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65W

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精品多篇)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2、過程與方法:同學經歷從實際情境中籠統出加減混合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在學習活動中,經歷觀察、比較、籠統和概括等思維過程,發展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使同學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培養同學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協助同學理解加減混合式題的意義和計算順序,正確計算。

2、教學難點:理解加減混合式題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分組進行比賽,激發學習積極性。

(二)創設情境

1、複習: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指生回答。

9-3-4你是怎麼算的?(生回答:)

4+3+2你是怎麼算的?(生回答:)

連加連減題在算法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答:都是先算前兩數,然後用得數再和第三個數進行計算。(也就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課件出示)師:這裏有四隻醜小鴨,每隻醜小鴨身上都帶着一道題,只要同學們把這些題解決了,醜小鴨們就會變成美麗的天鵝。誰來幫幫它們?

2、新課引入。

師:醜小鴨們變成了美麗的天鵝,它們飛呀飛呀,飛到一個美麗的湖邊,它們紛紛落入湖中盡情地嬉戲着。

(三)探究新知

1、學習例1。

(1)教師電腦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天鵝。)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湖裏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天鵝,可以提出“湖裏一共有幾隻天鵝?”的問題。

師:那應該怎樣列式?板書:4+3

(2)教師操作屏幕,重現湖裏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再飛走2只的場面。

師:看到這一情景,誰能完整地來説一説,並提出問題呢?

生:湖裏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再飛走了2只,現在還有幾隻?我們該怎麼列式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4+3的後面寫上-2,把算式寫完整並讀算式。

⑶誰能再讀一讀這道題,對照圖畫來説一説4+3-2所表示的意義。(指名説)

⑷觀察:這個算式和我們剛學過的連加、連減有什麼不同?能給它取一個名字嗎?(學生自由發言。)

⑸引出課題: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運算,我們把它叫做加減混合。(板書:加減混合。)學生齊讀課題。

2、類比探究算法。

⑴那麼4+3-2該怎麼計算呢?

①學生同桌討論,互説計算過程。

②學生彙報。師板書:4+3-2並標明計算順序。

(先算4+3得7,再算7-2得5。)

③教師小結。(板書得數“5”。)

3、學習例2。

電腦演示例2:湖中4只天鵝,先飛走2只,又飛來3只。

師:美麗的小湖上,天鵝又發生了新變化你能把圖意説給大家聽嗎?

⑴學生説圖意。

⑵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⑶誰來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⑷翻書試着計算4-2+3。

⑸交流彙報計算過程。

生:先算4-2得2,再算2+3得5。

師:為什麼先算4-2?計算第二步時是哪兩個數相加?

教師配合學生的回答在算式中標明注出計算的順序。

4、師生共同小結:加減混合計算順序。(從左到右)

(四)反饋練習

1、完成第75頁做一做。(課件出示圖畫)

⑴説圖意,並提出數學問題。

⑵列式計算。

⑶説説算式7-3+4=8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2、遊戲:小青蛙找家。(練習十二第2題)

⑴班齊唱《小青蛙找家》每組選派一名代表戴上頭飾,幫小青蛙找家。

⑵分組讀算式,並説出計算順序。

⑶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保護益蟲的教育。

3、解密大行動。

⑴獨立完成計算卡上的10道式題。

⑵遊戲規則:任選一題算出得數,如果這個得數是下方這5個密碼中的一個的話,你們組可相應獲得兩顆星星。

⑶請同學説出得數,並説出計算過程。給説中密碼的那組加星星。

4、小結比賽結果。

(五)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小結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

(六)佈置作業。

1、把課本第75頁説給爸爸媽媽聽。

2、算一算

1+6-2= 6-5+8= 9-6+5=

4-3+9= 6+4-5= 4+2+4=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二年級(上冊)44頁例題和45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線段的活動過程,會描述線段的特徵,會畫線段。

2.聯繫學生生活的實際,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

教學具準備

學具:每人一根毛線、一張彩紙。

教具:吸管兩根(一曲一直)、課件。

教學過程

一、曲直對比,引入新課

1.師:出示兩根吸管(一直、一彎)你發現它們有什麼不同?

