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學相長論文文獻【通用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97K

教學相長論文文獻【通用多篇】

新概念教學相長 篇一

[1]任麗梅。 我國將全面開展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N]. 中國改革報,-05-18(009).

[2]彭小冬,侯萬里,吳庫生,符霞,周彥,張振,謝旭,程錦泉,趙志廣,Vicki Erasmus,Jan Hendrik Richardus. 幼兒園教師手部衞生知識現狀調查研究[J]. 中國預防醫學雜誌,2017,(05):341-345.

[3]夏紫怡。 端州7所公辦幼兒園招生學位增至667人[N]. 西江日報,2017-05-14(001).

[4]朱玉玲,張學忠。 農村中心幼兒園的標準化建設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2017,(12):137+150.

[5]張晶晶。 關於提高鄉鎮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的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2017,(12):145-146.

[6]李曉峯,孫曉漫。 幼兒園環境設計研究[J]. 綠色環保建材,2017,(04):61.

[7]李霞。 多媒體課件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 才智,2017,(12):60.

[8]王睿慜,陳南。 幼兒園生活形態的內涵、意義與錯位[J].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7,(02):67-70.

[9]張豔豔,吳玲。 幼兒園教學中實施過程性評價探索[J].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7,(02):71-73+90.

[10]徐瑩瑩,周炎根,劉賢敏。 幼兒園教師職業承諾及其與社會支持的關係[J]. 現代中國小教育,2017,(04):73-77.

[11]吳凡。近十年我國幼兒園教師培訓需求研究綜述[J].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7,(02):13-16.

[12]陳鳳梅。 幼兒園體育活動對社區資源的有效利用[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02):164-165.

[13]景賽男。 欠發達農村地區民辦幼兒園生存困境研究——以河南省魯山縣倉頭鄉A園為例[J]. 現代教育科學,2017,(04):51-55+101.

[14]黃豪,楊曉萍。 兒童社會化:幼兒園育人文化的價值迴歸[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17,(04):11-15.

[15]王玉。 幼兒園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價值工程,2017,(11):229-231.

[16]顏荊京,汪基德。 幼兒園園長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及理論模型[J]. 現代教育技術,2017,(04):52-58.

[17]張揚。 引進與生成:幼兒園課程引進中存在的實施困境與突破策略[J]. 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2017,(04):39-43.

[18]趙運兵。 提升幼兒園教師科學素養的基本途徑[J]. 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2017,(04):107-112.

[19]王和平。 民辦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福州市民辦幼兒園G園為例[J]. 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2017,(04):49-52.

[20]劉權鋒,範慶引。 淺析智慧幼兒園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 電腦迷,2017,(04):21.

[21]黃旭,黎忠麗,張進,周緣。 農村幼兒園環境創設的若干問題探究[J]. 教育科學論壇,2017,(10):37-40.

[22]黃國隆,李琳。 基於中日對比的茂名市幼兒園防災安全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 南方論刊,2017,(04):66-69.

[23]石淑琴。 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運用探討[J]. 學週刊,2017,(11):223-224.

[24]索長清。 幼兒園教師研究的女性視角及其方法論意涵[J]. 教育評論,2017,(03):130-133.

[25]王志強。 寓教於樂——幼兒園空間設計中的趣味性探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7,(12):247-248.

[26]孫樹村。 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非連續性——基於博爾諾夫的“非連續性教育”思想[J].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7,(01):98-108.

[27]周如意,黨如波,黃彩霞。 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幼兒園因病缺課監測結果分析[J]. 實用預防醫學,2017,(03):355-357.

[28]張禕。 幼兒園環境創設研究綜述[J]. 滇西科技師範學院學報,2017,(01):91-94.

[29]張一童,牛文旭,張久祥。 完善河北省幼兒園收費定價制度的對策[J]. 河北企業,2017,(03):10-12.

[30]呂武,劉益東。 推進民辦幼兒園分類管理的現實困境與政策應對[J]. 中國教育學刊,2017,(03):19-23.

[31]黃君麗。 幼兒園如何抓好教育教學管理[J]. 中國校外教育,2017,(07):143+154.

[32]吳燕飛。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J]. 科技創新導報,2017,(01):252+254.

