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年級教案數學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5.75K

三年級教案數學精品多篇

三年級教案數學 篇一

教學內容:

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練習二十五的第14~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2、瞭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4÷2 55÷5

2、計算。

(1)20×30×7 (2)50×6×12 (3)400÷8÷5

(4)450÷6÷3

要求:

(1)學生獨立計算。

(2)彙報結果,並説一説計算的步驟、方法。

(3)全班交流評價。

二、要點複習

1、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圖書館裏有16個書架,每個書架有5層,每層放8本,書架一共可以放幾本書?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出示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2)根據題中數量關係,正確列式計算。

(3)在學生解答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有目標地啟發,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4)鼓勵學生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一般情況下學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組織交流。

①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②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2、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某送奶站共有3個送奶小組,每個小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個送奶員要送多少份?

(1)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係,並列式計算。

(2)啟發、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3)組織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②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説明每-步解決了什麼問題

(4)教師小結。

三、課堂活動

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

讓學生了解題意,根據題目中繪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

四、課堂作業

課本第120頁的第14、15、16題。

三年級教案數學 篇二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者112頁例1簡單的組合。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組合數。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方法準確地計算出組合數。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學具準備:每生準備主題圖中相關的學具卡片或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老師漂亮一點呢還是喜歡老師醜一點?

生:大多數的小朋友説喜歡老師漂亮。

師:那你們幫助老師打扮打扮。我最喜歡紅色體恤和這三件下衣,到底怎樣搭配最漂亮呢?請小朋友們給老師出出主意。小朋友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説出了自己的理由。

師:謝謝。你們的建議都不錯。那我這一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呢?

老師接着問:那我有兩件上衣、三件下衣又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呢?有説4種、有説5種、也有説6種的,到底有幾種呢?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試一試

師:請同學們也試着想一想,如果你覺得直接想象有困難的話可以藉助手中的學具卡片擺一擺。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2.發現問題

學生彙報所寫個數,教師根據巡視的情況重點展示幾份,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有的重複了,有的漏寫了。

3.小組討論

師:每個同學算出的個數不同,怎樣才能很快算出兩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呢?並做到不重複不遺漏呢?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

4.小組彙報彙報時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1)、無序的。用學具卡片或實物擺,然後再數。

(2)、用連線的方法算出。

(3)、用圖式的方法算出。

引導學生及時評價每一種方法的優缺點,使其把適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來。

5.小結教師簡單小結學生所想方法引出練習內容見課本112頁。

(三)拓展應用

數字2、3、4、5、6、7寫出不同的兩位數?寫完交流。(或者也可用這樣一道題:用△○□能擺成6種排法,例如:□○△

請你試着擺出其他幾種排法。

三年級教案數學 篇三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4時記時法的表示方法,及24時記時法簡單的時間計算。

2、培養學生自己的觀察比較能力,能通過小組合作製作出一張屬於自己的週末一天的安排,並通過相互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

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教學對策:

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舊知。

1、4:00是下午( )時

16:00是下午( )時

18:30是下午 ( )時( )分

2、晚上8時睡覺,第二天6時起牀。她睡了()小時。

二、實踐活動。

1、出示小華週末一天的生活安排

2、學生分組討論:從小華的作息時間表中,你瞭解到哪些信息?

3、根據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4、師從中選擇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問題,如:做家務用了多少時間?做作業用了多少時間?到新華書店購書呢?

小組圍繞問題進行討論解決。使學生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製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鍊、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5、讓學生説説小華這樣子安排有些什麼好處?或者你認為他在哪些地方安排得很好的?好在哪裏?

6、指導學生説説安排週末的時候:要合理,科學,充實而有意義。

三、那麼你會安排你自己的週末嗎?

如果讓你安排你覺得該注意些什麼地方?學生自由説説。

學生自己動手製作:

1、每個學生拿一張紙,自己動手製作自己的週末。

2、製作完後再讓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的週末時間安排表,説説好在哪裏?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裏説説。

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各別情況進行評比,鼓勵一些安排得特別好的學生。

板書設計:週末一天的安排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製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鍊、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課前思考:

這次時間活動主要讓學生設計並製作自己週末一天的時間安排表。分為兩個層次的活動。第一層次,引導學生觀察給出的一張週末時間安排表,要求學生利用表中的信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從而鞏固對24時記時法的認識,進一步掌握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第二層次,啟發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借鑑教材給出的週末時間安排表的形式,製作一張自己週末一天的時間安排表,並通過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課後反思:

先複習已學的知識,這樣為學生學習週末一天的安排積累一定的計算方法。根據小華週末一天的生活,學生自己提出這一單元相關的數學,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並要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因為有了小華週末安排的啟示,所以學生在自己安排的時候能夠合理,科學地安排自己的週末。還能根據表格給出了信息,提出很多數學問題,並進行了計算,但是在計算時間上學生還不是那麼熟練,需要進一步練習與鞏固。學生之間在計算經過的時間這一知識點上存在很大差異,雖然在課上,我們之間進行了很多次方法的交流,讓每一位學生的知識有了互動交流的機會,也能在別人方法的啟發下,提高自己計算經過時間的能力,但由於受自己生活經驗的限制,他們之間的差異還是很明顯。可能學生剛接觸這一比較抽象的知識,不知通過時間的推移,會覺得難度在下降,慢慢接受這方面的知識。

