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二年級數學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97W

二年級數學教案多篇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輕度目標:區分物體的上、下位置空間關係。會用上面、下面方位詞回答問題。

2、中度目標:區分物體的上、下位置空間關係。基本上會用上面、下面方位詞回答問題。

3、重度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瞭解學習內容。

4、培養幼兒的空間感知能力,養成擺放物體有序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分辨上下位置關係,並能描述物體的上下關係。

三、教學難點:

理解上下的位置關係。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動物玩具若干、小架子(上、下兩層)、蘋果樹掛圖一幅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聽故事,然後多媒體出示相應圖片並提問。

故事:小狗和小熊玩了一天後回屋休息,小狗搶先躺在了下鋪。並説:“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説:“這是我的鋪,你上去。再説,我這麼胖,怎麼爬上去?”小狗還是不聽,最後小熊只好艱難地爬上了上鋪。

看圖片提問:

A、小狗搶先睡在哪裏啦?(下鋪)

B、小熊最後睡在了哪裏?(上鋪)

三、新授:

1.認讀上下。教師領讀上下,並會做手勢(往上指、往下指)。

2.認識上下。學生舉例説説自己身邊有哪些上下,如;宿舍的上下牀、家裏的鞋櫃和冰箱、教室裏的黑板和紅旗、自己的頭和腳、天上的太陽和地上的小花小草等。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教科書P20—P21“填一填”、“説一説”及“練一練”第1-4題。

教學目的:

1、在學習2、3、5乘法口訣的基本上引導學生學習4的乘法口訣,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方法。

2、掌握4的乘法口訣,能運用4的乘法口訣正確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開火車口算卡片:5×8 5×5 5×3 6×2 9×5

3×4 2×8 4×5 7×2 3×6

(個別説説應用哪句乘法口訣)

二、學習新課

1、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小熊請客”圖。

師:今天小熊家來了許多客人,小熊採了許多紅果,要把它們串成糖葫蘆請客人們吃,我們一起來算一算小熊準備了多少紅果吧。

2、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貼出一串糖葫蘆圖和表格。

師:小熊想把4個紅果串成一串,那麼2串有多少個紅果呢?3串、4串……9串分別有多少個呢?你能用所學的方法列式解答,並編出乘法算式嗎?

(可先請一名基礎較好的學生説出4×2=8或2×4=8,再編出口訣。)

(1)獨立思考,填寫表格。

(2)小組交流填表結果和自己的思路。

(3)小組派代表彙報結果。

板書算式和口訣。

(學生通過前面5、2、3的乘法口訣的學習,已對此類新知的學習過程及方式有了一定的瞭解,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填表,寫乘法算式和編口訣的工作。)

(4)學生齊讀口訣。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記憶口訣。

獨立背誦4的乘法口訣;同桌互背;師生對口令;小組選代表比賽對口令,看誰説得又對又快。

2、説一説。

可採用小組接龍遊戲,引導學生用數桌腿來記憶口訣。

3、“練一練”第1題“連一連”。

學生理解題意,再獨立完成,指名説説自己的想法。

4、“練一練”第3題。

此題也應先讓學生弄懂圖意,再獨立填寫算式,説説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義。

5、“數學遊戲”

先算出每個算式的結果,小組合作找出複數的規律,按規律走出迷宮。

四、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有什麼收穫?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三

活動目的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方法

表演前請觀眾心裏想好一個兩位數,再請觀眾將自己想的兩位數乘167,然後加上2500,請觀眾把最後得數報出來,表演者就知道觀眾心裏想的是哪一個兩位數.

例如:觀眾想的是59,他按規定計算出

59×167+2500=12353

表演者根據報的得數計算

53×3=159

於是就知道觀眾想的是59.

活動過程

1.教師進行表演

2.學生探討其中的奧妙

3.學生自己設計這樣的幾個遊戲.

