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美術教學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63W

美術教學論文【新版多篇】

美術教學論文 篇一

摘要】創新教育作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有效途徑,它也是中國小改革的主要方向,對深入素質教育和現代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結合我國國小美術教學,對校外美術社團活動與創新教育的實踐活動進行了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校外美術社團活動創新教育實踐

校外活動是指將少年宮作為載體的教育活動,它具有多種開展形式。其中,美術興趣小組是校外美術教育活動開展的主要形式,它和學校美術課堂教學、藝術院校的專業美術有着本質的區別。通過多種美術社團活動,把美術技能、知識、創造力、想象力有機的融匯在美術活動中,這樣就能形成“學中玩,玩中學”的校外美術教學模式。

1.校外美術教學活動的特徵

1.1校外美術教學具有很強的興趣性

興趣作為一切活動順利開展與實施的保障。大部分參加少年宮培訓的孩子都是因為喜歡畫畫,特別是老學員,通過在少年宮的學習,對美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這期間,不僅要關注每個孩子繪畫天性,還要引導孩子對畫畫始終保持學習興趣,並且有目的、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將興趣轉化成志趣。

1.2校外美術的綜合性

為了提高校外美術教學與訓練的有效性,除了要將欣賞、美術、文學、歷史、音樂、科技、攝影等多個學科有機的整合起來,還應該努力發揮教育優勢,展現校外美術教育綜合性。在孩子們都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後,努力為孩子創設出多樣性、綜合性都很強的活動方法、途徑、手段、內容。而作為校外興趣小組,它可以不受教材、大綱等因素約束,故在實施綜合性教學活動中具有很大的優勢。

1.3校外美術活動的開放性

校外美術具有很強的開放性特徵,所謂開放具體包含:內容開放,形式多樣,進而更好地滿足孩子愛好與興趣的發展;活動實施時間開放,除了興趣活動外,還有社會實踐、節假日、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活動空間開放,除了興趣小組在少年宮的活動外,還可以在社區、公園、名勝古蹟中進行參觀;對象開放,任何孩子都能參與到少年宮美術活動中,同時家長也能參與到親子類美術活動中。

2.校外美術社團開展培訓與聯動的實踐

一開始校外教育就將教育形式與內容定義在教學上,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已經成為少年宮進行教育的主要載體與渠道。活動作為少年宮活力的源泉,從各地反饋的信息來看:少年宮要發展、生存就必須努力拓展教學活動,通過發揮教學優勢,生成良好的教育、教學形式。通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經驗,對活動聯動與培訓也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與途徑,它要求將興趣小組與美術活動、教學有機的整合起來,在寓教於樂中,將實踐活動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這樣就能形成“學中玩、玩中學”的教學模式。

2.1通過貫穿美術活動,讓孩子更好的掌握美術技能與知識

在校外美術教學中,為了達到教育創新的要求,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繪畫技能與美術知識。如果繼續使用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就會和校內美術課堂教學產生相似的教學效果,在老師先講、學生後期練習的過程中,會讓整個校外美術活動缺乏應有的活動性與趣味性,從而也就不能真正體現校外教育特色。因此,在現行美術教學活動中,我們必須整合培訓活動與聯動理念,將孩子感興趣、有興趣的美術活動和專業的訓練技能整合起來,這樣才能讓整個教學活動貫穿在教學工作中,讓美術活動更具有歡悦、活潑的氛圍。

2.2通過美術交流活動,提升學習興趣

為了增強少年宮孩子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除了要探尋繪畫方法,還應該想方設法提高繪畫技巧與水平,在美術教學活動中,不定期的開展美術交流活動。通過創辦美術交流活動,增強孩子之間的溝通力度。例如:在百米繪畫活動中,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起完成美術作品。孩子作為活動與學習的主體,互相合作、學習貫穿在整個繪畫過程中,在學習活動中,它能快速幫助孩子提高獨立性、創造性、能動性與主體性;通過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讓美術學習不再是外在的、異己的力量控制,更是一種有效的精神運動。

2.3利用美術參賽活動,構建才華展示的舞台

在美術社團活動中,校外教育更注重的美術參賽活動的展開,在關注孩子個性的同時,儘量讓每個孩子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從而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校外美術小組旨在幫助學生提高創造力、想象力與表現力,利用比賽、展示、表演等多種形式展現孩子所學,從而為孩子搭建施展的舞台。並且每學期都為孩子開展美術展覽,在現場書畫、作品展覽中,利用展示活動幫助孩子得到成功的感受,最後樹立自信心。

2.4利用夏令營、冬令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

從校外美術社團活動開展情況來看:校外活動具有很強的時空性,它可以利用不同的時間、空間展開美術教育活動,而這些時間多半是空閒時間,所以寒暑假成了最佳選擇。利用夏令營、冬令營,不僅能讓孩子進入社會,走出教室,同時也是增加孩子實踐機會的有效方式,它能快速幫助孩子拓展思維空間與社會視野。如:組織的建築風格、名人歷史、愛家鄉等教育活動,通過夏令營、冬令營,聯繫時下的卡通人物以及相關事務,讓孩子在活動中瞭解人物歷史,最後增加熱愛祖國與家鄉的情感。

