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十三五”民政社會救助工作新聞發佈詞

欄目: 領導講話稿 / 發佈於: / 人氣:1.83W

各位媒體朋友、同志們,大家上午好!

“十三五”民政社會救助工作新聞發佈詞

首先我代表市民政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民政社會救助工作的新聞媒體及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十三五”時期,全市民政系統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始終扛牢民政脱貧“兜底”職責,全面落實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政策和救助資金,鞏固提升了民政脱貧攻堅成果,民政救助對象基本生活得到穩定保障,返貧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主要做法有:

一、政策覆蓋面不斷擴大,羣眾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間,我市社會救助工作圍繞“兜住兜牢困難羣眾基本生活底線”這一主線,持續健全完善制度體系,穩步提升保障標準,困難羣眾獲得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在低保兜底方面:提請市政府或會同有關部門先後印發了《淄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民政局等部門關於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淄政辦發〔2017〕12號)、《關於貫徹魯政辦發〔2017〕34號文件加強困難羣眾基本生活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淄政辦發〔2017〕20號)、《關於在脱貧攻堅三年行動中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淄民〔2018〕133號)、《淄博市對〈山東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辦法(魯民2019-54號)的實施説明〉》(淄民〔2020〕3號)等系列文件,在抓好低保日常管理的同時,強化低保與扶貧的銜接,明確了低保與扶貧“政策銜接、標準銜接、對象銜接、管理銜接和信息銜接”五方面具體工作,確保通過產業扶貧等其它方式無法脱貧的、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老弱病殘等特殊羣體家庭,能夠按規定納入農村低保範圍。目前,我市農村低保對象中,建檔立卡貧困户佔到90%以上,兩者重合率居全省前列,低保政策資金100%落實到户到人,符合條件困難羣眾的低保特困入保率100%,切實做到了應保盡保、應助盡助。同時,適度擴大低保覆蓋範圍。明確了將符合條件的重病重殘致貧對象,單獨納入低保的救助政策,通過解決一個人的問題,緩解了一個貧困家庭的困難,從根源上有效解決了部分貧困户的生活困難。進一步完善農村低保制度,堅持應保盡保和動態管理,脱貧攻堅期內,對於有大學畢業新生的農村低保家庭和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建檔立卡農村低保貧困户,繼續保留其低保待遇3個月,以確保穩定脱貧不返貧。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達到近6萬人。

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方面:提請市政府印發了《淄博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魯政發〔2016〕26號文件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淄政發〔2017〕20號)等文件,將傳統“五保供養”升級為“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將供養標準劃分為“基本生活標準”和“照料護理標準”,持續加強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全面落實有集中供養需求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入院集中供養,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城鄉特困人員達到8048人,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了69.3%。

在臨時救助方面: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淄博市民政局淄博市財政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臨時救助工作的意見》(淄民〔2018〕131號)等文件,解決了臨時救助工作中存在救助時效性不強、救助水平偏低、制度效能發揮不充分、工作保障不到位等問題,在充分發揮臨時救助的拾遺補缺、託底保障的重要作用的同時,規範了臨時救助內容並健全“救急難”工作機制,並將臨時救助劃分為“急難型臨時救助”和“支出型臨時救助”。目前,所有鎮(街道)都設置了5萬元以上的臨時救助備用金,全部實現小額臨時救助由鎮(街道)直接審批,切實提升臨時救助時效,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功能。據統計,2020年截至10月底,全市為城鄉困難羣眾1573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600.4萬元。

二、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羣眾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十三五”期間,全市建立起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城鄉之間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差距逐步縮小,社會救助水平逐年提高,城鄉保障水平更加均衡,困難羣眾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在低保工作方面,推動完善了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使標準制定更加科學規範,我市城鄉低保標準分別由2015年底的每人每月450元、每人每年3050元增長到2020年11月的每人每月660元、每人每年5760元;補助水平分別從月人均333元、159元提高到527元、327元。五年來,我市城鄉低保標準均達到占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例不低於25%、30%的要求,城鄉低保標準之比逐年縮小,2020年縮小到1.375:1。在特困救助供養方面,實現了由按供養方式確定供養標準到按個人自理狀況確定供養標準,基本生活標準分別由2017年的每人每月750元、每人每年5500元提高到2020年11月的每人每月990元和每人每年7500元。在臨時救助方面,支出型臨時救助標準調整為當地城市低保月標準的3-12倍,重大困難可採取“一事一議”方式適當提高保障標準,並實現了臨時救助標準的城鄉統一。

