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古代文學的精品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7W

古代文學的精品論文【通用多篇】

古代文學論文 篇一

一、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質量優化措施

(一)充分協調古代文學授課各個教學要素

對古代文學授課質量有影響的主要因素為人、物、時空和情感。

人當然是指學生和教師;物是指教學所使用的教案、教材和輔助工具等;時空是指教學場地和課時的設定;情感指的師生溝通,學生的興趣和信心等。

充分協調這四個主要的因素對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案的作用非同小可,教師要在講課前充分備課,儘量脱稿講課,教師是否能夠靈活的掌握教材的使用和選取,這對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質量影響很大。

選擇教材,不僅要結合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結構,還要對學生日後的發展和深造考慮。

時空這一要素對教學質量的影響也較大,對古代文學教學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國古代文學課的教學和學習是有固定時間和場所的,要學習生澀難懂的語言,時間跨度較大、知識面也很寬廣,文學社團也很多,這就造成教師無法在有限的時間教授所有知識,學生掌握情況也就不是很好。

所以通常古代文學所設置的課時要比其他學科課時稍微多一些。

最後是情感要素,對於所有學科的教學來説,都必然與師生的溝通交流為主體,古代文學學科也不例外,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主要包含對文學學科的愛好、興趣以及情感交流,教師掌握學生的心理和情感變化,這對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二)改變古代文學授課理念

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理念。

陶行知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教育大師,他有一句名言:教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教。

這句話將教學的目的、本質和真諦描述的十分透徹。

教師講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教學,而是為了不教,教師講授課程不能只是單純的將一些零散的知識點整理後灌輸給學生,而是要教會學生整理資料、分析問題和解決困難的能力。

所以,教學過程中涉及到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也就是教學材料、教師和學生哪部分才是核心,才是關鍵?筆者認為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的核心和關鍵是學生,教學資源、教師或者是教學方式等,都是圍繞學生展開並進行優化的。

教師要在古代文學類學科的教學中,將學生掌握的知識體系和儲備與講課內容緊密聯繫在一起,教師講課過程要針對學生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也就是要做到具有針對性,而不是對所有學生採取一種方式。

另外,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使用和選擇教材及輔助教學設備。

對於設置古代文學課類課時,要結合學生正常作息時間,儘量不要佔用週末或晚上。

教學場所要保證明亮、寬敞和乾淨,教學設備和所有設施也要準備好。

同時在課堂上或課後,教師都要和學生針對信念、興趣和意志等積極溝通,有利於提高古代文學類課程的教學質量。

古代文學類學科的教學要以學生為核心,不斷促進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和進行。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古為今用和學以致用作為教學觀念,將古代文學知識向當今社會開放,尋找古代文學對當今社會的啟發,實現現實與古典的高度統一,使古代文學類課程不僅藴含豐富的古典文化底藴,還煥發着當今時代的勃勃生機。

教師在教學和備課的過程中要不斷整理、挖掘並快速領悟這些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的傳授給學生,讓古典文學知識對學生的職場及人生規劃都有積極指導的作用。

古典文學很多典故中都藴含着成功的技巧和為人處世之道,對學生日後擇業和發展有借鑑作用。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開設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運用到所學知識,例如開展學生職業生涯素養的實踐課程,或者為人處世及心態的調整等。

(三)增強古代文學類課程現代與傳統的結合

對於古代文學類課程的教學方式來説可謂是五花八門,每種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根據教學方式理念的不同,主要分為傳統方式和現代方式。

傳統教學方式一般是教師單純的講解教材內容,必要時讓學生回答問題,而學生也只是單純的聽講而已,獲取知識的方式也只是聽教師的講解。

傳統教學方式的優點就是教師能夠很容易掌握課堂秩序、教學內容和進度,教師根據自己獨特的觀點和魅力吸引學生認真聽課。

但也存在不足,例如學生和教師的觀點存在矛盾時,就無法保證學生跟隨自己的想法完成學習內容,這部分學生就被課堂教學所孤立,無法調動這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歸根結底是沒有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古代文學知識的某些問題無法以傳統思想和教學模式很好的解決,此時就需要利用現代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充分結合。

現代式教學方式和傳統方式有很大差距,多半是以真實案例或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在課堂中,教師只是指導者和引領者,對學生之間的探討和矛盾進行溝通,而學生才是主體,教師不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制性的灌輸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和教師的思想可以持平,也就是當教師和學生觀點產生分歧時,學生可以提出質疑。

這種教學手段並不單純注重掌握知識,還關注學生是否具備獨立辨析能力。

其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學生一直處在積極思考的環境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課堂上建立起了一種自主探索文學知識並追求真理的習慣,在課後也會為了個人興趣而不斷探索,由此培養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步入社會環境中是非常必要的。

當然這種教學方法也存在不足,學生會受到學習知識和自主思考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約,往往會得出不正確的結論。

在實際的文學類課程教學中,傳統和現代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才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最佳途徑。

依據課程內容的要求,關於文學史的知識教師可以採取傳統陳述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跟隨教師的思想脈絡建立完整的文學史發展線路,基本掌握每個階段古代文學的代表作家、著作和文學流派、文學發展環境等知識,初步形成自己對古代文學的理解認識,在具體學習古代文學著作時,就可以充分展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採取小組討論、隨意發言、指定演講的形式,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結語

中國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看起來是一項普通的教與學的過程,但是實際上卻是一個繁複多變的教學項目,其中涵蓋了多個方面的教學元素。

教師在教的過程中,應該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資源,秉承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思想,重視教學理念及教學手段的優化完善,進而提升中國古代文學類課程的教學質量,並培育出優秀的實踐型高素質人才。

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篇二

摘 要唐詩精煉主導抒情,宋詞篇幅略長趨於事理描述。通過對唐宋代詩體的異同進行比較,可以闡明唐宋詩形式形成的原因,從而對詩體形態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古代文學 唐詩宋詩 異同比較

一、唐宋詩歌異同深入研究探討

唐宋階段古代詩文學,是古代文學課程中的重頭戲。教師帶領學生很好地把握“唐宋詩歌”兩種迥然不同的審美體裁,是對唐宋詩歌進行深入瞭解的重要環節。所以,教師在進行唐宋元階段古代文學課程講解時,可以從“唐宋詩歌存在異同”話題入手,帶領學生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一)唐代詩歌風格賞析

唐詩,從總體的謀篇、佈局上來看,給人的感覺是氣韻流暢,富有醇美情調。唐詩以極其鮮明的藝術特色,改變以往詩體的寡淡和繁縟,換之以全新的短小精煉、語淺情濃、形神兼備、生機蓬勃之感。比如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詩作就以“清新、活潑、生動”見長,他的一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陽關曲》)“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讓人深感到濃濃的依依惜別的人情味。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中充滿了盎然情趣,感慨而不消極。由此可見,唐詩作者通常都是將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境相結合,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描繪出唯美景象,倡導氣勢蓬勃大氣。所以唐人所著詩歌所表現出來的境界,普遍偏於雄渾開闊、唯美而富有浪漫情調。唐代詩人對抒情詩作風格的偏愛,促使他們在詩歌創作時更加側重於抒情。無論是花、葉、樹、蟲、鳥,還是風、雨、雷、電、霧,都能讓詩人瞬間捕捉到此時此地與心靈相通的創作靈感,從而藉以抒情達意。因此,唐代詩人所著詩作都極具深切情意,富有生機盎然的激情。

