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蘇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27W

蘇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掌握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2、會正確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係,會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

4、通過觀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求異思維,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和創新精神。

重點:

掌握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計算除數是一位數的乘除、連除的兩步計算題。

難點:

正確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係,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義。

教學流程

一、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方老師帶大家去一個你們很樂意去的地方-學校閲覽室。在那裏可藏着很多的數學問題。走!咱們一起看看去。

[説明:由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課,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同時又容易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從而帶着良好的學習狀態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交流合作,解決問題

擺書

1、學生細看課件的信息,領會題意。

師:誰能來説一説發現的數學信息

生:閲覽室有200本書, 2個4層的書架

(隨着學生説的課件出示條件)

師:根據圖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生:2個書架有幾層?

生:一個書架可以放幾本書?

生: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2、合作探究。

師:看同學們提了這麼多的問題,猜猜看老師今天最想請大家解決哪個問題?

學生的回答展示,今天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3、學生自己獨立思考並列式計算,再在小組內交流你是怎麼想的,總結一下有幾種方法

4、彙報,展示交流4種不同的解題方法。(根據學生的彙報板書在黑板上)

彙報的時候説一説你列的算式的意思,並説一説你是怎麼算的。

(1)200÷2=100(本) (2)2×4=8(層)

100÷4=25(本) 200÷8=25(本)

(3)200÷2÷4 (4)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5、彙報時提問:

(1)200÷2求的是什麼?結果再除以4是什麼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麼?200÷8表示什麼意思?

(4)4×2是什麼意思? 200÷(4×2)求的是什麼?去掉括號可不可以?

師總結:第一個是按書架分先求一個書架有多少本書,第二個不按書架分,先求的總層數。然後按總層數分,雖然思路不一樣但是都是平均分,我們都能解決同一個問題。

6、比較這幾種算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和同桌説説看。

師: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那種方法。

師:(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綜合算式。像這樣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運算。

7、觀察算式,發現運算順序

師:像這種連除、乘除混合運算,在算的時候怎樣判斷先算什麼後算什麼呢?

請大家仔細觀察(3)、(4)兩個算式,比較一下,看看在計算順序上你有什麼發現?

可能情況:算式不同,得到的結果相同;(從左往右算,)

(3)式沒有括號,先算200÷2,後算100÷4;(4)式先算括號裏的,再算除法;

8、小結:像連除法和乘除混合運算這樣的同級運算都是從左到右一步一步計算的,如果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裏的,再算括號外的。(板書)

蘇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活動,讓學生結合活動內容作實例,感知鏡面對稱現象

2、通過實際操作,讓全體學生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象的一些特徵的過程

3、逐步發展學生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教材分析:

利用鏡子進行幾個簡單而有趣的試驗,向學生呈現生活中有趣的鏡面對稱現象,激發學生們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發展他們的空間知覺。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的學生大部分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母大都沒有時間輔導孩子,鏡子雖然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但是他們是否能去認真仔細觀察鏡子中的學問呢?要以此來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帶着問題去學習對他們來説會更有趣味。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導入新課

1、講《猴子撈月》的故事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請你們仔細聽,然後看看誰是咱班的故事大王,能把這個故事給大家續講下去,‘猴子在路邊散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現井裏也有一輪,猴子以為……’

生: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裏,猴子大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兜。眾猴子怎麼也撈不出“月亮”。

也許學生還有其它版本的故事,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師:這是為什麼呢?

生:不是月亮掉到井裏,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師:在生活中,你們還有沒有發現類似的現象?(讓學生想一想,説一説,與同伴流。)學生可能知道:

(1)照鏡子時,出現的現象

(2)雨過天晴,路里積水中會倒映一些影子

(3)光滑亮麗的地板,也出現倒映

2、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些倒映的影子,看一看“鏡子中的數學”。(板書課題:鏡子中的數學)

二、組織活動

1、教師示範

(1)在實物投影上放一個大的黑體字——“王”的一半;

E

(2)把鏡子放在虛線上(對稱軸上),讓全班學生觀察鏡子裏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3)讓學生説一説看到了什麼?有什麼發現?

A、看到了整個的“王”字

B、鏡子裏的圖形是鏡子外的圖形的對稱圖形。

2、試一試

拿出學具袋中的學具——一面小鏡子,做一下第(1)題

(1)讓學生把鏡子放在虛線上,看看鏡子裏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2)説一説,看到了什麼

(3)在書上畫出對稱圖形。

A 8

(4)全班交流,選出幾份在投影上展示。

第(2)題

(1)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小鏡子,按本題圖示的情境,把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紙片在鏡面前擺一擺,對比鏡面中的圖形和桌面上的圖形有什麼關係。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鏡面的對稱現象。

第(3)題

投影出示課文情境圖,想一想:機靈狗鏡子判斷“現在是5時”對嗎?

