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美學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6W

美學論文【通用多篇】

美學論文 篇一

現代人在口腔健康與美的投入上越來越大,口腔醫學美學應運而生。下面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口腔醫學美學論文,希望你會喜歡!

【摘要】 目的 探討口腔正畸學研究生進行口腔醫學美學教育的必要性。方法 結合當前國內口腔正畸學研究生的美學教育現狀,分析口腔正畸學與口腔醫學美學的關係,討論口腔正畸學研究生口腔醫學美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結果 口腔醫學美學教育有利於提高口腔正畸學研究生的綜合素質。結論 口腔正畸學研究生應加強口腔醫學美學教育。

【關鍵詞】 口腔醫學;正畸學;美學;教育,研究生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中美學教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視。21世紀是審美的時代,美學教育要把培養“審美的人”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與此同時,審美時代也給美學教育提出許多新的課題。口腔醫學美學是口腔醫學與美學交叉和結合的邊緣學科,是醫學美學中的一個應用分支,口腔正畸學作為口腔醫學的一個分支,與美學關係十分密切,並與美學相互滲透。口腔正畸學在世界醫學教育中屬於畢業後教育,目前我國的臨牀口腔正畸醫師的培養主要是通過研究生教育或進修生教育,其中研究生教育是較為理想的一種口腔正畸學醫師教育方式。因此,在口腔正畸學研究生中普及和加強口腔醫學美學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1 口腔醫學美學及口腔醫學美學教育概念

口腔醫學美學是醫學美學中一門具有直接實踐性的應用分支,是一門研究在維護、塑造口腔頜面部健美的創造性活動中體現出來的一系列醫學美現象和醫學審美規律的科學[1]。口腔醫學美學教育即口腔醫學審美教育,是指從口腔醫學領域的特殊性出發,通過各種形式的審美活動和審美教育措施,培養和發展口腔醫師的專業審美意識和審美心理,提高他們在醫學審美實踐中感受美、鑑賞美、運用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2 口腔正畸學研究生進行口腔醫學美學教育必要性

2.1 口腔正畸學與美學的關係

美國著名牙醫、美學牙醫學創始人PINCUS指出,美學牙醫學是繼生物學、生理學、機械學之後的第四維臨牀牙醫學。西方和日本均將美學作為牙醫學院的必修課程。口腔正畸學是口腔醫學中的一個專科,是研究各種錯畸形的病因機制、診斷分析及其預防和治療的科學。其研究的解剖範圍是人類容貌的敏感區之一——口腔頜面部;其研究內容——錯畸形是一類影響外貌和功能的畸形,世界衞生組織(WHO)將其定為“牙面異常”。口腔正畸學的基礎理論、科學實驗和臨牀實踐中藴含着許多美學的思想和原理,著名正畸學家GRABER曾指出,口腔正畸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統一,這高度概括了正畸學與美學兩者密不可分的關係。

2.2 口腔醫學美學在口腔正畸學中的作用

口腔醫學美學作為一種方法手段對口腔正畸學臨牀具有實踐和指導作用。利用美學手段可以處理正畸學中的一些單純用醫學手段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牙齒與顏面審美的協調關係是口腔正畸治療的目標[2],在臨牀正畸學的診斷,矯治方案的設計,臨牀矯治技術中,處處可見美學蹤跡。如面部的對稱性,前牙的中線,牙齒與面部以及病人的性別、年齡、身高等的協調性,個體弓形的設計,微笑的美學設計,嚴重骨性畸形病人術前術後的矯治等均離不開口腔醫學美學理論的指導。

2.3 口腔正畸學研究生進行口腔醫學美學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我國現代高等教育提倡的是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為了適應當今的形勢發展,我國口腔醫學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高素質的、適應當代社會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要求的口腔醫學專門人才。

美學教育是一種高形態的素質教育,一個適應時代發展的高素質的正畸醫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觀,口腔正畸醫師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口腔醫學美學的知識和原理,才能對病人做出正確的診斷、設計並進行合理的治療,從而最終取得令病人滿意的既美觀協調又具有良好功能的牙列和顏面。如果一個口腔正畸醫師沒有紮實的美學知識作指導,只會簡單地排齊牙齒,而不顧牙齒的垂直向位置、近遠中位置、脣齒關係、笑線的問題、微笑的問題,那這隻能是一個牙匠而非合格的正畸醫師。