(二)宋代詩歌風格賞析

而宋代詩作就和唐代詩作的深厚濃情、多情迥然不同。宋詩在情調和審美上普遍側重於“思辨”,宋詩擅長“析理”。宋代詩人普遍都以積極入世的態度投身創作,力圖通過詩意來周密地表達出哲理。宋代著名詩人朱熹在其詩作《觀書有感》中借景喻理:“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這首詩作中,朱熹通過“水清澈,是因為源頭活水”,來啟示人們要持續接受新事務、接受新知識、學習新本領,充實自己。鼓勵人們用不斷求知來開拓人生新領域、提高人生新境界。王安石在詩作《梅花》中寫到:“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他將抽象的人生哲理,借冬天寒冷、梅花盛開等景物來進行暗喻,用詩化了的景物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寓意極其深邃。還有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作是在蘇軾遊覽了廬山風光之後所進行的總結,其在詩中描寫了廬山變化多姿的景緻,並且借景喻理,從中啟示出深刻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這首詩作的特點不在於抒情,而着重於借物來暗喻的“理趣”。由此可見,宋詩和唐詩的富有浪漫情趣迥然不同。相比較而言,宋代的詩作更加顯出理智和思想境界的深邃。宋詩之所以具有如此獨特的詩風,其實是源於宋詩作者普遍都以“儒家老莊哲學”的沉穩靈秀和通達敞亮作為詩作的研究根基。宋代詩作借物、借景象進行感情抒發,從議論中透析出人生哲學道理。濃郁、多變、邏輯嚴密的哲理思辨度,遠遠超越了詩作中的形象思維。當然,在宋代詩作中也有飽含抒情風格的詩作,但是宋代詩人通常都會在詩作創作的深情之內,十分靈活地將哲理摻入其內,這樣詩作就形成了非常巧妙的境界上的飛躍和提升。宋代詩作在客觀冷靜地觀景、觀物的同時,也理智客觀冷靜地對人生境界、對哲學深度進行了很到位的審視。

(三) 唐宋詩作風格迥異

綜觀上述,可以看出,唐代詩作側重於抒發情韻,在詩作中更多的是活潑而生動的景物形象描寫,富於抒情。而宋代的詩作側重於思辨和分析道理,在詩作中更多的是詰問和追問道理,十分富有哲學研究價值、富有哲理性。如著名文學家繆鉞在《論宋詩》一書中所言:“唐詩如芍藥海棠,裱華繁採;宋詩如寒梅秋菊,幽韻冷香。唐詩如啖荔枝,一顆入口,則甘芳盈頰;宋詩如食橄欖,初覺生澀,而回味雋永。”

二、唐宋詩作風格迥異事出有因

唐宋詩作風格迥異的形成原因如下。

(一)唐宋詩作各自所繼承的研究詩作對象的歷史基礎條件迥然不同

毋庸置疑,擺在唐代詩人、宋代詩人面前的是兩個迥然不同的時期,而唐詩、宋詩所進行研究和可進行參考的詩歌遺產著作的。歷史條件是完全不同的。唐代詩人普遍都是在研究和參考了六朝詩歌歷史遺留著作的前提和基礎上,才將詩歌創作的體裁予以進一步擴展和充實。唐代詩歌創作的顯著標志時期就是盛唐時期。這個時期是唐代詩人進行詩歌創作的重要歷史階段。可以看出,唐代詩歌的創作都是以六朝詩歌的體裁、詩體形式、辭藻、音律為基礎的。毫無疑問,六朝詩歌為唐代詩歌的創作、發展、進步奠定了強大基石。但是,六朝詩歌在詩體上明顯存在着詩體不成熟、辭藻膚淺、文風形式僵化的弊端。於是唐代詩作者有廣闊的對詩作進行開發、改良的空間。再加上盛唐時期歌舞昇平,太平景象也催生出了更多帶有“唯美浪漫情調、歡樂開懷抒情達意”的詩歌體裁。廣闊的詩作發展空間,也促使當時的詩歌創作呈現出精彩紛呈的詩作門類派別。比如詩仙李白的“浪漫詩”, 詩佛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等,他們共同將唐詩推向了詩作創作多產、氣勢輝煌的一個頂峯。在盛唐之後,中唐還出現了著名詩作者韋柳、元白、韓盂;晚唐也出現了著名詩作者李商隱、杜牧、温庭筠。他們雖處在不同的時期,但都共同將唐代的詩歌創作水平推舉到了全新的高度。

唐詩在詩作過程中所取得的巨大“體裁”成就,使得宋代詩人清醒地意識到,任何在詩歌體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都將是徒勞的。和唐代詩人在詩歌發展中的優渥條件相比較,宋代詩人只能在繼承唐代詩人詩作的原有框架內迂迴曲折、獨闢蹊徑。所以,宋代詩人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們清醒地認識到了必須要從唐代詩人詩歌創作的尚未完善之處去進行開掘、創新、疏通。於是,宋代詩人果斷地放棄了對六朝詩作體裁的繼續研究和探討。他們巧妙地選擇了杜甫及若干中晚唐時期的詩作者作為其詩歌創作研究的對象。而且,宋代詩人在詩歌創作的技巧和格式、詩作表達等諸多方面,都兼顧了詩仙李白詩作的奔放豪邁氣魄、詩魔白居易詩作的氣勢暢達、通透,以及韓愈詩作的遒勁合為一體。這樣就使得宋代詩作呈現出了“以景物抒情達意為詩,以哲理析理為詩,以才學精妙為詩”的辯理、析理、逐理的詩作特點。在“變”還是“不變”之間,宋代詩人非常明智地在詩作創作上選擇了“大膽求新、勇於求變”的做法。而且,宋代詩人還別出心裁地對舊體詩作進行整合創新,融合其所處時代的歷史特點,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宋代詩歌體裁和風格意境。

(二)特殊歷史條件下學風政風的差異

唐宋兩代的詩歌創作和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學術氛圍息息相關。盛唐時期政治開明,社會安定,文化氛圍舒緩。因此而湧現出了一大批天賦極高的詩作者,他們在詩歌創作中彰顯出了氣勢雄渾而又氣韻靈動的盛唐詩作高產氣象。同時,唐代詩歌創作者還在貴族政治統治中,以詩歌作品來遊走於權貴門第之間,所以唐代詩人勢必要考慮到貴族的審美需求和興趣偏好。而對比來看,宋代政治態度保守,軍事上也比較軟弱。宋代王朝在整體機制上就缺乏唐人渴望建功立業、渴望振興國家的氣魄。而且,宋代很多詩歌作者都出身於平民,比如未入仕途之前家境貧寒的著名詩作者歐陽修。他出身平民,在詩歌創作時,能更深刻體會到民眾的疾苦。同時,很多宋代的詩作者往往具有多重身份,他們不但是詩歌創作者,同時還可能是官僚政客家中的門客,更是頗有藝術造詣的學者。所以,宋代詩歌作者不但在知識結構上比唐代詩人要深邃淵博,而且還是當時重要政治階層的精英力量,他們在進行詩作創作的同時,還能支配宋代政治格局的發展,從而能極大地推動詩風的改進,使得思辨分析和理性議論更充分地滲透宋詩內。

