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管理理論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51K

管理理論論文(多篇)

管理理論論文1

當前我國旅遊行業在正在不斷的發展進步,傳統文化對旅遊行業起到的推動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在旅遊企業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旅遊企業管理結合起來,根據旅遊企業特色構建一套附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旅遊管理理論,在推動旅遊行業經濟發展的同時,對旅遊景點進行規劃,在行業發展的同時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

我國作為歷史大國,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通過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結合發展旅遊行業。我國傳統文化對旅遊行業的發展起着重要的推進作用。當前將自然與人文結合起來的旅遊已經成為旅遊行業發展的新趨勢,無論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還是對旅遊行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結合旅遊元素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經過歷時的積澱之後,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了相應的特點。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對人文思想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所以,可以影響旅遊行業發展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也就是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通過二者的相輔相助,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並推動着旅遊行業當中的人文資源的發展。

二、中國傳統文化對旅遊管理的作用

旅遊管理理念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在旅遊企業在自身經濟發展的同時,應當同時注重通過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提高旅遊企業的管理水平,並且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旅遊管理理念的當中。

(一)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樹立正確旅遊管理觀念的重要思想。在旅遊觀念的形成過程中,應當與我國傳統文化以人為本的重要思想保持一致。通過樹立以人為本的重要管理思想,發揮以人為本思想的注重性,提倡貴民的民主思想,從而促進我國旅遊行業可以持續發展。

(二)以和為貴的管理模式

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儒家思想主張以和為貴,只有在旅遊企業的管理模式當中注入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才能提高旅遊企業的凝聚力。只有打破傳統的旅遊管理模式,將旅遊管理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將傳統的硬性管制的管理模式拋棄,採用含有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促進旅遊企業的發展。

(三)以德服人的管理方法

我國傳統文化中最為重要的思想就是以德服人,通過將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與以和為貴的管理模式結合起來,通過以德服人的管理方法,將中國傳統文化完全融入到旅遊企業管理當中,借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提高管理水平,促進旅遊行業持續發展。

三、傳統文化對旅遊管理理論構建的影響

(一)加強旅遊資源中精神文化的挖掘

旅遊行業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旅遊的概念也不僅停留在對景色的欣賞,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追求旅遊區域的精神文明感受。所以,在對旅遊企業管理理念的構建過程中,需要在擁有深厚文化底藴的旅遊項目投入資金,滿足當前人們的旅遊需求。在旅遊行業經濟發展的同時,應當注重結合當地旅遊特色以及傳統文化,通過不斷的完善與進步,為旅客提供良好的旅遊環境。對於歷史建築,應當注重定期進行維護,在挖掘其價值的過程中,注重對其中精神文化的挖掘,將歷史建築中含有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宣傳與推廣,帶動旅遊行業發展的同時,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

(二)對文化旅遊區域進行合理規劃與管理

旅遊行業的發展會帶動當地旅遊區域附近的金融、食品、商貿、住宅等多方面共同發展。在對城市旅遊資源進行開發的過程中,應當注重體現出當地旅遊的歷史文化底藴,在對歷史性的建築進行規劃或者擴建時,應當注重生態環境的建設,而不是對古城本身進行改造。在建設規劃過程中應當注重將景區內部的綠地率與森林覆蓋率設為規劃建設的重點。通過科學合理的旅遊管理模式,對旅遊區域進行實質規劃,促進旅遊行業的持續發展。

(三)做好傳統文化旅遊管理理論的推廣工作

傳統文化是我國曆史發展的精髓,在旅遊行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應當時刻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推廣。對旅遊地區的旅遊者、居民與相關工作者進行傳統文化的宣傳工作,提高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在旅遊景點的開發過程中,需要將旅遊推廣融入到傳統文化當紅總,通過開展展會、文藝活動等形式加大對傳統文化的推廣。同時可以利用我國傳統的節假日對我國傳統文化思想進行宣傳,將傳統節日當中的人文文化、歷史文化等多方面元素介紹給旅遊者,在提高旅遊行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提高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發展了人文。

四、結束語

旅遊是我國發展的重要經濟來源,旅遊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的注入是必不可少的,並且對旅遊管理理念有着重要的影響,旅遊企業應當深刻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人文精神,做好旅遊景點的規劃與宣傳工作,通過完善景點建設,不斷的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並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理念,促進旅遊行業持續穩定發展。

管理理論論文2

20世紀初,隨着古典管理理論的產生,出現了泰羅、法約爾、韋伯三角度古典管理思想,產生了科學管理理論,包含有14條管理原則的一般行政管理理論以及發展了權威的結構與關係理論。這些理論為當時的社會解決了不少企業組織中的勞資關係、管理原理和原則、生產效率等方面的問題,初形成了了管理思想的指導和科學理論方法。

有了這些理論為基礎,管理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到了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隨着一次世界經濟大危機的出現,行為管理學理論階段也由此而產生。一些管理學者們則開始從微觀上研究硬件以外的造成企業效率下降的影響因素。在這時期受到行為管理學理論的影響,出現了一系列的理論成果,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赫次伯格的雙因素論、麥克萊蘭的激勵需求理論等。值得一提的是,以霍桑研究為代表的組織行為理論,它的要點是:

①職工是社會人;

②企業中存在非正式組織;

③新的領導能力在於提高職工的滿足程度。同時,可以描述為“如果,那麼”的權變理論也是另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對象,它強調不存在簡單的和普遍適用的管理原則,不同的和變化的情境要求管理者運用不同的方法和技術。權變理論強調的四個變量分別是:

①組織規模,

②任務技術的例行程度,

③環境的不確定性,

④個體差異。

簡單來説,它告訴了我們如果處於什麼情況下,那麼這是最好的管理方法。因為組織甚至組織中的工作單元所從事的工作都是多樣化的,所以無疑是符合邏輯的。此外,還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麥格雷戈的X理論和Y理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等早期動機理論需要注意。

隨着科技和信息的發展,管理理論當前面臨着關於全球化,道德,勞動力多元化,創業精神等的問題,因此我們這些將來從事管理工作的人應當有關注以學習文化為特色的知識管理、強調持續學習,使用變革的學習型組織以及質量管理(關注顧客,持續改進,關注過程,改進作業質量,精確測量,員工授權)等問題的必要。

管理理論論文3

摘要:本文從項目管理的基礎理論出發,分別探討了項目管理理論的內涵和發展歷史過程,其次,對項目管理特點進行了詳細的梳理,針對當前我國項目工程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給出相關的建議。本文的重點在於,對項目工程管理實際的操作流程做了十分詳細的闡述,在項目管理操作流程中,借鑑國際通用的模式,把項目管理的操作流程分為項目啟動,計劃和實施控制四個階段,對其中每一階段中的重點和難點做了詳細的描述。正是因為項目管理各個階段都有着明確的工作步驟和程序,因此,項目管理可以實現科學化和制度化的管理。這對於項目管理在實際應用中能夠充分的發揮其積極作用,能夠提高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效率。對企業在實際操作中具有非常高的實踐價值。