猜數方法

將得數末兩位乘3,取乘積的末兩位就是觀眾心中所想的兩位數.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課題:

認識釐米 用釐米量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1、學生懂得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認識刻度尺。

2、學生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並對幾釐米的長度有感性的認識。

3、學生學會用釐米作單位估測或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掌握測量物體的方法。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空間想象的能力,通過活動提高學生估測和測量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掌握1釐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教學設想:

本節課採用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充分觀察、思考、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釐米。由於釐米這個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因此,課中安排的看一看、説一説、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關於釐米的風豐富表象,建立1釐米的長度概念,從而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長。

一、學前導學

1、前置作業:

你看見生活中什麼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並瞭解尺子上都有些什麼,各表示什麼。

2、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學習中,我們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長度,測量時有許多不方便,也不準確。在生活中,我們要用到統一的長度單位和測量工具——尺子,來測量。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 解決問題

一、認識直尺

1、小組交流:你看見生活中什麼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並瞭解尺子上都有些什麼,各表示什麼。

2、全班彙報

二。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建立1釐米的長度概念

1、介紹1釐米:那麼你知道1釐米是多長嗎?請你用直尺上表示出來。

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釐米。你認為還有從哪個數字到哪個數字之間是1釐米長?

2、感知1釐米的實際長度:

(1)把1釐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2)小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們身邊或我們身上哪些物品的長度是1釐米。

(3)用手勢表示1釐米的長度。

(4)想一想1釐米有多長。

3、觀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從刻度“0”到哪兒是2釐米長嗎?(從0到2)從刻度“0”到哪兒是3釐米長嗎?(從0到3)也就是説,從刻度“0”到幾,就是幾釐米。那麼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釐米?

(二)師生探究 合作交流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方法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1)這有一張紙條,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小組討論、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2)小組彙報:你們是怎麼測量的?

2、統一測量的方法

介紹:量物體的時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着幾,紙條就長几釐米。

現在紙條的右端正好對着“5”,説明紙條長5釐米。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

(1)測量同桌準備的紙條,看一看它們分別長多少釐米?量的結果寫在紙條上,同桌檢查。

(2)量一量你帶來的新鉛筆長多少釐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寬度是( )釐米。(取整數)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是( )釐米。(取整數)

三、自我檢測

課本第6頁練習一1——3題。

看練習一的1題中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麼量它的長度呢?利用三角板來卡一下量。

四、變式練習

1、如果有些東西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麼量出它的長度呢?例如花生的長度和1角硬幣的長度。

2、拿出不同長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圖填空

五、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六、課後反思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景,讓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分類、對比,初步瞭解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的變換特徵;初步會判斷圖形的平移和旋轉。

2、會在方格紙上平移簡單的圖形。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説出圖形平移的距離。

教具準備:

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今天我帶大家到遊樂園學習數學知識—平移和旋轉。(看課本第37頁的彩圖)

二、新授課

1、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

(1)看一看,説一説遊樂園裏有哪些遊樂項目

(2)這些遊樂項目是怎樣運動的

(3)根據遊樂項目不同的運動,可以分幾類類怎麼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麼困難再在四人小組裏交流一下。

2、初步瞭解平移和旋轉的特徵。

(1)説一説分類的理由

A:平移:火車沿筆直的軌道行駛、纜車沿筆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體都是沿着一條直線運動的,這種運動就叫做什麼

B:旋轉:大風車、摩一輪等都是繞着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做圓周運動的,這種運動叫做什麼

(2)舉生活中的實例,進一步瞭解平移、旋轉特徵。

(3)用學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轉運動。

小結:通過觀察,舉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體平移現象和旋轉現象,瞭解平移和旋轉的特徵。

3、練習(課件出示P41頁方格圖)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麼移呢(學生動手在學具上移)

(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會移嗎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們會移嗎(學生動手在學具上移)

(4)教師演示,學生回答。(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5)教師演示,學生回答。(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們會移嗎

(7)判斷哪一條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後得到的(課件出示課本P43頁第一題)

(8)哪幾條魚可以通過平移與紅色小魚重合(課件出示課本P44頁第4題)

二、綜合練習

1、下列現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課本P43頁第三題)

2、欣賞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全課總結:今天這節課你學會哪些新知識還有什麼問題用哪些方法學會的這些新知識。

三、課後活動應用平移和旋轉做運動。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六

教學內容:

課本P8---P10例1、例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的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景導入,激發興趣

投影出示P8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字信息?説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全班彙報發現。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學生小組交流彙報。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學生説想法及理由。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先嚐試寫豎式,再討論總結列豎式應注意的問題。

2、完成P9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後説説計算方法。

3、教學例2。學生嘗試計算,交流算法。嘗試用多種算法計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在嘗試、交流中掌握計算方法初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三、練習,實踐應用

1、練習二第1題説説圖意,交流算法並彙報。

2、練習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並板演筆算過程,同時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計算,熟練掌握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麼?教師引導梳理。

五、隨堂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