[33]劉彩麗,宋穎。 幼兒園教師文化的基礎與應用反思[J]. 中國市場,2017,(07):82-83.

[34]楊向新。 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本土資源利用的指導策略[J]. 學週刊,2017,(08):236-237.

[35]王聲平。 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保障機制構建的困境與未來趨向[J]. 教育評論,2017,(02):24-29.

[36]李雲淑。 農村幼兒園實習生生存狀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教育評論,2017,(02):140-144.

[37]劉遠志,唐琪。 口腔健康教育對幼兒園兒童刷牙情況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17,(06):129-132.

[38]錢程,顧敏華,馬焰,姚建香,束方燕。 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幼兒園手足口病暴發的現場流行病學調查[J]. 醫學動物防制,2017,(02):144-146.

[39]黃海燕。 大理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研究[J]. 科教導刊(下旬),2017,(02):142-143.

[40]張葉。 新時期加強幼兒園安全管理的研究[J]. 科教導刊(下旬),2017,(02):146-147.

[41]鮑曉琴,寇相禮。 淺析智慧幼兒園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 電子世界,2017,(04):196-197.

[42]秦金亮,高孝品,王園,方瑩。 不同辦園體制幼兒園的師幼互動質量分析[J]. 教育研究與實驗,2017,(01):25-29+36.

[43]高瀟怡。 我國幼兒園科學教育內容的問題與改進——基於對美國《下一代科學教育標準》借鑑的思考[J]. 教育研究與實驗,2017,(01):30-36.

[44]楊秀娟。 淺談幼兒園衞生保健工作現狀及對策探析[J]. 科技展望,2017,(05):309.

[45]王默,王彥波。 對我國民辦幼兒園教師權益保障政策的反思——基於國家及地方政策文本的分析[J].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17,(01):24-30.

[46]趙揚。 幼兒園衞生消毒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中國城鄉企業衞生,2017,(02):46-48.

[47]田鳳娟。 幼兒園教師的職業困境及應對策略[J]. 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2017,(02):144-148.

[48]張欣。 淺談廢舊物品在幼兒園的有效利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2):263.

[49]丁玉。 幼兒園保育員勝任力結構的理論建構探析[J].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1):88-91.

[50]傅燕青。 幼兒園肥胖兒童的監測和干預方法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04):206-207.

寓教於樂教學相長 篇二

新概念教學相長

內容提要:知識經濟時代首先要求我們的教育深化改革,開放觀念,培養出有知識有能力又符合時代需要的人才。針對此題,本文從改革教學觀角度出發,提出在“樂學”的大環境中,在教學交往模型,民主自由的空氣,團結協作精神的此三者合力下,推動學生創造力的開發與批判性人格的塑造。

關鍵詞語:心理情感 創造力 創造思維 內在驅動力 學生中心觀 互動式教學 批判思維 元思維

美國一位現代教育學家曾經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習能力的人。”這就提起了一個教學的話題:授之以魚與授之以漁。在這裏“魚”是知識,“漁”則是獲取知識的能力即上面所説的學習能力。當今是知識信息時代,如果把教育看作是一個新興產業的話,那麼其最大的產品便是學生,此產業的任務是為社會和經濟發展提供合格的人才資源。在這樣一種特殊產業中,“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則起着主導作用,即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是教師的責任和教學目標。並且現代教育也更加強調“學習的革命”,更加強調學生創造個性,創造思維以及自我意識和批判精神等因素培養和塑造。這就無疑應該提倡“學生是主體”,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主張自我提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個體意識,並且強化自學,自評,自控的素質訓練。所以是被動的接受魚還是主動的學習漁,能否以漁得魚,關鍵因素還在學生本身。當然,以上兩個方面還不充分。我們還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言傳身教,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師生切磋,絃歌互答。此三者結合起來,便是本文要闡述的新概念教學相長的主體。

所謂新概念教學相長,即是一種實質性的師生互動行為,是一種自學-質疑-討論交流-歸納指導的教學觀念

一、教學中的誤區

在這裏用了“誤區”而不是“問題”,更不是“矛盾”,關鍵原因在於“誤區”只是在教學中存在的師生間無意之中產生的“心理結”,這個結一旦被解開,便能“撥開雲霧見天日”了。

