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白楊禮讚》精品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06W

《白楊禮讚》精品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白楊禮讚》教案 篇一

1、掌握無邊無垠、坦蕩如砥等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象徵手法和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與象徵手法。

朗讀法、討論法、圈點勾畫法、啟發式教學法。

錄音機、投影儀。

一課時

重點把握文章5、7兩段,揭示文章的象徵意義及反問、排比修辭方法的運用,突出朗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能力,推進民主、平等、和諧、友好,教學相長的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指導學生觀察語文課本封面,簡要説一説畫中白楊樹的特點,並適當展開聯想,説説應用哪些詞形容白楊樹比較適合。

幻燈片:

的白楊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課文錄音5-7段,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文中生字詞的寫法與讀音。並運用圈點勾畫法,找一找作者是如何描寫白楊樹的形態的。

三、再讀課文,把握要旨

1、在學生回答白楊樹的。外形特點後,與學生共同賞析課文第5段,感受白楊樹的形態美,並指導朗讀。

2、拋出問題:作者對白楊樹還做了哪些描寫。由此導入第7段。賞析本段,要求學生將四句反問句改成陳述句,並比較、朗讀、感受白楊樹的內在美。

幻燈片:

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3、拋出問題:讀到這裏,難道同學們還覺得本文僅僅是寫白楊樹嗎?

4、講解什麼是象徵

幻燈片:

象徵是

四、課外拓展,領會象徵

1、適當擴展聯想,加深對象徵手法的理解

幻燈片:

綠色長城

2、聽歌曲《白樺林》從中感受象徵的含義

幻燈片:

《白樺林》歌詞

3、課後閲讀散文《白楊》,理解文中內容及象徵手法,並與《白楊禮讚》做比較閲讀。

白楊禮讚

茅盾

象徵

樹人

北方農民哨兵

上進的精神

《白楊禮讚》教學設計 篇二

白楊禮讚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的象徵手法。

2、使學生理解和學習白楊樹所象徵的正直、質樸、緊密團結、力求上進、堅強不屈的革命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象徵手法,在記敍中抒情。

[教學時數] 兩教時

第一教時

一、簡介作者和時代背景。

提問:茅盾是筆名,原名沈德鴻,字雁冰。他寫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長篇小説《子夜》,短篇小説《春蠶》、《林家鋪子》等。茅盾已於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逝世。黨中央給予他是“我國現代進步文化先驅者和偉大革命文學家”的高度評價。

《白楊禮讚》寫於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時,正處於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這期間,他看到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種種事實,也欣喜地看到了廣大的北方軍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同心同德,團結一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掃蕩”,鞏固和發展了敵後的抗日根據地。作者從解放區人民身上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奮,滿懷激情地寫下了《白楊禮讚》等散文。由於當時作者生活在國民黨統治區,沒有言論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採用含蓄的象徵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熱情歌頌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我們民族英勇不屈的鬥爭精神。

二、要求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並做好下面的填空練習。

文章一開始就讚美白楊樹的不平凡,接下來並不説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寫 景色,交代了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境。第4自然段承上啟下,又回到了對白楊樹的讚美。第5、6自然段描繪了白楊樹的 和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楊樹象徵為 ,點明瞭主題。最後,第9自然段以斥責 ,讚美白楊樹收尾。

按照這條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對白楊樹的崇敬、讚美之情。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具體描繪白楊樹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楊樹的象徵意義,點明瞭文章的主題。

第五段(第9自然段),以白楊樹與楠木對比,表達鮮明的愛憎,再次讚美白楊樹。

三、講讀課文

1、教師讀第一段(第1自然段)後點撥:文章開門見山,一開始就抒發對白楊樹崇敬、讚美的強烈感情。那麼白楊樹為什麼“實在是不平凡的”呢?為什麼要“讚美白楊樹”呢?文章不馬上回答這個問題,而接着寫了黃土高原的景色。這樣寫的作用何在,我們留在下堂課再研究。

2、現在請同學們朗讀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邊朗讀邊思考這樣幾個問題:(1)文章用了哪個詞語總寫白楊樹的形象?下面還具體寫了白楊樹的哪幾部分,各寫

出它們什麼特點,具有什麼深刻涵義?

(2)文章用了哪個詞語總寫白楊樹的性格?下面還用了哪些詞語加以刻畫,具有什麼深刻涵義?

