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通用1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4W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通用1多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這本書的作者是王小波。主要是由作者在一些雜誌報刊中發表的文章組成,其中傾注了作者對中國民眾命運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鬆的角度來解析身邊複雜的事態。

這本書讀起來很舒服,沒有晦澀難懂的語言和長篇累牘的大道理,經常用一些生動甚至搞笑的比喻,在不經意間就將自己對某一種社會現象的看法與態度表達出來了。這種方法不會讓人感覺壓迫與強勢,而是像一個老友在跟你聊閒天。但是其中的道理和觀點卻表現得很清晰。他每次在説到對當時而言比較敏感的話題時都會加上類似於“個人愚見,對此持反對態度的也不要跟我爭論”這種話,顯得卑微又有趣,這就類似於現在有時候我們在網上説一些大實話又怕被噴的時候,加上狗頭以求保命。

雖然這書的大背景是在90年代,但其中的道理放在今天的大環境中也恰逢其當。他表達了思維的樂趣、中國知識分子相關、道德、極端、國學、人性、謙卑、科學、藝術、精神、文體等各方面的見解,其中不泛鍼砭時弊的犀利言辭,別具一格且深具批判精神。

中國人民久經儒家思想的教化,長幼有序、尊卑有別,這些放在君主集權制度中有助於社會安定,同時卻也禁錮了個人的思想與個性的發展。現如今,我們還是從小便被教導‘聽話’,很少能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但因此,在潛移默化之中我們也逐漸缺失了一種批判與質疑的能力。小時候,對事物認識得還不完全,只覺父輩的話語便是真知;青少年時,還未形成獨立的人格,便習慣於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誤以為多數即正義;青年還未有成就之時,即便有了一定自己的判斷與認知,卻總是告誡自己“謹言慎行、人微言輕”;諸多因素驅使之下,我自己也一直都是沉默的大多數中的一員。

王小波本人也是從40歲才開始寫作的,或許那個時候他才想明白吧。他説“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繼續一聲不吭。”這句話讀來,我竟有種被人看透了內心的錯覺,當你一直説個不停的時候,大腦將會停止思考。

可是,一直保持沉默是否也是一種極端?其一,如果你的道理是正確的,卻不願站起大聲説出來,那麼那些謬誤甚至畸形的意識形態是否會因毫無阻礙而大行其道,甚至於成為社會的主流;其二,倘若你的道理原本就是錯誤的,你不願告訴任何人,只是固執己見的認為那就是真理,那麼你可能永遠都明白一些真的道理。

這本書我強烈推薦大家去閲讀,看看作者對一些事物的看法與評價,遇到不認同的點也可以在內心跟他辯上一辯。真理只會越辯越明,慢慢的學着去表達一些自己的觀點,沒有對錯之分,卻能讓自己明白一些道理,遇見一些有趣的事。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2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小波先生便是這單調的、乏味的、壓抑的社會裏令人眼前一亮的有趣的靈魂。

兒時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四書五經,只被告訴這些都是金科玉律,篤行之而不思辯箇中奧義,現在想來後悔不迭,倘若早些時候多點思考,也不至在很多時候即使心懷疑問,而不得不隨波逐流了。對任何既定的事物公理進行批判性的思考才能形成相對完整的價值體系,事物皆有兩面性,多思多悟不盲從才能夠形成獨立的人格。

每個人都想活成自己,但時光流逝,卻往往看到自己變成了曾經最討厭的哪一類人,或圓滑或虛偽,或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中的一員。可是,我相信也是我以為小波先生相信的是,這沉默的大多數人裏是有沒有吶喊出來的聲音,這聲音藴含着獨特的個性,藴含着至高無上的品德,藴含着利他的善意,只是因為不確定,因為懼怕權威和愚昧無知的惡意而被蒙上了一層灰罷了。

這本書,與其説是一本自述式的雜文,不如説是為那些彷徨着的,想要發聲的那羣人在吶喊,解決那些懸而不決的疑問,告訴他們,權威未必對,墨守成規的道義法則反而會戕害一個人的成長。扇醒了盲聽盲信者,啟迪了困惑下出入社會的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也重新給予我機會讓我再去審視那些非人生經歷以外塑造個人價值觀的文字,相信時光推移,更多的人能以此書獲得啟迪,敢於發聲勤于思辨,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3

《沉默的大多數》是一篇雜文隨筆集,作者王小波。書中內容涉及甚為廣泛:從思想文化方面到社會道德倫理,乃至對小説藝術的看法,都有作者的獨到的見解和剖析。給人一種“另闢蹊徑”的看待問題的視角。

讀者利用各種在路上的時間去拜讀《沉默的大多數》,這是讀者完整閲讀過的第一本王小波的作品。

思路跟着作者才一起走過半程,就與作者的觀點產生了諸多的共鳴,內心感覺無比的酸爽,慷慨激昂之情不吐不快。譬如書中評張愛玲時文學不應當帶給讀者煩惱,談孔孟程朱宗師大家説哲學不入俗流,論文理科學藝術哲學的通融與層次……文風辛辣但不乏幽默,批判鞭辟入裏又不致晦澀難懂。果然,理科思維背景文人很犀利!

