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美術學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1W

美術學論文【通用多篇】

美術學論文範文 篇一

高中美術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美術學知識,為學生以後更好地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美術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都要和學生的審美特徵以及認知習慣相適應,這樣才能喚醒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學生好學、樂學。美術教材上的內容雖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由於學生接觸的太多,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教學活動。

2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教學過程

新課改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作品的創作和產生過程,以讓學生體驗真實感。比如,可以根據美術作品的產生過程編排相應的故事或情景劇,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驗情感,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加深了對美術知識和歷史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激發了求知慾。另外可以組織學生到真實的場景寫生,如讓學生觀察下雨時大自然的景象、下雪時的雪中美景等。通過讓學生體驗真實的場景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創作慾望,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情趣。新課改提倡體驗式教學方式,但這種體驗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的觀察,而是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在體驗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觀察和體驗,增加教學過程的針對性,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對體驗式教學方法進行有益探索,讓學生在通過體驗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情趣。

3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的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一般是教師先對上堂課的內容進行提問以鞏固舊知識,然後講解新知識,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最後佈置課後作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起着主導作用,學生完全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學習,這種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教學模式不利於學生的發展,與新課改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欣賞、討論、講解和訓練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問和困難。欣賞美術作品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環節,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鼓勵學生對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對學生存在的疑問要進行有針對性地解答,同時要加強課堂練習,並把課堂訓練貫穿於教學全過程。通過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主動投入到美術學習中來,從而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4提高教師的美術專業用語水平

美術學論文範文 篇二

美術教育大學畢業論文

關鍵詞:高職;美術教育;學生審美;提升

在當前我國教育行業不斷大力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形勢下,原有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化社會的整體發展進程,也不能滿足現代學生的整體學習需求。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已經逐漸將素質教育作為各個院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素質。我國素質教育當中包括思想、文化、身體以及審美等等,素質教育最注重的就是學生的德智體美全方位發展。而其中,審美素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部分,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高職美術教育過程中,要將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作為教育中的一部分,與教學內容有效結合,這樣才能夠有利於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以及人文精神。

一、高職美術教育對學生審美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分析

(一)培養高職學生的人文精神

在高職美術教育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培養高職學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世界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物質文明的整體建設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和作用。在這種形勢下,藝術作為人文科學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夠將真實的社會現狀以及藝術靈魂反映出來,學生學習藝術、培養學生自身的審美觀,有利於幫助學生逐漸在實踐當中找回真實的自己。人文精神的培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逐漸將其自身的自我性開發出來,而且能夠打破傳統美術教學的侷限性,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提升其自身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懷。

(二)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對高職學生進行審美能力提升的過程中,有利於其自身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在前教育行業不斷大力改革和深入的形勢下,我國在人才、質量以及數量結構方面與之前相比,都有了明顯的改變和提升。雖然我國經濟一直保持持續增長的狀態,但是我國經濟仍然處於轉型期當中,對於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化,也越來越複雜,特別是在當前現代化社會當中,對人才自身的創新能力要求也都有了明顯提高[1]。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屬於一種多元化的培養措施,其自身的人文精神將創新理念也一併融入到美術教育當中,美術藝術自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創新性,所以在這個基礎上,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二、高職美術教育對學生審美提升的現狀分析

(一)對美術課程的整體重視度不夠

在高職美術教育過程中,由於之前受到一些傳統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影響,所以很多高職院校對美術教育的重視度仍然不夠,沒有意識到美術教育實施的必要性。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小美術學科教育也在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美術課已經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一門課程,而逐漸變成了必修課中的一種。因此,相對之前而言,無論是教學方式,或者是教學內容也在不斷的完善和優化,促使美術教育效果也有了明顯的提升。高職教育中的美術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滯後性,一般來説,大多數都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出現,在對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上,也遠遠不如其他學科[2]。而美術課程納入到選修課程當中,不僅沒有被告示重視,反而學生大多數情況下,也只是看重結果,對學分、成績比較重視,對課堂的實際教學情況並沒有給予一定的重視。這樣不僅不利於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而且還會很容易給學生造成美術課程學習的消極影響。

