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工藝美術專業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9W

工藝美術專業論文新版多篇

工藝美術專業論文 篇一

In this paper, outstanding course building for practice

of “Ceramic Model Design” (Major of Arts and Crafts

(Direction: Glass and Ceramic Design) in Shanghai

Institute of Visual Arts is taken as an example so as to

probe into effectiveness and experience of Arts and Crafts

Teaching Mode Reform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一、高校工藝美術專業陶瓷設計教學模式與就業的現狀

在全國高等藝術院校陶瓷設計教育中,造型設計是一個薄弱環節,很多大學都沒有造型設計方面的專業教師。陶瓷造型設計課程作為陶瓷教育中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卻常常被忽視,究其原因還是師資隊伍建設薄弱,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老套與落後,理論與實踐嚴重脱節,教學脱離社會實際需要。

因此,我們需要對工藝美術專業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探索,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複合型設計人才,以及直接能為企業服務的實用型人才。

二、以工作室為軸心的教學模式改革措施

1、構建完善的課程教學師資隊伍

本專業師資隊伍採用當前國際知名大學普遍採用的模式,設立30%的專職教師和70%的外聘教師結構,聘請工藝美術行業內的工藝美術大師、藝術家擔任客座教授。他們以自己的實踐經驗和精湛技藝,親自示範操作並手把手輔導學生,以加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創作經驗的積累。同時,鼓勵外聘專家參與課題研究,指導青年教師完成科研項目。

另外,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構建青年教師“自我哺育”機制,充分調動青年教師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不斷提升自身業務素質的同時,強化提高教學和科研的綜合能力,實現在短時間內達到適應崗位要求的目標。如:派遣青年教師到企業中實踐,建立一條使青年教師能夠走出課堂――走進企業――回到課堂的渠道;支持青年教師不斷開展科研活動。將青年教師納入科研團隊,為其搭建平台,提升科研能力;支持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各類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動和會議,鼓勵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使青年教師逐步成為業界突出人才;鼓勵青年教師進行作品創作,在實踐中提高業務水平;要求青年教師協助專家上課,做好授課準備和服務,參與教學工作,共同備課,並對學生進行課程輔導,定期舉行教學階段研討會;從在職青年教師中培養青年學術骨幹,完善師資隊伍的整體結構,使師資水平不斷提高。

以《陶瓷造型設計》課程為例,該課程負責人是一位在陶瓷藝術設計領域極具影響力與號召力,同時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陶瓷企業管理能力的教授。課程主講教師是來自國內藝術院校教授陶瓷造型設計的3位教授,他們在各自的教學單位都是陶瓷學科的骨幹教師。課程輔導主要由本專業青年教師組成。在本教師隊伍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1人,助教1人,教輔1人,3人具有碩士學位,1人有企業管理與創辦工作經歷,3人為外聘兼職教師,現已形成一支知識、學歷、年齡、職稱、學課結構合理的教學梯隊。另外,該教學團隊每學期定期舉行教研活動,分別對《陶瓷造型設計》課程大綱、教學內容、課程重點與難點進行探討,教師間相互交流學習,以便在教學中發揮每位教師的特長與優勢,從整體上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2、工藝美術專業工作室的建設

工藝美術專業有一個共同特點是教學離不開工作室,因此專業學習着重以工作室教學為中心,強調學生對工藝技能的掌握,培養動手能力強、有創新精神的專業人才。在我們的教改過程中強調將教學工作室建設成濃縮的小型工廠或工坊。為此我們加大了對工作室的投入,目前使用空間達到三百多平米,可容納三個班級90個人同時上課。另有研究工作室、柴窯工作室共九百多平米,形成一個設備齊全的集教學、研究於一體的工作室。

以陶瓷工作室為例,該區域劃分為瓷土配製區、拉坯成型區、現代陶藝製作區、陶瓷彩繪區、陶瓷窯爐燒成區。在工作室,學生可以瞭解陶瓷的各種製作方法和工藝手段,從胎釉的工藝配方實驗到拉坯、捏塑、泥條、泥板、注漿,經晾乾、修坯、乾燥、上釉、釉下和釉上彩繪、燒成工藝等。在《陶瓷造型設計》課程中,從創意製圖、效果模型製作、工作模成型、粘接洗水、素燒到高温燒成等幾十道工序均由學生自己動手完成。

為了提高工作室的利用率,除了承擔本專業的教學工作以外,工作室還面向松江大學城七所高校開設公共選修課,學年課時達到188節。

3、教學模式的改變與探索

1)、合理的課程體系設置

隨着工藝美術工作室硬件建設趨於完善,各個工藝流程都能夠在工作室中完成。因此,工藝美術專業的專業課程是依據主要工藝流程或環節來設置的。如陶瓷設計方向課程設置:

一年級主要課程有:拉坯訓練、抽象形體造型、工藝基礎等;

二年級主要課程有:經典造型臨摹、國外套具造型臨摹、陶瓷工藝學、陶瓷釉上裝飾、陶瓷釉下裝飾等;

三年級主要課程有:現代陶藝製作、綜合裝飾設計、產品設計、專業創作等;

四年級主要課程有:畢業設計效果圖表達、效果圖與效果模型製作、製作工藝等。

這樣的課程設置形成了從一年級到四年級“以工作室為軸心的教學模式”的一個大循環。高年級對低年級的幫助會直接產生影響,同時四個專業課程老師可互相交流,不同課程的老師和學生可以交叉影響。另外,本專業課程實施單元制集中教學,即把課時集中在一段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不僅使課程增強了連貫性,又在短時間內集中解決多種問題,提升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工作室如同工廠的縮影,按工藝流程設置教學流程,同學們不但可以全面瞭解整個專業的實踐操作流程,重要的是通過四年的實踐學習,能掌握各種專業技術,畢業後能直接與社會接軌,可以獨立創業,開辦個人藝術工作室;也可以進入設計公司,迅速在某一設計崗位獨擋一面。