關鍵詞:項目管理;工程;應用

自從有人類開始,人類在其實踐活動中就已經開始不知不覺地利用項目管理的原理來進行有效的實踐活動,比如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建築長城、金字塔,這些浩大的工程中都藴含着項目管理的內涵,只不過當時並沒有對項目管理理論化、系統化的歸納,直到近現代,原來才從實踐活動中獲得的豐富經驗,加以概括昇華項目管理理論體系。從古代到近現代,項目管理在工程實際應用中,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人們真正意識到項目管理的重要作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因為戰爭的緊迫性,人員和技術的複雜性都促使人們意識到,是否能夠有一種理論指導工程實踐,獲得最大效率。從此人們開始從理論上來對項目管理進行研究,以便能夠促使項目目標的實現。

一、項目管理的歷史發展脈絡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公司將項目管理的方法,實際應用於工程實施,由於對項目管理進行了優化,因此給美國公司產生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從那以後,項目管理開始逐漸推廣到全世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項目管理應用開始標準化,美國成立了一個組織這個項目管理工會,他是現在項目管理最權威最大的世界性組織。這個組織的目標在於深入研究項目管理的理論方法如何應用於實際。

二、項目管理髮展趨勢

近三十年來,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發展,我國的經濟和社會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各項經濟建設形勢和發展都已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因此就需要在實際的工程管理過程中,按照新形勢的變化要求,對項目工程管理的方法進行變革。由於在我國長期的工程管理建設中,採用的是國家行政直接管理的方法,投資人的利益難以得到保障。因為項目工程實施的過程中,建設標準是按照國家行政命令?M行,只需按照要求達到目標即可,而忽略了建設的質量問題。因此在項目管理工程實施的過程中,沒有建立有效的質量控制。這是非常不利於我國工程管理建設的進一步發展。而以行政為主體的項目工程管理,不利於項目管理人才的培養,這樣會導致項目管理分權不明確,責任機制不到位。由於項目管理的權利和責任界限不夠明確,因此不能夠提高項目管理過程實施中的效率,從而導致發展緩慢,質量低下。因此,在這種形勢下,就要求我們要跟國際上接軌,改革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採用科學規範化的項目管理,是我們國家工程項目管理做強做大的的必經之路,是必然的趨勢。

三、項目管理的定義和內涵

項目管理,嚴格來説,屬於工程管理的一個學科。而現在學術界對於項目管理的定義的內容是,通過運用項目管理的知識和理論,而對實際項目進行指導,從而達到預定的目標。而項目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項目規劃、項目啟動、項目實施和項目控制。接下來本文將會對項目管理這四個方面進行詳細的闡述和分析。

四、項目管理實際應用

(一)項目管理啟動

一般來説,項目管理最初從項目計劃開始,而項目管理啟動可以説是一個最容易被忽略的過程,但是項目管理啟動卻有着對項目管理有着重大的意義。項目管理啟動,是一個制定項目管理戰略的準備性過程,它主要決定你要達成怎樣的項目管理目標。項目管理啟動包括陳述項目管理問題和制定項目管理目標兩個主要方面。陳述項目管理問題,就是在制定項目管理目標之前對項目管理所面臨的各種環境以及條件作出評估。其主要過程為,對項目成果的特徵進行詳細的闡述,制定清晰的項目管理規劃以及項目管理經驗、收集整理。

(二)項目管理計劃

項目管理是一個系統複雜的工程,因此不可能是一種短暫的過程。制定項目管理計劃,對實現項目管理到目標有着非常重要的優勢。首先,制定好項目管理計劃可以極大的規避項目管理過程中的風險,其實,進行項目管理計劃,能夠加強項目管理活動過程中的參與羣體之間的團結。最後,制定詳細的項目管理計劃,有助於縮短工作時間提高效率。因此從這個角度可以説,制定完善合理的項目管理計劃是非常重要的。在制定項目管理計劃的過程中,要注意根據項目重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計劃,切忌偏離主題,好高騖遠。避免不合理的項目管理計劃對項目管理目標造成負面影響。

(三)項目管理的實施

項目管理的實施是項目,管理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它包括項目執行和項目輔助兩個過程。首先是根據項目管理的綜合計劃,對項目管理過程進行指導,其次是採取預防性,管理措施規避項目管理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風險。而項目管理實施的過程,採取的主要到手段是運用項目管理的常用技巧,結合項目管理的相關知識理論,按照相關的項目管理標準來進行。因此想要達成預期的項目管理目標,就必須確保項目管理的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標準來進行,才能保障工程質量達成項目管理目標。

(四)項目管理的控制

項目管理的控制,主要是在項目管理到過程中進行的,是對項目管理實施的質量保障,項目管理的控制最關鍵的是要建立靈活的應變機制,通常情況下,項目管理是依據項目管理的計劃來進行的,是由於企業環境和自身條件的不斷變化和發展,在項目管理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偏離原來的既定目標。因此需要項目管理對其進行控制,不斷的對項目管理計劃進行靈活的調整,從而對最初的項目管理計劃和實際的項目管理過程之間的偏差進行合理的預估和控制。一旦二者之間的偏差超出控制範圍,就需要建立緊急機制,來確保項目實施的過程能夠達到既定的目標。通常情況下,項目管理控制會對既定的項目管理計劃進行合理的調整,具體表現為,項目管理實施中對人員進行調整,通過調解項目實施的進度來確保能夠按時完成既定的項目管理目標。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五、結語

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席捲全球,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國際化的參與程度不斷加深,市場競爭環境變得日趨激烈。項目管理對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着很重要的意義,這就需要我們不斷變革,提高自身的效率降低成本,才能在這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並發展壯大。在這種形勢下,只有更為簡約和科學,更具效率的項目管理形式,才能適應這個日趨變化激烈的經濟環境。而項目管理本身就是一個科學的系統性的工程,單憑個人是無法完成,只有在科學的項目管理理論的指導下,才能降低項目管理實施過程中的巨大風險,來保障項目管理能夠成功。因此,掌握項目管理理論成為一個必然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組織已經把項目管理科學作為維持自己競爭優勢的重要武器。只有按照科學標準的項目管理標準,並根據自己的項目工程具體情況,才能實現項目工程管理的最優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健.基於集成理論的新能源建設項目羣管理方法及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3.

[2]高紹新.先進項目管理技術的理論方法及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02.

[3]黃德春.投資項目後評價理論、方法及應用研究[D].河海大學,2003.

[4]高雲莉.工程項目集成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

[5]劉芬.建築設計項目管理理論方法及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7.