2.師:圖上的兩組小朋友在玩什麼?(一組跳繩、一組拔河)

兩組同學手中的繩子有什麼不同?

3.師:觀察你桌上的毛線,你發現什麼?(彎的)

二、動手操作,認識線段

1.變曲為直,初步認識線段

(1) 師:你能想辦法把這根彎的毛線變直嗎?(板書:直)試一試。

(2) 請生彙報演示:你是怎樣做的?

若出現:A 用手捏住繩子的兩頭,拉緊繩子。

B只捏住毛線的一端,另一端讓毛線自然下垂。

討論:哪一種作法使毛線更直?

(3) 師: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就是線段。(板書:線段)

觀察同桌手中的毛線,哪一段是線段?互相指一指。

(4) 師演示:同學們捏住的毛線的兩頭,在數學上叫做線段的端點,線段有幾個端點?(板書:兩個端點)

(5) 師:你認為線段有哪些特點?(直,兩個端點)

2.實物感知,強化線段特徵

過渡:生活中有沒有一些物體的邊是直的,也有兩個端點的情況存在呢?

(1) 師示範: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邊,你有什麼感覺?

再用兩手去捏住邊的兩邊,你有什麼感覺?

小結:直尺的邊是直的,也有兩個端點,我們就可以把這條邊看作是一條線段。

(2) 師:你還能在課本上、黑板上找到直的,有兩個端點的邊嗎?

總結:直尺、課本、黑板的每條邊都可以看成是線段。

(3) 師:線段具有哪些特點?(直、有兩個端點)

3.根據特徵,自建線段模型

(1) 師:你能根據感受到的線段的特點,把它畫在紙上嗎?試一試。

(2) 全班交流:你是怎樣畫線段的?為什麼這樣畫?

部分作品實物展台下展示對比,讓學生根據線段特點進行判斷。

(4) 師適時示範線段畫法。師:線段就可以用這樣的圖形來表示。請學生用直尺畫一條線段。

(5) 依據線段模型練習。

P45第1題 説一説下面哪些是線段?

師:為什麼是線段(不是線段)?

三、聯繫應用,拓展認識

1.P45第2 題 哪些物體的邊可以看作線段?

出示校園環境圖片,請學生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邊可以看作線段嗎?根據學生彙報,軟件同時在該物體某邊上呈現出線段。

2. P45第3題 下面圖形各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

(1) 請學生指出某圖形橫向、縱向各一條線段的頂點,讓學生感受公共點。

(2) 師: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四邊形是由四條線段圍成的,五邊形是由五條線段圍成的,你發現了什麼?

3. P45第4題

(1) 用長方形紙任意折一下,觀察摺痕,你發現什麼?(CAI演示,摺痕就是一條線段)

(2) 請學生折一條比垂直摺痕長的線段,短的線段。(對不能直觀看出長或短的線段,引導學生比較)

4.P45第5題

(1) CAI出現兩個點,師:你能以這兩點為端點畫出線段嗎?你能畫幾條線段?

(2) CAI出現三個點,並同時出現題目

師: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是什麼意思?猜一猜畫出來是什麼圖形?

(3) 學生獨立練習,實物展台展出,集體講評。

5.P45第6題

(1) 猜一猜你能畫出幾條線段?畫一畫。

(2) 實物展台展出學生不同的作品,進行評價。

6.全課總結:

和大家交流,你今天有什麼收穫?你最滿意自己的哪一方面?

7.課外作業:請你向爸爸、媽媽説一説哪些物體的邊是線段?