總之,唐詩重抒情,宋詩側重於思辨。唐宋詩作之所以呈現出迥然不同的風格,根本原因就在於唐宋詩作所繼承的歷史詩作研究基礎存在差異,以及詩歌文學創作所處歷史時期的差異和規律使然。詩分唐與宋,情理各具異曲同工之妙。

參 考 文 獻

[1] 錢鍾書。談藝錄[M]。三聯書店,2008.

[2] 繆鉞。詩詞散論論宋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篇三

一、龐德發起過風靡一時且影響深遠的“意象派”運動

在世界文學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對文學的發展起到過積極的推動作用。龐德作為意象派的創始人、理論家和組織者,極力反對維多利亞詩歌傳統中堆砌形容詞的華糜不實之風,主張以凝練的意象和簡潔的語言來革新詩歌。他和其他意象派詩人於1913年發表了“意象派宣言”,提出意象派詩人“三不準”和意象派詩歌創作“三原則”。“三不準”包括:“絕對不用任何無助於呈現的詞;不要用多餘的詞;不要用無法揭示任何東西的形容詞。”“三原則”包括直接處理無論主觀還是客觀的“事物”、絕不用任何無益於表達的詞和節奏方面要用連續性的音樂性語言,而不受節拍的束縛。從這“三不準”和“三原則”以及意象派作品中可以看得出,意象派詩歌理論追求客觀、具體,避免抽象,強調用精煉的語言準確而直觀地呈現事物,杜絕任何解釋、評判與説教成分,要求詩人把自己的感觸和情緒全部隱藏在意象的背面,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感受,而是通過語言所凝練的意象暗示給讀者,按照自然的節拍寫詩,不要刻板地讓詩“削足適履”,去遷就已有的節拍。龐德曾經悉心研究過中國古代文化和文學,是個從中國古代詩歌及其理論獲取藝術養分的詩人和理論家,可以説,他的成就是基於中國古代詩歌及其理論這塊巨石上的。中國古代詩歌在語言品質上有着不同於西方的追求。“言、象、義”的完美結合被中國詩學認為是至高境界,也是無數代文人墨客殷殷追求的目標。龐德的理論主張以及對“意象”的命名和賦予含義,如果不是全部,也是絕大部分地對中國文學的借鑑和重構。這已是公認的事實。龐德作為中國文化的愛好者和潛心研究者,在向西方傳播中國文化方面曾經起過積極作用,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並在英美新詩運動期間掀起了極有影響力的“中國熱”。海明威對龐德可謂推崇備至。對於龐德的一些主張,海明威欣然接受並落實於自己的作品中,並形成了自己獨具一格、為人稱道的“海明威文體”,也為他能夠得出理論性總結“冰山原則”提供提示。於是,“中國文化→龐德→海明威”的影響鏈構成,龐德自不待言,海明威作品在語言的運用上所追求的具體、簡潔、客觀等語言特徵中具有明顯的“中國元素”。

二、海明威主要創作思想與中國古代文論的一些重要思想

存在驚人的相通與重疊。我們不能武斷地認為海明威的創作思想來源於中國,但也不能完全否認這種影響的可能性。任何理論都來源於實踐和對已有事物規律的歸納,文學理論同樣是對文學實踐及作品的總結提煉。不是理論家的海明威在閲讀別人作品時儘管沒有在理論上刻意進行系統探究,但是做出理論性思考和感悟是無法避免的。鑑於海明威與龐德的交情,龐德掀起的“中國詩熱”應該説也影響到海明威,海明威閲讀《華夏集》是在情理之中,通過對比《華夏集》語言與海明威語言發現兩者具有其他人所沒有的共同語言特徵可以證明這一點,這是後話,在此不必具體分析。儘管《華夏集》在傳遞中國古代文化和詩歌精神中存在許多遺漏、誤讀和“誤判”,但主要的特徵還是得以大體表現,作為非常善於學習的作家,海明威在閲讀中對隱藏在中國詩歌的英譯詩中的規律性東西肯定做了一定思考並有所感悟,這刺激和推進其創作思想發展與成型。中國詩學講究含蓄不露,追求一種“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圖語),以此激發讀者想象與參與。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具有相近似的內涵,他在《午後之死》中説“冰山在海里移動很是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1958年,他在回答《巴黎評論》記者時,再次強調他的“冰山原理”:“我總是試圖根據冰山的原理去描寫。關於顯現出來的每一部分,其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東西,這隻會使你的冰山厚重起來。這是並不顯露出來的那部分。”(《巴黎評論》1958年春季號,第84頁)兩相比較,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在內涵上與中國古代文論思想有着很大的相通視閾,對此,董衡巽先生做了很好的論述:“就像我們古代的好詩,煉字的功夫越好,越能體會‘空外音’‘言外意’,使人覺得詞已盡而勢有餘,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所以,按我的看法,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八分之七埋在水下的冰山原理,是同含蓄、精煉、留有想象空間等美學理念有關聯的。”他還認為海明威的一些情景描寫很符合我們古人所要求於畫———“遠水無波,遠山無蹲,遠樹無枝”的標準。

三、除了語言和創作思想方面的影響外

中國古代文學的反戰思想也促進海明威堅定自己的反戰思想。龐德的《華夏集》是中國古代詩歌的英譯詩集,共19首,其中3首有關戰爭題材,包括《詩經小雅采薇》,李白的《古風胡關繞風沙》《古風代馬不思越》。它們從不同角度有力控訴戰爭的殘酷,統治階級的窮兵黷武和士兵們生存條件的惡劣,對邊關士兵們以及飽受戰爭災難的勞苦大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華夏集》於1915年在倫敦出版,一戰爆發已經一年。特定的時代背景下,《華夏集》中的戰爭題材具有強烈的現代感和時代感,廣泛引起身陷戰爭漩渦中的英美讀者的共鳴,取得他們的認同感,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他們的反戰情緒和對和平生活的迫切要求。反戰思想是海明威作品中一大主題,主要表現在《永別了,武器》等作品中。但是海明威戰爭觀有一個由支持戰爭逐漸到反對戰爭的變化過程,就像《永別了,武器》的那個從對戰爭抱有熱情和幻想的青年變成一個逃避戰爭的主人公亨利一樣,經歷了殘酷的戰爭並身負重傷之後,對戰爭進行深刻的審察和對自己行為的反思,產生了強烈的反戰思想。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海明威的親身經歷、身體的傷痛、戰爭暴露出的殘酷性以及當時人們厭戰情緒的蔓延等都是促使其觀念改變的重要因素,但是,有一個因素不能忽略,備受海明威尊重的大師龐德的思想肯定給他造成不小的影響,而反戰思想正是《華夏集》的重要思想之一。以上梳理揭示一個客觀的但尚未引起注意的事實,那就是海明威作品具有中國古代文學的一定“基因”。承認這一點,將有助於我們更為深入地理解海明威的作品,特別是他在接受龐德建議後寫出的作品。

