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畜牧專業畢業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56W

畜牧專業畢業論文(新版多篇)

畜牧獸醫專業論文範文 篇一

隨着經濟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的不斷更新,職業教育也需要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在人才的培養上不能只是應付就業需要,更要注重創新精神等新的素質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滿足就業市場的需求。工學結合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學模式,這要求職業學校根據自身專業設置去尋求企業的幫助,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一起培養出適用的人才。我校把辦學的方向統一到了面向企業需求上來,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創設新的專業培養急缺的技能型人才,真正達到了服務當地經濟建設的目的。在當今社會,職業教育辦學最重要的就是要貼近就業市場,積極地尋求適合的企業進行合作,建立起實習與就業、生產和教學、學習與工作等相互結合的產學研一體化新型教學模式,即把作為用人單位的企業和育人單位的學校密切聯合到一起,這樣才能真正把職業學校做到企業化、市場化,以滿足時展的迫切需要。

二、如何推進工學結合與校企合作

我校綜合兩年以來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下面幾個有效的推進措施。

(一)為了保障工學結合與校企合作

的順利進行必須建立相關的管理機制當今社會的職業教育和企業行業的關係密不可分,讓企業直接參與到職業教育的辦學中是推進工學結合的最佳方式,也是進行技能型、素質型人才培養的關鍵之處,能夠使校企之間優勢互補、共享資源,達到共同發展。為了使企業參與辦學助推職業教育發展,2012年我校選取畜牧獸醫專業與當地的食品廠、養殖場和飼料廠等相關企業確立了校企合作的關係,並在此基礎上深入挖掘與企業合作的新理念,在人才培養上做到了工學結合與產學研一體化,在制度建設上切合實際制定出了《教學與學生實習實訓管理辦法》等制度,在組織機構上專門設立了針對工學結合的專業化教育團隊,學校高層每學期就工學結合問題召開專題化會議,對培訓計劃進行修改和制定,並在總結教學經驗的同時解決相應的問題。

(二)在教改政策制定上要以工學結合與校企合作為重心

對於學校來講教學的質量就是生命。我校在人才培養上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僅要學會專業的知識,也要學會實際操作的技能,使培育出的人才能夠應用到一線的管理、服務和生產崗位中去,以應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不適用,達不到這一目的。如今的職業教育模式需要切實推行模塊實訓和案例教學等更為先進的教育方法。一是要建立貼合企業和市場需要的專業課程,建議組設專門的專業課程建設委員會來指導專業課程的建設,促成“盯住緊俏產業建設專業、根據專業選擇適宜產業、學科和產業相互鏈接、崗位和專業相互鏈接”的科學化辦學模式;二是把課程設置的實用性作為核心內容,在課程的規劃和設計上要充分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聯合企業建立課改指導機構,在課程體系的建立上把握好“學生為中心、就業為導向、課程為主體、能力培養為本位、職業活動為主線”的總體思想。

(三)推行進入企業頂崗實習的方式

1.如何理解頂崗實習模式

以中職畜牧獸醫專業為例,在學生實踐教育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頂崗實習,這是學生如何將專業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主要方式,也可以藉此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頂崗實習模式的具體要求

頂崗實習需要學生通過企業專家和教師的指導獨立完成所負責崗位的全部工作,並據此提報頂崗實習的報告。

3.推行工學結合與校企合作的成效

畜牧專業畢業論文 篇二

關鍵詞:合作社 牧區 畜牧業 可持續發展

一、研究區概況

東烏旗是錫盟一個典型的牧業旗,氣候為温帶大陸性氣候。植被類型自西向東依次為荒漠草原、乾旱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林地。畜牧業仍然是一個基礎產業,但近年來工業發展迅速,尤其是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牧民的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所調查的哈日高畢嘎查位於該鎮的東北部,草場面積828平方公里(124萬畝);共有174户,767人;大畜1128只,小畜37665只;大畜以牛和馬為主,有少量駱駝;小畜以綿羊為主,綿羊主要為當地的烏珠穆沁肥尾羊,牛主要是烏珠穆沁牛。該嘎查以畜牧業作為主要的產業,基本上都是蒙古族,並保持了蒙古族的生活習慣。

二、牧民建立經濟合作影響因素

(一)草原生態環境惡化

草原生態環境惡化主要表現在:草場退化、草地沙漠化、草地生產力下降等。自草場承包以來,我區草原生態環境惡化加劇,90%的草原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和鹽鹼化現象,其中1/3基本喪失生產力。純牧業的24旗市的草場理論載畜量由20世紀60年代初的6000萬羊單位降至21世紀初的3000萬羊單位。另外,由於整個牧區範圍濫採濫挖礦產資源,使得草地環境更加惡化。

(二)貧困化嚴重

我區貧困問題嚴重,從“草場承包”、“定牧”以來,牧區由無貧困户到了貧困化嚴重階段。草場退化使得可利用草場面積極少,草場承載力下降,從而牲畜頭數下降,影響牧民生活,貧困化現象加大。加上“以草定畜”、“春季圈養”等一系列政策的影響下,增加了牧民畜牧業生產經營成本,減少了收入,牧民更加貧困。東烏珠穆沁旗吉仁寶力格嘎查牧民人均收入幾十年一直是名列自治區近3000牧區嘎查之首。但據東烏珠穆沁旗政協的調查報告,到2005年底,該嘎查貧困户佔到61%。建國以來幾十年,牧區牧民生活水平一直高於農民,但據計算,2004年,內蒙個牧民的平均純收入不及農民的1/3。可見牧區整體貧困現象非常嚴重。