2)、新穎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a、不斷整合和調整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保持教學內容與行業發展同步,關注最新的陶瓷玻璃的設計資訊和發展趨勢。

b、強調系統知識框架下動手能力的培養,結合專家學者的理論傳授和專題討論,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課件、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改變“黑板加粉筆”的傳統模式,體現了信息化特徵。實踐課程在工作室進行實際操作,以及到企業參觀、實習,形成設計作業與產業生產掛鈎的教學新模式。

以《陶瓷造型設計》課程為例,主講教師主要從各個歷史時期世界經典的陶瓷造型設計產品出發,講授陶瓷造型設計的基本理論和設計規律,提出設計課題作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陶瓷設計圖紙的繪製以及效果圖的製作,在課堂上採用多媒體等手段進行討論、報告和總結等。帶領學生到企業參觀,課下進行市場調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即學即用。在實踐方面採取教師示範和單獨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鍛鍊,熟練掌握陶瓷造型製作的工藝流程。對於一些優秀作業,利用教學團隊的社會資源,與企業生產相結合進行投產推廣。

c、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讓學生的學習創作不侷限在課堂。採用教學和科研相結合,讓學生在實際項目的操作中得到鍛鍊,組織和鼓勵學生參加比賽等。

3)、健全的教學管理流程

課前準備:提前一個月聯繫任課教師給予充分備課時間和準備上課所需要的材料、工具,開課前兩週為兼職教師預定機票與住宿。

初期規劃:正式上課的第一天,指定專職教師迎接外聘老師,並簡要介紹學校上課的規章制度,如考勤等細則。

中期檢查:當課程進行過半,專業負責人會了解課程的教學進度和課程實施情況,如果發現有偏離教學目標或沒有達到預定教學效果的情況,會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以確保整個課程的教學水準。

後期成果:課程結束後,專業負責人和專業老師會觀摩學生課程作品,檢查作品的完成情況,對教學效果作出評價,對需要改進的地方和任課教師做溝通。

4)注重產學研有效結合

本專業充分利用現有設施條件與社會資源,形成企業、工作室、項目制相結合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新型教學模式。積極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設計項目。工作室與項目制之間緊密結合,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設計潛能,並根據學生的專業興趣分為造型、拉坯、裝飾、玻璃工藝四大方向,為學生提供校內、外良好的實習環境,完成從創作到成品的一體化進程。

三、以工作室為軸心的教學模式的成果與經驗

工藝美術專業“以工作室為軸心的教學模式”籌劃於2008年9月,並於2012年8月完成工作室的硬件改造,為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2013年7月,國內高校首個無煙柴窯投入教學使用,強調傳統制陶工藝與現代設計思想的有機結合。基於該教學模式的建立與實施,本專業《陶瓷造型設計》課程被評為“2011年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2013年度上海高校市級精品課程”,並獲得“2014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的項目建設。經過近幾年的建設,本專業已形成了完整合理的教學管理體系,擁有完善的教學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大綱及教案,教學方法靈活,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與此同時,本專業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個人藝術素養,重視傳統知識與技術、專業技能與創作經驗的傳授,使學生能適應工作、生產、社會的需求,將設計教育與時尚創意產業掛鈎,在繼承傳統與發展產業的同時,推動中國的陶瓷產業進入新階段。

工藝美術專業論文 篇二

美術教育的社會使命這一命題是張道一先生1989年發表在《中國美術教育》上的一篇論文題目,也是他從事美術教育多年的肺腑之言,字裏行間都佈滿了他對美術教育現狀的關心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社會造就了人的使命感,人類的使命感又促進着社會的健康發展。張道一先生已有着多年的教學經驗並已形成自己獨到的美術教育理論,他從1952年起任教於華東藝專、南京藝術學院,到1995年在東南大學創辦藝術學院,已培養眾多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和國內訪問學者,可謂桃李滿天下。他雖然在嚴酷的磨難中歷經艱辛,但始終沒能被命運征服,在我國美術教育領域依然忠誠地耕耘。從美術的啟蒙教育、審美教育、師範美術教育、工藝美術教育到參與制定我國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宏觀規劃,張道一先生都以極強的社會使命感、務實的教育責任感,梳理着我國美術教育的現狀,關心着未來的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國家的棟樑之材。

張道一先生認為,教育是一種培養人才的宏偉事業,它在社會的各部門中帶有基礎的性質。一般地説,教育本身不直接在社會上產生效益,而是把培養的人才輸送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其效益(社會的、經濟的)才會顯現出來。研究教育的特點和規律,調理相互的關係,以利全面發展,又是一門重要的科學,直接關係着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國家的興旺。就美術教育的問題他又明確指出:作為體現美育重要手段之一的美術,如何熟悉又怎樣實踐,在實踐教學中思想並不統一,仍然存在着不少問題。成績當然是明顯的,只是冷靜思考起來,缺少整體的把握,多注重微觀而忽略宏觀,重技巧而輕理論。假如孤立地評估一門具體課程,收效頗大,但對整體結構卻失去平衡。這樣就無法形成良性循環,果實很多,不少帶有苦澀,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二、關幹工藝美術教育及其設計觀念