口腔正畸學研究生是未來的口腔正畸醫師,只有加強他們的口腔醫學美學教育,才能使研究生的人才培養真正實現由“單一型”向“複合型”、由“技能型”向“藝術型”、由“匠人型”向“文化型”的轉變。

3 目前我國口腔正畸學研究生口腔醫學美學的教育現狀

口腔醫學美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目前在我國各醫學院校口腔正畸學研究生的課程設置中口腔醫學美學課程的開設尚不統一,只有少數院校在本科教育階段將其設為必修課,如安徽醫科大學口腔醫學系、大連醫科大學口腔醫學系等,是國內比較早將口腔醫學美學作為必修課的醫學院校[3,4],但大多數醫學院校仍把醫學美學或口腔醫學美學作為選修課,而且教學力量薄弱,專職的美學老師很少,多由其他專業的教師兼職,尚無統一規範的口腔醫學美學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在摸索之中。

4 加強口腔正畸學研究生口腔醫學美學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4.1 普及口腔正畸學研究生的口腔醫學美學教育

雖然有些醫學院校已經在本科生教學中將醫學美學或口腔醫學美學作為選修課,但選修率並非100%,而且學時有限。口腔正畸學在世界醫學教育中屬於畢業後教育,因而口腔正畸學在整個口腔醫學本科教育中的學時不多,主要介紹口腔正畸學的檢查診斷以及各種錯畸形的矯治原則,而對於臨牀各種矯治技術的講解比較簡單。本科期間也沒有正畸專業的實習,學生對涉及口腔正畸臨牀方面的美學知識的學習和認識無法深入,所以有必要在研究生階段進一步加強和普及口腔醫學美學教育。 普及口腔正畸學研究生的醫學美學教育,就應將口腔醫學美學課程列為必修課,使每一名口腔正畸學研究生都能接受這方面的的教育,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健全審美觀,提升審美境界,為以後的臨牀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4.2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目前,我國各醫學院校口腔醫學美學的師資力量還不夠均衡,大多數院校這方面的人才比較匱乏,是由其他專業的教師兼職,如美術老師、音樂老師、中文老師等,但是這些老師對口腔科學的知識瞭解較少,在講解與口腔知識有關的美學知識時,不能和口腔正畸臨牀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就不能保證講解的針對性和生動性。所以有必要加強口腔醫學美學的師資隊伍的建設,應對美學教師進行口腔相關知識的培訓,或對口腔正畸學教師進行醫學美學知識的培訓,使教師首先做到能將醫學美學的理論和原理同口腔正畸實踐融會貫通。

4.3 口腔醫學美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口腔醫學美學教學內容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4]。①美學的理論:該部分是整個課程的基礎,通過美學理論啟迪建立積極有序的美學思維,健全學生的哲學審美觀和藝術審美觀,提高對美的感悟、認識、品鑑能力。②醫學美學:指導學生探索口腔醫學與美學的結合點及其內在聯繫、規律,熔鑄醫學審美能力的基礎。③口腔醫學臨牀審美的理論和應用:這是口腔醫學美學的最終目標。這一部分內容要結合正畸臨牀講解,針對與美學有關的正畸問題,如牙齒排列的美學問題:牙冠的長度和寬度,牙齒的垂直向位置,近遠中向位置,脣舌向位置;並強化責任意識[3]。嚴格出科考試和畢業前的臨牀技能考試與評價。這樣,不僅考核了學生的臨牀技能水平,也評估了臨牀教學質量,對規範教學管理、加強教學工作有積極意義。顏面軟組織與牙齒的美學關係:脣齒關係、與微笑美學有關的笑線、切牙曲線、負性空間等進行講解。

口腔醫學美學的教學方法應採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一些與正畸美學有關的現象的照片和圖片,以及矯治前後病例的牙齒和顏面改變的資料等直觀地呈現出來,結合臨牀實踐講解,便於學生理解。

