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班數學教案(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29W

大班數學教案(新版多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8 篇一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探索有規律地排序,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玩夾子”遊戲,激發幼兒對感知、分類、排序活動的興趣,使幼兒能關注生活中的一些數學現象,感受其中的奧祕。

活動準備:

各種夾子若干、直尺若干、汽車卡人手一份(汽車卡分四種顏色,上面分別貼有4—10不等的數字)、場地上貼有四種顏色的汽車標記。小鈴、教師用數字卡一套。

活動過程:

一、觀察夾子,説説夾子的不同特徵。

二、玩夾夾子游戲,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1、看數字,夾夾子。教師任意出示一個10以內的數,幼兒按數在直尺上夾夾子。

2、聽鈴聲,夾夾子。

①教師任意敲鈴,鈴聲數在10以內,幼兒按鈴聲數夾夾子。

②教師任意敲鈴,讓幼兒夾比鈴聲次數多1的夾子。

三、給夾子排隊,探索有規律地排序。

1、幼兒自由給小夾子排隊,感受探索的樂趣。

2、請幼兒介紹自己是怎麼給小夾子排隊的,引導幼兒發現有的小朋友給小夾子排的隊是有規律的。

3、鼓勵幼兒有規律地排序,並説一説是按什麼規律給小夾子排序的。

4、啟發幼兒變換不同規律給夾子排隊。

四、遊戲“開汽車”,練習分類、按數排序。

1、坐車。請幼兒手持汽車卡將相同數量的小夾子夾在汽車卡上,數量和車身上的數字相同。

2、汽車排隊。幼兒做小司機,手持夾了夾子的汽車卡,找到與自己車身顏色相同的汽車標記,並根據車身上的數字按一定的順序排好。

3、開汽車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要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動中我將數學活動與遊戲活動進行整合,讓幼兒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主動地進行探索。

大班數學教案 篇二

設計背景

在進行數學教育時,進行分類、排序、對立等學習,有助發展幼兒的思維。分類是把具有相同特徵的物體進行分組。幼兒可以學習按物體的某一個(或兩個)外部特徵(顏色、形狀、大小)進行分類,按物體的特徵進行多角度分類及按物體內在的包含關係進行層次分類。分類、排序和對應這三項活動可以為幼兒進一步學習數的概念打基礎。

活動目標

1、能從多個角度來分類,嘗試自己説出分類的標準,在同一分類標準下能將物品分完。

2、積極地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觀察、分析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觀察,找出物體的某種特徵,並進行多角度分類。

2、讓幼兒明白自己在選擇了一項分類特徵時,要始終按同一標準進行。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分類娃娃”。

2、學具準備:“分類娃娃”、水果圖片、釦子、彩色積木、彩筆若干。

3、《操作冊》。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1、預備活動。

師生互相問候。

遊戲:五隻猴子盪鞦韆。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做相應的動作。

2、集體活動。

創設情境:十個娃娃來做客,他們各有特色,如何分類想一想,找出相同的放一起。

①請幼兒操作學具“分類娃娃”,説説自己分類的方法,如按性別分,按衣服樣式分,按動作分等,鼓勵幼兒從多角度進行分類,發展幼兒擴散性思維。

②請幼兒翻開《操作冊》,看圖提問:圖上有幾隻雞寶寶?。再請幼兒把這些小雞分成兩部分,試試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類型分,出殼的雞寶寶有9只,未出殼的雞寶寶有6只等。

3、分組活動。

第一組:分“水果”。將圖片中的水果按顏色、大小、有葉無葉、單個或成串等不同特徵分類,並動手擺一擺。

第二組:分積木。先將積木按大小、顏色、形狀等不同特徵進行分類,再用彩筆在記錄紙上記錄,並思考:是積木多,還是紅色積木多?

第三組:分釦子。將盤中的扣子分成兩類,説説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大小形狀、顏色、材料、有眼無眼進行分類等。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請幾名幼兒講講自己在活動中的分類方法,教師小結。引導幼兒收拾學具。

教學反思

教學活動還可以延伸:

1、在區角活動中,對玩具、文具等進行多角度分類。

2、利用日常活動中的排隊遊戲,練習分類。

3、對於能力強的幼兒,可在分組活動過程中滲透物體的包含關係,例如分組活動中第二組,當幼兒將積木按顏色、大小、形狀進行分類後,可請幼兒點數分類後的積木數量和積木總數,説説是紅積木多還是積木多,是圓形積木多還是積木多等。