王小波是在用幽默的方式在講道理。比如談到”人類愚蠢”,他心平氣和地告訴人類要學會思考、運用智慧。他從來不罵人,也看不到他的憤怒。即使是他怒髮衝冠滿腹怨氣時,有的只是對當下社會恨鐵不成鋼的無奈。他不屑使用謾罵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情感,他的文章中透露出一股怒不可竭的矜持,和化粗暴的批判轉為哲學式幽默的魔力。作者儼然像個飽經風霜而又耐心的老人為孩子們講道理。這是一本值得大家閲讀的書,強力推薦。

閲讀此書過程中,再次被作者寫作的功力和鮮明特點所吸引,待看清單上又果斷增加一本他的《黃金時代》,或許也是因為之前就被裏頭高亮的話語吸引了。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4

拿到《沉默的大多數》這本書的時候,我便產生了共鳴,應為自己也是屬於這種性格的人,因為我平時也不喜歡怎麼講話,或者不喜歡在公共場合發言,套用書中一句話就是“在公共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卻是妙語連珠。”現在的社會中,總有一些人幹什麼事都比較積極,爭先恐後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生怕自己的才華被淹沒。

福克先生説過,説話即權利,可見他們和樂忠於這種權利。但我喜歡聽他們説完,自己在內心思考,而這種思考對於大家是否知道都是次要的,王小波説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王小波説,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或許是從沉默中才能得到更多地思考。

從王小波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及在此隔閡下的互相抨擊。這是一個太過複雜的時代,充斥着太多的誘惑,不同的思想觀念左右着人們的行動,有人願意捨己救人,有人願意披露真相,有人願意散佈謠言。因此有的話該講的要講,不該講的還是要用沉默來代替。

沉默往往代表的是行動,沉默往往也代表着力量的凝聚。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信仰的人們沉默着,包容着,同時也關注着。沉默是一種內在性的處事方式,沉默或許是一種積蓄的過程,誰也不知道爆炸後的結果是什麼。

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人,二十世紀鬧得太多喧囂太多,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更多的崇尚理智和謹慎。對於雜誌上刊登的調查,我們都清楚那是要登出來吸引人眼球的,所以我們沉默了,所以我們含糊了。因為我們絕不願意説謊,因為沉默是對選擇權的尊重。

我們堅信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沉默,我們理性,我們耿直。但沉默絕不違背自己的內心,當時代召喚之時,沉默的大多數會挺身而出,奮不顧身。

讀了這本書之後,還有許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和借鑑。希望從現在開始能對我們大家有所幫助。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5

作者王小波,眾所周知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作家,他的作品描寫和敍述都很生動,甚至是充滿了露骨的真實。由此在我看來,與其説他是一位小説家,不如説他是一名鬥士,為自由而戰的鬥士。

《沉默的大多數》這是一本雜文集。作者自身對名字是這麼解釋的——大體意思是這樣的:自從我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説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説話,以前説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的中國似乎任然沒有實現真正的“自由”,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我們都知道雜文的精髓在於批判,而“膽子”似乎是很關鍵的一環。本書的開篇《沉默的大多數》,給我們講述了他的動機,但看起來更像一杯壯膽的烈酒。他説自己因為“幼年的經歷、家教和天性謹慎,是我變得沉默的起因”,這在我看來是一個對我們整個社會文化環境的隱喻。

我們如今是一個浮躁的社會,便捷的互聯網、通信設備和交通工具,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逐漸消磨着我們的耐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不耐煩,同時我們內心又常常空洞膚淺,沉默地對待周圍的人,同時在虛無的網絡中尋找虛無的知己,在現實的社會中面對封閉的自我。

不得不承認,我也屬於那沉默的大多數,對於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説、不能説、不必説的心態。在我周圍,像我這樣性格的人特多——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説,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説。

龍應台 女士曾大發感慨,問中國人為什麼不説話。她在外國住了很多年,幾乎變成了個心直口快的外國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是懦弱,是不對的。是一種錯誤生活方式!“她舉了好幾個連續的例子説明了各種各樣的”沉默“。這樣的沉默,其實是一種逃避,是一種”各掃自家房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

沉默不一定是壞事,但在需要聲音的時候保持沉默就是一種懦弱,一種對生活,對困難的逃避,對人類的冷漠。也許有人對王小波的看法並不贊同,但你不得不承認,他敢於質疑善於批判的態度是絕對值得尊敬的,這是一個羣體精神進步的源泉。我們需要像王小波一樣的鬥士,需要鬥士一樣的戰鬥精神。

最後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做到像王小波書中所寫的那樣——當一切開始以後,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讓我害怕的事情了,只希望我們以後面對生活,面對生命的時候,不再害怕!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6

王小波的的這篇《沉默的大多數》很是耐讀,這或許與作者的人生經歷和對生活的敏鋭洞察力相當大的關係。

與王小波文中所講的一樣,我也屬於“沉默的大多數”的那類人。這是少年時代養成的習慣,是一種難改的積習。小時候我也貧嘴聊舌,但到了一定的歲數之後就開始沉默寡言。當然,這不意味着我不會説話——在私下裏我説的話比任何人都不少——這隻意味着我放棄了權力。

後來,這樣的情況有了較大的改觀,其原因大概如王小波文章所寫的“不説話的人不僅沒有權力,而且會被人看作不存在,因為人們不會知道你。”我是個性格內向的人,但有時不得不説很多話,從內心深處來講,我覺得是那麼得言不由衷。

