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蘇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18W

蘇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蘇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2021 篇一

一、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着重讓學生熟練掌握用口訣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礎上,綜合應用表內乘除的計算技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材先通過學生熟悉的“歡樂的節日”的主題圖,引出要用除法計算的實際問題。通過解決具體問題,使學生體會,求商的計算是解決問題的需要,用乘法口訣求商是幫助人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然後向學生提供獨立嘗試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機會。教材先呈現“56÷8”的計算思路,留出空白讓學生獨立嘗試計算“56÷7”。再在主題圖 “歡樂的節日”中提供兩組素材,引出“49÷7”、“27÷9”計算,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通過以上教學活動,使學生真正掌握用7~9的算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並形成乘法口決求商的計算技能。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能正確運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遷移類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遷移類推、歸納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準備: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CAI課件,口算卡片

五、教學方法:

教法:談話、引導相結合

學法:自主探究法

六、預設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打氣球:小朋友們,奧運福娃給我們送來了很多氣球,你們看,五顏六色的氣球多漂亮!不過,這些彩色氣球揹着卡片太重了,你們幫幫它們,讓這些氣球高飛嗎?

30÷6 18÷3 15÷3 25÷5 24÷6

36÷6 12÷3 20÷5 18÷3 9÷3

2、將下列口訣補充完整(學生小組交流彙報)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十八 ( )七二十八

設計意圖:複習舊知,為新知識做準備,讓學生通過以前學習過的知識的複習為新知識提供一個學習的模板,為學習除法的求商做好鋪墊,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情境激趣:

1、奧運福娃想知道你們最喜歡過什麼節日?是啊,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忙着佈置自己的教室呢!CAI課件出示教材48頁主題圖

2、請你仔細觀察主題圖,説説圖中的小朋友在幹什麼?從圖上你可以瞭解哪些數學信息?(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

3、小組相互説説,再指名彙報。

①第一小組的同學做了56面旗,要掛成8行。

②第二小組的同學做了49顆星,要分成7個小組。

③第三小組的同學帶來27個綵球,每9個要擺成一行。

4、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小組探究)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分別板書:

①平均每行掛幾面?

②平均每組分幾顆?

③可以擺幾行?

5、設計意圖:用學生喜歡的六一節環境佈置,引導學生暢所欲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探究新知:

(1)教師出示例1畫面。

有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可以怎樣計算呢?

引導學生運用除法列出算式:56÷8=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怎樣計算56÷8呢?先獨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交流。教師指名説因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平均每行掛7面。

(教師板書:56÷8=7 七八五十六 )

(2)變換上題中的條件:要是掛成7行呢?

學生獨立列算式計算,再在小組中交流,然後指名彙報。

(教師板書:56÷7=8 )

(3)課件出示第48頁的主題圖

怎樣解決平均分幾顆和可以擺幾行的問題呢?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共同討論完成。

①先獨立思考,分別列出算式,計算出結果;

②再在小組中交流解答的過程,説一説是怎樣算的;

③分小組在全班彙報。

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分別板書:

49÷7 = 7 27÷9 = 3

(4)歸納小結

除數是7、8、9的除法怎樣計算呢?(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師生共同回顧7、8、9的乘法口訣。

可以是師生同背,也可以開展口訣接龍的遊戲。

(5)設計意圖:重點突出學生的自主參與、獨立思考,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着引導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學習時空交還給學生。)

(四)鞏固練習

(1)動力火車(比賽,看哪組火車開得快?)

奧運福娃帶我們去做動力火車啦,他們邀請我們去美麗的森林了,看哪列火車開得最快?

(2)小鳥找家

火車帶我們來到了環境優美的大森林,奧運娃娃説“你們看,鳥兒們在等着我們給他們安排新家呢?同學們,你們能幫助這些小鳥嗎?”

先學生獨立計算,再連線,然後彙報每一題計算時所使用到的口訣。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追求快樂的天性,好勝的心理,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性的練習形式,營造出充滿生機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喜歡成功的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3)乘除法的聯繫(例1後的“做一做”)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完成,再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過程,體會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繫。

(4)猴子摘桃(練習十一第1題)。

奧運娃娃説,又大又美的仙桃長得多好啊,我們來意個摘桃比賽吧!

