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市人社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總結和明年及“十四五”工作思路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3W

【概述】

市人社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總結和明年及“十四五”工作思路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成人專賣”為你整理了這篇市人社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總結和明年及“十四五”工作思路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近年來,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圍繞“十三五”規劃預期目標和總體要求,根據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統一部署,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特別是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決扛起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硬、兩戰嬴”的人社擔當,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為目標,聞令而動、積極作為,全力以赴、共克時艱,交出了一份戰疫情、助發展的高分答卷。

一、2020年工作總結

(一)各項主要業務指標完成情況(數據預測到12月底)

城鎮新增就業26050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16%),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6700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16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9%(要求控制在3.5%以內);安置公益性崗位191人;新增創業實體22000家,創業帶動就業112000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000萬元;引進高校畢業生13948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7.3%),接收大學生實踐1007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17.1%)。本市户籍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8.67%。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1374人次(完成目標任務的174.3%),培訓高技能人才6085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10.6%)。受理勞動監察案件1902件,辦結1902件,辦結率100%,為2772名勞動者追回被拖欠剋扣的工資1533.06萬元;受理勞動仲裁案件1208件,結案1241件(包括上年未結案件110件),結案率94.1%,調解成功率86%。

(二)2020年重點工作

1.聚焦“穩就業”,切實守好民生底線

一是幫助企業復工復產。面對疫情突發、企業春節後用工緊缺的實際情況,周密部署、迅速行動,採取“五個一”工作法,通過開展“不見面求職服務”、搭建“用工信息發佈平台”、派出“復工工作小分隊”、開通“省際返工快車道”、推出“返姚復工求助碼”等舉措全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截至3月底,共開通專列4列、包車436輛、包機1架,分兩批向“6省12城”和“5省10城”派出小分隊14支,安全有序組織1.3萬餘名務工人員返姚;舉辦“不見面求職服務”活動18場,發佈用工信息25期、工作崗位5萬餘個,為企業解決用工缺口1.6萬人;全市返崗總人數達到65.16萬人,返崗率95.1%。

二是全力穩定就業大局。適時將工作重心轉向穩就業促和諧,牽頭成立11個部門組成的就業專班,建立定期例會信息報告、部門會商等五項制度,明確“前瞻預判形勢變化、精準瞭解人在哪裏、快速落實人去哪裏、穩妥處理勞資矛盾、盡力提供政策服務”的五步工作法,出台包括26條具體措施的工作方案。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舉辦公共就業服務和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推出“人社局長直播帶崗高校畢業生專場”,做好離校未就業大學生就業幫扶工作,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引導企業吸納就業,扶持重點羣體就業,全年共舉辦招聘會139場,提供崗位39200個,有5400人與用人單位初步達成求職意向。摸底登記失業人員情況,打造“失業人員服務站”,幫助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深入企業實地走訪調查,做實重點企業用工監測工作,強化就業形勢分析研判。加快推進既有援企穩崗政策落地,共發放惠企政策補助3000.1萬元,惠及企業11677家;失業保險穩崗返還1.41億元,惠及企業9801家;為企業減免社會保險費19.4億元,惠及企業3.3萬家。

三是加大就業扶貧力度。協調企業安排就業扶貧崗位,利用春節前返鄉務工人員集中在家待業的契機,組織19家企業攜4600餘個崗位赴望謨、興義“愛心送崗”,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來姚就業,並上門為貧困羣眾送去就業信息和扶貧政策。打造“黨建+扶貧”就業服務品牌,建成“黨建引領姚望相助-黨建聯建促脱貧攻堅展館”,推出黨員幹部“聯十包十”機制,開展走訪慰問,確保貧困勞動力在姚穩定工作。開展“優秀在姚務工者”評選,樹立就業脱貧先進榜樣。進一步加強對望謨5個掛牌督戰貧困村的就業幫扶,落實“鎮鎮結對”、“村村結對”,助推貧困勞動力順利脱貧。成立四川巴州·浙江松陽駐餘姚勞務基地聯絡處,打通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山海協作,促進三地協調發展。截至目前,望謨、興義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在姚就業滿三個月達892人。