在教學行為活動中,我認為存在着兩個主體(請注意,這裏並不存在哪一方是主體而另一方是客體的情況,並且此無邏輯錯誤)即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以課堂為紐帶聯繫起來,此時,課堂便是一個“信息場”。

在此信息場中存在着“場力”,它包含“場引力與場斥力”。此二力的施力者便是教學中的兩個主體--教師與學生。“場引力”是和諧的教學關係,這是我們所希望出現和發展的。但在實際中,教學關係常表現為“場斥力”。這個“場斥力”就是上文提到的“師生之間的心理結”。在信息傳遞中,由於師生不能彼此理解,則會很容易產生師生情緒低落,課堂氣氛沉悶,信息量減少,信息傳遞速度減慢等不良情形,從而導致師生走入教學誤區,教學進入惡性循環。

上述不良情形在心理情感上則反映為A學生的積極抵抗與消極抵抗,從而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消極抵抗是對信息表示緘默--Keep silent.信息只是被悄悄地傳播(傳遞);積極抵抗則是對信息置之不理,表示出拒絕的態度,變課堂學習為自習。B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教師的心理情感也會發生變化:主動放棄與被動放棄。由於課堂氣氛過於沉悶則會導致教師主動放棄對“場引力”的追求興趣;學生的抵抗情緒投射到教師的心理情感上,便會產生被動放棄的情感反應,對於學生的消極情緒聽之認之。在這裏應強調的是,以上教與學的心理消極情感,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在一定情況下可能相互推動,惡果逾演逾烈。

為何進入誤區,怎樣走出誤區,怎樣變“場斥力”為“場引力”,這是教學雙方絕對應該思索的。在此,我認為新概念教學相長對於走出誤區是有積極作用的。

二、新概念的“教”

(一)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有路勤為徑。

古代的“教”字是這樣寫的“ ”其字形由三部分組成“ ”為“經典”之意;“ ”為“子”字代表

[1] [2] [3] [4]

新概念教學相長 篇三

馬德炎:《互動式教學方法初探》

張 載:《經學理窟。大學原上》

黃綺編著《説文解字》香港太平書局1980年版

倪谷音、盧安楣:《愉快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 版

新概念教學相長 來自: 本網

教學相長造句 篇四

1、這個活動的設計,可以讓老師和學生進行密切的互動,確能收取教學相長的效果。

2、尊師愛生,教學相長,這是師生之間革命的同志式的關係。

3、帶教老師素質提高,創造了良好的臨牀護理實習環境,護生綜合能力明顯提高,達到了教學相長。

4、教師天天講課,但決不會把“本錢”講光,相反越講“本錢”越雄厚,這就叫教學相長。

5、所以我的理解是,就像我説過的:教學相長。

6、實施開放性語文教學主要要堅持開放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學生主體原則、學用結合原則、直觀性原則、教學相長原則、博約並重原則。

7、老師愛護學生,學生尊敬老師,這是教學相長的前提。

8、教學相長,提升法學教育的質量。

9、結論加強主管護師的在職培訓,充分發揮教學相長的優勢,促進護理科研的發展,提升護理的。科學性。

10、學生差異是體育教學中的一種資源,它有利於多樣化、個性化人才的培養,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互動共進,有利於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相長。