美術教學論文 篇二

美術作品通過色彩和線條向人們展示着獨特的藝術美感。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藝術的追求越來越高,這也是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重要體現。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當前的美術課程改革中,有人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民間美術元素,將這二者進行巧妙融合,豐富美術教學的內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一、融入民間美術元素,創新教學形式

美術教學是為了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材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習資源,但是師生不能侷限於傳統教材中美術知識的學習,應該融入更多的、新的元素,並創新教學形式。而我國的民間美術正是這樣的極具特色的元素,它可以將美術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繫在一起。學生通過學習民間美術,瞭解到與以往的教材內容不一樣的知識。民間美術是人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出來的藝術形式,經過長時間的傳承和發展流傳至今。民間美術具有比較強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學生在學習民間美術的同時也會了解相關地區的風土民俗,能夠對中國傳統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瞭解,這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其更願意瞭解美術文化背後的故事。比如學習“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欣賞”一課,眾所周知,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博大精深,其中包括陶器、瓷器、青銅器、玉器、雕塑、年畫和織繡等許許多多製作工藝方面的內容。在我們江南,蘇繡、湘繡等都很著名。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蘇繡和湘繡作品,繡布上秀麗的風景或逼真的人物無不栩栩如生。當學生看到一幅幅這樣精美的作品時,都會被這種精湛的民間工藝所震撼。將民間美術元素融入美術教學中,會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會對民間藝術更加感興趣,有利於中國民間藝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二、融合民族情感教育,豐富教學內容

民間美術是在不斷的發展進程中逐步豐富的,民間美術作品表達了人們在社會生活和勞動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思想感情,極具欣賞和收藏價值。教師要幫助學生體會民間美術中的民族情感,並將這種情感體驗融合到美術教學中來,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更多地觸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其中深刻的內涵。比如,每逢過年的時候,很多人家都會張貼一些年畫來增添喜氣,它表達的是人們對於美好事物的期盼和迎接新春到來的喜悦。年畫豔麗的色彩和稚拙淳樸的人物形象展現着鮮明的民族特色。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年畫作品,幫助學生感受並領悟這種民間美術樣式的魅力。

三、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其實,在美術教學中民間美術素材有很多,融入課堂的形式也可以分為很多種,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採用圖片、影視作品等形式來展示,為美術學習增添色彩。教師還可以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博物館、博覽會等場所參觀,對真實的民間美術進行觀察學習,通過自身的親身體驗,獲取更加深刻的體會。在適當的時候,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製作一些民間藝術品,在增強動手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總之,我國的民間美術有着幾千年的歷史,應該得到傳承和發揚。教師將民間美術與美術教學融合在一起,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還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美術文化,增強審美意識,提高審美能力。

美術教學論文 篇三

摘 要:由於受到了傳統教育的學科本位和知識本位的消極影響,當今的國中美術教學依然存在以繪畫為中心和以教師為核心的現象。然而新課程的不斷改革給國中美術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課程的改革之下,國中美術教師應當積極地改變教學模式、轉換自身角色,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適應時代以及知識發展的趨勢。筆者針對當今國中美術教學的實際狀況,論述了改進國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夠為今後的國中美術教學帶來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國中美術教學論文

一、引導學生建立審美情感,提升審美素質

傳統美術教育被普遍認為是學生的一個特長,並試圖提供基本的教育給藝術專業的學生,但是普通的學生經常忽略對美術的學習,較為看重文化課學習,從而應對升學考試。此外,也沒有得到教師更多地關注,對普通的非藝術生的美術教育也不重視,使國中美術教育幾乎形同虛設。然而,在新課程改革的條件下,尤其是在現在的發展形勢下,針對所有學生的美術教育,其實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和時代的發展需求。國中的美術教育目的不是培養高級專業人才,而要引導學生更好的培養審美情感,具備一雙發現美麗的眼睛和感覺美的心靈。例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多瞭解和欣賞一些世界著名的油畫,例如達芬奇名作《蒙娜麗莎》,作為永恆的經典來欣賞。學生不是複製畫面,而是要從審美的角度欣賞這幅畫本身,以及對他在文藝復興時期而改變的態度進行了解。就畫本身的色調而言,過渡自然,反映出藝術家精湛的繪畫技巧,尤其是對藝術家的內心世界的分析顯得尤為重要。學生不僅可以欣賞美和創造美,更可以獲得大量的心靈與情感的收穫,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美術教學能很好地去引導學生建立美感。