(二)課程體系太過於陳舊

美術教育是通過對美術作品自身的特點、流派、內涵以及時代變遷等各種各樣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不僅對我國國內美術作品有深入的瞭解,而且還對國外的一些優秀作品進行了解和分析。這樣才能夠在對這些作品的瞭解過程中,逐漸提升其自身的鑑賞,形成具有學生個人特色的審美觀念。但是當前現有的高職美術教育體系太過於陳舊,很多內容都走形式化路線,無論是對學生的學習還是教師的教學來説,都在無形當中形成了嚴重的阻礙影響。學生在開設課程方面,一直沿用傳統的方式方法,並沒有與時俱進,也並沒有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結合[3]。很多院校在開展課程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仍然以鑑賞為主,並沒有與設計、建築等一些新興行業進行有效結合。與此同時,在教學方法上也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很多教師都是按照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導致實際教學內容與美術學科的整體發展背道而馳。

三、高職美術教育對學生審美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無論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興趣無疑都是學生最大的學習動力,對於高職美術教育來説,也是如此。教師要利用多樣化的方式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在引導學生用心對日常生活進行觀察,促使學生能夠將正確的審美觀念應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大自然當中,對其他的一些領域進行認真的觀察和分析,從中發現不同領域的美。教師應當逐漸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侷限性,利用一些新型的教學模式來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當中[4]。在對新課程進行導入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大文學家自身對一些經典美術作品的描寫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培根的“談美”、李澤厚的“美的歷程”等書中就有大量對藝術的描寫,這些描寫更加的詳細,會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就會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改善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高職美術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都比較落後,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在課堂上都會開設一些中外名畫欣賞的課程,在對課程的整體選擇上比較少。教學內容也單一,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美術作品進行簡單的概述之後,陳述一下有關作品的人物、背景等等,並沒有對美術作品進行深入的討論和分析。針對這種情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從自己的審美能力和教學水平提升方面着手,在保證教學內容豐富多樣的基礎上,要利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來將這些內容傳達給學生。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討論,在課程開始之前先進行一切的預習活動,這樣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5]。比如在欣賞文藝復興時期畫作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單純知識的講解,傳遍成為誘導式啟發式的教學。在課程開始之前,將學生按照個人能力公平分為幾個小組,引導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對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歷史背景、社會環境、思想意識形態等內容進行資料的蒐集和整理,在課堂上的時候進行討論,最後安排一個代表來對自己小組的觀點進行陳述。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高職學生審美能力進行提升的過程中,不僅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而且教師自身的審美能力也需要有所提升。高職美術教育在實施過程中,為了達到學生審美能力有效提升的根本目的,在課程教學內容上要進行改革和創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觀,有利於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意識和習慣,有利於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和美術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羅詩琦。淺析大學美術教育在提升學生審美觀上的應用[J].藝術品鑑,2015(05).

[2]徐莉。高職美術教育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思考[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6).

[3]韓劍南,鍾芸梅。淺談高職高專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與提升[J].程度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7).

美術學論文範文 篇三

該案項目位於深圳和香港的交界處,蓮塘/香園圍口岸聯檢大樓的建設用地有兩塊,西側是香園圍口岸,東側是蓮塘口岸,中間深圳河穿流而過,周邊有部分住宅用地。整體建築用地規劃合理,分區明確,聯檢大樓功能齊全,周圍還設有貨檢設施、配套政府辦公設施、停車場及園林綠化等必要設施。道路系統完整流暢,交通便利。EDA建築的設計者對基地分析研究後發現深港雙方基地成一定的夾角關係,正交柱網無法妥善處理平面佈局關係,因此突破性地多引入一個向量;同時通過對條狀薄片進行打結試驗,發現在極限狀態下,結形成的幾何形體水平投影為正五邊形,由此確定採用正五邊形作為該項目的核心設計元素。此次建築表皮設計手法是在五邊體中交叉疊加的特點基礎上進行數字變換,形成立體編織的視覺效果(圖3),與屋面呈一定角度的片狀太陽能構件可以提高太陽能轉換效率,建築外牆材料採用綠色建材金色銅板和灰色鈦鋅板。由於此方案設計造型及外表皮相對複雜,因此整個設計運用了數字設計的手段,從概念創作到最終成圖,一氣呵成。