古代文學論文 篇四

一、加強古代漢語基礎知識訓練

要學好中國古代文學,必須首先過好古文閲讀關,能讀懂文言文。

學生不掌握好古代漢語,就難以閲讀與理解古代文學作品。

針對少數民族地區高職高專學生基礎薄弱的問題,古代文學教師在賞析作品前一般應先疏通文意,加強對學生古代漢語基礎知識的訓練。

這種基礎訓練,首先體現在古代文學教師在疏通文意時,強調學生注意把握語言文字的各種含義及相關知識。

其次,要注意古代文學與古代漢語兩門課程的融會貫通。

古代漢語的內容分為文選、常用詞與古漢語通論三部分。

文選部分即語言學的經典,往往就是文學名篇,與古代文學重在賞析不同,其更側重字、詞、句的落實。

常用詞的用法與古漢語通論部分,是讀懂古代文學作品的重要相關知識。

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師應與古代漢語教師進行溝通,使二者的教學緊密銜接。

對古代文學課程來説,有了古代漢語的相關知識和教師的語言學分析,學生就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地欣賞、把握其文學特徵。

在學生課外學習方面,主要依靠多讀多看。

引導學生多讀作品,選擇一部分好作品反覆熟讀,開始時可以選擇簡練優美的唐詩宋詞,進而選擇散文名篇如《聊齋志異》《唐宋傳奇》《世説新語》《古文觀止》等。

通過多讀多看,逐步掌握文言文的豐富詞彙和語法規律。

二、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興趣是推動人們去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為活躍的因素。

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瑞士現代心理學家皮亞傑也認為:“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是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

”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1、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

態度決定行為,學生對古代文學意義的認識深刻,學習的態度端正,必能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首先,引導學生消除“古代文學無用”的錯誤觀點。

通過古代文學的學習,可掌握古代優秀文學文化,增加知識儲備,提高綜合素質,提高閲讀、鑑賞、語言表達與文學創作能力,為以後從事中國小語文教學和其他工作打下基礎。

古代文學作品既給後人美的享受,又給後人提供無窮的學習提高的機會。

現代文化文學對古代文學的借鑑與沿襲永遠不會停止,如金庸、瓊瑤的小説創作得益於古代文學豐富的滋養,又如方文山等眾多音樂人化用、改編古詩詞,不僅在文化傳承上有積極意義,而且豐富了現代文化寶庫。

其次,如王慧剛所言:“古代文學課程不是遠離現實的歷史存在,而是與現實人生密切相關的。

古代文學的講授不僅僅是文學知識的傳承,更是人文精神的傳遞。

”無論學生將來從事何種職業,人格修養、修身養性都是必需的。

從古代文學可以挖掘與現代人生的諸多契合點,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理想人格。

如蘇軾的《定**》“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面對挫折,任運隨緣;屈原的《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鍥而不捨,堅守理想;《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堅強包容,君子品性。

2、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古代文學教學中傳統的黑板粉筆加教師講授的方法模式已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不適應高校教學改革的需要。

古代文學教師必須不斷改革、完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藉助情境教學,寓教於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情境教學,即根據教學目標創設以形象為主體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再現文學作品提供的情景,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吸引學生主動學習。

如學習《詩經蒹葭》時,可運用多媒體制作詩歌情境:秋水茫茫,蘆葦蒼蒼,白露晶晶,抒情主人公徜徉在這寂寥的河畔,凝望追尋河對岸的“伊人”。

在這個畫面的襯托下,投影出詩歌原文,同時播放背景歌曲《在水一方》。

通過創設的生動形象的情境,使學生投入詩歌的情感內涵感受體味中。

“實踐出真知”,通過自身實踐,觸發想象和聯想,學生才能深刻地領悟文學作品的情感內涵和藝術形式。

情境教學,還可運用表演的方式。

且不説宋元戲劇、明清小説,連一些簡短小詩也有改編與表演的張力和空間。

如佈置學生表演岑參的《逢入京使》:“長路漫漫,詩人思鄉之情頓起,不免雙袖龍鍾。

馬蹄得得,詩人與故友偶然相逢,一番寒暄之後,本想託故友捎帶家書,偏偏沒有紙筆,只好捎帶平安口信。

”詩歌情境的創設與表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對一些經典作品進行改編和演出,也是提高學生對古代文學興趣的有效方法。

運用多媒體對文字、圖象、聲音以及動畫、影視等的綜合處理,使一些在傳統教學條件下很難表達的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而且便於創設情境,營造一種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達到聲、圖、文並茂的情境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傳統的作者簡介往往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體將作家的畫像、圖片資料以及歷史地圖等引進課堂,配以文字介紹,形成的教學效果將大不相同。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播放聲情並茂的朗誦音頻文件,或播放《唐之韻——唐詩》《牡丹亭》《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影像視頻,吸引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教學內容的表現力,幫助學生具體而深刻地理解作品內容。

多媒體技術運用於古代文學教學,形象生動的圖像、直觀豐富的文字呈現,可有效增加課堂知識容量,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求知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

無論採用何種教學方法,都要從學生實際出發,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自覺做學習的主人。

三、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要解決少數民族地區高職高專學生學習古代文學存在的問題,必須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他們體會到學有所成、樂於學習。

物各有理,學亦有法,古代文學課程也有自己的特殊規律和學習方法。

誦讀,是古代文學最基本、最重要的學習方法。

古人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朱熹在《熟讀精思》中亦云“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少數民族地區高職高專學生大多古代文學基礎薄弱,因此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強化學生的誦讀。

誦讀是學生學習古代文學積累知識、發展能力最基礎的環節。

字的識記、詞句含義的理解、作品思想內容的把握,都要靠多讀才能做到。

誦讀不只是教師示範誦讀吟或放音像資料,更需全體同學參與。

通過吟誦,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理解賞析能力、閲讀能力和自信心。

誦讀也不是光朗讀,而應與思考、揣摩、感悟、想象等思維活動結合。

要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揣摩、感受作品的內容大意、遣詞造句之妙、作品的情感。

同時引導學生藉助聯想和想象,把誦讀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溝通,補充作品形象的內容,深入把握文章的旨趣。

