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數學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9.95K

七年級數學教案【多篇】

國中七年級數學教案 篇一

問:你會解這個方程嗎?你能否從小敏同學的解法中得到啟發?

這個方程不像例l中的方程(1)那樣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學的方法啟發了我們,可以用嘗試,檢驗的方法找出方程(2)的解。也就是隻要將x=1,2,3,4,……代人方程(2)的兩邊,看哪個數能使兩邊的值相等,這個數就是這個方程的解。

把x=3代人方程(2),左邊=13+3=16,右邊=(45+3)=48=16,

因為左邊=右邊,所以x=3就是這個方程的解。

這種通過試驗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這也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也可以據此檢驗一下一個數是不是方程的解。

問:若把例2中的“三分之一”改為“二分之一”,那麼答案是多少?

同學們動手試一試,大家發現了什麼問題?

同樣,用檢驗的方法也很難得到方程的解,因為這裏x的值很大。另外,有的方程的解不一定是整數,該從何試起?如何試驗根本無法人手,又該怎麼辦?

這正是我們本章要解決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

1、教科書第3頁練習1、2。

2、補充練習:檢驗下列各括號內的數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x-3(x+2)=6+x(x=3,x=-4)

(2)2y(y-1)=3(y=-1,y=2)

(3)5(x-1)(x-2)=0(x=0,x=1,x=2)

四、小結。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怎樣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談談你的學習體會。

五、作業。

七年級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目的

1、瞭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點、難點

1、重點:解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難點:括號前面是負號時,去括號時忘記變號。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解下列方程:

(1)5x—2=8(2)5+2x=4x

2、去括號法則是什麼?“移項”要注意什麼?

二、新授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如44x+64=328 3+x=(45+x)y—5=2y+1問:它們有什麼共同特徵?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含有未知數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數的次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1、判斷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x= 3x—2 x—=—1

5x2—3x+1=0 2x+y=1—3y =5

例2、解方程(1)—2(x—1)=4

(2)3(x—2)+1=x—(2x—1)

強調去括號時把括號外的因數分別乘以括號內的每一項,若括號前面是“—”號,注意去掉括號,要改變括號內的每一項的符號。

補充:解方程3x—[3(x+1)—(1+4)]=1

説明:方程中有多重括號時,一般應按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最後去大括號的方法去括號,每去一層括號合併同類項一次,以簡便運算。

三、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9頁,練習,1、2、3。

四、小結

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分配律去括號時,不要漏乘括號中的項,並且不要搞錯符號。

五、作業

1、教科書第12頁習題6。

2、第1題。

七年級數學教案 篇三

第一章 有理數

單元教學內容

1.本單元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列舉了學生熟悉的用正、負數表示的實例,?從擴充運算的角度引入負數,然後再指出可以用正、負數表示現實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使學生感受到負數的引入是來自實際生活的需要,體會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繫.

引入正、負數概念之後,接着給出正整數、負整數、正分數、負分數集合及整數、分數和有理數的概念.

2.通過怎樣用數簡明地表示一條東西走向的馬路旁的樹、?電線杆與汽車站的相對位置關係引入數軸.數軸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數用數軸上的點形象地表示出來,使數與形結合為一體,揭示了數形之間的內在聯繫,從而體現出以下4個方面的作用:

(1)數軸能反映出數形之間的對應關係.

(2)數軸能反映數的性質.

(3)數軸能解釋數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數、絕對值、近似數.

(4)數軸可使有理數大小的比較形象化.

3.對於相反數的概念,?從“數軸上表示互為相反數的兩點分別在原點的兩旁,且離開原點的距離相等”來説明相反數的幾何意義,同時補充“零的相反數是零”作為相反數意義的一部分.

4.正確理解絕對值的概念是難點.

根據有理數的絕對值的兩種意義,可以歸納出有理數的絕對值有如下性質:

(1)任何有理數都有唯一的絕對值.

(2)有理數的絕對值是一個非負數,即最小的絕對值是零.

(3)兩個互為相反數的絕對值相等,即│a│=│-a│.

(4)任何有理數都不大於它的絕對值,即│a│≥a,│a│≥-a.

(5)若│a│=│b│,則a=b,或a=-b或a=b=0.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正數、負數的實際意義,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2)掌握數軸的畫法,能將已知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説出數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解.

(3)理解相反數、絕對值的幾何意義和代數意義,?會求一個數的相反數和絕對值.

(4)會利用數軸和絕對值比較有理數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

經過探索有理數運算法則和運算律的過程,體會“類比”、“轉化”、“數形結合”等數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繫,鼓勵學生探索規律,並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規範語言.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正確理解有理數、相反數、絕對值等概念;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會求一個數的相反數和絕對值.

2.難點:準確理解負數、絕對值等概念.

3.關鍵:正確理解負數的意義和絕對值的意義.

課時劃分

1.1 正數和負數 2課時

1.2 有理數 5課時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4課時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5課時

1.5 有理數的乘方 4課時

第一章有理數(複習) 2課時

1.1正數和負數

第一課時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能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能用正數或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二.過程與方法

藉助生活中的實例理解有理數的意義,體會負數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數應用的廣泛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正確理解負數的意義,掌握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的方法.