2技術手段

2.1金屬材料建築表皮技術優勢

金屬表皮已經成為當下十分流行的趨勢,鋁合金、鈦鋅合金、銅等材料等在建築設計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金屬具有穩定的物理性能,正如金屬具有延展性,能被彎曲、扭轉以及變形,卻不影響本身特性。同樣金屬表皮耐久且具有自潔性能,並且規模化車間的生產減少了現場施工量,易於加工,促進了生產效率提高。金屬本身的耐腐蝕、耐久性都較其他材料要強,以金屬構建形成的建築表皮甚至能夠獲得與建築主體結構同步的生命週期。預裝配化施工,縮短施工週期。金屬的材料性質決定了其可以在工廠中大規模加工生產,進而在工地進行組裝,極其便於施工,能夠大大的縮短施工週期,降低了人工成本。現代技術不僅能讓金屬表皮能夠創造新穎的外部形象外,而且又能起到保護與創新的雙重作用。透過金屬表皮,原有建築透過金屬表皮傳達出歷史的信息,視線又會被其所表現出的不確定性所吸引,傳統與現代在輕薄的表皮上得到同時呈現。

2.2金屬材料建築表皮的節能與環保

蓮塘/香園圍口岸聯檢大樓概念設計是通過大量的節能設計計算的,例如輻射計算、對銅、鋅板角度的模擬測試等,該設計力求符合當今低碳節能的設計潮流,達到一個綠色建築應有金屬表皮的拆卸或重新安裝比較方便,能回收循環再利用起到生態節能的作用。環保在材料的應用上也尤為重要,金屬表皮能夠減少污染的產生,可以有效地過濾太陽輻射,並且能夠配合自然通風、太陽能照明取熱等節能技術(圖5),保證了室內實現向外滲透地最大可能性。與此同時,金屬材料的可重複利用性減少了材料的浪費,並且採用預處理技術減少二次污染。金屬材料是回收率最高的建築材料,常用的金屬製品廢棄之後有75%可以回收再利用,而銅的回收率則達到了100%。另外,金屬材料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環保材料。

3技術美學

3.1新美學基礎

20世紀以來,建築表皮逐漸地從結構的束縛中解脱出來,在建築師們的不斷的嘗試與創新中,通過運用新型的建造技術拓寬金屬的材料形式並挖掘材料更深層次的表現潛力,形成金屬材料多元化的建築語言。如今,金屬早已成為一種重要的表皮材料,引領着當下十分流行的表皮發展趨勢。各種新型的合金、衝孔、板網、格柵或編織網形式的金屬材料在幕牆及建築屋面系統中得到廣泛地應用。我國對技術美學的研究不斷地拓展和深化,在借鑑與吸收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索一條符合中國當代技術美學理論與內容的體系。目前國內認為技術美是技術美學的最高範疇,它是技術活動和產品所表現的審美價值,是一種綜合性的美。從構成來看,技術美主要內容是功能美,也包括形式美和藝術美。新美學的基礎必須建構自己獨特的觀念及範疇體系,揭示其自身研究領域的審美規律。