2021最新新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和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在一個有括號的算式裏,先算括號裏的算式的必要性。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加強小組合作。

3、靈活運用所學計算方法解決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應用數學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含有括號的四則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

掌握含有括號的四則運算的順序。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1、口算。100+0= 0÷100= 等。

2、説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

⑴ 80-42+12 480÷60×2 等。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 )按順序計算。

⑵75-15×4 40÷4+6 等。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

⑶(12+4)×2 200÷(40-15)×2。

小結:在含有小括號的算式裏,要先算( )裏面的,再算( )外面的。

3、我們學過的( )、( )、( )、( )四種運算統稱四則運算。今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它的運算順序。(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課。

(一)出示:96÷12+4×2

1、小組內討論,説説計算順序。

2、彙報討論結果。(指名説,師板書。)

(二)變式:96÷(12+4)×2。探究有小括號的計算順序。

1、問:如果要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後算乘法,需要在原式裏添上什麼數學符號?(小組合作探究)

2、小組合作完成計算後,指名學生到黑板上扮演。

3、點評,明確:要先算小括號裏面的。

(三)介紹中括號“[]”,變式:96÷[(12+4)×2],探究有中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1、認識中括號。

2、在老師引導下明確運算順序。板書:96÷[(12+4)×2]

3、放手讓學生合作完成計算,師巡視輔導。

4、指名板演後,師生共同訂正,明確運算順序,並在書上找出來齊讀兩遍。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9頁的做一做。

2、一個池塘的長是60米,寬是40米,每米需要三根竹棍做籬笆,共需要籬笆多少根?(要求列綜合算式解答)

四、拓展提高:根據運算順序添上小括號或中括號。

⑴32×800-400÷25 先減,再乘,最後除;

⑵32×800-400÷25 先除,再減,最後乘;

⑶32×800-400÷25 先減,再除,最後乘;

⑷32×800-400÷25 先乘,再減,最後除;

五、課堂小結。

2021最新新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四

本節課是一節練習課,在學生學習《不含括號的四則運算》的基本上進一步進行的鞏固練習。還記得,在上一節課上教學完時,發現學生對一節課的內容,知識點掌握的還是不錯,課堂的習題做的也很好的,自己感覺還可以。可是,當今天早晨拿到學生的作業時,發現學生的出錯率很高,主要的出錯是,學生對運算順序掌握的不好,這不就是本節課的重點嗎?是呀,在上節課中自己講的也很清楚,學生總結的也很高呀。現在回想一下,的確自己疏忽的方面有很多,首先是對於重點內容把握不夠,雖然我在備課時知道這節課的重點是什麼,但在實際操作時,我沒有把握好重點。其次,對於學生的期望太高,在講完例題,要做練習時大部分學生都會做,並有學生説出了“先乘除,後加減”。當時自己也肯定了學生的説法,並且利用課間還重複了一遍。而且在總結算法時,我們還一起總結了在沒有括號的算式中,我們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可是在學生的作業中真的是先“乘”“除”嗎?針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以上情況,我在本節課中是這樣想的:

首先要明確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減法,應先算乘法,並且讓學生用橫線標註;

其次,針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不同錯誤情況進行展示,然後集體進行糾錯;最後,在本節課中還應加大強化算法練習。讓學生經歷不同類型題的變式訓練,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經過又一節的教學,發現學生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再是拿到題目,盲目的去完成了。通過對學生作業中的錯誤的原因仔細分析,可以發現自己課堂中的不足之處,故以後再改學生的作業和做課堂練習時,要認真仔細的分析每一個學生的做法,從而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以使及時的改正。

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理解5的乘法口訣,能運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

2、經歷歸納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知道口訣的來歷,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理解5的乘法口訣,會用口訣進行計算。

難點:

口訣的運用。

準備:

手掌圖

教學過程:

一、編口訣。

1、連加計算手指數:

(1)我們人人都有一雙巧手,每隻手上都有幾個手指?(板書:5 1個5)

(2)兩隻手有幾個手指?就是幾個5?(板書:10 2個5)

(3)再多一隻手呢?就是幾個5?4隻手呢?5隻手呢?(板書:15 3個5;20 4個5;25 5個5)

小結:剛才我們用連加的方法,很快算出了幾個5是多少。上兩節課我們學了乘法,你會用乘法來計算嗎?2、用乘法計算手指數:

(1)1個5,用乘法怎樣計算?2個5呢?2個5得幾,你是怎樣知道的?(指連加結果)3個5呢?4個5,5個5呢?(生彙報,師板書)

(2)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算式的得數有什麼奇特的地方?(用彩筆標出得數的個位)

小結:根據剛剛連加的結果,我們又很快得出了乘法算式的結果。那是不是我們以後每次計算乘法前都要先做一次連加才能知道結果呢?(對呀,這樣多麻煩啊!那有沒有一些好的辦法呢?或:你知道古人想到了什麼辦法嗎?)