80年代初,張道一先生對我國工藝美術教育剛剛復甦時所碰到的一些現實問題十分關切,曾多次到工藝美術院校和一些企事業單位舉辦講座,發表有關工藝美術在社會發展中所處地位的許多言論,同時也闡述了他對當時工藝美術教育的觀點,明確指出工藝美術教育應首先解決專業思想問題,樹立工藝美術的設計觀念。張道一先生認為各種藝術門類的社會功能作用,本來就存在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哲理,但若以此度彼,或是把這些問題等同起來,不僅會導致在設計思想熟悉上的混亂,也必然造成工藝美術事業的損失。在工藝美術領域,長期存在的以“畫畫”為主導思想的觀念應該打破,從而形成一個以現代設計觀念為主導思想的工藝美術新領域。他還從物質與精神兩個方面,辯證地論述了工藝美術的本質及其實用因素,正是因為實用性,才決定了工藝美術同人們生活的依存關係,它所涉及的各種造物品類,同人們的衣食住行用等各個方面有着密切的關係。對於這種長期以來形成的“畫畫”中心論的社會偏見和對工藝美術的誤解,唯一解決的辦法,張道一先生指出,應從教育入手,調整教學結構,改革陳舊的教育模式,創建適合工藝美術教學自身規律的教育體系。

我國的“學堂”式的教育形式開創於本世紀初,圖案教學先設立在師範學校,為手工勞作課程之一,後來才逐步完善。“五四”運動前後我國才開始創辦實業教育,為了使國民能在接受現代工業文明的同時,使教育同步發展,從而創立了新型的工藝美術教育體制。當時,一些有志於工藝美術事業的人士,先後到工業比較發達的歐洲和日本學習,同時也將他們先進的教育制度和教學形式帶回國內,將西方一些古典設計風格和德國新興的設計觀念直接接受過來。1949年以來,我國工藝美術教育的發展,基本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步,一些高等院校設立了工藝美術系或專業,成立了一些多學科綜合性的工藝美術院校,使我國的工藝美術教育從幼稚走向成熟。張道一先生自80年代以來,以工藝美術理論研究主線,拓展到工藝美術教育的諸方面進行研討,為我國現代工藝美術教育提出了有益的見解,從理論上建立了自身的體系,從教育觀念上提出新論點,從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上補充了新內容。在工藝美術教育及其設計觀念的創建中,張道一先生為此做出了貢獻,同時他和同代學者一樣也深知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針對我國一度出現的“百袖衣式”的教學結構,張道一先生曾撰文指出:教育目標不明確,更不可能制訂出有力的教學措施和合理的教學結構。也就是説,工藝美術教育的對象、目標、市場、社會需求等諸多因素是制定和完善教學結構的要害。他認為,一個學科的教學結構,就好比是一部結構嚴謹的機器,雖然齒輪有大有小,轉動有快有慢,但是必須和諧地運作,才能組成一個有機而完整的機體。針對工藝美術教學存在的課程設置、授課方法、授課內容與專業分工等問題,他認為這是百袖衣式的碎片連綴而造成的後果,不能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需要增補或調換“齒輪”,調整教學結構,完善教學規劃,使工藝美術教學這部機器向着更協調的方面發展。

在工藝美術院校的基礎課教學中,有關繪畫課的設置及課時一直存在較大的分歧,這種分歧也表明工藝美術基礎教學結構與專業教學結構如何統一的問題尚有待解釋。張道一先生主張“畫”與“工”的量度,是建立在最終教育目的之上的,建立工藝美術的設計觀念,就必須從純繪畫專業思想上轉過來,也就是説以工藝美術為主體而談繪畫,在這裏繪畫是基礎之一,而不是主體,這是專業性質所導致的,並非是排斥繪畫的因素,只不過繪畫在這門學科中所擔任的不是主角而已。如他所説,在工藝美術教學中繪畫“要害是畫什麼,怎樣畫,和帶着什麼目的去畫,即立足點站在哪裏”。工藝美術和繪畫同屬美術學科,因此兩者既有個性又有共性,繪畫就是基礎練習的共性之一,但共性是寓於個性之中。現在討論問題的焦點,不在於要不要畫,而是不能以“畫畫”來代替“設計”的問題。關於工藝美術教學中設計課與繪畫課所佔比重和它所應有的位置,一些專業至今還存在結構上的偏差,張道一先生早在80年代初就發表如此鮮明的辯證觀點,至今仍有着現實的意義,也是我們在當前工藝美術教學中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

三、關於工藝美術教學的“一二一”理論構建

張道一先生在長期從事工藝美術教學工作中,對教學實踐中所存在的問題一直頗為關心,80年代末他提出了“一二一”教學的構想,為我國高等工藝美術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了較為系統的參照。所謂“一二一”教學法,即在四年學制中,一年打基礎,兩年攻專業,一年加強修養。這個教學理論的形成,是建立在我國工藝美術教育現狀仍不健全、不夠科學的情況下提出的,它將克服一些長期受着美術教育一統的偏見。科學的理論建構,將有效地提高高等工藝美術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科學的教育。具體措施即:入學後的第一年從兩個方面打好基礎,一是寫實的描繪能力培養,二是設計的匠意練習。入學後的第二、三年進人各專業工作室,在專業設計教師和教學輔導人員的指導下,分專題完成設計教學的主題課。與常規教學計劃不同的是,張道一先生還着重提出最後一年的修養課,它包括一般史論、專業史論和選修自己所攻讀的專業知識,研究與工藝設計和工業設計相關的各門學科,並深人基層對生產、市場、治理、設計進行全面的實地考察,撰寫本專業既有理論又有實效的應用型論文為使“一二一”教學方案在高等工藝美術專業得以實施,張道一先生明確指出,改變我們目前工藝美術教育所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創造必備的條件,具體創見如下:

1·從招生做起,徹底改變現行的繁瑣考試。必須保證大學聯考課程的合格成績,廢除以掩蓋文化課不及格為藉口的浮動不定的“分數線”,各門課程均須達到60分以上。總的説是提高文化素質,加強面試,注重對藝術靈性與悟性的發掘。

2·改變包下來的辦法,採取逐年擇優升級,實行淘汰制,以促進學習的積極性,保證教學質量。

3·制定完整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案、講義和示範作品、參考作品。制定嚴格的評定教學質量的標準,以及相應的獎懲措施。

4·提高教師素質,樹立設計和生產的觀念。徹底糾正以“畫畫”為指導的教學思想,逐漸使教師在設計與製作上成為全能,並研究教學法。

5·優化“雙向選擇”,在第四年即與用人單位建立聯繫,並鼓勵學生在未來工作單位的合作。

四、關於工藝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

張道一先生針對我國一個時期工藝美術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多次從教育的宏觀構架中尋找原因,發表了一些帶有創見性的言論,對工藝美術教育的發展曾起到過積極的作用。他還圍繞工藝美術教學中基礎課與基本練習的關係,專業課與創作設計的關係,史論課與知識結構的關係等三個方面,為解決和完善在教育中所存在的矛盾,對各個方面的獨立性和統一性的關係做了精闢的論述。

l·“在藝術上,凡基礎都帶有共性,不僅要學得全面,也要學得踏實,否則就無法適應進一步創作設計的需要。對於某些共性較強的基礎課,己經提出的‘專業基礎’、‘結合專業’以及‘為專業設計服務’等,是不恰當的。”張道一善於從藝術規律和教育規律出發,以實證為依據,闡述基礎教學與專業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基礎教育是學科需要的必修課之一,不僅是小專業範圍的直接基礎課目、基礎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不僅是服務於專業的先導,而應是培養學生舉一反三治學能力的手段之一。他從全面概念的基礎教育出發,提出了四點要求:(1)基礎的寫實描繪技能。不僅靠素描、水粉、水彩課教學,還應從廣度上拓展;(2)基礎圖案的設計。這種基礎練習與素描、水粉課有所不同,它具有形象思維的因素,要打破“四大變化和三大構成”百袖衣式的結構,抓住形象思維的規律實質,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基礎練習;(3)配色練習。在研究色標與色譜的同時,使學生把握色彩學的基本知識;(4)基本製圖法。培養學生製圖學的基本技能。這四個方面較為準確地論述了我國基礎課與基礎練習的改革方向,具有較強的指導性意義。

2·專業課是針對工藝美術學科設置每個專業範圍的課程。張道一先生主張,專業沒有必要分得過細過多,因為從事物的性質來分析,其科目必然有其內在的聯繫,但必須把一些相近或相同的專業相對歸類。他認為“就世界範圍來説,以現代工業為主體,以機器大生產為手段的藝術設計,分成三大塊是可取的。這三大塊是:圍繞商品的裝潢所做的設計,為各種機械製品的塑造所做的設計,和為配置室內外環境所做的設計”。除此之外,他還非凡對我國傳統手工藝的課程進行了分析,並提出應加以條理,納入高等教育之中,使之成為專業教學的科目之一。就專業課的分工,他着重強調要加強五個方面的橫向聯繫,使專業課的分類不流於一般,而具有可塑性和可變性,使之更為充實、更為完善。

1創作設計的藝術思考。美與用的辯證統一,審美的意匠與功能機構的發揮。

2人體的研究。即人與物與環境的關係。

3材料的研究。各種造物材料的性能、結構,及對物品的適應。

4工藝的研究。各種工藝手段、技術特點、加工方式,對設計的侷限,及設計對工藝、材料的適應。

5消費心理和市場物資的研究。

3·史論課與工藝美術專業的知識結構,是我國現有院校所忽視的重點課程,如何將工藝美術史論納入專業教學之中,從“共同課”中脱胎出來,是一些院校和相關專業院系所困惑的問題之一。張道一先生曾對目前學生入學前文化素養偏低、入學後又不重視補習的現實問題,提出要提高師生的基本文化素質,加強史論課規律的研究,充實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他還從歷史、理論、知識三個方面闡述了專業史論教育的重要性,主張使學生學習一些優秀的中國工藝文獻知識,增長一些理論的思辯能力,從傳統的工藝思想和科學思想中汲取營養,理順工藝美術發展的脈絡,使之更好地服務於創作新工藝的需求。他還從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闡釋了工藝與科技、實用與審美、精神與物質之間的相互關係,從而得出工藝美術理論與知識結構在教育中佔着重要位置的結論。

五、關於師範美術教育

張道一先生從事美術教育多個春秋,曾執教於師範學院,對我國現行的師範美術教育工作有着較強的責任感,1986年在《美術》雜誌第5朔撰文《塑造人的大業》,評述了中國師範美術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

美術教育是整個文化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張道一先生把它分為三個層次:其一是學齡前兒童教育,其二是中國小教育,其三是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普通美術教育與師範美術教育雖同屬一個層次,但其教育目的和要求又不盡相同。簡而言之,美術院校以培養美術家、畫家和專門的設計師為主,而高等師範美術教育則不同,它以培養“幼師”、“中師”師資為主,其任務是培養那些直接服務於各個層次教育所需要的美術教育工作者。而我國的美術教育的現狀又恰恰混同於普通美術教育,從招生考試到授課內容,除畢業實習課安排之外,其它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均與普通美術教育相同。所以師範院校的畢業生大部分想從事美術創作,沒有從事美術教育的意識,久而久之,造成了美術師資貧乏,大量畢業生改行的惡性循環。鑑於此,張道一先生曾指出:“高等師範院校的美術系,嚴格地説應當稱作‘美術教育系’,唯其如此,才能納入到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中,從而看出它所肩負的重大責任。”