教師把學生分成兩大組開展比賽,一大組完成左邊9題,另一大組完成右邊9題,比一比哪一大組完成得又對又快。

教師指兩名學生説一説某道算式的計算方法,然後兩大組交還左右兩邊的算式,再比一次。

(5)小兔過河(練習十一第2題)。奧運娃娃請我們玩“小兔過河”的遊戲。

3只小兔子想過河採蘑菇,可是河上面沒有橋,只有一張張的荷葉,荷葉上有很多除法算式,每隻小兔只有自己身上的號碼與河中每張荷葉上算式的商、河對岸蘑菇的號碼一致時,小兔才能過河採蘑菇。你們能幫助小兔過河採到蘑菇嗎?

每小組中3人來幫小兔子過河採蘑菇,1人當評判員,進行遊戲活動,看誰先採到河對岸的蘑菇。

教師巡視,瞭解各小組遊戲的情況,及時予以指導。完成得小組可交換角色重新遊戲。

設計意圖: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避免機械的練習,採取比賽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練習中沒有枯燥乏味的感覺。

(6)拓展題:動動你的小腦筋

奧運娃娃遇到難題了,你能幫助他嗎?

4×□=36 6×□=42 63÷□=7 32÷□=8 48÷□=6 9×□=54

設計意圖: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

(五)全課小結:

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不僅解決了數學問題,而且還進一步熟練了用乘法口訣來求商。在以後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夠熟記口訣,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你在哪些方面做得好?

你在哪些方面還覺得有困難?

在這堂課上你還可以向誰學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協助整理本節課所學內容,疏理講課內容,突出重點、難點,通過學生的自評、互評,培養學生誠實做人的道德品質,並通過實事求是的自我評價學會反思,改進學習策略,明確下階段學習方向。)

七、板書設計: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平均每行掛幾面? 56÷8 = 7 56÷7 = 8

口訣:(七)八五十六 口訣:七(八)五十六

平均每組分幾顆?49÷7 = 7 口訣:(七)七四十九

可以擺幾行? 27÷9 = 3 口訣:(三)就二十七

最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最新例文 篇二

活動目標

1、認識1和許多,瞭解他們的關係。

2、學習滾接大皮球。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兩個幼兒一個大皮球。

活動過程

1、通過遊戲”小貓學本領”,學習認識1和許多,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1) 出示一個貓媽媽的頭飾,啟發幼兒説出這是一位貓媽媽。

(2) 桌子上面放着許多個小花貓頭飾,啟發幼兒説出這是許多小花貓。

(3) 請每個幼兒拿一個小花貓頭飾戴在頭上,啟發幼兒説出許多個成了一個,一個的。

(4) 媽媽帶小貓集合去玩球,啟發幼兒説出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個。

2、小貓學滾接球的本領,雙手將球向前滾。

(1)1只小貓學本領。(2)許多隻小貓學本領。(3)兩隻小貓相對滾接大皮球。

活動延伸

在計算角內提供許多1與許多的實物或圖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繼續學習小貓捉魚。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好玩的輪子

活動目標:

1、創設玩具城情境,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和同伴共同學習的愉快情緒。

2、通過看看、説説、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內數量,發展思維能力。

3、能有序的進行操作,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玩具車幼兒人手一輛、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師示範教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激發去玩具城的興趣

1、我們小朋友喜不喜歡玩玩具?你喜歡玩什麼玩具?(幼兒自由講述)

2、隨律動《開火車》進入活動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內的數量

1、幼兒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輪子能滾動的特性,初步學習點數4以內的數量

小結:原來輪子都會滾動,而且都不一樣。

2、幼兒互相交換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數量的輪子,鞏固對數量的認識

3、送玩具回家,幼兒按點送物

三、幫玩具寶寶數輪子

1、玩具寶寶要去參加裝輪子大賽,可是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該裝幾個輪子,怎麼辦呢?

2、出示範例,引導幼兒思考

這是什麼車?它應該裝幾個輪子?(根據幼兒講述示範粘貼一種,其他的請幼兒思考並輕輕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相互進行驗證,適當啟發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

4、集體驗證

引導幼兒説一説你幫什麼車裝了幾個輪子?是不是每一個玩具寶寶都會數自己的輪子了?