儘管平時話語不多,但並不妨礙我對事物的觀察,這也許與自己學過新聞學有關吧。雖然自己性格內向,但是也有自己的表達方式,或許被常人不易差距,比較含蓄而已。

文字,對於自己來説,是最好的表達方式。可能很少有人讀懂自己的文字,正所謂“知音難求”。雖然,知道這不是個好習慣,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多年養成的性格,是很難一下子改掉的。不是説“江山易改,本性難易”嗎,其實講的就是這個事。這也談不上“好不好”,只是最初與人溝通時,給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辭的感覺。

“沉默是金,説話是銀”,國人以“含蓄”著稱,以“中庸”為準則。所謂“沉默的大多數”是由其根本原因的。雖然在信息社會的今天,“溝通”是與人交往的一個“不二”法則,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含蓄的方式,我大概就是其中的一個吧!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7

今天,我又讀了一次《沉默的漁網》這個故事,故事講的是一對小哥倆在釣魚的時候,撿到了一副漁網,被旁邊的小夥子看到了,想冒充網的主人把漁網拿走。小哥哥用自己的機智和聰明,吸引圍觀羣眾,問漁網的特徵,最終戰勝了成年人,把漁網搶了回來。並且拾金不昧,把這個漁網交到了公園管理處。

這個故事我已經讀了好多遍,每一次我讀完都對小哥哥更加敬佩。它告訴我,遇到壞人的時候,不要害怕也不要退縮,只要機智勇敢,就一定能取得勝利;它還告訴我,做人要誠實,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貪心,更不能欺騙別人去拿。

爸爸告訴我,這個故事不但講的好,名字起的也非常好。一副普通漁網,本身是不會説話的,沉默的,但是小哥哥的行為賦予了漁網生命,把它的特徵展現給大家,把事情的真相展現給大家,讓它成為了一張會説話的網。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8

讀完《沉默的大多數》,試圖想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卻發現我和作者的看法基本一致,這樣寫下來只能照抄原文了。不是我自大,只是此時此刻的我已被作者成功洗腦了!開口的權利似乎被徵上了税金。

一如作者的觀點,話語的世界可以分出兩級。一極是聖賢的話語,這些話是自願的捐獻。另一極是沉默者的話語,這些話是強徵來的税金。在這兩極之間的話,全都曖昧難明,模稜兩可:既是捐獻,又是税金。在那些説話的人心裏都有一個税史。

既然談到納税,不得不説一下那些開口讀書人。中國的讀書人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就是交納税金。即使做納税人也要做一個合格的納税人——這是難聽的説法,好聽的説法就是以天下為己任。

王小波曾經是一個沉默的人,不喜歡在各種會議上發言,也不喜歡寫稿子。然而當作者不再沉默時,卻有着強烈的感受,有如喪失了童貞。違背了他多年的積習,不再屬於沉默的大多數了。但作者還不至於感到痛苦,只是有點輕微的失落感。然而這並不代表自己也是一個合格的納税人,滿足了自己的責任感。只是作者覺得如果這麼做,大家會看到一個最大的廢話簍子,這便是是另一種責任感。

談到廢話簍子,我就會聯想到那些雞湯和官話套話。他們有着最好的發言機會,順應着大部分人的想法,説着讀者喜歡聽的言語,一味的迎合讀者。這樣下來他培養了讀者,讀者也有可能成為了下一代的他們。與其這樣,沉默的大多數該怎麼做呢?

首先沉默的大多數是一個巨大的弱勢羣體,他問保持沉默的願意多種多樣。有些人沒能力,或者沒機會説話;還有些人有隱情,不便説話;還有一些人,因為種種原因,對於話語的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作者就屬於最後一種。作為最後一種人,也有義務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9

一開始見到這本書,是在學校的圖書公益活動上,一眼被封面與標題吸引,快速的把它攥在手裏帶回了教室,被同學借去讀完後剛好趕上忙碌的日子,閒置了很久。最近重新翻閲,但還是沒有讀完,只能寫一寫並不完整的讀後感了。

還沒看這本書前,我覺得作者王小波先生,是想寫一寫現如今遇事避事的大多數人,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可能是想在王小波對大多數的批判中尋求一點伸張正義的勇氣,我買下了這本書。可是當我慢慢讀完每一頁,事實卻並非如此。

在正序中,作者談起了倫理問題(尤其是社會倫理),在他眼中,倫理問題的是與非,不在於一己之言,因為世界上沒有能顧及所有人的聖人。正如書中蕭伯納筆下的安德謝夫老爺子對自己的兒子所斥:“這件事難倒了一切科學家、政治家、哲學家,怎麼你什麼都不會,就會一個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不易,因為倫理是大家的事。其實,不懂明辨是非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覺得自己已經能明辨是非實則一無所能的人。正如安德謝老夫子的兒子,但不是每個自以為是的人都有像安德謝老夫子這樣清醒的父親,能給出逆耳的勸誡。這也就造就了愚蠢甚至恐慌。

很多人害怕成為這樣的搗亂者,沉默似乎成為一種明哲保身之舉。但是,在這本書中,作者並沒有批判那些沉默者,而是把過去的自己歸入其中甚至成為代表,向讀者靜靜講訴自己沉默的選擇與原因,自己決定不再沉默的契機與感悟。