(三)自然災害頻繁

我區位於季風區邊緣帶,自然環境惡劣。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亞乾旱寒冷氣流影響,而夏季來自海洋的温暖濕潤氣流的影響小,所以乾旱少雨寒冷大風是我區氣候特點。一年時間裏2/3的時間是大風。加上草地退化,生態環境惡劣影響下,使得乾旱、沙塵暴、黑災、蝗災、雪災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根據內蒙古牧區78%的中西部地區500年的旱澇史料分析,乾旱年份佔據70%—75%,存在“3年約有兩年乾旱,7年左右一大旱”的規律。1951—1990年,內蒙古牧區乾旱頻率為92.1%。1998年牧區雨水豐沛,牧草茂盛,但同時遭受了乾旱的面積為520萬hm2。由於草場承包,不能遊牧受災地區損失3.1萬頭牲畜。

(四)國家實施了鼓勵“合作化”法律與政策

2007年7月1日,國家頒佈和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2010年1月,國務院和自治區政府都出台了鼓勵牧民合作化的《1號文件》。近幾年,錫盟盟委、行署曾多次組織摸底調查、專題研討就牧區經濟合作發展問題併成立指導小組,專門制定出台《關於加強發展牧區經濟合作組織的意見》。2007年,東烏珠穆沁旗政府實施“四個整合”,即整合草場、牲畜、勞動力、基礎設施等。

三、合作社情況

(一)合作社建立

哈日高畢牧業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3年1月21日,最初是協會,2007年《合作社法出台》,並於2007年12月12日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為“哈日高畢牧業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的主要業務是培育和銷售種公羊,有《烏珠穆沁旗寶》商標和哈日高畢合作社活畜交易市場基地;小範圍的進行草場公用。2012年,合作社榮獲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稱號。

(二)合作社運行

合作社主要進行以下工作,牧民在草場利用、牲畜品種改良、生產資料和畜產品銷售、勞動力利用、資金、技術、基礎設施等方面探索了多種合作途徑。這些工作對生態、生活、經濟發展都有其很好的作用,即對牧區可持續發展有很大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了更好地理解合作社情況,以及草場利用狀況,牧民給予的看法和其合作社運行是否對牧區可持續發展有利,我們組成的四人沿哈日高畢嘎查周圍一線,共採訪了14户牧民, 因時間關係主要採訪了已經共用草場的人和對合作社運行情況比較瞭解的有關負責人。

1.草場共用

由於合作社剛剛成立不久,受“草場承包”影響深,草場共用只有四片:

:由5户組成。據悉,他們很早就開始草場共用,培育出優良的羊羣,所以在種公羊羣中他們的羊的比例是最高的。而這裏也是合作社辦公室所在地和種公羊管理基地。

B片:由5户組成。其草場是臨時的,剛開始使用共用草場,有的圍欄拿掉了,有的沒拿掉,但是羊可以隨意走動。他們還沒有把羊合羣,而是把草場整合人後分成四塊草場。但是隨着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他們有打算把羊也合羣的意願。草場圖如下:

C片:由兄弟五人組成,合作是很早就開始的,但沒有把草場劃分,只是把整個草場圍起來然後再把草場分成春夏秋冬草場。第一次草場劃分時他們只是把自己草場的面積記住並沒有把草場劃分,一直以來兄弟幾個都是一起放牧,一起用草場,一起租草場。因為屬於草場少、畜牧多的牧户,所以經常租草場。以前租草場是難找到合適的草場,但是加入合作社以後,很容易找到草場並且很便宜。

D片:也是由5户組成。這片區草場的一個特點是他們每一户的草場都非常單調,整個草場都是戈壁或者都是塔拉。他們的羊羣整年都吃不到各種各樣的草,所以羊羣質量差,草場整合是必然的。草場圖如下:

2.種公羊基地

培育種公羊是合作社主要業務之一,它有一個顯赫的標誌“烏朱穆欽寶”。烏朱穆欽羊是優質品種,肉香、體型好、產量多,這一特點逐漸得到市場的認可,才使當地牧民有了發展烏朱穆欽羊的想法並逐漸開始做,給牧民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收入。政府也支持培育種公羊,給了一定的幫助。

種公羊的選取方式為:較為核心的幾户牧民已經將草場、牲畜合在一起。母羊、種羊、羊羔分羣放牧,從每年的羊羔中選擇較為優質的種公羔,在種公羊基地培育為2歲的種公羊出售。相對的牧民,由合作社對每年的羊羔進行挑選,選擇符合標準的種公羊羔,由合作社根據一定的標準購買並培育成種公羊出售。選取標準為:

種公羊的培育給合作社、牧民帶來了很好的收入,通過優質種羊的選育,提高羊羣的質量,從培養肉用羊到培養種羊,從而提高牲畜的市場價格。2005—2010年,合作社選育500只優質種公畜,為會員牧户提供優質種公畜,目前合作社生產的種公羔羊已全部達到優質種公畜標準,秋季出欄時的每隻羔羊體重增加10-20斤,創收直接經濟效益6萬餘元。根據2009年的價格,作為肉羊出售的一隻羊羔價值400元左右,大羊價值500元左右,而一級的二歲種公羊價值1000元,每隻羊的價格可以提高數百元。

3.其他

哈日高畢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生態建設和畜牧業項目方面給予了重點傾斜。建設了200畝高產飼料種植基地,投入30萬元接入了網電,投入3萬元購置一台大型拖拉機,投入8000元購置一套種草機,投入5000元購置一套打草機,投入11萬元新建了兩眼機電井。合作社按照為會員提供優質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會員牧户畜牧業生產支出、穩定增加牧民收入的原則,統籌安排飼草購入工作,以比市場價每捆草低於1元錢的價格批量購進飼草,5年內批量購進10萬捆200萬斤牧草,有效節省購草開支30萬元。為保障會員牧户飼草來源,確保飼草價格穩定,會與飼草料出售地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切實解決了會員牧户冬季飼草短缺問題,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增加了收入。

還有一個大的生產性開支是洗浴防禦方面的,協會(合作社前身)跳過中間環節直接聯繫武漢藥廠,既保證質量,又便宜。這項工作持續了4年,基本上四萬頭牲畜最少節約了2萬塊錢。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牧區地廣人稀、生產落後、自然災害頻繁、貧困加劇這一殘酷事實面前唯有把牧民組織起來,建立合作社才是緩解牧區草原生態環境惡化、草場沙化鹽鹼化、貧困化的唯一出路。另一方面,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現實情況,牧區一家一户的經營方式無法立足,必須把他們組織起來提高參與市場競爭能力,大力發展畜牧業,才能使牧民收入提高。

牧區合作社的建立是對牧區可持續發展要求所做出的迴應。在牧區“三化”趨勢嚴峻,草場生產力急劇下降;草原人口增長過快,草場承載力不堪重負;草場承包規模下的放牧方式和草原生態系統間存在明顯矛盾;牧區貧困嚴重;傳統蒙古遊牧文化對草原保護積極作用被忽視並走向衰落現象等一系列影響牧區走可持續發展到道路的因素下,建立合作社緩解勞動力不足、合理分工、提高效率,有利於合理利用草場,抵禦自然災害,保護生態環境,防止“三化”,擺脱貧困,走向繁榮。

參考文獻:

[1]海山。內蒙古牧區貧困化問題及扶貧開發對策研究[J].畜牧經濟,2007(10).

[2]錢佔元。試論烏蘭夫牧區經濟思想。內蒙古檔案館。

[3]海山,烏雲**,孟克巴特爾。內蒙古草原畜牧業在自然災害中的“脆弱性”問題研究[J].災害學,2009(6).

[4]胡敬萍。在希望的草原上——內蒙古自治區牧區的變遷與發展。

畜牧獸醫畢業論文範文 篇三

[關鍵詞]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建設;防控

中圖分類號:S8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3-0338-01

當前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畜牧生產國家,隨着畜牧業不斷髮展壯大,各級政府應該重視動物防疫工作,使動物防疫工作轉變為市場經濟時代的社會管、執法和政府行為。畜牧業的生產和市場流通都離不開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所以,要想更好地組織畜牧業的生產與盤活畜牧業的市場流通,對畜牧獸醫體系的基層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一、目前基層防疫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國家財政撥款不夠及時

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的資金主要來自於國家財政撥款,但是財政撥款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無法及時到位。經過相關單位的層層審核,才能發到基層養殖户的手中[1]。基層一般經濟條件有限,而構建畜牧獸醫防疫體系建設需要一筆大的資金,地方政府無法支付。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來源有限,財政預算中對畜牧業的投入非常少,所以導致基層畜牧獸醫體系無法及時建立起來。

(二)基層對畜牧獸醫不重視

目前基層很多獸醫本身並不是專業獸醫出身,而是從與醫學相關的專業轉過去的,他們本身並不具備較強的獸醫專業知識。由於大學生分配製度改革,老獸醫大量退休,而新的獸醫專業人才不願意到基層工作,因此導致基層獸醫專業人員十分匱乏。特別是鄉鎮獸醫,一個獸醫站只有兩三個,甚至有的只有一個人。而且大多數是八十年代國家分配過去的大中專畢業生,年紀普遍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缺乏對新技術和新知識的熱情,這樣導致基層畜牧獸醫防疫工作受到嚴重的阻礙[1]。

(三)基層獸醫管理較為混亂

基層不少獸醫工作站,由於獸醫人數少,基層單位不太重視獸醫工作站的建設工作,所以獸醫站管理比較混亂,工作制度不明確,獸醫站的工作人員職權不清楚,工作任務不明確。由於基層獸醫人數比較少,往往一個獸醫身兼數職:動物防疫、注射疫苗、疫情普查、消毒、建立動物防疫檔案、耳標佩戴、協助檢查等工作[2]。雖然很多獸醫防疫站都建立了相關的管理體系,大多數都是流於形式或者應付上級檢查,沒有認真貫徹落實,很多都只是擺設,並沒有發揮它的作用。