在描繪白楊樹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爭上游”一詞概括了白楊樹形象總的特點,採用的是擬人手法,給白楊樹以人格化。下面分別從幹、枝、葉、皮四方面寫它們的特點。幹,突出它的直;枝,強調它的直而緊靠;葉,寫它的向上;皮,則主要寫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過這些特點的描寫,給人以正直、團結、進取、質樸、力爭上游的印象,涵義十分深刻。

在刻畫白楊樹的性格時,作者用“倔強挺立”總寫它的性格特點,並用“參天聳立”、“不折不撓”等詞語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楊樹在險惡的環境中堅強不屈的鬥爭性格。

這一段描寫了白楊樹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們透過白楊樹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從而產生崇敬、讚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發了這種感情,突出了白楊樹的不平凡。

由學生朗讀第5、6自然段,要求讀出感情。

四、佈置課外作業 。

朗讀全文,體會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第二教時

一、課堂練習。

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語的意思:

這是雖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着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着西北風。

倔強挺立——頑強不屈,不可動搖或摧毀。

參天聳立——高高地立着,聳入空中。

不折不撓——折磨不了,壓迫不倒,形容意志堅強。

二、學習第四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四段(第7、8自然段),並思考:(1)作者寫了白楊樹的形象和性格後,又進一層以樹比人。為什麼説白楊樹是樹中的偉丈夫(要求學生劃出重點詞語)?(2)下面作者一連用了四個排比反問句,進一步寫出了白楊樹的象徵意義。這四句的含義是怎樣逐句加深的?

學生朗讀、議論後,教師歸納:

作者先運用比喻、對比的方法,並一連用了“偉岸”、“正直”“樸質”“嚴肅”等七個詞語(與第5自然段呼應),有力地讚美了白楊樹是樹中的偉丈夫。

下面又一連用了四句排比反問句,寫出了白楊樹的象徵意義。意思一句比一句擴展而深化,含意雋永,發人深思。第一個“難道”是總提,啟發人們深思:不應該只覺得它是樹;後面三個“難道”,就由淺入深地寫出了它的象徵意義第二個“難道”,由白楊樹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的性格出發,把它象徵為北方農民。第三個“難道”,進一層由白楊樹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發,把它象徵為在敵後堅強不屈地守衞自己家鄉的哨兵。第四個“難道”,由白楊樹的“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品質出發,把它象徵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2、第8自然段,作者再直接地把白楊樹與北方農民聯繫起來,總結了它們的相似之處:一是“極普遍,不被人重視”,二是“有極強的生命力”。兩個“象徵”,寫出了讚美白楊樹的原因,點明瞭主題。

三、

指導學生朗讀第7、8自然段。為了幫助學生朗讀好四個反問句,可先要求學生把四個反問句改寫為陳述句,並加以比較,以體會運用反問句的作用。

如果按照陳述句的語句來讀,語氣就要軟弱得多了。反問句寓答於問,以反問的形式表達肯定的意思,就更加肯定有力。因此,要求學生在朗讀時,一定要讀出反問的語氣,同時,還要注意重讀和停頓。(教師作示範,學生反覆朗讀。)

四、要求學生朗讀第二段(第2—4自然段)和第五段(第9自然段),並思考:文章如果只寫第一、三、四段,也是一篇完整的散文。那麼為什麼要寫第二和第五段呢?在表達上具有什麼作用?

教師歸納:第二段,寫黃土高原的景色,起兩方面的襯托作用:一是交代白楊樹生長的環境,作者抓住了黃土高原的特點——“黃綠錯綜”的色彩和“無邊無垠,坦蕩如砥”的地勢,點出了它的“雄壯”、“偉大”,對描寫白楊樹起了正面襯托的作用;二是作者又用了“單調“、“懨懨欲睡”與白楊樹的“傲然地聳立”相對照,又起了反襯作用。意思是黃土高原雖然偉大、雄壯,但離開了白楊樹,還是有單調之感,所以白楊樹更值得讚美。

第五段,以白楊樹與楠木對比,斥責國民黨反動派,再次讚美白楊樹,其作用是加強了文章的戰鬥性。最後,全文以“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作結,愛憎分明,感情強烈,迴應開頭,十分有力。

五、聽朗讀唱片(或教師範讀),並引導學生歸納主題思想和寫作特點。

這篇課文通過對白楊樹的崇敬、讚美,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緊密團結、力求上進、堅強不屈的革命精神和鬥爭意志。

本文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象徵手法的巧妙運用。通過象徵,來抒發自己強烈的感情,歌頌黨和人民羣眾。在運用象徵手法時,必須注意象徵的事物和被象徵的事物之間,在特徵的表現上具有共同之處。如白楊樹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幹,靠緊向上的枝枝葉葉,樸質的皮,以及倔強挺立的鬥爭性格,正和黨領導下的北方農民的正直、樸質、團結、進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鬥爭中的堅強精神相一致,所以用來象徵,就非常貼切自然。

六、佈置練習:

完成“思考和練習五、六”

《白楊禮讚》教學設計 篇三

《白楊禮讚》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級中學語文教材第六冊第二單元第二篇散文下面是關於《白楊禮讚》的説課稿範文,歡迎閲讀!