3.2技術美學產生根源

目前國內技術美學研究大多是關於基本原理的研究,對技術美學思想史的研究還很少。並且,對西方技術美學思想產生、發展的介紹也只限於西方工業革命以後,如新藝術運動、包豪斯及工業設計的興起、發展過程等等。其實,技術美的創造不只是大機器生產出現以後才有,技術作為人類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它不僅包括機械化工業技術,也包括工業革命之前的手工技術。因此,技術美的創造及其思想也不只是工業革命以後才出現的。正如竹內敏雄所指出的:“一般意義上的技術同人類歷史一道自古以來就存在着,古代的手工藝也好,現代的工程技術也好,都包括在內。只是在它們之間,功能的效率相差懸殊,而只要隨着那一種產品都符合各自的目的,並伴隨着那種程度的美的效果。那麼,在它的技術美的結構上就沒有本質的差異。”

3.3技術美學發展趨勢

現如今,建築師越來越認識到技術對象的審美價值。他們試圖在自己的美學理論中對此加以分析,擴大研究視野,為理論體系納入新的內容。技術美學作為一門應用學科不能停留在形而上的抽象議論層次,而應具有強烈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用於指導當代物質審美文化建設。技術美學作為一門應用學科不能停留在形而上的抽象議論層次,而應具有強烈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用於指導當代物質審美文化建設。技術美學對實踐的介入主要通過設計活動來進行,它不僅為最佳而合理的設計觀提供思想基礎,也為設計活動提供理論指導。技術美學不只是美學自身的邏輯發展和延伸,更是人類實踐過程中審美創造智慧的結晶和運用。技術美學對實踐的介入主要通過設計活動來進行。它不僅為最佳而合理的設計觀提供思想基礎,也為設計活動提供理論指導。技術美學不只是美學自身的邏輯發展和延伸,更是人類實踐過程中審美創造智慧的結晶和運用。當代技術美學研究不應只是告訴人們什麼是技術美,更重要的是使人們懂得怎樣才能創造和實現技術美。技術美學研究不僅要解決帶有普遍意義的設計觀念、方法等宏觀問題,也應該關注設計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把技術美學的基本觀點微觀化、具體化,用於解決物質生產和生活領域審美創造中的許多複雜的問題。這樣,技術美學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4技術美學應用案例及總結

4.1半透明的金屬表皮

現代建築重要特徵是技術在建築藝術中的覺醒,注重發揮建築結構和建築材料的性能特點,不去掩飾它們,而是將其作為建築造型的表現要素之一。建築中的支撐結構與表皮的分離使表皮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膜結構,這種分層構造,為表皮材料提供了可能性,例如瑞士建築師赫爾佐格及德梅隆在美國舊金山deYoungMuseum中銅穿孔板的使用。穿孔板的紋理重現了陽光下斑駁的樹影意向,創造出詩意的建築(圖6)。

4.2承重的金屬表皮

OMA為PRADA舊金山店設計的建築表皮,採用橫隔板結構,將鋼骨架安裝在與基礎同標高的支撐結構上,使建築結構更加牢固。不鏽鋼厚度為25mm,使之滿足結構要求,並且在295mm寬交錯柵格上打圓孔從而減輕自重並擴大建築內外視野(圖7)。這些圓孔由水柱切成,從柵格、孔的分佈和大小中,能夠反映出不鏽鋼板可以承受的來自側向力的壓力,在壓力較小的區域可以只留下滿足結構需求的材料。

4.3金屬表皮對舊建築的保護

Peripheriques建築事務所設計改造了巴黎歷史中心附近校園的一棟建築。策略是在原有建築框架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改動,將原來的一個庭院改造為兩個,其中一個用ETEE膜加以覆蓋,十幾種不同圖案的穿孔鋁板構成了外部表皮,用一個Z型的斜面引導着人流和視線的到達。改造後的建築色彩豐富,在不同區域的顏色有助於空間方向感的定位。