管理理論論文4

美國古典管理學家泰羅是科學管理的主要倡導人,他第一次系統地把科學方法引入管理實踐,創立了科學管理,首開西方管理理論研究之先河,使管理從此真正成為一門科學,並得到迅速的發展。他的管理思想包含着引發一切管理思想的萌芽,因此他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下面,我就針對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談談自己看法。

一、“經濟人”假設是科學管理的前提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較快,企業規模迅速擴大,但由於管理落後、生產混亂、勞資關係緊張,工人“磨洋工”的現象大量存在,企業的效率低下。為了扭轉被動的局面,緩和工人和僱主的對立情緒,協調兩者之間的關係,合理利用資源,提高生產率,人們不得不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尋求一種比較合理的方法解決勞資糾紛。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經濟人”假設。

“經濟人”假設,起源於古典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關於勞動交換的經濟理論。他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寫到:“我們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户、釀酒家和烙面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説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説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我們不説我們自己有需要,而説對他們有利。”亞當·斯密將利己主義看成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人們正是懷着這種自利的動機去從事經濟活動的,每個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慾望而與他人發生交易行為。他在另一本着作《國富論》中説:“對勞動力的慷慨報酬……或普通人的勤勞程度提高了。勞動工資是鼓勵勤勉的因素……在工資高的地方,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發現:那裏的工人比低工資的地方更積極,更勤勞,也更迅捷。”亞當·斯密認為,金錢可以激發人們發揮最大的能力,是刺激人們工作的最大誘因。

以泰羅為代表的科學管理理論,正是建立在“經濟人”假設的基礎之上的。這種人性假設認為,人們工作的動機在於經濟誘因。多數人天生是自私、懶惰、好逸惡勞的,他們儘可能逃避工作,只有金錢和地位才能激勵他們工作;多數人沒有雄心大志,是被動的,喜歡聽命於他人,而心甘情願受他人的指導;多數人以自我為中心,對組織的需要漠不關心,只有用強制、懲罰的辦法,才能使他們為達到組織的目標而工作。以“經濟人”假設為前提的科學管理理論,曾風行於20世紀初到20世紀30年代的歐美企業管理界,改變了當時放任自流的管理狀態,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科學管理體制的建立。

二、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

泰羅重點研究在工廠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學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他認為,必須把科學知識和科學研究系統地運用於管理實踐,科學地挑選和培訓工人,科學地研究工人的生產過程和工作環境,並據此制定出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合理的日工作量,採用差別計件工資調動工人的積極性,實行管理的“例外原則”。而要成功地實施科學管理,勞資雙方必須進行一次偉大的“精神革命”,就是樹立一種勞資雙方互惠互益、利益一致的態度和觀念,以友好合作代替對立鬥爭,這種勞資雙方理念的轉變是泰羅提出科學管理原理的基本前提。

泰羅提出“雙贏思想”,他指出管理的主要目的應該是:確保每一個僱員和僱主最大限度的富裕。這種最大限度的富裕不僅意味着公司和企業主獲得最大的利潤,還意味着對每一個僱員而言,他所獲得的工資超出本階層的一般收入水平。這讓僱主和僱員都認識到,他們的基本利益不是必然的彼此對立,而是統一的、一致的。管理者最重要的目的應該是培訓和發掘企業中每一個工人的才幹,使每個人盡他天賦之所能,幹出最高效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達到最高的效率。這種勞資雙方思想上的轉變將改變整個企業和工人的面貌,而長期困擾企業的工人“磨洋工”現象也將得到解決。科學管理理論採取的是“胡蘿蔔加大棒”政策,僱主應當以滿足僱員物質和經濟方面的需求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同時給消極怠工者以嚴厲懲罰。

三、泰羅理論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啟示

一門科學、一個理論的產生和形成都會受到所處時空環境的影響,我們應當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和豐富它。泰羅在克利夫蘭廣告俱樂部的一次講話中説:“科學管理的每一步都是一種發展,而不是一種理論。在各種情況下,實踐都在理論之先……在科學管理中不存在着什麼固定不變的東西。”當我們回頭重新審視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時,發現它對於現代企業管理仍具有啟示作用。

(一)強調科學用人

泰羅不是一味依賴制度來實施管理,“經濟人”假設藴含着科學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泰羅意識到提高生產率不光要依靠技術,更應該充分發揮工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他認為僱主應該學會科學地用人,做到人盡其才。管理者就是要“按照每個人的能力和體力,給以最適合的工作”。對於現代企業管理來説,管理者要善於發現每個員工的潛能,幫助和指導他們,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機會;要掌握、依據每個員工的性格和特點,為每個人制訂職業規劃,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聰明才智。

(二)強調勞資雙方的溝通和交流

泰羅認為良好的勞資關係比任何制度都重要得多,“一種管理制度不論怎樣好,都不應硬性採用。僱主與工人之間必須保持良好的個人關係”。他唿籲工人和僱主要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為此,他要求管理者應多找工人談心,鼓勵他們説出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營造和諧的氛圍是現代企業管理應該不斷追求的目標,和諧可以推動企業的發展。對於現代企業來説,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交流尤為必要。只有通過交流,才能使雙方真誠合作,共同創造更多的利潤。沒有足夠的交流,不僅不利於企業人員之間的合作,而且會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的運轉和效率。因此,現代企業必須為溝通和交流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注重員工需要的滿足

泰羅對於那些忽視工人存在的做法深惡痛絕:“作為僱主,手上戴着一件小山羊皮的柔軟手套,穿過車間時,從不弄髒自己的手和衣服。有時也同工人談談話,可是擺出一副假仁假義或賞面子的態度,否則就乾脆一言不發。這樣,他永遠不可能弄清工人的思想或感情。”要想真正瞭解員工的思想,真正贏得員工的心,管理者應當從員工的需要出發,這種需要不僅是物質的需要,還包

括滿足員工成長的需要(要給員工制訂系統的、定期的培訓計劃,要為每個員工的發展創造條件)。泰羅的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企業管理仍然是適用的。

管理理論論文5

一、科學管理理論產生的條件

科學管理理論的產生既有經濟技術條件的因素也有當時的政治條件因素。

1.經濟技術條件。當時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科學技術和經濟蓬勃發展,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社會化生成規模逐步增大。英國工業革命的成果在企業生成實際中應用,使生產節奏加快,不少企業因此擴大了規模,生產各環節之間聯繫更加緊密。要適應這些新湧現出的特點,就迫切需要有一種管理理論的出台。

2.政治條件。當時的社會大生產發展迅速,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日益對立,問題日益明顯。一方面,剝削工人的剩餘價值,榨取工人的勞動成果;另一方面,通過壟斷市場,限制產量來提高物價等手段,達到剝削消費者的目的,引起了工人的強烈反抗。為了緩和雙方的這種緊張氣氛,資本家在經營過程中,也要想出一些相應的管理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二、科學管理理論的內容