在學生當中組織一些病例討論,選擇典型的病例,先讓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的口腔醫學美學的理論知識,獨立分析診斷病人所存在的美學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和矯治方法,然後由教師進行講評,並給出實際臨牀矯治方案、矯治方法以及最後的矯治結果,最後讓同學根據該病例的矯治前後的過程寫出總結和體會,這種病例討論可以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經過這種理論與正畸臨牀實踐相結合的學習過程,可以使學生真正將審美的理論應用到正畸臨牀中,達到學習口腔醫學美學的最終目標。近年來,我科在口腔正畸學研究生的臨牀教學中採取了PBL教學法,即“以問題為基礎”、自學討論為主體的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5]。作者認為這種方法也可以嘗試應用於口腔醫學美學的教學中。

綜上所述,加強口腔正畸學研究生的口腔醫學美學教育是全面提升正畸學研究生審美素質,培養21世紀口腔正畸事業所需合格人才的需要,雖然這項工作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是相信經過廣大正畸學和美學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口腔醫學美學教育會越來越成熟。

【參考文獻】

[1]孫少宣。 口腔醫學美學的理論探討[J]。 口腔醫學, 1992,12(2):105?106

[2]孫少宣,唐麗麗,王光護。 美學在牙醫學中的地位和功能[J]。 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 2000,6(5):261.

[3]曲曉娟,劉鐵玉,張麗君。 口腔醫學美學課程的設置探索與研究[J]。 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 2001,7(4):207?208.

[4]孫少宣。 口腔醫學美學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 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 2003,9(6):363?364.

[5]陳杰,劉君,徐宏。 PBL教學法在口腔正畸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J]。 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 2006,42(2):177

美學論文 篇二

中國藝術歌曲中的音樂作品主要是由中國音樂家以我國的文學作品為基礎,將西方的鋼琴藝術及其作曲技法融入其中創作而成;而西方藝術美學歌曲的音樂作品主要是由歐洲的作曲家在十九世紀之初以經典詩篇為題材編寫而成。中西方藝術美學歌曲在鋼琴伴奏風格上有着各自的特點[1]。

一、中國和西方藝術美學歌曲鋼琴伴奏風格的區別

(一)創作題材方面

西方藝術美學歌曲的題材以歐洲的經典詩篇為主,注重典型性和寫實性,表達方式較為直接;而中國藝術歌曲的題材則以中國古典詩賦為主,注重意境和寫意,表達方式較為含蓄。例如,在西方藝術美學歌曲《魔王》和中國藝術歌曲《大江東去》中,雖然都有刻畫人物形象和性格的相關樂章,但《魔王》中的鋼琴伴奏直接塑造了人物的特性,用旋律線條及聲織體變化將父親對孩子的關愛和焦慮、孩子的恐懼和無助進行了直接而充分的展示;《大江東去》中的鋼琴伴奏則缺少對人物性格的直接表現,而是通過旋律的跌宕起伏,生動地描繪了詩畫般的歷史長卷,間接地展現了羽扇綸巾的英雄形象。

(二)審美方面

由於西方傳統美學非常注重美和真相的結合以及對藝術的認同,因而西方藝術美學歌曲更加註重模仿和再現藝術形象,其鋼琴伴奏通常以較為具體和直接的形式對藝術形象進行刻畫;中國藝術歌曲的審美價值來源於儒家和道家的美學思想,注重美和善相結合,以人性與自然的協調統一為追求,通過音樂抒發情感和表達道理是中國音樂主要的審美標準,同時還具有內斂含蓄的特點。因此其鋼琴伴奏通常更注重對韻味深長和朦朧遐想意境的追求,對藝術形象進行表現時追求意會和神傳,常常去實就虛。

(三)鋼琴伴奏的地位

在西方藝術美學歌曲中,鋼琴伴奏總是緊緊跟隨着演唱步調,能夠進一步強化和加深歌曲中的藝術形象,如《鱒魚》、《魔王》、《多麼幸福能讚美你》、《恆河上陽光燦爛》、《讓我們痛苦吧》等藝術歌曲都充分地體現了這種寫實的伴奏風格;中國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對獨立於演唱部分的“潛台詞”描繪得更多一些,這些“潛台詞”能夠對演唱起到渲染、烘托和補充的作用,如在《大江東去》中,對赤壁風光和英雄氣概進行了生動的描繪,其鋼琴伴奏更烘托了豪情氛圍,讓古戰場的烽火狼煙與作者的英豪情節相互映襯並得到昇華,鋼琴渲染填補了演唱部分詩詞意藴的缺失,使作品得以展現豪放浪漫的藝術古風,並能穿越時空震撼人們的靈魂[2]。

