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7.32K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矛與盾》教學設計 篇一

教材分析:

《矛與盾》説的是一個人同時誇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相互牴觸而不能自圓其説,告誡人們説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這種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別簡練卻不失形象生動,託寓的道理明瞭深刻,而又頗能讓人體味到某種含蓄和幽默。寓言沒有作者的任何評論,而用對話作為點睛之筆,用人物自己的話來點明寓意,給讀者留出思考的餘地。

設計理念:

語文課堂應成為傳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舞台。古文作為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古文教學應引領學生最大限度地走進這種文化,潛心會文,虛心涵詠,熟讀精思,切己體察,使這種文化滋養學生心智成長。六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較強,我確定了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確定下“堅持以自讀為主,重在感悟、積累”這一基調,讓學生自己質疑、釋疑,教師適當點撥、扶助,必要時精當、講解。我採用瞭如下手段:其一,堅持以讀為本,在讀中理解故事內容;在讀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在讀中體悟寓意。其二,把寫引入課堂,進行寫字練習,説感受,寫感受,寫體會等。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説寫中內化語言。其三,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通過看文字、讀課文、誦課文,感受古文的韻律美,提高審美情趣,把語言訓練和人文精神的薰陶結合在一起。

教學目標:

1、學會四個生字:“寓”、“矛”、“盾”、“譽”。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課後註釋理解文章內容,初步領悟所講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指導朗讀、背誦;

2、引導學生抓住對話中的關鍵性話語展開思考、討論。

教學難點:

弄懂寓言的寓意,並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

學習方法:

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1、古樂伴奏帶。

2、隸書豎排抄寫全文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解讀課題

1、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2、認識矛與盾

(1)根據插圖,認識“矛”與“盾”。

(2)識記生字“矛”與“盾”,引導觀察,指導識記書寫。

(3)根據課題質疑,梳理問題,便於進一步展開對課文的深入學習。

二、反覆誦讀,疏通文章

1、暢談感受,明確方向

(1)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提出學習課文的方法。

(2)教師啟發學生思考,解決疑難的方法,及時歸納和小結。

2、合作學習,疏通文章

(1)採用適當的方法,把課文讀懂,讀通順。

(2)通過小組協作,疏通文章。

教師提示方法,巡迴檢查。

3、檢查學習效果

(1)請學生參考註釋,用現代口語複述故事。

教師根據學生複述的狀況,進行即席點撥。

(2)初步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淺談對古文的理解並適時點撥。

(3)展示全文,反覆誦讀、共同感受古文“韻律美”,以期達到熟讀的效果,為深入理解課文鋪平道路。

三、品讀課文,感悟寓意

1、小組合作,弄清問題。

提出合作任務,出示課後“思考、練習”第三題中的三個句子,相機點撥。

2、品讀課文,檢查讀的效果,配樂朗誦。

3、嘗試性背誦,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四、聯繫實際,暢談感受

1、在同學們的朗讀中,老師覺得文章作者韓非子已經來到我們中間。他微笑着,想説些什麼,又什麼也沒説。你能幫他説出來嗎?

2、漫談體會,寫體會。

五、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必做題:1、書寫生字。

2、背誦課文。

選做題:1、蒐集古代寓言故事。

2、把故事複述給親朋好友聽。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關於實踐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預習學案:

我會讀:

矛盾   手持   左抵右擋   難以招架  緊張危機   合二為一

履帶   坦克    蝸牛      大顯神威  龐然大物   哇哇直叫

我會填:   課文寫了發明家

的事。

我不解:

在預習中你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問題請寫在下面。

導學案: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麼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發明過程

發明家是怎樣一步一步發明坦克的呢?坦克在戰場上它們又如何來發揮優勢的呢?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帶着好奇來一次神奇的“發現之旅”,請劃出文中的找出一些簡短的詞句來體現發明家一步一步發明坦克的整個過程,並填寫下來。

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又認真研究了一番: 對了

三、深入探究:

是啊,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哪兒是用單獨的矛和盾作戰能比的呢!大家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呢?

四、聯繫實際,加深理解

1.出示課文的結尾。

2.齊讀這段話。

3.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説明這句話嗎?

五、總結:

同學們,集合是一種具體行動,也是一種思考方法,一種人生智慧。對於優勢互補的思想方法,不僅體現在發明創造上,也反映在做事做人的時候,如取長補短,強強聯手!希望同學們讓“集合”成為智慧的種子,伴隨大家開創美好的未來!