四是大力扶持創業創新。成功舉辦第五屆農村電商大賽暨“兩省四地”青年創業才俊評選,吸引到65個項目報名參賽,並繼續邀請松陽、望謨、興義三個結對地區選送項目參賽。舉辦就業創業交流大會,推出創業集市、創業成果展等活動,直觀展示創業風采,營造濃厚創業氛圍。推進高質量就業社區(村)和創業型區縣(市)建設,通過培育創業主體、落實創業政策、開拓創業渠道、開展創業宣傳等一系列組合拳鼓勵和扶持創業創新。就業創業聯合會創業幫扶工作正常開展,目前共有會員125名。

2.聚焦“保基本”,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一是做好擴面徵繳工作。做好户籍人員未參保核查擴面工作,提高全民參保率,截至目前全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被徵地人員養老保障、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總參保人數達159.8萬人;共徵繳各項社保基金26.11億元,支付各項社保待遇66.65億元,歷年累計結餘17億元,其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15.5億元,支付能力為3.2個月。強化社保精準扶貧工作,目前全市基本實現應保盡保,扶貧調查率、有意願參保人員參保率均達到100%。推進社會保險基數網上申報,全市完全申報單位25325家,申報完成率99.89%。

二是落實社會保障待遇。開展養老待遇享受人員資格認證工作,大力推廣線上認證方式,認證通過率達到98%。做好參保人員養老待遇核准工作,按時足額發放養老保險(障)待遇,確保離退休(職)人員晚年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及時做好養老金待遇終止及喪葬撫卹費撥付工作。強化工傷保險定點服務機構管理,落實工傷保險7×24小時申報制度,配合做好工傷職工康復治療管理工作。做好第三代社保卡和電子社保卡推廣工作,新增社保卡辦理網點,持續拓展社保卡應用功能,積極推進養老待遇通過社保卡發放。

三是強化基金監督管理。深入開展“三個全面取消”自查工作,全面排查摸底涉及財務和社保基金管理的高風險崗位使用臨聘人員情況,針對存在問題及時落實整改措施。進一步強化日常內控監督檢查,開展基層辦業務專項檢查,積極配合第三方專項審計,及時分析處理預警信息,做好社保基金安全評估工作,努力將基金運行風險降至最低。積極做好涉刑退休人員、重複享受養老待遇人員、死亡後多領養老待遇人員多領養老待遇追討工作,截至10月底共有193名多領養老待遇人員辦理退還手續,涉及金額190.1萬元。

3.聚焦“強供給”,提升人才引育水平

一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參與2020年餘姚市引進高層次人才和高端創業創新團隊“姚江英才計劃”項目評審工作。提高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建設質量,指導設站單位做好博士後進出站相關工作,發動在站博士後開展擇優資助項目申報,組織設站單位參加博士後招聘及校企合作產學研交流活動,新建省級博士後工作站1家。推薦符合條件人才參加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省萬人計劃”、寧波“3315”及我市各類人才工程選拔,4人獲市傑出人才獎,10人獲市有突出貢獻專家獎,7人入選市“陽明學者”,22人入選市優秀中青年人才“百人計劃”。紮實推進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和優秀中青年人才學歷學位教學工作。徵集對口幫扶地需求,協調相關部門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專業技術人才選派工作,共向望謨、興義選派90人,並對179名兩地選派來姚交流學習的專業技術人才予以妥善安排。

二是搭建人才服務平台。做好企業人才子女入學申報工作,加大入學政策宣傳力度,受理符合入學條件的企業高層次人才和特定企業骨幹人才子女共12人。大力扶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全市新引進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12家,人力資源服務業產值達到12億元。在元旦春節期間開展專家慰問活動,共走訪慰問專家460人,發放慰問費57.15萬元。協調相關部門確定浙東小九寨溝景區為寧波專家免費遊覽景點。做好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工作,及時兑現安家補助等政策。正常有序開展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資格審查和直接定職工作。

三是實施技能提升行動。以新型學徒制實施、免費線上培訓行動開展、培訓專項資金計提為契機,大力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着力破解“培訓渠道窄,技能提升難”問題。深入開展“培訓穩就業”暨職業技能提升百日行動,推出培訓項目展示、技能人才專場招聘、“名師帶徒”、送培訓進企業等舉措,切實發揮職業技能培訓對就業的促進作用。全年新建技能人才 自主評價引領企業2家,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221人,新增技能大師工作室3家;舉辦職業技能大賽4場,參賽選手中有753人取得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

