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會考作文指導(精選33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3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33篇《會考作文指導》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會考作文指導》相關的範文。

會考作文指導(精選33篇)

篇1:會考作文指導

會考作文指導專題

【學習目標】

1.多角度的認識自我,表現“我”的豐富多彩。

2.抓住自己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展現自我。

3.根據所寫內容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和文體。

4.感情真摯地表達,力求表達出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5.善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

6.寫記敍文做到內容具體,寫議論文做到有理有據,寫散文做到形散神聚。

【考點聚焦】

1.展現“我”的個性特長,如:《_______的我》(2003年廣東省會考試題)

2.展示“我”的興趣愛好,如:《我的另一片天地》(2001年天津市會考試題)

3.記述“我”的成長經歷,如:《媽媽,我長大了》(2001年北京順義縣會考試題)

4.暢寫“我”的情感世界,如:《我的歡樂》(2000年天津市會考試題)

5.表白“我”的精神追求,如:《我的心願》(2001年河南會考試題)

6.描繪“我”的推測想象,如:《我二十年後某一天的日記》(2001年廣州會考試題)

7.抒發“我”的感悟體會,如:《我的自學體會》(2001年青島市會考試題)

8.表達“我”對自己的認識,如:話題作文《我很重要》(2003年黃石市會考試題)

【知識累積】

一、認識自我的方法

1.調查瞭解法:通過向父母、老師、同學、鄉鄰調查詢問“我”過去的表現及對“我”的評價來了解自己。

2.發散回憶法:從家庭、學校、社會等各個角度去回憶“我”在不同時期、不同方面的所作所為來了解自我。

3.自我剖析法:通過日記等形式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進行記載和分析來解剖自己。

4.辯證思考法:用變化的眼光看自己面向未來的發展優勢,用辯證的態度來評價自己。

二、刻畫自我的方法

1.繪形傳神法:通過對“我”的容貌、神態、身材、服飾、聲音乃至舉手投足等外在形態的描寫,來揭示我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徵。

2.行動表現法:通過對“我”的行動描寫來表現“我”的思想性格。

3.內心獨白法:通過“我”的自言自語來刻畫“我”的形象,展示“我”的性格和內心世界。

4.以物託人法::通過描寫與“我”有關的物來烘托“我”的個性和思想品格。

5.側面烘托法:通過旁人對“我”的觀察、議論和評價來展示“我”的方方面面。

6.定點特寫法:通過對“我”的某一突出“點”進行特寫式描寫,來表現我的精神風貌。

三、積累“我”的名言

1.自己把自己説服了,是一種理智的勝利;自己把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昇華;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大凡説服了,感動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蔣金鏞)

2.可以説,人生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認識自我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挖掘自己的過程。(陸星兒)

3.能佩服別人絕不會顯得你無能,能佩服別人恰恰説明你自信,能佩服別人也是一種幸福。(李鈞)

4.成功者不一定要求才智過人,但必須氣質特殊,他恨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不能成功,這種巨大的精神能量使他排除萬難,最終成功。(劉墉)

【卓越思維】

“展現自我”是國中寫作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會考作文考查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要寫好這類作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精選素材。選材是作文的首要環節,只有選取了優秀的素材,才能成功地展現自我。精選素材,首先要打開思路。我們可以細心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仔細分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我們可以寫自己的綽號,也可以寫自己的愛好;可以寫自己對學習的態度,也可以寫自己處世的風格;可以寫自己的歡樂、苦惱,也可以寫自己的追求、祕密;可以寫“我”的成長經歷,也可以剖析“我”的優缺點;可以寫家中的“我”,也可以寫老師眼中的“我”;可以寫現實中的“我”,也可以寫理想中的“我”……有了素材,還需要精心篩選。篩選時,要反覆比較各種材料的優缺點,要選那些內容詳實、新鮮感人、生動有趣且能突出“我”的個性特點的素材。經過認真思考、細心比較,我們就會找到最優秀的寫作素材。

2.創新構思。有了好的素材,作文還只是成功了一半。作文要引人注目,還得創新構思。我們可以從“切入的角度、行文的思路、寫作的方法”等方面來創新構思。從角度而言,可以從單一角度出發,抓住自己某一主要特徵來展示自己的形象,也可以從整體角度入手,畫出自己的自畫像;可以從正面的角度展現自己的個性,也可以從側面的角度展示自己的優點;可以靜態地描述自己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動態地寫出自己的發展變化……從思路而言,我們可以用分鏡頭展示“我”在不同場合的形象,也可以用“一線串珠”串起“我”生活的點點滴滴;可以“散點鋪排”,將自己的特點一一形象地羅列出來,也可以縱向展示,敍寫“我”不同時期的故事;可以用日記體記錄“我”的言行;也可以借自白書、檔案等形式表現“我”的本質……從寫作方法而言,我們可以用一詞經緯法來展示“我”;也可以用二人稱或三人稱來介紹“我”;可以借夢境來表白“我”;也可以借他人、他物來展現“我”;可以用寓褒於貶的方法讚揚“我”,也可以用寓莊於諧的方法調侃“我”……角度、思路和寫作方法林林總總、異彩紛呈,我們只有根據自我的特點和特長,選取最佳的角度、思路和寫作方法,才能最恰當地展現自我。

3.傳神描寫。“我”的形象鮮明,“我”給讀者留下的印象就深刻。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需要對“我”進行傳神的描寫。進行傳神的描寫,首先,需要抓住自己的特徵。如:可以抓住“我”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生活習慣等特徵來刻畫“我”的形象。進行傳神的.描寫,其次,要根據文章表達的中心確定描寫的重點。如:寫《我的愛好》要詳寫“我”的動作,寫《我的願望》則要詳寫“我”的心理。進行傳神的描寫,還要靈活地運用各種描寫方式來突出“我”的形象。如:寫《我的自傳》一文,可以正面描寫自己的言行來展示自己的個性特點,可以借他人對“我”的評價等側面描寫來完善自我形象;可以對自己的醜陋處作簡筆勾勒,可以對自己的“靚麗點”進行細膩刻畫……