猜一猜:現在是幾時?

(4)實驗證明

A、取一時鐘,將時間調至7時正(時鐘鐘面上不顯示數字)

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

C、取一鏡子,對準鐘面。鏡子自然朝向學生。

D、讓學生觀察鏡子裏的圖形,比較課文裏的鐘面圖形,可以看出是一樣的。

E、將鐘面反轉,讓學生看清鐘面時間。(7時)

(5)練一練

A、教師將時間調至3時

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

C、取一鏡子,對準時鐘

D、讓學生觀察鏡子,想一想:現在是幾時?

E、反轉時鐘,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課文第18頁“練一練”的第1—3題。

第一題:

(1)先讓學生猜一猜,並打上對號

(2)用鏡子來試一試,進行驗證。

第2題:

這是一種尋找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位置的簡易方法,通過練習活動,使學生明白,如果對稱圖形能對摺,那麼摺痕就是對稱軸所在的位置。如果是生活中具有對稱特徵的物體,無法對摺,那麼租用鏡面對稱原理的對稱圖軸的辦法也是明智的。

2、實踐活動

3、

(1)讓學生收集一些對稱圖形、圖案和照片,在班裏展覽。

(2)會剪紙的學生,自己動手剪一些簡單的作品。

開展這類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得到張揚,滿足那些具有較強空間觀念的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也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對稱圖形的特徵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第五冊《三角形的分類(2)》P56到5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按三角形邊的長短對三角形進行分類,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不等邊三角形。

2、能根據三角形邊之間的關係理解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摺疊,探索,初步體會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部分特徵。

2、通過小組學習活動,養成協作精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應用的樂趣,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慾望。

【教學重點】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部分特徵。

【教學難點】理解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教學準備】小棒、三角形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

師:我們在二年級時已經初步學了一點有關三角形的知識。誰能説説你對三角形有哪些認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動手操作、以舊引新

1、三角形按角分

教師出示8三角形,請你根據角的的特徵,對這些圖形進行分類,並説説這樣分的理由。

學生交流,媒體演示:

三角形按角分:

2、師:小朋友説得真好,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那麼三角形除了按角的特徵分,還有其他分法嗎?(學生猜測)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共同探究,合作交流

1、三角形按邊分

把剛才7個三角形,請你通過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再一次進行分類,並説出分類依據。

學生反饋:根據邊的特徵,2條邊相等、3條邊相等、3條邊都不相等。

師:3條邊都不相等的三角形你能給它取個名字嗎?

板:不等邊三角形。

想一想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角度相等嗎?

師:我們把三條邊和三個角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稱為:不等邊三角形。

2、研究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你怎麼知道這些三角形兩條邊相等和三條邊相等的呢?

這些邊和角都有各自的名稱,它們叫什麼呢?

自學課本: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58頁,自學一下。

認識等腰三角形

媒體演示(教師不説出三角形的具體名稱)

這些三角形我們稱為什麼呢?

(板書:等腰三角形)

(2)認識等邊三角形

説説這個三角形的邊和角有什麼特徵?

學生動手摺一折:發現這三條邊的長短一樣長,三個角也相等。

根據三角形邊的特徵,給它們取名字。(板書:等邊三角形)

3、辨析三類三角形中的軸對稱圖形。

師:我們剛才分出的三類圖形都是通過折的方法得出,那你想想看它們中有我們剛剛學過的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是話它的對稱軸有幾條呢?請同學們挑選一些圖形畫一畫,來驗證一下。

師: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它們的對稱軸分別是1、3條。

4、小結並板書

軸對稱圖形

等腰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 不等邊三角形

兩邊條相等 三條邊相等 三條邊不相等

兩個角相等 三個角相等 三個角不相等

(三)探究等腰三角形與等邊三角形的關係

1、探究:等腰三角形與等邊三角形的關係

媒體演示: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提示學生:正方形和長方形之間的關係)

3、小結:邊小結邊出示集合圈

等腰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

(四)小結:三角形按邊分可以分成兩類,即等腰三角形是一類,不等邊三角形是一類,等腰三角形中包含等邊三角形。而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又都是軸對稱圖形。

(五)練一練: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2、等腰三角形都是等邊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鋭角三角形。