二、重視作品點評,因地制宜地開展教學

對於國中美術的教學工作而言,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是對學生作品進行合理的點評。對他們而言重要的並不是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而是藝術知識的學習。對於國中美術而言,必須有助於他們身體和精神發展以及未來的發展。如果只是一味強調學生的藝術技巧,他們是很容易被打消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創作的藝術作品單調並缺少生活的氣息,更不具備真實的情感。美術老師的點評可以直接對學生的審美意識產生影響。美術老師應以尊重學生個人的勞動成果為前提,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並審查學生的藝術作品。當美術老師審查學生的工作時,找出什麼效果最好,給予學生及時的認可與表揚,這對學生的潛能激發有很好的效果,還能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並懂得思考人生,使其作品更能表達出學生的個人情感。只有用這種方法才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個性和人格,幫助學生找回自信。美術教師在藝術教育過程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引導至關重要,所以,學生和教師應該積極構建一個堅實的知識橋樑,在老師的指引下能夠避免學生走彎路。在新課標的要求下,作為一名合格的美術教師,要能夠在各方面贏得學生的尊重與認可,要以一個探究者的身份融入到學生中間去,不能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有學會創造知識,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融入新穎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因材施教靈活的授課,這一點至關重要。對於多數的農村學校而言,由於在設備的硬件設施上的不足,使得老師授課時不能保證用具的齊全,但是這並不是無法授課的利用,老師可以通過對日常物品的創新使用來應用到美術教學中。

三、創新教學機制,積極開展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

對於新課程標準要求,主要側重於學生在學習上的交流與合作,這樣教學模式就會融入新的力量。但是要對這一點進行正確的理解,不能僅僅是單純的合作探究,重視形式上的操作,應該落實到具體任務中,不然就無法體現其意義。要清楚地看到,合作要以每一個學生的需要為前提,只有在學生對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才迫切需要通過探究的形式解決問題,從而更好的發揮出合作探究的優勢,而且也有利於學生樹立良好的合作意識。

面對新課改的要求,我們必須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思想,就美術學習而言,首先要幫助建立一個正確的審美情感,從審美素質方面出發,重視對學生作品的點評,具體到教學環節中的每一個點,積極利用創新機制,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態度,只有正確理解課改的新要求,才能結合實際情況切實提高教學水平。

美術教學論文 篇四

一、美術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理論依據

美術學科與信息技術是將其課程相互滲透,互相補充。將信息技術的優勢應用於美術教學中,有利於美術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以達到優化美術課堂教學,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

(一)國中美術學科的特點

美術是一門藝術造型學科,也是視覺感官藝術。美術教學都是以具體的感官形象為原型,形象的視覺效果直接影響美術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美術課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力,能夠陶冶學生情感,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由於美術教育對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力的作用,近年來,美術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在初級中學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二)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

信息技術具有開放性、全面性等特點,特別是網絡的發展。網絡就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首先,網絡的資料是動態的,網絡上的資料始終處於更新狀態。它總是最前沿、最流行的學習素材。其次,網絡資料是豐富多彩的,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選擇空間。再次,網絡資料是形象生動的,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信息技術應用於美術學科教學中,將課堂教學引向互聯網,提高美術教學效率。

(三)學生的感官需求

美術是具有審美藝術的視覺形象。美術作品需要學生用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感受。美術教學必須將具有審美價值的作品作為教具,為學生提供感官刺激,讓學生產生審美體驗。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將那些價值昂貴的藝術品展示出來,或演示作品的製作步驟和作品效果,這樣所產生的藝術效果遠高於教師的講解。網絡課堂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藝術信息,將枯燥抽象的美術審美教育變得生動有趣,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激發了學習興趣,優化了學習過程。

二、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的整合可以實現教學統計和教學實施等各個教學活動的信息技術化。

(一)利用信息技術優化美術教學設計

1、美術學科是直觀性、形象性強的學科。在美術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利用網絡蒐集教學所需要素材,為教學設計提供資料。這是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整合的基礎。通過網絡查找素材,上網蒐集素材,以獲取大量的教學數據,使教學設計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彩。課前資料準備充分,為美術教學實施提供良好的平台。

2、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活動中,教師個體行為、所有教學設計思路與教學內容的分析理解因個體而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加強教師間的合作備課,交流教學心得可以開闊教師的設計思路,開發教師的思維;可以修正傳統意義上的認識誤區,有利於美術教學開展;可以為教師間的交流研討提供技術支持,使教學活動具有互動性與開放性。

(二)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的實施過程

1、信息技術有助於教師創設真實生動的問題情境,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優化教學內容,加強美術學科的藝術感染力。利用信息技術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形式創設課堂情境可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理,引導學生參與美術教學活動,為美術教學活動實施提供條件。例如,對美術流派通過動畫片和視頻等形式展示。

2、信息技術可以將複雜的美術知識生動化、形象化,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教師可以利用演示文稿、Flash、Autowave等工具製作多媒體課件,通過課件的演示,引導學生自行學習美術知識,讓學生在合作、交互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為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提供幫助。

3、美術教學鼓勵學生通過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通過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創作表達自己思想的舞台和空間。比如,計算機美術作品創作,通過計算機進行繪畫創作,它打破了傳統意義的美術作品創作的侷限。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創作美術作品的優點,創作出生動形象的藝術形象,從而體現出藝術品的創意。通過計算機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可以提升學生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思維,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使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深度與廣度的發展。

