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素質教育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6.99K

國小素質教育論文【通用多篇】

中國小素質教育論文 篇一

《淺談國小素質教育》

[摘 要]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就是要幫助學生增強和發展其主體性,使其逐步成長為社會生活的行為主體。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關鍵還在教師。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應僅僅面向那些分數高的學生。就國小應如何進行素質教育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素質教育 培養 自強 自立

素質教育教師素質主導作用教育事業涉及千家萬户,關係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只有端正教育思想,才能實施創造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才能切實保障青少年一代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素質教育“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兒童,而是創造適合每個兒童的教育”,我們必須把每個人都當做人才來培養。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應僅僅面向那些分數高的學生。

一、應該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1、認真搞好政治學習,樹立高尚的師德

認真學習《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教師職業道德》,通過學習,培養、樹立典型,領導幹部帶頭上主課,帶頭遵紀守法,帶頭搞科研,帶頭創一流成績,提高教師的政治素質,樹立高尚的師德。

2、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提高業務能力

為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大搞創新研究,讓教師首先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加強了各科骨幹教師的培養,積極支持教師參與教育理論培訓和學科素質教育研討班,大力開展賽講和優質課評選,這樣教師整體素質才能有所提高。

二、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能力

1、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就是要幫助學生增強和發展其主體性,使其逐步成長為社會生活的行為主體。課堂教學應該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增強主體意識的過程。

發展學生主體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主導”正確、有力,學生的主體性才會得到充分的體現。那麼,教師的主導怎麼樣才算正確、有力?一是真正把學生當做課堂教學的主體,明確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二是掌握基本的教育學、心理學原理及教學方法論,明確發揮主導作用的主要渠道在於組織教學和啟發學生思維。

2、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

素質教育課堂教學要使學生學習知識、學會學習,歸根結底是學會思維。學會思維的第一步是要敢於並能夠發現問題,然後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去分析、推理並提出自己的見解。對此教師應在教學中予以引導和鼓勵,提倡思維無“禁區”,提倡學生向教師“發難”,提倡不同意見的爭論。有的教師習慣於教學參考書上的答案去框定學生思維空間,不讓學生自由思考,或只給學生思維以極小限度的自由,學生思維的想象即使飛翔開了,也要千方百計把它拉回到唯一的解法和標準答案上。還有一些教師習慣於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來所謂的啟發學生,並藉以推進課堂教學過程,卻不給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的機會和時間。教師教案上設計好一個一個的問題解決了,並不等於學生的問題解決了,讓學生會的問題還不如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有利於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何況那些思考量很小的提問,那些讓學生齊聲回答“是”或“不是”,根本談不上思維訓練。

3、進行學法指導,教學生學會學習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把自己當做知識的傳播者,教學行為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其支配,於是,教學活動成為單純的知識傳授。從教師方面看,“應試教育”把這種知識傳授型的教學推到了極致,各種為應付考試而採用的“招數”盡顯其能,最終扭曲教育的目標。這樣的教學,從根本上抹殺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究其原因,則是對教學的根本任務缺乏正確的理解。教學的根本任務是“教”學生學會學習,挖掘學生學習潛能,不只着眼於當前的知識掌握和技能訓練。

4、精簡作業是減輕學生負擔的保證

作業要考慮多樣化。既有口頭作業,又有書面作業;既有隻需要學生觀察,思考,討論的,又有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的;既有知識的記憶,運用,又有能力的訓練,培養,做到了各種形式合理的組合。作業還要考慮針對性,要不要佈置作業,該佈置多少,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絕不搞一抄二背三默寫的機械重複。作業還要考慮全面。我們還根據學生實際,分清層次,因人設題。即由全體學生作的基本題,綜合題。以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又有選作的開放題,供有能力的學生再提高訓練。這樣,既保證了優等生的吃飽問題,又解決了後等生的吃好問題。

三、學校應貫徹實行素質教育,把培養“自強、自立”學生作為目標。

學校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學校應順應時代潮流和歷史要求,改革教學思路和模式,切實推行素質教育。一方面,學校在課程設置上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增加音樂、美術、體育、課外勞動等課程,讓學生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在教學方法上,要改填鴨式教育為啟發式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還有一方面就是在考核標準上,要改變過去單純的以成績論英雄的做法,把體育、音樂、美術、課外實踐活動等納入考核,全面衡量一個學生。