《白楊禮讚》説課稿

一、國中語文大綱要求:

根據國中語文大綱要求,國中階段,學生學習現代文除“能領會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思路”外,還應“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和“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教材地位、作用的確立:

《白楊禮讚》所在的這一單元是散文單元,本單元目標:

1、欣賞所選的散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散文敍事、記人、描景、狀物的寫法

3、品味文中精妙的語言

《白楊禮讚》這篇散文以讚美白楊樹的“不平凡”為抒情線索,運用象徵手法,託物言志,歌頌了整個中華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同時嚴厲斥責了一些賤視民眾的頑固分子愛憎分明,感情熾熱,有着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尤其是它那質樸的語言,新穎巧妙的構思,更是令人讚歎

三、學生情況分析:

新課標提倡以學生為學的主體,課堂上主張“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對學生現狀的分析必不可少《白楊禮讚》面對的學生羣體是一羣13歲左右的少男少女,他們成長在豐衣足食的年代,受經歷和知識水平所限,對本文中作者要表達的深層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學生羣體中按學生能力區分又有幾個不同層次,所以老師必須靈活設置教學過程,精心安排問題,做到兼顧全體——“優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飽,次等生吃了”對於簡單的問題,由全體學生同步完成;稍難的學生間討論,教師點撥;難點的則在教師的啟發下進行探討

四、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

根據以上對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將本課教學目標定位為:

知識目標:1、瞭解白楊樹的生活環境和形狀姿態、風格品質

2、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3、體會本文的陽剛、雄壯之美

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概括、歸納能力

2、培養學生聯繫實際,給身邊景物賦予象徵意義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中華兒女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和意志

學生是學習的主題,在向學生傳播知識的同時,應考慮到教學對象原有的知識基礎,有針對性確立重、難點

重點:1、理解抒情與描寫、議論的關係(本單元的編排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散文中的抒情,議論、記敍、描寫的特點及其作用,提高閲讀能力,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2、環境描寫對錶現白楊樹的作用(文章第二段環境描寫,從結構上看,似有扣題不緊之嫌,從內容上看僅僅理解為白楊樹的出現做鋪墊也顯得有些膚淺為了讓學生理解這段對烘托白楊樹形象的作用,需要加以重視,因此定位為教學重點)

3、文章第五段對白楊樹的外形到內神的精心描繪是託物言志的基礎,第七、八段是作者思維發展飛躍,由物到人的聯想過程,象徵手法在這裏得以完成,故這兩部分是全文的重點

難點:象徵手法的理解其中第八段象徵手法的理解,由於學生對散文接觸不多,知識能力侷限大,思維方式比較單一,要引導他們認識這些難度較大因此定為難點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就要制定合適的科學的教學方法

五、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導及教材是學生感知和觀察的對象,學生通過教師適時、恰當的引導講解和教材所展示的內容經過思考獲得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這種觀察與思考是有計劃、有目的的積累思維過程,是一種“思維知覺”,也決定了教學過程必須遵循“雙主原則”

本文思想內容深刻豐富,謀篇佈局苦心經營,抒情方式靈活多變,用詞造句精緻講究,是一篇散文精品,具有代表性和典範性鑑於上述原因,教學本文的指導思想為:創設情境,引起學生有意注意;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激發學生思維,熱情參與

具體作法:

1、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通過視覺、聽覺的感知,促進思維,帶動對內容的理解

2、採用截取中間的辦法,以突破重點為契機,帶動全篇的學習

3、採用摘錄、朗讀、討論、比較等方法使學生動腦動手

六、學法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葉聖陶先生指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説,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重要,這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因此,本節課十分注重以下幾點:

1、用普通話準確地有感情地朗讀

2、學習運用摘錄的方法

3、學會運用替換法

4、學習討論、歸納、總結的方法

以教師的教法,指導學生的學法,讓學生以後遇到此類問題,會運用朗讀、質疑、討論、比較等方法解決問題

七、教學程序

預習新課:①、字詞方面的知識掌握②、課文背景的瞭解③、教材內容的熟悉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感受作者的創作思想)

2、課文分析

(1)解題:何為禮讚?(要求學生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各抒己見,並達成共識:表示崇敬和讚美)

(解題,一方面為了讓學生初步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調,另一方面為了營造民主、平等、和諧、自信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2)結合預習,並速讀課文,整體感知,思考討論下列問題:

① 為什麼白楊樹值得崇敬和讚美?(因為白楊樹不平凡)

② 白楊樹的不平凡體現在哪些地方?(它的外在形態和內在氣質)

③ 課文哪個段落重點描寫白楊樹的外在形態和內在氣質?(第五自然段)

(這些問題的設置,關鍵在於讓學生明確本文的抒情線索——讚美白楊樹的不平凡,並初步感受白楊樹的不平凡之處通過速讀回答問題,不僅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教給學生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3)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賞白楊樹的插圖,同時播放第五自然段錄音,並要求在不看課文的情況下,摘錄有關白楊樹外在形象特徵的詞

(本環節的設置,是讓學生利用視覺、聽覺功能,變文字為圖像,走入課文的情境之中這一變式處理不僅為了激發興趣,使學生切實感受白楊樹的形象特徵,還訓練學生快速地把握重點的能力同時教給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聽課文錄音的方法,養成不動筆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4)分析白楊樹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結合屏幕上白楊樹的插圖)

① 課文抓住白楊樹哪些外部形態描寫的?(幹、枝、葉、皮)

② 分別抓住什麼特徵進行描寫?根據摘錄的詞句及課文中的詞句,找出重點詞語(幹:筆直,絕無旁枝;枝:筆直,緊緊靠攏;葉:片片向上;皮:光滑,淡青色,有白色暈圈)

③ 又是如何描寫白楊樹的內在氣質的?(倔強挺立,不折不撓)

④ 從它的形象、氣質,我們感受到這是怎樣一種樹?(力爭上游的樹)

⑤ 力爭上游是何意?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努力奮鬥,爭取先進,這裏形容白楊樹奮發向上的精神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

(對於這段內容的學習,在前面摘錄的基礎上,結合白楊樹的插圖,形象、直觀地理解白楊樹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並能感受到白楊樹的不平凡和白楊樹藴含的意義)

(5)分析白楊樹的生長環境

由“這樣不平凡的白楊樹生長在哪裏?”一問轉入到分析白楊樹的生長環境(即黃土高原)部分的內容,並放映有關黃土高原的圖片要求一朗讀較好的同學朗讀此部分內容,其餘同學觀看畫面並思考下列問題:

① 黃土高原具有什麼樣的特點?摘錄關鍵詞(黃綠錯綜,無邊無垠,坦蕩如砥)

②從環境描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黃土高原壯美的景色是如此不平凡,作者為何着意描寫高原?(用雄壯、偉大的黃土高原正面襯托白楊樹的“不平凡”;用單調的黃土高原反面襯托白楊樹的“不平凡”;是為了給白楊樹的出現設好背景,是不平凡的環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楊樹)

③運用的表達方式主要有哪些?這是哪種抒情方式?(描寫、抒情相結合,這是借景抒情主要採用了描寫的方式,描繪西北高原“雄壯”、“偉大”的景色,描繪白楊樹“傲然聳雲”的英姿,這些描寫包含作者強烈的感情:讚美不平凡的高原和不平凡的白楊樹)

(本班學生朗讀,可產生一種親切感讓其餘學生邊聽邊觀賞黃土高原雄偉、壯美的景色,展開聯想的翅膀,想象黃土高原壯美的環境中那些傲然聳立的白楊樹的形象,從而進一步理解白楊樹的不平凡,理解借景抒情的寫法)

(6)分析課文七、八兩自然段,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① 作者寫黃土高原的景色,讚美白楊樹不平凡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僅僅是為了讚美白楊樹嗎?(讚美白楊樹,更是為了讚美像白楊樹一樣的人)

② 討論分析“樹中好女子”和“樹中的偉丈夫”的含義(前者指婀娜多姿的秀麗美,後者指高大雄偉的陽剛之美)

③ 作者欣賞的白楊樹具有哪種美?這是什麼方法?(陽剛美;欲揚先抑或先抑後揚)

④ 作者對兩種美的表述主要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屬何種抒情方式?(議論;融情入理)

(此問題的設置,是要學生明白抒情和議論的關係就表達方式而言,此處主要運用了議論這種方式,但在議論過程中,飽含了作者對白楊樹的讚美之情,故此種抒情方式為融情入理)

⑤ 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A、用“替換法”:理解反問句的作用(如改為陳述句,與原句進行比較,語氣就軟得多了反問句寓答於問,以反問的形式表達肯定的意思,就更加肯定有力,加強語氣)