四、我們也來變一變

1、我們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寶寶一起去參加比賽?

2、請你們動一動小腦筋,變一變,你想變成什麼車去?

3、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

五、延伸

1、在數學區投放相應材料供幼兒鞏固

2、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由的變成輪子數量不同的玩具車

最新蘇教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文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辨認直角、鋭角和鈍角,會畫鋭角和鈍角。

2、過程與方法:通過找角、畫角等一系列活動,培養動手能力、合作意識,激發創造性思維。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課堂中創設的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學會辨認直角、鋭角和鈍角,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魔術導入,複習鋪墊

師:同學們,大家都認識潘老師,你們一定不知道潘老師還會變魔術吧。不信,你們看,老師可以用手中的這張紙變一個大家都認識的老朋友!你認識嗎?

師:關於角,你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

生:我知道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生: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一個角。

生:像國旗角,桌子角,都是直角。

二、分類比較,認識鋭角和鈍角

師:週末了,同學們都喜歡去遊樂園吧,今天潘老師就帶大家去看一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你能根據上學期所學的有關角的知識,找一找,圖中哪裏有角?

師:同學們太棒了,找到了這麼多的角。(課件演示:去掉背景圖後所顯示大小不同的角。)它們長得一樣嗎?你們能根據它的特點分分類嗎?

1、給“角”分類。

師: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學具卡片,先獨立思考,你按什麼標準分類?想想可以怎麼分,分好後和同桌説一説。

(1)分成兩類:一類是直角,一類不是直角。

(2)也可以分三類:直角分一類,比直角小為一類,比直角大的可以為一類。

師:這樣分更細緻一些,我們發現不是直角的角里,有比直角大的角,也有比直角小的角,大家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師:那你們是怎麼知道1號角和3號角就比直角大?而4號角和5號角就比直角小呢?

師:嗯,如果這些角比較接近直角,開口的大小和直角很相近,我們看不出怎麼辦呢?用什麼方法來驗證呢?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比較。(驗證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頂點和所量的角的頂點對齊,一條直角邊和角的一條邊重合,這樣就可以比較這個角的開口是不是比直角大或小。)

2、揭示“角”的名稱。

師:在這三類角中,我們已經認識了角家族中的直角,其實其他兩類也是叫的兄弟,一個是直角的弟弟,一個是直角的哥哥,大家知道我為什麼説4號角和5號角是直角的弟弟嗎?(比直角小)像這樣,比直角小的角就是鋭角,直角的哥哥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鈍角,像這樣,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鈍角。今天我們就老學習鋭角和鈍角。(板書課題)

師:角家族我們認識了鋭角、直角和鈍角。

師:那麼給這3個兄弟排排隊吧,誰是老大,誰是老二,誰是老三?(板書:鈍角>直角>鋭角)

現在老師提兩個問題,我敢誰第一問題,提出後,所有人的小手都能舉起來,而第二個問題提出來後,舉起小手的就會寥寥無幾了。信不信?

第1個問題:什麼樣的角水鋭角?什麼樣的角是鈍角?

第2個問題:用什麼辦法開判斷一個角是不是鋭角或鈍角?

師:(得出結論)和直角比,開口比較明顯的,我們可以直接看出來,但開口大小比較接近直角的,我們可以利用三角板的指教來驗證。

師:既然大家已經找到好辦法了,我們在來用一用,看看我們的高招靈不靈。(課件出示幾個不用的角,請同學來判斷)

教師出示兩張實物卡片,角的大小比較接近直角的。請同學們到前面來驗證。

師:看來這樣的問題難不倒大家,課件出示,請同學們,獨立完成這倒題。

3、找找生活中的“角”。

師: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不僅藏在遊樂園裏,其實就藏在我們身邊,現在請同學們找一找,在哪裏見到了角,是什麼角?

很好,其實數學知識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我們有知道的,也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等待大家去發現。

4畫“角”。

師:既然我們認識了鋭角和鈍角,想不想畫一畫,那誰來説一説,你想怎麼畫一個鋭角或鈍角呢?(先畫`````後畫`````)(課件出示畫法,請學生來畫)

師:你能試着畫一個儘可能小的鋭角和一個儘可能大的鈍角嗎?