(三)運用信息技術優化美術教學的評價反饋過程

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評價反饋整合的實驗研究,探索在網上進行評價反饋過程,利用網絡互動性、開放性的優勢,可實現生生、師生之間的交互,可使對教學問題進行評價與教學效果的反饋的活動範圍更加廣泛,反饋與交流的速度更加高捷,有利於教師及時進行教學反思並對教學不足之處進行修正。如教師利用網絡進行集體備課活動時,可以通過網絡將同學科教師的教學設計思路進行整理,並借鑑其他教師先進的教學設計,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優化。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料,建立班級作品展示網站,將學生創作的美術作品以網頁形式展示出來,供大家交流探討。這樣利用網絡的共享性擴大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將其範圍由班級擴展到學校或更廣,提高了評價反饋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的參與程度。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教學的整合,將促進美術教學方式的革新,使美術教學模式多樣化、形象化,整合模式必將成為新型美術教學模式。倡導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整合的教學案例,有利於在素質教育的影響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以及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教學論文 篇五

在今天我國的職業高中美術教育的目的無非升學與就業兩種,然而,無論高職美術學生進行選擇哪方面,他們都需要具備必須的美術專業知識和一定的審美能力,而審美能力可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所以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就成為了高職美術教育中一項相當重要的工作。但是,目前大多高職美術學生文化成績偏低、專業知識幾近於零,而學校在教學中也只重視專業知識的傳授,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往往不足,這使得他們以後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沒有良好的審美習慣。

一、高職美術教育培養審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審美能力不僅直接關係着一個人看待外界事物的目光和視角方向,還關係着一個人對自身價值的定位。當前我國的美術教學不僅僅是對學生繪畫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提升對美的鑑賞能力、對美的創造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鍛造他們更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高等職業學校的辦學宗旨就是,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如何才能提升他們的競爭力呢?唯有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較高的審美能力與專業技術相結合,才能使他們脱穎而出,更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

二、當前高職美術教育的現狀

1.對審美教育的不重視

隨着國家對高職院校的專業要求提高,在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中,校方更加註重的是專業能力的培養提升,認為藝術教育的培養無關緊要,使學生對待美術教育也漠不關心,對學生美術教育的審美能力更無從談起。

2.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待提升

據調查表明,有不少開設美術課的高職院校中,授課教師的美術專業素質有待提高。教師是站在教育事業的一線工作者。首先教師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加上紮實的教學基礎,這樣才能夠保證講出生動的課程,才能有效的指導並提高學生的能力。然而由於當前社會對美術課的忽視,使得教授美術課的老師極少有繼續進修學習的機會。教師的專業知識單一,專業設備不齊,無法激起學生們的興趣,從而阻礙了學生對美術課的瞭解,致使培養審美能力成為了一句空話。

3.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

高職學生對美術課的喜愛程度也差別很大。一些學生在入學前就經過系統的美術培訓,致使其審美能力遠遠高於一般學生,而另一部分學生對美術課不重視、不參與,加大了教師教學的難度。所以教學中應該讓有美術基礎的學生能力有所提高的同時還讓沒有絲毫基礎的學生有興趣去了解和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

三、如何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對於高職學生來説至關重要。眾所周知,高等職業學校的辦學宗旨是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和就業率。從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他們首先需要過硬的專業技術作為基礎,而審美能力的提高有助於將學生培養成具有人文氣息的綜合素質較高的綜合型人才。可見,培養高職學生的審美能力至關重要。

四、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

1.提高美術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審美能力

美術是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課程有所不同,其教師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可以想象,具有高人格魅力和高審美能力的教師給學生教授美術,課堂將會是一場視聽盛宴,學生上課會是一種享受,自然而然會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就大大提高了審美能力。

2.學校領導應對美術教學有高度重視

校方領導應該對高職院校的美術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夠使得學校開展規範的美術課程,在課程設置上入手,逐步優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到最豐富最精確的知識。

3.應重視開展豐富的與專業結合的美術課程拓展活動

俄國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説過:“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因此,要提高學生們的藝術審美能力,與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是不可分割的,老師應該想盡辦法讓學生從身邊美的事物中尋找美,發現美,這樣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激起學生的興趣並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

結論,21世紀市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國高等教育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高職教育也隨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職高教育的美術課程着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對祖國和人民的美好感情。因此,在職高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每個高職美術教師必須面對的重要任務,而審美教育培養的更應該是一種文化傳承。

美術教學論文 篇六

《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課堂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科學分組,落實指導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對班級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採用民主集中制方式,考慮到學生的意願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讓學生自由組合,四五個人為一小組,每小組的成員一般以好、中、差的程度搭配。小組打破日常的坐位制把幾張桌子拼接在一起,小組成員圍坐進行學習,這樣有利於學生間關係的融洽,彼此樂於接受,各組間的整體水平也較平均。

二、情繫後進,三步巧轉每個班級裏都有一些後進生,由於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學中只能顧及班級的整體水平,對後進生的轉化就顧及不全,使轉化工作存在一定的難度。現在通過"合作式"的學習,我總結出一套對轉化後進生行之有效的方法。即"課前選定———課堂合作———課後幫助"三步進行曲。