(四)基層獸醫站技術較薄弱

基層獸醫工作站缺乏高學歷和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目前基層的獸醫大多是八九十年代的大中專畢業生,過去在經濟水平不發達的情況下,基本上能滿足基層畜牧獸醫防疫工作。隨着現代畜牧業的發展,養殖業的規模不斷擴大,農村畜牧養殖的品種越來越多,防疫工作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這對基層獸醫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各地政府不重視獸醫防疫工作,缺乏對獸醫知識技能培訓,導致獸醫現在的知識和技能遠遠更不上時展的需求。再加上年輕的畢業生不願意到基層工作,導致基層獸醫從業者出現斷層的現象,缺乏獸醫帶頭人。

二、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的建設與防控措施

(一)加大對基層防疫基礎設施投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基層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是進行動物防疫工作的前提,因此在滿足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人員配備、消毒、耳標訂購、配套、疫病診治的前提下,縣級財政部門應該撥付專項基金為每一個鄉鎮配備移動智能識讀器並定期隨訪,這樣可以及時將動物耳標配套和注射免疫等信息錄入,便於後續工作人員對動物產地檢疫、運輸檢疫等提供方便,同時也便於工作人員根據信息,及時找到疫病病源,能夠快速對疫病進行控制。同時當地政府應該加大基層動物疫病基礎設施建設,這樣才能建立完整的動物疫病防治體系。

(二)提高基層獸醫的綜合素質水平

要建立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獸醫以及相關人員必須要認識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因此,縣級動物疫病管理單位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組織全縣的獸醫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該地區常見動物疫病、傳播形式、防治措施等內容。同時可以根據季節性的疾病組織獸醫進行鍼對性的疾病,比如春季生豬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害,爆發流行性豬流感、腹瀉等疾病。根據生豬生長的情況,動物疫病控制中心可以組織獸醫進行集體培訓。此外獸醫工作不僅僅只是為了幫助養殖户治療動物疫病,而應該從源頭上控制疫病的產生。這就需要獸醫必須具備更加專業的知識。

(三)建立健全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

當前我們國家的畜牧業發展迅速,建立健全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已經迫在眉睫。畜牧產品是城鄉居民的主要副食品,也是國家菜籃子工程的重要內容,必須做好畜牧生長工作,保持畜牧產品價格的穩定,滿足消費者對畜牧產品的需求,這對農村經濟發展有着特別的意義[5],因此必須建設畜牧獸醫防疫體系。當前主要是我們鄉鎮的獸醫防疫體系不夠完善,因此必須防疫體系的重點應該是在鄉鎮。因此,應當建立完善的基層防疫體系,這個體系包括上下級完整機構,不僅包括防疫工作的單位和人員,還包括監督管理機構。保證基層獸醫工作人員不要出現尸位素餐的現象,讓大家各司其職,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

(四)構建基層動物疫病衞生防控體系

近年來畜牧業不斷髮展壯大,但是養殖户的整體素質普遍不高。一些養殖場的動物發生疫病時,養豬户沒有相關的經驗,導致疫病沒有及時控制,從而進一步影響整個養殖羣體。因此基層獸醫站要定期走訪養殖户,強化養殖户的疫病防治意識,一旦動物發生疫情一定要立即上報給有關部門。其次,要建立基層動物防控緊急機制,做好緊急預案,一旦發生不可控制的疫情,能夠採取有效地措施進行控制,避免疫病進一步傳播,影響整個區域的養殖場。最後,要建立重大動物疫病監察機制,對基層的動物防疫工作定期監督檢查。

三、結語

總而言之,鄉鎮畜牧業的發展,關係到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的切身利益。而且畜牧產品是菜籃子工程的主要內容,無論是基於農村經濟發展和城鄉居民的安全性考慮,基層獸醫防疫體系的建立十分重要。只有建立完善的動物疫病防治體系,才能提高畜牧產業的產值和經濟效益,維護畜牧產品的質量和安全,保證畜牧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畜牧獸醫專業論文範文 篇四

關鍵詞:畜牧獸醫;農業;畜牧業;管理;技術;問題

自從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我國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截止到2018年末,我國農村常住人口接近7億人,“三農”問題與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息息相關,“三農”問題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1,2]。近些年以來,伴隨農業現代化,我國畜牧業發展較快,但是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因此,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對技術管理進行優化、改革以及創新,進而為畜牧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存在的問題

隨着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也在不斷完善和進步,但是從實際工作中可以發現,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技術管理人員缺乏理論知識,專業素質較差、水平較低,嚴重影響了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的深入開展;二是畜牧獸醫技術的管理模式比較落後,管理機制也不健全,缺乏專業化的管理制度,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健全,已經不能適應目前現代化畜牧業的發展;三是基層羣主對於動物疫情缺乏理性認識,缺乏疫情防範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畜牧獸醫技術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四是相關機構存在嚴重的配置缺失,不同部門的工作內容相互交叉,導致技術管理工作比較混亂、分工不明確,不但增加了工作的難度,而且降低了工作的效率[1,2]。