11、課堂上,老師和學生要保持良好的互動,才能落實教學相長的理想。

12、教學相長利用在研究和調查中發現的5種技能進行更有效更有力的教導,這5種技能包括:建立和諧氛圍;觀察和分析;提問和傾聽;提供反饋和促動學習。

13、我們沒有恰當的字眼來表述同時施教與受教,但假如做到了教學相長,我們的學校教育將會得到改善。

14、這個活動讓所有學員和講師彼此互相切磋,提供教學相長的機會。

15、再如教員天天在堂上給大家講,不特不能減其所有,反可得教學相長的益處。

16、專題研討會、座談會、講座等方式是促進教學相長,並提倡研究風氣的捷徑。

新概念教學相長 篇五

寓教於樂教學相長

一、運用直觀教具,引發學習興趣

直觀性教具,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領會教學內容,所以,我在教學中通過收集、自制等方法展示教具,引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收集的教具,一般是指圖片和小型工藝品,用於欣賞,而且層次較高,大都是名家之作和民間工藝精品。這種教具對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有極大幫助,學生可以從中獲取許多有益的精神食糧。但這些精妙的工藝品容易使學生產生一種“可望不可及”的心理,所以,教師在傳授除“欣賞”以外的課題時,要配有另一形式的教具進行教學活動,即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在絕大多數教學活動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種形式的教具有圖片等所沒有的“真實”感,學生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如講授《立體構成―――紙塑》,我自制了《傣族少女》,學生馬上被吸引住,讚不絕口,並且產生了自己親自動手製作的衝動。這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對教師的敬佩心理,正所謂“信其道而樂學也”;另一方面,引起了學生極大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在好奇和興趣的支配下,他們主動、愉快地接受基本技巧訓練,從而為以後的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矗再則,由於這是教師親自制作的,在教學中融入了自身的體會,那麼教學活動將會更加生動。

二、創設課堂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情景教學,就是讓學生通過教師所創設的某一命題場景,設計並完成作業。比如:講授《裝飾色彩基椽――色彩漸變》,上課時我掛出用色彩漸變構成的掛圖,先佈置“裝扮海底世界”這一作業,然後講授知識點,請學生欣賞、總結、歸納魚的外形、魚身的裝飾圖形,再做作業。這幾大步驟全都處在我所設計的場景中。不僅激發起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而且促進了學生主動、積極地吸取知識。

三、利用求新心理,提高審美情趣

中、國小生普遍存在着一種求新心理。他們注重學習中的一切新動態,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新的東西,來點綴自己的生活,那麼,美術教學就可以利用這一心理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比如:我教他們做《工藝人物》,啟發他們的擴散思維,幫助他們做成各具特色的精美工藝人物來裝飾自己的小書房;再如:教他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製作精美的立體卡片,用來饋贈親朋、好友、師長。學生在學習中學到了實用知識用於美化自己的生活,何樂而不為呢?所以,課題的設計首先就引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在作業製作過程中通過思索、體驗、嘗試之後,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有了更多發揮個性和創造性的餘地,他們會為自己的勞動成果而激動、自豪,教與學雙邊活動搞得有聲有色。

四、活躍課堂氣氛,昇華學習興趣

教師上課一般重視講解、學生練習,而不重視學生智力發展。這種教學方法不能吸引學生,不能集中學生的有意注意力,而機械地練習又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注意活躍課堂氣氛,時時調配學生的有意注意力,來昇華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競爭心和自尊心都很強,把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比如我上《

[1] [2]

原文: 篇六

教學相長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選自《禮記?學記》)

閲讀訓練 篇七

1、(1)味美 (2)即使 (3)困惑 (4)增進,促進

2、(1)學了以後才知道自己自己有不夠的地方,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處。

(2)所以説教人和學習是相互促進的。

3、教 學 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新概念教學相長 篇八

(二)書出有路趣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

自有人類社會起,就有教學活動存在。教學從一開始就是為父輩向晚輩傳授生存的知識技能和行為規範服務的。為種族的延續所必需的,而根本不是從受教育者的意願出發的,也就根本沒有顧及受教育者需要的滿足,那麼其學習自然是被動的,被迫的。長期以來,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注重的是社會和教育對學生的要求,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很難滿足其需要,使厭學情緒滋生。所以,要提高學習效率,加速知識信息傳遞,引人“樂”學觀,是極其必要的。

宋代朱熹在《四時讀書樂》中提到--春季“讀書之樂樂何知,綠滿窗前草不除”;夏季“讀書之樂樂無窮,撥琴一奏來薰風”;秋季“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這便是對樂學的自身體會。明朝王守仁的弟子王心齋的《樂學歌》中提到“不樂不是學,不學不是樂。樂便然後學,學便然後樂。樂是學,學是樂。嗚呼?天下之樂,何為此學?天下之學,何為此樂”,這可謂是最斷然和明晰的樂學觀之表述。