四、家庭要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同時承擔起對孩子的人文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教育,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於學校的工作,父母應積極配合,如學校要組織學生春遊,父母就應該配合;學校要組織學生軍訓,父母也要配合。再者,家庭要積極承擔起孩子的人文教育。父母要教導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如做人要講信用,要言必行,行必果;做人要有孝心,要孝敬長輩;幫人要關心兄弟姐妹,要學“孔融讓梨”;做人要守規則講文明,過馬路要過人行橫道,遇見師長要主動打招呼。

五、強化學習,建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教育目標的重要內容。要把學習型社會、學習型組織作為問題共同研究,那是因為只有學習才是萬能的,只有學習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產力。學校素質教育的目的,不在於成果的大小,而在於不斷的追求,不斷地努力,促成組織以及全體成員不斷進步不斷髮展。因而,我們首要的問題就是要抓學習。通過學習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要做到積極進取,不懈怠不懶惰不被動,不唯利是圖,講奉獻,通過學習更新觀念。教育工作不可能急功近利,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要學會耐性,學會持之以恆。通過學習改進職業技術,教育者由於職業的特殊性,近些年來由於教育者的職業技術的落後和教育需求的增大,職業倦怠日趨嚴重,因而職業技術的改進已成為教育者急需解決的問題。此外,還有心理問題、能力問題、合作問題、溝通問題等等需要解決。因此,我們要通過各種學習手段來逐一排除。從學習途徑來看,首先是培訓。要強行培訓,強化培訓,全面培訓,全體培訓。

總之,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關鍵還在教師。衷心希望各位同仁明確教育方向,攜手共進,為推進素質教育獻身、獻力、獻計、獻策,迎接我國教育事業新的的輝煌。

國小素質教育論文 篇二

一、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原因

1.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在經歷了“競技體育”“素質教育”“快樂體育”“陽光體育”等時期。

體育課內容龐雜、主題分散、形式主義、華而不實,更有不少學校隨意擠佔、挪用、停上體育課的現象時有發生;真正開足開齊體育課的不足30%;開設課外體育活動的佔40%,開設體育健康理論課的佔25%,多數學校不能夠開展業餘訓練。體育教學失去個性,教學過程“蜻蜓點水”,教學質量下降,體育課隨意性大,近20%的學校採用“放羊”式和“半放羊”式的教學。

2.體育教師資源配備不均衡,待遇偏低。

中國小體育教育還是受到種種因素的干擾,存在着“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紮紮實實”的現象。體育工作“説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重智育、輕體育現象仍然存在,忽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得不到保證。體育課名存實亡,學生體質嚴重下滑。在教育投資方面,城市和農村,特別是偏遠農村學校差距很大。作為人力資源的主體———體育教師,工作中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像其他學科的老師一樣,需要評職稱、晉級,因為體育學科的特殊性,在學校學期、年度考核中不被看好,工作得不到領導的肯定,積極性受到很大的打擊。

3.場地器材嚴重不足。

體育設施資源由於受重視程度不夠,教育經費短缺,達到國家規定標準比例20%,其中實心球、啞鈴、“山羊”、跳繩、欄架、等半數以上數量不夠,從佈局上看:單、雙槓、籃、排球場、沙坑等,“分散”多於“集中”。“不便組織上體育課”佔80%,其中50%學校只有少數學生參加體育活動,90%以上體育教師感到不便組織上體育課,大多數學校達不到完成教學任務的設施條件,更談不上不斷改革教學內容所需的體育設施,使體育教學變成無源之水。

二、提高改革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1.開足上好體育課。

確保每天鍛鍊1小時。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因地因校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簡便易行、效果明顯的運動項目。定期不定期舉辦各類運動會、體育文化節等。改進體育考試評價。將體育課作為高、會考畢業、升學的必考課。

2.加快體育教師配備。

鼓勵體育教師“送教下鄉”,“實施輪崗制度”,定期組織中國小體育教師基本功比賽和優秀課研討展示活動。

3.突出重點項目,力爭校園傳統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通過招生考試政策疏通體育人才成長通道,源源不斷培養優秀體育運動後備人才。

4.正確處理好繼承與改革的關係。

學校體育取得的顯著成就;在不否定傳統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前提;借鑑先進的思想和方法;在肯定繼承過去同時,用辯證、發展的觀點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從課程建設到體育課教學,從課外體育活動到課餘運動訓練,從師資隊伍建設到場地器材配備,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巨大的成就,積累了豐富經驗和精神財富。將有助於體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5.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挖掘鄉土教材。