除了誦讀外,還應注意泛讀和精讀結合。

有的文章只要泛讀即可;經典作品應該精讀,有的需要逐字逐句地琢磨,做讀書筆記,記下讀書時的感想、看法和意見,名篇、名段、名句需要多背。

長期堅持,不但能豐富自己知識儲備空間,增強審美能力,而且有助於提高閲讀能力與思維水平。

平時多讀多記,有了文言語彙的積累,有了文言語感的深切體會,閲讀古代作品就不會有很大困難了。

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篇五

摘 要:文化概念的形成是一個歷史過程,其核心應指原則性的思想和一種特殊的精神,即人類認識自己和世界的方式。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成果和載體,中國文化的復興是時代的需要。挖掘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普適價值,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使命。在“文化大發展”的新形勢下,古代文學工作需要進行理念轉換、迴歸元典、強化基礎等,才能真正解決現代人教育經歷的缺陷和傳統文化與現代性價值的相悖,服務於當代文化的重塑。

關鍵詞:中國文化 價值認同 古代文學

當下中國,文化是傳播頻率最高的熱詞之一。然而,在文化意識不斷升温的同時,文化概念的內涵卻顯得模糊和泛化。文化的成果之一是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又藴藏着豐富的文化資源,正期盼着現代人去重新認識。

一、文化的概念與中國古代文學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詞最早見於《周易賁卦》的《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陰陽二氣的交錯氤氲,反映的是季候變化;人文與天文相對應,是天道運化在人身上的顯現,也是人依照天道進行教化的社會規則,即禮樂制度。在《周易》中,文明與文化並無本質區別,指的是“文”所顯現的內容或變化的結果,既包括精神層面,也包括制度層面和器物層面。

嚴格來説,文化與文明是有區別的。在西方語境中,文化一詞最初由“培養,自然的成長”類推為人類訓練的過程。這種含義與中國《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工業革命興起,文化的意藴發生了變化。英國文化學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與社會》中將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語言、文學、藝術、宗教信仰、哲學思想等,而文明則往往指物質成就,諸如科學技術成果、社會政治經濟制度以及各種物質建設。中國當代學者張汝倫先生將文化解釋為“我們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創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

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中國傳統精神的產品形式之一,是中華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標準的重要載體,學習、鑑賞古代文學作品,就是接近、探尋古代文化的過程。因而,古代文學教學不僅要重視文學特性的分析,更要透過文學本身,肩負起傳承文化的重任。就像曾經有位學者説的:“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文學性,我們將不會找到民族詩性的生產軌跡,而一個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緣,它就不會再有未來的出路。”然而,時代一去不復返,在當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發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國古代文學在高校教學中也已顯得尷尬和悖論。

二、中國文化的命運與古代文學教學的困境

古代文學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與中國文化的命運息息相關。古代文學在當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機的表徵。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為中心,注重激發受體的興趣。然而,興趣的培養不能只靠“戲説”形式的鋪染,而是要建立在價值認同的基礎上。現代中國的年輕人與傳統文化之間,缺少的正是這種價值認同。中國文化經歷了漫長曆史長河的積澱,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外來文化常常被消化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內化為禪宗。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影響無處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認為中國最終的出路在於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和複製。在這種意識形態下,西方近現代的的文化價值全面取代了中國原有文化的精神內涵。再加上改革開放後一次次商業文化的侵蝕和衝擊,中國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當代年輕人,基本是在現代性的文化條件下長大,天然地容易傾向現代性的邏輯,會覺得與傳統中國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國人心的社會進化論的集體無意識,人們很容易用現代性的邏輯去改造和包裝中國文化。於是“反英雄主義”的思潮興起,顛覆權威、褻瀆神聖的“軾父”情結猖獗。同時,大眾文化又為這種潮流推波助瀾,顛覆快感與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樂主義相映成趣。經典被解構,聖賢被搞笑,真理不復存在,有的只是任意與狂放。古代文學作品的解讀,似乎成了“對牛彈琴”,或者説是一種不求深刻、只講形式的譁眾取寵。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包括高校學生在內的大眾分析能力、鑑賞能力培養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談。

三、中國文化的重塑與古代文學

張汝倫先生在《當代中國的文化命運》一文中,稱當下復興中國文化是天命。人類需要中國文化,是因為中國文化具有普適價值,張汝倫先生説這種普適性在“德性”,在“克己復禮的人生態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則和思想原則、義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與己達達人的淑世情懷、四海一家與天下太平的世界圖景”。這種“德性”便是責任,要擔當起這份責任,需要立足當代重新解讀和建構傳統文化的專家學者,也需要藉助新型媒介再造傳統文化的開發和傳播人才,這是時代賦予中國古代文學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古代文學服務於當代文化重塑,必須從學習到傳播再到服務運用走出困境,進行標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興趣到意志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強調:學習者要積極建構他們自己的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和課本傳遞給他們的信息。因此,學習者的興趣和意志力很重要。其中,興趣關聯娛樂,而意志指向勤奮。目前的教育理念強調興趣,為引起觀眾、聽眾、讀者、學生的興趣,不惜花大力氣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其主旨內容。在實際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學生在內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養仍至關重要。從價值角度告知他們所學習、傳播內容的重要性,然後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應該是當下教育理念調整的方向。古代文學與傳統文化共存共榮,價值比興趣更重要。

2、精選學習內容:迴歸元典 傳統文化中,對社會和人類具有普適意義的精華部分,需要繼承,對由於時代變遷變得腐朽的部分,必須摒棄。只有這樣,社會和人類才能不斷完善。立足當代對精華和糟粕進行甄別,重塑中國文化的形象,是增強中國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當下信息氾濫,魚目混珠,網絡、影視,甚至主流媒體,歪曲元典思想的現象時有發生。

重塑傳統,挖掘中國文化的普適價值,必須迴歸元典。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國文學史》總緒論中強調的那樣:“文學史著就應立足於文學本身……文學創作才是文學史的根本,文學理論、文學鑑賞,批評是文學史的輔助方面,文學傳媒是文學史的另一輔助面。文學本位就是指強調文學創作的中心位置和緊抓另外輔助的兩個方面。”以文學為本位,就要以經典作品為本位。藉助網絡資源提供的線索,順藤摸瓜,查閲元典,是正確解讀傳統文化的良方。

3、立足傳播基礎:注重語言分析 針對由於古文功底薄弱造成閲讀、傳播困難的情況,學習古代文學作品的時候,應該把漢語語言學與文學鑑賞相結合,增加語言分析的力度。一方面掃清閲讀障礙,另一方面又使文學風格、情感意藴找到依託。例如,駢文中起伏跌宕的情感如何通過句式和語音來表現;《左傳》描寫戰爭前的遊説所體現的禮樂思想;用典對詩文典雅、簡約之風的作用;詩歌意象間的意脈邏輯與哲理及詩風的關聯,等等。相對枯燥的語言與相對空泛的文學、文化互相補充,相長相生。另外,“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古訓是萬萬不可廢的,配合元典閲讀,強化背誦名篇、名段,加強寫作訓練,也是提高民族的文化綜合水平,促使當代中國文化重塑的良策。

4、重視服務實踐:加速成果轉化 在古代文學服務於當代文化重塑中,現代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合理地運用,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價值。首先,要堅持把影視、網絡、多媒體作為傳播的輔助設施的原則,切不可拋開主旨內容而片面強調形式,造成喧賓奪主。其次,針對不同的接受對象要區別對待。對社會大眾,在娛樂過程中要正確解讀歷史文化,切不可一味“戲説”或講“野史”。在高校中,對理工學科可充分藉助多媒體文學進行素質教育;對中文、新聞等人文學科來説,應強化分析、讀寫等基本能力的訓練,必要時輔以多媒體;對理論性較強的人文學科,鼓勵將傳統文化的研究成果進行整合,及時創作出各種形式的文化產品,適應社會需要,這也是人文學科服務社會的重要環節。

綜上所述,我們要充分利用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成果,促進其在大眾文化傳播的過程中的應用,促進中國當代文化的重塑。

參考文獻:

[1] 張汝倫。中國文化的命運[N]。上海:文匯報,2010-08-28.

