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一去二三裏古詩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89K

一去二三裏古詩賞析(精品多篇)

去二三裏古詩賞析 篇一

一去二三裏

作者:

一去二三裏(山村詠懷)

(宋)邵康節

一去二三裏,

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裏是邵康節所作的詩,又名山村詠懷。一去二三裏(山村詠懷)(宋)邵康節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邵康節(一O一一~一O七七)邵康節(康節為諡號)名雍,字堯夫。宋朝時代的著名卜士。

翻譯

一個小孩,牽着媽媽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裏;眼前要飄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過去歇腳;亭子外邊,花開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愛,伸出指頭點數,嘴裏唸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來,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剛要動手,他的媽媽便喝住他,説:“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的人就不能看美麗的花兒了。”之後,這兒的花越來越多,數也數但是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教學準備: 篇二

一、幼兒用書《一去二三裏》。

二、錄音磁帶配樂古詩《一去二三裏》。

三、視頻圖片一套。

去二三裏古詩賞析 篇三

邵雍的詩,有的看似簡單,然意藴深刻,他個性善於用歷史典故。邵雍年輕時胸懷大志,《閒行吟》中,“欲為天下屠龍手,肯讀人間非聖書。否泰悟來知進退,乾坤見了識親疏”。“屠龍手”指大手筆,典出《莊子·逍遙遊》鯤化為鵬的故事,“展翅九萬里”,有鯤鵬一般的“巨筆屠龍手”,“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鼈”。“否泰、乾坤”是易學專用於詞語,“否極泰來”,“朗朗乾坤”、“乾坤顛倒”等都是常用的成語。

一些含藴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和成語典故的古蹟,邵雍隨口成詩,例如《伊川擊壤集》中的“山村”:“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首朗朗上口的數字啟蒙詩,全世界的華人兒童差不多都讀過,但人們只知道這首詩是直白的數字詩,很少有人研究此詩的背景和所含歷史典故。有人説這首詩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是像“白髮三千丈”,“銀河落九天”那樣,是形容不是實數。其實是沒有認真探討邵雍作此詩的歷史環境背景。

伊川大莘店的邵夫子祠原是邵雍與父親、繼母、弟弟邵睦隱居之地:

1687年春,康熙皇帝賜的《學達性天》御匾由欽差喀拜送到該詞:

《宋史邵雍傳》記載的“先生三十歲遊河南,葬其親伊水上,遂為河南人”。説的就是邵雍的母親遷葬在“伊水上”,即伊水的上位(河流水西、水北為陽,即上位),墓在大莘店西北,距大莘店村內的居住地三裏地。當時他在此辦書院,“講學於家”,下午下課後,他步行三裏地到母親墳上,將一路沿途所見記錄成詩。由莘店到邵墓當地習慣口語稱做“一去二三裏”。

從安樂佳城看二三裏地外的大莘店村和村西的伊尹祠,遠處是九皋山:

邵雍步出村莊後,正是鄉間各村做晚飯的時侯,一眼所看到的村子,有東蠻子營、西蠻子營、古城村、古城寨、姜溝、龍王屯等四五個村莊,裊裊炊煙從這些村裏升起,詩情畫意般的“煙村四五家”,隨口而成。

説起這“蠻子營”,在《漢書·地理志》有載:“新城縣,惠帝四年置,故蠻子國”。《左傳》記述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借“尊王伐戎”的名義,親率楚國大軍征伐洛陽南部的陸渾之戎,藉機揮師北上,觀兵周郊。新城故城是周王室南大門要塞,周定王派王孫滿在“周郊”要塞犒勞楚莊王,楚國軍隊不能進王室境內,只能駐紮在新城要塞郊外,因楚人時稱“南蠻子”,故楚軍駐紮兵營稱作“蠻子營”。楚莊王借喝酒之機,炫耀楚國實力説,楚國兵多將廣,士兵們只要折斷手中兵器戈矛的尖,就能夠夠鑄成九鼎,趁機向王孫滿打聽王室重器“九鼎大小輕重”,意在謀圖九鼎。

大莘店伊尹祠附近不遠處出土的青銅車上的物件:

九鼎是傳國之寶,諸侯豈能亂問?於是王孫滿説:“在德不在鼎。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成語“問鼎中原”即典出於此。

附近的“古蹟尚或存”有“伊川亭”,“擊壤亭”,“弄丸亭”;成湯聘伊尹為“國政”的“拜尹台”;龍王屯附近有望龍台。古城有楚莊王“??鼎台”;還有秦昭王建高台,囚周王室末代天子周赧王的“避債台”,是“債台高築”成語典故發生地;於是邵雍將這些歷史典故用“亭台六七座”詩句就全部概括了。

而沿途路邊開着八九十來種野花,是詩人對那裏“佳山佳水”自然風光的真實寫照。“八九七十二”,道家有“七十二福地洞天(WWW。niUbb。neT]”。邵雍的功德之後被人們認識,他成了十全十美的先哲聖賢,安樂佳城成了天下聞名的風水寶地,此是後話。