為此,張道一先生根據我國師範美術教育的現狀和實際,提出了只有將美術與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套既有原則又能變通的科學方法,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美術教育,使之成為一門教育科學,並提出了具體舉措:

教育學:研究教育的現象,揭示教育的規律。其中美術教育的位置、美術教師的具體職責自會分明。

教育原理:用哲學的觀點來解釋教育的目的和價值。

教育心理學:研究人在教育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規律,揭示兒童和青少年在道德品質和把握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心理過程。

教育工程學:面對受教育者的各個發展階段,培養他們的性格、智力、技能和專長等的設計,以促使其更快的發展。美術教育的全部過程,也應進行合理的設計。

教學法:包括普通教學法和分科教學法。前者研究各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原則、內容、過程、方法和組織形式等,後者則分別研究每一課的以上特點,美術教育便是一個分科。

教育見習:對幼兒園和中國小的現行教學進行觀察與分析,有助於理論聯繫實際。

教育實習:運用已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在中國小和幼兒園參加教學工作,以驗證理論和培養實際工作能力。

張道一先生關於師範美術教育的思想在目前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他闡述了一個最為重要的觀點,即師範美術教育是培養美術教育家,而不是培養藝術家,師範美術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於帶動全社會美育的提高,培養各層次教育所需的美術教育工作者。

六、關於藝術學教育

我國的藝術院校,培養了大量的聞名藝術家和藝術工作者,當我們回顧歷史、肯定成績的同時,又可以看出,藝術教育結構存在一個重要的缺陷,“即在實踐和理論這一對關係上,藝術理論研究和理論教育的不足”。藝術教育主要側重於藝術技巧、藝術語言的練習,也就是説,無論是表演、演奏、繪畫、雕刻,還是工藝設計,往往在具體實踐中取得的成績最大,而對於藝術學學科的建設和藝術理論的研究和完善提高則相對較為薄弱。雖然藝術院校一般都開設藝術史論課,但都是為創作服務,為了藝術實踐增加知識和修養。也有零星的藝術院校設立了藝術史系、科,但經常是孤立進行,如美術史論、音樂史論等,彼此之間並無大的聯繫,也只是作為一間單科來設置,併為自己本專業服務。而對於藝術學的宏觀思考及整體研究和藝術學的全面教育,不僅顯得薄弱,而且備受忽視。

張道一先生在《藝術學研究》發刊辭中指出,要探討藝術發展的原理和規律,研究藝術實踐和藝術現象以及各門類藝術的共性與個性,必須建立藝術學並重視藝術學的綜合教育。沒有藝術活動和藝術實踐固然談不到藝術的學問,然而只有藝術的創作和實踐也不能等同於藝術學的建立。長期以來,藝術界重實踐、輕理論,重技藝、輕研究的狀況十分普遍,因而造成了藝術實踐與藝術理論的失衡。鑑於這種狀況,張道一先生倡導建立中國的“藝術學”,並同時在東南大學設立了我國的第一個藝術學系。藝術學系以藝術學為重點開展教學和研究,從而為我國高等學校中填補了一個學科空白。張道一先生將藝術學系設立在綜合性大學,是與藝術學的發展建設和藝術學教育分不開的。東南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文理工等相互滲透的綜合性大學,在80年代曾創建藝術系,其重點是培養實踐人才,80年代後新建的藝術學系其重點在藝術理論的研究,這是一種合理的歷史上升。張道一先生認為:“從人文科學的角度進行藝術學研究,設在綜合性大學中更有利於發展。他可以與其他多種人文科學相互影響,也可以與自然科學溝通。由於藝術學的研究帶有綜合的性質,又屬於人文科學的理論範疇,在科研、教學和培養人才方面,藝術學系與藝術院校便形成了自然的分工,併產生互補的關係,無疑對於我國藝術事業的發展將會起着積極的作用。”可以看出,張道一先生是將藝術學教育作為一間綜合的人文科學教育來對待的,這正是藝術學教育區別於專門的藝術門類單科教育之所在。我們以為,張道一先生的藝術學教育思想不僅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而且對於提倡美育或者説對於普遍意義上的藝術教育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對於藝術學的研究和教育,張道一先生將其分作九個方面:藝術原理、中外藝術史、藝術美學、藝術評論、藝術分類學、比較藝術學、藝術文獻學、藝術教育學、民間藝術學,對這九個方面,張道一先生又作了進一步的詮釋。其中,藝術教育學包括藝術教育的意義與作用、藝術教育的整體結構,它可以分成兒個層次的藝術教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中國小藝術教育,普通大學藝術教育,高等和中等專門藝術教育,社會藝術教育。可以看出,普通大學藝術教育和社會藝術教育是張道一先生藝術教育思想更為寬泛的延伸,它進一步將藝術學教育從專門的藝術教育拓展到全社會的藝術教育,這也是藝術學教育作為一間綜合性人文學科的體現。另外,張道一先生還指出,在上述基礎上,藝術學將與多學科相結合,形成交叉的、邊緣的新學科,如中國藝術思維學、藝術文化學、藝術社會學、藝術心理學、藝術倫理學、宗教藝術學、藝術考古學、藝術經濟學、藝術市場學、工業藝術學、環境藝術學等,這些相關的學科也是藝術學研究和藝術學教育應該涉及的。

工藝美術專業論文 篇三

一、應用型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

1、綜合性課程體系

傳統的美術學專業課程體系是由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三部分組成的“金字塔”結構,注重專業的縱向發展,強調專業的“深”與“專”,忽視專業和學科的橫向聯繫。學生在項目設計規劃、實踐報告、畢業論文等工作中表現出知識面狹窄,視野不夠開闊,儘管有新的創意和靈感,但不能清晰的用語言表述。