科學管理理論是建立在一套的科學管理實驗基礎之上的,所以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的內容涵蓋了豐富的知識體系,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工作定額原理。泰勒科學管理的中心問題就是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他認為,科學管理就像輔助勞作的機器一樣,根本目的在於提高單位勞動力的工作量。在當時的經營管理下,不論是工人還是僱主都不知道每天究竟可以幹多少。工人因為對資本家的榨取和剝削極為不滿,普遍採用“磨洋工”的方式勞作,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全部勞動力;而僱主也僅憑想象中的標準來設立一個工作量的標準,沒有科學性,所以二者之間常常引起勞動糾紛。所以,泰勒提出,要制定出有科學依據的工人的“合理的工作日程”。

2.科學的挑選與培訓工人。泰勒認為人與生俱來就具有不同的天賦和才能,只要他乾的工作合適他,他就能成為第一流的工人。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要努力使不同類型的工人都能找到適合他們,並能夠使其成為第一流工人的工作。而培訓他們成為“第一流的工人”,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管理者的職責。

3.工作方法標準化。泰勒認為,必須用科學的方法來對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勞動和休息時間的搭配,以至機器的安排和作業環境的佈置等進行分析,消除其中極為不好又或者是不合理的因素,把各種好的因素結合起來,形成一種較好的方法。當企業管理者把這些應用到工人的工作中去之後,將會大大提高工人的產量。

4.實行差別計件工資制。為了鼓勵工人努力工作,完成定額,泰勒提出了這一原則。改變傳統的以估算或者是以經驗為基礎的定額計算標準變為以科學為基礎,然後採用“差別計件制”這種具有鼓動性和刺激性的付酬制度。讓每個人都明確,工資的支付對象是工人而不是職位。雖然從短期看企業的工資支付成本增加了,但同時企業的生產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而這種提高遠遠的大於工人工資上漲的幅度,所以總體來説這一做法是有利於僱主的。

5.計劃職能和執行職能相分離。泰勒認為,單靠工人自身的經驗是不能找到科學的工作方法的,而且他們也沒有時間或者是條件來從事這方面的科學實驗和理論研究,所以必須把這二部分的職能分開。這種分工,可以促進管理者與工人的合作,減少工人罷工的可能性,增強管理者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6.實行職能工長制。這個制度是以機械工業為依據而提出的,雖然之後的具體實際操作出現了混亂的局面,導致職能工長制沒有得到推廣,但它卻為今後提供了參考。

7.在管理上實行例外原則。即企業的管理人員把一些日常不重要的事務授權給下級去處理,而自己只保留對一些例外事項的決策權和監督權。

三、對泰勒“科學管理”理論的評價

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是順應時代而產生的,它是管理從經驗管理走向成熟的標誌,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1.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不是簡單的邏輯性推理,它是源於基層,源於實際生活中的。泰勒的幾乎所有理論和方法,都是自己親自到一線去試驗和認真研究所提出的。可以説,這個理論的提出,在當時產生了很深刻的影響,企業因此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達到蓬勃的經濟發展。

2.科學管理理論也存在了一些缺陷。例如泰勒對工人的看法是錯的,他認為工人是“經濟人”,工人工作只是為了獲得工資報酬,而忽略了其它因素的考慮。同時,由於他本身的經歷有限,只是解決了管理中的作業效率問題,還未把它上升到一般管理層面。

但是筆者認為,每一個理論的出台都只是時代衍生的產物。在當時的社會大背景下,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任何理論都會有它的侷限性,它只有隨着社會和時代的不斷髮展得到不斷的補充和修正,才能不斷完善。我們要抱着謙和的心境去看待前人的成果,而不是批判的態度。

管理理論論文6

摘要:檔案數字化管理是檔案管理髮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檔案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規範化的必由之路。本文擬對檔案數字化管理的理論和應用進行論述,作為對檔案數字化管理知識的科普宣傳,希望能為早日全面實現檔案數字化管理作出微薄貢獻。

關鍵詞:檔案數字化管理;理論;應用

隨着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數字技術已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行各業。檔案管理現代化已成為發展趨勢,對增加檔案存儲量,提高傳播速度,提升檔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是實現檔案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規範化的必由之路。

一、檔案數字化管理概念和意義

1.概念:數字化,是指利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把聲、光、電、磁等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或把語音、文字、圖像等信息轉變為數字編碼,再以微型計算機對數字編碼進行壓縮、調製與解調的信息處理技術,通常稱為數字化技術。檔案數字化管理就是將數字技術應用於檔案的收集、編制、存儲、查找、檢索、傳輸、開發利用各個環節,改變傳統紙質、影像、實物檔案管理手段,實現檔案信息資源數字化,存儲集成化,傳遞網絡化,開發利用共享化,管理現代化。2.實現檔案數字化管理的意義:一是使傳統的檔案管理搭上電子科技發展現代化快車,實現了檔案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二是增大檔案信息存儲量,提高了查找檢索速度,全面提高了檔案管理工作效率。三是檔案信息傳輸網絡化,為檔案信息開發利用共享和極大的提高檔案行業的社會效益創造了條件。

二、檔案數字化管理內容

1.檔案信息數字化。所謂檔案資源信息數字化,就是將傳統紙質、文字、圖像、電子文件、非數碼影像等檔案信息資源轉化為數字信號和數字編碼,生成數字化檔案。這是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基礎。檔案資源信息數字化一般分兩個大的方面:一是對館藏傳統的紙質文字、圖像等檔案資源有選擇性的使用數字模擬整合技術將各種檔案信息數字化;運用計算機、掃描儀、數碼照相機、語音輸入等技術將檔案原件等多媒體技術對不同載體形式與記錄方式的檔案信息進行處理並再次顯示,從而實現檔案的數字化。有選擇性,就是對於大量的歷史檔案資源不能全部轉化,而是進行科學性選擇,體現系統性和特色性原則。二是對現實中新生成的紙質、電子、非數碼圖像,依靠以上技術直接轉化為數字檔案。兩者形成完整的數字化檔案數據庫。

2.數字化檔案存儲、傳輸安全防護技術。檔案存儲、傳輸安全是檔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實行檔案數字化管理首先解決好存儲和傳輸安全問題,克服數字化存儲和網絡傳輸中的泄密現象。在檔案數字化管理中採取加密技術確保檔案的非公開性或分等級公開;身份驗證技術確保用户為網上合法用户;簽署技術是證實該文確實出自作者,且內容未被他人改動;防寫技術確保用户只能讀取信息,而不能做任何改動;防火牆技術使本機構網絡與外界之間設置障礙,是保護層,阻止外界對本機構的非法訪問,某種程度上減少了法律糾紛。通過以上技術措施,設置檔案信息存儲和網絡傳輸安全保護屏障,實現檔案數字化管理安全化。