4.個性表達。真情的流露,會拉近作者和讀者心靈的距離,個性的表達則會吸引讀者閲讀的目光。在展現自我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長選用合適的表達方式、語言來表現自我。擅長敍事的,可以講講自己的趣事;擅長描寫的,可以描摩自己精彩的生活片段;擅長抒懷的,可以訴説自己的願望;擅長想象的,可以在對自己未來的暢想中展示自己的才華;性格幽默的,可以用風趣的語言調侃自己;生性憨厚朴實的,則可以真誠坦率的介紹自己……找到了富有個性的表達方式,也就能成功地刻畫自我了。

做好了以上幾點,我們筆下的“我”也就栩栩如生、多彩多姿了。

【知能解讀】

[會考名題之一]

題目:我的另一片天地

提示:同學們除了日常功課的學習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天地,請把你的另一片天地展示給大家。要求:寫成一篇記敍文,不少於600字。(2001年天津市會考作文題)

[名師指路]

這道題的命題意圖是:要求借我的另一片天地展現“我”的興趣愛好、生活情趣及人生追求。寫好這篇作文,首先要明確“我”在另一片天地中的活動與“我”成長的關係,並據此寫出從事這項活動的意義。如:“我”在“另一片天地”中的活動是剪紙,在作文時,就不僅要寫出“我”為什麼愛剪紙,“我”是怎樣學剪紙的,而且要寫出在剪紙中“我”學到了什麼,它對“我”的成長有什麼意義。其次,寫好這篇文章,不能僅記敍一次活動,要寫出在這片天地裏的“我”多次表現,要突出“我”對這片天地的感情,來深化中心。最後,寫好這篇文章還需要細膩描寫,真切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把另一片天地的活動寫得繪聲繪色,且營造出一種美的氛圍來。

[會考名題之二]

題目:我的快樂與煩惱

要求:1.寫記敍文適當穿插抒情和議論2.注意運用過渡句或過渡段(2000年山東省會考試題)

[名師指路]

這是一道要求抒寫“我”內心感受的作文題。寫好這篇作文,首先要處理好快樂與煩惱的關係。在寫時,不能單一地寫快樂或煩惱,也不能簡單地平分秋色地記敍快樂和煩惱。必須用辯證的觀點把快樂和煩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寫,並且寫出我對快樂與煩惱獨特感悟。其次,要安排好材料的先後順序和銜接,讓文章結構完整。再次,可以選用新穎的形式和個性的語言來表達。如:可以用日記體來敍述,也可以用光盤式來刻錄,還可以用劇本式來展現……

[魔師點化]

可以採用“化大為小、化寬泛為具體”的方法寫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快樂與煩惱。如:寫我交友的快樂與煩惱。可以先略寫交友的快樂再詳寫煩惱,突出交友要慎重;也可以先略寫煩惱再詳寫快樂,突出交友對我成長的意義。

[會考名題之三]

題目:__________的我

要求:①請把題目補充完整。例如:誠實的我,幸福的我,成長中的我,渴望理解的我。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於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否則扣分。(2003年廣東省會考試題)

[名師指路]

這是一道要求介紹自我的半命題式作文題,寫好這篇文章首先要根據自我的特點填好題目,填題要簡練而又新穎,力求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好吹牛的“我”,愛出風頭的“我”。其次要精心構思,刻畫好自我形象。如:可以採用幾個片斷展現“我”的個性;也可以選取一則典型事例通過描寫來表現“我”的特點;可以通過自我對話來剖析“我”的缺陷;也可以借別人的嘴表現“我”的優點;可以借一條線索在連續的敍事中展示“我”的風采;也可以用戲劇或電視劇的形式展現“我”的形象……再次,在語言表達上要充分體現自己的個性特點,讓文中的“我”呼之欲出。

[會考名題之四]

依據下面的一段文字,以“我很重要”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著名作家畢淑敏曾在一篇文章裏説道:中國人一向忽視自己的重要性。可是,對於父母,我是他們的惟一;對於親密無間的朋友,我的友誼是他們珍藏的財富;在生活和工作中,我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所以,我很重要!我們應該有勇氣大聲宣佈:我很重要!(2003年湖北黃石市會考試題)

[名師指路]

這是一道要求闡述自我價值的話題作文,寫好這篇作文,首先要善於尋找體現自己的長處、價值的材料。如:可以從“我”與父母關係、“我”在朋友、夥伴中的地位,“我”在班級中的發揮的作用等方面來尋找材料。其次,要精心構思,突出中心。如:可以在一件具體事中寫“我”發揮的作用來説明“我很重要”,也可以寫“我”不在時家人、學校等各方面的種種不適反應來説明“我很重要”,還可以從發現自己價值對成功的意義這一角度説明“我很重要”。再次,要注意把握語言的分寸,既要寫出自己的長處又不能自吹自擂,讓人生厭,要巧妙地突出“我很重要”。

篇2:會考作文指導

會考作文指導

一、立意創新

千古意為本,立意直接關係到的選材、結構乃至的深度,是作文成功的“命脈”。考場作文中,新穎的立意,獨到的見解,能給人心靈撞擊,或給人思想啟迪。構思時,要圍繞話題從大處着想,進行多角度立意;要按住時代的脈搏,反映時代的特點、風貌;還要有獨創性,善於開掘、提出別人沒有提出過的真知灼見。這樣的作文才有創新意識,才會贏得閲卷老師的青睞。

江蘇鹽城會考以“考題”為話題,一考生以“試卷人生”為題,有機地將二者融為一體。他説:“人生如同一張空白試卷,等着你用智慧去填寫,用豐富的想象去描繪……”“人生的試卷有許多填空題、選擇題和問答題,這些都是未知的,有待你執人生之筆,為試卷塗上色彩,繪出你精彩的人生。”立意新穎,深刻,又切題,令人耳目一新。

二、表達真情

“為文者,情動而辭發”,是真情的流露。構思作文,要做到以真情動人,越是親身經歷過體驗過的生活,寫在中往往就越真實,越感動人。會考作文在構思過程中,要儘量從自己的經歷中篩選素材。

《我發現爸爸老了》是一篇優秀會考作文:“小時候,為了不讓我一個人孤零零地呆在家裏,父親將兩條毛巾平鋪在裝滿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的扁擔挑着我,在泥濘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當時的父親,身材魁梧,在村裏是數一數二的壯漢子。如今,父親原先那嘹亮清脆的號子聲已失去昔日的雄壯,並且還夾雜着幾絲沙啞;原先油亮的黑髮染上了霜色;原先紅潤的面龐已漸漸變得土黃……”親身的經歷,深刻的感受,寫出來真切感人。

三、文題醒目

新穎別緻、文采飛揚的標題,讓人人賞心悦目。那麼,怎樣給自己的擬一個好標題呢?