謙遜,是作為發聲者的態度。我想,正如書中作者想表達的,把自己的觀點是非坦坦蕩蕩的交付公論。把判定是非的權力從一個人擴散到公眾;把發聲者的角色從決定者轉化為建議者、傳遞者。這樣發出的聲音,才能長且遠。

再來説説這本書不容忽略的一大方面,俄國文學家別林斯基説過: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於社會和歷史的土壤裏。《沉默的大多數》有一個不容忽略的背景——七十年代,一個讓無數中國學者耿耿於懷的年代。

奇妙的是,王小波先生筆下的那個充滿血與淚的年代,卻是平淡的。他用詼諧自嘲的筆觸,寫下那個時代“無趣”的書籍、“無話可説”的夥伴,以及“無味”的思維。他親歷痛苦卻能思考痛苦,在他的'筆下看不到仇恨與控訴,讀者能直面那個時代所發生的,在歎息時又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些在枷鎖中保持獨立思維的少數人的可貴;然後去思考——是什麼造就了那個時代。

直面過去,直指未來,才是這本書最珍貴的。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0

《沉默的大多數》是一本雜文、隨筆和書評合集,書中的文章多數創作於1995年左右,即便是時間已悄然晃過了20年,那些值得反覆咀嚼的文字裏仍然閃爍睿智、理性、人本和新奇的光芒。

【感悟一】

不必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但要學着體會

“思維的樂趣”

對被設置的生活不喜歡,不喜歡又能怎樣?作者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中,講了一隻自己在插隊時餵過的與眾不同的豬。這隻豬主要有以下事蹟:它能像山羊一樣敏捷,一米高的豬圈一跳而過;它跑起來像顆魚雷,能把狗撞出一丈開外;它會模仿各種聲音,汽車響、拖拉機響、汽笛聲,學得都很像;它聰明的逃過了人類對它的宰殺,跑得瀟灑至極。總而言之,這隻豬無視生活的設置,成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我認為這隻特立獨行的豬改變自己的命運依靠了三個特質:超豬的能力、超豬的智慧和超人的膽量。儘管我很佩服這隻特立獨行的豬,嚮往它衝破設置後自由的生活狀態,但也知道我們不可能都去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具備那樣的勇氣,更重要的是,作為社會中的人身上擔負了太多東西,不可能像豬一樣單純。

。面對生活的設置和思想的灌輸,我們可能已經逐漸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而是習慣於被動接受;我們可能已經失去了平和自由的心態,而是習慣於用自以為是的善惡標準來評判別人。《思維的樂趣》啟發我們,要善於進行批判思維,用獨立思考去發現新奇、頭腦開放而不盲從、自信並尊重他人。要學着對自己不贊同的觀點報以理解、對自己不瞭解的東西報以寬容。

【感悟二】

“沉默的大多數”也有權拒絕“人性的逆轉”

“在喧囂的話語圈下,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它是古往今來最大的一個弱勢羣體。”在作者這篇《沉默的大多數》完成20年後的今天,網絡之發達讓更多人有了説話的平台,草根階層也開始有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喊出了自己的聲音,並且影響了公眾。彪悍一點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網絡辯論節目“奇葩説”, 活躍一點如遍佈民間的網絡意見領袖,美好一點如寫出史上最具情懷辭職信的女教師。總之,如今説話的人比以前多了,聲音也響亮了。

但僅憑一場場網絡論戰和網絡狂歡,始終決定不了話語權的歸屬,真正擠進話語圈子的仍然只是少數人。大部分人還是或因為沒能力,或因為沒機會,或因為有隱情,或因為對話語的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沒有在彷徨中吶喊,而是依然選擇在沉默中靜待其變。

然而,即便是沉默的大多數,也會有趨利趨樂、避害避苦的本性,不會接受無價值的吃苦和犧牲,當然也有人願意做出一份犧牲,從而給他人和社會帶來更多幸福,但這是有價值的犧牲,叫做崇高。作者在《人性的逆轉》中描述了上世紀70年代,自己在農村插隊時遇到的一種受虐的品行。在學大寨的口號鞭策和階級鬥爭的陰影下,勞動強度超過了人類所能忍受的極限,但結果卻是大家變得更加貧窮,他們吃的苦、作出的犧牲是無價值的,違背了人的本性,作者稱之為被逆轉的人性,並認為逆轉人性必須具備三個因素:無價值的勞動、暴力的威脅和人性的脆弱。

人有權拒絕虛偽的崇高,正如他有權拒絕以生命為代價下水去撈一根稻草。《人性的逆轉》啟示我們,人的本性是改變物質生活的原動力,值得尊重。要從人性角度出發構建理想的道德標準,充分體現對不掌握話語權的“沉默的大多數”人的關懷。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説,重視對“沉默的大多數”人的關懷也正是法律的生命。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1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王小波生前的所聞所想,包括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對國內外文化和觀念的看法、對某些書或電影的評論等。

“我們可以在沉默和話語兩種方式中選擇”,沉默是一種對事情的處理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沉默不代表沒有看法,相反,可能是因為我們所要表達的想法不是“那個圈子所要的那種話”,你不能逃離那個圈子,但你又不能與圈子裏的主流話語對立,因此你選擇沉默。王小波説,沉默的大多數是“古往今來最大的一個弱勢羣體”,“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種多樣,有些人沒能力,或者沒有機會説話;還有人有些隱情不便説話;還有一些人,因為種種原因,對於話語的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他自己便是最後一種人。即使對於話語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但還是要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