4、家長和幼兒一起完成《操作冊》。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8 篇三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協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2、通過測量、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守恆。

3、能積極嘗試和比較主動地學習。

活動準備:

場地佈置:面積大小相同、形狀不同底塊場地。

物質準備:塑膠板70塊記錄單、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給每個幼兒人手5塊塑膠板,讓幼兒用塑膠板自主地拼圖。然後,請幼兒根據拼出的場地的形狀,想想它們分別像什麼?再請幼兒比較這些場地的面積大小。

2、引導幼兒討論:你們拼出的場地的面積大嗎?讓幼兒通過鋪墊子去發現5塊場地是否一樣大。

二、操作活動:

給5塊場地鋪墊子並記錄用了多少塊板。

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出示記錄單,引導幼兒將操作結果記錄下來。

通過給不同的場地鋪墊子,比較結果發現5塊場地面積的大小。

三、活動評價:初步體驗面積守恆。

1、幼兒分組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怎樣合作?分別給哪些場地鋪墊子的?用了多少塊墊子?

2、引導幼兒比較自己或別人的操作結果,並討論:你認為着5塊場地一樣大嗎?為什麼?

小結:大家都用一樣大小的墊子去鋪場地,雖然場地的形狀不一樣,但每一塊場地都是用了12塊墊子,説明這5塊場地一樣大。

活動反思:

每每與孩子閒聊時,總會時不時地聽到孩子們説:“老師,你看,這棵樹多高呀。”“老師,我長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老師,國小的操場比我們幼兒園的大。”等等。每當這時,我總會不由自主地問問:有什麼辦法知道它們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們的答案是多樣的。有用尺子,繩子、木棍等量,還有的小朋友想出用倒影來量。所有的這一切都説明了孩子對測量有一定的興趣和認識。這次的數學活動:“鋪墊子”,幫助幼兒更好的瞭解了這些長度、高度,培養了幼兒對測量產生興趣,嘗試藉助工具測量周圍物體,進一步瞭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在活動中是應讓幼兒帶着問題去測量,還是讓他們在測量中發現問題?如果他們不能從中自己發現問題,這是這個活動上下來發現的問題。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8 篇四

活動目標:

1、探索6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能按順序進行操作,初步感知數的互補關係。

3、專心自己的操作活動,初步學習檢查自己的活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習過5以內個數的組成。

2、物質準備:教具:小魚六條,記錄紙,筆學具:

(1)小簍子若干,內放數量為6的小魚片片,記錄紙,筆。

(2)6個玩具串在一根繩子上,記錄單,筆。

(3)《幼兒用書》38—39頁,彩色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小魚遊走了

1、教師出示一羣小魚:河裏游來了一羣小魚,你知道一共有幾條小魚嗎?引導幼兒將小於排成一排,並數出和記錄總數。

2、教師將一條小魚拿開放在面前:幾條小魚遊走了?現在小魚分成了兩份,每一份是幾條?引導幼兒根據小魚的位置説一説小魚分成了1和5,並記錄。

3、請個別幼兒移動小魚,引導幼兒繼續按小魚的位置進行分合並記錄。

二、小組操作活動

1、小魚遊遊遊。幼兒先將小魚排成一排,記錄總數,然後演示小魚游來了或遊走了,説一説每次分合的結果並記錄。

2、分玩具。將6歌玩具穿在一根繩子上,引導幼兒現數總數並記錄,然後再將玩具分成兩份,波導繩子的兩頭,並記錄下分的結果。

3、看房子圖寫分合式,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P38頁),看房子分類圖,請你先將6個圓點分成兩份,再用數字記錄,最後寫分合式。

4、看算式進行5以內的加減運算。

5、給鉛筆排序,觀察鉛筆的長短,在圈中寫上相應的序號。

三、活動評價

1、請幼兒介紹“小魚遊遊遊“活動,教師記錄幼兒分合的結果,師生共同檢查6的分合是否有重複或遺漏,得出6分成兩份有5中不同的分法,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發現數的互補關係:總數不變,兩個部分數,一邊數越來越大,另一邊的數就越來越小。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計根據新《綱要》精神,要求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我們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2—5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於數的組成孩子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大班數學教案 篇五

設計意圖:

通過"動物運動會""捉迷藏""小動物找家"等遊戲,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學會用不同方向辨別數序,並通過動手操作,輕鬆獲得1--5序數認知經驗,同時,讓幼兒把序數與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如:遊戲"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身感知和體驗序數在生活中的存在,知道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的簡單問題。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學習5以內的序數,進一步感知序數的順序性,會用不同方向辨別數序。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活動準備:

1、運動會跑道一副, 5種小動物各一個。

2、樓房圖片每組一副,5種小動物每人一套。

3、小動物胸卡10個。

活動過程:

遊戲1:

一、導入活動 ,比賽前。

師:小朋友,森林裏要小動物要開運動會,它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出發了。他們開始做準備前的有關工作了。你看。

他們在:

1、比賽開始前先點名:參加賽跑的有5只小動物。(教師依次出示小動物:共5只,為小豬、小貓、小狗、小象、小虎)

2、(這裏必須告訴幼兒:從左往右數,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第一後面的是第二,後面依次類推。)

師:哪隻小動物排在第一?你是從哪裏開始數的?(引導幼兒説出從左往右數的順序)哪隻小動物排在第四?排在第五的是什麼小動物?(這裏讓幼兒鞏固一下新學的概念:xx排在第一,xx排在第二……)

二、現在比賽開始了。(這裏先讓孩子看一下一共有幾個跑道,5道。從左往右依次是第一跑道,第二跑道……)

師:請幼兒看圖説出小動物站在第幾跑道?

師:還可以問第幾跑道站的是誰?

師:哪個小動物跑在第一?第二?……(老師隨意擺放)

三、比賽結果怎麼樣呢?(與原來排隊的順序不同了)××小動物跑在第一,××小動物跑在第二……。

遊戲2:

四、遊戲"捉迷藏"小動物在玩"捉迷藏"的遊戲。

師:咱們看看第幾只小動物不見了?小動物是誰?(從左往右排隊,從上往下排隊,讓幼兒找。)(難點)

五、遊戲"幫小動物找家"出示:樓房圖片。讓小朋友從下往上數一數有幾層樓,並貼上數字。

師:請將××小動物送到第一層樓房裏……。

遊戲3:

六、遊戲"小孩、小孩真愛玩"

幼兒戴好胸卡將幼兒分成兩組,每組5個小朋友,聽口令做完動作排隊,看一看你的隊伍從前往後數,是誰排第幾?變換形式,遊戲反覆進行。

活動延伸:

小結:(今天小朋友學會了按照數字排順序,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接下來是第二……,還學會了從左往右,從前往後,從上往下,從下往上按照不同的方向排順序。生活中還有按照數字順序排列的物體,比如看電影的座位,站隊的位置等等,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就可以找到,請把你的發現告訴我們大家哦!)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的目的基本達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規律排序。活動的過程能兼顧全體幼兒的需要,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成功和進步的體驗。

大班數學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序將9分成不同的兩份,感知9的分合。

2、繼續感知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

活動準備:

教具:9朵大小、顏色不同的話,數字,分合號。

學具:幼兒操作材料。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按序將9分成不同的兩份,感知9的分合

難點: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繼續感知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

活動過程:

1、複習8的組成,學習9的組成。為解決重點問題。

“小朋友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8的分合,誰能夠運用互換的方式省略幾組相關的分合式。”“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黑板上都有什麼?有什麼不同?它們各有幾朵?”(引導幼兒從大小、顏色、方位上觀察和講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誰誰能有順序的把剛才講的事紀錄下來?”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們檢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麼樣的順序?”“請把分合式讀一遍。”繼續感知兩個較小數之間的互補關係。“請小朋友看看這並列的兩個數”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裏的,後面少了的到1哪裏去了。”

2、讓幼兒在記錄分合時只要記錄出4組分合就可以了。為解決難點問題。 9〈1和8,2和7,3和6,4和5。

3、在感知互補關係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兩組並排的分合式,讓幼兒明確前面的數增加的部分,就是後面的數減少的部分。

4、幼兒練習操作材料。教師進行點評。

活動內容:數學 《學習9的組成》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序將9分成不同的兩份,感知9的分合。

2、繼續感知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

活動準備:

教具:9朵大小、顏色不同的話,數字,分合號。

學具:幼兒操作材料。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按序將9分成不同的兩份,感知9的分合

難點: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繼續感知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

活動過程:

1、複習8的組成,學習9的組成。為解決重點問題。

“小朋友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8的分合,誰能夠運用互換的方式省略幾組相關的分合式。”“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黑板上都有什麼?有什麼不同?它們各有幾朵?”(引導幼兒從大小、顏色、方位上觀察和講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誰誰能有順序的。把剛才講的事紀錄下來?”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們檢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麼樣的順序?”“請把分合式讀一遍。”繼續感知兩個較小數之間的互補關係。“請小朋友看看這並列的兩個數”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裏的,後面少了的到1哪裏去了。”