課堂檢測:

一、我能把字寫漂亮(看拼音,寫詞語)。

jí    hé       jǐn   zhānɡ      wū  ɡuī

(         )   (        )   (        )

pào   kǒu      zhàn  chǎnɡ      bǐ   sài

(         )   (        )  (         )

二、火眼金睛,辨字組詞。

予(    )  攻(    ) 船(    ) 炮(    )

般(    )  飽(    ) 矛(    ) 功(    )

三、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

1.對方的矛如    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     ,還是    。

2.坦克把盾的    、矛的      ,在戰場上             。

作業設計:

1.摘抄你認為課文中用得好的詞語。

2.蒐集一些發明家的故事,開一個故事會。

板書設計:

25、矛和盾的集合

矛      進攻           集合

盾      防守           坦克

《矛與盾》教學設計 篇三

教材説明:

《矛與盾》是人教版五年制國小語文第十冊第二十四課的www.本站baihuawen本站一篇文言文,它通過簡潔的語言講述了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説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理解文言文詞義句義,能講述文言故事。

3、有感情朗讀,能背誦此文。

4、懂得説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文言文學生第一次接觸,學會方法,理解意思,熟讀成誦,明白道理都是重點,也都是難點。

教具準備:

錄音、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交流

1、師板書:嚴小明。

2、師:大家應該喊我?(嚴老師)

3、要求:面帶微笑,再喊一次。

4、贈筆交朋友。

二、導入

1、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文言文,知道什麼是文言文嗎?(古人寫的文章或説的話)本站呢?(現在,人所説的話寫的文章)。

2、師:同學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文言文就像一艘大船承載着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與我們現在的本站相比,文言文好比是根,白話是枝葉,它們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今天,我們來學習的這篇文言文叫《矛與盾》。

3、板書:矛與盾。生讀題。

三、揭示方法,指導自學

1、什麼叫矛,什麼叫盾?確切地説,矛用來(刺),盾用來(擋)。什麼叫矛盾?(手捂住“與”)(説話前後不一致即矛盾)。

2、師:課文圍繞着矛與盾寫了一件事,請把課文讀一讀,要求:①一句一句地讀,把音讀準。②把你認為難懂難讀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3、指生讀文,其他同學注意聽,發現字讀錯了你就把手舉起來。(再請生讀一讀難懂難讀的句子)。

4、師:書上加了拼音,小黑板上的課文沒有加拼音,能完整地讀一遍嗎?(出示小黑板全文)

5、師:大家在第一次讀文言文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彆嘴、難讀、讀不能順)。

6、師:告訴大家,其實和大家一樣,老師讀第一遍時也覺得不好讀,很難懂,現在我已經會背誦這篇文言文了,想聽嗎?(配樂背誦)。

7、師:覺得老師讀得怎麼樣?(生評)你認為老師是怎麼讀懂的?

8、板書方法:1、理解意思2、多讀。請大家也試一試。

四、彙報交流,讀書理解

1、師:全文幾句話?請看第一句,有誰讀懂了?

2、請生單獨解釋:鬻:賣;者:人;譽:誇耀;吾:我的;堅:堅固;莫:不;陷:穿透。

3、師:既然這個人在誇耀,那現在就請你來誇一誇。讀第一句話(生讀)。

4、告訴我你叫什麼名字?你大概是第一次出來做生意吧!聲音要大一點,要自豪一點,不然生意就被別人搶去啦!

5、師:你真會誇,我想請你帶大家一起誇一誇,好嗎?

(生誇)

6、師:同學們很會誇耀,那個楚國人是如何賣他的矛的呢?請看第2句話,有誰讀懂了?

(生:彙報)

7、師:原來是在誇他的矛鋒利,請你來誇一誇矛吧!“又譽其矛曰:……”(生讀)

8、師:楚國人既誇了自己的矛又誇了自己的盾,不知道同學們想誇什麼呢?

自己在下面吆喝一下吧!(生自由讀)

9、師:請男生誇耀盾,請女生誇耀矛,看哪一組誇得更自豪,準備: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又譽其矛曰:“……”

10、同學們真會誇耀,我又想買盾又想買予,還是先看看口袋裏的鈔票夠不夠,正當我準備掏錢的時候,同學們,難道你們不想對我説些什麼嗎?

11、生:不能買,因為……

12、原來這樣啊!我差點上當了?我要揭穿他!誰來幫幫我?

13、(示意學生看第3句話)生讀第3句。

14、師:請看,這一句誰讀懂了?