4.聚焦“抓規範”,推進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配合事業單位改革。貫徹執行上級事業單位機構改革部署,配合做好相關工作,確保機構改革順利進行。對機構改革期間的人員調動,遵循“少量急需”實施審批的原則,控制人員轉任(流動);機構改革後,根據各事業單位職能劃轉情況,完成572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轉隸和工資關係轉移工作,事業單位由原先的235家精減至188家。

二是規範事業單位管理。嚴密組織招考招聘工作,全方位打造“陽光考錄”,實現制度“零缺失”、違紀“零容忍”、考試“零投訴”和監督“零盲區”,完成2019年事業單位88人招聘錄用工作,指導並配合教育、衞健系統開展招聘,2020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正在進行中,計劃招聘132人。加強事業人員出國(境)管理,定期比對人員信息庫與出入境備案信息庫,確保數據準確無誤,全年共審核彙總登記備案數據503條,撤控備案數據130條,並通過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錄入系統。做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和聘任工作,堅持按需設崗、按崗聘用,形成“崗位有核準、聘用有審批、兑現待遇有依據”的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已指導10家單位完成崗位設置、崗位變更設置方案審批,完成近4000人崗位聘用和崗位聘用變更工作,實現崗位設置制度與收入分配製度的有效對接。

三是推進薪酬機制改革。及時辦理各項工資福利業務並做好工資系統數據更新維護工作,共核准考核晉級23524人次,職務變動、浮轉固等4000餘人次,核定新錄用事業人員工齡工資100餘人。加強績效工資管理,主動與財政部門銜接,根據全市機關事業單位收入水平並結合事業單位實際情況,確定2020年度績效工資和部門獎勵基金額度,指導事業單位出台績效工資分配方案,完成全市490餘家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核定工作。加大疫情防控一線人員激勵表彰力度,對7名中級及以下崗位援助武漢的醫療隊員給予專業技術職務等級晉升並調整工資待遇,給予防疫一線四個團體(單位)集體嘉獎。

5.聚焦“促和諧”,穩妥化解勞資矛盾

一是做好治欠保支工作。拓寬舉報投訴渠道,通過辦事窗口、24小時舉報投訴諮詢電話、24小時110應急聯動、餘姚人社微舉報、網上輿論輿情蒐集等多種途徑受理舉報投訴。充分發揮基層調處力量,建立健全勞動監察案件下移制度,提升勞資糾紛調處效率,全年共下移案件487件,辦結487件,辦結率100%。積極探索處置欠薪新模式,會同市人民法院立案庭開展勞動關係領域司法確認工作,方便勞動者維權,截至目前已作出調解協議21件,全部被市人民法院通過司法確認,5件支付到位,16件已申請強制執行。紮實推進專項檢查行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其中3次跨部門建築工程領域聯合檢查共檢查房產建設項目80家;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執法檢查共檢查各類社會中介服務機構15家、檢查指導用人單位63家,涉及職工2670人;10次“雙隨機”專項執法檢查共檢查用人單位1591家,實現抽查事項全覆蓋。

二是提高調解仲裁水平。建立勞動仲裁案件委託調解、仲裁員分片聯繫、調解書置換等三項調裁銜接制度,暢通市本級和基層的溝通渠道,實現案件全城處理,引導勞動糾紛在基層有效化解,各鄉鎮(街道)勞動爭議調解中心調處案件數佔全市案件總量的56%。推進“互聯網+仲裁”,提升辦案效能,疫情期間通過“餘姚微仲裁”平台立案38件,線上開庭5件、成功調解31件;推廣使用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網絡平台和“掌上仲裁”,提升羣眾仲裁體驗,截至目前網絡辦案率為21%。進一步優化辦案程序,進行案件繁簡分流,對部分事實清楚、標的不高的案件簡化辦案流程,推行集中大調解,同時增開預約庭、午間庭、巡迴庭,最大限度方便當事人維權。

三是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積極開展勞動關係服務活動,利用各類平台發佈疫情期間勞動關係政策解讀,組織舉辦專題培訓,指導企業防範經營管理法律風險、依法處理勞動關係問題,引導勞動者和企業共度時艱,共開展培訓4次,參加人數1200餘人。做好272家企業薪酬調查和141家勞務派遣企業年檢工作。推進國有企業工資分配製度改革。