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結合我國學校體育的實際、不同民族地域特點以及學校實際情況,開展適合各地區、各學校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體育活動內容不斷湧入校園;學校因陋就簡、因地制宜地利用有限的體育設施以產生最大的使用效果;積極開發和利用各種體育資源,體育教學內容根據在不違背學校教育規律或原則的前提下,挖掘民族和地方傳統體育健身項目,引入新興健身項目,把鄉土教材、自制健身器材、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引入課堂。如街舞、搏擊操、竹竿舞、抖空竹、太極劍、廣場舞、花樣跳繩、毽球、鍋莊舞等諸多項目。充分利用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開發設計學生心中理想的教學內容。組建各種形式的俱樂部,做到“學校有特色,班班有項目,人人重參與”;體育工作者應以高度的責任感,樹立堅定不移的信念,迎合學生在應試教育壓力下,利用體育課輕鬆快樂的要求。教育和引導學生增強體質。評價不同學校的改革,深入調查研究,腳踏實地地指導學校如何根據自己的實踐進行改革。

6.重視體育教學資源的投入、利用與開發。

一方面,各級教育管理部門應高度重視,積極推行有效政策,加大各級各類學校體育經費的投入。另一方面,搭建平台,使城市與農村之間、學校之間、學校與社區之間、學生之間多一些交流、溝通。

三、結論及建議

推廣先進經驗與改革措施,瞭解國外先進教育思想,學校體育必須重視國家和社會的需要;認真學習和借鑑先進經驗,應充分考慮現有的基礎和實際;作為上級領導部門,全面貫徹和落實2014年7月30日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加強對學校體育改革的領導,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大工作力度,採取有效措施,不斷提升學校體育工作整體水平;學校統籌按安排,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嚴格按課程標準開展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保證運動負荷,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鍛鍊,為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不懈努力。

國小素質教育論文 篇三

摘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次重大革命。

實驗教學與素質教育有着密切的聯繫,開發實驗功能將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發展。

關鍵詞:教學; 素質教育

隨着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從長遠發展角度審視教育問題,基礎教育應該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一 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精神,積極推進國小數學素質教育

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已有多年,由於種種原因落實的效果不夠理想。

國小素質教育又是其中最基礎的一環,所以國小素質教育的實施顯得尤其重要。

國小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課程,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應該成為推行素質教育的排頭兵。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對國小數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已經是擺在每個數學教學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和迫切任務。

二 要以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旨

素質教育的最基本內涵,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雖然,全面發展的思想早已有之,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共產主義的理想,建國以來,黨的教育方針也一直把全面發展作為重要內容。

但是,應該説,這還是一種教育理念,是針對歸式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片面性而提出的理想目標,並不具有充分的客觀現實性。

首先説我國的當代科技綜合化,要求探索,理解和運用科學技術的人全面發展,21世紀各門類科學各層次分支不斷交叉,加速綜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進一步結合,科學和技術相互依賴和融洽,科學和社會之間發生重大的相互作用。

其次是經濟全球化,要求參與經濟活動的人具備兼容幷包的胸懷和合作競爭的精神,善於在現實和傳統之間、科學和人文之間、個人和社會之間、以及民族和人類之間不斷地協調和化解矛盾,應對各種挑戰。

再次是發展整體化,強調經濟、環境、社會協調發展,經濟發展、環境發展、社會發展都要以人為中心,都是為了人的發展和依靠人的發展。

特別是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來説,我們進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於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又要着眼於人的全面發展,而且,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三 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貫穿於教育過程的始終,要建立師生的平等關係,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爭辯,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要營造一個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

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最重要的是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親自動手去做,去實驗。

沒有實踐能力的人,絕不可能成為有創新精神的人,實踐出真知,脱離社會實踐來談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只能是紙上談兵。

要善於發現,挖掘和強化學生的創造潛力啟迪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造就大批創新人才。

這就要求我們舉一反三、善於反思、取長補短,改變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更加重視創新精神的培養。

四 實施素質教育應重視優化校園育人環境。

優化育人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各種環境育人要素絕不是孤立的、支離破碎的,而是多元的、有機結合的。

學校應全盤規劃,從教育教學到行政管理,從文化課、專業課教育到政治理論教育,從入學教育到畢業教育,從學習空間到生活空間,從師生關係到同學關係,從學校到社會和家庭都可成為素質教育的載體,強化素質教育功能。

真正使學生在學校的任何角落、任何環節都能感受到人際和諧、秩序井然、優美整潔、積極向上的環境氛圍。

同時,優化育人環境還要創造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氛圍,要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用豐富的精神養料滋潤學生,通過長期的砥礪和耳濡目染,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思想品格。