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經不是單一的專業知識,而是需要具有綜合素養的人才。地方普通院校應以學生專業發展為根基,同時加強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打破傳統封閉的學科本位思想,構建綜合性課程體系,才能培養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

2、開放性課程平台

美術學專業是由早期的美術教育專業發展而來,很多院校都有多年的教學積澱和豐富的教學成果,儘管全國大部分地區美術基礎教育師資已經飽和,但農村中國小對基礎美術教育師資還有很大的需求。社會的發展對美術人才的需求也呈上升趨勢,美術學專業學生既可以勝任美術教育工作,還可以從事美術創作、美術研究、美術編輯、美術設計、工藝美術等崗位工作。

地方普通院校應遵循從學生畢業出口往回找的思路,明確美術學專業的就業崗位羣,然後根據不同的就業崗位確定應用型專業方向,構建開放性課程平台,學生可以在課程平台自主選擇一至二個模塊學習,提升學生專業知識和就業技能。

以專業發展方向構建的課程體系,直接體現了學生的就業方向和職業要求,能夠給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發展定位,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和職業困惑感。

二、以應用型專業發展方向構建課程體系

美術學專業應用型課程體系通常包含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和專業技術課程模塊三部分,其中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和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在一至二年級開設,採用必修教育模式。專業技術課程模塊在三至四年級開設,採用選修教育模式,根據現有的教育資源、師資力量,以及學生的選修方向及選修人數,開設若干專業發展方向模塊課程。

1、美術教師教育專業方向課程模塊

該專業方向主要培養掌握美術教育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備美術教育教學能力的基礎美術教師和社會美術教育工作者。

地方普通院校教師教育專業方向應以培養農村中國小美術教師為主,與重點院校培養城鎮師資形成錯位互補。該專業方向課程可按照教育部2005年頒佈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指導方案(試行)》為指導目標,在規定的13門必修課程和35門示例性選修課程中根據條件自主選擇,體現美術教育的專業特點。

2、美術創作專業方向課程模塊

該專業方向主要培養具有紮實的繪畫基本功和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掌握某一畫種的本體語言,熟練運用這一畫種的表現技法和創作規律,能夠進行創作、研究的專業美術人才。

隨着我國畫廊業、拍賣業及藝術博覽會三位一體的藝術市場結構的形成,藝術品交易得到空前的發展。藝術市場的繁榮也增加了對美術創作人才的需求,很多院校也把美術創作人才培養放在首位。地方普通院校在師資力量和生源素質等方面與專業美術學院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沿用專業美術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專業很難得到更大的發展。

地方普通院校美術創作人才培養應根據師資情況,適當選擇發展成熟且有一定影響的畫種作為美術創作專業方向,課程模塊以專業方向(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等)課程為主,加強創作實踐,增加材料與技法表現、繪畫語言探索、繪畫表現風格與樣式等課程,拓展學生的藝術思維和藝術觀念,同時注重民族傳統文化修養,遵從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使學生在藝術創作中有所創新和突破。

3、美術編輯與美術設計專業方向課程模塊

該專業方向主要培養具有設計基礎和策劃能力,具備創意思維和實踐能力,能夠在廣告公司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美術宣傳、美術編輯、美術設計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該專業方向與藝術設計視覺傳達方向不同,視覺傳達專業方向是以具體的工程或項目為依託,進行工程或項目的策劃、管理、設計等工作,人才培養定位於高級專門型人才。地方普通院校美術學專業美術編輯與美術設計專業方向,應定位於為區縣級以下的設計市場和中小型企事業單位做宣傳、展示設計,與藝術設計專業視覺傳達方向錯位發展,為學生的就業及創業提供更多的可能。

該專業方向強調靈活的動手錶現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課程體系應以美術基礎、手繪表現、設計表達為主,包括設計思維與方法、平面設計基礎、圖形創意、字體設計、插畫設計、廣告策劃、廣告設計等,同時增加廣告裝飾材料與實踐運用等課程,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

4、工藝美術專業方向課程模塊

該專業方向主要培養掌握專業基礎和工藝技能,具有創意設計和製作能力,能夠根據市場的需求和變化,從事工藝美術設計、家居裝飾設計等崗位的應用型人才。

工藝美術專業也是我國較早開設的專業,近年被藝術設計專業取代。工藝美術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造型藝術,是物質生產與形式美的創造結合。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和家居裝飾中更加註重審美要素,對工藝美術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多。

該課程體系應以地方民族民間藝術(剪紙、泥塑、年畫等)為依託,並根據院校的教學資源設置相關課程,如裝飾繪畫、裝飾圖案、裝飾雕塑、纖維藝術、工藝品設計、手繪壁畫、創意思維、設計表現等,課程注重實踐性和動手創意表現性。該專業方向目前開設的院校很少,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果通過不斷地積累和建設,將成為具有地域性與民族性的特色專業。

工藝美術專業論文 篇四

論文摘要:我國傳統工藝美術在世界工藝美術發展史上曾處於領先地位,對世界工藝美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現今,日本及一些歐美國家已經取代了中國工藝美術的領先地位,走在世界工藝美術的前列,這一現狀尤為值得深思。筆者以促進我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為主要目標,通過分析當今傳統工藝美術在美術本科教育中的現狀,提出了一些促進傳統工藝美術教育發展的措施。

