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想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86K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想精品多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一

沉默有自己的語言。舉個住樓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設有人常把一輛自行車放在你門口的樓道上,擋了你的路,你可以開口去説:打電話給居委會;或者直接找到車主,説道:同志,五講四美,請你注意。此後他會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回答你,我就不敢保證。我估計他最起碼要説你“事兒”,假如你是女的,他還會説你“事兒媽”,不管你有多大歲數,夠不夠做他媽。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沉默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這種行為的厭惡之情:把他車胎裏的氣放掉。幹這件事時,當然要注意別被車主看見。

還有一種更損的方式,不值得推薦,那就是在車胎上按上個圖釘。有人按了圖釘再拔下來,這樣車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兒,補帶時更困難。假如車子可以搬動,把它挪到難找的地方去,讓車主找不着它,也是一種選擇。這方面就説這麼多,因為我不想編沉默的辭典。

一種文化必有一些獨有的信息,沉默也是有的。戈爾巴喬夫説過這樣的話:有一件事是公開的祕密,假如你想給自己蓋個小房子,就得給主管官員些賄賂,再到國家的工地上偷點建築材料。這樣的事幹得説不得,屬於沉默;再加上講這些話時,戈氏是蘇共總書記,所以當然語驚四座。還有一點要補充的,那就是:屬於沉默的事用話講了出來,總是這麼怪怪的。

沉默也可以傳播。在某些年代裏,所有的人都不説話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樣四下漫延着。把這叫作傳播,多少有點過甚其辭,但也不離大譜。在沉默的年代裏,人們也在傳播小道消息,這件事破壞了沉默的完整性。好在這種話語我們只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説,比方説,公共廁所。最起碼在追查謠言時,我們是這樣交待的:這話我是在廁所裏聽説的!這樣小道消息就成了包含着排便艱鉅的囈語,不值得認真對待。另外,公廁雖然也是公共場合,但我有種強烈的慾望,要把它排除在外,因為它太髒了。

《沉默的大多數》的讀後感 篇二

王小波,似乎是很多文藝青年拿來説事的偶像。似乎每個文藝青年心裏都住着個王小波。最近草草地,囫圇吞棗似的把他的《沉默大多數》看了一下。

境界實在是高,在看似戲謔調侃,輕描淡寫,但卻縱橫捭闔道出世間萬物,人生百態。那種信手捏來的哲人思想,那種通俗易懂的打比方,那種恰到好處地點到為止,是我們這些俗人企及不來的。

都説王小波的話語很俗,其實我覺得大俗乃脱俗。試問誰可以用大俗之言,把人性,人生,思想,文化,倫理道德等大雅之理剖析得那麼入骨三分。

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就自覺不自覺地做了那沉默的大多數,“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多——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卻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説,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説。

保持沉默是怯懦的。”

不可否認,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思想在真空中煎熬,不知道是因為世界太荒謬,還是我們自身的原因,我們選擇了沉默,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知道我們沉默是不是因為“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

而人類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看了這書以後,我真心地感慨,王小波定是很喜歡蘇格拉底,羅素之類的西方哲學家。

“我寧可做一個像蘇格拉底那樣的人,自以為一無所知,體會尋求知識的快樂,也不肯做個“智慧滿盈”的儒士,忍受無所事事的煎熬。”

尋求知識,體會知識帶來的樂趣,這不應該稱之為“文化苦旅”,我也甚至質疑“學海無涯苦作舟”了。

那也許“參差百態,乃幸福根源”,把羅素的理論妄用一下,即追求知識過程中的萬千體驗,估妄言,殊途同歸,都是為了追求終極的快樂。突然又想起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

王小波,他説“在世上,要求不高,就是想弄明白一些道理,遇見一些有趣的事”。

這恐怕已經是人生之高境界了,所以啊,《歡樂頌》中的優質男趙醫生,渴望的就是一場王小波式戀愛。然而人生亦是如此,“胡思亂想並不有趣,有趣的是有道理而新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三