15、生:彙報

16、師:請生解釋:以:用;子:你;何如:怎麼樣;或:有人。

17、師:請一位同學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讀一讀這個人説的話。(生讀)

18、請大家看插圖,圖上畫了幾個人?除了賣矛和盾的那個楚國人,還有7個圍觀的人,他們當中有老人、有中年人、有青年人,有小孩,你可以模仿其中任何一個人來讀這一句話,先在下面試一試。

19、請生讀,要求説模仿的是誰。(分別模仿不同的人讀,老師參與模仿)

20、師:楚國人被這麼一問,啞口無言了,請看第四句,誰知道意思,解釋弗:不;應:回答(再請一生解釋句意)。

21、現在我們已經瞭解了第一句話的意思,哪位同學能完整地講述一遍?

22、請一位同學把全文讀一讀,(派選代表讀書)。

問:你為什麼能讀得這麼好?(理解意思、多讀)

23、生齊讀。

要求:讀慢一點,學會吹噓自己的矛和盾,注意反駁的語氣。

五、揭示道理,發散思維

1、咱班有多少名同學?今天我有幸認識了___位好朋友,大家也面帶微笑,尊敬地喊我嚴老師,再看看插圖,圖上這些圍觀的人也都是滿面笑容的,他們的笑容和同學們的笑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一是出於對老師的尊敬,一是對自相矛盾者的嘲笑)

2、大家都在嘲笑那個楚國人,他到底錯在什麼地方?這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3、既然大家都嘲笑那個楚國人,他的買賣是難以做下去了,老師想請大家幫幫忙,怎樣把他的矛和盾賣出去呢?

(生討論)

4、師:我代表哪個楚國人真誠地感謝同學們的幫助,人,還是多讀些書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啊!你們説是這樣的嗎?

六、總結全文

1、回憶一下,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理解、多讀)

2、文言文和本站的比較一下,你更喜歡誰?

(文言語言簡煉,含義深刻;本站:通俗易懂)

3、師:同學們,只要是好文章,不管是文言文還是本站,我們都要拿來讀一讀,以此來豐富我們的語言和思想,明白了嗎?

4、同學們,這節課已經上完了,我就要和大家説再見了,同學們非常熱情,對老師也很尊重,我真想留在這裏,可是歷陽一小六年級有一個班的同學也在等着我,我還得回去,這又是個自相矛盾的話題,不過如果大家能記住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懂得説話做事不能自相矛盾這個道理,那麼嚴老師就等於留在了同學們身邊。

下課!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 篇四

當前位置:協作備課—《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正文)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發表人:王曉1;發表時間:2011-8-23 22:21:55  修改  發表評論

一、教材分析

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説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的道理。課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為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合起來,發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講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打敗敵軍,大顯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敍述,用事實説明道理,敍事簡潔清楚。

二、學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用自己的話講述“發明坦克的過程”,在語言轉化中有效理解“難以招架”、“龐然大物”、“集合”、“善於”等詞。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怎樣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四、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五、教學過程

(一)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精彩的動畫片,請看大屏幕(把書上插圖製作成用矛和盾作戰的動畫片),他們手裏的作戰武器是什麼?板書:矛、盾。

2、它們的作用是什麼呢?(進攻、自衞)比較而言,你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3、今天我們就要學一個關於矛和盾的故事(板書:和)。

[設計意圖:通過看矛與盾作戰的動畫片,拉近學生與古代兵器的距離,為學習“矛”、“盾”二字的音、形、義打下基礎,同時對矛和盾的優點有直觀的感知,為學生與文本的有效對話奠定基礎。]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有難讀的地方提醒小夥伴的嗎?老師也要提醒大家讀好這些詞語(大屏幕出示詞語)。

[設計意圖:認讀生詞,掃清閲讀的障礙。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通過提醒的方式和學生平等的對話。]

3、自己把課文再默讀幾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相機指導、歸納、板書:集合。

[設計意圖:課文淺顯易懂,因此,放手讓學生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學生既強化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又培養了自學能力。]

(三)研讀觀察,解悟思想方法。

1、看屏幕,邊看畫面邊讀課文,通過這個畫面你能讀懂課文的哪些內容?特別是能理解哪些詞語和句子。

2、交流。如:

(1)矛和盾的長處(進攻、自衞)等關於矛和盾的詞語句子。

(2)理解“龐然大物”、“履帶”、“炮口”等關於坦克的詞語。

(3)理解“雨點般向他刺來”、“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子,體會“緊張危急”。

3、觀察發明家的表情,你發現了什麼?(緊張、危急、計上心來、急中生智等)

4、發明家在想什麼?是怎麼想的呢?請大家用心去讀讀課文1-4段。用心讀就是要邊讀邊思考,反覆讀,反覆想,直到把問題讀懂。讀完後,嘗試根據下面的提綱説一説發明家是怎樣一步一步思考的:

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可是……

發明家又認真研究了一番:對了……

5、小結:這個過程,就是發明坦克的過程,就是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思考過程。集合就是這樣一種想問題的方法,是發明的一種方法。帶着這樣的理解,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複述,瞭解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生完成對文本語言的內化。]

(四)欣賞誦讀,放大創造成果。

1、課件出示坦克圖,邊欣賞邊議論。

2、讀課文第五段,要努力繪聲繪色地讀,以聲音表現自己的感受。如自豪、驚喜、成功感。

3、“大顯神威”是什麼意思?聯繫課文説説大顯神威的情景。

4、大屏幕播放坦克作戰的錄象片段,感受坦克的威力,指導朗讀。

5、這就是坦克的威力,這就是集合的力量。感受着這樣的力量,你想説什麼?

出示句式(寫一寫):這樣的集合真( )!(棒、好、妙極了等)

6、啟發:

(1)假如發明家就在我們的面前,你會對發明家説什麼?(一個能思考得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窮的人;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集合是一種解決難題的方法。假如你在生活學習的時候碰到了難題,你會對自己怎麼説?

7、小結:感受着這樣的力量,我們全身都洋溢着智慧,我們再智慧地讀一讀課文的題目。

(五)舉例講授,理解課文道理。

1、在為發明家用集合的思考方法發明了坦克而感動、興奮的時候,我們也閉起眼睛靜靜地想一想,其實有很多新的產品、新的發明創造,甚至大型的建設項目,都包含着這種集合的思考方法。如“水筆”、“橡皮鉛筆”、“小靈通”、“電動自行車”、“高速公路”、“雞尾酒”、“電視電話”等等。

2、介紹自己熟悉的一個內容。

同時板書出示: ( )和( )的集合

3、引導朗讀課文最後一句話。

4、其實,學習也包含了許多集合的過程。只要是優秀的、積極向上的,別人會了懂了,我們也要努力去會,努力去弄懂,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

看故事《胡服騎射》(學生默讀,相互幫助理解)。

議一議:聯繫課文最後一句話,“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鼓勵聯繫自己的體驗,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要善於“取長補短”。

5、有時,為了把事情辦好,或者辦得更好,人們常常用合作的辦法,把大家擁有的長處都發揮出來,一起想,共同做。

閲讀《優勢互補》。議一議:聯繫課文最後一句話,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鼓勵聯繫自己的體驗,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要善於“強強聯手”。在強強聯手中,我們還會懂得“揚長避短”的方法。

6、小結:集合不僅是一種具體行動,也是一種思考方法,一種人生智慧。對於優勢互補的思想方法,不僅體現在發明創造上,也發映在做事做人的時候,如取長補短、強強聯手、集思廣益。記住“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你就會受益終身。

[設計意圖:對三年級學生而言,“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較為抽象。教學時將課文和事例融為一體,在事例中感悟語言,在事例中理解課文,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更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了對這句話有全面、深入的理解,教師要求學生從自己的事例出發,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聯繫自己的體驗,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使學生摒除抽象教條的分析,通過具體鮮活的事例體會“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的含義。這樣讀中悟理,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落到實處,對文本的價值取向也有更進一步的感悟。]

(六)查找交流,拓展學習活動。

1、查成語字典,理解“集思廣益”、“兼聽則明”、“楚材晉用”、“三顧茅廬”等的意思,然後聯繫課文《矛和盾的集合》的學習,談談對這些成語的新理解。

2、蒐集一些發明家的故事,開一次故事交流會。

3、綜合學習活動:與爸爸媽媽一起,查看資料,瞭解漢城奧運會、巴塞羅那奧運會、典雅奧運會的開幕式點火創意,集他們的優勢,設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點火方式。

[設計意圖:學生的智力背景越廣闊,對知識的理解就越深入。要比較深刻地理解文章揭示的科學道理,瞭解發明家的靈感緣於他們勤于思考、善於實踐的品質,就應在課堂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走出課堂,走出課本。]

附板書:

25 矛和盾的集合

盾————鐵屋子

坦克

矛————炮 口

( )和( )的集合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 篇五

學習目標:

1.認識“矛、盾、持、蝸、般、坦”六個生字,會寫“矛、盾、集,般、持、架、龜、攻、炮、坦、戰、神、兵、退”14個生字。能理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矛盾、大顯神威”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學習重點:瞭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學習難點:懂得“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學習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我要認識“矛、盾、持、蝸、般、坦”六個生字,會寫“矛、盾、集、架、般、持、龜、攻、炮、坦、戰、神、兵、退”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矛盾、大顯神威”等詞語。

2我要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我要熟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

學習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理清文章的思路。

學習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物品,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樣呢?今天我們就學習《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我要把課文認真讀一遍,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給下列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