三年級教案數學 篇四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第46頁—47頁例一、做一做和練習十第3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口算和筆算方法的過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通過自主探究、討論交流等方式,藉助點子圖,初步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3、學生在自主探究、尋找方法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悦,使學生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理解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乘第二個因數得多少個“十”,並能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

教學難點:

解決兩位數乘兩位筆算時乘的順序和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

教學過程:

一、口算鋪墊,引入新課。

師:在今天上課的一開始,請同學們來看黑板上這幾道題,直接口算哪些題你會算?(22×3= 14×2= 14×10= 31×10= 14×12= )第一題會算嗎?(生:會)等於多少?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分別等於多少?第五題會算嗎?(生回答)有的同學説會,有的同學説不會,沒有全班通過我們給他打個問號。

師:同學們來看,我們會做的這些題都是些什麼題啊?

師:那也就是説我們會做的題是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整十數,再來觀察我們不會做的題又有什麼特點?

師:不會做的題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題,同學們!你瞧,今天我們就要利用我們會做的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整十數的知識來解決兩位數乘兩位數得計算。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課件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知道到了哪些信息?要求的是什麼問題?

並列式14×12=

三、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一)估算14乘12。

師:同學們你能估算一下王老師大約買了多少本嗎?你是怎麼想的?(找2個學生説)

師:剛才我們估算出了12套書大約有多少本,那12套書到底有多少本呢?以前我們學過兩位數乘一位數,還學過兩位數乘整十數的知識,你能不能根據這些,求出14乘12的準確積呢?誰來説説你的想法?(生説把12分成10和2)

(二)點子圖演示分法和算法。

師:我們把每一本書都看作是一個小圓點,就出現了這樣的點子圖,如果把你的想法在點子圖上來表示出來,(課件演示)就是把12套書分成了10套和2套,10套是14×10=140(點子圖上畫括號),2套是14×2=28,140+28=168。看來用我們學過的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整十數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他剛才是把12分成了10和2,那12還可以分成幾和幾呢?(生口答)

(三)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師:你們會像董老師這樣在點子圖上表示出你們的分法和算的結果嗎?那就請大家拿出一張這樣的點子圖,在點子圖上先分一分,再算一算。好開始!

(四)展示學生點子圖作品。

師:請你來説一説。

(課件同步展示)

生1:把12分成5和7。

生2:把12分成4和8。(師引導學生説出把12分成3個4)

生3:把12分成10和2。

師:不管大家用的是哪一種算法,董老師發現我們都是先把兩位數分成了兩個一位數或者是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去乘,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同學們真了不起!都能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

(五)比較三種分法。

師:請同學們再來觀察一下,這幾個同學的作品,你認為哪種分法在計算的過程中又簡便,又好算?(課件展示三種分法圖)

生回答把12分成10和2最簡便(課件變大出現12分成10和2的點子圖)

(六)學生嘗試豎式計算。

師:剛才我們所有的解決方案都是一種口算的過程,那我們能不能利用豎式來計算呢?

學生自己嘗試着做一做,教師巡視,找出帶0的豎式和不帶0的豎式

(七)指名板演豎式並回顧計算過程。

(1)學生展示自己豎式過程。

生:(展示帶0的)説計算過程(讓學生手指大屏幕解説)

生:(不帶0的)生一邊説老師一邊板書同時問每一位上的數分別表示什麼。

(2)比較一下這兩個豎式有什麼不同。是否可以不寫0

(3)再次回顧不帶0的計算過程並説出每一層積是誰和誰的積,是幾套數的本書。強調第二層積個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寫。

(4)檢查自己的豎式,把不對的地方改正過來。

(八)小結。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相信大家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下面我要考考大家,請大家完成學習卡上的第一大題,看誰算的仔細。

(指名黑板板演)

四、鞏固練習。

第一題:看誰算的仔細。

第二題:下面的計算正確嗎?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五、全課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收穫了這麼多?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那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裏。課下請大家完成書47頁第2題和第4題。

三年級教案數學 篇五

教學內容:

教材第64頁練習十五第2~4題。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運用方法正確地計算。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算下面各題

15×3 19×4 53×8 61×7

14×10 20×42 50×60 80×30

700×20 71×20 56×40 47×30

二、指導練習

1.計算:21×32,要求學生列豎式計算

提問:列豎式時要注意什麼?第一步先算什麼?第二步再算什麼?第三步再算什麼?

提問:42表示什麼?豎式中,63表示什麼?

2.用豎式計算要注意什麼?

3.看誰算的快

完成教科書第64頁練習十五的第2題。

學生完成後,教師講評,重點要讓學生説出計算的過程。

4.教科書第64頁的第3題

根據畫面內容,把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找出來,並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隻羽毛球,該怎樣列式? 12×14

提問為什麼這樣列式?

5.完成教科書第64頁的第4題。

自己分析畫面內容,根據題目的問題,列式解答。

並提問:你是怎樣計算的?

三、課堂總結

通過練習,你進一步學會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