1、巧用修辭。巧用比喻、擬人、雙關等修辭方法,可以增加的美感,使顯得含蓄雋永,餘味無窮。如《烏雲過後是晴天》(比喻),表現心緒落寞以後,生活重新變得愉悦而美好;《傾聽大自然母親的心跳》(擬人),記敍迴歸自然,走向生活的感受。

2、巧作引用。巧妙借用或改用一些名言警句、詩詞佳句、流行歌詞等,會讓文題顯得深刻而有哲理,含蓄而不落俗套。如《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記敍減負在校園引起的強烈反響;《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現海峽兩岸同胞的骨肉情深,抒發中秋節的思念之情。

3、用散文化的語言或詩的語言,使文題富有意藴。如《我也銜過一枚青橄欖》《着一襲美麗的綠袍》《窗外雨瀟瀟》……

四、開頭精彩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寫好了開頭,也就留給了批閲者“成功一半”的印象。

請看吉林省會考滿分作文《感受孤獨》的開頭:“我不喜歡雨季,但它還是來了。雨纏綿地下着,我躲在傘下,獨自品嚐着雨季的苦澀。”情景交融,意境深遠,而且巧妙而含蓄地點了題,併為全文奠定了基調。

再看作文《失戀》的開頭:“看到這個題目,你一定很驚訝,小小年紀就幹起了這事,這還了得。別顧着生氣,聽我慢慢道來。”下文接着寫“我”與“藉口”“失戀”的經過。開頭製造的懸念,引人入勝,精彩動人。

五、語言優美

作文是語言的藝術,一切優秀都可以説是語言藝術的精品。因此,要為自己的增添亮色,就要努力錘鍊語言,用優美的語言去打動別人。什麼樣的語言才精彩?經過自己的.獨特感受,通過巧用修辭,活用俗語、成語、時尚用語,在字裏行間透出機智與哲理的語言。如一位學生在感悟母愛時寫道:“母親是歲月的收藏者,永遠走在我的身後,悄無聲息地拾起我遺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純真。”在考場作文中錘鍊出這麼精彩的句子,大為增色。

六、佈局精巧

的佈局有法而無定法,考生可以根據需要推陳出新,創造發展。如小標題式、日記體式、劇本式、鏡頭組合式、問答式等,都是有創新意義的結構,而且這種新框架有利於考場作文獲取高分。

如會考話題作文“水”,有個考生擬題“水祭”,很有創意地以杜牧《清明》中的四句詩作為小標題。第一段以“清明時節雨紛紛”為小標題,書寫與春雨有關的種種喜怒悲歡;第二段以“路上行人慾斷魂”為小標題,展現了旱災肆虐的荒年一杯水要賣1000元的拍賣會場面;第三段以“借問酒家何處有”為小標題,通過李白、蘇軾的呼喊進一步渲染缺水的悲哀;第四段以“牧童遙指杏花村”為小標題,描寫了保持着古樸之風的杏花村山清水秀的美景。生動的正反對比,引發人們對珍惜和改造水資源的深沉思考。

篇3:會考作文指導

一、記敍文寫作的基本知識

記敍文是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的文章,因此,一篇記敍文常常要具備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六要素。寫作記敍文時,要注意把自己的見聞和經歷、對生活的真切感受,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出來,展示給讀者。一般來説,敍述和描寫是記敍文的主要表達方式,而精當的議論和抒情,也常常成為一篇記敍文的點睛之筆、精彩所在。

寫作記敍文要做到:

第一,要素具備。無論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一般都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否則文章內容或結構就顯得不完整。

第二,線索清楚。雖然觀察的角度、記敍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應當有一條統貫全篇的中心線索,否則文章就會顯得鬆散無序。

第三,人稱一致。無論用第一人稱“我”記述,還是用第三人稱“他”記述,都要通篇一貫,一般不宜隨意轉換,否則就容易造成思路上的混亂。

第四,記敍文雖以敍述為主,但往往也間有描寫、抒情和議論。它是一種形式靈活、寫法多樣的文體。

二、優秀記敍文的突出特色

1.敍述、描寫深入,具體

記敍文要寫人記事、狀物繪景,要再現生活的情趣,要表現生活的意義,就必然要對人事物景進行敍述描寫,且這種敍述描寫必然是細緻的,深入到本質和內核的。因此記敍文的表達效果不能只停留在概括的層面上,而必須做到“入木三分”,形神兼具。

2.堅持用形象來表情達意

記敍文對人事物景進行翔實細緻的敍述描寫而使人事物景具體可感,但僅此還不足以表現生活,感染讀者。因此作者常常藉助多種描寫和修辭手法來描繪人事物景的特徵,使人產生“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的感受,從而達到讓生活的情趣和意義表現得淋漓盡致進而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

3.寫人、寫景、狀物生動,傳神

寫作記敍文的目的是再現生活的情、趣、理和意義。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把生活的“情節”和人事物景的神韻描繪出來,讓人過目不忘甚至終生難忘。這就是記敍文的“生動性”。記敍文的“生動”往往見於細節描寫和景物描寫等方面。故記敍文常用多種描寫方法或多種修辭手法以求“生動”。