1、課前選定:我在學期初私下交待各小組長在學習中選定一些較容易的工序,讓後進生完成,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免得在合作中一下子讓後進生接觸到難度大的工序,產生恐懼感。

2、課堂合作:優、中等生在幫助後進生完成一些難度較大的具體步驟時,後進生也根據優、中等生的建議或把自己的想法通過畫筆表現出來。如:形態的設計或描繪,讓後進生參與活動,邊看邊學,邊動手邊體會。教師及時給予表揚,使後進生樹立起自信心並在合作中享受獲得成功的喜悦。

3、課後幫助:為了彌補後進生對知識掌握的缺陷,小組中的優、中等生利用課餘時間,為後進生提供一些學習資料或現場指導、示範等方式進行幫助。

三、開展評比,引導競爭小組間的評比激勵機制是促進合作完成優秀作業的催化劑。班級自從建立小組的評比機制以後,同學們在課堂紀律、語言表達、構圖設計、色彩表現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這是因為小組成員為了集體的榮譽,紛紛討論,獻謀獻策,把各自的意見充分表達出來。然後小組統一最好的方案,再一起動手完成作業,使作品更具有藝術性、表現性和創造性。總之,我認為小組"合作式"的學習形式作為集體教育形式的一種補充,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啟迪、相互補充、相互給予、相互吸收。這種學習方式始終處於動態之中,既有利於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又有利於培養拔尖人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和完成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今天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裏,只有具有創造性的人才,才能獲得發展的機遇,成為社會的高級人才。情感是創造的靈魂,興趣是創造的先導,想象是創造的核心,沒有想象,就不會有創造。黑格爾人為: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種創造。因此,在國小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關鍵。

一、興趣的激勵。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只有學生對美術感興趣,才能主動去吸收美術知識和技能,並更多地接觸優秀的美術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知識和能力是創造能力的基礎。興趣也是信心的推動力,對美術興趣盎然的兒童,總是信心十足敢於大膽表現,他們思想活躍經常表現出創造的慾望和熱情。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採取多種方法,讓學生去感受事物並對事物產生充分的聯想,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我在講《可愛的小動物》一課時,把錄音機帶進課堂,上課時放了一段動物圓舞曲,學生聽了都陶醉在優美動聽的旋律創設的情境之中,我問:"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覺?"學生:"音樂很美" 。"好像在大森林裏聽小鳥們開演唱會" 。"彷彿在和小動物們跳舞呢",這時學生已經躍躍欲試要畫小動物了,藉此情景我便推波助瀾,在黑板上當場示範畫一幅可愛的小動物圖畫,學生們更加興致勃勃了。當學生作畫時我提示,不要囿於教材或老師的範畫,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畫出來,學生歡呼極致。在興奮中學生畫出了一幅幅動態不一、情趣可愛的動物圖,到最後評畫小結時,我把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構成一幅動物羣圖,然後再度播放音樂,曲圖並茂,學生們開心極了。

二、讓兒童插上想象的翅膀。愛因斯坦雖然不是個畫家但他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魯迅先生説:"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學生常常在生活中產生豐富的想象,又罩上純自我的神祕色彩,創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時像童話一樣引人入勝,不要看不起國小生捏泥人,小時候有想象力,思維得到了健全的發展,以後才能夠有更好的創造。玩沙子、捏泥人、看螞蟻搬家,對孩子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必要的營養素。

想象是記憶為原材料的智力活動,想象力與創造性的關係密切,想象力越豐富,創造力越強。在美術教學中,首先要尊重兒童神奇的想象,挖掘這審美的奧妙,進行一些能引起學生聯想、發揮想象的創造活動,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可以啟發學生為兒歌配畫、講故事配畫、記憶畫、命題畫等等。如為兒歌《小小的船》配畫:"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天。"學生們不僅能從詩句中感受生動的形象,而且還能擴大學生畫畫的聯想範圍和進行形象思維的能力,並且使兒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他們的技能可能會幼稚,表現能力也很有限,但他們的構思往往很新穎,別有趣味,對於學生們這些閃光的創造性火花必須給予鼓勵,通過鼓勵一個學生,而激勵起全體學生進行再創造的熱情。

三、改變教學方法,變照葫蘆畫瓢為引發。照葫蘆畫瓢———即老師掛一張範畫,學生照着畫;或老師畫一筆,學生跟着畫一筆,誰畫的像誰的分就高。這些傳統的,錯誤的兒童繪畫教學方法只能扼殺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教學中,要強調引發,引發學生內在的感受,情緒、想象、氣質和才能等等。由引發然後產生聯想,聯想是形象思維的重要方法之一,美術作品恰恰就是形象思維的產物,通過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不僅能使學生得到形象思維訓練,而且能提高創造思維能力。