2對策

2.1提高重視程度

很多養殖户自身的知識文化水平有限,對動物疫情等相關知識缺乏瞭解,對動物疫情缺乏足夠的重視,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下基層走訪調查,深入瞭解地方畜牧相關的動物疫情,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安排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講,提高基層羣眾的養殖水平和防範意識,千萬不能在疫情發生之後,再採取防範措施,到時為時已晚,因此必須做好預防工作,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加大動物疫情的宣傳力度,例如每個村鎮建立微信、QQ交流羣,技術管理人員時常畜牧、疫情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提高基層羣眾對於動物疫情的重視程度。

2.2提升專業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必須提高基層畜牧獸醫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打造符合現代畜牧獸醫發展的人才隊伍,滿足基層羣眾的需要。首先,政府有關部門應該重視基層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可以聘用大專院校或科研單位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下基層去給技術人員和基層羣眾培訓畜牧獸醫的相關知識和技術方法,針對當地經常發生的各種動物疫病,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其次,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加大投入,積極引進優秀的專業化人才,提高基層畜牧獸醫技術人員的薪資待遇,給他們創造較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儘可能地留住人才。

2.3完善管理體制

要想提高畜牧獸醫技術管理的效率,必須對其管理制度進行完善,並且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首先,落實負責制度,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能範圍,對各種工作進行劃分,明確不同人員的責任,落實到每個工作人員身上。然後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即:“誰出現,誰負責”[1,2]。其次,落實監督制度,如果發現有人違紀違規,必須及時進行糾正,並且追究其責任。最後,落實質量審評制度,制定出具體的工作標準,對相應的管理工作進行審查,並且對各種儀器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唯有如此,才可以提高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2.4完善法律法規

我國應該建立和完善畜牧獸醫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已有的法律基礎上,借鑑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並且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創建一套符合本地區的科學、完善的畜牧獸醫法律法規,使基層的畜牧獸醫技術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與此同時,建立的畜牧獸醫法律法規應該注意三點:一是法律法規要內容全面,覆蓋畜牧獸醫相關的各個方面,例如從業資格的准入、檢驗檢疫、藥品管理等;二是法律法規要清晰、明確、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並且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修訂;三是除了上述內容之外,還應該包含監管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畜牧獸醫技術管理的監管力度。

畜牧專業畢業論文 篇五

關鍵詞: 職業教育 畜牧養殖專業 教學現狀

近幾年來,我國逐漸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中等職業教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隨着農村勞動力的大量外流,集約化畜牧養殖的出現,社會大環境發生巨大改變,對職業學校畜牧養殖專業教學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也引起了廣大職高畜牧專業教師的深思和探究。如何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適應現代集約化畜牧養殖業發展的需要,使畜牧養殖專業得到高效發展,是我們必須探究與解決的課題。我從職高畜牧養殖專業自身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入手,談談認識和體會。

一、職高畜牧養殖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師資力量的組成不能適應畜牧養殖專業的要求。

職高學校的學生除學習基本的文化知識以外,還要掌握畜牧養殖專業技能。很多畜牧養殖專業的教師是從師範院校生物系畢業的,他們在中學完全能夠勝任,但在畜牧養殖專業卻不能很好地勝任。部分科任教師雖然是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但由於畢業時間早,專業理論知識已不適應現代集約化畜牧養殖發展的需要。尤其是他們畢業後,大多一直從事理論知識的教學,實踐較少。學生很難掌握紮實的專業技能,這樣的老師怎樣能讓學生心服口服?如何才能使學生掌握紮實的專業技能?我們在掌握原有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學習現代化的畜牧養殖專業知識,打造既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又有紮實的專業技能的“雙師型”教師。

2.教學安排不科學,教學方式落後,重理論輕實踐。

職高學校在課程安排中,文化課、專業理論課和專業實踐課的安排要科學合理,要側重專業課教學。現在的課程安排上常常是文化課和專業課對半,有時文化課還多於專業課。在教學方式上,由於學校辦學條件的限制和我們自身的問題,採用“黑板上畜牧養殖”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很難形象、直觀地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

3.教學經費投入不足,教學設備落後,實習條件差。

畜牧養殖專業是理論性、實踐性和專業性都非常強的專業。實體教具、動物模型、實踐操作都很重要,但由於學校經費投入有限,教學設備短缺,缺乏實習場地,學生很難進行必要的養殖實習,這是學生不能有效掌握專業技能的重要原因。

4.觀念陳舊,生源不足,職高生文化基礎差。

近幾年來,由於高校不斷擴招和職高學校自身存在的不足,學生就業形勢嚴峻,職高學校的吸引力逐步下降,國中生不願報職高學校。畜牧養殖專業作為涉農專業,又髒又累,而且畜牧養殖專業見效慢,還不如出去打工賺錢快,因而許多家長不願讓孩子學習畜牧養殖專業。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只能實行免試入學,一些沒能考入高中的學生,甚至一些沒有畢業的學生進入了這個專業。由於基礎知識差,學習難度大,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他們不能很好地掌握專業知識,給學校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招生難度進一步加大,逐漸形成了惡性循環。