正如作者王小波所説:“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沉默並不代表着你是事情的旁觀者,也並不意味着你遇事的搖擺不定。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人。20個世紀鬧得太多太喧囂了,這個時代的青年們更多地崇尚理智和謹慎。對於社會的喧囂真偽,往往會使我們誤入謊言的陷阱中,所以我們沉默,所以我們含糊。因為我們絕不願意説謊,因為沉默是對選擇權的尊重,也是對自己行為的負責!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2

快樂一直是每個人都渴望和追求的。在王小波《東西方快樂觀區別之我見》中,東西方人追求快樂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小波認為,西方人從物慾的追求中得到滿足,而東方人從人與人的相親相愛中汲取幸福。王小波較為贊成東方的快樂觀,而反對物慾橫流造成的“西方病”。

相比之下,雙方追求快樂的方式雖然不一樣,但追求快樂超過一定限度時,都會產生不利的局面,導致物極必反。這就是所謂的“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中國人自古以來便是人情社會。孟子提出“仁者,親親也,義者,敬長也。”強調仁義的本源來自於人際關係。正如小波所説的,這種追尋快樂的方式是我們的一大優點。我們既不冷漠,又不自私,而且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諧。中國社會四平八穩,不容易出毛病。最近的疫情就是很好的佐證。我們看到西方申請破產救濟金的人多到不可思議,一方面是西方人沒有存錢的習慣,以超前消費為主的他們一旦居家隔離便失去了經濟來源;另一方面他們沒有像中國一樣發達的人際關係。在中國,危機下你假如破產了,不論親人還是朋友,至少不會讓你餓死。但人與人的相親相愛一旦走向極端,就會被人際關係所嚴重束縛。如同三綱五常之類的就萬萬不可取。可如今我看來,這種人際關係大有弱化的趨勢。

西方人崇尚物慾。人的慾望因為生產力的高度發達被無限的加強放大,以至於到後來他們都忘了追求物慾到底是為了什麼,反正肯定不是為了滿足需求。我覺得也許是一種病態的成就感吧。總之,小波在文中説這是“自激”。西方人一個勁的索取且不計後果,從新航路開闢,到工業革命和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再到如今新冠疫情下將生命與金錢進行衡量,他們對物慾的追求都到了一種極致。

也許是時代的不同,小波的觀點不完全正確。如今的東方,從人際關係中追尋樂趣的方式趨於平穩或弱化,而對物慾的追求卻愈演愈烈。一方面歸功於互聯網的發達,人們有幸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主義”、“觀念”,個人思想因此逐漸獨立和解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着不做“沉默的大多數”。社會上正是有了像李文亮這樣敢於發聲的人咱們的國家才能更好。所以,我相信,現在再也不會出現清朝時的“節烈婦女”了。更何況,人們離婚還來不及呢。夫妻之間不合便離,疫情居家隔離過後離婚率更是創了新高,這是全然不給古人面子了。更不會有文化革命時狂熱的、失去理智的集體主義。現在人總這麼認為,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我尊重你的觀點,但想要説服我,門都沒有。

另一方面,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東方人對物慾的追求愈演愈烈。各種各樣的功利心態、拜金思潮不可避免的噴湧而出,好像什麼事情都能和金錢掛上鈎。朋友送禮,首先想到的不是朋友愛君心切,而是趕緊掂量掂量這禮值多少錢、他送我這禮有何求於我;家長給老師送禮,這無非是道德綁架。老師對待學生應該是一視同仁,而家長屁顛屁顛跑來給老師送這送那,這分明就是在説:老師你看着辦吧,我的禮可是夠給面子了,你這面子給我孩子也要給夠啊。這並不公平。我反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唯利是圖,當然了,適當的利益交流有助於市場經濟的建設,但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應是依靠情感。或者換一種説法,以愛為基礎。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3

前不久剛讀完王小波先生的一本雜文隨筆集《沉默的大多數》。其中有篇文章所記載的他對沉默看法引起了我的思考。沉默到底是怎樣的?我想它對我們中大多數人來説可能都是一個最熟悉的陌生詞。沉默是中性的,本無褒貶之分。但在不同的打開方式下,它所能帶來的影響卻是大不相同。關鍵在於我們要如何使用。我想見機行事不失為是種合適的選擇。可我們到底什麼時候需要沉默?什麼時候又該打破沉默勇於發聲呢?

