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12W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從多方面培養學生讀圖方法和運用地圖的能力,使學生領會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明確掌握地圖知識和技能,也是今後建設祖國所應具備的文化素質之一。

[知識和能力]

1、初步瞭解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和註記以及等高線等基礎知識。

2、學會運用比例尺在圖上量算兩地間的距離,以及在地圖上辨認方向。

3、初步學會在各種地形圖上判斷地勢高低起伏狀況,以備將來能用在生活和生產上。

4、在地圖上識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種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離,在地圖上識別方向、填繪常用圖例和註記。

6、在各種地圖上,學會判斷地勢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7、能夠使用目的(如旅遊)確定所選擇的地圖類型及其比例尺。

8、舉例説明一到兩種現代高科技地圖(例如遙感圖像和電子地圖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重點

1、比例尺的計算公式和線段比例尺。

2、經緯網地圖上辨別方向。

3、用海拔計算地面高度。

4、等高線稠稀與坡度徒緩。

5、分層設色地形圖。

教學難點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別以及與地圖內容詳略的關係。

2、在經緯網地圖上辨別方向。

3、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各種地表形態。

教學設計[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地圖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圖“對話”,獲取我們所需的信息,這是不夠的,還必須認識和熟悉地圖的“語言”——圖例。

板書

地圖的基本因素——圖例

[講授新課]

提出問題

什麼是圖例?

指導閲讀

指導學生閲讀課本P13圖1.22中有關圖例的文字説明,以及課本P14第3自然段,使學生知道圖例是指: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説明各種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説明各種地理事物的數字,又稱註記。

組織活動

1、讓學生看課本P14圖1.24“一些常用圖例”,自己想辦法儘快記住一些常用的圖例。

2、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記憶的好方法。教師給予指導啟發,如點狀的符號有哪些?分別表示什麼地理事物?線狀的呢?面狀的呢?等等。

3、教師可用電腦逐個展示各種圖例,讓學生辨認,也可用課前準備的“圖例卡片”,進行“找朋友”或“對號入座”等遊戲。

4、組織學生進行繪製自己居住房間平面圖的比賽,看誰畫的又符合實際又美觀,圖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設計的圖例等要素。

評價點撥

展示若干學生繪製的平面圖,點撥評價後説明記住圖例固然很好,但地圖一般都附有圖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記硬背,關鍵是要掌握識圖的方法和步驟。結合繪圖中的問題,強調在繪圖和填圖時,圖例要規範準確,特別是註記,應該字體清晰勻正,大小合適,排列應“橫寫自左向右,豎寫自上而下”,點狀事物不離點,線狀事物也是線,面狀事物不出面。

小結過渡

同學們,比例尺、方向、圖例是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只有熟練掌握了這些閲讀地圖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與地圖“對話”,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板書

二、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提出問題

1、當前人們的哪些社會活動會用到地圖,各需要什麼樣的地圖?

2、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你是否知道人們除了

利用地圖之外,還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夠更加快速和準確地獲得有關地表環境狀況的信息?

討論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閲讀課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閲讀材料“地圖家族一覽”,以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列舉説明。

評價點撥

教師根據學生髮言情況評價後小結點撥。

①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地圖,如氣候分佈圖、農作物分佈圖、工業區或工業城市分佈圖、鐵路、公路分佈圖、旅遊景點分佈圖、商業中心分佈圖、政區圖、軍事地圖等。

②根據地圖的內容,通常可以劃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兩類。普通地圖是反映自然和社會經濟一般特徵的地圖,概括程度高,多為小比例尺地圖。專題地圖則是根據專門用途着重反映一種或幾種自然或社會現象的地圖。

③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在地圖繪製中的廣泛應用,出現了許多新型的地圖,地圖家族中新貴族不斷湧現,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使傳説中的“千里眼”“順風耳”變成了現實,人們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傳輸和獲取地理信息,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更大的方便。

④根據目的和需要,選擇和使用地圖,查找和獲得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好習慣。特別是地理課的學習過程中更是離不開地圖,正如人們説的那樣:“地圖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圖學好地理呢?