二、改變職高畜牧養殖專業教學現狀,提高教學質量

1.優化師資組合,加強專業教師的培養。

教育的成功關鍵在教師。要辦好一個專業,沒有一支專業知識過硬的教師隊伍,只能是一句空話。如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呢?我認為要從以下方面努力:一要抓好教師的傳、幫、帶活動,由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帶經驗不足的新教師,教師之間相互協作幫助,共同進步。二要有計劃地派遣教師參加提高培訓,或到現代化養殖場參觀考察。這樣,會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大大提高,為畜牧養殖專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三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請畜牧養殖界的名人到校任教,充分發揮名人效應,提高學校的知名度。以上幾點是職高畜牧養殖專業辦好的重要條件,也是恢復學校的自身造血功能的重要方法。

2.創新教學模式,側重技能發展。

開展教學要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職高生的專業綜合素質。根據職高生的實際情況,對於參加對口升學的職高生,課程安排上允許適當增加文化課教學,但總體仍要側重專業課的學習。對於不參加升學、畢業從事畜牧養殖工作的學生,可實行模塊教學,使他們主攻畜牧養殖方向,在教學中理論聯繫實際,側重專業技能的培養。在專業課教學中,有效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使書本知識形象化、生動化、直觀化,這樣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全過程,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加大教學投入,完善試驗室建設,創建專業實習基地。

實驗、實習是畜牧養殖專業重要的教學方式,是畜牧養殖專業的第二課堂教學。要使職高生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不行的,必須配備較完善的實驗室。為了更好地使職高生掌握專業技能,學校還需要組建畜牧養殖實習基地,為教學實踐和學生實訓搭建一個廣闊的平台。我們定期安排學生去實習基地實習,使他們在實習中學,邊學邊實踐,做到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培養嚴謹務實的求知態度。

4.加大宣傳力度,更新教學觀念。

畜牧專業畢業論文 篇六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 落地人才

為了促進黑龍江省農村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農村從業人員的素質,我省首先啟動了“村村大學生”計劃。2003年12月2日,黑龍江省委組織部、教育廳等六部門聯合下發了黑教聯「20043號文件《關於實施“村村大學生計劃(培養)”的意見》,決定從2004年到2008年,共培養近10000村村大學生(每村至少1名),畢業後回到所在鄉村為民服務。近5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省教委的具體部署下,經過各培養院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針對村村大學生這一特殊羣體,作為“村村大學生”培養牽頭學校之一,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在“村村大學生”培養期間,共招收四個專業350名來自省內各鄉村的學生,按照為農村培養有現代農業發展理念,掌握先進農業技術和管理知識,帶動羣眾致富的“上得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專科層次鄉土落地人才,也就是要為農村培養一批懂技術 、會經營、善管理、通市場、紮根農村、服務“三農”的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目標要求,採取了諸多有力措施,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課程開發、實踐教學、師資配備、經費投入、學生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優化和強化。本文就我院“村村大學生”畜牧獸醫專業工學結合的“15+5”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優化問題進行闡述。

一、工學結合“15+5”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背景

針對村村大學生的學制較短,生源基礎總體偏低,文化水平良莠不齊,年齡相差較大,部分學生已成家立業等現實問題,我院知難而進,認真研究和探索,制定詳實的實施方案。“村村大學生”培養能否立足龍江、面向鄉村、服務“三農”,為農村畜牧生產一線培養適用、實用的落地人才,構建科學、可行的人才培養模式至關重要。

1.培養目標準確定位,面向“三農”,培養落地人才

黑龍江是畜牧業大省,畜牧業產值在農業中佔有較大比重,已經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2003年,省委、省政府不失時機地提出在全省範圍內實現種植業與養殖業的“主輔換位”,2010年以後,畜牧業產值要達到農業經濟70%以上。要完成這一戰略目標,人才支撐至關重要。據統計,全省1100個鄉鎮現有畜牧科技人員4384人,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僅佔1.33%,平均每個鄉鎮不足0.5人。由此可見,我省鄉鎮畜牧行業生產第一線極其缺乏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

確定“村村大學生”畜牧獸醫專業的培養目標,既要立足本土,結合當前農村基層養殖業的現狀,又要着眼於未來發展,使學生掌握常規技術外,熟悉規模化、現代化、工廠化、自動化畜牧業的生產技術。

2.充分體現專業特色,突出關鍵技術環節

畜牧獸醫專業面向比較寬泛,涉及行業的養、繁、防、治、管、加、銷等技術環節,涵概了畜牧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及服務體系,在有限的二年時間內,學生不可能每個技術都能做到精通,在教學設計中必須把握好特殊與一般、基礎與應用、寬泛與突顯的關係,增加針對性,淡化或刪除繁瑣、無應用意義的理論知識,強化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根據學生的意願,提供若干個專業方向,在實踐中加以強化。

3.體驗基層生產環境,強化服務意識

村村大學生畢業後均回鄉工作,在校期間必須讓學生從思想上、行動上達到統一和共識。通過加開必要的與農村工作相關的課程外,每學期安排5周的專業生產實踐,使學生熟悉養殖一線工作場景,從事專門專業工作,練達專業技能。假期內安排2周的社會調查,讓學生在任務中瞭解農村畜牧工作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建議及改進措施,對其學習、工作大有益處。