不如從個人與集體兩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説的是越王勾踐忍辱負重,默默成長,積蓄力量擊敗吳王夫差的勵志故事。楚莊王答臣子問時曾説:"此鳥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從這兩個典故我們不難看到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適時選擇沉默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積蓄力量。蘇軾説過:"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沒有一段或長或短的沉寂期,沒有在沉默中的反思與積澱,哪來成功者的喜悦?人們往往只看到人前侃侃而談的博學者,卻忽視了他寒窗苦讀的沉默和艱辛。成功往往與積累密不可分。我想於我們個人來説,學會獨處,學會思考,給自己留一點沉默的時間是必要的。

再從集體層面來看吧。大家都知道,人不能離開社會而獨立存在,人的本質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一個社會如果想要更好的發展,那麼僅依賴一兩個人的嘔心瀝血是不可能的,它需要其中的每個人去努力。身處集體之中,當真正需要我們去表達自己觀點以幫助社會進步的情況來臨時,我們卻閉口不言,選擇沉默。這樣真的可以嗎?龍應台女士在她的文章《以"沉默"為恥》中寫道:"幾流的人民就有幾流的政府,就有幾流的社會、幾流的環境。"此話一點不假。她在文中高度讚賞了高雄市民為了城市更好的發展而勇於發聲的行為。與之相反的則是魯迅先生筆下諸多"看客"的沉默舉動,讓魯迅不得不吶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青春的我們,理應更多的主動去融入集體胸懷他人,而不僅僅是侷限於關心自己。

不要再把沉默當作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閒"或是逃避責任的手段了。去正確的認識它吧:為自己,謀積累。為集體,勇發聲。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4

前陣子,讀王小波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其實讀不多懂,只是瞧瞧熱鬧。讀不懂的,自然無法置喙,因此,只是針對有所感觸的地方零星地記些札記。多年前讀過幾天王小波的小説,不管小説還是雜文,我能看懂的其實只佔極少數的篇幅,大多數是讀不懂的。

奇怪的是,即使不懂,居然沒太影響閲讀興致,每天空閒的時候還是會接着前一天的進度讀。青少年那會,附庸風雅裝深度讀魯迅的時候,讀不懂直接就不讀了,還反感周先生有話不好好説,非得拐彎抹角的難為人。

當然討厭魯迅也是另有理由的,他説得那些拐彎抹角的話經常會出現在考試卷上,被畫上波浪線,問,劃線部分有什麼深層含義,有啥含義,話是他説的,我哪裏知道啊。勉為其難揣測一下,寫下兩句來充個數,運氣好了沾點邊得個一兩分,運氣差的話,白忙活。

小波的作品,估計一時上不了教科書的,所以也就有效地避免了被討厭。當然,即使有那一天,人生單程車,自然無法回頭,再也做不成需要做閲讀理解的中學生。此話,並無青春不再的感傷,生命的每一段我都很認真在對待,後一段總比前一段更值得珍惜與擁有。不必悔恨過往,也無需對未來期許太多。最好的,必是當下。

還是説回到書上來。一個社會裏,中年人要負很重的責任:要對社會負責,要對年輕人負責,不能只顧自己。因為這個緣故,我開始寫雜文。近來,覺得自己很失職。勢力範圍內本來有一個年輕人歸我負責的,也因為地理範圍的不可及而難以負責。對社會負責,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對我而言,也只需對自己負責就夠了。巧的很,因為這個緣故我開始寫公眾號。最近因為家裏事情較多,竟也懈怠了。

11月,整個月只寫了一篇。常想,反正寫,對於我自己來説只不過是一件剛剛開了頭的事情,堅持與否,與他人無益無害的,毫無壓力。沒有壓力,能堅持做好一件事,才是能力吧。反右後期,許多論戰從平等的討論轉為一方對另一方的批判,討論裏不是爭誰對誰錯,而是爭誰好誰壞。一旦好人的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壞蛋就昭然若揭。

於今,情況有好轉了嗎?碗打了説碗,盤子打了説盤子了嗎?沒有。明明某人在某件事上出了嚴重的問題,莫名的眾人被帶領着,虛挖深度,實引其它爆點,吸引目光,轉移話題,最後大家都忘記因為什麼燉成了現有的一鍋漿糊。不管真假,先主觀介入,口吐蓮花,病毒式傳播,蠱惑人心,全民當槍,三人成虎。

套路總於無形中。中國常有人不惜代價,冒了被踩死的危險,擠進體育館一類的地方,去見見大名人,在裏面涕淚直流,出來後又覺得上當。這道理是這樣的:用不着花很多錢,受很多罪,跑好遠的路,洗耳恭聽別人説你是傻×。自己知道就夠了。

你看,這就是王小波,這就是王小波的變態辣。口感爽脆,大快朵頤。有一種説法是這樣的:人在年輕時,心氣總是很高的,最後總要向現實投降。我剛剛過了四十四歲生日,在這個年齡上給自己做結論似乎還為時過早。但我總覺得,我這一生絕不會向虛無投降。我會一直戰鬥到死。

一語成讖。1997年4月,王小波,45歲,心臟病突發,生命戛然而止。一個特立獨行的作家在創作上最好的年齡,沒有任何告別的話,永遠離開了。然而十年過去了,二十年過去了,他的作品一直活躍在出版屆。