討論引導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地圖在自己學習地理過程中的體會後進一步引導:

1、運用地圖的方法——上課時要做到左圖右書,圖文結合,養成讀圖、用圖的好習慣。

2、運用地圖的步驟:

①看和指——在圖上找到所學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②讀和寫——生疏地名反覆讀,同音、近形、近義的地名要多寫。

③想和説——看到的事物要多動腦想,想好以後要表達出來,能夠“看圖説話”,把“啞圖”變為“活圖”。

④變和畫——變是指在地圖上獲取的信息,要善於遷移應用(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畫是指要多動手進行畫圖練習。如照着畫、默着畫、反着畫(如圖上畫的是南半球某種現象,你就畫北半球相反的某種現象)、繁化簡、圖配文、創新畫等。

總之,學地理,在腦海裏時時、事事都要裝有一幅活地圖,逐步建立空間概念。

反饋練習

1、電腦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件事,讓各小組去組織分配的活動,看看需要選擇什麼樣的地圖,為什麼?

2、各小組再去韓國漢城乘坐地鐵,讓學生完成課本P21活動2。

[課堂小結]

根據以下電腦展示,引導學生共同歸納地圖基本要素的內容,強調養成運用地圖的好習慣。作業佈置每個學習小組,用16開紙把學校的平面圖設計出來,以“我為學校提建議”為形式設計未來的學校建設方案;或以“我浪費時間了嗎”為主題,結合現有城市地圖分析本組同學上學的路線是否最為簡捷。地圖上要有自己設計的圖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繪圖小組同學的姓名,一週後,大家評比,看哪個組繪的最準確、最美觀。

拓展閲讀

説明:以下內容為本文主關鍵詞的百科內容,一詞可能多意,僅作為參考閲讀內容,下載的文檔不包含此內容。每個關鍵詞後面會隨機推薦一個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從多個垂直領域瞭解更多與本文相似的內容。

1、等高線:等高線指的是地形圖上高程相等的相鄰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並垂直投影到一個水平面上,並按比例縮繪在圖紙上,就得到等高線。等高線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與實際地面的交線,所以等高線是閉合曲線。在等高線上標註的數字為該等高線的海拔。圖位於同一等高線上的地面點,海拔高度相同。但海拔高度相同的點不一定位於同一條等高線上。(如右圖140m的等高線)在同一幅圖內,除了陡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線不能相交。閉合等高線的判讀在圖廓內相鄰等高線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與等高線之間的等高線平距成反比,等高線平距愈小,等高線排列越密,説明地面坡度越大;等高線平距愈大,等高線排列越稀,則説明地面坡度愈小。等高線是一條閉合的曲線,如果不能在同一幅內閉合,則必在相鄰或者其他圖幅內閉合。等高線經過山脊或山谷時改變方向,因此,山脊線或者山谷線應垂直於等高線轉折點處的切線,即等高線與山脊線。.。 圖片搜索更多新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地圖》教案

2、好習慣:好習慣是漢語詞語,是指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就是做有益於自己、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的事,並長期堅持,直到成為習慣性的行為。好習慣成就大未來。擁有好習慣的人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好習慣也是指在學習上。好習慣,顧名思義,就是良好的習慣。那麼,什麼是“良好的習慣”呢?良好的習慣,就是做有益於自己、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的事,並長期堅持,直到成為習慣性的行為。擁有好習慣的人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好習慣也是指在學習上。我們先一起來聽一個真實的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資企業高薪招聘應屆大學畢業生,對學歷、外語的要求都很高。應聘的大學生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後一關:總經理面試。一見面,總經理説:“很抱歉,年輕人,我有點急事,要出去10分鐘,你們能不能等我?”這僅剩的幾位大學生們都説:“沒問題,您去吧,我們等您。”經理走了,大學生們閒着沒事,圍着經理的大寫字枱看,只見上面文件一疊,信一疊,資料一疊。都是些什麼呢?他們你看這一疊,我看這一疊,看完了還交換:哎。.。 知道搜索更多新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地圖》教案

3、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一般來講,大比例尺地圖,內容詳細,幾何精度高,可用於圖上測量。小比例尺地圖,內容概括性強,不宜於進行圖上測量。三稜比例尺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示方法。(1)數字式(又名數字比例尺),用數字的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或1/(2)線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並註明地圖上1釐米所代表的實際距離。(3)文字式,在地圖上用文字直接寫出地圖上1釐米代表實地距離多少米,如:圖上1釐米相當於地面距離500米,或五萬分之一。三種表示方法可以互換。必須化單位。在繪製地圖和其他平面圖的時候,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小(或擴大),再畫在圖紙上。這時,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相對應的實際距離。.。 知道搜索更多新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地圖》教案

4、地理:地理(英: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地理學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層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地理上的六風七帶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係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範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佈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佈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除了這些以外,自然地理現象還關注於由於樣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統現象以及由於。.。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 篇二

學生:觀察動畫,思考問題。

點評:學生的説法等。

師生互動:引導學生觀看動畫,注意其中的説明。

學生:積極發言、説明等

歸納:電影院裏的座位表能幫我們準確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如果我們能把這樣的座位表繪製在地球儀的表面,那麼,我們就能象在電影院找座位一樣,輕鬆地找到地球儀上的任何一點的位置。

過渡提問:那麼,怎樣才能在地球儀上繪製出這樣的“座位表”呢?