二、中國和西方藝術美學歌曲鋼琴伴奏技術上的特點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西方的藝術歌曲強調寫實,鋼琴伴奏着重對歌曲的音樂形象進行描寫,重點刻畫其精神與性格。西方的鋼琴伴奏常常能夠實現與歌曲演唱的融合,演奏技法具有傳統性及規範性,創造性及誇張性相對較弱。鋼琴演奏時柔美且相當圓潤,力度均進行細微的控制使節奏更為嚴謹及流暢,例如:舒伯特的《鱒魚》,鋼琴演奏時鱒魚歡快、靈動的身姿由連續滑動且節奏較快的六連音進行描繪,演唱階段時,鋼琴伴奏音用左手將歌曲節奏點穩健地敲打出來,同時節奏延伸感由變換音體現出來,彈奏時音調的準確性及律動性把握較好,增加了演唱節拍的穩定性。在樂曲中段,層層緊逼的16分音符推送及密集的6連音跟走,鱒魚遇到危險的緊張氣氛被充分體現出來,六連音及和聲始終貫穿於整個歌曲中,彈奏時以快速滑動的方式來進行體現,曲目的結尾、開頭、間奏部分中鋼琴音以輕盈且富有彈性的音調為主,加上滑動變奏的配合,鱒魚在不同水域嬉戲暢遊,活潑跳躍的場景被描繪得淋漓盡致。

中國的藝術歌曲較西方的藝術歌曲而言寫意感更為強烈,因此,藝術曲目的鋼琴伴奏着重對曲中的潛在台詞及曲外之音進行填充及擴展,鋼琴演奏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節奏及音色上,演奏時務必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要運用多元的手法對觸鍵音色進行處理,使其更為豐富化和多樣化,演奏時有很多對其他樂器進行模仿的部分,例如:《楓橋夜泊》曲目中的前面三個小節,鐘聲響起的方式是從遠到近,此處的鋼琴演奏對手指的力度要求較高,主要使用由弱漸強的表達方式進行彈奏。滑音於歌曲的第三小節出現,並貫穿於整個曲目中,演奏時需採用輕薄靈巧的彈奏方式對其進行表現,指尖迅速觸及長音,將江南漁火、裊裊青煙的畫面充分呈現,並藉此畫面表達作者孤寂的鄉愁[3]。

三、結語

中國藝術歌曲與西方藝術美學歌曲在審美意識、伴奏風格及文化內涵上有寫意與寫實的區別,這種區別決定了中國和西方藝術美學歌曲在鋼琴伴奏技法上的特色。在藝術歌曲的伴奏中,鋼琴伴奏者要對藝術歌曲的文化內涵、創作背景、藝術風格及演奏技巧進行充分的瞭解,掌握不同類型藝術歌曲的伴奏技法,準確表達出歌曲的精神實質及藝術內涵。

美學論文(3 篇三

很難過這門課那麼快就結束了,記得剛選上着醫學美學這門課的時候,自己還不清楚到底要學什麼,只想着這應該就是關於醫學的一些東西吧,本來就對醫學充滿着憧憬渴望,想着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對醫學有所瞭解,有所探索。但是隨着課程的深入,我發現雖不是我當初想的那樣,但我真的很喜歡這門課程,很喜歡老師的教學。

下面是我對這門課程內容的簡要總結以及我對它的認識理解:整個課程共分為五講。

第一講:美學概論。

美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主要講的是美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力量在社會實踐中所賦予客體對象積極、正面、肯定的以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品格或特質——對稱、協調、統一與和諧。美的基本形態有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科學美、技術美。

第二講:美感。

美感就是人們對於美的感受和體驗(狹義是指審美感受,既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構成審美關係時,審美主體所產生的綜合心理反應。廣義的美感是指人類的審美意識,它是在審美感受的基礎上,不斷積累豐富和提煉審美經驗,逐步形成高層次的審美觀念)。美感的特徵是直覺性、愉悦性、超越性。