(3)揭示課題:乘法口訣。

3、編5的乘法口訣

(1)古人是怎樣編口訣的呢?請看,先編1個5,就先寫“一五”,1個5是5,就在後面寫上“得五”,口訣就是“一五得五”。齊讀。

“一五得五”表示什麼意思?這句口訣其實是由兩個乘法算式總結出來的,所以就可以用來計算這兩個乘法算式,也就是一五得五對應着:1×5=5 5×1=5。

(2)根據2×5=10和5×2=10,你會編出口訣嗎?板書:二五一十(得數滿10了,為了簡便就不寫“得”字。)

誰知道“二五一十”表示什麼意思?它可以計算哪兩個乘法算式?

(3)你能根據剩下的算式編出乘法口訣嗎?打開數學書p52,自己試一試。

(4)教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指名板演)提醒注意:五五二十五,不要寫成了“五五二五”。

(5)小朋友真不錯!5句口訣都編完了。齊讀一遍。

仔細觀察一下這5句口訣,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口訣前半句表示幾個5,後半句是得數。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相差5。……)

再齊讀口訣。

二、記口訣。

談話:剛才我們學古人編出了5的乘法口訣,那你準備怎樣記住這5句口訣呢?

1、學生自己讀讀背背。

2、(你覺得哪句最容易記,哪句最難記?)老師有一個疑問,5句口訣中我4句都記熟了,但“三五”是多少我總是忘記(把“十五”擦去),怎麼辦呀?

3、對口令:

(1)大家都記熟了嗎?敢不敢跟鄒老師對口令?

(2)同位對口令。

4、齊背口訣。

三、用口訣。

談話:乘法口訣我們背熟了,可以用來做什麼呢?

(1)把某些乘法算式的得數擦去,讓學生説説得幾?怎樣想?

(2)“四五二十”除了可以計算4×5,還計算哪個乘法算式?“三五十五”可以計算哪兩個乘法算式?“一五得五”呢?

四、總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學得開心嗎?出示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猜一猜老師會提什麼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提出。

2021最新新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六

一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感受運算順序規定的必要性,進一步掌握加減混合或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

2、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感受運算順序的必要性,準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教學難點: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集智式備課

(一 )基礎訓練

【口算】 24×5= 32÷4= 8+27= 900÷3=

60÷4= 72-44= 45×3 = 85+28=

【解答題】用小棒擺8個六邊形,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二) 新知學習

【典型例題】

例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1、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根據圖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解決?(引導學生理解“照這樣計算”的意思)

3、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繫,運用知識遷移類推,學會知識。

4、學生彙報。引導學生列綜合算式並説一説每一步表示的意義。

5、教師用線段圖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6、教給方法:我們可以用畫線段圖、簡圖等方法來幫助我們理清解題思路,保證準確的解決問題。

【小結】如果在一道算式中沒有括號,只有加、減法或者乘、除法,都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在解決問題時,可以用畫線段圖、簡圖等方法來幫助我們理清解題思路

(三) 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1、直接寫出計算結果。

37+12-20 24÷6×7 90-52+28

6×2÷4 32÷8×5 48-13+5

2、劃出下面題目的計算順序並計算任意兩題。

192+8+157 45×30÷54 290-68+951 600÷50×90

143-45-57 24×5÷30 434÷7×8 240÷20÷4

3、啄木鳥醫生(判斷並改正)

850÷25×2 345-164+36

=950÷50 =345-200

=19 =145

1、課本P 5做一做1、圖書館裏有故事書98本,今天借出46本,還回25本。現在圖書館裏有故事書多少本?

【提高練習】1、先計算,再列出綜合算式。

240÷12= 236+70= 237+263=

125×14= 1750÷25= 25×36=

20+1750= 943-306= 900-500=

2、列綜合式計算

(1)4除900的商減224,差是多少?

(2)504加140除以28的商,和是多少?

(3)比一個數的3倍少12是60,這個數是多少?