2.難點:正確理解負數的概念.

3.關鍵:創設情境,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加深對負數意義的理解.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四、課堂引入

我們知道,數是人們在實際生活和生活需要中產生,並不斷擴充的.人們由記數、排序、產生數1,2,3,?;為了表示“沒有物體”、“空位”引進了數“0”,?測量和分配有時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為此產生了分數和小數.

在生活、生產、科研中經常遇到數的表示與數的運算的問題,例如課本第2?頁至第3頁中提到的四個問題,這裏出現的新數:-3,-2,-2.7%在前面的實際問題中它們分別表示:零下3攝氏度,淨輸2球,減少2.7%.

五、講授新課

(1)、像-3,-2,-2.7%這樣的數(即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做負數.而3,2,+2.7%在問題中分別表示零上3攝氏度,淨勝2球,增長2.7%,?它們與負數具有相反的意義,我們把這樣的數(即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有時在正數前

11面也加上“+”(正)號,例如,+3,+2,+0.5,+,?就是3,2,0.5,,?一個數前面33

的“+”、“-”號叫做它的符號,這種符號叫做性質符號.

(2)、中國古代用算籌(表示數的工具)進行計算,紅色算籌表示正數,黑色算籌表示負數.

(3)、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但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數.

(4) 、0可以表示沒有,還可以表示一個確定的量,如今天氣温是0℃,是指一個確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5)、把0以外的數分為正數和負數,起源於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正數和負數在許多方面被廣泛地應用.在地形圖上表示某地高度時,需要以海平面為基準,通常用正數表示高於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負數表示低於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瑪峯的海拔高度為8844m,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為-155m.記錄賬目時,通常用正數表示收入款額,負數表示支出款額.

(6)、請學生解釋課本中圖1.1-2,圖1.1-3中的正數和負數的含義.

(7)、你能再舉一些用正負數表示數量的實際例子嗎?

(8)、例如,通常用正數表示汽車向東行駛的路程,用負數表示汽車向西行駛的路程;用正數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負數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數表示買進東西的數量,用負數表示賣出東西的數量.

六、鞏固練習

課本第3頁,練習1、2、3、4題.

七、課堂小結

為了表示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我們引進了負數.正數就是我們過去學過的數(除0外),在正數前放上“-”號,就是負數,?但不能説:“帶正號的數是正數,帶負號的數是負數”,在一個數前面添上負號,它表示的是原數意義相反的數.如果原數是一個負數,那麼前面放上“-”號後所表示的數反而是正數了,另外應注意“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八、作業佈置

1.課本第5頁習題1.1複習鞏固第1、2、3題.

九、板書設計

1.1正數和負數

第一課時

1、像-3,-2,-2.7%這樣的數(即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做負數.而3,2,+2.7%在問題中分別表示零上3攝氏度,淨勝2球,增長2.7%,?它們與負數具有相反的意義,我們把這樣的數(即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有時在正數前面

11也加上“+”(正)號,例如,+3,+2,+0.5,+,?就是3,2,0.5,,?一個數前面的33

“+”、“-”號叫做它的符號,這種符號叫做性質符號.

2、隨堂練習。

3、小結。

4、課後作業。

十、課後反思

1.1正數和負數

第二課時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進一步鞏固正數、負數的概念;理解在同一個問題中,用正數與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同的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舉一反三用正、負數表示身邊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而發現它們的共同特徵.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正確理解正、負數的概念,能應用正數、?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難點:正數、負數概念的綜合運用.

3.關鍵:通過對實例的進一步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正負數可以用來表示現實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四、複習提問課堂引入

1.什麼叫正數?什麼叫負數?舉例説明,?有沒有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數?

2.如果用正數表示盈利5萬元,那麼-8千元表示什麼?

五、新授

例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2.20xx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

寫出這些國家20xx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分析:在一個數前面添上負號,它表示的是與原數具有意義相反的數.?“負”與“正”是相對的,增長-1,就是減少1;增長-6.4%就是減少6.4%,那麼什麼情況下增長率是0?當與上年持平,既不增又不減時增長率是0.

七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理解近似數和有效數字的意義

2.給一個近似數,能説出它精確到哪一痊,它有幾個有效數字

3.使學生了解近似數和有效數字是在實踐中產生的.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説出一個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培養學生把握關鍵字詞,準確理解概念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近似數的學習,向學生滲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四)美育滲透點

由於實際生活中有時要把結果搞得準確是辦不到的或沒有必要,所以近似數應運而生,近似數和準確數給人以美的享受.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從實際問題出發,啟發引導,充分體現學生為主全,注重學生參與意識

2.學生學法,從身邊找出應用近似數,準確數的例子→近似數概念→鞏固練習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理解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

2.難點:正確把握一個近似數的精確度及它的有效數字的個數.