快樂一直是每個人都渴望和追求的。在王小波《東西方快樂觀區別之我見》中,東西方人追求快樂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小波認為,西方人從物慾的追求中得到滿足,而東方人從人與人的相親相愛中汲取幸福。王小波較為贊成東方的快樂觀,而反對物慾橫流造成的“西方病”。

相比之下,雙方追求快樂的方式雖然不一樣,但追求快樂超過一定限度時,都會產生不利的局面,導致物極必反。這就是所謂的“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中國人自古以來便是人情社會。孟子提出“仁者,親親也,義者,敬長也。”強調仁義的本源來自於人際關係。正如小波所説的,這種追尋快樂的方式是我們的一大優點。我們既不冷漠,又不自私,而且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諧。中國社會四平八穩,不容易出毛病。最近的疫情就是很好的佐證。我們看到西方申請破產救濟金的人多到不可思議,一方面是西方人沒有存錢的習慣,以超前消費為主的他們一旦居家隔離便失去了經濟來源;另一方面他們沒有像中國一樣發達的人際關係。在中國,危機下你假如破產了,不論親人還是朋友,至少不會讓你餓死。但人與人的相親相愛一旦走向極端,就會被人際關係所嚴重束縛。如同三綱五常之類的就萬萬不可取。可如今我看來,這種人際關係大有弱化的趨勢。

西方人崇尚物慾。人的慾望因為生產力的高度發達被無限的加強放大,以至於到後來他們都忘了追求物慾到底是為了什麼,反正肯定不是為了滿足需求。我覺得也許是一種病態的成就感吧。總之,小波在文中説這是“自激”。西方人一個勁的索取且不計後果,從新航路開闢,到工業革命和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再到如今新冠疫情下將生命與金錢進行衡量,他們對物慾的追求都到了一種極致。

也許是時代的不同,小波的觀點不完全正確。如今的東方,從人際關係中追尋樂趣的方式趨於平穩或弱化,而對物慾的追求卻愈演愈烈。一方面歸功於互聯網的發達,人們有幸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主義”、“觀念”,個人思想因此逐漸獨立和解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着不做“沉默的大多數”。社會上正是有了像李文亮這樣敢於發聲的人咱們的國家才能更好。所以,我相信,現在再也不會出現清朝時的“節烈婦女”了。更何況,人們離婚還來不及呢。夫妻之間不合便離,疫情居家隔離過後離婚率更是創了新高,這是全然不給古人面子了。更不會有文化革命時狂熱的、失去理智的集體主義。現在人總這麼認為,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我尊重你的觀點,但想要説服我,門都沒有。

另一方面,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東方人對物慾的追求愈演愈烈。各種各樣的'功利心態、拜金思潮不可避免的噴湧而出,好像什麼事情都能和金錢掛上鈎。朋友送禮,首先想到的不是朋友愛君心切,而是趕緊掂量掂量這禮值多少錢、他送我這禮有何求於我;家長給老師送禮,這無非是道德綁架。老師對待學生應該是一視同仁,而家長屁顛屁顛跑來給老師送這送那,這分明就是在説:老師你看着辦吧,我的禮可是夠給面子了,你這面子給我孩子也要給夠啊。這並不公平。我反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唯利是圖,當然了,適當的利益交流有助於市場經濟的建設,但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應是依靠情感。或者換一種説法,以愛為基礎。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四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這本書的作者是王小波。主要是由作者在一些雜誌報刊中發表的文章組成,其中傾注了作者對中國民眾命運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鬆的角度來解析身邊複雜的事態。

這本書讀起來很舒服,沒有晦澀難懂的語言和長篇累牘的大道理,經常用一些生動甚至搞笑的比喻,在不經意間就將自己對某一種社會現象的看法與態度表達出來了。這種方法不會讓人感覺壓迫與強勢,而是像一個老友在跟你聊閒天。但是其中的道理和觀點卻表現得很清晰。他每次在説到對當時而言比較敏感的話題時都會加上類似於“個人愚見,對此持反對態度的也不要跟我爭論”這種話,顯得卑微又有趣,這就類似於現在有時候我們在網上説一些大實話又怕被噴的時候,加上狗頭以求保命。