3.檔案信息網絡化傳輸和信息資源的共享。檔案數字化管理為提升檔案信息社會化服務的效率和效益創造了條件,檔案信息通過網絡傳輸,實現多地檔案信息快速傳遞和共享是檔案數字化管理的重要內容。通過創建檔案自身網絡平台,以寬帶網為傳輸通道,在高速網絡化的基礎上,使檔案信息不受空間、地域的限制,為用户服務。並極大的提高信息轉播速度,擴大傳播範圍。另一方面,由於各級、各地區檔案館或企事業的檔案各具特色,在高速發達的網絡上只是一個節點,單獨的數據庫,不能滿足全社會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通過網絡升級就能實現各地的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極大的提高檔案信息的利用效率。

三、實現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必備條件

目前,我國國家級和省級專業檔案館或知名高校實現或部分實現了檔案數字化管理,多數地方專業檔案館和基層企事業單位檔案室還沒有實現數字化管理,還不具備應有的條件。但檔案數字化管理是方向是發展趨勢,全國檔案部門都要積極努力,創造條件,早日實現檔案數字化管理。推動我國檔案事業的現代化發展進程。就目前而言,實現檔案數字化管理應該具備以下三個主要條件。1.具備系列數字模擬整合、數字編碼、存儲、傳播設備。具體設備包括:計算機、數碼照相機、掃描儀、語音輸入器、多媒體傳輸設備等。這就要求檔案管理部門領導要對於實現檔案數字化管理給予重視,增加投入,升級現有設備,改善現有工作條件,以符合檔案數字化管理要求。2.國家統一制定並嚴格執行檔案信息化管理標準,包括運行管理性標準、業務性標準和技術性標準,規定統一使用的硬、軟件系統、電子文件格式。以消除檔案信息網絡傳輸、接受使用、共享檔案信息中的技術障礙和區域壁壘。實現檔案信息網絡快速準確傳輸和充分共享。3.配備符合檔案數字化管理的複合型檔案管理人員。檔案數字化管理需要新型管理人員隊伍,由於檔案數字化管理應用涉及多個專業技術領域,包含:檔案學、計算機科學、電子網絡技術、文學、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原則等。因此,檔案管理人員應是具備以上知識專業和政治要求的複合型人才。配備複合型管理人員要通過對現有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和引進人才等多種方式逐步配備到位。對於符合條件的在崗檔案管理人員要給予一定的政治、經濟待遇,增強其做好工作的積極性,激發其創造性。

參考文獻:

[1]李莉.淺談企業數字化檔案館建設的意義及內容[J].城建檔案,2013(2).

[2]陳鬱華.淺談數字化檔案館建設[R].南京市檔案局,2013-11-18.

[3]張桂雲.試論計算機技術在檔案管理中的應用[J].辦公室業務,2013(7):222.

管理理論論文7

[摘要]在職業教育管理中往往會涉及許多管理理論,主要論述了激勵管理理論和賞識管理理論在職業教育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職業教育;管理;理論

21世紀,國家的競爭實際上就是教育的根本,教育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尺度。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系統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它的管理中往往會涉及許多的管理理論,本文主要論述了激勵管理理論和賞識管理理論在職業教育管理中的應用。

一、職業教育管理中的激勵管理理論的應用

在心理學上,激勵是指一個心理過程,能夠讓人處於較長時間的興奮狀態,繼而調動人的最好狀態。職業教育的學生相比於學歷教育的學生,學習狀態會差一些,學習目的比較不明確。將激勵管理理論應用在職業教育管理中,旨在激起職業教育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繼而更加積極的參與學習過程,提升學習效率。在職業教育管理中,激勵的形式是多樣化的,它既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行為上的。以下簡單介紹幾種激勵手段:

1.情感激勵,也就是從學生的情感成長的方面給予激勵。例如在課堂教學上,為了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職業教育教師可以採用“褒獎式”的評論來降低學生的“畏難”心理,有勇氣説出自己的想法。又例如在班級管理和教育過程中,職業教育教師可以用自身豐富的情感經驗來激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2.目標激勵,職業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目標向和指向性,目標激勵正是以階段性教育目的為主要的指向性,激勵職業教育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目標激勵運用在職業教育管理過程中,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目標設立的合理性,目標不能夠脱離職業教育學生生活與學習的實際,不能夠超越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目標應該是職業教育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而不是為了難住學生;二是目標的階段性,對於職業教育目標而言,並不是單一而互相獨立的,所有的教學目標應該是相互聯繫的,應該在一個總目標下,設置多個分級目標,激發職業教育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3.競爭激勵,競爭是客觀存在的,對於職業教育學生的成長而言,競爭是無處不在的,競爭激勵的本質是去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在職業教育管理中應用適當的競爭激烈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時職業教育教師應該要把握好競爭激勵的尺度,可以更多地從學生的行為、表現等無形的潛能上作競爭。

二、職業教育管理中的賞識管理理論的應用

所謂賞識教育,實質是一種尊重生命規律的教育理論,人在發展的不同的`年齡階段,其身心發展特點和水平有所不同,賞識教育要遵循人的生命發展生長規律教育。在職業教育管理領域,賞識教育尤為必要。職業教育的學生相比於學歷教育的學生,心理會產生自卑或低人一等的感覺。在職業教育管理領域中運用賞識教育,通過對學生心理、行為過程的賞識,來糾正學習成長過程中職業教育學生的不良心理、行為,抓住學生渴望的心理,創建更好的職業教育氛圍。在職業教育管理中應用賞識教育理論,應注意做好以下幾個保障措施:

1.要確保職業教育者對賞識教育理念的正確認識,一方面職業教育要培養教師的賞識教育理念,轉變傳統教學理念中的“表揚與鼓勵”的表現形式,創新賞識教育的手段,不妨試試給予學生無聲的鼓勵,這樣也會給職業教育學生帶來感激與温暖,另一方面,職業教育教師必須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關的教育方案,不能夠盲目套用成功經驗。要正確地認識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處處處於主體性地位,使之成為學習的主體。

2.要確保賞識教育的“度”,賞識教育的實施過程中,過度地對個體進行賞識自然會導致學生個體的脆弱和自負感。職業教育教師對學生的賞識過程中,應該適度的賞識和肯定,這樣會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職業教育教師在賞識教育過程中,要正確定位學生的潛能,做到賞識有度。3.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多面的:一方面,教師應該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避免學生的逆反心理,促進教師做出更加科學的教育方案;另一方面還要儘可能地獲取學生的信任,讓學生能夠與教師形成良好的“朋友”“夥伴”關係,有利於讓學生的個體賞識教育得到更充分的發揮,促使學生從職業教育中得到更多的收穫。

三、結束語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根本,職業教育的發展也關係到千千萬萬的家庭和孩子。職業教育管理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討論題,無論身處哪個時代,都是當代職業教育教師需要深入思考、實踐,並不斷總結的課題。除了激勵理論、賞識教育理論之外,在職業教育管理中還有許多理論能夠有效地促進職業教育的前進。無論應用何種教育理論,職業教育管理的本質都是創造一個適於職業教育學生成長、學習的環境,讓職業教育學生更加綜合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國泉,王元地.西方激勵理論的再認識[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管理科學版),2014,22(1).