4.寓理於“情”,情理俱佳

一般而言,記敍文往往要告訴讀者一個道理,但這個道理作者常常不直接説出來,而是通過對人事物景的敍述描寫,通過具體、形象、生動的寫人記事、繪景狀物來表達,也就是説,作者的寫作意圖是藴含在記敍描寫的故事情節和景物之中的。

三、寫作記敍文的注意事項

一是對人物、事件的要害部分進行具體化的敍述、描寫,使之充實豐滿。所謂“要害部分”,就是指能夠充分表現人物和事物特徵,對錶現主觀情感(主題)有重要作用的內容材料,如人物的個性化語言、行動、精神心理和事件的具體經過及必然發展趨勢等。

二是學會用生動的形象來表情達意,寓理於生動形象的人物描繪和狀物寫景中。即在行文中除運用好陳述句交代人、事、物、景的基本情況外,更要運用精彩的動詞、形容詞和恰當的描寫方法來描繪人事物景的特色,使之栩栩如生,並表達出生活的情趣和哲理。

三是恰當使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聚焦式地對人事物景的某一特徵進行描摹抒寫,渲染氛圍,使文章感情真摯,意藴深刻。

四是“鳳頭、豬肚、豹尾”,這三樣,其實指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首、正文、尾巴。

鳳頭,就是文章開頭一定要讓人耳目一新,過目不忘;豬肚則是指文章容量大,在此不多提;豹尾則指文章結尾有力、點題,直入主題,讀之可使人大呼過癮。

由於閲卷老師不能很仔細地看完那麼多文章,因而這些作文的首尾就很重要。一旦“鳳頭”、“豹尾”入得“法眼”,作文本身素質再卓越些,就有可能借語文拔得頭籌。

那麼,如何做好這兩部分工作?以開頭為例,就是要説清楚作文寫了什麼,講什麼故事,簡明扼要,寫法流暢,同時在文字上稍加琢磨,讓人淺淺覺得該生文字功底頗不錯。而在結尾,重在點題,這樣才能讓老師注意到你的強調,你在寫什麼。

另外,來自閲卷的經驗,考生們可適當在作文各段的首尾句多多用心,這樣也有可能因為老師們不經意的“一瞥”,而讓作文不被埋沒。所以,會考作文,一要寫得好,二要“略懂包裝”。

篇4:會考作文指導

選擇合適的題北京十一學校語文高級教師張洪旗説,參加會考時,考生首先要從給出的2個話題中任選其一,選擇的時候需要一定技巧。考生要選擇材料最豐富,與自己生活最密切相關的題目,這樣在寫作的時候才能做到有話可説。平時寫過的好作文如果貼近考試題目,也可以拿來用。張老師建議考生,在選擇體裁時,最好選記敍文,因為這是考生在國中階段練習最多的文體,寫起來也比較容易把握。

其次,作文要想不跑題,重點在於抓住關鍵詞,尋找好素材。考生要認真審題,明白題目的設置要求。現在大多數作文題都是話題型,考生先找出題目中的關鍵詞,再尋找自己記憶庫中最好的、最適應題目的素材使用。動筆之前,考生打一份腹稿,理清思路,想明白要將重點放在哪部分適合。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列出一個提綱,開頭怎樣寫、中間分幾段、結尾怎樣收題等都可以在事先考慮清楚。

抓住題目關鍵詞那麼,怎樣才能抓住題目關鍵詞呢?北京教育學院豐台分院金傳富老師教給考生一個小竅門:在寫作前,先把題目中要圍繞的那個詞畫個圓圈,隨時提醒自己要圍繞這點來寫。金老師説,考生在寫作時,要中心明確,文中所説的每一句話都應圍繞中心闡述、發揮。寫作中,考生可以使用各種寫作技巧,但這些技巧都必須為充分闡釋、支持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無論文章總體上分幾個層次,都要或多或少、或鬆或緊地圍繞中心來寫。這種方法無論在任何文體中都是適用的。

豐台分院馮愛平老師説,寫文章不但選材要緊扣題目,組織結構上更要注意點題,一般情況下,開頭點題、文中扣題、結尾收題,能做到這3次呼應就可以,關注開頭、結尾與中心的聯繫,更便於閲卷老師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議論文寫作也是同理,先找好要寫的中心論點,再圍繞這一論點用各種方法論證,這樣即使選材上有些偏,也能夠保證文章收回到中心上來。

寫作文有五個一清華附中九年級語文組張彪老師告訴考生,寫會考作文要注意五個一,即一個亮麗的題目;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文章中有一句點明主旨的話;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和一張整潔的卷面。在審題時,不但要注意題目的表面意義,而且還要從表面深挖進去,仔細品味文章的內涵。

對於材料型作文,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文章只有一個主題,考生就可以通過提煉段意的方法找出題目中的語意指向,從而展開文章;另一種是文章可供選擇的主題有兩個以上,那麼考生一定要選中一個主題展開,而不要想面面俱到,使文章結構散亂。材料型作文所給的材料,考生也要謹慎使用,看清要求。要求中註明結合或根據材料的,就應該在文章中以精煉的方式提到,沒有要求結合的,就可用可不用。

篇5:會考作文指導

掃描信息這是指對作文試題各部分的字句作仔細審讀、揣摩,正確、全面地理解其含義,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掃描的重點有四個:人稱、動詞(選取、聯繫、結合等)、特殊要求、標點(如省略號)。如某市會考作文《合作》,有兩篇作文令閲卷老師深感可惜。一篇作文的大意是外星人來到地球,我和外星人合作解決了他們的難題,想象豐富,描寫生動;另一篇是議論文,中心論點是合作是成功的保證,作者列舉古今中外四個典型事例,論證有力,語言流暢。但這兩篇文章最後只能被評為三類卷,為什麼?因為這兩名考生沒有仔細掃描提示語中的下列要求:……請選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經歷……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真切體驗。其中你(人稱)、選取(動詞)、真切體驗這三處關鍵詞語都被兩名考生忽略了,按照評分細則,這樣走題的文章一般不能進入二類卷。如果第二篇作文的作者能掃描出上述要求,詳寫我合作成功的事例,將原文中古今中外的例子壓縮為概述,那文章可能進入一類卷,這種因審題失之於粗而導致千里之失的教訓值得我們汲取。