5結語

美術學論文範文 篇四

運用作品比較的方法,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多角度地對不同作品做比較分析,使深奧的理論形象化,便於學生認識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並能產生深刻印象。要使這種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還應注意精心選擇作品,適時進行啟發、引導,講究科學性、典型性和藝術性。總之,運用作品比較方法,有利於釋疑解難,有利於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有利於學生對藝術審美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

素質教育、直觀性、教學方法

在國中美術欣賞教學中,怎樣將專業性較強且具有一定難度的藝術理論知識變得易董好學,使教學效果得到提高?經自己的探索實踐證明:運用作品比較,可以説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此列舉幾例來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美術欣賞中的音樂與繪畫:

現代教育論認為:教學活動是一種雙向的“知識對流”而不是單向地灌輸。所以雖然音樂是一種藝術門類中最為抽象的藝術,但音樂同樣也是表達情感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手段。如在進行中國古代人物技法的欣賞教學時,通過蘇州彈詞《新木蘭辭》地放送,請同學們進行瀏覽式欣賞兩張圖片,注意營造一種藝術氛圍,利用聲音的比擬,使學生接受音樂信息的同時,可以在頭腦中使學生直觀的瞭解認識我國傳統繪畫技法的多樣性,如採用工筆重彩人物作品與線描人物作品比較欣賞,工筆人物與寫意人物作品比較欣賞。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傳統繪畫以線造型的藝術特色,特選了風格迥異的作品進行比較(一般用實物投影或換燈片)。如梁楷的《潑墨仙人》與曾鯨的《李白行吟圖》進行比較欣賞,一簡一繁,各將其妙。學生從中強烈的感受了中國傳統線條的多樣性、生動性,以及一種韻律美,從而激發起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

二、美術作品中的對比與和諧:

事實上,中外的美術史早已證明“美既不是美術的唯一內涵,又不是美術的中心任務。美術作品中的一切都是有意味的藝術形式存在”。其實,在美術作品中的形式美這一節中,如果不很好的聯繫作品進行比較分析,學生往往會認識模糊。為此,在教學中我選擇了一些中國畫家題材內容類似的作品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讓他們看看畫家是如何來經營畫面的。如圖3林鳳眠的《靜物》中,直力的玻璃水壺和水中的魚。黑與白,背景上的橙與綠,都存在鮮明的對比,使畫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而潘天壽的《水仙》,花叢方向與造型在整體形式上非常和諧,然而在花叢大小位置,葉的交插與題字上又稍有變化。通過作品比較,加深了學生對美術作品基本藝術形式的認識。

三、美術繪畫中的製作技法比較

沃樂夫曾經説過,一切繪畫得益於其它繪畫的比得意於自然的多。因此,在進行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繪畫欣賞教學時,瞭解這一時期繪畫的主要特點以及代表人物的藝術風格,往往是教學中的難點。為此,我採用了一些具有説服力的作品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從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如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姜布魯各的《瓶花》。在進行作品分析時,我找到了一幅與其題材相似的作品進行比較,如另一位荷蘭畫家梵高的《向日葵》,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兩個時期的繪畫在用筆、造型技法上的差異,即“寫”、“畫”差別一目瞭然。

四、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

在欣賞中,將中西方現代主義繪畫欣賞作一比較,是教學難點之一。針對這種情況,我同樣採取比較的方法來突破這一難點。

眾所周知,藝術形象來源於大自然,而大自然賦予了人類的一切,同時也激發了人類的靈感和創作激情。如唐代青綠山水大師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他的作品標誌着山水畫中青綠體系的成熟。而《森林風景》為十七世紀荷蘭派畫家魯伊斯達爾所作。

這兩幅作品和後來的風景畫相比,他們的山水畫作風一樣,都屬於早期古典作風,但兩者的起點完全不同。課堂上學生興趣濃厚,討論激烈,你一言我一語,經過比較不難發現:風景畫本質上仍沒有獨立,它仍然是人的活動舞台,只是人暫時離不開前台而已。它不像中國山水真正脱離人物,山水畫是大自然生命的自我展現,風景畫則是大自然中的大自然,和利用照相機去攝取一片風景相同,這是山水畫與風景畫的本質區別。因此艾斯納指出:“任何一個藝術問題都不會有唯一正確的答案,而可以多作解釋。”