雖然這書的大背景是在90年代,但其中的道理放在今天的大環境中也恰逢其當。他表達了思維的樂趣、中國知識分子相關、道德、極端、國學、人性、謙卑、科學、藝術、精神、文體等各方面的見解,其中不泛鍼砭時弊的犀利言辭,別具一格且深具批判精神。

中國人民久經儒家思想的教化,長幼有序、尊卑有別,這些放在君主集權制度中有助於社會安定,同時卻也禁錮了個人的思想與個性的發展。現如今,我們還是從小便被教導‘聽話’,很少能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但因此,在潛移默化之中我們也逐漸缺失了一種批判與質疑的能力。小時候,對事物認識得還不完全,只覺父輩的話語便是真知;青少年時,還未形成獨立的人格,便習慣於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誤以為多數即正義;青年還未有成就之時,即便有了一定自己的判斷與認知,卻總是告誡自己“謹言慎行、人微言輕”;諸多因素驅使之下,我自己也一直都是沉默的大多數中的一員。

王小波本人也是從40歲才開始寫作的,或許那個時候他才想明白吧。他説“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繼續一聲不吭。”這句話讀來,我竟有種被人看透了內心的錯覺,當你一直説個不停的時候,大腦將會停止思考。

可是,一直保持沉默是否也是一種極端?其一,如果你的道理是正確的,卻不願站起大聲説出來,那麼那些謬誤甚至畸形的意識形態是否會因毫無阻礙而大行其道,甚至於成為社會的主流;其二,倘若你的道理原本就是錯誤的,你不願告訴任何人,只是固執己見的認為那就是真理,那麼你可能永遠都明白一些真的道理。

這本書我強烈推薦大家去閲讀,看看作者對一些事物的看法與評價,遇到不認同的點也可以在內心跟他辯上一辯。真理只會越辯越明,慢慢的學着去表達一些自己的觀點,沒有對錯之分,卻能讓自己明白一些道理,遇見一些有趣的事。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200字 篇五

前陣子,讀王小波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其實讀不多懂,只是瞧瞧熱鬧。讀不懂的,自然無法置喙,因此,只是針對有所感觸的地方零星地記些札記。多年前讀過幾天王小波的小説,不管小説還是雜文,我能看懂的其實只佔極少數的篇幅,大多數是讀不懂的。

奇怪的是,即使不懂,居然沒太影響閲讀興致,每天空閒的時候還是會接着前一天的進度讀。青少年那會,附庸風雅裝深度讀魯迅的時候,讀不懂直接就不讀了,還反感周先生有話不好好説,非得拐彎抹角的難為人。

當然討厭魯迅也是另有理由的,他説得那些拐彎抹角的話經常會出現在考試卷上,被畫上波浪線,問,劃線部分有什麼深層含義,有啥含義,話是他説的,我哪裏知道啊。勉為其難揣測一下,寫下兩句來充個數,運氣好了沾點邊得個一兩分,運氣差的話,白忙活。

小波的作品,估計一時上不了教科書的,所以也就有效地避免了被討厭。當然,即使有那一天,人生單程車,自然無法回頭,再也做不成需要做閲讀理解的中學生。此話,並無青春不再的感傷,生命的每一段我都很認真在對待,後一段總比前一段更值得珍惜與擁有。不必悔恨過往,也無需對未來期許太多。最好的,必是當下。

還是説回到書上來。一個社會裏,中年人要負很重的責任:要對社會負責,要對年輕人負責,不能只顧自己。因為這個緣故,我開始寫雜文。近來,覺得自己很失職。勢力範圍內本來有一個年輕人歸我負責的,也因為地理範圍的不可及而難以負責。對社會負責,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對我而言,也只需對自己負責就夠了。巧的很,因為這個緣故我開始寫公眾號。最近因為家裏事情較多,竟也懈怠了。