優化校園育人環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首先要構建高雅的環境氛圍。

學校既要充分利用合理的校園佈局、整潔的綠化園區,又要構建體現校園特點和學校特色的人文景觀。

使校園環境幽靜、雅緻、高潔,更具學習氣氛。

其次要在校園創建濃郁的學習學術氛圍。

學習是學生在學校最基本的素質塑造活動,既需要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有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

因此,在校園中要建立良好的教風與學風。

五 評價、表彰規範

評價的依據是培養目標,把培養目標分解,把要求具體化,形成一系統規章制度、管理規定,編印成冊,發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怎樣從基礎行為起步,應該怎樣做,從哪方面去努力。

學校按一定的標準制定優秀班集體和三好學生的評選條件,制定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活動標兵、文明班級的評選條例。

將這些彙編成學生手冊,讓學生和家長了解學生努力的方向。

幫助學生逐步學會依據學校培養目標自我評價,確定自己的具體目標,找到起點,促使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

六 要把思想品德素質作為學生最重要的素質

思想品德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在當今,一個人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如何,以及如何做人處事,已經成為人的事業成敗的最為重要的因素。

思想品德如此重要,可當前我們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並不盡人意,具體表現:德育工作還不能主動適應新形式的要求,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德育沒有貫穿於專業教育和學校管理全過程,未能體現不同年齡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德育的內容和德育工作的方法較為陳舊和單一。

對此,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當務之急。

總之,我們要全面貫徹和學習素質教育觀,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新世紀的建設提供國家的所需人才。

國小素質教育論文 篇四

一、舞蹈藝術教育與中國小素質教育之間的重要聯繫

藝術是人類社會的永恆精神追求之一,舞蹈藝術作為藝術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上古時期就完成了與文化和風俗禮儀的集合,作為素質教育的三種要素之一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重視。隨着時代的進步,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社會大眾成員開始呼籲將舞蹈藝術教育融入到中國小階段的素質教育中,實現舞蹈藝術教育在當代社會的普及。各個教育機構也為了滿足社會大眾對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增設了相應的舞蹈教育課程,希望能夠通過舞蹈教育來激發學生對於其他藝術的探求,讓學生能夠在用文化科學知識充實自己的同時,實現對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

例如:在上學期本文組織學生排練了舞蹈《丹頂鶴的故事》,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根據馴鶴員徐秀娟的故事而寫成的,歌曲中飽含深情,有感動也有遺憾,為了將這個舞蹈排練好,先向學生講述了這個真實的故事,讓學生在排練舞蹈之前,先了解這隻舞蹈的內涵,然後進行了排練,通過舞蹈的編排,讓學生可以將感情投入其中,並在排練中體現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和互幫互助的品質,以藝術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舞蹈藝術教育對中國小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舞蹈藝術教育能夠強健中國小生的體魄

在舞蹈教學中,基本功訓練在教學過程中佔據着舉足輕重的教育地位,學生在基本功訓練過程中,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身體綜合素質,還能夠保證學生的健康發育和成長。首先,舞蹈訓練可以促進學生的形體向着健美的方向發展。從教育經驗可以看出,受過一定階段舞蹈教育的學生較之於其他學生形體都更為健美,身體各方面的協調性也相對較強,為其健康發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次,舞蹈教育中的實地訓練課程可以對學生身體全面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提升現代學生的體質。在舞蹈動作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肢體力量、協調性以及速度、耐受程度等方面都得到了相應的鍛鍊,為學生身體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第三,舞蹈藝術教育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身體的柔韌性與靈活性。

(二)舞蹈藝術教育能夠培養中國小生的審美意識與能力

舞蹈藝術教育對於中國小生來説就是通過藝術鑑賞等方面的培養來引導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美學觀念與美學審美創造能力的教育活動。所以雖然中國小生的審美教育可以通過舞蹈素質教育中的多種手段來完成,例如在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舞蹈藝術教育可以通過適當的學科拓展和融合,在學生的課外活動中組織學生完成對自然美的欣賞和學習。但是更多的教育學者仍然堅定的認為藝術教育是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最佳途徑。蘇聯教育學家克魯普斯卡亞就曾經對學生的藝術審美教育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對學生進行基本的藝術教育的時候,應該特別注意不能夠對學生通過歌曲、舞蹈等方式表達自己思想的自然意識成長在成阻礙,而是應該通過藝術來對學生開展美學思想教育。