(想想今天學的什麼三角形一定是鋭角三角形。)

(四)動手驗證、深入理解

1、小組合作,用小棒搭等腰三角形。

2、同桌交流,媒體出示

既是鈍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等腰鈍角三角形

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既是鋭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等腰鋭角三角形

3、完成學習單

圖1既是( )三角形又是( )三角形

圖6既是( )三角形又是( )三角形

4、小結:根據邊和角的特徵,我們知道同一個三角形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三、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加深對周長的認識。

2、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3、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4、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理解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的由來。

教具、學具準備學具

每個學生都準備6cm和 3cm的小棒各兩根,兩張長8 cm長紙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出示以下兩個圖形。

1、説一説: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麼特

(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4條邊都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2、指一指:兩個圖形的周長各指的是哪一部分?

(長方形的周長是長+長+寬+寬,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邊長+邊長+邊長。)

3、教師揭示: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板書

課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二、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1.教學

(1)擺一擺。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小棒(長6 cm和3cm的各兩根),用4根小棒擺一個長方形。

(2)指一指。擺好後,同桌互相指一指,圍成的長方形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2個長和2個寬)

(3)提出問題。

教師:看着圍好的長方形,你想提出什麼問題?

學生提問題

教師:我們先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4)自主探索。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想法,教師巡視。

(5)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樣化。

(長+長+寬+寬)(2長+2寬)【(長+寬)x2】

教師強調:有小括號的式子,要先算括號裏面的。

(6)比較、交流以上幾種算法。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發現用第③種方法計算比較方便。再讓學生説一説式子中6+3表示什麼(長+寬),為什麼要乘2?【(長+寬)的和的2倍】

(7)歸納公式。想一想: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2、教學例2

(1)過渡:我們瞭解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那麼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呢?

(2)出示例4的圖。教師:這個正方形有什麼特點?怎樣計算它的周長呢?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認識:正方形的4條邊一樣

那麼,周長是邊長+邊長+邊長+邊長,邊長×4。

例4,正方形的周長=5+5+5+5=20cm,公式=邊長x4=5x4=20cm、

三、應用公式解決問題

1 .教科書第85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計算,同時指名兩位學生上台板演。

2、完成練習十九的第4題

(1)理解題意。

讓學生説説題目提供了哪些數學信息,提出了什麼問題?

(2)嘗試解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然後在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上台板演,畫出設計圖,一共排三行,每行6個正方形。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花邊最少。

(4)深化認識。通過本題練習,你有什麼想法?

四、繼續鞏固練習

1、第6題

(1)打開第88頁

讓學生畫出圖形,然後求它們的周長。

(2)全班交流時,讓學生説出結果,並説一説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2、第8題

(1)讓學生獨立計算它的周長。

(2)全班交流。讓學生板書計算過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第10題

(1)讓學生畫出這兩個正方形拼成的圖形

(2)計算所拼的圖形的周長,教師巡視。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是用什麼方法學到這些知識?

2021最新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北京市六年制教材第五冊第四單元第100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通過比較,弄清兩個已知條件的一步應用題與兩步應用題的聯繫和區別,加深對兩步應用題的理解,並學會這類應用題的分析及解答方法。

2、培養學生分析應用題的能力。

3、教育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1、複習檢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應用題。(板書:應用題)

(1)先看一道題(投影):

紅光國小買紅粉筆16盒,白色粉筆比紅粉筆多32盒。____?

默讀一遍(師指上題),誰會把這道題補充完整?老師在上題橫線上板書:買白色粉筆多少盒?

怎麼解答?(找1人寫在玻璃片上)

(2)下面我提幾個問題,請你們回答:

哪兩個條件?

如果兩個條件都直接告訴我們了,要求這個問題用幾步解答?

(3)我們看看-做的,請你讀一下。

為什麼用加法?

剛才我們複習了舊知識,大家掌握得還不錯,如果我把這道題裏的問題改成:一共買粉筆多少盒?”(老師寫在黑板上)誰來讀一遍?要求“一共買粉筆多少盒”還能用一步解答嗎?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兩步應用題(板書:兩步)。

2、新課

(1)例4:紅光國小買紅粉筆16盒,買白色粉筆比紅粉筆多32盒,一共買粉筆多少盒?

這道題的條件是什麼?問題是什麼?

要求“一共買粉筆多少盒”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我先畫一條線段表示紅粉筆16盒(見上圖)。

再用一條線段表示白色粉筆的盒數,這條線段畫多長?為什麼?