般(bān  bāi ) 坦(dān  tǎn  ) 兵(bīng  bīn  )龜(ɡūn ɡūi )

2.我要畫出帶有生字的詞,把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或者聯繫上下文的方法學習。

我會用下列詞語造句

左抵右擋  ——

大顯神威  ——

龐然大物  ——

3.我要仔細地看老師範寫生字,我還要把本課的生字工工整整地抄寫下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要熟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

1.我要和同桌比賽讀課文,看誰讀得正確流利,我還要評價同桌的優點和不足的地方,我還要和同桌相互改進,把課文讀熟、讀通。

2給加點的字選擇恰當的解釋,把序號填在括號裏。

持:①拿着,握着     ②遵守不變

⑴我堅持每天鍛鍊身體。(  )

⑵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  )

固:①結實,牢靠     ②本,原來        ③堅硬

⑶這橋墩無比堅固。(  )

⑷把固體膠借給我用一用。(  )

⑸固然不是你的錯,你也要給他道歉,因為事情因你而起。

四。默讀課文,瞭解大意

(小提示:我要認真地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什麼。)

1.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我知道這篇課文講發明家把(   )和(   )合二為一,發明了(   ),告訴人們(    )。

2.課文應該如何分層

我能按照“發明坦克——坦克的實際運用——從中悟出的道理”把這篇課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第自然段——自然段;第二部分是(  )自然段;第三部分是( )自然段。

五。達標檢測

1.看拼音,寫詞語。

máo dùn  dào  tuì   jí  hé  jiān  chí  zhāo  jià   jìn  gōng

(      ) (     )  (   )(     )(      )  (      )

shì bīng  yì  bān  pào kǒu  tǎn  kè  zhàn chǎng    shén  xiān

(     )  (     )     (      )  (      )  (      )     (       )

2. 我能區分下列形近字,並組詞。

龜(   )   戰(   )  架(   )般(   )  炮(  ) 退(  )

角(   )   站(   )  駕(   )船(   )  跑(  )  腿 (   )

3.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左(  )右(  )  難以(  )(  )  大顯(  )(  )

(  )(  )大物   (  )(  )一團   合(   )為(  )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繼續學習默讀課文。品讀課文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2.學習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學習重點:瞭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學習難點: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上一節課,我讀懂了課文內容,現在我給大家説一説課文講了什麼。

二。自主學習  合作交流

1.默讀課文填空

①矛和盾為什麼要結合呢?發明家手持—————,於是突發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的集合。從這裏可以看出發明家—————。

②矛和盾是怎樣結合的呢?通過讀課文我知道了,把盾做成——、在鐵屋子上開一個小洞,從洞裏面伸出進攻的——、再給鐵屋子裝上——、安上______。

2.我能用“——”畫出文中表現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句子,大聲讀一讀,體會矛和盾合二為一的優勢。

3.我能用“~~~”畫出文中點明中心的句子。並聯系課文想一想這句話的含義,再跟同學們交流交流。

4.“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我很大啟發?我能聯繫生活實際談談。

例如:①城市裏坐公共汽車的人很多,太擁擠,就製造了————。

②我們寫錯字了再找橡皮,於是就有了————鉛筆。

③為了讀書寫字時保持正確姿勢發明了————。

三。考考我,我最棒

1..我要積累好詞語

課文裏有不少的好的詞語,如“左抵右擋、大顯神威”我要把它們抄下來。

—————,—————,—————,——————,——————。

2..模仿秀

⑴讀一讀,説一説,寫一寫

哇哇 嘩嘩 ———、———、———、

⑵我會寫

①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   如 …… 般……

②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裏保命的蝸牛或者烏龜。

固然———

矛和盾的的教學設計 篇六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烏龜、自衞、進攻、炮口、坦克、合二為一、戰場、大顯神威、首次、亂成一團、長處、勝利者”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的道理。

4、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兵器,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麼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3、質疑:讀了課題之後,你還想問什麼問題呢?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矛和盾為什麼要結合呢?又是怎麼結合的呢?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3、出示生詞,學生認讀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烏龜、自衞、進攻、炮口、坦克、合二為一、戰場、大顯神威、首次、亂成一團、長處、勝利者

4、指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錯誤。

5、自己把課文再默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集合矛和盾的長處發明了坦克,以及坦克的實際運用。)

6、理清脈絡

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敍述理清層次

第一段(1—4)講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

第二段(5)講坦克在實際運用中大顯神威。

第三段(6)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對於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4、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⑴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⑵“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麼啟發?