四是加強法治人社建設。聘請1名專業律師為法律顧問,依法積極應訴,1-10月共發生共發生行政複議案件6件、一審行政訴訟8件、二審訴訟案件3件,已結案件17件,其中通過調解工作促成複議申請人或原告自動撤訴的8件、複議機關或法院維持的9件,無敗訴案件,行政爭議案件案發量和敗訴率實現“雙下降”。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實現規範執法、依法治權。

6.聚焦“優服務”,鍛造人社鐵軍隊伍

一是持續推進“跑改”工作。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為落腳點,持續抓好“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着力打造“無證明人社”,不斷提升企業和羣眾對改革的獲得感,1-10月受理並辦結“最多跑一次”事項業務54.55萬件。實施窗口“減窗行動”,人工窗口由年初的34個減少至15個,減窗率達56%。推進“一件事”聯辦,1-10月共辦理失業8205件、員工招聘19124件、個體勞動者創業就業2995件、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3418件、退休5855件。積極開展“網上辦”、“掌上辦”,在疫情期間創新推出短信委託辦等不見面辦件方式,受到羣眾好評。推動“最多跑一次”向鄉鎮(街道)、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延伸,根據基層實際辦件能力將高頻事項分為3個層級進行下放,方便羣眾就近辦。強化窗口人員紀律管理和業務培訓,努力提升服務質量。

二是完成機構改革任務。按照全市事業單位清理規範整合工作部署,積極配合做好局屬各相關單位“三定”規定擬製工作,同時根據“整合精簡25%左右事業單位”要求,原市職業培訓技能鑑定中心、市人事考試培訓中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整合組建市培訓考試和技能鑑定中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並做好人員轉隸、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等工作,較好地完成了機構改革各項工作任務。

三是加強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工作,堅持開展“週二夜學”,做好學習強國、人社練兵比武等學習近平台推廣應用工作,引導廣大幹部廣泛學習多領域知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穩妥有序開展中層幹部選拔任用和公務員職務職級晉升工作,共提任中層副職3名,因機構改革調整中層幹部6名,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非市委管理公務員職級晉升41名。辦好中層幹部研修班,提升中層幹部思想政治素質、政策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全年共組織集中培訓5次。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和基層需求,組織幹部下沉一線參與車站執勤、社區(村)志願服務、防疫物資生產、“三服務”、低收入農户結對幫扶等活動,讓幹部在基層一線接受鍛鍊、積累經驗、轉變作風、增長才幹。

四是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做好巡察整改“後半篇文章”,對2019年市委巡察組反饋的4個方面31項具體問題,動真碰硬、真抓實改,並將問題整改與建立長效機制緊密結合,制定或修改完善《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等23項制度,實現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整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積極配合省委巡視組開展工作,狠抓整改責任落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做好機關黨委書記、下屬黨支部設置調整工作。深化清廉人社建設,擴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籤訂範圍,層層分解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適時組織開展警示教育活動,主動邀請派駐紀檢監察組參與監督,進一步加強下屬單位監管,努力營造崇廉尚潔、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五是及時迴應羣眾關切。出台《關於進一步規範信訪事項辦理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明確辦理要求、層層落實責任,推動信訪問題及時就地解決,1-10月受理省統一投訴舉報平台案件1375件,其中來信7件、來訪13件(市長接待日11件)、來電715件、網上投訴640件,按時辦結率、回訪率均達到100%。認真做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共承辦人大代表建議16件(其中主辦5件、協辦11件)、政協委員提案21件(其中主辦9件、協辦12件)。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堅持每月推送四次“餘姚人社12333”微信公眾號、每月編印一期《人力社保工作簡報》,講好人社故事、展示良好形象,1-10月在《中國勞動保障報》、《浙江日報》、《寧波日報》等省廳考核的重點媒體上發佈新聞宣傳稿件40餘篇(次)。

二、“十三五”總結

(一)促進就業創業成績斐然。圍繞就業創業提質增量目標,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統籌做好重點羣體就業幫扶工作,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樂業增收”行動,大力扶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業創業形勢持續穩定,農村電商創業大賽、就業創業聯合會等工作走在寧波大市前列。“十三五”期間,城鎮新增就業14.24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32萬人,困難人員再就業1.7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以內;新增創業實體9.19萬家,其中農村電商創業實體1933家。不斷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成中國寧波人才市場餘姚分市場,“十三五”期間舉辦人力資源交流洽談會667場,提供崗位28.01萬個,達成就業意向4.78萬人。推進高質量就業社區(村)建設,“十三五”期間申報48個社區(村)為寧波市高質量就業社區(村),其中6個社區(村)被評為省高質量就業社區(村)。東西部就業扶貧取得實效,望謨、興義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在姚就業人數逐年增長。