[2]孫利娟.論賞識教育在高一政治思想課堂教學中的運用[D].華中師範大學,2012.

管理理論論文8

【文章摘要】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一直處在主導地位的公共行政,因外部環境越來越嚴峻,其呆板的體制已經不能適應新的信息型和知識型社會。新公共管理理論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並很快擴展到了西方各國中。公共管理不再是單單重視經濟和效率,轉而重視服務的效果和質量。然而新公共管理理論在實施過程中,仍然是困難重重。

【關鍵詞】

新公共管理理論;困境分析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一直處在主導地位的公共行政,因外部環境越來越嚴峻,其呆板的體制已經不能適應新的信息型和知識型社會。新公共管理理論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並很快擴展到了西方各國中。新公共管理不是對已有的公共行政框架的變動,也不是對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進行單一的調整和單單為了減少管理的成本和開支,而是對傳統的公共管理體制的一次全面的否定和變革。這一次改革打破了上級對下級的單向指控,建立交流互動的模式和平台,漸漸走向了“後官僚組織”的道路。“官僚制”已成為了過去,公共管理不再是單單重視經濟和效率,轉而重視服務的效果和質量。然而新公共管理理論在實施過程中,仍然是困難重重。

1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價值取向困境

新公共管理理論是先進的,但也存在着問題,尤其是在其價值取向方面上,有下面幾點不足:

1.1公共性原則受管理主義的制約

公共性是公共部門之根本,其本質是要求在行政管理中,以公民的切身利益、公民的權力為核心,其價值就是為了維護公民的尊嚴和社會的公正,是以提高公民整體生活水平為目標的。但就管理主義而言,強調的是經濟的最大化與效率的最優化,這一工具理性也就造成了政府或企業在公共管理中,其優先考慮的是績效,偏離公共管理的核心,變化為執行和管理的工具。以經濟、效率作為導向,所造成的是以達成目標為目的,忽略其目標的核心意義,就是説,行政管理與社會價值背道而馳,喪失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意義所在。針對新公共管理在效率追求上的片面性,英格拉姆指出,“對許多公共組織來説,效率不是追求的唯一目的,還存在其它目標”。實現民主社會價值應是現代政府行政管理的立足點。

1.2公共利益過於表面化

新公共管理理論倡導是市場化的管理,將公民當作顧客,以顧客的利益為導向,以滿足顧客為宗旨。簡單來説,就是用顧客與企業的關係取代公民與政府的關係。將公共財物交由市場分配,減少政府的職能。這種以市場做為核心的價值觀是不符合邏輯的,過分的選擇相信市場,而忽略了市場缺陷。新公共管理理論要求政府進行讓步,將其職能交由市場更是不符合現在政務日益增長的走向。再者,從運用到實際上看,將公共部門職責私有化未必更有效率。私有化更有可能造成公共財產的混亂,進而造成管理的複雜。將公共職責市場化有其優點,但不可忽略的是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和矛盾。

1.3“顧客”與“公民”的矛盾

政府的權力是公民賦予的,最高權力的掌控者是公民,這是政府與公民兩者間的關係。而觀之於市場和顧客,市場是基於一個平等交換的概念,雙方不存在地位上的差別。將公民比作是顧客,其本身上就降低了公民在法律上的地位和權利,政府是服務於公民的,但市場不只是服務於顧客。另外,從消費的本質上來説,對於企業出售的產品,顧客只能選擇的是買或不買,但對其出售的什麼樣的產品、產品的價格、服務的內容並不能參與決定,本質上是處於一種被動的地位。而就公共服務管理來説,公民所扮演的並不只是被動的接受或不接受服務,更重要的是扮演着一個參與者,對公共服務的性質和內容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把公民當作顧客,以顧客為導向,所造成的是政府對權力的掌控和單向的行使,這與政府存在的本質是相謬的。公民參與政府的決策是行使其權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對政府的有力監督。公民與顧客在其本質上就有區別。

1.4“經濟人”假設不能照搬

經濟人假設認為:理性行動者是由自利所激勵;理性行動者是機會主義的、欺詐的、自我服務的、怠惰的和善於利用他人的;由於這種假設,理性行動者不能被信任。市場中,趨利而避害的“經濟人”比比皆是,公共領域中也是如此,追求名聲、功績、財富的行政管理人員也有,我們應該承認這一點,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對政府進行全盤否認。“經濟人”假設過於現實,從而忽略了對人性的探討,悲觀的認為利益本身才是人的行為出發點,否定人文因素的存在。對人性的全盤否定是不切實際的,對公共行政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否定,不相信他們能立足於公民,為公民着想,為公民造福,認為他們只是追名逐利的官僚。

2對新公共管理價值取向的反思

新公共管理理論主張縮小政治階級的差距、權力下放、賦予下級更大的權力、追求平等,破壞了傳統的行政管理人員任職制度。所造成的是管理制度更趨於政治個人化,對其所期待的公平、公正並無作用,還會導致政府的腐化,黨派的林立。公共管理和私有管理也存在着本質上的區別,公共管理的立足點在於廣大公民的利益,是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合理分配,為公民營造福利。而私有管理的出發點是為企業本身創造利益,是以擴大企業規模,為企業擁有者創造更大利益為主。這就説明了私有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不能運用到公共管理上。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於市場機制太過於信任,將資源分配交由市場,忽略掉了市場經濟發展不成熟的表現,削弱了政府的社會責任感,進而破壞了公民與政府的關係,與實現民主的目標背道而馳。

3總結

新公共管理理論為政府的管理與改革提供了新視角和新方向。總體而言,多方位的思考角度,對於公共行政是十分有益的。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新公共管理理論在實際的應用中所顯現出得不足之處,贊成與批判總是同時存在的,它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等,還有待進一步論證。而對於我國而言,當前正面臨着政府體制的改革,在改革過程中借鑑新思想、新理論,固然是好的,但新公共管理理論能否成為我國行政管理的新範式,還不能確定。

管理理論論文9

教育的根本不是傳遞給學生知識和技能,而是讓學生掌握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以下是“學生自我管理理論探究論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教師能夠傳遞的知識是有限的,能夠管束學生的時間也是有限的。隨着信息和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學生必須要具備很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夠不斷提升自我,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此同時,人們的娛樂休閒生活日漸豐富,使得學生面臨更多的誘惑,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變得更加重要。瞭解和應用自我管理相關理論,是當下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一、學生自我管理的概念界定