二、工學結合“15+5”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基於“村村大學生”的培養目標,結合行業現狀和發展態勢,從“村村大學生”這一特殊羣體的實際出發,在總結和借鑑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構建了工學結合的“15+5”人才培養模式。

“15+5”意為每學期20周的教學進程中,15周為校內教學,其中包含必要的理論、課堂實習、教學實習。每學期安排5周的專業生產實踐,學生深入行業企業進行專門的實踐活動或頂崗實習。

在校學習期間,在教學方案的指導下,按着人才培養模式設計的具體要求,學生學習必要的專業基礎理論,練達必備的專業技能,融“教、學、做”為一體,專業能力螺旋式遞進,從專業基本能力、專業綜合能力、專業應用能力逐漸上升。

學生在企業進行專業實踐期間,實行現場技術人員導師制,學生在生產崗位從事專門的技術工作。第一、二學期,學生在畜禽飼養管理、常見疾病防治、繁殖育種、飼料加工調製等崗位進行輪換實訓;第三、四學期,根據學生的意願,結合本鄉工作特點進行定向培養和頂崗訓練,達到勝任崗位工作之目的。

三、科學構建理論教學體系

根據“村村大學生”的培養目標,結合畜牧獸醫專業崗位能力的需要,圍繞“養、繁、防、治、管、加、銷”七大要素,打破原學科制教學體系框架,對課程進行解構與重構,專業基本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原則,體現實用、適用、應用的理念,課程內容刪繁就簡,及時補充行業新知識和新技術。

1.增設部分課程 結合畢業生工作場景的需要,增設農村社會學、農村發展規劃、農業環境保護、農業經濟管理、農業技術推廣等課程。通過專題講座、參觀、討論、社會調查等方式,使學生熟悉農村發展的現狀,把握農村發展動態,具有適應鄉村工作環境能力,紮根農村、服務農民、獻身農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盡心盡力。

2.整合部分課程,使之與生產環節相吻合將牛羊飼養管理技術、豬飼養管理技術、雞飼養管理技術、動物內科疾病診斷及治療技術、動物外產科疾病診斷及治療技術、動物傳染病防制技術、動物寄生蟲病防制技術等7門課整合為牛羊生產、豬生產、禽生產三門課;將解剖生理、藥理、病理、動物臨牀診療技術整合為獸醫基礎;將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整合為應用化學。整合後的課程更具有崗位針對性,內容設置與生產一線關鍵技術和環節相融合,學生的學習過程即為工作過程。

3.教學組織靈活多樣根據畜禽生產週期,結合行業生產特點,依照教學計劃的整體安排,科學有序地組織教學。有些內容和課程可先講後練,亦可先練後講或邊講邊練,以期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結合現場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突出重點,其它課程與之相匹配、有機穿插教學,達到時間、空間多維利用,信度、效度相統一。

四、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

1.以崗位需要的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主線,構建由專業基本能力、專業綜合能力、專業應用能力三層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實現課堂與實驗室相結合、實驗室與校內生產基地相結合、基地與行業企業相融合。

2.將實踐環節貫穿於教學始終。學生入校後即接觸專業生產實際,營造專業學習氛圍,達到早實踐、多實踐,整個學程實踐能力培養不斷線的目的。

3.遵循從簡到繁、從專項到綜合的原則,與畜禽生產週期和主要環節密切結合安排教學,通過緊密結合實際的螺旋式週期循環,使學生掌握綜合專業技能。

4.加強校企合作,實行產學結合。充分利用校內基地進行現場教學,強化專業技能訓練。積極與省內、外行業生產企業合作,通過工學結合的途徑,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5.實行雙證制,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認定有機融合。在畢業前,按着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農業部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鑑定,每名同學畢業前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都能獲得高級動物疾病防治員、高級家畜飼養工、高級家禽飼養工、高級畜禽繁殖工等2個以上畜牧獸醫行業特有工種職業資格證書。

五、特色及效果

1.隨着我省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畜牧業產業地位進一步凸顯,成為現在和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內新的經濟生長點。借鑑以往的辦學經驗,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根據畜牧獸醫崗位(羣)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進行“村村大學生”畜牧獸醫專業教學體系的全新設計。

2.以適應農村發展需要及畜牧獸醫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為主線,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與養成貫穿於教學的始終。

3.調整課程設置,對原有學科體系課程進行科學的整合,刪除陳舊的教學內容,及時補充行業新知識和新技術,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4.加強實踐教學,建立與理論教學即相互聯繫又相互滲透的實踐教學體系。減少驗證性、演示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由片面加強單項實習向畜牧獸醫生產綜合應用轉化,基層畜牧業生產定位由分散型、粗放型向規模化、現代化轉化。

5.根據培養模式的要求,認真編寫與教學計劃相配套的教學大綱、“村村大學生”實用教材、教學講義,形成完善的教學文件和教學資料。

6.注重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每門主幹專業課製作CAI課件,專業核心課建立網絡互動平台,創建試題庫、技能考核方案,教學資源庫豐富完備。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合理選用專業教室、實驗室、校內實訓基地及省內外生產企業等教學場景,融“教、學、做”為一體,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有機接軌。