(二)社會保障事業加快發展。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社會保險覆蓋面和普及面進一步擴大,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被徵地人員養老保障、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58.6萬人、20.7萬人、4.4萬人、41.9萬人、34.2萬人。社會保險待遇標準不斷提高,全市企業退休(職)職工養老金經逐年上調後目前平均每月超過2450元;被徵地人員養老保障待遇以第三檔為例,由“十二五”末每人每月530元調整到目前的610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由“十二五”末每人每月180元調整到目前的220元。實施失業保險城鄉一體化政策,全面實現“五險統徵”和工傷保險7×24小時網上申報,加強養老保險(障)待遇享受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進一步規範被徵地農民參加社會保障。社保基金安全監管持續加強,違規領取待遇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積極做好社保卡(電子社保卡)推廣工作,基本實現餘姚市民全覆蓋。

(三)人才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人才工作擺在重要戰略位置,大力推進人才生態最優市建設,抓好各項人才政策落實,打響“姚江英才計劃”、“國家級留創園”等引才品牌,高效實施“陽明學者”、“百名優秀中青年人才培養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加強博士後工作站、企業專家工作站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強化技能人才培養,做細做優人才服務,人才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人才總量不斷擴大,人才結構不斷優化,人才素質不斷提升,人才效能不斷增強,人才對區域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明顯提升。“十三五”期間,共引進碩士及副高2316人、博士及正高162人;新建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1家、省級博士後工作站8家,招收博士後33人;推薦13家企業完成寧波市企業專家工作站報備,其中4家企業獲遴選和重點資助;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8萬餘人次。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市人才總量達36.35萬人,高層次人才突破7000人,副高及以上職稱5500人,高技能人才超過3.5萬人。積極探索推進職稱評審權限下放單位開展自主評聘改革,改進職稱管理和服務。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專業技術人才選派工作。

(四)人事管理機制不斷健全。嚴密組織招考招聘工作,“十三五”期間先後組織實施各類人事考試10場,為全市各級各部門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532人。協助教育、衞健部門完成1016名教師、627名衞計人員的招聘工作。加強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調動(流動)管理,“十三五”期間辦理事業人員調動(流動)452人。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福利制度,穩慎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和醫共體薪酬制度改革,及時審核完成3次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調整和津補貼沖銷工作。開展公務員和事業人員兼職清理專項工作,清理規範兼職340人,清退取酬13人,清退經商辦企業、投資企業等違規所得並轉讓股份116人。

(五)勞動關係保持和諧穩定。鞏固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勞動法》明確的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女職工和未成年人特殊勞動保護等勞動者就業權益得到有效保障,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工資水平逐年提高。始終保持治欠保支高壓態勢,“十三五”期間共受理勞動監察案件2804件,為3215人追回勞動報酬1978萬餘元,因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移送公安機關17件,順利通過“餘姚無欠薪”考核驗收。着力提高勞動仲裁案件處理效能,強化案件基層調處,“十三五”期間受理勞動仲裁案件5498件,涉案金額1.77億元。持續加大信訪積案化解和初信初訪辦理力度,努力實現快速回應、高效辦結。

三、存在問題困難

在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國內疫情防控趨於常態化背景下,人社工作中面臨着不少問題和挑戰,主要是:就業結構性矛盾仍然較為突出,就業形勢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穩就業促和諧工作面臨考驗;社保“減免緩返”政策給社保基金特別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運行帶來較大壓力;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高素質技術研發和經營管理人才、實用型高技能人才仍比較緊缺,招才引智渠道還需要進一步拓寬,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較為薄弱;勞資矛盾糾紛調處案多人少矛盾凸顯,“基層辦”力度有待加強;內部精細化管理水平還不夠高,窗口服務質量與羣眾期望尚有差距等等。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只爭朝夕、奮勇攻堅,為餘姚爭當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的排頭兵貢獻人社力量。