2、讓幼兒在記錄分合時只要記錄出4組分合就可以了。為解決難點問題。 9〈1和8,2和7,3和6,4和5。

3、在感知互補關係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兩組並排的分合式,讓幼兒明確前面的數增加的部分,就是後面的數減少的部分。

4、幼兒練習操作材料。教師進行點評。

《9的組成》課後反思:

一、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充分體現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

本節課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幼兒開展看一看、説一説、遊戲、擺一擺、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動有趣的活動,注重幼兒主動參與,讓孩子在數學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在數學活動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2、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把思維過程“融”於情景中,幼兒就會對數學活動產生直接、強烈的興趣,而興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源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會成為負擔,而會成為一種執着的追求;有了興趣,幼兒才會去積極探索,才能積極地提出問題,才能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變苦為樂。要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就要讓數學教學充滿魅力,就要求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為學幼兒創設積極思維的情景,這樣能使教學過程對學生始終有一種吸引力,這樣的課堂也才生動又味。從幼兒們在課堂上興趣盎然、積極投入的表現看出,他們是這麼喜歡這樣的課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創設教學情景也是激勵、喚醒、鼓舞的一種藝術。為此我在課一開始就設計了“請歌星小企鵝為大家唱歌,但必須學會9的組成”這樣一個有趣、又具有挑戰性的情景,(並將這一情景貫穿着節課的始終)緊緊“拴住了”幼兒的心,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3、以賽為動力,引導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兒直接獲取經驗知識的最好的途徑,它可以啟發幼兒積極參與思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與探索慾望。在教學這一節課時,我讓幼兒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兩份,要求兩人一組合作進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記錄,找一找一共有幾種分法,看一看哪一組完成的最棒。通過操作、合作交流活動,使幼兒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在“擺一擺、填一填”這一環節,給了幼兒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的機會,教師引導不夠、組織不到位,沒有向幼兒講明要求,致使有幾組的活動未正常開展,沒有突破難點達成學習目標。幼兒的學習過程是圍在一個屋子裏進行的,通向這個屋子的路有許多,而老師不僅是幼兒前進路上的出謀劃策者,更是一個帶幼兒走向這個屋子的引路人。教師只有扮演好這樣的角色,才能讓幼兒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説一説、填一填”這一環節,由於設置的內容較多,用時過長,影響了後面的教學。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8 篇七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動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擴展幼兒知識經驗,引起幼兒觀察周圍動物之間關係的興趣。

2、培養幼兒愛護動物的好品德,進行初步的生態意識教育。

重點幼兒初步瞭解動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難點擴展幼兒知識經驗。

活動準備

動物活動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幼兒認識動物之間關係。

——你知道動物有朋友嗎?

——你知道青蛙的敵人是誰。

2、引導幼兒看圖,討論動物之間的敵人關係。

——你知道圖上的這些動物吃什麼?

——它們是朋友還是敵人。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相互是敵人。

3、引導幼兒討論動物之間的朋友關係。

——你認識圖上的動物嗎?它們在幹什麼?

——它們是朋友還是敵人?

——它們怎樣互相幫助的?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朋友。

4、活動小節。

教師小結。

延伸活動,請幼兒畫一畫。

活動反思:

初步培養幼兒對動物的熱愛的情感,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通過圖片的展示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但在後來的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課堂的秩序,氣氛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下次活動過程要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並且大班的孩子更多地喜歡説,不能夠耐心地去傾聽。當然在這種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點還是很多的,它們更過地想去認識與瞭解動物。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8 篇八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整點、半點的計時方法,理解鐘點與指針的關係。

2、進一步使幼兒感知時鐘與自己生活的關係,初步發展幼兒的時間感。

重點:知道整點、半點的計時方法,理解鐘點與指針的關係。

難點:感知時鐘與自己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教具大時鐘一隻,鐘點記錄單,鐘點卡片。

學具記錄時間活動材料,鐘點接龍活動材料,看時間畫指針材料,看圖畫指針材料,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複習整點、半點,學習記錄時間。

——這是什麼?是幾點鐘?

——用什麼方法把現在幾點鐘記錄下來?