活動過程: 篇四

一、談話

1、教師:小朋友,你們會數數嗎?我們先來個數數比賽吧。從一數到十看誰數得準。

教師:真厲害!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在我國的古代有一位詩人,他把這十個數字寫在一首詩裏,想知道他是怎樣寫的嗎?那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吧,名字就叫《一去二三裏》。

二、聽古詩《一去二三裏》

1、聽配樂古詩朗誦《一去二三裏》。

2、討論。

小朋友,你們聽到了什麼?請你把聽到的説出來。

二、欣賞古詩《一去二三裏》

1、圖文結合,理解古詩描寫的美好意境。

播放電視圖片,教師為幼兒講解古詩《一去二三裏》的。意思,幫助幼兒學習古詩。“一去二三裏”,意思就是説詩人從別處走來,走了很遠大概是二三里路,“煙村四五家”,看見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着四五户人家,“門前六七樹”就是這些人家的門前長着一些樹木,“八九十枝花”説的是路邊、房前屋後都盛開着各種美麗的花。

2、結合課本圖片,講解古詩《一去二三裏》的詩意幼兒翻看幼兒用書《一去二三裏》,教師把古詩編成故事講給幼兒聽,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詩意。

兩個數字小兄弟,從家裏出來去山上放牛(或者是騎着牛去遊玩),走了大概二三裏的路,看見一個美麗的小村子,村裏住着四五户人家,正遇上做飯時間,可以看見裊裊炊煙,家家門前都有六七棵樹,村子裏還傳來了雞、鴨、牛、羊、狗的叫聲和小朋友們的嬉笑聲,走近一看,房前屋後還有路邊開滿了各種美麗的花,蜜蜂、蝴蝶、蜻蜓在花叢中飛舞,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啊!這個小村子真的是太美了!

三、學習朗誦古詩《一去二三裏》。

1、教師朗誦古詩《一去二三裏》,幼兒手指字跟着老師一起輕聲朗誦。

2、幼兒集體朗讀古詩《一去二三裏》3--4遍。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讀準字音。

3、分組學習朗讀古詩《一去二三裏》,在用感情朗讀的同時再次感受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

四、在歡快的樂曲聲中結束本活動。

《古詩一去二三裏》大班語言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一、欣賞並學習朗誦古詩《一去二三裏》。

二、理解、感受古詩《一去二三裏》描寫的美好意境,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根據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本活動中的欣賞、學習朗誦古詩《一去二三裏》是重點,理解、感受古詩《一去二三裏》詩中的意境是難點。

去二三裏古詩賞析 篇六

談古詩《一去二三裏》的教學

修訂後的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一冊教材中的《一去二三裏》是首流傳十分廣的古詩。“一去二三裏”使人想到詩人郊遊或因事外出,一走就是兩三里路;“煙村四五家”則是詩人看見沿途炊煙裊裊,幾户人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彷彿讓人看到數座亭台聳立,路邊的野花昂首怒放。

根據修訂後的大綱精神及新教材編者的意圖,要着重抓識字教學和朗讀、背誦指導,對詩句資料的明白不作要求。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區分兩類字的不一樣要求,指導學生識字、寫字

本課要求學會的生字有10個。對這些字要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要求會認的有5個字,只要求讀準字音。同時還要求掌握9種基本筆畫。這9種基本筆畫和10個要求學會的生字,都將為學生今後超多識記和書寫漢字奠定基礎,作用不可忽視,教學中要將識字作為重點,還要注意兩類字的處理方法有所不一樣。

初讀課文時,教師應要求學生藉助拼音讀準每個字的字音,並且讓學生用不一樣符號畫出要求“學會”和“會認”的字,對這些字要多讀幾遍,然後出示生字卡片,採取多種形式反饋兩類字字音的掌握狀況。10個要求學會的字,要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透過觀察插圖,反覆朗讀進一步意會。而5個要求會認的字只要讀準字音即可。在讀完課文後,應集中指導學生認識筆畫、識記字形、書寫漢字,要將三者緊密結合起來。九個基本筆畫應引導學生了解筆畫名稱、運筆方法。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認識筆畫的同時練習書寫筆畫,透過實踐加深認識。生字的書寫必須要強調筆畫順序以及如何在田字格內寫得端正、勻稱,同時還應十分重視教給孩子正確的執筆姿勢,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加強朗讀、背誦的指導

這首詩節奏鮮明,韻律和諧,琅琅上口,富有音樂美。教學時要多讀。要力避對古詩的詞句做主動的講解。否則,不但會破壞詩中形象的完整性,損害詩的藝術感染力,而且會壓抑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用心性。更不能旁證博引,探幽發微,把學生弄得懵懵懂懂。低年級的古詩教學,應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牢記心中,隨着年齡和閲歷的增長逐漸明白。