[2] 高方。雙重文化視閾下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1)。

[3] 帥澤兵。論“80後”文學的當代資源與精神傳統[J]。山西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01)。

[4]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9):3-4.省略

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篇六

摘要:基於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及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培養的需要,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勢在必行。在具體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闡述了任務驅動教學法、角色互換教學法、誦讀法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運用,及對學生專業應用能力提高所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應用能力;教學方法;改革;古代文學

專業應用能力是指從事某一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具體到漢語言文學專業,普遍被確定為:文字書寫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文章寫作能力、文章閲讀鑑賞能力、職業能力等。中國古代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從先秦到近代文學,包括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積累的文學文化遺產。雖然在課時安排上佔用時間最長,需歷時四個學期。但是,由於其所涉及的內容浩如煙海,往往一部作品所供參考的研究資料就可以組建一個小型圖書館,所以,在有限的課時內,很難傳授給學生全部的知識,而以知識灌輸為目的的講授法也難以實現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同時,民辦高校學生普遍存在如下問題:首先,知識儲備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注重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及識記。其次,缺乏學習熱情,學習主動性差,聽課比較被動,參與課堂的熱情不高,對教師佈置的課外閲讀及作業很難認真完成。再次,接受知識、消化知識的能力略有不足,知識理解力稍差。傳統的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的教學形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基於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能力培養的目標,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方法進行了如下改革:

一、以“任務驅動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潛能

“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這種方法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對教學的評價不以老師講的是否精彩為主,而以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成效為主。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對自己所講授的內容瞭如指掌,還要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科學地將教學內容進行分解,合理地設計學習任務,提示學習方法。

具體到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以元曲部分的“王實甫與《西廂記》”一章為例,傳統課堂上教師基本按照作家生平思想、作品的題材來源、基本情節思想、藝術特色等幾個方面進行講解,大部分學生只是被動地記思想特點、藝術特色。這種機械的記憶很難對文本藝術性有切身的體會,文章的閲讀與鑑賞能力也難以提高。而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將教學內容中學生能夠自主完成的部分設計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比如,我佈置學生課下完成“張生與崔鶯鶯愛情故事的演變”這一任務,要求小組合作完成。同時,提示學生再次閲讀學過的唐代元稹的《鶯鶯傳》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閲讀《西廂記》原著,以及其他相關的文獻資料。課上各小組分別推舉一個代表進行彙報,然後學生之間互相質疑、補充,教師適當指點、引導。這樣,學生不僅完成了“西廂記的題材來源”這一教學內容,而且還引發了學生主動地思考“為什麼‘崔張’愛情故事會由原來的悲劇轉變成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喜劇”這一問題,使學生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又解決了一個教學難點。另外,學生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主動閲讀了原著,對藝術特色也有了自己的總結和把握,教學重點也由學生自主完成了。一個合理的學習任務,完成了傳統課堂上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致較高,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更紮實。

為了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避免小組合作任務有部分學生濫竽充數的現象,還可以適當設置一些獨立型任務。如,在講授先秦“諸子散文”時,可以嘗試給學生一個需獨立完成的任務,把學生引領到一個複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來學習隱含於問題背後的知識。比如,“找出孔子《論語》中論述‘仁’的語句,並談談你對此的理解。”佈置的這個任務就迫使學生要仔細閲讀《論語》,並且要查閲大量資料理解其中的含義,因為還要認真梳理出自己的體會,形成文字材料。課上採取同學間互評的方式將每個學生的文字材料隨機分發給其他同學進行點評,這樣既可以起到學生間互相學習的作用,同時也完成了互相監督。學生互評後教師選取完成較好的進行宣讀交流,講評,總結學生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對完成得不理想的學生,課下找時間進行輔導。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評價是重要的環節,可以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不足,發現他人的優點,而且也能促使學生認真對待每一次學習任務。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鍛鍊了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也提高了信息檢索和篩選的能力。

二、以“角色互換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活躍課堂氣氛

角色互換法是互動式教學中一種典型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教師選取一部分能夠自主把握教學內容的學生,讓他們充當教師,進行講解。具體操作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選取教學內容,進行分工佈置。角色互換法對於理論性較強、學生難於理解的內容並不適用,因此,教師選擇的內容極為關鍵,明清部分的小説尤其是“四大名著”的教學比較適合用這種方法。

第二步,學生準備階段。教師提前2-3周佈置講課內容,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並且要求學生製作課件,寫出講稿。同時,給學生提供參考書目,列出“百家講壇”“超星學術視頻”等相關網絡資源上的經典視頻,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準備。在學生正式講課前2-3天,教師還要對講課學生的準備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以提高課堂效率。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鼓勵和幫助為主。

第三步,學生課堂講授階段。這一階段,教師要以學生的身份認真聽講並記錄。同時,掌控課堂秩序,觀察其他學生的聽課反應和狀態。學生講解過程如有知識性錯誤,不應打斷學生進行糾正,以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

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篇七

一、元明清近代文學教學改良的必要性

(一)內容繁雜與課時不足的衝突

中國文學從魏晉時期文學自覺發展到元明清及近代,已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文體,除了傳統的賦、詩、詞、傳奇,又出現了元雜劇、南戲、散曲以及類型豐富的明清小説等。加之隨着經濟的發達與印刷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到了這一階段,藏書數量有了空前的提升。所以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無論是文體類型還是數量都較前代更加繁雜。比如古代詩歌方面,提及古代詩歌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唐代,可是就數量上而言,“元代有數百人的詩文集流傳至今,明清的詩文別集達數千種之多,一部《明詩紀事》就輯錄了四千多人的作品,約為《全唐詩》所收詩人的兩倍,清代的詩文作者更是逾萬。”再比如古詞方面,詞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其全盛期可謂是在宋代,但元明清時期的詞的數量卻是遠勝於宋代的,葉恭綽所編的《全清詞鈔》就輯錄了清代詞人三千餘家,這比唐圭璋所輯《全宋詞》收錄的作家多了近兩倍。那麼如此繁多的內容,在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下需要112 課時來完成教學。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培養方案、教學大綱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學校都無法做到這個要求,而基本停留在50到80 課時之間。那麼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要將繁雜的知識點講授清楚,按照傳統的“講授加劃書”模式就很難做到了。因為時間不足只能講授重點篇目,其餘部分尤其是近代部分,只能讓學生在教材上劃重點。如此教學會導致學生對於本部分文學史脈絡不清楚,造成學生文學史認識斷層,無法進一步提升其學術意識。