3.疑點: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個數.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者提出生活中應用準確數和近似數的例子,學生討論回答,學生自己找出類似的例子,教者提出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概念,教者提出近似數的有關問題,學生討論解決.

七、教學步驟

(一)提出問題,創設情境

師:有10千克蘋果,平均分給3個人,應該怎樣分?

生:平均每人千克

師:給你一架天平,你能準確地稱出每人所得蘋果的千克數嗎?

生:不能

師:哪怎麼分

生:取近似值

師:板書課題

【教法説明】通過提出實際問題,使學生認識到研究近似數是必須的,是自然的,從而提高學生近似數的積極性

(二)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師出示投影1

下列實際問題中出現的數,哪些是精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1)七年級(1)有55名同學

(2)地球的半徑約為6370千米

(3)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有31個省級行政單位

(4)小明的身高接近1.6米

學生活動:回答上述問題後,自己找出生活中應用準確數和近似數的例子.

師: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許多時候只能用近似數你知道為什麼嗎?

啟發學生得出兩方面原因:1.搞得完全準確有時是辦不到的,2.往往也沒有必要搞得完全準確.

以開始提出的問題為例,揭示近似數的有關概念

板書:

1.精確度

2.有效數字:一般地,一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哪一位,就説這個數精確到哪一位,這時,從左邊第一個不是0的數字起,到精確的數位止,所有的數字,都叫做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例如:3.3有二個有效數字

3.33有三個有效數字

討論:近似數0.038有幾個有效數字,0.03080呢?

【教法説明】通過討論學生明確近似數的有效數字需注意的兩點:一是從左邊第一個不是零的數起;二是從左邊第一個不是零的數起,到精確的位數止,所有的數字,教者在有效數字概念對應的文字底下畫上波浪線,標上①、②

例1.(出示投影2)

下列由四捨五入吸到近似數,各精確到哪一位,各有哪幾個有效數字?

(1)43.8(2)。03086(3)2.4萬

學生口述解題過程,教者板書.

對於近似數2.4萬學生又能認為是精確到十分位,這時可組織學生討論近似數與5.4和近似數5.4萬中的兩個4的數位有什麼不同,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

【教法説明】對於疑點問題,通過啟發討論,適時點撥,遠比教者直接告訴正確答案,理解深刻得多.

鞏固練習見課本122頁練習2、3頁

例2(出示投影3)

下列由四捨五入得來的近似數,各精確到哪一位,各有幾個有效數字?

國中七年級數學教案 篇五

問:你會解這個方程嗎?你能否從小敏同學的解法中得到啟發?

這個方程不像例l中的方程(1)那樣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學的方法啟發了我們,可以用嘗試,檢驗的方法找出方程(2)的解。也就是隻要將x=1,2,3,4,……代人方程(2)的兩邊,看哪個數能使兩邊的值相等,這個數就是這個方程的解。

把x=3代人方程(2),左邊=13+3=16,右邊=(45+3)=48=16,

因為左邊=右邊,所以x=3就是這個方程的解。

這種通過試驗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這也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也可以據此檢驗一下一個數是不是方程的解。

問:若把例2中的“三分之一”改為“二分之一”,那麼答案是多少?

同學們動手試一試,大家發現了什麼問題?

同樣,用檢驗的方法也很難得到方程的解,因為這裏x的值很大。另外,有的方程的解不一定是整數,該從何試起?如何試驗根本無法人手,又該怎麼辦?

這正是我們本章要解決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

1、教科書第3頁練習1、2。

2、補充練習:檢驗下列各括號內的數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x-3(x+2)=6+x(x=3,x=-4)

(2)2y(y-1)=3(y=-1,y=2)

(3)5(x-1)(x-2)=0(x=0,x=1,x=2)

四、小結。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怎樣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談談你的學習體會。

五、作業。教科書第3頁,習題6。1第1、3題。

解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的簡單變形

教學目的

通過天平實驗,讓學生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歸納出方程的兩種變形,並能利用它們將簡單的方程變形以求出未知數的值。

重點、難點

1、重點:方程的兩種變形。

2、難點:由具體實例抽象出方程的兩種變形。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列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列出的方程有的我們不會解,我們知道解方程就是把方程變形成x=a形式,本節課,我們將學習如何將方程變形。

二、新授

讓我們先做個實驗,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天平和若干砝碼。

測量一些物體的質量時,我們將它放在天干的左盤內,在右盤內放上砝碼,當天平處於平衡狀態時,顯然兩邊的質量相等。

如果我們在兩盤內同時加入相同質量的砝碼,這時天平仍然平衡,天平兩邊盤內同時拿去相同質量的砝碼,天平仍然平衡。

如果把天平看成一個方程,課本第4頁上的圖,你能從天平上砝碼的變化聯想到方程的變形嗎?

讓同學們觀察圖6.2.1的左邊的天平;天平的左盤內有一個大砝碼和2個小砝碼,右盤上有5個小砝碼,天平平衡,表示左右兩盤的質量相等。如果我們用x表示大砝碼的質量,1表示小砝碼的質量,那麼可用方程x+2=5表示天平兩盤內物體的質量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