第三講:人體美。

狹義人體美主要指形體容貌的形態美。廣義人體美包括身材、面容、膚色、髮式、舉止、服飾等外在美,也包括氣質、心靈、性格、情志等內在美。

健美是人體是指在健康的狀態下的形式結構、生理功能、心理過程和社會適應等層面上全方面合乎目的的協調、勻稱,和諧及統一的有機整體。健康是人體美的基礎。軀體美是人體美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頸部、肩(圓潤、不下榻)、胸、乳房(豐滿、勻稱、柔韌、富有彈性、位置相對較高、不下垂)、背、腰(比例適當、粗細適中、圓潤靈活)、腹(腹部平坦、皮膚堅韌)、臂(手臂潔白細嫩、肩到手過渡舒緩、線條柔和)、手(修長、皮膚光滑、線條柔滑)、臀(圓滑、豐潤、富有彈性、曲線柔和流暢)、腿(白皙豐滿、細膩有彈性、小腿渾圓適度、腳跟結實)、足、皮膚(色澤、質地、彈性美)、毛髮(清潔整齊、自然、光澤、有彈性、疏密適中)。

第四講:容貌美。

容貌是人體審美的核心。容貌美的整體特徵有:對稱美、比例美、和諧美和曲線美。主要表現形式有:眼睛(大小適中、清澈明亮)、眉、鼻(鼻樑挺立、鼻尖圓潤)、耳朵、口脣(脣峯優美、顏色紅潤、脣角微微翹起)、牙齒(牙齒形態完美、牙齒顏色潔白)。

第五講:醫學美學的形式美。

主要分為醫學環境美、藝術基礎、語言影響和審美療法。醫學美學的產生是美學應用化趨勢的必然結果和典範。醫學的'藝術:真善美。

下面我闡述一下通過學習者門課程的心得體會,認識及感想。

通過這門課程,我對美有了重新的認識,對美的追求有了更高的境界,我的眼光視野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美的歷史發展長河中,由於各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綜合作用,人們不斷的追求着自身之美,奮力創造着社會的文明,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正如馬克思曾經指出的:“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隨着社會的發展,促使人類的審美意識不斷地向着更高的層次演進,激勵着人的生命意識的強化,內在情感的昇華,無限生命力的高漲。

因此,當代人對美有了更高更廣泛的追求。美,生活中處處都是,只要善於發現,世界便是多彩的。健康是人軀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現象。健康是美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在健康基礎上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失去了健康的人體不可能美。這便是美與健康的聯繫。

最後是對老師的看法。首先,老師個人和藹可親,特別愛笑,平易近人,能夠和同學們融洽的溝通,感覺有孩子般的性情,這是我最喜歡的。然後就是在教學方面,老師教學態度嚴謹,課上很認真很有激情的為我們授課,並積極與學生溝通。教學內容也很廣泛,很有趣。經常講那些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有意思的東西,吸引到很多同學的眼球,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如果老師真的很想得到我的一些建議的話,我也只能説您不是嚴肅的,但我就是很喜歡您的這種教學方式的,我喜歡您講課的那種熱情,那種投入,喜歡您講課説話時的微笑,喜歡您講課舉例子的那種幽默傳真。

美學論文 篇四

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和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斷增強,西方音樂劇逐漸傳播開來,成為全世界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近幾年來,不少人開始對西方音樂劇中的悲劇美學進行研究,認為西方音樂劇中的悲劇美學藴含了不少動人心絃的藝術元素,本文就深入淺出的對西方音樂劇中悲劇美學的產生原因、構成因素、藝術價值等方面進行分析,試圖填補西方音樂劇研究中的一些空白。