現代情感心理學也研究表明:情感具有一系列積極或消極的所謂兩重性的獨特功能。若能在教學中讓學生懷以快樂的情感進行學習,就能克服苦學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動力功能(情感對個體的行為具有增力或減力的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利用調節功能(情感對個體的認知操作活動具有組織或瓦解功能)提高認知活動的效率;利用疏導功能(情感能提高或降低個體對他人言行的可接受性的效能)促進教育內化;利用協調功能(情感具有促進或阻礙人際關係的效能)改善師生人際關係;利用保健功能(情感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具有增進或損害的效能)增進身心健康等。並且以樂治學還能有效地減輕學生學習的心理負擔,因為在同樣的學習條件下,樂學能減輕學生的緊張度和壓力感。這一切都有利於教學潛能的發掘,有利於教學效果的優化,有利於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發展。

以下便具體介紹以樂學為前提條件的“教”。

當今是知識信息時代,教好系統的科學知識,使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成為學生立足的關鍵。合理的知識結構即指“T”型知識結構,上面一橫代表廣泛的知識系統,下面一豎代表一領域中精深的專業知識,“T”型知識結構有助於學生融會貫通地理解知識。既然“T”型人才結構是時代所需要的,那麼我們的“教”必需面對“T”型結構,有目標地進行,而且應該着重指出的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形成“T”型結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需要許多環境,但在課堂教學中,良好的教學交往模型,民主自由的空氣,團結協作的精神是培養學生創造力必不可少的環境。課堂教學過程的實質,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是師生之間的認知,情感,意志方面的交往過程。林格倫在《課堂教學心理學》一書中,描繪了師生相互作用的四種類型,第一種是教師跟全班學生僅保持單向交往;第二種是教師試圖與全班學生髮展來回的交往;第三種是教師跟學生保持來回的交往,也允許在正規的基礎上學生之間也有交往;第四種是教師在集體中是一個參與者,他鼓勵所在集體的所有成員中,有來回的交往。很明顯在這裏只有第四種類型才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和自我超越性,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培養創造力。但是,正如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所説:“創造力是不能強求的,但我們完全可以創造出使之發揮積極作用物先決條件。這些條件是:

1、心理安全。就是説:A.必須感到自己被人承認,受到別人信任。B.必須避免消極式的和遣責式的`評價。 C.在努力爭取創造成力時必須感到自己被他人所理解。

2、心理自主。這是指表達、思維、感覺自由、塑造自我自由,一個人的心理自由感也意味着承認和尊重他人的自由。

教學相長造句 篇九

對於“教學相長”一詞的理解,學術界還存在爭議。

人們對“教學相長”的解釋主要有兩種:

其一是將其納入教學原則的範疇,認為“教學相長”一詞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兩者,依此而將其理解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可以相互促進”,如在毛禮鋭、沈灌羣主編的《中國教育通史》中就將其作為教學原則來解釋,認為這一原則“揭示了教與學之間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既矛盾而又統一的關係”。另外在王炳照等人編的《簡明中國教育史》中,也將其作為一條教學原則,指出“‘教學相長’深刻揭示了教與學之間的辯證關係:兩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學’因‘教’而日進,‘教’因‘學’而益深。”其二是認為“教學相長”是一條“教師自我提高的規律”,()認為“教學相長”一詞的主體是教師,將“教學相長”理解為“教師施教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學習和提高的過程,即教師通過教而促進自身的學。如孫培青主編的《中國教育史》就持這種觀點,“‘教學相長’的本意並非指教與學雙方的相互促進,而是僅指教這一方的以教為學。它説明教師本身的學習是一種學習,而他教導他人的過程更是一種學習。正是這兩種不同形式的學習相互推動,使教師不斷進步。”

近些年來一些學者對這兩種解釋持質疑態度,如四川師範大學教師、西南大學博士劉秀峯認為“教學相長”所指的主體不是教師與學生兩者也不是教師一者。“教學相長”的主體應是學生,“教學相長”中的“教”不是指教師的“教”而是指學生的“仿效”,因此,“長”應為名詞的“益處”之意,而非動詞的“促進”之意。

新概念教學相長 篇十

日本東洋大學恩田彰教授強調,創造性比智力更富情意傾向,它同動機作用的關係較為密切,故它作創造活動的原動力,是心理能源。因此,開發創造性必須重視充實、控制心理能源,即必須注意激勵動機,增強體質,促進情感訓練。