這一理念在現階段已經得到了國際教育社會的廣泛認同,世界上很多國家也通過藝術教育開展中國小的素質教育,而我國比較常用的是舞蹈藝術教育,比如組織學生排練了《丹頂鶴的故事》和《書包的記憶》兩個舞蹈,學生穿着美麗的舞蹈衣,在舞台上偏偏起舞,不自覺地感覺到了美感,並將其身心投入到舞蹈中,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實現了學生外在形體特徵與內在思想內涵的和諧統一。

(三)舞蹈藝術教育能夠培養中國小生的心理素質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聽覺、視覺、動覺、觸覺等各個方面的身體機能,實現在精神層面上的全身心投入。因此在一般情況下,舞蹈藝術的表演和欣賞都能夠有效的調節個體情緒,舒緩緊張的精神,使人的大腦皮層得到充分的休息,從而調節心態、穩定情緒。由於中國小階段的學生思想成長還不健全,很容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情緒穩定性相對較差,而舞蹈教育的心理調節作用能夠有效減緩學生在學習上的壓力,平衡學生的心理髮育環境,為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此外,舞蹈藝術教育在青少年心理素質培養方面還能夠幫助青少年形成健康活動的個性。由於當代中國小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一般在家中較為大膽活潑,在社會上卻相對害羞嬌氣,不利於學生的未來發展。而通過舞蹈《丹頂鶴的故事》和《書包的記憶》的排練,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教育活動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舞蹈藝術學習中逐漸形成交流合作的意識,通過與其他學生的合作共同體完成相應的舞蹈學習任務。總而言之,中國小階段必須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應該通過舞蹈藝術教育推進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從基礎教育階段為國民綜合素質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

國小素質教育論文 篇五

摘要:隨着教育事業的突飛猛進,國小教育正在由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各門學科的教學也在素質教育的大花園裏競相開放,探索最優途徑。在國小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也成為當前體育科教學的當務之急。作為一名國小體育教師,應該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來實現教學模式的轉型。

關鍵詞:素質教育;體育;興趣;交往

在素質教育背景之下,對國小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有了新的要求。不僅體育教師在教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提高學生全面發展。

1國小體育教學現狀

傳統的體育課程教育工作多是採用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國小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只能從表面瞭解體育課程教育工作的知識,根本不能從深層次的角度去理解。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對體育課程教育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因此這對教育來説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因此學校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使教學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和創新性。在當前的教學形態下,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是比較差的。教師不僅沒有一個高的學歷,而且在專業技能方面,也是比較欠缺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問題,例如講課中經常出現教學錯誤,管理方式不當造成了學生的厭學情緒,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因為教師的師資力量差造成的,因此解決好這個問題,才能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教師作為學校的代表,如果沒有較強的師資力量會影響學校的聲譽的,因此在對教師的師資力量提高方面,學校應該經過認真的研究後製定出培養教師能力的計劃,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國小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社會的有用之才。因此教育工作者們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不斷地參加一些專業的培訓,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可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改進之後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本知識,並且在講課過程中可以融入其一些創新的觀念,這樣課堂才會更加的有創意,學生們才會更加喜歡學習體育課程。

2素質教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體育教學中動機和興趣的培養:興趣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學生只有具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才能在學習中有學習的動力。因此,體育課的教學也是需要一定的學習興趣的。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機和興趣,可以培養學生對體育的喜愛,會引發學生對體育的關注。學生對體育這門課程有了一定的喜愛之後,就能夠更好地學習一些體育知識,也能夠激發自己的學習潛力。體育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體育教學環境,根據體育教學的內容,充分利用電化教學,讓學生該唱時就唱,該跳時就盡情的跳,給學生進行一個人性化的教學管理。學生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習很容易產生學習動機的。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時候,除了要靠在課上設置輕鬆、愉快的教學環境之外,還應該注意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的結合,教師在理論課上可以給學生講解體育的理論知識,應該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對體育項目進行訓練。學生在進行體育項目的實際訓練之後,可以更好的培養自己的體育能力,也可以促進自己身體的健康成長。體育教學通過這種理論加實踐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

2.2體育教學中應注意教給學生方法:體育課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指導,只有讓學生對體育的教學方法有一個瞭解之後,才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原地單手投籃”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示範的時候把具體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對該體育項目的步驟有一個大體的瞭解,然後再讓學生自己進行練習,不斷的重複訓練。學生在重複訓練之中,就會慢慢的摸索出科學的方法,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體育技能。