辨析概念特別是似同實異的概念,要通過比較把握各自的內涵,決定取捨。例如某市會考要求以特長為話題寫作,有名考生這樣寫:我原來對英語沒興趣,成績自然不佳;後來因為經歷了某一件事,認識到學英語的重要,興趣變濃了,考試也獲得了班級第十名。文章細節描寫生動,情感變化過程也寫得細膩,但作者一開始就進入了混淆概念的誤區。興趣和特長是有聯繫但內涵不同的兩個概念,興趣可以轉化為特長,有特長一般也以有興趣為前提,但特長不等於興趣,它是指人無我有或是人少有而我有的技術和能力。上述病文如要對準話題特長,則構思框架必須作如下變動:後來不僅英語成績提高了,我還嘗試着用英語演課本劇,在全市的文藝匯演上,我還得了特別獎呢!英語成績全班第十名算不了特長,但能用英語演課本劇且獲獎,的確稱得上特長,與話題相符,如果立意正確而鮮明,就能獲得高分。

貫穿始終這是指文章的切入、展開、收攏都要圍繞同一題目展開,中途不能遊移不定,甚至隨意轉換。一名考生面對興趣話題,擬題拜拜,我的鋼琴,寫我上國小時在鋼琴世界盪漾,享受愉悦,但到了國中,沉重的負擔逼得我與鋼琴拜拜……寫至此,文章筆鋒一轉,歷數應試教育之弊端,一口氣寫了300多字。這樣,文章主題由興趣轉移為應試教育。其實,文章展開至與鋼琴拜拜時仍可持續興趣話題寫,如寫重負下的希冀,精要地議上幾句教育理念、模式與培養、發展興趣的關係等,這樣就能使文章話題首尾相援,一以貫之。

準中求活審題的準與活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關鍵是要對題中信息的挖掘。例如,廣州市會考傾聽話題,導語中説傾聽是接受信息的渠道,是淨化心靈的藝術,這就暗示了傾聽的對象包括可聽信息和不可聽信息,文學作品、不發聲的物也可作為傾聽對象來寫。

篇6:會考作文指導

(一)材料的含義明顯。

如:球王貝利在比賽中共射進一千多個球,有一次,記者問他哪一個球最精彩,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説:“下一個。”

這樣的具體文字材料或畫面,不需要怎麼分析,一看就明白七主旨,那就是:一個人在功成名就後,不能被鮮花和榮譽所牽累。應永不滿足,不斷進取。

這類材料作文,一般能抓住中心闡發即可。

(二)材料零碎,但有聯繫。

這類材料,少則二則,多則五六則,或互為對立,或互為關聯,或互為相輔,或互為統一,但總有其組合在一起的共同性或聯繫點。如:

1、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2、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級,一級一級,是樂趣也是苦趣,好像從我有生命以來就在登山似的,邁前腳,託後腿,才不過走完慢十八盤。(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3、人們只要從洶湧浪濤中掌握了一條前進的途徑,也就戰勝大自然了。(劉白羽《長江三峽》)

這三則材料表面上看各自獨立,毫無關係,但只要仔細琢磨一下,觀點就會水到渠成。材料1是講要樹立遠大理想,確立具體的奮鬥目標。材料2是講登山的艱辛。而材料3的中心是掌握規律。至此,中心論點就瓜熟蒂落了,那就是――立志、攀登、規律。

(三)材料觀點隱晦,但要抓住關鍵字眼或細節。

這類材料作文,着重考查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有位名叫亞克敦的英國人,他的書齋裏雜亂的排列着各種圖書七萬多卷,而且每卷書上都有他的手跡。他零零碎碎地記住了不少知識,可大家問他什麼,他總是七扯八拉答不清楚,他活了六十多歲,讀了一輩子書,卻什麼也沒留下來,被人們稱為“書櫥”。

這樣的材料雖好懂,但觀點很隱晦,只有通觀上下文,認真細緻地閲讀或觀察材料,尋找、抓住關鍵性字眼或重要的細節,才能挖出材料本身所藴含的觀點。

1、“雜亂地排列着各種圖書七萬多卷”“被人們稱為“書櫥””,説明主人興趣很廣,但讀書沒有選擇。

2“每卷書上都有他的手跡”,可問他“他總是七扯八拉答不清楚”“讀了一輩子書,卻什麼也沒留下來”,亞克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只博覽羣書而不能精讀,蜻蜓點水,因而學而不成。

這樣抓住關鍵字眼或細節一分析,觀點就水落石出了。

(四)材料是非不清,要求評理。

這種類型主要是考察學生分辨是非的辯證能力。

如:針對校園罰款問題,學校和社會上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不能罰,學生是消費者;另一種意見認為不但可以罰,還要重重地罰,罰得他心疼才會吸取教訓。對此,你有何看法。

對這樣的材料,首先要將兩種觀點分別進行分析、比較、辨別,由表及裏,由現象到本質分辨是非。要選擇正確的觀點,做到有理有據,自圓其説。

(五)材料角度的多面性,要確定最佳觀點。

蘇軾��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對同一個材料,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觀點,這就是所説的“見仁見智”。

如:一次,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一台大型電機出了故障,技術人員修理了兩個月,也未找到毛病。這時,一位瘸腿駝背的德國移民在電機旁仔細進行觀測、記錄、計算,時間不長,他用粉筆在電機外殼上畫了一條線,很有把握的説:“打開電機,吧劃線處裏面的線圈減少十六匝就好了。”許多人半信半疑,但按他的話做了以後,電機果然修好了。公司非常滿意,經理問他要多少報酬,這人毫不客氣的説:“畫一條線要一美元,知道在哪裏劃線,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周圍的人聽了深感吃驚,但精明的公司經理不但照付一萬美元,而且還重金聘請他做了公司的顧問,他就是從小被人訕笑,而在逆境中頑強奮鬥,最終登上科學高峯的德國科學家卡爾。斯坦門茨。