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

2、重點指導

⑴引導學生觀察。

⑵難字示範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五、實踐活動

1、蒐集發明家的故事。

2、蒐集能説明課文最後一句話含義的事例,準備交流。

第二課時

一、複習問題,揭示目標

師:上節課我們提出了哪兩個問題?教師出示問題:

⑴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⑵“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麼啟發?

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這兩個問題。

二、學生討論,交流感悟

1、學生自己先帶着以上兩個問題自主閲讀課文,可以適當作點批註。

2、小組內交流。

要求每一個同學都發言,並且推薦一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請這個同學做好記錄,整理其他同學的意見。

3、全班交流。

每一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相機請學生朗讀有關內容。

⑴可以把第一個問題分解為以下三個問題:

①矛和盾為什麼要結合呢?

發明家和對手比賽,難以招架,於是突發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結合起來。

②又是怎麼結合的呢?

把盾做成鐵屋子,在鐵屋子上開一個小洞,從洞裏伸出進攻的“矛”(槍、炮),再給鐵屋子裝上輪子,安上履帶,讓它會動。

③結果怎樣?

發明家發明了坦克;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⑵最後一段的含義:要善於發現事物的優點,根據需要,把優點很好地集中在一起,為我所用。(“善於”,就是很會觀察、很會思考的意思。)

4、感情朗讀全文,讀後讓學生繼續質疑、釋疑。

三、聯繫實際,加深理解

1、師出示課文的結尾。

2、齊讀這段話。

3、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説明這句話嗎?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課前蒐集到的事例,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

(比如實際應用方面:雙層公共汽車、火車,帶橡皮頭的鉛筆;學習和做人方面:採納別人的優點等等。以引導學生的深入思考,可以鼓勵學生展開想象,一方面從生活實際中選取類似的事例;還可以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並提出改進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交流故事,拓展延伸

1、學生交流課前蒐集到的發明家的故事。

2、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可以相機談談感受。

五、暢談收穫,總結全文

1、中心: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集合矛和盾的長處發明了坦克,以及坦克的實際運用,説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2、歸納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敍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説明道理,是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一方面要讓學生明白用具體事例來説明道理是寫文章常使用的方法,不能空講道理,這樣才能有説服力。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明白,作者是借發明這件事來説明一個道理。至於坦克發明是不是真的像課文中描寫的,可以不去追究。)

《矛與盾》教學設計 篇七

這節常態研討課下來,我深深覺得我們與名師的距離之大。名師的課是錘鍊出來的,對學生的成長充滿智慧的導向,我等平凡之輩,更應積極錘鍊自己,即使不能成為名師,也要保證不成為庸師。

這篇文言文較現代文晦澀難懂,趣味的教學策略能降低學生學古文的畏難情緒。本課我以“成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意會“自相矛盾”的來源,讓學生在趣味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新知。包括給學生道具表演賣矛與盾的情景,學生興致高漲,課堂氛圍活躍,學習課文的積極性增強。縱觀整節課堂,小組合作還是比較成功,無論是開始的二人小對子互相讀文,還是三人小組理解單個字義,再到六人大組討論“買矛與盾的人可笑之處及現實生活中自相矛盾的現象”,同學們都能積極參與交流合作,各抒己見,提高了學習效率也讓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不足的是課堂的語言略顯單調、蒼白,當個別學生不能積極參與發言時,對學生缺少激勵的語言;對學生朗讀的指導、評價不到位等情況,需要今後加強文化底藴的積蓄,才能更好地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感謝這節常態研討課,讓我更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得失。“向着標杆直跑!”我會繼續努力的!

矛和盾的的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會寫“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確讀“集合、招架”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品質。

難點:讓學生懂得“誰善於把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

1、能夠和大家一起學習我很高興!初次見面,給大家帶來一件禮物,這件禮物是老師精心準備的,大家請看屏幕:

幻燈出示:

“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這句話是老師送給大家的禮物!誰願意收下它?讀讀看。要想真的理解這句話的含義,讀懂老師的心,咱們還要把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好好讀一讀。伸出手,和老師一起來書寫課題。(指導書寫矛和盾。)

二、讀

1、請同學們打開書,放聲讀課文,讓老師聽到你的讀書的聲音好嗎?如果遇到生字、生詞怎麼辦?(指名回答識讀生字詞的方法。)大家開始吧。

2、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專心!誰來讀一讀屏幕上的生字詞?