歸納:其實,地球儀上的經緯線的分佈,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這個“座位表”,人們稱其為“經緯”。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地球儀上的經緯是如何來準確地給地球表面的任一地點定位的。

環節一:利用經緯在地球儀上定位

講述:首先,請同學們在地球儀上,找出標註出的經緯線,找到這些經緯線所對應的經緯度數字,如:20°N、0°緯線、40°S、30°E、150°W、0°經線和180°經線等等。

活動: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課堂活動來學會如何在地球儀上確定某一點的位置。

活動要求:

1.每四個人為一個活動小組,每組派一位女生領一個地球儀並負責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寫在地球儀的包裝盒上。

2.按老師要求共同觀察地球儀,其餘時間地球儀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3.在地球儀上,按下列表中的經緯度,找出該經緯度附近的一座大城市的名稱,或按表中的地名,找出該點的大致經緯度。

環節二:座標中識別點

過渡: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在局部的地圖上來判斷地理位置,如:給出了局部的經緯地圖(如下圖),請同學們在簡圖中給這些點定位(讀出其經緯度)。

歸納:這樣的練習,由於沒有直接標出緯度的南北和經度的東西,我們在判讀時,先要確定哪些是南北緯度,哪些是東西經度,然後才能讀出各點的經緯度,具體的方法可以概括如下:

1.面對地球儀的0°緯線,上方是北緯、下方是南緯;

2.面對地球儀的0°經線,左邊是西經、右邊是東經。

學生:聽教師講述,思考、體會。

學生:思考、回答。

師生互動:引導學生運用前面學過的有關地球儀的知識,設想什麼東西可以成為地球儀上的“座位表”。

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觀察地球儀上的經緯。

學生:觀察地球儀,找到這些對應的經緯線和經緯度。

師生互動:教師提醒學生地球儀上經緯度標註在什麼位置?(赤道和180°經線上)

學生:小組合作,利用地球儀完成課堂練習,準備回答問題。

師生互動:在學生的活動中巡視,指點,觀察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好的做法和不足的地方,做好點評工作。

學生:回答,説明自己的看法等。

學生:分組練習。

師生互動:在教師巡視,及時發現學生練習中的問題和不足,指導學生等等。

學生:回答練習結論,介紹自己小組的學習體會等。

學生:聽講,歸納、筆記等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新技術都要用到經緯知識。地球表面各點的經度、緯度是現代GPS、GIS、RS技術的基礎數據,今後地球的數字化管理也需要經緯的基礎數據來支持。因此,每位同學都要學會使用經緯。師生互動:啟發學生談自己瞭解的有關生活中利用經緯定位的實例等。

學生:交流、自由討論等。

課堂:依據板書,、構建本課時的知識結構,提及下一課時的。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俄羅斯的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2、俄羅斯的地形、河流、氣候。

3、瞭解俄羅斯的自然環境(如礦產分佈)對其經濟帶來的影響。

4、俄羅斯交通運輸特點和城市分佈規律。

5、瞭解俄羅斯的地方名勝、文化、技術方面的情況。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地圖,鞏固學習描述一個地區或國家的地理位置的特點。

2、理解俄羅斯的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3、認識俄羅斯交通運輸特點和城市分佈規律,將這種能力運用到以後的學習中。

情感與價值觀:

俄羅斯有發達的航天航空工業,這一切是建立在先進技術基礎上的。由此聯繫到我國,我們國家要想在世界上具有鞏固的地位,必須要發展科技,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俄羅斯的自然特徵和經濟特徵

教學難點:

1、俄羅斯氣候成因

2、俄羅斯自然與經濟的地區差異

教學準備:

1、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蒐集有關俄羅斯風土人情的資料;

2、相關地圖、景觀圖片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你知道世界上哪個國家嗎?(同學回答:俄羅斯)

俄羅斯的面積有1700多萬平方公里,也是與我國接壤的國家中疆界最長的國家。既然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就會多種多樣。

設疑:你想了解有關俄羅斯的哪些方面的知識?