一萬年前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工藝美術,從新石器時展至1911年清朝滅亡,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了種類繁多、技藝精湛的工藝美術作品,為我國在世界上贏得了“絲國”、“瓷國”、“漆國”的美譽。 [1]但令人惋惜的是,我國工藝美術的發展現狀與古代在世界上佔絕對優勢的領先地位相比已經大相徑庭。就陶瓷而言,在創意設計上日本和一些歐美國家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在陶藝普及教育上更是做到在每一個市、縣的公民館設立陶藝班,甚至一些普通老百姓的家裏,也設有簡單的陶藝家庭作坊;再就漆器而言,在漆器工藝界內談到漆器,更多人認同日本已經成為漆器發展的領頭羊。

通過查閲多種工藝美術類書籍,筆者發現我國介紹製作工藝和製作方法的精品書籍比較缺乏,而作品鑑賞的書籍居多,導致製作傳統工藝得不到較好的傳承與提高。介紹傳統工藝作品的書籍,儘管登載了非常多的作品圖例,卻沒有對作品使用的原材料以及製作工藝進行詳細描述,若增加對製作工藝介紹能更好的幫助讀者進行傳統工藝的學習。

一、本科工藝美術教育現狀及對策

1.在我國開辦美術專業的本科院校中,工藝美術教育相對與其他美術專業發展較為緩慢,特別是綜合類大學中的工藝美術本科教育發展得更加緩慢,而迅猛發展的電腦美術教育與此構成鮮明的對比。在政策上,電腦美術教育得到了國家教育機關的大力支持,同時學生個人電腦的普及也成為電腦美術推廣的有利條件。以廣州大學為例,所有學生宿舍都配備了電腦專用書桌和互聯網接入端口,而大多數美術專業的學生在宿舍放置了個人電腦,從他們日常操作電腦的熟練程度可以看出,使用電腦進行美術創作對於電腦美術專業學生已不是難事,而非電腦美術專業的學生也能使用電腦輔助製作自己的藝術作品。事實上,我國本科院校工藝美術教育的普及化遠遠不如電腦美術教育。動手能力方面,相當一部分在讀的本科大學生由於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使用鋸子、釘錘、鐵絲等工具的經驗,在工藝美術課上容易因操作不當而受傷,使部分學生對工藝品製作產生牴觸心理。此外,從就業問題而言,多數學生認為如今已是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覺得使用電腦進行創作設計,比手工藝品製作更適合社會需求,而電腦美術設計的就業面和薪酬更符合個人要求。因此我國工藝美術教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會因素制約。

即使在工藝美術教育普及化程度較高的日本,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也存在着手工製作傳統工藝傳承問題的擔憂。日本工藝美術教育學者春日明夫説過:“由於我們過多沉浸於太便利的生活中,往往失去了人類把東西製作出來它本來的意義所在。”,“正是處於信息時代,我們才更有必要再重新認識人類根源性的行為中用手製作東西的重要性。”[2] 而中國有句古話“温故而知新”,通過學習我國傳統工藝製品的製作過程,感受人與自然的關係對培養創造型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也有利於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工藝美術事業。

2.本科院校工藝美術實驗室設備設施基本存在數量不足的問題,授課時往往不能滿足一個班的學生同時進行操作。由於實驗室設備數量不足,學生把寶貴的時間花費在等待上,使得本來就不多的操作設備的機會進一步減少。為了增加學生動手製作機會,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為工藝美術實驗室配備充足的設備設施是很有必要的。

3.由於多數傳統工藝文化相關的書籍缺乏製作工藝説明,需要專業教師在課堂內不但要進行理論講解,而且要多對製作工藝、原理進行説明與操作示範。若有條件,更應帶領學生參觀民間傳統工藝作坊的作品製作過程,甚至親身體驗工藝品製作。身在工藝美術本科實驗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應該考慮如何增加學生與傳統工藝美術藝人的接觸機會,不僅能使學生加深對製作工藝的認識,更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藝術鑑賞能力。當然,本科工藝美術教育並不是以培養傳統工藝藝術家為目標,事實上,無論成為哪一門傳統工藝的藝術家一般都需要5年以上的鑽研時間,本科教育階段並不足以實現這個目標,本科教育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在課堂內外通過對藝術家的瞭解認識,建立自己的人生觀、樹立藝術家的世界觀、審美觀,為日後的藝術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本科工藝美術教育展望

本科美術專業的學生一般都生活在校園環境內,生活往往是單一的兩點一線往返於教室與宿舍之間,客觀條件的限制使多數學生對學校周邊以及所在的地方區域人們的生活狀況及其文化背景的瞭解並不多。倘若本科教育能讓學生領會到從身邊學起、從生活學起,充分利用周邊的資源學習傳統工藝,實地觀察、學習,則有利於學生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和人羣生存狀況產生真實感情,從而激發藝術創作靈感,使藝術作品得到昇華。即使本科教育只讓學生學習到傳統工藝美術一些基本技法與工藝工序,也能為學生的藝術生涯打下基礎,對學生日後創造性的學習工藝美術知識與技能產生很大的幫助。只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輸入到傳統工藝美術領域裏,我國的傳統工藝美術才能得到持續的發展,希望我國傳統工藝美術能重現昔日雄風。

參考文獻:

[1].張夫也。 全綵東方工藝美術史[m]. 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 241-242.