7.工學結合的“15+5”人才培養模式設計科學,運行良好,各教學環節嚴謹,實施得當,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達到了預定培養目標,得到了學生、學校、社會等多方認可。目前已有近200名畜牧獸醫專業“村村大學生”圓滿完成學業。這些畢業生專業實踐能力強,現場工作適應快,吃苦在前,勇挑重擔。在本土畜牧業發展建設中做到了“技術能指導、生產能示範、致富能帶頭”,得到當地政府的肯定和農民的信賴。

參考文獻

[1] 楊樹國 李春霞 董繼學等村村大學生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職業教育研究 2006.1

[2] 李慶章 於廣建 樑雲福 林洪金 新農村建設適用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高等農業教育 2007.7

畜牧獸醫畢業論文 篇七

專業頂崗(畢業)實習是要使學生在就業前,到養殖及相關企業去,在自己希望的就業領域和崗位進行全面系統的實習,以全面實際瞭解行業、企業的基本情況以及熟悉具體崗位的業務工作,為就業和儘快適應企業工作的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畢業頂崗實習與就業直通。

二、畜牧獸醫專業頂崗實習的任務與目標

1、瞭解養殖及相關企業企業概況。

2、知道養殖及相關企業的組織結構、規章制度、工作流程。

3、熟悉具體部門和崗位的業務流程、工作規範、處理方法。

4、熟練掌握相應崗位的操作技能。

5、按照養殖及相關企業要求去做,形成職業能力和初步養成職業素養。

6、具備初步的養殖企業管理能力。

7、結合實習企業完成畢業論文(或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分析報告等)。

三、畜牧獸醫專業頂崗實習的內容

1、在各種畜禽養殖技術等崗位實習。

在崗位工作中要做到:

━企業要求,熟悉企業規章制度,自覺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各崗位尤其是接待崗位有哪些因素對安全構成威脅,應如何避免;

━工作要求,知道飼養技術人員崗位的具體任務;清楚該崗位的關聯崗位;與關聯崗位如何協調等。

2、在動物疾病治療與預防等崗位實習。

在崗位工作中要做到:

━企業要求,熟悉企業規章制度,自覺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動物疾病治療與預防崗位的風險是怎樣產生的,應如何避免;

━工作要求,知道動物疾病治療與預防崗位的具體任務,清楚該崗位的關聯崗位;與關聯崗位如何協調等。

3、在動物飼料加工等崗位實習。

在崗位工作中要做到:

━企業要求,熟悉動物飼料加工企業規章制度,自覺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動物飼料加工各崗位的風險是怎樣產生的,應如何避免;

━工作要求,知道動物飼料加工崗位的具體任務,清楚該崗位的關聯崗位;與關聯崗位如何協調等。

4、在動物性產品檢疫等崗位實習。

在崗位工作中要做到:

━企業要求,熟悉企業規章制度,自覺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動物性產品檢疫崗位的風險是怎樣產生的,應如何避免;

━工作要求,知道動物性產品檢疫崗位的具體任務,清楚該崗位的關聯崗位;與關聯崗位如何協調等。

5、在養殖及相關企業的客服、接待、銷售、管理等崗位實習

在崗位工作中要做到:

━企業要求,熟悉企業規章制度,自覺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各崗位的風險是怎樣產生的,應如何避免;

━工作要求,知道某崗位的具體任務,清楚該崗位的關聯崗位;與關聯崗位如何協調等。

注:學生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和安排,在上述1個崗位或幾個崗位頂崗實習。

四、畜牧獸醫專業頂崗實習管理措施與要求

(一)畜牧獸醫專業頂崗實習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實踐教學的三方管理和雙向考核的管理體制。加強輪崗實訓、頂崗實習的組織管理,建立由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同管理的機制。

1、學校與實習單位建立實習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頂崗實習的協調與管理指導工作;

2、學校選派責任心強、實踐教學經驗豐富、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的教師擔任實習指導教師,主要負責實習的組織管理與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工作;

3、企業選派技術能手擔任技術指導教師,主要負責學生的業務培訓與指導工作;

4、選派優秀學生幹部擔任實習小組組長,主要負責實習學生的紀律和安全監督工作;

5、為保證頂崗實習順利開展並取得良好效果,在開展頂崗實習之前,由學院(專業研究室為代表)、企業、學生三方簽訂頂崗實習目標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職責和工作目標。

(二)畜牧獸醫專業頂崗實習要求

1、企業對學生要按照企業員工的要求來進行管理,學生亦要以企業員工的身份來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紀律。

2、企業指派兼職教師具體指導學生的實習和進行管理;符合條件的還可以指派兼職教師協助指導畢業論文。

3、學生要虛心認真接受企業兼職實習指導教師的指點,積極、主動的完成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並經常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保持聯繫。每週要寫不少於300字的實習週記,實習結束要寫不少於3000字的實習報告(總結)。

4、實習結束後,企業可以給學生出具實習鑑定成績表和實習工作證明書

5、根據“雙向選擇”的原則,對符合企業要求,企業與學生雙方同意,可正式簽定就業協議,學生作為企業正式員工在企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