四、“十四五”謀劃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們要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新發展階段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着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構建更加健全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作出貢獻。現初步確定“十四五”的發展目標為:城鎮新增就業11.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2萬人次,培訓高技能人才3萬人。重點是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全力確保就業形勢穩定。一是落實穩就業工作。始終堅持就業優先,健全經濟發展與就業增長聯動機制,做好新舊穩就業政策過渡工作,着力培養新的就業增長點,不斷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完善重點羣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更加註重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二是加強用工監測預警。做好重點企業用工和人力資源市場供求情況監測工作,持續跟進調查疫情對企業用工影響,動態瞭解掌握企業用工情況,及時分析研判就業形勢,為服務企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通過穩企業實現穩就業。三是進一步深化勞務協作。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山海協作深入開展的有利時機,不斷拓寬勞務協作範圍,加強與貴州、四川、河南等勞務輸出地的勞務協作,結合企業用工需求由政府牽線搭橋或引入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勞務對接,強化信息資源共享,提高勞務輸入效率,緩解企業用工難題。四是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優化整體創業環境,扶持創業實體成長,提升創業活躍程度。充分發揮就業創業聯合會幫扶創業作用,提高廣大會員創業創新能力。舉辦大型創業活動,打造創業服務品牌,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加強大學生創業園建設,為高校畢業生創業創新提供優質平台。

(二)全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一是深入推進參保擴面工作。以用人單位和職工應保盡保、社會保險費應收盡收為目標,以未參保和參保率低的企業為突破口,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部門協作,上下聯動,紮實推進職工社會保險擴面工作,提高社會保險費徵繳率,促進社會保險制度可持續運行。二是穩步提高保障水平。構建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社保待遇調整機制,適度提高社會保險(障)待遇水平。繼續打好社保減負政策組合拳,助力企業輕裝前行。三是強化社保基金風險防控。規範經辦機構管理,加大專項檢查、第三方審計和違規資金追繳力度,着力提升非現場監督能力,經常性開展基金安全警示教育,確保基金運行安全規範。

(三)全力打造最優人才生態。一是抓好人才引進和服務。突出組織部門“牽頭抓總”作用,高站位謀劃好“十四五”期間人才工作,圍繞“六爭攻堅、三年攀高 ”、培育“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羣等決策部署,引進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急需人才。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積極落實人才安居、人才子女入學等政策,用心用情做好人才關愛服務工作,全力解決人才後顧之憂。二是推進引才載體建設。鼓勵符合條件企業建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主動提供指導服務。鼓勵和引導企業建立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機制,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創新和人才交流培養平台,助推人才集聚。三是做好人才工程選拔。逐步建立全市人才數據庫,提前篩選、儲備更多符合條件的人選和項目,積極向上推薦和爭取,力爭在國家、省、市各級高層次人才評選和人才工程選拔方面實現突破。四是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做大做強“陽明藍領”等培養工程,充分發揮企業在職業技能培訓中的主體作用,推動企業參與技能培訓,培育壯大社會培訓市場,多渠道培養社會緊缺、企業急需的技能人才。五是深入推進職稱制度改革。繼續推進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進一步擴大職稱自主評聘試點範圍,堅持並深化事業單位評聘結合制度,積極推進職稱社會化和自主評審改革,全面做好工程技術中級、教育系列中級等職稱評審工作。

(四)全力完善人事管理機制。一是完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結合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以崗位設置和聘用製為基本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招聘、流動、考核、培訓、獎懲等人事管理制度,並做好政策宣傳和解釋工作,努力使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進入到規範化、常態化軌道。二是加強事業人員招聘和調動(流動)管理。繼續夯實“陽光考錄”品牌,優化細化計劃編報、考試、考察等環節工作流程,以科學考錄、精準考錄舉措吸引優秀人才進入幹部隊伍。修訂完善事業人員調動(流動)辦法,規範調動(流動)操作流程。三是深化績效工資制度體系建設。加強事業單位績效工資運行情況調研,在政策範圍內就存在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使績效工資制度更加完善,分配更加有序。穩步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和醫共體薪酬制度改革,完成省事業單位工資管理系統的集中使用。