概括來説,學生自我管理就是學生在沒有他人監管的情況下、自己管理自己的意思。具體而言,學生自我管理是一個管理過程,就是學生自己理解學校的規則、制度、要求,結合學校的規則、制度、要求和自己的偏好,設定短期和長期的自我管理目標,並在實際行動中,不斷地朝着這個目標前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行為,提升對自我的認識,加強對自我的教育,發掘和調動自己身邊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最終把自己培養成為符合社會要求和自我價值要求的個體。

二、學生自我管理相關的管理學理論

自我管理本身就是一個管理學的概念,是一個基於管理目標、管理計劃來開展的管理活動,只是管理的對象是自己。因此,管理學理論對於學生自我管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參考價值的。其中,激勵管理理論是最重要的自我管理相關的管理學理論。激勵管理理論通過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來驅動學生自我努力和自我優化,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激勵管理理論屬於管理心理學的範疇,分為多種流派和分支,下面對主要的激勵管理理論進行介紹。

1.馬斯洛需求理論

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多個層次,這些層次由低到高,由生理逐漸上升到心理。馬斯洛指出不同的個體的主要需求是不同的,而個體的主要需求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着自己狀態的改變而改變的。基於這個理論,不同的學生、同一個學生在不同階段的主要需求各不相同。學校應該在基本的學業要求的前提下,允許自我管理目標的多元化,不要唯分數論,同時給予學生好的平台和機會,使得學生的自我管理目標有機會轉化為現實。基於這樣的學校制度和氛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能夠有效激發出來。

2.雙因素理論

雙因素理論把激勵因素分為兩個部分,有些因素的滿足能夠對個體的積極性起到激勵作用,但是有些因素的滿足對於個體的積極性的激勵作用並不大,也就是説,從激勵的角度來説,對於個體來説,這些因素是否滿足並不是很關鍵的。學校在強化激勵管理的時候,既要考慮到激勵因素的多元化、多層次,又要結合理論和實踐,分析出哪些激勵因素對於學生來説比較關鍵,是真正的能夠起到激勵作用的激勵因素,並將這些激勵因素作為重點,這樣才能夠在節省學校資源的同時提高管理效率,抓住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加強自我管理的積極性。

三、學生自我管理相關的心理學理論

從心理學角度看,自我管理是指主動調整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只有學生能夠自我控制不良情緒,保持理性思考,才能夠逐漸提升自身的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品質。因此,與情緒控制、提升自我認知的認知心理學理論,是引導學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基礎理論。認知心理學主要就是探究信息從表徵到進入人的大腦進行分析處理、存儲和輸出的過程。基於認知心理學理論,學生在認知過程的推動和阻礙因素,學校都應考慮到,並在此基礎上找到合適的信息輸出渠道,有效激發促進因素,規避阻礙因素,從而培養學生髮現自我存在的問題、找出自我問題的根源以及解決自我問題方法的能力,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學生自我管理相關的教育學理論

學生自我管理問題屬於教育範疇,與學生自我管理相關的教育學理論也有很多。其中,基於認知心理學而形成的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對於學生自我管理問題具有很好的理論指導價值。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於原有的知識經驗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該理論解釋了加強學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獲取的知識和經驗,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識和經驗,學生只有加強自我管理,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索,並在實踐中檢驗自己所學的知識和間接經驗,才能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管理理論論文10

隨着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及應用,交通運輸生產力佈局也進一步調整,鐵路在我國交通運輸中佔據有所減小,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作為貨運裝備產品需要進一步完善。

客户管理理論是一種先進的營銷理念,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供應商應積極採取這種理論,對客户進行分類與定位,選擇恰當的客户關係,充分發揮客户管理理論的作用與價值。

本文將重點探討下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營銷中對客户管理理論的應用,促使鐵路交通裝備主機廠與其零部件供應商形成良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我國交通運輸經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鐵路交通運輸方式不再佔據絕對優勢,我國鐵路市場份額也隨之減少,這會間接影響到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營銷。對此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供應商應積極採用客户管理理論實施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營銷,與鐵路交通裝備主機廠形成良好合作關係,取得雙贏。

一、客户管理理論分析

客户管理理論是一種先進的理論,並且在銷售行業中得到很多人的普遍認可,有關銷售企業使用過客户管理理論後,有效地提升了銷售業績,同時也提升了客户的滿意度。

客户管理的理念是雙贏,在這個理論中,其銷售的目標是達到企業與客户的雙贏,也就是企業能獲取所需的資金,而客户則能獲取所需產品或服務;其提倡“80/20”的客户管理方式,具體來説,銷售人員不需要對所有客户花費同樣時間及精力進行服務,銷售人員應提升自己工作效率及客户滿意度,首先依據“80/20”原則將客户進行分類,然後再對其進行服務,將其分成重點客户及一般客户,區別對待不同類型客户;最後是客户開發方式,開發客户應堅持一個開發思想:開發新客户、鞏固老客户,一個客户的開發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過程:尋找客户、篩選客户、與客户溝通、客户成交、客户售後服務及鞏固客户關係。

二、客户管理理論在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營銷中的應用

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供應商在管理方式應有所改進,積極採取客户管理理論,提升自身產品供應鏈競爭力,並與鏈上供應商構建良好的合作關係,下面將使用客户管理理論改進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供應商營銷狀況。

1.堅持共贏的管理理念

在鐵路交通運輸行業中,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供應商向鐵路交通裝備主機廠或者零部件企業提供必需零部件,這兩者則向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供應商支付相應的資金,雙方都是客户,各取所需,因此雙方應堅持雙贏理念,尤其是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供應商要認清楚雙贏關係,與對方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關係。

2.實施“80/20”原則

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供應商應積極採用客户管理理論中的“80/20”原則,區分出一般鐵路交通裝備主機廠及重點鐵路交通裝備主機廠,依據“80/20”原則將佔有80%價值的20%鐵路交通裝備主機廠作為重點營銷對象,將佔20%價值的80%鐵路交通裝備主機廠作為一般營銷對象。應給予一般及重點鐵路交通裝備主機廠不同待遇,有效提升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供應商的營銷效率,也能提升鐵路交通裝備主機廠對零部件供應商的滿意度,有利於兩者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

3.供應商營銷開發客户方式

客户管理理論中的客户開發方式對供應商銷售開發客户也有啟發意義與價值。第一步是尋找客户,零部件供應商開發客户時,可以從以下幾個來源尋找:零部件供應商現有的鐵路交通裝備主機廠客户;通過招標形式尋找新客户;通過現有客户介紹;也可以積極利用網絡平台尋找新客户。第二步是篩選客户,鐵路交通裝備主機廠選擇好壞將直接影響零部件供應商能否按時收到資金,客户是否有較強的生產力及是否能與其長期良好地合作下去,選擇潛在客户前一定要制定選擇標準。