B、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這組反問句的意思是怎樣逐步加深的?(由樹及人的過渡—→從氣質出發,點明象徵北方農民—→由形象進行聯想,指出象徵在敵後堅強不屈守衞家鄉的哨兵—→從品格出發,象徵意義由具體的“人”上升成為整個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C、理解“不想到”、“不聯想到”、“不更遠一點想到”這些語句的作用(這些詞句提示內容一層一層擴展深化,一句比一句迫近主題思想)

D、有感情地朗讀反問句,再深刻感受句子所藴含的感情和意義

E、齊聲朗讀第八自然段,明確主要內容及抒情方式(直接點明作者讚美白楊樹的原因,使文章題意更明確抒情方式為融情入理)

(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是個難點,所以在授課時,主要採用討論法、替換法及有感情朗讀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學會概括和歸納而對“欲揚先抑”方法的理解,重在引導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重在找出白楊樹和北方的農民、守衞家鄉的哨兵及整個民族的精神和意志的共同點,讓學生在特定的聯繫中,深刻體會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F、學了課文的寫法,同學們能不能也在日常所見景物中尋找一個對象,賦予象徵意義,使它從平凡到不平凡

3、課堂小結(屏幕顯示)

(1)讚美白楊樹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線索

(2)運用象徵手法,託物言志是課文顯著的特點

(3)運用多種抒情方式:借景抒情、融情入理(抒情、描寫、議論的關係)

(課堂小結有利於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系統地梳理、掌握)

4、佈置作業

(1)根據各自的學習需求,背誦有關段落

(2)在記敍、描寫的基礎上,運用議論和抒情的表達方式寫一個片段,內容不限,字數200字左右

(作業1: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加強語言的積累作業2: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寫作水平)

(説明:因利用多媒體教學,板書分散在各個片斷中,故板書不再列出)

本節課教學,我沒有改變常規的各個環節,各項設計是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能夠充分發揮了他們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預計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白楊禮讚》教學設計 篇四

知識與技能

1查閲資料,瞭解作者;掌握文中的生字詞。

2、朗讀課文,體會“我”對白楊樹的特殊感情。

過程與方法

1、品味重要詞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明確本文的抒情線索及由景到樹、由樹到人的寫作思路

3、品味語句藴涵的情感,賞析關鍵語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北方抗日軍民的頑強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重點難點】

象徵手法及象徵意義的揭示;

分析人與樹的相似之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方法】

【學情分析】

【學法指導】

【預習要求】

1、通讀全文,查字典,給生字生詞注音釋義。

2、朗讀全文,體會本篇的思想感情。

3、劃出精彩的語句,品味語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多媒體文件,《小白楊》,同學跟着唱。樹是大自然中一道美麗的風景,我們欣賞過“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柳的風韻,我們瞻仰過”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鬆的雄姿,我們也遙望過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梅的倩影。這節課我們將走近白楊樹的生命。

二、作家作品

1、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烏鎮人。現代作家、文藝理論家、社會活動家。作品有小説《子夜》、《春蠶》、《秋收》、《殘冬》、《蝕》三步曲、《林家鋪子》等。

2、寫作背景:《白楊禮讚》寫於1941年的重慶,當時,蔣介石積極 消極抗日。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和解放區進行瘋狂“掃蕩”。中國共產黨積極發動羣眾,壯大抗日力量。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參觀訪問,在魯迅藝術學院講學。10月和董必武同志從延安到重慶。這期間,茅盾耳聞目睹在黨領導下抗日根據地人民的沸騰生活,體驗到抗日軍民質樸、剛強、團結一致、艱苦奮鬥的精神,受到極大的鼓舞,對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滿信心,滿懷激情寫下了《白楊禮讚》等散文。由於當時作者生活在國民黨統治區,沒有言論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採用象徵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熱情歌頌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我們民族英勇不屈的鬥爭精神。

三、解題 “禮讚”的含義是什麼? 選擇下列義項。

A、表示高度的讚揚 B、表示尊敬和讚美 C、表示某種禮貌和風格

四、整體感知

1、聽課文朗讀,感知文章內容。

2、解決生字詞,疏通閲讀障礙。

大氈子( ) 開墾( ) 外殼( ) 錘鍊( ) 主宰( )

暈圈( ) 倦怠( ) 潛滋暗長( ) 旁逸斜出( )

婆娑( )虯枝( ) 坦蕩如砥( ) 懨懨欲睡( )

3、掌握下列四字詞

妙手偶得 無邊無垠 潛滋暗長 絕無旁枝 緊緊靠攏

橫斜逸出 倔強挺立 參天聳立 不折不撓 屈曲盤旋

積雪初融 傲然挺立 縱橫決蕩

五、朗讀課文,理清思路

1、白楊樹的“不平凡”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是否是本文的線索?