(五)全力鞏固和諧勞動關係。一是鞏固“餘姚無欠薪”創建成果。暢通舉報投訴渠道,進一步加大調處力度、強化執法檢查、加強法律宣傳,狠抓在建項目“六項制度”管理,動用行政處罰、“黑名單”等手段提高企業違法成本,保持治理惡意欠薪的高壓態勢,築牢欠薪“防火牆”,營造不敢欠、不能欠的良好氛圍。二是持續提升仲裁效能。進一步加大“互聯網+仲裁”宣傳推廣力度,引導羣眾用好網絡平台,逐步提升網絡辦案率。推行案前調解機制,力爭使爭議案件化解在基層。加強與工會、司法、信訪等部門的協作,提升重大集體爭議案件處置能力。三是夯實和諧勞動關係基礎。推進“雙愛”活動提質擴面,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助力和諧勞動關係構建。積極做好“老孃舅”,引導企業和職工協商一致、共克時艱,做到企業和職工“雙維護”。切實做好信訪維穩工作,妥善處理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

(六)全力提升公共服務品質。一是繼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對未納入“最多跑一次”的所有權力事項進行認真梳理比對,不斷擴大“最多跑一次”事項覆蓋面,同時進一步減材料、提速度,推動更多事項實現多渠道辦理及一事聯辦,提升羣眾改革獲得感和滿意度。二是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強化黨建引領和理論武裝,固化“週二夜學”機制,繼續辦好中層幹部研修班,推動學習活動常態化規範化,提高廣大幹部政治理論水平和專業能力素養。堅持開展業務培訓和技能比武活動,加強年輕幹部崗位歷練和實踐鍛鍊,努力培養一批業務骨幹。三是深化作風培樹和廉政建設。進一步完善並嚴格執行各項內部管理制度,構建權力制約監督長效機制。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確保全系統平安不出事。

五、2021年工作思路

(一)實施就業創業促進工程。堅決貫徹落實“六穩”、“六保”部署,突出抓好穩就業工作,着力在風險研判應對、就業服務、用工崗位開發、政策引領、重點羣體幫扶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力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打造“雙創”平台,激發全民創業熱情,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深入開展人社領域扶貧攻堅行動,堅持黨建引領,精準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山海協作,加強愛心崗位開發,積極發揮駐姚勞務協作工作站和職工之家服務功能,幫助結對地區貧困勞動力在姚穩定就業。

(二)實施社會保障提質工程。持續深化“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深入開展職工社會保險擴面工作,精準推進殘疾人、低保人員等貧困羣體應保盡保。貫徹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合理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被徵地人員養老保障待遇水平。用好用足社保減負政策,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盡最大努力為企業紓困解難。做好電子社保卡推廣工作,加快社保卡應用場景中的電子化改造。強化社保基金監督檢查,堵塞制度和管理漏洞,嚴格防範基金管理風險。

(三)實施人才引培提升工程。打響“姚江英才計劃”、國家級留創園等引才品牌,大力推進博士後工作站建設,組織企業參加各類人才活動,實施全地域全領域全行業招才引智。抓好各項人才政策的落地落細落實,推薦符合條件人才參加各級各類人才工程和榮譽選拔,指導和督促用人單位落實人才培養措施,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營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環境。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完善職稱評審事中、事後監管機制。積極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強化線上線下職業技能培訓,使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力爭全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萬人次,培訓高技能人才6200人。

(四)實施人事管理規範工程。進一步規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根據事業單位崗位特點採取多種招聘方式,提高招聘效率和質量。落實事業人員職業生涯全週期“一件事”改革,不斷完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推進薪酬制度改革,合理確定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水平,健全完善內部分類激勵辦法。穩步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和醫共體薪酬制度改革,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

(五)實施勞動關係和諧工程。加大欠薪治理力度,超前研判可能引發的欠薪問題,狠抓製造業、工程建設領域、企業欠薪失信行為專項治理,提升聯動處置能力。深化基層勞動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暢通來電來信來訪和網上維權渠道,大力推進“互聯網+仲裁”建設,提高調解仲裁水平。大力宣揚企業關愛職工、員工愛護企業等方面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蹟,營造創建區域性和諧勞動關係的良好氛圍。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嚴格公正規範執法,全面維護法律權威。

(六)實施人社服務提標工程。持續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深化人社領域羣眾和企業辦事生命週期“一件事”改革進一步加大減證便民力度,完成社保、就業等業務系統的省級集中。深化業務培訓和技能比武活動,對窗口單位經辦人員、仲裁調解員、勞動監察員等各個羣體開展多種形式的業務培訓,常態化開展窗口技能比武,不斷提高能力素質、優化服務品質。加強輿論宣傳和輿情引導,積極迴應社會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