五、美術想象中自由自在的世界

美術學論文範文 篇五

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培養學生的運用藝術的美以及自然的美,並創造美的能力。發展美育,不僅是美育自身的要求,而且也能使學生受到道德薰陶,提升思想境界,有利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學業成績,有利於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有利於學生開展健身健美活動。也就是説,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更有利於學生德、智、體、勞全面發展。在獨自或合作完成美術活動、創作時,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學生總會產生審美體驗,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美術創新能力,學會評價美、欣賞美,培養了學生現實觀察能力,形成自己的美術素養。美術教育對於學生美術技能的形成和創新意識的啟蒙,對於學生良好的個性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

美術教師要想實現教學目標,產生預期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深入研究現行美術教材,並根據自己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年齡特徵,找出教材與學生的最佳結合點,使學生對美術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美術課由於以學生活動為主,且學生學習活動多種多樣,跟其他學科有着本質的區別,如果不認真組織教學,不管控好課堂,易造成課堂混亂局面,也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美術教師在課堂秩序混亂的情形下,有時對學生大聲批評、指責,甚至懲罰,但學生的逆反心理非常強,你越壓制,反而鬧得越歡。教師只有冷靜下來,用耐心和平靜對待,就能使學生慢慢安靜下來。另外,教師要潛心研究美術教材內容,發掘教材中易產生學生濃厚興趣的知識點,讓學生對所學的對象產生一種情感。如教師可以對美術課文的題目進行引發懸念的修改,可以通過欣賞學生優秀習作,使學生產生新奇感,有了主動學習的願望,課堂秩序就會井井有條,學習習慣也就自然養成了。

三、重視對優秀美術作品的賞析賞評

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重視美術欣賞教學,培養學生直觀認知感受能力以及抽象綜合思維能力,訓練學生全面、準確的觀察能力,創新、設計、實踐能力,以及在美術活動中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美術欣賞教學不能讓教師一直在講解、灌輸,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品味、感受。而學生出現疑惑時,也正是教師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最佳時機。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多角度、多渠道進行感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直覺印象。更重要的是,教師不能只停留在這個層面,要積極鼓勵學生對美術作品在欣賞的基礎上,展開評價和評論。教師可以讓學生評論作者所處的年代、作品的內容、表現手法,以及作者、作品在美術史上的地位和影響。而且,評論的重點還是要放在作品本身的內容、形式上。至於評論的深度跟學生的審美體驗、文化素養、知識水平有着直接的關係,不要求全責備,可以學生評論,教師評論,也可以學生評論,教師總結。例如,對於齊白石老人的作品,在總結其特點的同時,教師可以拿出齊白石的幾幅畫作讓學生欣賞、評價,讓學生得出齊白石的畫上的動物跟真的一樣,充滿活力,特別是畫的蝦在水裏,透明、活潑,最後讓學生得出結論:畫家筆下的動物妙就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樣,就激發了學生對美術創作活動的渴望,培養了學生的社會意識。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實踐活動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生整天上課、考試,學習、生活緊張,校園生活枯燥乏味,環境沉悶,嚴肅緊張,長此下去,對學生身心健康會帶來一定影響。美術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常見的生活用品當材料,進行手工製作,如用黑豆、黃豆、紅豆、綠豆以及各種顏色的樹葉等,拼貼自己喜歡的或者教師要求的圖案。這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參與各種美術活動,進行美術製作,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在美術學習、製作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為了調動學生美術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採用小組競爭的方法,進行集體表彰,還可以獎勵學生看一些與美術相關聯、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給學生一些不一樣的視覺印象,可使學生從中學習畫面的美感、形象的刻畫,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