幻燈出示

集 合 難以招架 固然 烏龜 自衞 合二為一 大顯神威

長 處 勝利者

3、誰來讀?(師可以根據學生識讀情況鼓勵、正音,如:聲音響亮,口齒清晰;聽聽別人怎麼讀?再試試看!等。)

三、悟

1、接下來,咱們換一種讀書方法,默讀課文。如果大家能夠潛心地默讀,一定會有許多的收穫!(生默讀課文,師巡視參與其中。)

2、讀完課文後,誰嘗試根據屏幕上的提綱説一説發明家是怎樣一步一步思考的:

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又認真研究了一番: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根據學生回答,可以激勵:很會讀書!善於在別人總結的基礎上概括!這就是合二為一。等等。)

四、品

1、會學習的孩子善於發現!在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是:

幻燈出示: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鑽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2、讀讀看。為什麼這樣讀?你有什麼發現?(第一個“!”表示對盾的不滿、埋怨。第二個“!”欣喜、高興。)

3、請大家帶着感情齊聲朗讀。

五、拓

1、課文學習到此時,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老師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禮物:

幻燈出示:

“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誰能理解老師的用心,誰就能用一個成語概括一下這句富有哲理的話!誰就會收下這份不一般的禮物!(師板書:合二為一、取長補短。)

3、能否用上“取長補短”造句?試試看!

六、結

這句話不好理解;這句話卻很受用,這句話很貴重,它給人以啟發。我想你們已經收下這個珍貴的禮物了。大家齊讀該句。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能夠把這份珍貴的禮物送給你的朋友,送給需要的人,好嗎?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 篇九

教材簡析

《矛和盾的集合》是一篇新課文,全文在大家已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的基礎上加以深化,一改以往“矛”和“盾”不能並存的觀念,不僅使“矛”與“盾”同時存在,而且更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進而形象地介紹了現代新式武器——坦克的誕生,使學生在這通俗易懂的故事中明白“只有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學會集中各事物的優點,才能創造出新事物”的深刻道理。

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説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這篇課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為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合起來,發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講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打敗敵軍,大顯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敍述。敍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説明道理,是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和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以下教學目標及矛和盾的集合重點、難點。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組《矛和盾的集合》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會寫“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確讀“坦克、左抵右擋”等詞語。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於把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同學們好!上課!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矛和盾的集合》,齊讀課題

矛和盾你們認識嗎?能在圖中找到它們嗎?它們各有什麼作用呢?那麼集合這個詞你們瞭解嗎?誰來説説?

二、初讀感知:

1、矛、盾它們是簡單的集合在一起嗎?讀了課題你們還想了解些什麼?

2、學生提問,教師歸納。帶着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詞?

3、出示生詞:檢驗:指名讀、齊讀?

4、再讀課文:熟悉文本,

5、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深入感受。

1、回顧問題:瞭解發明家是發明坦克的過程。

2、出示自學交流要求:(讀,畫、話,)

3、生生交流,教師巡視。

4、全班交流。

(1)交流比賽場景。

在讀與情境中理解:雨點般,左抵右擋,難以招架。感受當時的緊張場面。

(2)交流發明家的思考過程:

在讀中理清發明家的思路:盾太小——鐵屋子——想進攻——開小洞——裝輪子——成坦克。

(3)交流坦克的大顯神威,體會發明家智慧的力量。

在讀中烘托坦克的威力,進而體會集合的力量。引出道理。

(4)收穫道理。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四、課堂拓展:

1、回顧矛和盾集合成坦克。

思考:(  )和(  )集合成(  )

2、綜合實踐作業: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什麼類似"矛"+"盾"的發明呢?

五、總結課文: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發明家。只要我們遇到問題,去想、去做。想的不一樣做的就不一樣,最後的結果就不一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六、板書設計:

矛和盾的集合

發明家   進攻   自衞   合二為一   坦克

長處      集於一身   勝利者

矛和盾的的教學設計 篇十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養學生學習成語,積累成語的興趣。初步按觸文言文,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4、培養學生學習成語故事的興趣,發展學生想象思維能力及模仿寫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成語故事的寓意

教學準備:

課件:自相矛盾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積累成語,揭示課題。

同學們,成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簡單的幾個字就濃縮了深刻的道理。其中還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來個成語大比拼好不好?你能説幾個以自開頭的成語嗎?(幻燈片)

1、同學們,大家説了這麼多“自”字開頭的成語,老師今天也給大家帶來了許多這樣的成語。

(幻燈片展示:有關“自”的成語20個。)自給自足自覺自願自力更生自告奮勇自強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不量力自欺欺人自暴自棄自鳴得意自以為是自我陶醉自相殘殺自高自大自作聰明自吹自擂自相矛盾

2、齊讀成語。

3、成語接龍。

★成千上萬—萬馬奔騰—騰雲駕霧—霧裏看花—花言巧語—語重心長—長年累月

★一馬當先—先見之明—明知故問—問心無愧—愧不敢當—當機立斷—斷章取義—義無反顧—顧慮重重—重見天日—日新月異—異想天開—開門見山—山窮水盡—盡心竭力—力爭上游—遊山玩水

4、簡介成語: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詞組或短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也有少於四字的成語,如“敲門磚”、“莫須有”、“想當然”之類,多於四個字的如“桃李滿天下”、“真金不怕火煉”、“心有餘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類,但這些在成語中都佔絕對少數。

5、同學們,今天老師在檢查作業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同學告訴我説:“老師,我的作業全做完了,只剩下兩道數學題沒有做。”(生疑惑)

師:怎麼啦?