三、教畫人物簡筆畫

師:角在美術中也有妙處!在美術中有一種畫叫人物簡筆畫,它是非常簡單的圖形拼擺起來表示人物的一些簡單動作,像這樣用圓表示頭部,用線段表示身體,用角表示四肢(胳膊和腿)。

師:請同學試着創造,用我們學會的角來表示四肢,看看你能創造出那些姿勢。(學生作品展示)

四、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最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最新例文 篇四

設計理念:

《綱要》中提到:引導幼兒對身邊的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興趣。秋天豐富多樣的樹葉給幼兒提供了探索、發現、表達的廣闊空間。幼兒園老師經常帶小朋友開展着撿落葉的活動,這些顏色不一,大小不一的落葉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驚喜和好奇,“老師這是黃樹葉,老師你看這是片樹葉真大呀!”,當小班的孩子們高舉這些落葉向老師訴説的時候,心中就有説不出的激動。設計樹葉分類的科學活動,能夠滿足孩子的探究願望,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建構認知,盡情暢遊在樹葉多彩的世界裏。

活動目標:

1 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樹媽媽和樹葉寶寶的濃濃親情。

2 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一顆大樹(樹幹為主),樹葉(大小不等,合計60多片,黃色多些,綠色略少)

幼兒每人一個盒子,裏面放3片樹葉,放在椅子底下。

活動重點:

在教師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難點:

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一、樹葉寶寶問個好——區別顏色

1、秋天到,秋風吹,小樹葉一片一片落下來。看看,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黑板上拿起一片綠色樹葉)——提問幾名幼兒(綠樹葉寶寶)

2、那和綠樹葉寶寶問個好吧。

3、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方法同上)

二、樹葉媽媽找寶寶——鞏固顏色,初步感知分類。

1、你們喜歡樹葉寶寶嗎?那請你們去撿樹葉,聽清楚,每個小朋友輕輕地到這裏(老師指着黑板)撿一片樹葉。(撿好樹葉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座位)

2、老師拿一片黃樹葉,問:黃樹葉寶寶在哪裏?黃樹葉寶寶在哪裏?請把黃樹葉寶寶舉起來。

3、老師拿一片綠樹葉,問:綠樹葉寶寶在哪裏?綠樹葉寶寶在哪裏?請把綠樹葉寶寶舉起來。

重複幾次。

三、送樹葉寶寶回家——顏色對應,操作中學習分類。

1、大樹媽媽想念樹葉寶寶了,我們送樹葉寶寶回家吧。(出示顏色標記——綠房子和黃房子,放在大樹的兩邊)

2、請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分批擺放樹葉)

3、小結:樹葉寶寶又回到了媽媽身邊,真開心。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真好。

四、幫助大樹媽媽——在操作中進一步鞏固分類。

1、秋風吹,又有許多樹葉飄落下來,幫助大樹媽媽,給樹葉寶寶按綠色、黃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籃子4個,2個黃色,2個綠色。)

2、每個幼兒椅子底下放一個小盒子,裏面放2—4片樹葉。

3、操作後簡單講評幼兒操作情況。

五、延伸活動,激發繼續探索的興趣

1、請幼兒按黃、綠兩種顏色排排隊。

2、我們到外面去撿樹葉,找一找還有哪些顏色的樹葉寶寶。

設計意圖:

和樹葉寶寶問個好,使幼兒很快進入角色,並認知綠、黃樹葉寶寶,為下環節做鋪墊。

角色扮演,使幼兒感受濃濃的親情,並初步感知了分類的意義。

通過送回家的遊戲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分類,滿足幼兒的需要。

在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對顏色的分類。

延伸環節讓幼兒繼續保持對分類活動的興趣和激發研究願望

精選數學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夠學會使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對事物進行統計。

2、能力目標:能夠運用統計的方法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整理。能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

3、情感目標:認識到統計的價值,感受到統計對生活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

能夠使用不同標準的分類方法對事物進行分類統計。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

教師:“今天是孫老師第一天給同學們上課,孫老師非常高興,你們能告訴老師今天與老師合作的同學有幾個嗎?”

(學生數,並回答:“30個”)

教師:“女同學有幾個?男同學有幾個?”