學生活動:分組提出問題,把問題進行歸納、篩選,選擇主要的問題。

教師小結:問題歸類,確定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講授新課:

一、國土遼闊

課件:投影世界政區圖,並讓學生找出俄羅斯的位置。

教師:先讓學生讀圖説出俄羅斯的緯度位置。

同學回答:50°N~70°N。

教師:前面我們學氣候的時候知道,影響氣候的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我們大家看俄羅斯的緯度位置對其氣候有什麼影響?

同學回答:俄羅斯的緯度位置決定了其大範圍是温帶和寒帶氣候,沒有熱帶氣候。所以總的來説,氣候比較寒冷。

教師:誰能説出俄羅斯的海陸位置。

同學回答: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東臨太平洋,南臨黑海、裏海。陸上鄰國有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脱維亞、白俄羅斯、烏克蘭、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中國、蒙古、朝鮮。隔白令海峽與美國的阿拉斯加相望。

教師:讀圖,找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

(同學活動)

教師:大家還記得這是哪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嗎?

同學回答:亞歐分界線。

教師:所以説俄羅斯是一個瀕臨三大洋、地跨兩大洲的國家。

教師:再讀圖,看俄羅斯所跨的經度。

同學回答:20°E~180°E。

教師:俄羅斯從東到西大約跨160°經度,實地距離相差多千米,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國家。而我國東西距離相差5000多千米,是我國的2倍。

從圖上可以看出: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的國家。

課件:投影幾大國家的面積,進一步證明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的國家。

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面積:1710:997:960:937:851:768

活動:1.讀圖,找出北冰洋、黑海、裏海、貝加爾湖、太平洋、白令海峽。

同學回答:略

2、讀圖,找出俄羅斯主要陸上鄰國: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中國、蒙古、朝鮮,並説出這些國家分別位於俄羅斯的什麼方位?

同學回答:略

課件:點擊出俄羅斯的地形、河流圖。

教師提問1:看分層設色地形圖,指出俄羅斯地勢傾向及主要地形區。

同學回答:南高北低,東高西低是其地勢傾向。自西向東有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提問2:有哪些河流,其流向如何?注入哪裏?

同學回答: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伏爾加河,全長3600 km,是俄羅斯最長的內流河,自北向南,注入裏海。

提問3:讀圖,看中俄邊境上還有一條河流,是什麼河?

同學回答:阿穆爾河,為中國的黑龍江,向東注入太平洋。

課件:投影完成下表俄羅斯地形、河流:

教師:同學們,以上我們介紹了俄羅斯的位置、範圍、地形、河流等自然概況。下面我們結合以前學過的有關氣候的知識,來分析俄境內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活動:讀圖

1、看等温線分佈圖,分析俄氣温變化有什麼規律?

同學分組討論回答:從南向北,氣温降低,同一緯度地區,大陸西部氣温高,東部氣温低。

2、看降水分佈情況,你又能總結出俄羅斯的降水有什麼規律?

同學回答:南多北少,西多東少。

教師:俄羅斯由於所處緯度較高,因此大部分為温帶大陸性氣候,又由於東西距離長,出現了在東西方向上的差異。東歐平原西部受大西洋的影響,氣候比較温和。西伯利亞地區受極地寒冷氣流影響,冬季非常寒冷,而且時間很長。在俄羅斯北部從亞洲到歐洲,亞寒帶針葉林綿延很廣。北冰洋沿岸是終年嚴寒的極地氣候。

活動:試着描述雅庫茨克?奧伊米亞康一帶——“寒極”的氣候特徵。

(同學討論)

教師: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冬季十分寒冷,北部的雅庫茨克、奧伊米亞康一帶,曾達到-71℃的低温,因而有“北半球的寒極”之稱。西伯利亞的凍土,深度可達幾百米,在短暫的夏季,表面融化變成泥沼,能吞沒貨車、拖拉機等。房屋要建在深埋在土層裏的高樁上,以免凍土解凍,建築物傾斜或下沉。所有的住宅牆都很厚,都裝有三四層門窗。放在露天的鋼鐵也會失去韌性,變得像冰一樣脆,容易折斷。有人説,新來的人頭一次注意到自己的鼻子,鼻孔裏每根毛不出一秒鐘都已凍僵,每吸一口氣你都能感到鼻毛彎腰。你能夠“看”到自己的呼吸,更出奇的是你能夠聽見它變成冰。

所以,俄羅斯的氣候特徵是:

活動:閲讀“地跨亞歐兩大洲的歐洲國家”,進一步瞭解俄羅斯。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一節大洲和大洋,是學習陸地和海洋的基礎,內容包括海陸分佈、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線三部分內容。

1、海陸分佈:教材利用圖文來説明世界海陸分佈及其特點,使學生了解“地球”“水球”稱謂的依據。

2、七大洲和四大洋:從大陸、島嶼、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人們把全球陸地劃分為七大洲。通過“讀圖”,分別認識七大洲的名稱、大小和位置和大洲的界線並認識各大洲的輪廓。四大洋:説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陸地分割,又相互連通。然後“閲讀”介紹大洋、海、海峽。

3、各大洲的分界線:利用圖片來説明各大洲的分界線。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地球和地圖等基本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已經涉及到若干本節課的內容,已初步具備了學習本課的基礎,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學生在學習時主要利用地圖和學生的參與,培養讀圖分析能力,並指導學生用“圖上記憶法”記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全球海陸分佈,瞭解海陸面積比例。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並能在世界地圖上説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界線。

2、能力目標:

使學生會用地球儀、世界地圖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分析資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快速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通過師生雙邊活動,培養學生加強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3、情感目標:

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同時滲透開放性的話題,組織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求異思維。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地球表面海陸面積比例。

2、識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3.七大洲的名稱、面積排序。

4.四大洋名稱、面積排序。

難點:識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五

1、“大陸、半島、島嶼與海洋”素描圖,

2、世界地形圖

學生大多學會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演示

教學效果

(三)

師生互動 突出重點

20分鐘

1、師:在地球的廣大的海洋和陸地我們可以用六個字含蓋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師指導並和學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太大印北”

3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各大洲的輪廓及分佈特徵

4、引導學生在空白圖上填寫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線(大多數學生可以完成,學習困難的學生可以向組長和老師求助)

1、請一位黃同學帶領全班學生認識七大洲、四大洋

2、讓全體同學根據世界地圖,説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線。

3、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製各大洲的輪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對位置

4、各小組在空白圖上填寫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線

1、大洲、大洋的分佈圖

2、各大洲大小比較示意圖

3、亞洲與歐洲、非洲分界圖

4、北美洲與南美洲、亞洲分界圖

5、各大洋大小比較示意圖

6、“一筆繪五洲”

學生深入的`自主學習,培養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親自的繪圖加深了學生的空間印象,也提高了繪圖技能。通過師生互動,創建一種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師生關係,一起突破難點,突出重點。使學生逐漸從“學會”發展到“會學”, 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四)

競賽活動 鞏固練習

6分鐘

1、設置搶答題:

⑴七大洲面積由大到小排序如何?

⑵亞洲和歐洲的界線是什麼?

⑶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那南半球呢?

……

2、把各組的得分寫入表格,對各組的表現作點評

以小組為單位參加競賽活動,以搶答形式為主(各組任一成員都可搶答,答對的為本組得分)

1、所提的問題和圖片

2、世界地形圖競賽版(對答對的同學會給予掌聲鼓勵)

中學生好勝心強,用競賽的方式,培養了學生的識圖、讀圖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又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啟發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落實教學目標。

(五)

小結本課 佈置作業

3分鐘

1、師:“本節課你學習了那些?”引導學生總結,並以板書將重、難點內容用彩筆表示出來,鞏固本節知識。

2、佈置作業:

地理填充圖冊P12-13

1、學生總結並記錄重點難點

2、記錄作業內容並做作業

板書和作業內容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通過書面作業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且學得較為輕鬆,課堂教學效果很好。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在整個過程中,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為指導思想,在對教材處理中,創設教學情景,化抽象為具體,並提出富有啟發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以化解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同時通過討論、課堂練習競賽活動等一系列教學活動,使學生動口動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和理解,增強學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嚐自主學習的樂趣。本節讀圖較多,難度並不大,我特別注意在提問時問題的目的性明確,儘量避免重複、羅嗦,把能由學生完成的儘量讓他們來做。注意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不足之處在於有些學生參與探究的主動性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部分學生缺少自己的創見。

板書設計:

第一節 大洲和大洋

一、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二、世界海陸分佈不均

三、七大洲和四大洋

1、四大洋

⑴洋、海和海峽

⑵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七大洲:

⑴大陸、半島、島嶼

⑵七大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⑶各大洲的分界線:

① 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

和土耳其海峽

②亞、非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③南、北美州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④亞、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