第三步是增強實力、提高服務質量,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供應商對客户提出要求同時,自身也要做好產品質量控制工作,零部件供應商應將考核產品質量放在首位,向客户提供企業的產品,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及客户的要求;此外供應商還應制定合理的產品價格,制定價格能夠使自身有利潤維持及發展業務,也能讓客户感到價格的合理性,並進一步提升自身生產供應能力,為客户提供所需產品。

供應商還要確保供貨的準時性,給客户留下誠信的好印象,使客户願意其合作。供應商在銷售過程中還要積極與客户進行商討,積極達成一致發展目標,作出對雙方合作戰略的一致規劃,雙方積極共同努力實現目標。第四步是與客户進行積極有效溝通,零部件供應商與客户之間是一種合作伙伴關係,供應商應多與客户進行面對面地交流與接觸,這樣能有效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與親切感,這樣有利於供應商開展營銷工作。供應商還要與客户進行正式及非正式交流活動,例如產品會議、產品設計及市場交流等等,通過交流互動增強客户對供應商的認同感及信任感,促進營銷工作的成功及雙方良好合作。

三、結語

隨着社會經濟及技術的迅速發展,鐵路交通運輸優勢下降,其市場份額也進一步下降,這影響着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供應商的營銷工作。對此,鐵路交通裝備零部件供應商應積極學習先進的客户管理理論,並將其應用至零部件營銷工作中,堅持共贏理念,採取“80/20”原則將客户進行分類,改進開發客户方式等,提升營銷工作質量及效率。

管理理論論文11

酒店以實現經濟效益為目的。在市場競爭中,酒店管理者應具備全局觀念,既按照市場規律制定酒店的經營計劃,又自覺地遵守國家的宏觀調控。

一、酒店上至高層決策者,下至基層服務員,都應樹立全局意識

高層管現者由於崗位的原因,在全局意以方面比基層員工更重要。酒店應着重培養基層員工的全局意識,樹立為酒店整體發展服務的思想。“以酒店為家、以員工為親人”也是大局意識的表現。酒店每位員工都應為酒店的整體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無論是前台服務人員.還是後台工作人員,都應把酒店的發展放在第一位,不能過分強調個人利益,防止部門“本位主義”思想。

二、國際酒店業競爭的加劇和酒店業自身存在超前性的特點

酒店管理者應時刻保持與國際接軌,第一時間將國際上最先進的軟件、硬件轉化為本企業發展的生產資料。同時,還應積極研發、自主創新。實現酒店在各方面的突破,保證酒店絕大多數員工能夠接受先進思想、理念、技巧及能力的培訓,提高酒店的整體競爭力。

三、緊扣市場觀念

(一)瞭解市場酒店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就要對環境進行充分了解和分析,瞭解國內外酒店業的變化規律,把握髮展趨勢,掌握最先進的管理和服務。對競爭對手的數量、實力、發展方向及動態進行深入瞭解,對市場的普遍性和個性需求進行分析,把握市場需求和變化規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二)積極面向市場對市場需求的把握才是市場理念的精華,酒店經營效益的實現最終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前提。市場需求的分析主要是對消費規模、消費能力、需求動向、風俗習倔以及消費結構等進行分析,通過提供適銷對路的酒店產品滿足市場需求。

(三)努力開發新市場不斷開發新市場不僅是對酒店經營管理提出的要求,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明智的酒店管理者對“如何將蛋糕做大”比“如何將蛋糕分得更均勻”更鐘情。新市場的開發首先是開發尚未滿足的酒店商場,酒店管理各應創造各種條件滿足這類市場的需求。其次是開發尚未開發的市場,酒店管理者應積極進行引號,倡導新型消費,生產新產品,滿足新需求。

四、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就是在酒店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強調員工與員工、員工與客人之間要和諧、尊重、理解和支持。人本理念對於酒店管理智特殊的意義。—方面,酒店效益通過客人的認同來實現,酒店經營管理中強調“賓至如歸”也是人本理念的體現;另一方面,員工是酒店的重要資源,酒店應曹重員工、理解員工、愛護員工、體貼員工,充分發揮員工工作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對員工進行人性化管理。

(一)樹立“賓客至上”的意識酒店效益如何,取決於客源狀況,所以,酒店必須樹立“客人就是上帝”“客人永遠是止確的”等服務理念。這就要求酒店管理者要認真分析客人的需求。根據客人的需求提供適銷對路的酒店產航。酒店不僅要滿足客人的現實需求,還要努力挖掘並滿足客人的潛在需求。在不斷滿足客人需求的同時,提升酒店的整體形象,保證酒店穩定的客源。

(二)樹立“員工第一”的意識員工是酒店產品的主要生產舌.產品質雖主要取決於員工的素質。員工素質是酒店擁有穩定客源的重要保證。“沒有滿意的員工,就沒有滿意的客人”成為酒店管理的重要思想。這要求在潤店管理中,把員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對員工負責,把員工的個人發展同企業的發展密切聯繫起來,解決員工的後顧之憂,實現員工在酒店的土人翁地位。“賓客至上”與“員工第一”的矛盾,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二考相輔相成,酒店在經營上要堅持“賓客至上”,在管理中實施“員工第一”。

五、服務理念

服務是酒店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酒店產品具有生產與消贊同步進行的特點,客觀上要求酒店產品的質量必須保持穩定的水平,因為產品一旦出現問題就很難補救。這既充分顯示酒店服務的獨特性,也説明了強化服務理念的重要性。

(一)強化質量意識酒店要牢固樹立服務質量是酒店生命線的思想。酒店要建立強有力的質量保障體系,制定和執行質量目標、標準和服務規定。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生產,保證最大限度地滿足客人的需求。樹立全員服務質量意識,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酒店服務質量與生產。

(二)專業化意識隨着酒店生產力的發展,市場競爭的加劇,市場細分越來越細。酒店作為行動密集型的企業,專業化發展方向和專業化意識也越來越強。首先,高科技的應用,使得酒店在設備設施的使用維護和管理上需要專業化的員[隊伍。其次,酒店管理、酒店營銷、酒店服務、酒店培訓等酒店管理的內容越來越細,專業酒店管理公司、專業酒店策劃、專業酒店培訓機構的設立,表現出專業化的趨勢。所以,酒店經營管理中應該越來越重視樹立專業化意識。創新是—種思想及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實踐。把創新理念融入現代酒店管理中,是酒店發展的必然要求。酒店業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創新是酒店發展的內在要求。酒店管理者只有在觀念上不斷創新,才可能進行組織創新、制度創新、目標創新、技術創新、結構創新、環境創新以及文化創新,才會在不斷髮展中尋求一條適合自身的髮膠之路.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