(師看看外面),今天的天氣真好,是個佈滿陰雲的晴天。(生笑)

師:又出問題啦?這也是矛盾的?板書“矛”“盾”“矛”是什麼東西?(長柄尖刀,古代一種用來進攻刺殺的武器)。“盾:又是什麼東西?(古代打仗時防護身體,擋住敵人刀箭等的牌)。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就不是兩種東西了,它就產生了新的意思,那就是老師剛才説的那些句子,實際上,現實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還很多。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收集了一些有關這方面的例子,誰來説一説?(學生交流)

師:自相矛盾的事例還很多,知道這“自相矛盾”的老祖宗是誰嗎?

簡介韓非子“自相矛盾”這個成語故事出自《韓非子難一》,今天,我們就來尋根——學習“自相矛盾”這個成語。板書課題:自相矛盾

二、初讀《自相矛盾》,瞭解課文內容。自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讀後同桌説一説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楚國賣矛盾戳穿誇口鋭利堅固張口結舌

2、誰能説一説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麼?(古代一個賣矛與盾的人,他先誇他的盾好,什麼也戳不破;又誇矛好,什麼都能戳破。旁人問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會怎麼樣?那人啞口無言。)

三、抓住“誇口”理解課文內容

師:在文中,用了“誇口”這個詞,來説那個賣矛又買盾的人,“誇口”是什麼意思?請同學們看看,誇字的上面是個什麼字?(大)。誇口就是説大話。誇口就是説大話,文中的楚國人,説了什麼大話呢?出示: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麼矛都戳不穿它。(讀句子,要讀出“大”的感覺。)(自讀、指名讀、齊讀)

現在,我們把句子變一變,加上一組關聯詞説一説。(我的盾堅固得很,無論用什麼矛,都戳不穿它。)

現在我們再來把句子變一變,改用第三人稱轉述來説一説。

(他説,他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麼矛都戳不穿它。)

師:能不能再變一下,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説出句子的意思?

出示:我的矛鋭利得很,隨你什麼盾它都能戳穿。也用上面的方式變一變,説一説。

四、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1、説大話好不好?

2、(遮住誇上面的大)看看下面是個什麼字?虧可以組成什麼詞?(吃虧、虧損、盈虧)

3、説了大話就要吃虧,楚國人説了大話,他就要吃虧了,他吃了什麼虧?(當有個人問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會怎樣時,他張口結舌,回答不出來)(板書:張口結舌)

4、張口結舌什麼意思?(由於理屈、緊張或害怕而説不出話來。)

5、我們把問的人的問題畫出來,並試着回答他的問題。如果試的話,會有什麼結果?如果矛戳穿了盾,説明他的盾(),這跟他説的“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麼矛都戳不穿它。”相矛盾;如果矛戳不穿他的盾,這説明矛不(),這根他説的“我的矛鋭利得很,隨你什麼盾它都能戳穿。”相矛盾。也就是説,他説的兩句話不能同時成立,要麼前一句不對,要麼後一句不對。所以,後來人們就用自相矛盾這個成語來比喻——

生:一個人説話或做事前後牴觸。

師:是呀,你們看,本來矛和盾都是兩種兵器的名稱,為什麼現在卻用來比喻一個人的言行前後牴觸呢?正是來源於故事中這個賣矛又賣盾的人説話前後不一致哪。

6、通過學習課文,你明白了什麼?

説話、做事不能相互牴觸,要前後一致。(説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後一致。)

師:讓我們捧起書,再次走近這個給後人無數啟發、至今仍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吧。

五、教學反思,提升認識

那楚國人回到家後,想到今天發生的事,覺得很丟臉,決定寫一篇反思日記。他會怎樣寫呢?我們來幫他寫一寫。(給學生十分鐘時間寫反思?然後起來交流。)

六、初識古文,激發興趣。

1、我們知道有些成語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歷史書籍,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則成語就出自於古代思想家韓非子寫的一本書裏。讓我們來看看原文是怎樣寫的: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2、練讀原文

3、對比讀現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