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鵝鵝鵝古詩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W

鵝鵝鵝古詩賞析精品多篇

兒童經典古詩《鵝鵝鵝》 篇一

《詠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譯文

“鵝!鵝!鵝!”,水中,一羣鵝兒伸着彎曲的脖子,對着藍天在歌唱。

它們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漿一樣。

註釋

①詠:用詩、詞來敍述或描寫某一事物。詠鵝:用詩詞來讚美鵝。

②項:頸的後部。這裏指鵝的脖子。

③掌:詩中指鵝的腳掌。

④撥:划動,撥開。

賞析

首先,小朋友是不是感覺這首詩很好讀,朗朗上口?你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多麼好讀,是不是感覺很順?這就是唐詩的一大特點,有韻律美。也就是最後一個字韻母相同或相近,所以讀起來就像順口溜,抑揚頓挫,帶有天然的節奏。我們給大家講的詩,都是以朗誦為主的,不好讀,讀起來不順暢的詩我們都沒有選。

大家看一下這首詩的第一句,連了三個“鵝”字,“鵝鵝鵝!”古今少有!很有氣勢。運用摹聲的手法,把鵝的鳴叫聲送到人們的耳朵裏,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不難想象,小作者聽到鵝的。叫聲,看到鵝在水面上游來游去,心中多麼快活。好像在指給別人:你看你看“鵝鵝鵝”!這完全是孩子的語言。非常生動。

第二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時的樣子:彎曲着長長的脖子,向着藍天高歌。在孩子的眼中,鵝的樣子有多麼得意,多麼神氣!鵝的脖子比較有特點,所以小詩人抓住了鵝獨特的地方,一個聲音,一個脖子,即使你不知道這首詩的名字,你也應該能想到,這是寫的鵝。所以也有的人將這首詩作為謎語來猜,先説詩,再讓大家猜這是什麼動物,你也可以讓其他小朋友猜一下?

三、四句描寫鵝遊動的情態。“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潔白的羽毛,碧綠的春水,鮮紅的腳掌,清澈的波紋,白、綠、紅互相映襯,色彩鮮豔。多麼的美好,多麼的協調,美的象一卷畫一樣。鵝在水上是輕輕地“浮”,緩緩地“撥”,動作優美高雅,這情景多麼的悠然自得,當然會使孩子心情愉快,甚至會高興地手舞足蹈。

小朋友們,你看唐詩沒那麼難吧?這首詩的語言樸素自然,新鮮活潑,就像説話一樣。那詩人和一般人最大的差距在哪裏呢,我覺得不是文字上的功夫。我們學習的前十幾首詩,文字都非常的簡單,但非常的優美。我覺得詩人和一般人最大的區別就是觀察力,詩人應該是很敏感,能觀察到生活中的獨特的地方,比如説聲音、形象、動作、顏色等,並可以抓住特點進行描繪。“曲項”、“白毛”、“紅掌”,是白鵝的形體特徵;“向天歌”、“浮綠水”、“撥清波”,是白鵝的生活習性和行動特徵。詩人抓住這些特徵,把白鵝浮水時的形象和神態寫得生動、逼真,給人留下了一副富有情趣的、美麗的圖畫。

在很多的兒童古詩選本中,這首詩都被列為第一位,一是因為他是小孩子寫的,也因為這首詩本身也充滿了畫面感,將大白鵝的形態聲音都寫活了,小朋友們,你説寫詩簡單嗎?只要你善於觀察,不斷的積累,也可以寫出這樣的好詩哦。

作者簡介: 篇二

駱賓王(約640~),婺州義烏(今屬浙江省)人,唐代文學家。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一起,被人們稱為“初唐四傑”。七歲時因作《詠鵝》詩而有”神童“之譽,曾經擔任臨海縣丞,後隨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後下落不明,或説是被亂軍所殺,或説是遁入了空門。其詩氣勢充沛,揮灑自如,富有一種清新俊逸的氣息,詩善歌行體,有《駱臨海集》。

《詠鵝》譯文: 篇三

“鵝!鵝!鵝!”

面向藍天,一羣鵝兒伸着彎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槳一樣。

《詠鵝》賞析: 篇四

詩的第一句連用三個“鵝’字,這種反覆詠唱方法的使用,表達了詩人對鵝的熱愛,增強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寫鵝鳴叫的。神態,給人以聲聲入耳之感。鵝的聲音高亢嘹亮,一個“曲”字,把鵝伸長脖子,而且仰頭彎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長鳴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這句先寫所見,再寫所聽,極有層次。

以上是寫鵝在陸地上行進中的情形,下面兩句則寫鵝羣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詩人用一組對偶句,着重從色彩方面來鋪敍鵝羣戲水的情況。鵝兒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卻是綠的,“白”“綠”對照,鮮明耀眼,這是當句對;同樣,鵝掌是紅的,而水波是青的,“紅”“青”映襯,十分豔麗,這也是當句對。而兩句中又“白”“紅”相對,“綠”“青”相對,這是上下對。這樣,迴環往復,都是對仗,其妙無窮。

在這組對偶句中,動詞的使用也恰到好處。“浮”字説明鵝兒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動不動。“撥”字則説明鵝兒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這樣,動靜相生,寫出了一種變化美。

《詠鵝》註釋: 篇五

1、曲項:彎着脖子。歌:長鳴。

2、撥:划動。

《詠鵝》創作背景: 篇六

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一個小村子裏。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駱家塘。每到春天,塘邊柳絲飄拂,池水清澈見底,水上鵝兒成羣,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客人見他面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幾個問題。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着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羣白鵝正在池塘裏浮游,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便指着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

作者簡介: 篇七

駱賓王,婺州義烏(今屬浙江省)人,唐代文學家。

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一起,被人們稱為“初唐四傑”。七歲時因作《詠鵝》詩而有”神童“之譽,曾經擔任臨海縣丞,後隨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後下落不明,或説是被亂軍所殺,或説是遁入了空門。其詩氣勢充沛,揮灑自如,富有一種清新俊逸的氣息,詩善歌行體,有《駱臨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