2、白楊樹的“不平凡”各表現在哪幾方面,各突出什麼美?

(本文以白楊樹的“不平凡”為線索,説明“禮讚”的原因。具體從三方面讚頌:生長環境不平凡----景色美;外部形態不平凡----形象美;內在氣質不平凡----精神美。最後點明白楊樹的象徵意義。由景到樹,由樹到人。達到託物言志目的。)

六、研讀課文,賞析品味。 學習課文第一、二部分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二部分。

2、思考:開頭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開門見山,點明文章題旨,直接抒發了對白楊樹的崇敬和讚美之情,為下文定下了感 情基調。)

3、找出文中描寫黃土高原的優美詞語和句子,體會作者是如何描寫黃土高原的。然後思考:作者對黃土高原的總體印象是什麼?(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

4、面對黃土高原的景色,作者產生了什麼樣的情緒?(明確:懨懨欲睡。)

5、作者這樣寫黃土高原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交代白楊樹生長的環境,以黃土高原“雄偉”“偉大”的背景襯托了白楊樹的不平)

6、學生默讀第二部分內容,想像白楊樹生長的環境,體會作者為什麼在見到白楊樹時會 “驚奇地叫了一聲”。

七、佈置作業 1、生字詞語 2、識記文學常識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顧

二、研讀課文,賞析品味 朗讀5---9自然段,欣賞白楊樹的形美、神美

1、第5段中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繪白楊樹的?分別用了哪些詞語來概括白楊樹的外形特點?

(提示:這一段對白楊樹進行了細緻描寫,也就是象徵手法中所説的,“對託意的物要進行細緻描寫”,從幹、枝、葉、皮的描寫中,含蓄地體現了人的“正直、團結、進取、質樸”精神。最後再寫白楊樹的總性格“倔強挺立”,突出堅強不屈的鬥爭性格。這是人的主觀感受,是抽象的,精神的。文章寫到這裏已達到了由“景”到“樹”的目的。)

2、第7段作者對白楊樹的讚美用了什麼手法?作者又是如何由樹及人,寫出了白楊樹的內涵的?白楊樹與北方抗日軍民有哪些相似點呢?

(明確:欲揚先抑 後面用四個排比反問句,點明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3、看第8段的在文中的主要作用,體現了怎樣的主題?(主題句:“白楊樹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少的樸直、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神。” )

4、篇末寫楠木是否多餘?

(説明:品味美文,提高審美能力;品手法,學習欲揚先抑的寫法,温習襯托的寫法。)

一、小結

二、品味寫法

欲揚先抑 對比 襯托 象徵

五、寫作實踐:

以梅、竹、粉筆、蠟燭、鬆或其它你喜愛的事物,任選一個事物,寫一個小片段,以象徵手法為主要表現手法。

3、指導寫作:以梅為例,先説説象徵物與被象徵物之間的相似點。然後説説思路。最後寫作。

範例:它既不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狂風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冬凍不死它,乾旱旱不壞它。它只是一味地無憂無慮地生長。松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路。總之一句話,為了人類,它的確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

板書設計: 白楊禮讚

生長環境(欲揚先抑)

禮讚-- 樹 不平凡 外部形態 不平凡 人--禮讚

精神氣質(對比象徵)

教學反思:

李曉華

《白楊禮讚》教學設計 篇五

一、閲讀下面三個文段,然後答題

[甲]①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②它的幹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過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加過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説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這是雖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着倔強挺立的一種樹。⑦哪怕只有碗口哪樣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着西北風。

[乙]街上的柳樹像病了似的,葉子掛着層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條一動也懶得動,無精打采地低垂着。馬路上一個水點也沒有,乾巴巴地發着白光。便道上塵土飛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氣連接起來,結成一片毒惡的灰沙陣,燙着行人的臉。處處乾燥,處處燙手,處處憋悶,整個老城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

[丙]這裏的樹,以古老蒼勁見長。有兩棵老樹: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樹幹勁直,樹皮皺裂,頂上□着幾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階旁。那唐槐,老幹粗大,虯枝盤屈,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還有水邊殿外的松柏槐柳,無不顯出蒼勁的風骨。以造型奇特見長的,有的□如老嫗負水,有的□如壯士託天,不一而足。聖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衝雲霄,它的樹皮上的紋理一齊向左邊□去,一圈一圈,絲紋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晉祠在古木的蔭護下,顯得分外幽靜、典雅。

(選自《晉祠》)