工藝美術專業論文 篇五

根據無錫市職稱工作領導小組《關於進一步深化職稱工作改革的實施意見》(錫職稱〔2009〕1號)以及宜興市職稱辦《關於進一步加強工藝美術(紫砂)專業技術職稱管理的意見》(宜職辦〔2010〕10號)的有關精神,為認真做好今年工藝美術初級職稱的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與要求

(一)政治素質、職業道德要求

申報職稱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藝德藝風,自覺遵紀守法,合法經營,照章納税(附納税情況)。在工藝美術員(未獲得職稱的專技人員近三年內)任期內,年度考核均為合格(稱職)以上,並通過專業技術資格註冊。

取得工藝美術員(未獲得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近三年內)資格後,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在規定的年限上延遲申報。

1、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稱職)及以下或受警告處分者,延遲1年以上。

2、偽造學歷、資歷、技術職稱,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者,延遲3年以上。

3、違法亂紀受處罰的,視情節輕重延遲2-3年申報,直至取消。

(二)學歷、資歷要求

1、助理工藝美術師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大學本科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1年,經考核合格,可初定助理工藝美術師資格。

(2)大學專科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經考核合格,可初定助理工藝美術師資格。

(3)中專學歷,取得工藝美術員資格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或中專畢業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業績成果比較突出的。

(4)高中(含中技)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5年以上(本專業職業高中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0年以上);國中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經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訓考試合格,取得工藝美術員滿4年,任期內有業績成果。

(5)高中(含中技)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本專業職業高中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5年以上);國中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5年以上,經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訓考試合格,在本專業技術崗位上業績突出,並符合下列破格條件三條以上,任職年限可提前一年破格申報助理工藝師;專業工作年限達不到上述要求,業績突出,符合下列破格條件四條以上者,任職年限也可提前一年破格申報助理工藝美術師;越級申報助理工藝師的人員除具備以上基本條件外,還必須符合下列破格條件三條以上(其中第①②條為必備條件)。

①在市級專業期刊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篇以上;

②由當地政府部門和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宜興陶瓷實訓基地等組織的(經市職稱部門認可)現場手工製陶大賽近3年內連續3次一等獎獲得者;

③獨立創作作品獲市(縣)級以上專業評獎一等獎以上1項或二等獎2項以上;

④在政府或行業管理部門組織的作品捐贈等活動中,被市(縣)級以上專業美術館、博物館收藏本人作品1件以上;

⑤獲市(縣)級以上有關部門組織(經市職稱部門認可)的技能操作比賽三等獎以上;

⑥對國家財政和社會公益事業作出較大貢獻的;

⑦被評為市(縣)級優秀科技工作者;

⑧宜興市級政府以上部門表彰的(綜合)先進工作者;

⑨市職稱辦組織的2012年工藝美術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訓考試總分前15名獲得者;

以上符合第(5)款破格申報人員還必須參加市職稱辦組織的專家組的單獨技藝考核,其技藝考核分值排名須在參加當年同類人員考核人數的前70%;任職年限提前一年申報者專業工作時間等基本條件達不到第(5)款所規定要求的,其技藝考核分值排名須在參加當年同類人員考核人數的前50%。

2、工藝美術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中專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1年,經考核合格,可初定工藝美術員資格。

(2)高中(含中技)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國中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5年以上,經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訓考試合格。

3、鼓勵地方職稱人員過渡到全民職稱,地方職稱過渡到全民初級職稱必須具備下列相關條件之一:

(1)對具有規定學歷(中專),獲得本系列地方職稱助級職稱滿1年或地方員級職稱滿4年的人員,可申報評審全民助級職稱;

(2)對不具備規定學歷,獲得本系列地方員級職稱2年以上,助級職稱3年以上,經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訓考試合格,可申報評審相應級別的全民初級職稱;

(3)對獲得本系列地方員級職稱6年以上,經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訓合格,任職期間業績成果突出的,可申報晉升全民助級職稱。

(三)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訓要求

工藝美術系列不具備規定學歷人員申報職稱,必須參加市職稱辦組織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訓考試合格。凡考試合格取得證書人員可根據職稱報評條件,在申報相應級別職稱時,視作學歷不破格,合格證三年有效。

培訓考試的組織實施、培訓報名、收費標準等要求按宜職辦〔2006〕3號文件執行。

二、申報程序

(一)申報人員可向所在單位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資格,按文件要求提供能反映本人專業技術水平、工作業績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有效材料。

(二)所在單位應嚴格按有關文件要求對個人申報材料進行查驗、核實,並實行公示,接受羣眾監督。

(三)公示後無異議的,經主管部門審查蓋章後,在規定時間內送至市職稱管理部門。

(四)根據評審委員會的管理權限,由市職稱部門組織行業組對所有報評對象的獲獎材料進行查驗和技藝考核。經市職稱部門審定後提交相應的評審委員會評審。

三、有關問題的説明

(一)年限的計算問題

1、任職資格的起算時間:

專業技術職務的任職資格,由各級評委會通過評審後,經批准組建該評委會的職稱工作部門批准發文之日起算。

2、專業技術資格年限(職齡)的計算:

專業技術人員的“職齡”從簽訂聘約,被聘任之日開始計算。今年,關於任職年限的截止時間是2011年12月31日。

3、專業工作時間的計算:

專業工作時間是指開始從事本專業工作至上年底(2011年12月31日)累計工作時間(中間間斷時間應扣除)。

4、本專業的概念:

本文所指本專業是指陶瓷工藝美術方向的專業。

(二)送審材料問題

工藝美術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材料的規範化是保證評審質量的重要基礎工作。各有關鎮(部門)、單位上報的推薦評審材料均要按《江蘇省工藝美術專業高、中級資格條件(附錄)》的有關規定辦理。做到手續完備,材料證明俱全(畢業證書、原資格證書等證件必須提供原件)。

在審核申報材料過程中,單位一定要嚴格把關,必須對照文件中規定的要求審核,防止弄虛作假,防止錯、漏現象,確保送審材料真實可靠。

四、時序安排

1、4月5日至4月20日,不具備規定學歷人員培訓報名;

2、4月底至6月中旬,在陶瓷實訓培訓、考試;

3、7月20日為工藝美術初級專業技術資格報送評審材料的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