市場無言,卻一直在説話。讀者沉默,卻一直都在閲讀。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5

之前就百度過王小波,由於我的心不細,只看到他去世的日子(1997年),就以為他是一位年齡較大的學者。所以我一直以為,他寫《沉默的大多數》的時候,已經到了暮年。

很慚愧,到這本書的中間部分,我才知道,他很年輕,而且很早逝。當我知道是這麼一回事的時候,我渾身冷顫,可惜啊,可惜啊,如果他多活30年,得又有多少好的作品啊。

這本書是在微博上看到,説是推薦9本書高分書籍,其中有5本我看過,都是好書,便相信其他4本,也是好書。

我看很多書在一開頭都很困難,因為對作者的思維還不夠熟悉,便有衝突感。其實,很多東西都是這樣的,這是學習的開始呀。

我想到了另外一位作者,大冰。大冰的故事很吸引人,看起來也很舒服,但是總有加工過度而沒有營養的嫌疑。而王小波的這本書,也是在講故事,但裏面包含了很多他的獨立思考。

而要理解一個人的思考,便要按照他的思維去走,走到他思維的深處,便和作者在一起了。

最讓我印象的,是“肚子裏的戰爭”,“一隻特例獨行的豬”,“椰子樹和平等”,“謙卑學習班”,“魚王”,“蕭伯納的吧拉拉少校”。

“魚王”,“蕭伯納的吧拉拉少校”可能是剛剛讀完,所以印象深刻。

“肚子裏的戰爭”。

展現了當時年代的荒謬,“人像小白鼠一下,是學習的工具”。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這句話體現要在實踐中學習。但是並不是讓人毫無準備就上戰場去實踐。在實踐之前,要做最充足的準備。而很多時候,卻推脱了前面充足的準備。這是歪曲。

“一隻特例獨行的豬”。

最近自己老是在想,我是不是應該上完大學,找個女朋友談對象,然後結婚生孩子,過一生。我得承認,我是半吊子,半吊子是我既追求自由(打破人生的預設),也希望穩穩定定(人生的預設有較多的安全感)。我未來不知道我往哪個方向去走,但是我很佩服那隻豬啊。

這兩篇,印象最深了。以後和別人談起這本書(在重讀之前),也拿這兩篇舉例。而我不得不承認,這兩篇不是最好的兩篇。我畫了很多線,現在回過頭去看,那些真的好。

在大學畢業之前,我要重複20本書,現在確定的有:《圍城》,《人類簡史》,《少有人走的路》,還有《沉默的大多數》。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6

王小波的書和別的作家很不一樣,通常我們作為讀者讀不讀的下去書是主觀的意願,從你讀第一段話或者第一篇故事就能知道你讀不讀的下去。可是他的書一直讓人有一種捉摸不透的感覺,虛幻而又真實,幽默中帶點諷刺意味,也虛度了好幾遍也無法弄清作者究竟在想些什麼。可以説王小波的寫作風格是特立獨行的,但又保持着理性的狀態,不至於驚世駭俗或者説太過荒誕。

《沉默的大多數》是我讀的王小波的第一本書,第一次看到這個標題我想到了魯迅先生。“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時,學校組織看電影,當播放到日本人屠殺中國人的畫面時,當時的中國留學生沒有一個站出來表達過不滿,魯迅至此棄醫從文,將紙筆化成尖鋭的刺刀來抨擊那些‘’沉默者”。而如今時代變了,中國也從當年的衰落走向了繁榮,卻還是有人不敢‘’説話‘’王小波的這本書也正是抨擊那些‘’沉默者”,在這喧囂的話語圈中保持沉默,也許是社會的現實壓力讓他們有所顧忌,沉默是金,沉默也許是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盾牌,這也情有可原。但是,若在需要開口時中保持沉默,那麼中國人也就失去了向心力了。

在生活之中可能有很多人保持沉默是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我們大學生在討論小組作業時,其實你有不錯的想法想要提出來,但卻因為擔心別人不認同你的觀點或者覺得你的觀點不夠好而選擇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裏。很多這樣的同學可能是性格原因造成的吧,他們天生內向而自卑,總是默默做一些事卻不想被人知道。殊不知他們收起羽翼隱藏自己光芒的時候,可能會錯過很多展現自己的機會,別人發現不了你的閃光點,又怎麼會發現總是隱藏在角落優秀的你呢。

而另一種沉默就更加可怕了,是迫於現實無奈而產生的羣體效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些年扶不扶的問題,也許有人會説這都是過時的問題了。但我想説這樣的問題其實並不過時,因為還沒有人讓這樣的現象得到改善,問題仍然存在。值得擔憂的是,會不會以後當一個人發生不幸時,眾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顧慮導致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提供幫助。‘’會不會是騙子?”“為什麼大家都不去救,那我為什麼要和大家做不一樣的事呢?”之前太多騙子利用人們的同情心做一些違法的事所以導致產生了信任危機。還是因為社會制度還不夠完善並且我們其實需要一些敢於發聲與行動的人站出來維護正義。

而敢於發聲的人才最值得敬佩,我國的發展之路從來都是充滿着曲折,但總是有一羣鬥士在維護我國的國家安全。經常刷b站的朋友都知道,我國的外交部真的很給力,每當有別國向我國潑髒水或者甩鍋給我們的時候,外交部總是第一時間迴應,用一種温和且有力的態度來回應別國對我們毫無根據的質疑,體現了大國風度。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7

《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的一本雜文隨筆集,它以輕鬆幽默的筆調來解析身邊複雜的事態,讓人捧腹之餘更多的是深深地思考,從中體會閲讀的快感和思維的樂趣。這本書雖然寫於九十年代,但它閃爍的自由主義之美穿透時間的阻隔,今天讀來仍有啟迪心靈的力量。

讀王小波的雜文會讓我想起魯迅的雜文,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但魯迅的雜文具有對敵的戰鬥性,他的雜文是匕首,是投槍,是能和讀者一同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的東西,他的語言在辛辣、幽冷中帶着深重的悲愴。