1.(甲)段中最能體現白楊樹精神特點的兩個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

(丙)段中最能突出晉祠樹的特點的兩個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

2.(丙)段方框處應依次填入的詞,最恰當的一項是

[ ]

a.挑 偃 挺 擰

b.橫 偃 勁 扭

c.挑 猶 勁 扭

d.橫 猶 挺 擰

3.對(甲)段文字結構層次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4.《白楊禮讚》運用________的表現手法,借白楊樹來讚美抗日軍民;(乙)段運用________的修辭方法,生動地寫出了烈日下柳樹的“病態”;(丙)段在介紹左扭柏時,運用了________的説明方法,形象地寫出了它高而“扭”的特點。

5.從表達方式看,(甲)段主要是描寫與________相結合,(丙)段是描寫與________相結合,而(乙)段則是比較單一的自然環境描寫。

6.對三段文字描寫樹的目的與作用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甲)、(乙)兩段是為了體現樹的精神,(丙)段是為了突出樹的形態特徵。

b.(甲)、(乙)兩段是為了突出樹的形態特徵,(丙)段是為了體現樹的精神。

c.(甲)段突出樹的形態,(丙)段體現樹的精神,(乙)段突出“烈日”之酷

d.(甲)段體現樹的精神,(丙)段突出樹的精神,(乙)段突出“烈日”之酷。

參考答案

綜合能力訓練

1.(甲)力爭上游,不折不撓 (丙)古老,蒼勁,造型奇特 2.a 3.b 4.象徵,擬人,打比方 5.抒情 説明 6.d

《白楊禮讚》教學設計 篇六

現代文的閲讀在會考和大學聯考中都佔有比較大的比重,如何掌握現代文的閲讀技巧,提高閲讀能力,掌握其閲讀方法尤為重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白楊禮讚閲讀答案,供各位同學參考和學習,希望通能幫助同學們提高閲讀能力。

《白楊禮讚》(10分)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它的幹通常是丈把高,像加過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人像加過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不旁逸斜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説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這是雖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着倔強挺立的一種樹。那怕只有碗那樣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着西北風。

10、文段中第一句與後四句的關係是____ __ 。(2分)

11、文段後四句是寫白楊樹的______ ,它們的結構關係是________ 。(2分)

12、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 _。(2分)

13、如果把“這是雖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着倔強挺立的一種樹”改為“這是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保持着倔強挺立的一種樹”表達效果好不好?為什麼?(3分)

答: 14、這段文字中,運用的修辭手法有___ 。(1分)

白楊禮讚閲讀答案

10、總分 11、外形、並列 12、第一句

13、不好。因為原句中的錶轉折關係的關聯詞“雖……卻……”在句子中起強調作用,強調白楊樹的倔強挺立,這樣着重表現白楊樹的精神,如果改了就去掉了關聯詞達不到強調的效果。

14、擬人

《白楊禮讚》優秀教學設計 篇七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2、理解烘托、對比、欲揚先抑等寫作技巧的表達效果。

3、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和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鬱鬱葱葱的樹木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滿目蒼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生機。在過去的語文課堂上,我們欣賞過“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柳樹風韻,領略過“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樹雄姿。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茅盾的《白楊禮讚》,走近挺拔的白楊樹,感受作者在文中抒發的情懷。

板書:白楊禮讚

二、明確目標(生齊讀)

1、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2、理解烘托、對比、欲揚先抑等寫作技巧的表達效果。

3、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和託物言志的寫法。

三、走近作者

茅盾(1896——1981)作家,社會活動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人。主要作品:長篇小説《虹 》、《子夜》、;中篇小説《路》、《三人行》;短篇小説《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國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發展的里程碑,顯示了現代文學在長篇小説創作方面的實績。

四、走近課題

師:文章的題目會透露給我們很多信息,這篇文章的題目為何不直接叫“白楊贊”,你怎麼理解“禮讚”呢?

“禮讚”:崇敬地讚美。

“白楊禮讚”:“禮讚白楊”,表達了作者對白楊樹的讚美和尊敬。

五、整體感知——贊白楊

1、師:從題目中,我們很明顯知道了作者要讚美白楊,而且作者在開篇即説“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文中這樣直抒胸臆的句子有好幾處,你能找到嗎?

第1段: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

第4段: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第6段: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第8段: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就因為……

第9段:……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

師:這些句子在文中起什麼作用呢?

(生自由發言,師明確:一線串珠抒情線索,與標題相呼應。)

2、師:依據本文的抒情線索,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給文章劃分層次和概括各部分內容,你來試一試。(生小組合作,師明確)

第一部分:(1)直抒對白楊樹的崇敬讚美。

第二部分:(2—4)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境。

第三部分:(5—6)描繪白楊樹的外部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7—8)揭示白楊樹的象徵意義,點明主題。

第五部分:(9)把白楊樹與楠木作對比,表達鮮明的愛憎,再次讚美白楊樹。

六、細讀文本——如何贊

師:本文首尾呼應,全篇充滿作者對白楊樹熱情洋溢的讚美,文中重複出現的一個詞眼你注意到了嗎?