這種材料,可以從不同的人物和主旨上分析、研究,列出不同的觀點,然後比較,鑑別出最佳觀點。可以是”在逆境中頑強奮鬥”,也可以是”知識改變命運”。

(六)材料屬比喻性,需挖掘引申。

這類材料一般有針對性、社會性,尤其對青少年具有導向的功能性,對青少年的為人處世、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諸多方面都有教育意義。

如:有個人曾對蠶蛹破繭時的痛苦掙扎於心不忍,於是用剪刀剪破繭殼使之早點出來,結果幫了倒忙,因為蛾只能爬一會兒就不壽而終了。

對這樣的材料,首先最關鍵的是弄清材料的本意,再理清材料的喻意以及兩者之間的聯繫點,由此及彼地聯想現實生活中的與之相關的問題,然後引申闡發。就這則材料而言,“蠶蛹”只有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生命才能發出輝煌。由此推出,一個人要想成才,就必須經過一番跌打滾爬,經得起暴風驟雨的洗禮,經得起困難與挫折的考驗,否則永遠不能成為事業的成功者。正如古人所説的“保劍峯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則材料巧妙地對學生進行了成才觀的教育。另外,還有一個觀點:尊重客觀規律,不能憑感情意氣辦事,否則會事與願違,受到法律的懲罰。

(七)提供一篇文章或一個片段,要求補寫、擴寫、改寫、續寫。

此種材料可以考察學生的思路以及圍繞中心重新選擇材料、組織材料的能力,尤其考察學生的想象能力。不管什麼要求,首先應領會原文的主題和全文的脈絡,依照原文寫作意圖和要求或補寫、或改寫、或擴寫、或續寫。這樣,一篇有分量的續寫文章一定能大功告成。

篇7:會考作文指導

【作文題目】

閲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少年一天天長大,有一天要離開家

看他背影的成長,看他堅持與回望

媽媽笑着對他説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請以為我心中的那片海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體不限;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得透露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命題解讀】

通過材料,我們不難提取到以下關鍵詞:成長、堅持、回望、生活、苟且、詩、遠方的田野、那片海。觀察這幾個關鍵詞,我們也能看出來這是一個極富象徵意義的題目。

許多同學應該可以聯想到我們七年級上冊學習過的《在山的那邊》這首詩。在學習這首詩歌的時候也提到了海的概念,詩歌中所説的海是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也就是説,此詩中海指的是理想,指的是成功。類比材料裏的那片海,少年的成長、堅持以及母親的話語都是為了凸顯出對那片海的追求和嚮往。題目中的海同樣可以象徵着夢想、理想。

從引題到題目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引導學生用語言去表達自己對夢想或信念的追求,並且一個為字更需要學生寫出為理想而奮鬥的過程。

【材料分析】

材料前四句:少年一天天長大,有一天要離開家,看他背影的成長,看他堅持與回望。我們能感受到,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這個故事中,少年有堅持,有回望。堅持的可能是追尋;回望的可能是對家,對安穩,對當下的生活的眷戀。

材料中間兩段:媽媽笑着對他説: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媽媽的鼓勵充滿了哲理和希冀,她以一個成年的人角度,告訴即將遠去的孩子,生活不只是當下,不只是眼前,也不只是苟且,生活還可以是一種詩意的行走,還可以在遠方,還可以是靈魂的深處對生命存在的思考。

材料最後兩句:你赤手空拳來到人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每個人都是赤條條的來到這個世界,可是我們又不甘於不留下點什麼,因此,為了在詩意的盡頭和遠方田野的身後找到那片屬於自己精神性靈得以棲息的那片海域,我們必須不顧一切去找尋。

【寫作指導】

一、注意要求,明確文體。

雖然要求中説不限文體,但從文題的材料以及歷年會考潛在規律來看,考生寫法以記敍文和散文為主。

根據既定的題目,聯繫材料中關鍵詞的象徵意義。不難得出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的理想、信念可以是一個十分宏偉遠大的目標,也可以是不斷前進、不斷深化的夢想,因此可選題材範圍很廣。

寫作過程中可以使用散文的形式,表述出追求詩與遠方的情感,或寫出為了理想之海果斷拋棄眼前苟且所做出的抉擇;也可以用記敍文的形式,從學生自身成長故事着手,寫出對於某一事物自己付出的不懈努力;創作能力更高的同學還可以從更深層次的追求精神性靈方面展開寫作……

二、深入剖析,做好審題。

審題,是作文必不可少的環節。首先,通過閲讀材料不難發現,這是一個極富象徵意義的題目。

通過上面的講解,我們知道了少年的成長、堅持以及母親的話語都是為了凸顯出對那片海的追求和嚮往。題目中的海同樣可以象徵着夢想、理想。少年成長過程中對夢想不懈追尋,在這過程中歷經了生活的艱辛,也有家人的陪伴與鼓勵,更有自己不顧一切去追尋的決心。

從引題到題目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引導學生用語言去表達自己對夢想或信念的追求,並且一個為字更需要學生寫出為理想而奮鬥的過程。

當我們在寫作中也要避免以下幾個誤區:

誤區一:將題目寫成了我心中的那片海:如果文中沒有提到為了實現理想做出的努力的話,就可能形成偏題。

誤區二:寫作中對那片海理解過於狹隘。如果同學聯繫到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僅僅將全文的基調定義為:厭倦了重複無趣而又平凡的生活,內心對新鮮事物、對放鬆生活的渴望,崇尚不顧一切,帶着心靈去旅行這類文章時,就顯得立意不高,可能會被閲卷老師評為偏題。

誤區三:如果文章中拋開了對那片海的追尋,反而重點偏向了談堅持、生活、詩意或者遠方的意義,都會被視為偏題或跑題。

三、注意細節,精煉語言。

文章語言既要生動也要精煉。就散文而言,一定要注意語言的優美,所有的素材一定要圍繞自己想要表達的中心去寫作。如果以記敍文為主,最好是在寫作中將記敍、抒情結合起來,寫出考生的真情實感,緊扣主題,使文章富有層次感。