王小波的雜文,更多的是輕鬆幽默,其荒誕不經的想象力和妙趣橫生的敍述方式往往贏得讀者更多的會心的微笑。微笑之餘,引起的卻是心靈的震動和深深的思考,那個時代發生的那些人那些事,現在想想是覺得荒誕可笑,但卻是真真實實發生在身邊的事,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事。比如他的《肚子裏的戰爭》一文,是王小波插隊時的故事,他住院時碰到一哥們犯了闌尾炎要手術,但當時醫院裏沒有大夫,都是工農兵出身的衞生員——真正的大夫全都下到各隊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去了。於是一個闌尾炎手術開了三小時也沒找到闌尾,急得主刀大夫把他的腸子都拿了出來,上下一通緊搗。眼看天色越來越暗,別人也動手來找,那哥們被人找得不耐煩,撩開了中間的白布簾子,也去幫着找。

最後終於在太陽下山以前找到,把它割下來。這個看似太離譜、太荒唐、太不可思議的故事就是作者親歷的事,他輕描淡寫的敍述初而令人捧腹,繼而令人歎息,最後令人想流淚,這就是王小波雜文的藝術魅力。《沉默的大多數》中有好多這樣的文章,如《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等等,都是讓人讀了不會忘記的文章。

其實我對王小波知之很少,還是從他夫人李銀河為他寫的祭文中稍有了解的,我一直在想,這是個怎樣的人呢?能讓他死後好多年,各種版本的作品本層出不窮,盜版書也熱賣不止。恰逢農工黨蘇州市委舉辦了“重温經典,學新知新”讀書節活動,參加的黨員可以選本書讀,我毫不猶豫的選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生前就像這書名一樣,只是沉默的大多數中的一個,他文學的全部目的也非常質樸和簡單:我要試着創造出一點美。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如果都能創造出一點點美,那麼生活一定是有趣的。像王小波那樣努力做一個有趣的人,在GDP和房價的生長中保持着曼妙的想像力和激情,生活可以沉默但不能無趣。作者:謝慶琳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8

王小波,似乎是很多文藝青年拿來説事的偶像。似乎每個文藝青年心裏都住着個王小波。最近草草地,囫圇吞棗似的把他的《沉默大多數》看了一下。

境界實在是高,在看似戲謔調侃,輕描淡寫,但卻縱橫捭闔道出世間萬物,人生百態。那種信手捏來的哲人思想,那種通俗易懂的打比方,那種恰到好處地點到為止,是我們這些俗人企及不來的。

都説王小波的話語很俗,其實我覺得大俗乃脱俗。試問誰可以用大俗之言,把人性,人生,思想,文化,倫理道德等大雅之理剖析得那麼入骨三分。

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就自覺不自覺地做了那沉默的大多數,“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多——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卻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説,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説。

保持沉默是怯懦的。”

不可否認,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思想在真空中煎熬,不知道是因為世界太荒謬,還是我們自身的原因,我們選擇了沉默,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知道我們沉默是不是因為“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

而人類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看了這書以後,我真心地感慨,王小波定是很喜歡蘇格拉底,羅素之類的西方哲學家。

“我寧可做一個像蘇格拉底那樣的人,自以為一無所知,體會尋求知識的快樂,也不肯做個“智慧滿盈”的儒士,忍受無所事事的煎熬。”

尋求知識,體會知識帶來的樂趣,這不應該稱之為“文化苦旅”,我也甚至質疑“學海無涯苦作舟”了。

那也許“參差百態,乃幸福根源”,把羅素的理論妄用一下,即追求知識過程中的萬千體驗,估妄言,殊途同歸,都是為了追求終極的快樂。突然又想起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

王小波,他説“在世上,要求不高,就是想弄明白一些道理,遇見一些有趣的事”。

這恐怕已經是人生之高境界了,所以啊,《歡樂頌》中的優質男趙醫生,渴望的就是一場王小波式戀愛。然而人生亦是如此,“胡思亂想並不有趣,有趣的是有道理而新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9

作者説西方學者的觀點,認為人趨利而避害,趨樂而避苦,這是倫理學的基礎。而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大不相同,認為禮高於利,義又高於生,他認為前一種想法更對。

這篇文章中,作者以電線杆或木頭掉進河裏,要不要跳下去撈回來,甚至不惜生命為例,解釋了那個特殊時代裏,禮,利,義,生的關係。

要逆轉人性,必須有兩個因素:無價值的勞動和暴力的威脅。還有第三個因素,那就是人性的脆弱。

弗洛伊德對受虐狂有如下解釋:假如人生活在一種無力改變的痛苦之中,就會轉而愛上這種痛苦,把它視為一種快樂,以便使自己好過些。對這個道理稍加推廣,就會想道:人是一種會自己騙自己是動物。我們吃了很多無益的苦,虛擲了不少年華,所以有人就想説,這種經歷是崇高的。

在生活中,以及各種新聞和影視作品裏,我們見慣了人性的脆弱。人都是脆弱,自私的,我們害怕傷害,逃避痛苦,在不如意的現實面前,我們選擇自我安慰,自欺欺人。這些脆弱和自私似乎比較容易被諒解!

但也有些意志特別堅定的人,他們不願意自欺欺人,不願意逃避,不願意屈服,而是直面真相,正視痛苦,這些都是值得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