關鍵詞西方音樂劇悲劇美學

在人類漫長的的文化發展歷史中,西方古老的音樂劇是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據説目前我們能夠完整欣賞的劇本且有史可記載的,就是西方的古希臘音樂劇。西方的音樂劇中的音樂風格多種多樣,不拘一格,不受到任何公式化模式的約束。音樂劇的作曲風格分為爵士、搖滾、鄉村音樂、迪斯科、靈魂樂等,其中不少也採用了混合式的作曲方式,融入了多種音樂元素。隨着時代的發展和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斷增強,西方音樂劇逐漸傳播開來,成為全世界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許多音樂劇作品不僅在對傳統的創作手法進行了創新,還大膽地引入了異域的許多音樂元素,使得西方音樂劇成為一門兼容幷蓄的豐富藝術。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音樂學者和相關研究人員開始加大對西方音樂劇的關注。尤其是近幾年來,不少人開始對西方音樂劇中的悲劇美學進行研究,認為西方音樂劇中的悲劇美學藴含了不少動人心絃的藝術元素,本文就深入淺出的對西方音樂劇中悲劇美學的產生原因、構成因素、藝術價值等方面進行分析,試圖填補西方音樂劇研究中的一些空白。

西方音樂劇中加入悲劇因素的重要原因

從古至今的藝術史上,能夠打動人心的藝術作品往往都不是喜劇而是悲劇,無論是西方古希臘中的《美狄亞》、《奧德賽》還是中國傳統的《霸王別姬》、《梁祝》,無一不是以悲劇的情節內容和表現形式扣人心絃。西方音樂劇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藝術與經濟結合的產物,尤其是好萊塢音樂劇,既要講究藝術的價值性,又要考慮是否具有商業價值,這就要求西方音樂劇不得不越來越多的考慮加入悲劇因素來吸引眼球。現代西方音樂劇中的悲劇元素由現代的歌舞手段來進行演繹,將歌唱、舞蹈、佈景等音樂元素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其悲劇的渲染力就更加強烈了。想要充分的表現出西方音樂劇的魅力,那麼悲劇因素就是不得不重視和表現的。音樂劇的創作要調動一切手段和形式為劇情演繹故事而服務。西方音樂劇的不斷多樣化發展,促使我們嚮往能在更大範圍裏和更高層次上展現音樂劇中悲劇美學的表現力和審美功效。

悲劇因素和西方音樂劇的結合,從很大程度上要求我們能夠積極發揮想象,進行創造,以求最大程度的達到音樂劇出神入化的完美表現力。 西方音樂劇中悲劇美的表現方式

1.通過音樂旋律詮釋音樂劇中的悲劇美

音樂劇中號的旋律,往往可以引起演員和觀眾的情感共鳴。雖然有的西方音樂劇的台詞十分宂長,但是感人至深的旋律卻可以彌補這一不足。西方獨特的詩化語言和演員演唱的旋律通過良好的結合,輔助以佈景、道具等,常能將音樂劇推向高潮。以著名的悲劇式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例,此部音樂劇本身就是一個極為悽美的愛情悲劇,故事情節中就具備了“悲劇美”的潛質。當音樂劇發展到高潮的時候,尤其是男主人公殉情的時候,此時全劇的高潮來臨,小提琴演奏出哀怨婉轉的主旋律,甚至輕而易舉的就達到了催人淚下的感人效果。此時此刻,在旋律的指引下,一部音樂劇隱藏在悲劇因素下的巨大美感被無限的放大出來,不得不説為音樂劇的表現力增添了十足的色彩。

2.通過舞蹈等織體語言表現音樂劇中的悲劇美

西方音樂劇中的舞蹈動作以及其他肢體語言也都嚴格表現出“動作性”的藝術特性,音樂劇通過演員流動性的動態肢體語言來塑造音樂劇中的形象,並且反映音樂劇中的美感。很多音樂劇的創作者利用舞蹈和戲劇的共同衝突來抒情達意,他們通過音樂中節奏的變化而變化演員的舞蹈動作,其動作幅度的不斷變化能夠來表現塑造形象的內心情緒變化。例如音樂劇《紅色的天空》中,為了表現黑人所受到的種族歧視以及其他種種悲劇,演員採用了爵士舞步,雖然這和傳統的音樂劇有很大的差別,卻很好的融入了黑人本土的音樂元素,大力量的舞蹈動作恰如其分的表現了一種內心的悲憤之情,讓觀看之人也不得不為之感歎。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不難發現,西方音樂劇注重的美學很大程度上要服從於感覺和感知,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對觀看者造成視聽上的強烈衝擊力。西方音樂劇越來越重視悲劇美的演繹,就是為了突出這種心理和感覺上的強烈衝擊力,並使觀眾與整個音樂劇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