3、課本P8 練習一 4、

4、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並列式計算。

小張有8張10元的。小王有18張2元的。 ?

【拓展練習】1、用兩種方法解決下面的問題:(只要求列式不計算)

(1) 過年了,小蘭用壓歲錢為自己的小圖書館購買了一批課外書。小圖書館有2個書櫃,每個書櫃有6層,每層放了15本書。現在小蘭的圖書館裏有多少本書?

(2)

3、

(四)教學效果評價(小測題)

1、39+46-18= 49÷7×4= 73-45+27= 18×4÷9=

2、一件兒童上衣48元,一條長褲比上衣便宜9元,一條裙子又比長褲貴5元。這條裙子多少錢?

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點:使學生通過整理和複習,弄清楚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知識,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

能力點:

1、培養學生簡單的整理、歸納的能力。

2、培養學生根據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德育點:體驗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整理知識:

小組交流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筆算加法、筆算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用數學。

把自己找到的知識點進行分類整理。

二、自主探究,發散思維:

1、學生自己編題,複習筆算的方法。小組自編計算題,自己筆算。

筆算加法應注意什麼?減法呢?

他們共同的地方是什麼?不同的地方是什麼?

做筆算時應注意什麼?

2、母雞有45只,小雞比母雞多47只,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學生提問並解答。

母雞有45只,公雞比母雞少36只,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3、爸爸今年41歲,兒子今年13歲,爸爸比兒子大多少歲?

學生列式計算。把題改為:10年後,爸爸比兒子大多少歲?

讓學生多討論,説一説解題思路。

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八

教材分析:

本單元“方向與位置”是在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的基礎上,來學習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教材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了開放性、趣味性很強的實踐活動。目的是讓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增加探索體驗的機會。因此,這部分內容不能作為知識點去講授,而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體驗,形成方向感。

學情分析:

學生雖然已經學會辨認自己的前、後、左、右、上、下等相對位置。但要正確辨認現實生活中的方向,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説,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帶領學生親自到操場去觀察、辨認,讓學生在活動中,具體感知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體會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的方向。

2、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能根據生活經驗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方向感,發展空間觀念。

3、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實踐活動中,學會合作,交流與反思。

教學重點:

在實踐活動中,感受方位。

教學難點:

在實景中辨別方向。

教學關鍵:

讓學生學會如何辨認東、南、西、北。

導學策略:

小組合作、實踐探究。

教具準備:

練一練第3題的算式卡片、透明膠。

學具準備:

剪下教材第105頁的記錄紙。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板書:東南西北)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東南西北”。咱們先一起到操場上去看一看,認一認方向,好嗎?別急,請大家帶上筆和老師讓你們準備的記錄紙,按照小組排隊,小組長帶隊。(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排好隊到操場去。)

二、實踐活動,探究新知。

(一)室外觀察與記錄。

1、找一找。

同學們,你們知道太陽每天早上是從哪個方向升起來的嗎?(東)

你能用手指一指東方嗎?(學生用手指向東,眼睛看着東方。)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學校操場的`東邊有什麼呀?

大家真能幹,通過找一找太陽升起的方向,很快找到了東邊,而且觀察得非常認真,找到了操場東邊的許多景物,真了不起!那麼傍晚的時候,太陽又是從哪個方向落下去的呢?(西)

你能用手指一指西方嗎?(學生用手指向西,眼睛看着西方。)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學校操場的西邊有什麼呀?

好,除了東和西,你還聽説過哪些方向呢?(南、北)

你們知道中午的時候,太陽是在我們的哪一邊呢?(南邊)

你能用手指一指南方嗎?(學生用手指向南,眼睛看着南方。)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學校操場的南邊有什麼呀?

那麼南邊的對面又是什麼方向呢?(北)

你能用手指一指北方嗎?(學生用手指向北,眼睛看着北方。)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學校操場的北邊有什麼呀?