(二)傳統講授式與“95 後”學生心理特點的衝突

傳統的古代文學教學方式多是採取單純講授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往往採用“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由此以來,導致學生難以進行知識和能力的自我建構,往往在一學期結束時,隨着考試的結束也將所有的知識全部留在了教室。同時這樣也使得課堂教學缺乏應有的活力與生氣,加之現在的大學課堂主體是“95 後”,95後雖屬於90後,但其本質與90 後有很大而不同。作為第一批出生於網絡信息時代的人類。95 後就像網絡信息一樣,更加活躍、多變,對於知識的接受能力變強,但是精神集中度下降。也就是説,傳統的一味講授會造成,教師在講台上仍舊講得眉飛色舞,可是學生的心神早已到了“詩和遠方”,所以近幾年才在高校理論課程教學中,興起了“段子式”教學。這種段子式教學就是應對95 後學生而出現的,旨在學生聽課集中度下降時,教師用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段子”,突然轉變教學方向,以提升學生的精神集中度。所以説面對着如同網絡信息一樣的95 後學生,如果依舊使用傳統單純講授式進行教學活動,尤其是進行古代文學教學,必然不會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通用教材片面化與學術教學深度化的衝突

對於古代文學課程的教材,大量院校使用的是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這套教材是目前較為權威、全面的,但這並不意味着可以單純只使用這一套書,這套書存在着知識點流於表面的問題。例如説在本教材中,對於《水滸傳》主題思想敍述部分,正文中僅採用了傳統“忠義説”,引用部分簡單設計到了“農民起義説”、“市民起義説”、“忠奸鬥爭”,但是就本書誕生時與“忠義説”同時存在,且相當重要的“誨盜説”並沒有涉及,這樣的處理方式符合學生的固有觀念,便於理解,但就其學術性而言,會顯得流於表面,不夠深刻。也就是説如果只使用這樣一本書進行教學,就會與學術教學深度化產生衝突。學生很容易記憶這些知識點,但是沒有選擇學術角度的權利,進而引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與研究。同時,文學史研究界的學術研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手中的教材很多部分都難以涵蓋新的學術觀點。例如在《西遊記》作者部分的敍述中,如果還是以吳承恩作為唯一合理作者人選,就顯得比較脱離與時俱進的學術前沿了,因為當代學者逐漸發現從方言角度《西遊記》存在至少兩種方言、吳承恩所著在明代書編中被歸為史部地理類等等。可是這些觀點在通用教材中往往鮮有提及,因為在其編寫時此類觀點尚未出現,或者未成為時代主流。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主流與非主流觀點可能會有所轉移。所以,依舊採取完全依託一本教材而進行教學,會使學生難以進行深度的學習研究,不利於學術的深化,不利於開拓學生的學術眼界,反而會使學生更加感覺學習的乏味。

二、推行多元化教學

(一)多元化教學要求從講授式教師轉向文、史研究型學者

要構建有效的多元化教學,教師的教學素養、專業素養和知識儲備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在傳統講授式教學中,使得教師能夠一本教案走到退休,不注重對於新興學術觀點的研究,故步自封。觀點陳舊難有創新式的見解,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教學經驗。所以教師必須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觀點,不斷深化學習,要善於接受新的學術觀點和教學理念,即在授課之外,努力成為一名研究型的學者,並且將自己的研究方向從單純文學文本研究拓展為文史研究,當然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自不必像史學教師那樣,對於大量歷史事件進行細緻研究,可是由於本部分教學內容的時代特點,需要對於大的歷史背景,以及具體作者人生重要經歷有所掌握,並將二者聯繫起來,以便學生理解。也就是説要把教學變成行動與研究相結合,即講授、文史研究、實際教學活動有機統一的模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心智模式和系統思維得到發展和改變,理論與實踐得到深度融合。”

例如在講授《水滸傳》的思想內容方面,如果僅依照袁行霈版《中國文學史》中的觀點,那麼只是強調“忠義説”,可是在明代便有與之相對的另一種學説“誨盜説”,同時在建國後還出現過“農民起義説”、“市民起義説”、“忠奸鬥爭説”等等,片面性的講授會影響學生對於文本的理解層次。正所謂“教而不研則周,研而不教則殆;教然後知其困,研然後知其關。”所以,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是教師發展的內在需要和持續進步的基礎,同時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堅持教學與科學研究相輔相成,將使教師步入全新的職業生活境界之中,從而比較輕鬆的化解教學時面臨的專業難題,使教學因之更加靈動和多彩。

同時在“元明清近代文學”講授部分,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回到文本創作時代的歷史氛圍。這種歷史氛圍並不是簡單一句話概括一個時代就能夠是學生明白的,有時還要從很多細緻的角度解釋為什麼會產生如此的文學形式或文學思潮,比如元雜劇之所以繁榮,是因為元朝前期不開科舉,中原文人無處謀生導致的;元雜劇之所以後來走向衰落,是因為元朝在“大德”後開始了科舉,文人又有了靠讀書得來的上升階梯。再比如元雜劇中經常出現指天罵地影射朝廷的橋段,如果只歸結為元朝思想文化相對自由,學生還是不會知道為什麼,那麼就需要解釋“自由”的原因,因為元朝在中原90 年經歷12 位皇帝,只有世祖忽必烈、英宗碩德八剌粗通漢語,順帝妥懽帖睦爾精通漢語,其餘皇帝完全不懂漢語。所以像《竇娥冤》中指天罵地的情景也就可以理解了。由此來看對於這一部分的教學很難跳脱出元代從上到下的歷史社會氛圍的影響。正所謂“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另外作者的生活經歷對於其作品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視的,例如白樸的人生經歷與金國遺民身份認同,就可以解釋其作品中對於金章宗的影射。而這一切幫助學生理解授課內容的材料的累積,就需要教師“文史雙修”。

(二)多元化教學要求構建開放式合作型課堂

近些年的教學改革不斷強調學生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並一再提出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如果將實際教學活動比作一齣戲劇,那麼教師在其中所承擔的角色應該是導演而非主角,教師應該通過引導和組織的方式促使學生得出屬於自己結論,讓學生學會學習,並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術討論當中。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能夠充分運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所謂啟發式教學方法,就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講授結束給予學生以思考的空間,藉此調動其課下的學習。比如在講授“三言”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閲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與《賣油郎獨佔花魁》,思考其間人物形象的異同、描寫手法的特點等等,激發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講授《聊齋志異》時,與學生探討傳統印象中的狐狸精形象,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閲讀興趣。再由此推回文本,一同探討“聊齋”中別樣的狐狸精形象。