生:不平凡

師:那作者都是從哪幾方面讚美白楊樹的不平凡的呢?(小組合作)

(一)生長環境不平凡

(黃綠錯綜、無邊無垠、坦蕩如砥)

追問:

1、看到這樣的環境,作者產生怎樣的感想?(雄壯、偉大)

2、當你長時間看着這樣的景象又會產生怎樣的感想?(單調)

3、作者為什麼會強調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感想?

(形成對比,分別從正面和反面襯托白楊樹的不平凡。)

小結:第2段交代白楊樹生長環境,烘托“不平凡”的環境氛圍,為白楊樹出場鋪墊、蓄勢。

(二)外在形態不平凡

師:在這樣雄壯偉大而又略顯單調的環境中,引得作者一聲尖叫的白楊樹到底長什麼樣呢?(指名讀第5段)

要求:畫出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白楊樹外形特徵。

幹:筆直、絕無旁枝

枝:筆直、緊緊靠攏

葉:片片向上

皮:光滑淡青色

(力爭上游 倔強挺立 努力向上 不折不撓)

小結: 第5段通過對白楊樹外形的描寫體現出白楊樹的不平凡,它力爭上游、倔強挺立、努力向上、不折不撓,令人敬佩。

(三)內在品質不平凡

師:作者不僅僅把白楊樹當樹來寫,而是把它當成形神兼備的人來寫。第7段開頭出現兩個什麼特別的稱呼呢?(齊讀第7段)

生:好女子,偉丈夫

師:好女子與偉丈夫各有什麼特點呢?作者認為白楊樹是什麼呢?

好女子 偉丈夫

婆娑 ——對比—— 嚴肅 堅強不屈

屈曲盤旋 偉岸 正直樸質

温和 靠緊團結

挺拔 力求上進

師:本段作者想要讚美白楊樹的內在品質,沒有直接進行讚美,而是先説“它沒有……沒有……也許你要説它不美”,這是什麼寫法? (欲揚先抑)

師:作者僅僅是為了寫白楊樹嗎?白楊樹有什麼象徵意義?

1、象徵:是借某一具體事物或形象表達某種意義,這一意義不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而是作者藉此事物所做的聯想和寄託。

2、象徵意義:

樸質、嚴肅、堅強不屈——北方農民

堅強不屈 —— 哨兵

團結、力求上進 ——精神和意志

3、作者是如何揭示白楊樹的象徵意義的?(齊讀第7段“難道……”)

以反問強化內容的表達,以排比增強語言的氣勢,以層層遞進步步深化內容,象徵了北方的農民,抗日的軍民,尤其象徵了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四)文章結尾寫“直挺秀頎”的楠木有何作用?(生討論,師明確)

與白楊樹形成對比: 把白楊樹普通而“不平凡”與貴族化楠木對比;讚美北方堅持抗戰的廣大民眾的精神和品格,與賤視民眾、頑固倒退的人們對比。

七、悟主旨

師:作者為什麼要借西北高原上的白楊樹,來表達對北方抗日軍民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出示背景鏈接:

《白楊禮讚》寫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瀕於分裂的局面,中國共產黨肩負着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1940年5月,茅盾離開新疆返回內地,受朱德同志邀請前往延安。

在延安參觀講學期間,親身體察瞭解放區軍民的鬥爭生活,看到了抗日軍民團結戰鬥的精神風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變後,作者借禮讚西北高原上的白楊樹,來表達對北方抗日軍民的熱愛和讚美之情,便寫下了此文。

師:借禮讚西北高原上的白楊樹,來表達對北方抗日軍民的熱愛和讚美之情,這種寫法叫什麼?(託物言志)

師:在瞭解了寫作背景之後,本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就呼之欲出了。

明確:本文采用象徵手法,勾畫了白楊樹的外形特徵,突出了白楊樹不平凡的形象,通過對白楊樹的讚美,歌頌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抗戰的北方農民及其所具有的中華民族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八、結束語

師:作者曾為畫家沈逸千所作白楊圖題詩一首,為白楊精神做了最好註解。(生齊讀)

題白楊圖

茅盾

北方有佳樹,挺立如長矛。

葉葉皆團結,枝枝爭上游。

羞與楠枋伍,甘居榆棗儔。

丹青標風骨,願與子同仇!

九、拓展練習

請運用聯想與想象,選一幅圖片説説它的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