2、記一記。

請小組長組織自己組的同學,把剛才看到的景物按照各自的方位記在帶來的記錄紙上,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注意,一定要標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學生分工完成,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組織學生集合回教室。)

(二)室內整理與辨別。

1、看一看。

請每個組的小組長把觀察記錄紙貼在黑板上,互相看一看有什麼不同。(小組長依次貼記錄紙。)

指導學生觀察,每張記錄紙上所標的地方位置一樣嗎?(學生觀察,發現圖上標註的位置不同。)

提問:請大家想一想,我們記的地方是一樣的,為什麼看起來位置不一樣呢?(我們組是把“北”記在上面,我們組是在上面記“東”……)

看起來很亂,為了大家記的圖能統一些,我們規定:把“北”記在上面。 “北”沒有記在上面的小組,請小組長上來調整一下。(小組長上前調整。)

再指導觀察:現在這四個地方的位置一樣了嗎?看來我們班的同學記錄得都不錯。圖的上方都是“北”,那麼圖的下方、左方和右方分別畫的是什麼方向呢?(學生觀察並回答。)

請大家翻開書本第58頁,聽聽智慧老爺爺是怎麼説的?

(學生齊讀智慧老人的話:地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製的。)

現在你們知道,剛才老師為什麼要規定把“北”記在上面了嗎?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九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求相同加數和的應用題的結構和數量關係.

教學難點

使學生真正掌握此類應用題的結構.

教學過程

複習導入

1.口算.

2×3= 2×5= 4×2= 5×1=

5×3= 4×3= 5×5= 1×4=

2.列式計算.

(1)3個4相加是多少?

(2)5個2相加是多少?

3.師:大家已經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學會了計算相應的式子題和文字敍述題.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一些生活中的問題,看誰能夠應用前面所學的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

4.教師板書課題:應用題

新授

1.出示例8(教師板書)

同學們澆樹,每個人澆4棵,3個人一共澆多少棵?

2.分析解答例8

(1)讀題,找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要求的問題各是什麼?用小圓片擺一擺,表示出題目中的意思.

學生可以答出:每個人澆4棵,有了3個人,要求一共澆了多少棵.(一個學生説,另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板貼小圓片.)

(2)師:看圖思考,要求一共澆了多少棵樹應該怎麼想?(學生回答:每個人澆4棵,也就是1個4棵,有3個人澆樹,就是澆了3個4棵.要求一共澆了多少棵,也就是求3個4是多少.)

(3)問:要求3個4棵是多少,應該用什麼方法解答?該怎樣列式?説一説為什麼要這樣列式?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4×3=12(棵)

口答:一共澆了12棵.

3.進一步理解例8算式的意義.

師問:誰來説一説,算式中的每個數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算式中的4表示每個人澆了4棵樹,也就是一份是4,算式中的3表示有3個人再澆樹,也就是有相同的3份,算式中的12表示3個人一共澆了12棵樹,也就是3個4是12.)

4.講解例9

(1)出示例9(教師板書例9)

小明買了3個釦子,每個5角錢,一共用了多少錢?

(2)師:讀題,已知條件是什麼?要求的問題是什麼?

教師根據學生的敍述板貼:

(3)師:看圖思考,要求一共多少分應該怎樣想?用什麼方法解答?怎樣列式?説説為什麼? (分小組討論)

(4)彙報解答方法.(小組同伴分工完成下面的任務:一人負責口頭列式,一人負責板書列式,一人負責説為什麼這樣列式.)

(5)再次説明列式中每個數表示的意義.(算式裏的5表示每個釦子5角,3表示買3個釦子,一共是3個5角,要求3個5角是多少應該用乘法計算)

教師要求:

(1)在規定的時間裏,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況,能完成幾道題就完成幾道題.

(2)如果在規定時間裏,完成了所有的題目後,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這幾道題有什麼共同的特點?(都是用乘法解答的;這幾道題都是求幾個幾是多少.)

這幾道題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解答?

如果每一道題都能用兩種方法解答,你更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麼?

歸納質疑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什麼收穫?

1、乘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訣來迅速的計算.

2、求幾個幾用乘法計算.

3、求幾個幾還可以用加法來計算,但是用乘法計算起來比用加法計算更簡便.

4、我們已經學習了“求幾個幾” 的文字敍述題和應用題.其實把文字敍述題加上不同的事情就是不同的應用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