所謂討論式,即,在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時並不急於作答,而是將問題置於所有學生中,進行討論,最後再予以解答。也就是説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術意識。提出適合學生水平的相關問題,給予學生充分討論的時間,在討論前要引導學生了解需要參考那些資料充實自己的觀點,指導學生理清發言提綱,以分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在一學期中要做到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每個人在發言後,其他同學可提出不同的觀點並加以討論。當然在討論結束後,教師應對於學生的多元學術觀點給予總結,從而進一步引導其進行課下閲讀。由此形成一種合作式開放型教學方式,通過對話、交流、互動、合作的開放形式,完成“元明清近代文學”的教學。

綜上所述提高“元明清近代文學”教學質量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這個工作中不但需要教師轉型為文史雙修型學者,同時也要作為“導演”組織、指導學生演好這樣一出大戲。95 後學生由於年紀及經歷的影響,以及閲讀量的缺乏,對於文本的藝術魅力難於理解,並且很難對於文本,尤其是古代文學作品進行審美批評。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進行有專業高度的講解;另一方面引導激發學生的學術意識。最終使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充分感知文本的藝術魅力,進而提升學生的鑑賞能力,並促進其形成積極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同時也需要國家與社會的支持,以提升古代文學的學科地位,使得祖輩的文學輝煌不置斷送,中華道統繼續得以延續。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地瞭解元明清近代文學的全貌,體味傳統文學的別樣魅力。

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篇八

“文以載道”這個藝術命題早見於《周子通書·文辭》,其中記載:“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塗飾也。況虛車乎?文辭,藝也;道德,實也。”周敦頤在文中所談的“道”實際上指的是儒家傳統的倫理道德,他認為寫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揚儒家的仁義道德和倫理綱常。古代公文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用以管理國家、傳達命令、聯繫公務、記錄和傳遞公務信息的重要工具,其自身的屬性決定了必須“文以載道”。古代公文作為古代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筆重要的歷史財富,時至今天,仍值得我們進一步發掘、學習和借鑑。

一、政治教化

政治教化是統治階級為鞏固發展自己的階級統治秩序,對被統治者以及統治階級內部進行一定的意識形態上的鞏固所採取的手段。古代皇帝一般都通過公文控制政府,政府通過公文控制國家。如王充在《論衡》中雲:“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漢)以文書御天下。”這是對漢代公文文書所發揮作用進行的高度概括。劉勰在《文心雕龍章表》中也説:“章表奏議,經國之樞機,然闕而不纂者,乃各有故事,布在職司也。”也強調了公文在國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儒家講“仁、義、禮、智、信”,無非要求全體臣民有禮有序地遵循社會秩序,最大程度地消除君與民、君與臣在階級地位上的對立狀態。這一點在古代公文的寫作與傳播中體現的尤為充分。如以《明史太祖本紀》所載朱元璋的《正禮儀風俗詔》為例:“天下大定,禮儀風俗不可不正。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凍餒者裏中富室假貸之,孤寡殘疾者官養之,毋失所。鄉黨論齒,相見揖拜,毋違禮。 婚姻毋論財。 喪事稱家有無,毋惑陰陽拘忌,停柩暴露。流民復業者各就丁力耕種,毋以舊田為限。僧道齋醮雜男女,恣飲食,有司嚴治之。 閩、粵豪家毋閹人子為火者,犯者抵罪。”此詔書從奴隸的自由、貧民的生計、孤寡殘疾者的撫養、鄉黨禮儀、婚喪辦理、流民安置、宗教秩序、富豪納宦等八個方面對端正當時的禮儀風俗作了規定。其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教化民眾遵從統治階級制訂和提倡的社會規範。還有,如明代著名政治家海瑞任浙江淳安知縣時發佈的《禁饋贈告示》:“接受所部饋送土宜禮物,受者笞四十,與者減一等,律有明禁。……今後凡有送薪送菜入縣門者,以財囑論罪……”該公文就從習俗上明確革除了令人厭惡的陳規,為規範官吏和民眾的行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道德教化

從本質上説,道德真正的存在方式就是教化,如果道德理論不能對人的思想態度、意志品質和行為傾向產生一定的影響,那麼,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道德教化正是在倡導為善的倫理價值層面上,把人從人的本性狀態提升到人性狀態的工作。人的本性是與生俱來的,而人性則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特質。人不是天生就成為了人應成為的樣子,所以,人需要教化。在封建社會的不同階段,社會強調的社會規範是不同的,但不管怎麼變化,忠於君主、國家利益至上是封建臣子奉行的最高準則。作為時代社會道德秩序的忠實維護者,臣子一方面接受了這種正統思想身體力行地實踐,熱衷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另一方面,又通過文學作品不遺餘力地宣傳,在公文寫作中有意無意地流露出為維護正統願肝腦塗地的情懷。最典型的如諸葛亮的《出師表》,該文中一個古代大臣忠君報國的思想表現的淋漓盡致,作者在這篇公文中陳述的追隨先帝、扶助幼主的艱難人生經歷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才能卓絕、道德崇高的古代忠臣,一位人格高尚、氣質優雅的封建名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絕唱至今仍在我們的耳邊迴響。當我們閲讀這篇經典公文作品的時,思想也受到薰陶和洗滌。同時古代公文的道德教化功能還體現在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氛圍的營造上。簡單地説,就是宣揚“仁者愛人”的精神信仰。例如李密的《陳情表》實質上就是宣揚仁孝的精神的經典。孔子説“父母在,不遠遊”,躬親長輩是封建名士完美人格的標準。文中李密冒着殺頭的危險上表不仕而在家侍奉祖母,仁子孝心卻是真真切切,給讀者巨大的精神感染力。

三、審美教化

審美教化是運用審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自由和諧的心理活動、行為方式等實踐能力的教育形式。審美教化在古代主要引用於教育領域,在孔子在其創立的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把“樂”看作審美教育的專門學科,在《論語正義》用就有語云:“樂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古代公文也有很強的審美教化作用,其主要體現在文采的動人和情感的抒發上。古代公文作者通過精美的文才和豐富的感情使讀者在領會文章精神的同時接受“美”的薰陶。前文談到的《出師表》、《陳情表》均是以文采飛揚、感情濃郁而傳千古的名文。《陳情表》其中的一段陳情尤能令人在欣賞其美的同時被之感動:“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精練的筆觸在讀者面前勾畫出了一幅母孫相依為命的動人畫面,最終《陳情表》打動了晉武帝,於是不再勉強李密出仕。還有如唐代駱賓王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先聲奪人,立論嚴正,列武則天數罪,藉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寫的激情昂揚、富有文采,據《新唐書·駱賓王傳》記載:“(武)後讀但嘻笑”,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矍然曰:“誰為之?”或以賓王對。後曰:“宰相安得失此人!”可見該檄文煽動力之強。此文之所以能鼓動天下人反武氏且能打動武則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文美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