必須一提的是,在培養創造力的情感心理訓練時,鼓勵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求知慾是關鍵措施。好奇心是對新異事物進行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它是推動人們主動積極地去觀察世界,展開創造性思維的內部動因。好奇心突出表現為質疑問難。當好奇心轉向探求科學知識的時候,好奇心便會升華為求知慾,求知慾是一種認知的需要,它是不斷觀察、思考、研究問題的內在的動力,是一種對知識追求的內在的驅動力。如果個體內部動機水平高就會主動地提出問題,提出任務,在活動中堅持不懈、努力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並能覺察到情境中那些與問題毫無關係的重大線索,從而創造性地將問題加以解決。

因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其認知動力,是培養創造力的重要措施。

綜上,新概念的“教”是在樂學的基礎上,注重良好教學環境的營造和心理情感的培養,旨在打破舊的教學模型,追求學生創造力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提高新的教學方式。

三、新概念的“學”

新概念的“學”既承接上文的“教”又具體地闡述樂學,即在良好的教

學模型,民主自由的空氣,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努力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大環境中,承認學生潛伏着極大的由未知轉為已知的原動力,繼而使之產生樂學觀念。新概念的“學”從本質上是肯定和接受學生中心觀的,學生可以從個人的實際出發,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專業出發,從社會發展的需求出發,進行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能力的培養和潛能的發掘,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並且是具有創造個性和創造思維的人才,推而廣之則使樂學成為大氣候。

學生的樂學心理主要來源於自己的創造個性和創造思維所產生的結果能被認可和接受,其價值能被實現。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託蘭斯指出,創造教學的具體特徵是:“使學生能敏鋭地感受或意識到存在着的問題缺陷、知識差距、缺損因素、不和諧因素等。綜合所得的信息,明確困難或創造缺損因素,搜尋答案,進行猜測或對缺損提出假設,對這些假設進行檢驗和再檢驗,完善這些假設,最後將結果和其他人進行交流。”這説明學生的創造個性和創造思維只有在這種充滿智慧主動性的開放式的求知活動中才能發展起來,所以要強化主動思維,在學習技能上強化自學、自評、自控,並且在此三項技能的訓練中加入批判意識,從而順利產生樂學心理。

1. 自學。自學就是學生自己選擇目標,按統一的教學計劃,自定步驟去學習。自學能力依靠獨立主動的探索精神,運用適合個性的學習方法,獨立完成學業傾向的一種技能與能力。鑑別學生會自學的標準是:A.攝取知識的主動性,即具有較強烈的求知慾,表現出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攝取知識。B.克服困難的堅韌性,即不僅在順利的條件下學習,而且能在有困難的時候,依然保持旺盛的學習積極性,頑強地克服學習上的障礙。C.發現問題的敏鋭性,即善於質難問題,哪怕是老師和教科書上的論述,也要用自己的頭腦去想想,是否有道理。因而表現出在學習中往往不滿足於現成的結論,而喜歡探究其來源;對於書上某些似乎不容置疑的定律、定理、敢於提出異議;對於老師教學中的失誤敢於指出;對於社會上流行的觀點敢於持不同的見解。

2. 自評。通俗地説自評是根據學習目標,學生對自己在學習成就上的變化作出評估的過程。學生的自我評定在學習過程中,心理功能表現有三:A.自我診斷能力。學生能分析自己認知與非認知因素的優勢與不足,瞭解自己已經學到了什麼,還缺少什麼,通過與自己過去比較,進步了多少,在與同學與集體與社會比較中,明確自己學習水平屬於什麼地位等能力。B.自我定向能力。不僅瞭解自己的學業水平的確切位置,而且能判斷出自己和他人問題之所在,並能對症下藥,揚長避短,強化優勢,矯正錯誤,彌補缺陷,自己為自己指明學習的努力方向。C.自我激勵能力。能對學習過程獲得的肯定,積極的反饋產生激勵作用,善用多種參照系評估自己的學習,不斷地調整和提出新的學習目標,在成功的體驗中激發和增強自己的成就感與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