教師在鐘點記錄單上示範,幼兒學習記錄半點、整點。

個別幼兒示範,師生共同檢查,幫助幼兒明確鐘點的記錄要與鐘面相符。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記錄時間。

第三、四組:鐘點接龍。

第五、六組:看時間畫時針,看圖畫時針。

幼兒分組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活動評價。

展示幼兒記錄時間活動作業單,強化幼兒正確的記時方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8 篇九

教學目的:讓幼兒學會看稱,知道重的那一面向下沉。

通過看圖學會比較哪些物體重哪些物體輕。

重點、難點:比較三種物體的輕重。

現代化教學手段:天枰、稱好重量的玩偶、幼兒畫冊。

教學過程:

一、講解演示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個工具——天枰,它是做什麼的呢?"教師向小朋友們展示天枰,告訴小朋友們天枰處於兩端平行狀態就證明兩邊一樣重。

2、師:"老師昨天看到了小豬和小狗還有小貓,它們請我們幫它們一個忙,它們説想比一比誰重誰輕,

3、教師開始演示,將小豬放和小狗分別放在秤的兩端,問小朋友哪個重,教會小朋友天枰沉下去的那一面的物體是重的,而在上面那一端的物體相對就是輕的。

4、再將小狗和小貓放在秤的兩端進行比較,讓小朋友們説出誰重誰輕?為什麼?

5、師:"我們比較了小豬與小狗,小狗與小貓的重量,那我們還不知道小豬與小貓誰重誰輕呢?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這部分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小朋友們説出小豬比小貓重,因為通過它們與小狗的比較得出結論——豬比狗重,狗比貓重,所以豬比貓重。

6、師:"我們比較了小豬小狗小貓的重量,我們要看一看這裏誰是最重的,誰是最輕的?"教師在這一環節要讓幼兒學習比較三種物體的重量,説出誰是最重誰是最輕。

二、做《幼兒畫冊》練習

1、教師發放《幼兒畫冊》,向小朋友們介紹做題方法。

2、讓小朋友們用筆將圖片中重的物體畫上圈。

3、通過看圖。讓小朋友比較幼兒畫冊中的三類物體,在最重的物體後面畫對號,在最輕的物體後面畫圈,不重不輕的物體後面什麼也不畫。

三、總結師:"今天我們幫助小動物們比較了誰重誰輕,我們回家以後自己找些物體來比較,然後明天來幼兒園告訴老師好不好?"

活動反思:

1、用天枰來比較很直觀,並且導入的很有吸引力。

2、能掌握幼兒的重量概念,知道先教會他們重與輕的概念和秤的相應表現。

3、能夠及時的做練習題,來強化知識,使幼兒更好的掌握知識。

4、有些太抽象的問題沒有做好事先的準備。教具準備不夠充分。

5、對幼兒畫冊不熟悉,沒有向小朋友介紹清楚要求。

大班數學教案 篇十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學習按物體的名稱、用途或性質進行分類,初步探索統計方法。

2、樂意與同伴交流探索過程和結果,分工合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收集幼兒用品、玩具類、食品類的物品若干、袖套、筆、記錄板,幼兒人手一份,橡皮擦六快。

活動過程:

一、分類--按不同的要求分類

1、師幼共同搬運貨物(生活用品、食品、玩具類)過超市

2、想想怎麼樣擺放物品能更合理,讓顧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3、幼兒討論如何將物品分類擺放。、

4、教師提出分類要求:

1)任意物品的歸類擺放要整齊合理

2)要輕拿輕放,與同伴商量,互相合作

5、引導幼兒按物品的名稱、用途或性質進行分類歸放,讓幼兒嘗試在總分類進行子分類

6、組織幼兒觀察超市,説説物品的歸放是否合理,為什麼?體驗成功的喜悦。

二、統計--嘗試用數字的形式記錄

1、討論:想知道超市裏有什麼物品嗎?它們的數量是多少?該怎樣統計呢?

2、要求:統計時要認清楚你統計的是什麼物品,數量是多少?

3、自由探索:

1)幼兒自由選擇物品進行記錄

2)重點指導幼兒清楚地記錄,統計的是什麼物品,它的數量是多少?

3)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大膽嘗試,想出更合理的統計方法

三、延伸--經驗提升、遷移

1、出示統計表,幫助幼兒從隨意的統計過渡到表格的統計

2、進一步激發幼兒統計的興趣和願望

活動反思:

1、小朋友通過活動掌握了基本的分類方式。

2、本活動是在幼兒自由探索中學會了合理的統計方法。

3、活動中能貫穿一點思想教育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