11月,整個月只寫了一篇。常想,反正寫,對於我自己來説只不過是一件剛剛開了頭的事情,堅持與否,與他人無益無害的,毫無壓力。沒有壓力,能堅持做好一件事,才是能力吧。反右後期,許多論戰從平等的討論轉為一方對另一方的批判,討論裏不是爭誰對誰錯,而是爭誰好誰壞。一旦好人的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壞蛋就昭然若揭。

於今,情況有好轉了嗎?碗打了説碗,盤子打了説盤子了嗎?沒有。明明某人在某件事上出了嚴重的問題,莫名的眾人被帶領着,虛挖深度,實引其它爆點,吸引目光,轉移話題,最後大家都忘記因為什麼燉成了現有的一鍋漿糊。不管真假,先主觀介入,口吐蓮花,病毒式傳播,蠱惑人心,全民當槍,三人成虎。

套路總於無形中。中國常有人不惜代價,冒了被踩死的危險,擠進體育館一類的地方,去見見大名人,在裏面涕淚直流,出來後又覺得上當。這道理是這樣的:用不着花很多錢,受很多罪,跑好遠的路,洗耳恭聽別人説你是傻×。自己知道就夠了。

你看,這就是王小波,這就是王小波的變態辣。口感爽脆,大快朵頤。有一種説法是這樣的:人在年輕時,心氣 總是很高的,最後總要向現實投降。我剛剛過了四十四歲生日,在這個年齡上給自己做結論似乎還為時過早。但我總覺得,我這一生絕不會向虛無投降。我會一直戰鬥到死。

一語成讖。1997年4月,王小波,45歲,心臟病突發,生命戛然而止。一個特立獨行的作家在創作上最好的年齡,沒有任何告別的話,永遠離開了。然而十年過去了,二十年過去了,他的作品一直活躍在出版屆。

市場無言,卻一直在説話。讀者沉默,卻一直都在閲讀。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六

讀完《沉默的大多數》,試圖想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卻發現我和作者的看法基本一致,這樣寫下來只能照抄原文了。不是我自大,只是此時此刻的我已被作者成功洗腦了!開口的權利似乎被徵上了税金。

一如作者的觀點,話語的世界可以分出兩級。一極是聖賢的話語,這些話是自願的捐獻。另一極是沉默者的話語,這些話是強徵來的税金。在這兩極之間的話,全都曖昧難明,模稜兩可:既是捐獻,又是税金。在那些説話的人心裏都有一個税史。

既然談到納税,不得不説一下那些開口讀書人。中國的讀書人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就是交納税金。即使做納税人也要做一個合格的納税人——這是難聽的説法,好聽的説法就是以天下為己任。

王小波曾經是一個沉默的人,不喜歡在各種會議上發言,也不喜歡寫稿子。然而當作者不再沉默時,卻有着強烈的感受,有如喪失了童貞。違背了他多年的積習,不再屬於沉默的大多數了。但作者還不至於感到痛苦,只是有點輕微的失落感。然而這並不代表自己也是一個合格的納税人,滿足了自己的責任感。只是作者覺得如果這麼做,大家會看到一個最大的廢話簍子,這便是是另一種責任感。

談到廢話簍子,我就會聯想到那些雞湯和官話套話。他們有着最好的發言機會,順應着大部分人的想法,説着讀者喜歡聽的言語,一味的迎合讀者。這樣下來他培養了讀者,讀者也有可能成為了下一代的他們。與其這樣,沉默的大多數該怎麼做呢?

首先沉默的大多數是一個巨大的弱勢羣體,他問保持沉默的願意多種多樣。有些人沒能力,或者沒機會説話;還有些人有隱情,不便説話;還有一些人,因為種種原因,對於話語的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作者就屬於最後一種。作為最後一種人,也有義務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