(學生數,回答:“男生有15個,女生有15個)

教師:“同學們數的真認真,老師把我們的30位同學分成了八個小組,今天八個小組進行一個比賽,看哪個小組表現得好,就得老師手中的金星,本節課得星最多的將是我們的小擂主。”

二、導入

教師:“現在我們這兒的天氣已經非常冷了,可是在美麗的海南島卻十分温暖,大家想不想跟老師一起到哪裏的海濱浴場遊覽一下?”

生:“想。”

三、新授

1、初次接觸

師:“大家請看大屏幕。”

(出示圖片)

教師:“來到美麗的海南島,你都看到了些什麼?”

(學生回答)

教師:“同學們觀察的真是太仔細了,現在你能不能將海濱浴場的遊人按照性別,也就是男、女進行分類,數一數男的有幾人?女的有幾人?”

(學生開始動手數,並彙報)

教師:“我們一起驗證一下。”

(教師指,學生一起數)

教師:“男的有15人,女的有14人,那麼合計,也就是一共有多少人呢?”

(學生回答:“29人”)

教師:“同學們數的真是太仔細了,那你能不能把這些數據填在這樣的表格中?”

(教師出示幻燈片)

教師:“好,拿出表1,開始填,看誰填的好,填的準。”

(學生填表1)

教師:“那位同學上台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學生展示)

教師:“這位同學真勇敢,我們給他鼓勵一下,哪位同學再上來展示一下?”(隨時加星)

教師:“同學們表現的真是太棒了,剛才我們用的這種整理數據的方法,就是統計,也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新內容。那麼海濱浴場的人只能按男女進行分類嗎?可不可以採用其他方法進行分類?”

(學生討論併發言)

教師:“同學們的方法真多,下面小組選一種你們最喜歡的方法,進行人數的清點,把整理的數據填入表2中。看哪個小組選則的方法好,整理的速度快。”

(學生動手填表)

教師:“哪個小組上台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學生展示)

(第一個展示過程中,向學生介紹,從這個統計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以後的讓學生自己説從統計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引出課題,進行鞏固

教師:“同學們表現的真是太好了,你們看,海上還有許多漂亮的彩色船隻,有大有小,現在你能用我們剛才學過的統計方法對海上的船隻進行分類統計嗎?(學生:“能。”動手填表)

(學生展示)

教師:“剛剛我們把海上的遊人和船隻進行了統計,那你們能告訴老師,統計有什麼好處嗎?”

學生回答:“簡便、清晰、一目瞭然。”

教師:“你們真是一羣善於觀察的好孩子,這不,小麗有一個漂亮的衣櫃,可是裏面卻十分亂,褲子、上衣、裙子都堆到了一起,(出示幻燈片)你能幫小麗用我們學過的統計的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嗎:”

(學生動手填表)

教師:“哪位同學,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學生展示,説:“我是將衣服分成了羽絨服、褲子、裙子三類,其中褲子四件,裙子七件,羽絨服三件。合計十一件。”)

教師:“説得真好,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學生回答,即使發星)

教師:“我替小麗謝謝大家了,快樂的40分鐘馬上就要結束了,看看我們的得分情況,我們也進行一個統計。(師生合作完成戰績統計表)

教師:“現在本節課小擂主已經產生,他們是幾組?”

(學生回答,獎發金星)

教師:“非常感謝大家的合作,我希望大家回家可以運用我們今天學的知識,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櫃、書櫥、書包。做一個會做事的好學生,好不好?”

最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最新例文 篇六

活動目標:

1、學習看標記把吃的和玩的分類。會説“--是吃的,--是玩的。”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玩具:玩具車、娃娃等

2、吃的:蘋果、香蕉、橘子、果凍、酸奶、餅乾

活動過程:

一、吃吃玩玩

寶寶們,你們看,媽媽在我們的旁邊給寶寶們準備很多好玩的和好吃的東西,我們一起去吃一吃、玩一玩吧。

提問:你剛才趕什麼了?(學説--是吃的,--是玩的)

二、學習分類

現在媽媽想請寶寶們幫我一個忙,好嗎?