【教師點評】

現代社會有些年輕人理想缺失,思想迷茫,亟須正能量的引導。本次會考題目正如一場及時雨,澆灌了年輕人乾涸的心靈。既考察了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又引導了他們對美好理想的追求。

篇8:會考作文指導

1.引用名句,起點高遠。

[例文]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知識猶如浩瀚無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窮盡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採擷到知識果實。

2.巧設比喻,形象生動。

[例文]

像微風拂過竹葉,像碧波輕吻着海岸,像明星裝飾着天幕,像冷雨滋潤着土地。你的出現彷彿一道閃電劃破了凝固的空氣。

3.擬人上場,趣味盎然。

[例文]

嘿,大家好,我叫把握,與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們共同支撐着人的大腦活動與精神。你們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

4.排比造勢,氣勢磅礴。

[例文]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餘暉,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華,我摘一束最燦爛的,對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5.巧妙設問,引人深思。

[例文]

團團黑黑的硝煙還圍繞在你的身邊嗎?轟隆的飛機還盤旋在你頭頂上的那一片天空裏嗎?哦,伊拉克女孩,你那雙純潔的雙眼噙着淚水,你無助的眼神充滿了恐懼。你在想什麼?

6.情意深切,生動感人。

[例文]

雖説雁過無痕,歲月無聲,而白駒過隙的光陰卻在生命的每一個空隙裏不着痕跡的流動。流年的浪花總是滌盪在渺遠的心際,水波漣漪般徐徐盪開,風中花瓣樣輕輕墜落。是什麼促使我們的憂傷、快樂、悲痛、幸福化作絲絲雨露……在靜謐的夜裏發起一輪輪的攻擊?

7.題記開篇,揭示主旨。

[例文]

就在蔚藍變得紫紅的那一剎那,也預示着無情的黑夜即將代替這片美麗,但我仍然堅信:無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題記

8.開門見山,入題快捷。

[例文]

老師,你那雙眼睛啊,時而深沉,時而明快,為我的進步歡迎,為我的消沉而不安,我的一切,無需開口便從您的眼神中得到滿意的答覆。我就是在您這雙眼睛注視下,由一個稚氣未脱的小孩,讀完國中……

9.描形繪神,過目難忘。

[例文]

站在你面前的是一個八年級學生,個子較高,臉型圓圓的顯得有些胖,一對不大不小的眼睛上橫卧着兩道濃眉;血色不多的嘴脣經常抿着,下脣常有比上脣突出的傾向,顯出一幅永遠也不服氣的樣子,黑髮理得短短的像個男孩子――這就是我。

10.暗含伏筆,扣人心絃。

文章開頭敍述一些使讀者一見字句便知主人公後來境況的一種方式,比如要寫一個不幸的母親,開頭便可這麼寫:

[例文]

25歲時,一場不幸的車禍,奪去她親愛的丈夫的生命,留給她的是無盡的痛苦和兩個年幼的孩子。

11.欲揚先抑,別有洞天。

作者要達到稱頌主人公的目的,開頭便極力貶低主人公,説他這也不行那也不是,然後一百八十度轉彎,從相反的方面,揭示出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品質。此種寫法,即欲揚先抑式。

[例文]

我從小就恨我父親,父親也同樣恨我。

12.對比映襯,言此為彼。

開頭運用對比手法,陳述與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情狀,來襯托主人公某方面的優良品質的寫法。

[例文]

美在哪裏?有人説美在夜空中,閃爍的繁星是她的眼睛;有人説,美在溪流中,飄落的花瓣是她的淚珠;還有人説,美在峽谷中,清晨的霧靄是她的面紗……美,在人們心中,是聖潔無瑕而又虛無縹緲的。但就在不久前,一個女孩的出現,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美的真諦。

13.由物及人,巧埋線索。

如果你要寫的那篇文章裏,有一個和主人公和事件緊密相關的物品,可以成為全文的線索,也可以在設置開頭時巧妙地由物及人。開頭寫作者看到一件與所敍主人公有關的物品,睹物思人,從而引起下文對主人公事件進行敍述的一種寫法。這種寫法在追敍昔人往事時用得很多。

[例文]

每當我看到白嫩嫩的方塊豆腐的時候,那位賣豆腐的小姑娘的身軀,就會從我的記憶深處躍現出來。

14.語音出場,先聲奪人。

指開頭寫出主人公説的一句能表現主人公性格或心理特徵的話,緊接着下文便是主人公出場從事的內容,即先聲後人的寫法。

[例文]

“求求您,大爺,賣給我一束玫瑰吧。”

這是一個小作者在寫一個錢不夠而極想買一束玫瑰的小女孩時開頭運用的寫法,語音簡潔卻把小女孩迫切買花的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15.渲染氣氛,釀造情緒。

文章開頭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出一處特有的環境或景物,渲染出一種與主人公心情或命運相關的所特有的氣氛。這種寫法,即渲染氣氛式。

[例文]

又是一個陰雨連綿的早晨,我的心情也像這天氣一樣沉悶,孤零零的走在由學校家庭兩“點”所確定的“直線”上,雨點雖然不大,可也快把我的衣服淋濕了。我討厭這天空,也討厭這單調的生活,低着頭兩眼不厭其煩地盯着兩隻不停移動的腳尖……

總而言之,記敍文開頭寫法很多,平時練筆的時候,不妨對着同一個題目,按照我們傳授的方法多做幾個開頭,這樣,好的開頭慢慢地就煉成了。

篇9:會考作文指導

一、出題越來越貼近生活

許淑君指出,縱觀近五年來的會考作文,體現着穩中有變的規律,但仔細研讀就會發現,會考作文,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命題的規律和寫作的主題。

近年來,青海會考作文的命題特點以半命題和話題作文居多,基本採用二選一的形式。

在內容上,會考作文命題越來越接地氣,貼近生活實際。例如:20xx年西寧市會考作文題目,一是以“發現”為話題,這類題目不設障礙,生活中處處有發現,學生可以寫的東西非常多,比如《我發現了媽媽的白髮》《我發現幸福就在身邊》,在許淑君看來,“發現_____”學生們選取的角度都是身邊的人和事,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多主題充分發揮寫作空間,這類話題作文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有內容可寫,絕大多數學生不會離題、偏題,只要突出“發現”這一主題就可以。