我在講一年級的《各種各樣的線》一課時,就是通過引發而運用了類比聯想,類比聯想是指由這一事物的形象聯想到另一事物相同或相近的形象。首先我給學生們看一張畫滿了短線的範畫,然後讓孩子們聯想你覺得像什麼,由此聯想到其它什麼物象。學生積極動腦筋,學生:"像下雨一樣""還像密密麻麻的小螞蟻""又像小蝌蚪""也像樹紋""有點像遠處看去塞住的車""像一大羣正在飛行的小蜻蜓"……我高興地説:"太好了,太對了"。又如在講一年級《畫圓形物》一課時,讓學生通過這個圓形聯想有什麼其他物象是圓形的並把它畫下來,想到多少就畫多少,到最後結果出來的時候學生們的畫面真是好豐富,有皮球、太陽、蘋果、西瓜、橙子、鈕釦、雞蛋人、輪子、鍾、風扇、救生圈、花、各種小動物、瓢蟲……等等,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中醖釀出理想的構思,在隨意的拼搭中創造出新的藝術形象。

四、充分運用多謀體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益。美術教學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運用電教多謀體可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把教學的重難點通過圖文並茂來傳達給學生,喚起他們的審美知覺,開啟他們的聯想,培養學生對美術的特定情感,且有益於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既有助於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我在講一年級《穿花衣的熱帶魚》一課時,讓學生欣賞老師製作的小電影和課件,孩子們被那生動有趣的電影畫面和精美的課件製作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們有如身臨其境,而且思維也很快跟着活躍起來,在接下來裝飾熱帶魚的時候,他們大膽想象,大膽表現熱帶魚身上的圖案和色彩,到最後當學生把一條條的熱帶魚"遊"到黑板上老師特製的大海里時,呈現在你面前的好似一羣活靈活現的美麗的熱帶魚,這時你一定會驚歎孩子們的想象力盡是如此特別與豐富。

總之,教學中應採取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而創造型學生的培養必須先有創造型的老師,多學習多思考,不斷地創新我們教師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學生都成為綻放的多姿多彩的花朵。

美術教學論文 篇七

在美術教學的領域裏,評價的作用很重要,《美術課程標準》特別指出:“評價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注意對學生學習目的、態度、審美意識的評價,注意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評價”。因此我們要深入研究美術課程評價,以保證學生獲得更多更好的發展。

一、評價與美術課程評價

現在“評價”的意思已經從原來的“比較”擴展到“反饋-矯正”,又到現在的“反思”。這説明評價是不斷地發展進化的,評價方面的知識越來越多地被用於改進工作之中。

如今對評價的概念有着諸多版本,在此我們暫時把它的概念歸屬為是主體在事實基礎上對客體的價值所做的觀念性的判斷活動。因此,評價是價值判斷主體在先有的價值信念和價值目標的引導下所進行的,價值信念和價值目標在評價活動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

再説美術課程評價,它是對課程的某些方面或其總體的價值給予評定。具體到課程評價活動中,美術教學的課程評價對學生引導作用更是不容忽視,在新課程標準中美術課程評價的基本理念是“為促進學生髮展而進行評價”,美術老師要注重少年兒童天性中固有的同時又使美術活動所必須的人格整體性、創造性等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着眼於兒童個性全面和諧發展。評價要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為實現這一評價目的,我們要樹立一種全新的美術課程評價理念與評價方式,反對通過量化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的評價方式,重視學生活動中的表現過程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及方式。因此我們評價學生不應該過於看重他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作品的優劣,而應強調對他們人格的尊重,強調他們在課堂上的發展,特別要關注學生參與學習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和教訓。

二、多元評價和美術教學

1、多元評價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教學過程,順利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學習潛能加以促進。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教師應該提供有益的反饋。同時,老師要求家長和社區對學生在課外的表現進行評價,共同幫助學生進步。多元評價重視收集學生日常的表現和教師指導的情況,以及課堂學習的信息,幫助教師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多元評價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它的體系構建不僅包括對課程、教材以及教具等各種構成因素的評價。

美術學科的教育評價是學校美術教育的重要環節,它可以為教學的改進提供可靠的反饋信息、質量監控和導向,更可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診斷、激勵和強化的作用。鑑於此,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要重激勵、重發展、重創造。

2、多元評價對美術課程具有很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美術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強調:應以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因素作為評價的基礎,注重評價與教學的協調統一,尤其要加強形成性評價既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發展,更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發展功能以及內在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評價的核心是促進學生的發展,要通過突出評價的過程性和個體的差異性等,建立發展性的評價體系。評價既要通過美術作業評價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更需要通過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其在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等方面的發展評價,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三、轉變傳統的錯誤評價觀念

美術教學評價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不敢轉變觀念,家長都以學生畫得好壞來評價學生的美術學習,所以就出現了評價的相對滯後。老師由於受到家長及社會的評價壓力,對學生的美術評價也產生了一些錯誤的觀念。