誰來指指哪段表示白色粉筆比紅粉筆多的32盒?(師指白色粉筆和紅粉筆同樣多的一段)這段是多少盒?為什麼?問題是什麼?

你們會分析這道題嗎?同桌同學互相説説。

誰説説你是怎麼分析的? -剛才是從哪兒入手分析的?

師:(指圖)要求一共買粉筆多少盒,必須知道買紅粉筆多少盒和買白色粉筆多少盒,買紅粉筆的盒數是已知的,因此要先求白色粉筆的盒數,再求一共買粉筆多少盒。

誰會解答?

①買白色粉筆多少盒?

16+32=48(盒)

②一共買粉筆多少盒?

16+48=64(盒)

寫不寫“答”,為什麼?

答:一共買粉筆64盒。

小結:這兩道題都有兩個條件,而且相同,為什麼這道題用一步解答,(指準備題)這道題卻用兩步解答呢?(指例4)

所以光看條件就盲目列式是不行的,必須要認真審題,弄清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係再解答。

(2)下面,我把例4中的第二個條件變一下“買白色粉筆比紅粉筆少3盒”(貼上)誰來讀題?誰説説條件和問題?

我們來畫線段圖。先畫什麼?再畫什麼?

和剛才的圖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誰來分析這道題?會解答嗎?

①16-3=13(盒) 第一步求出的13盒是什麼?

②16+13=29(盒) 第二步求出的29盒是什麼?

答:一共買粉筆29盒。

(3)這道題你會做了,我再變一下,你們願意做嗎?

紅光國小買紅粉筆16盒,買白色粉筆的盒數是紅粉筆的3倍,一共買粉筆多少盒?

默讀一遍,小聲説説條件和問題。

能自己分析嗎?試試看。

請你打開練習本,在本上解答,不寫小標題(找1人寫在黑板上)。

訂正:誰做的讀一讀,求出的第一步是什麼?第二步是什麼?

(4)對比:

我們看看剛才做的這三道題,有什麼相同之處?

①兩個已知條件,一個問題;②問題相同,第一個條件相同;③都用兩步計算;④第二步方法相同。為什麼?

有什麼不同之處?①第二個已知條件相同;②第一步解答方法不同。為什麼?算式跟原來比有什麼不同?其中一個條件用了兩次。

(5)小結

在解答應用題時,已知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就一定用一步解答嗎?

今天我們學的這種題就用兩步解答,所以要認真審題,分析數量關係,再解答。

3、練習

(1)一把椅子25元,一張桌子的價錢是椅子的4倍,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貴多少元?

誰來讀題,自己小聲分析一遍。在練習本上解答。

訂正:先求什麼?再求什麼?第二步為什麼用減法?

(2)再看一道題:

學校有長跳繩18根,短跳繩的根數是長跳繩的2倍。____?齊讀,要求提出不同的問題再解答。

①短跳繩有多少根?要求“短跳繩有多少根”用幾步解答?

②一共有跳繩多少根?要求“一共有跳繩多少根”,用幾步解答?

③短跳繩比長跳繩多多少根?要求“短跳繩比長跳繩多多少根”,用幾步解答?

④長跳繩比短跳繩少幾根?要求“長跳繩比短跳繩少多少根”用幾步解答?

條件相同,問題不同,解答的步數一樣嗎?

4、總結

今天我們學的什麼?

剛才你們在分析這種應用題時,有的願意從條件入手分析,有的願意從問題入手分析,哪種都可以,只要你能分析清楚,正確解答就行了,今天的這種應用題和原來學過的結構不同,有一個條件在解答時用了兩次,所以,一定要認真審題,仔細分析,正確判斷用幾步解答。

5、作業

(1)打開課本第100頁,這就是今天咱們學的新知識,回家看看書。

(2)課本第101頁第1~4題。

國小三年級數學上冊複習教案 篇六

複習目標:

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對24時記時法有進一步的瞭解;提高運用學過的時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複習過程:

一、引導梳理知識

1、在“24時記時法”中你學會哪些內容?

2、你在這一單元中哪些內容學得最好?有什麼學習經驗或學習中要注意的地方介紹給同學們?

二、組織複習

1、時間的轉換

⑴將普通記時法轉換成24時記時法

上午6:20 上午9:30

中午12:00 下午1:40

晚上7:50 晚上11:25

⑵將24時記時法轉換成普通記時法

6:40 15:40

12:00 24:00

20:40 17:30

⑶指名學生口述轉換的方法。

2、P108.1

獨立看圖,理解圖意

獨立完成,組織評講。

歸納總結。

二、課堂練習

1、小明每天晚上8:30睡覺,第二天早晨6:30起牀,他每天的睡眠時間有多長?