出示大筐裏混合的東西。你們看媽媽這些筐裏有很多吃的和玩的東西,請寶寶把這些吃的和玩的東西分開來。把吃的給嘴巴吃,把玩的給小手玩。(幼兒分類)

寶寶門很快幫媽媽把吃的和玩的東西都分開來了,讓媽媽來檢查一下,看寶寶們分的餓好不好。(如果有錯,就請大家一起糾正)

三、活動結束

今天寶寶們真能幹,幫媽媽把吃的和玩的東西都分開來了。做飯的阿姨今天也給寶寶們準備了好吃的東西,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最新蘇教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文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整理和練習圖形和變換,鞏固平移和旋轉的表象

2、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互相幫助的合作意識。

重點難點:

畫平移的後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數平移距離

1、觀察43頁第一題,讓學生説一説怎麼樣數平移的距離。

2、動手塗顏色。

3、讓學生説説是怎麼樣找到那條船的。

二、畫平移後的圖形。

1、先讓學生給43頁第二題的四個點標上記號。

2、問學生,圖形移動3格上邊的點移動幾格?圖形的大小還是保持原來的樣子嗎?

3、學生討論,該怎麼樣畫平移後的圖形。

4、學生彙報方法。

5、老師總結:先找好四個點移動後的位置,再把四個點連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個平移後的圖形。

6、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第2題的兩個要求。

7、獨立完成44頁第5題。

三、判斷練習

1、判斷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和旋轉。

2、判斷哪些角是直角,鋭角和鈍角。

四、動手操作

1、自己動手或小組合作完成45頁的做一做。

五、動手完成剪一剪。自學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學反思:

結合動手操作,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現象。強調無論怎麼平移,方向是不變的這個道理。

精選數學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經歷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過程,初步體會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

2、體會小括號的作用,並能正確使用小括號。

3、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掌握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正確計算。

(2)正確使用小括號。

教學過程:

一、複習

説出各題的運算順序,並計算。

8×9+1320-3×4

7+4×720-8×2

二、新課

出示例3

指名學生説一説計算順序。

問:用脱式怎樣計算?

指名學生板演58-(14+6)

=58-20

=38

讓學生説一説計算順序。

三、做一做

讓學生在脱式本上完成,叮囑學生注意書寫格式,集體訂正。

並指明6名學生板演。

問:想一想,什麼時候需要加小括號?指名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混合運算(三)

58-(14+6)

=58-20

=38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九

學生已經學會直接比較長短與高矮,對線段有了初步的認識,生活中,學生也積累了用(文具盒、鉛筆等)非標準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經驗。而數學中的標準長度單位,是學生最早接觸的計量單位,也是最基本的,因此,本課作為計量單位的起始課,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發現學生在尺子上或測量物體時,都有接觸過釐米這個長度單位,也知道用尺可以測量物體,但對其意義的理解並不清晰。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有長度單位,不知道怎麼用長度單位,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用尺來測量……那麼本課怎樣讓學生對以上這些理解清晰,體現其“起始課”的特質呢?我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思考:一方面,我們該如何讓學生體會“釐米”這個單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怎樣認識釐米,又怎樣將其過程與方法遷移、滲透到(米、分米、毫米、千米等)其他長度單位的學習中去。

説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根據對以上的理解與思考,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測量活動,使學生明白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建立“1釐米”的長度表象。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釐米”的重要性,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學會用刻度尺對物體進行測量,會畫規定長度的線段,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其進一步感受生活裏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掌握1釐米的實際長度,學會用尺測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建立1釐米的長度表象。

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落實課程標準:1.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3.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從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出發,採取瞭如下教法與學法:

教法:直觀演示、設疑誘導、活動探究

學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説教學流程

為了更好的發揮本節起始課的作用,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第一環節:課前敏悟,引入新知。第二環節:課中敏學,掌握新知。第三環節:課後應用,鞏固新知。第四環節:總結課堂,評價學生。

第一環節:課前敏悟,引入新知(敏悟單見附件2)

比較一:

小紅

小麗 小紅比小麗多2個

引出“單位”,

小強 體會單位的重

小明 小強比小明少3顆要性。

比較二:

小朋友的身高差,該用什麼單位表示?引出長度單位“釐米”,並揭示課題。

第二環節:課中敏學,掌握新知

這個環節我分四個層次進行展開。

1、認識尺子

尺子是用釐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重要工具。首先我出示一把特殊的尺子(尺子上什麼都沒有),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尺子,看老師出示的尺子缺了什麼,通過復原尺子,使學生更好的找出尺子的組成部分:刻度線,數和單位釐米(cm),使學生對尺的認識更深刻。