觀念一:(傳統評價)大部分教師都認為美術評價就是評學生的習作優劣,課堂上學生完成作業後,教師便憑主觀意識給出一個等級評價,既打分或優、良、及格、不及格等,學生被評分數高的就開心一點,但不知自己的習作好在哪兒,被打及格的同學也不清楚習作差在哪兒。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了,特長髮揮不出來,美術作業就流於形式了。如果教師把美術教學的形式轉化為活動形式,培養起學生的興趣,就能使學生學習有激情,隨着激情轉化為成功。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給予學生鼓勵,滿足他們的興趣,然後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評價,以一種開放的、現代的藝術眼光去看待和品評。讓學生能自信面對每一件事,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觀念二:(傳統評價)教師以傳統的眼光看待每一幅習作,往往以畫面乾淨,比例適當,造型準確等為標準來評判。這樣就抑制了中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表現力,不敢大膽表現自己對事物的理解。同時傳統評價也有形式單一的缺點,因為它影響學生個性與能力的培養,不利於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心理學家認為創造力是一種心理現象,是大腦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定反映方式。我們老師就是要把美術教育定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促進人類發展的首要任務來完成。為此,教師要科學地看待每一個同學的作業,不要按照“像與不像”或哪裏的顏色沒塗均勻等來評價。相反要用肯定、讚美、鼓勵的語言來讓學生知道他們是多麼的了不起,每一幅作業都各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點。這種做法就不會束縛學生的創造力,而是強調學生的創新意識。

觀念三:(單一評價)老師在對學生期末美術成績評定時,只採用簡單的“一畫定成績”(即讓老師出一個考試題目,學生畫一張來交)的做法,是不好的。因為這樣做不僅未能很好地體現培養學生多方面素質的要求,同時也忽視了美術評價的全面性。要讓學生不僅學到會畫,更要學到會欣賞,分辨別,思考什麼是美,什麼是醜。

基於上述的錯誤觀念,構建一種全面的、完善的,重過程、得創新的美術教學評價體系尤其重要,我們要讓評價成為連接教師、學生、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使學生有興趣學,學得好,學得久。真正讓評價成為美術教育的堅實基石。

美術教學論文 篇八

從當前專業的教學情況看,在這方面還缺少一個教師教學行為規範,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學專業的成績,由任課教師來打分,不能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完成的作業水平,帶有教師個人偏好和侷限的觀點,為了能對學生專業成績的評定達到規範,就要有一個規範的制約文件,建立美術專業教學行為規範的制度並使用到專業課的評價中去。這樣的行為規範建立能更好會更有力地支支持教學質量監控,從而更好地落實國家對培養美術人才和服務地方的宗旨。

一、利用教研室在教學環節中的質量監控

教研室是教學督導的重要組織,同時是教學質量監控的基礎。怎樣發揮教研室在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作用。在落實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課堂教學環節中的過程,掌握好課堂教學環節中的質量關。這對於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更好地掌握基本要求,在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的指導下,教師能很好地在教學環節的開創性作用,要建構教師聽課制度,要求教師把精力投入到教學質量中去,才能起到教學質量監控的作用,使教研室發揮監控組織的作用。

二、技法課教學模式

1、單元式集中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行單元式教學模式,尤其是在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能教學中,執行好教學計劃,從時間分配、教學質量、作品數量多方面嚴格要求,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認真、切實的訓練,使學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識得到充分的提高和保證,學生應在這種規範中踏實完成單元式教學的任務;教學中也要使學生高度認識藝術工作的踏實性,藝術工作本身其實就是一種踏踏實實的勞動。很多學生,他們對於藝術其實是很真誠的,但是打功底決不能急於求成。規範的教學模式是我們教學質量的保證,特別規範的基礎教學,其目的是為學生打下必要的基礎,努力使知識豐富、技能全面、技法成熟,善於表現主觀的意識。另一方面要靈活把握教學環節。嚴格的教學秩序不是一層不變的規矩,而是教學實踐環節中,不斷提煉、思考、總結而來的,並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的。應該多從教學質量和教學環節中探索出來,其根本目的就是靈活把握教學尺度,從美術教學的本質和規律出發,努力為單元式教學尋找教學契機,讓學生靈活地參與專業學習,使之知識層面更加豐富,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學習效果更加良好。比如:對專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應該啟發學生思考,教師多示範,教師根據學生個人特點進行個別輔導,以構圖為主,物象記憶為輔,讓學生利用時間畫一下對象的感悟,可以借鑑優秀的範畫進行比較練習,加深學生對物象的感知。在規範教學中,教師應該以豐富知識和經驗指導,在學習上多思考、多練習、多提問,這樣促使教學質量的提高,改變那種上幾節課收幾張作業式的教學規範。

2、技法課創新意識在技法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挖掘,應該在教室裏結合學生的自身條件,啟發他們走創新的法則,要讓學生思想領域開闊,同時發現學生的個性特徵,特別是民族地區的學生,鼓勵他們的創作熱情,學生的地域性差異會帶來不同的思想,教師應該激發他們的創新觀念,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教師肯定、引導,就能促使學生對教學課堂的強烈興趣,同時善於發現學生在繪畫中所流露出的興趣和愛好,促使學生有興趣於某一種表現手法,使之認識自我,充分調整自我學習的結構和進程。留給學生充裕的空間,在肯定學生作品時,要點評出學生的創新意圖,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教師個人的觀點去點評斷。

