所生長的環境很惡劣。

生:這裏用惡劣的環境來烘托白楊樹的高大的形象。

師:面對種種艱難挫折,白楊如此堅強不屈,此刻,在“爸爸”和我們心中,白楊還只是戈壁灘的一株樹嗎?

生:不,它們更像大戈壁的“衞士”,守衞着祖國的邊疆。

三、口語交際:

師(小結): 白楊樹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裏需要,就心甘情願地在哪兒紮了根。如今,戈壁灘需要它,它就在這兒生根了。看,戈壁灘有了它,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觀看錄像:戈壁灘的環境改善)

看了這段錄像,你的心情怎樣,能把它寫在臉上嗎?(生高興地笑笑)

白楊上擎青天,下踩戈壁,它總是那麼堅強。此時,同學們一定有很多話想對白楊説,現在請以“白楊,我為你 ”為題,説説你心中最想説的話。

(生各抒已見)

四、作業:1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2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白楊有三個特點:1樹幹挺直;2生長範圍廣、適應性強;3性格堅強。

生:我知道在滿目荒涼而單調的大戈壁,能看到這高大挺秀的白楊樹,真是令人驚歎不已。

生:在荒涼的大戈壁,出現了一行高大的白楊。看着這渾黃世界中的新綠,給人們帶來了欣喜,給沙漠帶來了生機。

二、學習課文。

1、師:同學們瞭解得真多啊。相信這節課,同學們一定獲得更多的知識。

現在老師想了解一下,同學們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弄明白哪些問題?

(學生質疑)

2、師:咱班的同學特愛動腦筋,敢於提問題,蔡老師相信同學們自己就能解決這些問題。現在請同學們帶着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中交流。

3、師:剛才同學們討論得很激烈,不知同學們在討論中,都弄明白了哪些問題?

(1)生:“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課件出示句子)

師:爸爸的“心”是什麼?孩子們知道嗎?(生:不知道)那孩子知道什麼?

現在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待會兒,我們來聽聽看,孩子們都知道些什麼?

生:孩子們知道爸爸、媽媽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們知道從小是跟着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是跟着奶奶長大的。

生:他們知道爸爸、媽媽這回要接自己到新疆去讀書,不再跟着奶奶在內地住了。

生:他們可能知道新疆離奶奶家很遠,因為在戈壁灘上坐了幾天火車了。

生:孩子們坐在火車上看到火車兩旁的景色與內地不一樣,知道疆離內地很遠了。

師:同學們都推想得很好,課文裏是怎樣寫的?

課件出示句子: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國小,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師:如果後面接着寫:不知道……應該怎樣寫?

生: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要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們不知道為什麼要接他們到新疆去讀書?

生:他們不知道新疆到底在哪裏?到底有多遠?

師:那麼你們知道嗎?你們能回答嗎?

生:爸爸、媽媽在新疆工作是為了建設新疆,保衞新疆。

生:爸爸接他們到新疆去讀書,是想孩子們長大了也建設新疆。

師:現在你們知道爸爸的“心”是什麼了嗎?

生(齊):知道了-----是建設邊疆,紮根邊疆。(板書)

師:爸爸的心願正好道出了邊疆建設者的一句豪言狀語:“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兒孫。”

(3)課件出示句子:“爸爸一手摟着一個孩子,望着窗外閃過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忽然,它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在火車前進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

A生:“爸爸在沉思什麼?”

師:“嗚……嗚……嗚……”,鳴笛聲不斷長鳴;“隆……隆……隆……”,火車依然在行駛。但這一切,並沒有打斷爸爸的思路,此時,爸爸腦海裏正在想什麼呢?同學們能想像一下嗎?

(觀看錄像:正在行駛的火車窗外不時閃過一行行白楊)

生答:爸爸可能是由樹想到了人,想到自己紮根邊疆,建設邊疆,想到自己一樣的千千萬萬的邊疆建設者的子女,自己的下一代就要在邊疆落户,也參加邊疆建設。

師:讀着這段話,同學們心裏是否還有疑問?

B生:爸爸的嘴角為什麼浮起一絲微笑?

生答:爸爸的嘴角浮起一絲微笑,是因為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輩的影響、教育下,一定能紮根邊疆,成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之材,他為此感到欣慰。

C生:“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指什麼?(暗指爸爸);

“幾棵小樹”指什麼?(暗指孩子);“風沙”指什麼?(暗指各種困難。)

師:讀這段話的時候,我們應該用什麼感情來朗讀呢?你能試試嗎?

(指導學生朗讀,能背誦的,當堂背)

三、指導學生閲讀課文的方法(滲透讀寫例話)。

師:請同學們找找爸爸望着白楊樹時,與“想”有關神情的詞。

生:出神、沉思。(課件出示)

師: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想一想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楊樹,他在想什麼?請你選擇其中的一種,好好讀一讀課文,體會體會。等會兒我們來交流交流。

(課件出示以上問題)

生:望着窗外的挺拔的白楊出神,爸爸由樹想到了人,想到自己年輕時也像白楊一樣紮根邊疆、建設邊疆,想到無數的紮根邊疆的邊疆建設者。

(課件出示:思過去、思自己)

生:看到幾棵小白楊正在成長,爸爸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將來也將紮根邊疆、建設邊疆,新一代邊疆建設者正在成長。(課件出示:思未來、思子女)

師:課文表面上是在讚揚白楊,其實——(生:)也在讚揚像爸爸一樣的邊疆建設者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精神。

師:對,這種寫法叫——借物喻人。剛才,我們通過反覆朗讀課文中的語句,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作者借談白楊,表達自己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心願。今後,我們若在閲讀時注意從內容中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對課文的理解就會更深一步,收效也會更大一些。

四、談感想。

師:我們已經學完了整篇課文,相信此時此刻,你們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請大家自由來談談吧。誰先來?(生髮表自己的感想)

五、作業:

1、練筆:把讀這篇課文後的感受,寫成一篇小文章。

2、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及自己認為含義比較深的句子,並多讀幾遍。

3、背誦整篇課文。

附板書:

19白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