古詩反覆吟誦,才能讀出韻味來。要讓學生透過小聲讀、齊讀、分組讀等形式,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消化和吸收。教師可透過範讀,教給學生朗讀古詩的方法。例如:教師可用簡單、舒緩的語調朗讀本詩,讓學生體味到一種清新、自然的鄉村氣息,利用朗讀的律動感染學生,把學生引入詩的意境。同時根據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的特點,輔以手勢、動作,學生跟着老師一邊吟誦一邊做動作,陶醉在詩情畫意之中。

讀古詩要強調背誦,哪怕學生一時不可能完全明白,但熟讀成誦,時刻久了,就會逐步明白。因此,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有助於增強語感、增強記憶,可使兒童在舒緩的讀誦、細細的品味中淨化心靈,陶冶情操,理解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

三、運用各種教學媒體,再現詩中情境

詩句描述的情景,透過圖畫再現出來,就會變得具體可見,能幫忙學生感受形象,進入情境。教學本詩,可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情境,這樣整首詩的資料變得形象化了,學生的情感因素也調動起來了。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教學本詩,還能夠讓學生各自讀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然後動筆畫簡筆畫。學生作畫,把詩中描繪的景象形象化了,進入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樂在其中。音樂往往給人以豐富的美感,使人心馳神往,因此本課教學如能借助音樂來渲染情境,也是理想的手段。可在教師、學生誦讀詩歌的同時播放節奏輕快、行雲流水的古箏樂曲來渲染氣氛、創設情境,使孩子們的情感得到昇華。

註釋 篇七

①去:距離。

②煙村:被煙霧籠罩的村莊。

③亭台:泛指供人們遊賞、休息的建築物。

作者簡介 篇八

邵康節(1011—1077),名邵雍,北宋哲學家、易學家,有內聖外王之譽。字堯夫,諡號康節,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後人稱百源先生。其先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幼隨父遷共城(今河南輝縣)。少有志,讀書蘇門山百源上。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寧中,先後被召授官,皆不赴。創“先天學”,以為萬物皆由“太極”演化而成。著有《觀物篇》、《先天圖》、《伊川擊壤集》、《皇極經世》等。

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陽,以教授生徒為生。嘉佑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五代節度使安審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間,為雍新居,名安樂窩,因自號安樂先生。仁宗嘉佑及神宗熙寧初,曾兩度被薦舉,均稱疾不赴。富弼、司馬光、呂公著、程頤、程顥、張載等退居洛陽時,恆相從遊。熙寧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佑中賜諡康節,有《伊川擊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傳。

邵雍,以張蓉鏡、邵淵耀跋明初刻《伊川擊壤集》為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縣宋墓出土之《邵堯夫先生詩全集》九卷(簡稱宋本)、蔡弼重編《重刊邵堯夫擊壤集》六卷(簡稱蔡本),及元刻本(簡稱元本)、明隆慶元年黃吉甫刻本(簡稱黃本)、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底本編末之集外詩與新輯得之集外詩合編為第二十一卷。著有《皇極經世》、《伊川擊壤集》、《觀物內外篇》、《漁樵問對》等。

課後反思: 篇九

《一去二三裏》是一篇看圖讀韻文識字。課文是一首古詩,讀來琅琅上口,富有兒童情趣。課文配有插圖,小橋、流水、煙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靜美麗的鄉村田野畫面。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為了達到本課的教學要求,突出教學重點,我精心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可效果卻不盡人意,具體表現在:

一、指導看圖初步感知

遵循一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上課一開始我就出示插圖,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由近及遠)觀察、瞭解畫的是什麼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憑藉形象的畫面展開想象,説説看到這麼美的景物,你想説些什麼?學生髮言較熱烈,當學生説到看到這麼美的桃花,想去摘一些時,我就馬上進行思想教育,注意了教學的人文性。可是,在][學生説話時,我沒有及時讓學生説出事物的特點,如:()的小橋,()的桃花,()的房子等等。可見説話訓練不到位。

二、誦讀課文理解字義

這一環節的教學,我是先教給學生讀的方法,努力營造着一種讓學生想讀,要讀的氛圍,然後我再範讀,讓學生模仿老師邊讀邊想像,學生讀完後,我就及時地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始終保持讀的熱情和渴望。最後又很自然地引導到學習生字上。但如果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我能及時地讓學生把朗讀與圖片結合起來理解古詩,那就更好了。比如可提問:當你讀了這首古詩,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了什麼?這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認識筆畫,指導寫字

寫字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整個低年級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學時,我首先教給學生筆畫名稱,接着就指導書寫“一、二、三”三個字。我本以為這三個字非常簡單,只要學會一“橫”就什麼都會了,卻忽略了剛開始學習寫字的一年級小朋友,對於他們來説是很困難的,何況要寫好一“橫”談何容易。我在教學時沒有範寫一個,書空一個,再臨摹一個,而是三個字一塊兒範寫、書空、再臨摹。這是我這節課最不成功的地方。

總之,這節課對我來説是有得也有失,有思也有想,這對我以後的教學會有一定的啟發。

原文 篇十

一去二三裏(山村詠懷)

宋·邵康節

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