3、技法課示範畫的運用美術教學在技法課中經常通過運用示範作品作為繪畫技法的分析與指導繪畫。如果只是把示範作品放在教室裏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和思考那就太隨意了。由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非常被動的,他們的理解能力比較欠缺,示範作品是老師個人對物象的認識和表現,有一定的技法含量,不太能從中體會到示範畫的意圖,只有通過教師不斷地去指導學生賞析示範作品,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在教師點評示範畫時,點評的指導意義才能有更大的作用。其點評的目的就是給學生在認知上以及理解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使學生的繪畫創作中突出自身創造的特點和個性,點評示範畫時,一定要做到從理論到實踐的各個環節,從創造到展示技法的講解,同時對照範畫作品一一闡述。讓學生從存在的問題、疑惑中找到答案

4、表現技法的訓練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形式完全不同,在練習過程中沒有統一的要求和標準的答案,就色彩而言,是對物象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提煉,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理解形式,比如,在觀察一幅繪畫作品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就像古代傳説的美女“西施”一樣,每個人就有自己心目中的“西施”形象。因此,美術專業技法課的教學就是以現實物象為基礎去獨自理解,在觀察中得到自己的結論。學生在繪畫過程中去探索與眾不同的東西,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個別指導,只有通過這樣的形式才能做到教與學的互相促進,不能武斷地去全盤按照一個要求去講評指導,這樣是很不利於教學的,同時也不利於學生自我特點的發揮。

三、結束

通過教學的改革和構建教學平台,緊扣改革的成果進行展示,使整個教學在改革環節中發揮紐帶作用,把技法課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教學形式中對“作業展覽”的理解是不僅僅指作業展覽本身,要把作業展覽現場活動之前的準備和之後的後續活動包含其中。在這個平台上轉動的既有學生作品,更有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等圍繞各種形式內容的作業展覽形成的交往和對話,由此而構建出一個促進學生都能獲得發展的教學平台。

美術教學論文 篇九

一、民間美術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民間美術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的智慧結晶。我國民間美術中的剪紙、年畫、泥塑等,都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精神寄託。同時,民間美術是民間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藴含着我國民間文化中的世界觀、審美觀以及特有的民族精神,所以,民間美術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具有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作用。隨着全球化趨勢的逐步發展,外來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衝擊越來越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我國的一些青少年對中國傳統文化認識不足,誤以為這些帶着鄉土氣息的民間美術已經過時。中國傳統民間美術面臨着淡出人們視野的危險。因此,在高校美術教學中加入民間美術欣賞也具有傳承民間美術文化的作用。隨着工業文明的發展,大城市中的人們越來越青睞尚保持原始性的鄉村或邊陲城市。尤其隨着最近幾年旅遊業的發展,那些原本不為外人所知的具有原始風味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喜愛,如印染、刺繡等。這些帶着傳統印記的民間美術不僅具有欣賞價值,還具有實用價值,因而在高校美術中引入民間美術,還可以促進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利用。我國傳統民間美術形式繁多,很多都與文化相互聯繫。所以,中國民間美術還具有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文化生活的作用。

二、中國民間美術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要在高校美術教育中應用中國民間美術,使它起到傳承傳統文化的作用,教育者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提高教師的文化修養和專業水平

要在教學中正確運用民間美術,就需要教師具有一顆熱愛中國民間美術的心。教師要深刻理解民俗民情,具備較強的民間美術審美能力,同時還要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深刻的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努力學習我國的傳統文化,提高對民間美術的欣賞能力,這樣其才能將民間美術與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民間美術的審美能力。在學習民間美術、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對傳統民間美術進行創新,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創造適合民間美術發展的大環境

近年來,隨着有識之士的呼籲,各地逐漸重視民間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要使中國傳統文化長盛不衰地發展,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還要創立適合民間美術文化發展的大環境。如,在高校開設民間美術欣賞課程,普及民間美術知識,教師要求學生在建築設計、裝飾中大量使用民間美術元素,使民間美術文化全方位、多元化地發展。

3、增加民間美術教學的內容

中國民間美術具有豐富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其不僅有欣賞價值,還有實用價值。如,一些造型藝術如壁畫、雕塑等;民俗藝術如刺繡、服飾、器皿、剪紙、皮影等。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這些民間藝術成為人們追求精神生活的主要載體。隨着社會的發展,一些具有優秀傳統的民間美術逐漸失去了市場,為了挽救這些瀕臨滅絕的藝術,高校應該將其作為美術教學內容加以宣傳,可以組織學生成立興趣小組的形式宣傳這些民間美術,如成立雕塑小組、刺繡小組、剪紙小組等,不時舉辦刺繡展、雕塑展、剪紙展和皮影展,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擴大了這些民間美術的影響力。總之,高校美術教學要傳承民族文化,這才是美術教學的目的,因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