三、救助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羣眾滿意度明顯提高

“十三五”期間,立足於“讓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要求,不斷增強救助服務能力,提高羣眾的滿意度。

社會救助政策宣傳公示方面:每年都充分發揮市民政局網站、微信公眾號及報紙、電台、電視台等主流媒體的正面輿論引導效應,加大社會救助政策的宣傳力度和政府網站公開力度,定期調整更新全市低保對象網上公開信息,方便羣眾和媒體查閲;同時通過政風行風熱線、電視問政等媒體平台積極解答羣眾諮詢,迴應社會關切。僅今年以來,在《淄博日報》、《中國社會報》、《山東民政》等媒體先後刊發社會救助政策、低保辦理流程專題介紹以及工作經驗亮點等信息稿件共15篇。各區縣因地制宜創新宣傳方式,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普及效果。

信息化建設方面:“掌上救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設成果豐碩。市委改革辦將博山區“掌上救助”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設,列為2019年全市首批信息化創新改革經驗。各區縣加快推進“掌上救助”系統的普及應用工作,真正打通低保申請、便民服務的“最後一公里”,讓“小手機辦大事情”“自助申請”低保成為常態和長效機制。據統計,目前,我市8個區縣都已開發並啟動“掌上救助”系統,並在62個鎮辦推廣運行,該平台已以“羣眾點一點 救助到身邊”為題,被山東省民政廳評為2019年全省社會救助工作優秀創新案例。

四、建立特殊困難家庭救助長效機制,持續提升特殊困難羣體的生活質量

根據市委主要領導關於“建立持續支出型困難家庭救助長效機制”要求,今年3月4日,由市民政局牽頭制定,市政府辦公室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對特殊困難家庭人員救助的意見》(淄政辦字﹝2020﹞21號);3月23日,市民政局等9部門聯合下發《關於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對特殊困難家庭人員救助的意見〉有關問題的通知》(淄民﹝2020﹞26號),開始在全市探索建立特殊困難家庭人員長效救助機制。該救助機制重點對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人員、建檔立卡貧困户及即時幫扶人口、持續支出型困難家庭等五類家庭中的重度、中度、輕度失能人員,分別按照每人每月60小時、45小時、30小時,城市每人每小時15元、農村每人每小時10元的標準發放照護補貼,主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由山東錦陽養老集團有限公司、博山區源泉中心衞生院和博山12349居家服務信息中心等第三方專業機構分類、分標準、分時段提供專業化、規範化的長期照料護理服務。此外,對其中的因病住院治療人員合規醫療費用予以全免;對困難家庭學生髮放生活補助金,對重度失能人員發放節日慰問金,讓惠民政策徹底落實真正落地,確保這部分特殊困難羣體更體面更有尊嚴更有質量的生活。該機制對現有社會救助政策進行了創新和突破,標準要求更高、救助保障面更寬、救助機制更健全、失能人員生活更體面更有尊嚴,充分體現和發揮社會救助政策立體式綜合效應以及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戰中的兜底保障功能。

經過半年多的探索實踐,我市特殊困難家庭失能人員照護機制日趨完善。經過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家庭生活環境的改造提升和個人起居方面全方位的悉心照護,這些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的特殊困難羣體生活得更體面、更有尊嚴、更有質量,他們都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温暖。據統計,截止目前,全市已評估認定符合照護條件的各類失能人員共計14764人,其中包括低保對象5683人,特困供養人員7834人,低保特困人數佔全部失能人員的91.55%。近日,會同財政部門,共為1.5萬名特殊困難家庭人員下撥照護、學生救助、醫療救助市級資金1970.5萬元,確保各類特殊困難家庭人員生活、學習、醫療有保障、有提高。

在此項工作中,沂源縣率先探索實施“扶貧助困、以貧助困”特殊困難家庭救助新政策。在對失能人員全面摸排、評定等級後,聘請有意願且有能力的貧困户、低保對象作為照護人員,照料本村或臨近的特殊困難家庭失能人員。在鎮、村照護失能特困老人張富愛的史女士屬建檔立卡貧困户,因丈夫患病無法外出務工,在經過專業照護知識和技能培訓後,如今她負責照護三家特殊困難家庭失能老人,不僅提高了特困家庭人員的生活質量,自己一年還能增加近萬元固定收入,家庭生活也有了可靠保障。9月16日,民政部主辦的《中國社會報》將我市照料各類困難家庭失能人員的經驗做法以《讓特殊困難羣眾有“面子”也有“裏子”》為題,在頭版進行了重點宣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