2.3體育教學中交往素質的培養:在體育教學中無時不體現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取長補短,例如,靠牆手倒立、接力等。這些項目的進行都是需要同學之間的互相協作的。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交往素質的培養,讓學生認識到同學之間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只有培養了自己的交往素質才能夠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團結合作能力,這對於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有着深遠的影響。

3結束語

素質教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重要的,對於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開展素質教育,實現培養體育人才的目標。

國小素質教育論文 篇六

一、人的素質與語文素質的關係

人的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總水平,是人在先天稟賦基礎上,通過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穩固的性質。我們對這“穩固的性質”的判斷,以適應環境和認識、改造世界的能力為主要標誌,是對人的適應環境、認識和改造主觀世界的潛在能力作用的量度。人的素質結構是多方面的,包括身體素質、智力素質、審美素質、心理素質、勞動技術素質等。素質教育,中心是培養學生健全的個性,促進學生個性全面、和諧、充分地發展。

語文素質在人的素質結構中是最基本的要素。從基礎教育角度看,語文素質決定人才素質品格。因為語文學科既是基礎工具學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學科,同時又具有豐富的知識性。語文素質是人的文化素養的主要標誌,在人才成長過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質核心的部分。

語文素質往往是一個人成才的主要制約因素。人才素質和語文素質是兩個密切聯繫的概念,一個是上位概念,一個是下位概念。兩者的基本點是一致的,基本點是人的素質。兩者大部分是呈重合狀態的,且兩者的目標、任務相呼應。人才素質目標燭照着語文素質目標,規定着語文素質教育的方向。一個人的語文素質和一個人的整體素質,是圓點接近,半徑幾乎相等的兩個圓。語文教學要着眼於對人的教育塑造,堅持語文素質教育目標和人才素質目標相統一,把教學生學語文和指導學生做人結合起來。

二、人的素質教育與語文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綱要”中指出的素質教育目標,根據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通過科學有效的教育途徑,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發掘潛能,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需要的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它與應試教育有着明顯的區別:應試教育只強調適應學科要求,是一種不完整的教育模式,是對“片面追求升學率”和“學生高分低能”弊病的一種概括。而素質教育着眼於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充分發展學生的潛能,是在全面發展基礎上逐漸成為我國教育理論界凝聚力強、覆蓋面大的一面旗幟,是教育整體改革的必然歸宿。

所謂語文素質,其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包括思想政治、語文情趣、語文交際應用能力即聽、説、讀、寫能力以及交際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識。具體地説,語文素質有五個方面:

1.語文基礎素質——紮實的語文基礎知識;

2.語文智能素質,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

3.語文技能素質——聽、説、讀、寫能力;

4.語文道德素質;

5.語文審美能力。語文素質教育,不只是字、詞、句、段、篇的教學及聽、説、讀、寫、書(寫字)能力訓練。知識和技能只是素質的外在形式,素質教育有更豐富的內涵,是深層的教育,是根本。

語文素質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的認識、情意、操作諸因素的統一,語文素質各要素的和諧發展,不是孤立的某方面的單項指標,也不是幾個單項指標的簡單相加,是一種綜合效應,綜合整體水平。

三、小語教學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在國小階段切實打好語文基礎,提高語文素質,將對各類人才的成長,從基本素質上打好基矗,為此,在語文教學中——

1.明確認識學科性質國小語文具有語言和思維的辯證統一關係,不但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知識性的特點,而且帶有基礎性、社會性、綜合性、實踐性的特點。正確、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國小語文學科的性質和特點,是教好這門學科的基本前提。教好這門學科,不但對於學生學好各門學科十分必要,而且對於將來從事工作和繼續學習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2.加強語文能力培養語文教學的本質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語文素質的行為特徵是語文能力。一個人的語文素質如何,可以通過聽、説、讀、寫綜合地表達出來。他的思想認識,他的知識水平,他的審美傾向,他的人品學問,他的應變能力都可以在語言交際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然而,語文的聽、説、讀、寫能力又是與他所掌握的語言材料——詞彙、句式的獲取情況、語言技巧、知識素養、認識事物等有關。

因此,語文教學要把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認識能力上。能力是不能灌輸的,而要靠訓練才能培養出來。所以,語文課應加強語言文字訓練,使學生從語言表達的內容中學到知識,受到啟發教育和情感陶冶。讓學生儘可能多地參加語文實踐活動,在大量的聽、説、讀、寫活動中獲得鍛鍊提高,形成聽、説、讀、寫的能力。袁微子同志講:“語文教學的實質是語文基本功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