2、認識1釐米

認識1釐米是本節課最為核心的內容,教學時首先明確告訴學生,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釐米做單位,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這一大格的長度就是1釐米,那你還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釐米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現每相鄰兩個數(長刻度線)之間的距離都是長1釐米,這樣學生對1釐米的長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

然後通過①讓學生用拇指和食指在刻度尺上(直尺、三角尺等)比劃1釐米,有一個形象的直觀感受,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②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稜長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再慢慢抽出;③直接比劃1釐米的長;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長約1釐米的物體。四個環節的操作,讓學生的體驗活動走向深刻,積累1釐米長度的量感經驗,對1釐米的實際長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學到這兒,我讓學生回顧認識1釐米的過程與方法,並嘗試小結。這個環節層層遞進,既突出了重點,又逐步分散了難點,為其過程與方法遷移、滲透到後續學習中做好鋪墊。

3、認識幾釐米

通過剛才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1釐米。那麼刻度0~刻度2是幾釐米呢?引導學生認識到2個“1釐米”就是2釐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出其他的2釐米嗎?再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找一找4釐米、5釐米。並反問刻度6到刻度10是幾釐米?為什麼?在層層追問中明白“幾個1釐米就是幾釐米”,同時實現了知識的變遷,滲透了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4、測量實物

(1)量一量

首先學生自主觀察書本小刀圖,判斷其長度,並在小組內交流,由組長組織,歸納總結出測量物體的基本方法,即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或線段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着幾,就是幾釐米。這樣的設計給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主要是想抓住課堂的生成,及時發現一些錯誤的量法,讓學生在矛盾衝突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比老師的直接講授要更有價值。

接着,讓學生應用探索出的測量方法,獨立測量書本中出示的線段,和身邊的任一物體,進一步加深正確測量方法的印象。

(2)畫一畫

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自主閲讀書本第51頁畫一畫內容,明確畫特定長度的線段的方法,即一般從0畫起,畫到幾就是幾釐米(和剛才測量的方法基本一致)。並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進行鞏固。教師要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充分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

第三環節:課後應用,鞏固新知

為了使學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層次:基礎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2、3兩題。

通過量、看、填寫的練習,檢查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並初步滲透估測意識。

第二層次:提高練習。

1、估測:

(1)開展“火眼金睛”活動,學生先估計再測量自己手掌的寬度,食指的長度,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並瞭解自己身上的尺子。

(2)利用身上的尺先估計自己中指的長、數學書封面短邊的長,文具盒的長,再用尺子量一量,進一步鞏固驗證估測的能力。

這個環節,學生在反覆的估測、實測中,逐步修正他們的估測策略,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長度觀念。

2、回顧學生比高矮的情形,用釐米表示他們相差的高度。前後呼應,體現了 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的理念。

3、斷尺量小刀

結合書本內容,我設計了一道思考題:像這樣一把斷尺能測量小刀的長度嗎?引導學生思考,這其實是測量方法的一個昇華,雖然沒有了0刻度,但我們通過“認幾釐米的方法”也可以判斷出小刀的長度。設計本題旨在在開發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夠靈活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第三層次:拓展練習。

釐米可以測量較短的物體或線段長度,如果測量學校操場的長,你覺得用釐米做單位合適嗎?為後面的學習埋下伏筆。

課堂教學的結束,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終結,讓學生帶着問題出課堂。

第四環節:總結課堂,評價學生

在這節課結束之前,我讓學生回顧釐米的認識過程,並告訴學生,以後我們可以用類似的方法,來繼續認識其他的長度單位。這樣就凸顯了起始課的內在意義。

説板書設計

本節課板書簡單明瞭,重點突出,便於學生及時回憶、總結本課知識,並進行自我評價。

認識釐米

單位

長度單位 1釐米

整節課我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加強直觀操作,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讓學生在量一量、比一比、猜一猜等活動中充分發揮主動性,讓認識釐米的過程與方法在後續學習中得到遷移生長,使數學學習變得更簡約有效,讓學生學得輕鬆,學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