2、一家快餐店5:30營業,23:00結束一天的營業,求這家快餐店每天的營業時間。

3、圖書館每天的開放時間是:8:00--11:30,13:30--18:00,求這家圖書館的開放時間。

4、一列火車7:15從南京開出,8:10到達鎮江,8:21分再從鎮江開往常州,你能算出這列火車從南京到鎮江的運行時間和這列火車在鎮江的停靠時間嗎?

三、全課總結

四、完成作業

補充題目(包括時間的轉換和有關時間知識的應用題)

整理與複習4

複習內容:長方形和正方形

複習目標:

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認識周長的含義,解決有關周長計算的實際問題,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複習過程:

一、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1、出示

2、要求説出圖形名稱。

問:你還知道哪些關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

教師相機板書(特徵,關係,各部分名稱,周長計算方法)

二、周長計算方法

1、計算圖形周長

長是4釐米,寬是3釐米,求它的周長。

長是5分米,寬是3分米,求它的周長。

長是6米,寬是3 米,求它的周長。

邊長是5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邊長是6釐米的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邊長是8米的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2、課堂練習

⑴給一塊邊長是25釐米的正方形手帕縫製花邊,至少需要多少釐米的花邊?合多少分米?

⑵小紅沿着長30米,寬20米的長方形操場跑了2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

⑶給一塊長20米,寬8米的長方形菜地圍籬笆,籬笆長多少米?

⑷給一塊長20米,寬8米的長方形菜地圍籬笆,如圖:

籬笆長多少米?

⑸用兩個邊長都是2分米的小正方形拼圖形,拼成的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分米?

⑹用兩個長都是4釐米,寬都是2釐米的小長方形拼圖形,拼成的圖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三、全課總結

四、作業:1、P111.10--12(完成在書上)

2、練習冊上相關習題。

猜你喜歡: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第73頁練習十五的第7-9、11—12題。

教學目標:

1、複習乘法估算的方法,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習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和價值。

教學重點:

口算乘法和估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估算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回顧再現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上練習課。在上一節課裏,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呢?指名讓學生説一説,自己把學習內容適當的記錄下來。

1、口算題有什麼特點?

例:30×5 200×3

怎樣能又準又快地計算? 需要注意什麼問題?(注意末尾的“0”。)

口算練習:出示卡片,開火車算,大家判斷;

60×8 20×9 600×2 90×9

700×5 200×4 70×7 300×9

增加難度:一人出題,一人算; 口算後針對學生情況小結。

師:通過剛才的開火車、兩人分工的遊戲,同學們都能夠又快又準的算出來,真棒!

2、估算:你會遇到什麼困難嗎?

生:忘記近似數、忘寫約等號。

師:把兩位數、三位數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數。

例:108×3 ≈300 303×2≈600

讓學生互説估算過程:

(設計意圖:使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解答,回憶再現新授課中的有關知識,為後面的練習做好準備。)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基本練習:

1、口算。

(1) 10×4 40×6 70×8 300×4 400×5 20×4 60×7 700×3

(2)練習十五第8題

2、估算: 49×4 65×9 38×8 54×7 131×4 287×7

3、完成練習十五第9題。學生獨立完成後集體評析。

(設計意圖:為進一步加深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提高已有的認識和能力。)

綜合練習:

1、練習十五第11題:整十數乘一位數,積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寫出幾個?

學生獨立思考後彙報交流。

2、練習十五第12題。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後同桌互相檢查訂正答。

(設計意圖:在保證所有學生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調動優等生的學習積極性,發展其能力,保護好學困生的自信心。)

三、自主檢測,評價完善

輕鬆過關。

90×6 450-80 500×8 80×6

200×6+200 200×3 2000×3 400×5

2、我能估算。

49×4 38×8 131×4 287×7

3、靈活解決問題。

曹衝稱象: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如果我告訴大家曹衝用了8塊大石頭,每塊石頭大約有490千克左右,請問大家,這大象大約有多重呢?

(設計意圖:通過檢測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和發現存在的不足,教師可以及時收集反饋信息,採取相應的措施或者進行個別指導。)

四、歸納小結,課外延伸

師:今天的訓練,你還有什麼想説的嗎?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口算乘法,只要你仔細觀察,善於思考,有意識地運用口算乘法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你會覺得數學很有趣。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用好我們的數學!

(設計意圖:注意引導學生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繫,構建合理的認知結構,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