半命題作文以“走進______”為題,其中,所補的內容,題目都會給出一定的提示語,這類作文關鍵在於高明補題、精心構思。

在主題上,離不開“情”“理”二字。在許淑君老師看來,會考作文的主題無非兩個字,一個是“情”字,一個是“理”字,情如友情、鄉情、親情、戀情、愛國情、對專業的衷情……還有一個“理”字,這個理就太多了,譬如做人的理、處事之理……表達方式上都離不開這兩個字。

另外,會考作文淡化了文體的限制,給了考生更多的自由選擇。許淑君認為,無論什麼文體,中心都是統帥,材料必須為中心服務,絕對不能遊離中心,二者是統一的關係。

二、平時要注重積累素材

會考作文命題貼近生活,學生都能讀懂,這樣的命題讓學生有話説,容易寫,學生比較容易適應。

在許淑君看來,要寫好會考作文,功夫在平時。學生們是從七年級開始,系統地、有針對性地訓練,才能在考試中做到遊刃有餘。平時學生所練習的題目,大多是從全國各省市歷年來的會考作文題中篩查兩道,側重半命題和話題作文,讓學生選擇練習。寫完之後,老師會對兩種題型有一個系統的解析,從不同的方面啟發學生。

三、真情實感最重要

對老師而言,學生在會考作文中存在的誤區可謂老生常談。首先是題目太直白隨意,沒有新意,如:走進曹操,曹操是一個具體的人,但是他的特點沒有表現出來,如果換成走進白臉-雄,就讓人一目瞭然。其次是立意,多數學生作文的立意流於一般,常會走調,對所寫事例沒有自己的認知,老生常談。比如:沒有_____,哪有_____,超過一半的學生會寫“沒有失敗,哪有成功”“沒有挫折,哪有成功”這一類的主題,缺乏創新。再次,選材陳舊、俗氣。如:選材多是居里夫人、愛迪生、霍金或者上幼兒園、上國小時候的故事。另外,大多數學生表達上欠缺,這跟平時不注重積累和讀書少有很大關係。

對於閲卷老師來説,他們更喜歡立意高遠深刻,語言流暢,文采突出,結構層次分明,讀來有樂趣的文章。無論是生活小事兒,還是家國情懷,無論是接地氣的還是高屋建瓴的,只要有真情實感,有自己的認識與思考都可以。

四、題目很重要

寫出一篇好作文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長期的積累努力。會考在即,如何在剩下的時間裏使會考作文取得高分呢?許淑君老師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題好一半文,題目一定要新穎別緻。對於半命題作文,補題有三方面的技巧,一是要以具體帶抽象。比如:半命題作文,“_____助我成長”,有些同學會寫父親、老師助我成長,這樣的題目顯得直白乏味,如果換成老師的眼神助我成長,這樣會更具體,更有韻味。二是要以特徵來帶具體。三是巧用以點帶面。如果擬的題目過大,則難以下筆。以走進_____為例,有人會寫走進唐朝,走進憂愁等等,顯然,要在較短的篇幅中,寫深寫透一個主題不容易,更別説寫出真情實感,所以,採用以小見大的手法,比如可將上面題目換成:走進詩歌的殿堂,走進雙溪“舴艋”,既鎖定了主題,又縮小了範圍,文字更有文采。

另外,無論寫什麼,立意要高遠、新穎、深刻,結構層次清晰分明,當然,富有文采,語言表達流暢、書寫規範的作文更容易得高分。這段時間多讀點範文。

五、話題作文佔優勢

通過對近幾年會考作文的綜合分析,許老師認為,未來青海省的會考作文依然還會延續近年的風格,半命題作文(題目只出現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學生自己去補充)和話題作文(以所給的“話題”為中心,並圍繞這個中心內容而進行選材)仍然佔絕對優勢,材料作文也佔有一席之地,採用二選一的命題形式。另外,從近幾年的會考作文中,明顯感到,緊密聯繫社會,貼近生活實際,將是今後會考作文的趨勢。

篇10:會考作文指導

一、研究實驗――探索敍事過程中,“地點”擺放的位置

在下面的敍事語句中,插入句子後面規定的地點,尋找事件發生地點的陳述位置。

1.下午自習課,老師經常給我們上輔導課。(教室裏)

2.昨天上午八點到十點,校長正給我們做《嚴謹做事,坦蕩做人》主題報告。(學校禮堂)

3.昨天晚上,燈一直亮着。(書房裏)

4.星期天上午,他在讀《紅樓夢》。(圖書館的角落裏)

5.昨天下午整理物品時,他發現了爸爸遺留下來的一本發黃的考古筆記。(在一個紙箱裏)

二、實驗結果

1.下午自習課,老師經常在教室裏給我們上輔導課。(地點放在“時態”和“具體行為”中間)

2.昨天上午八點到十點,校長正在學校禮堂給我們做《嚴謹做事,坦蕩做人》主題報告。(地點放在“時態”和“具體行為”中間) 3.昨天晚上,書房裏的燈一直亮着。(地點放在“行為對象”之前,修飾“行為對象”)

在本句中,“地點”還可以安排在另外兩個位置上――(1)昨天晚上,燈在書房裏一直亮着;(2)昨天晚上,燈一直在書房裏亮着。就含義表達和語法規則而言,這兩個位置都沒有問題,但讀起來語感都非常彆扭,因此,將“地點”放在“行為對象”之前做修飾語,才是位置。

4.星期天上午,他在圖書館的角落裏讀《紅樓夢》。(地點放在“時態”和“具體行為”之間)

5.有兩種位置都比較好:

(1)昨天下午整理物品時,在一個紙箱裏,他發現了爸爸遺留下來的一本發黃的考古筆記。(地點放在時間和行為對象之間)

(2)昨天下午整理物品時,他在一個紙箱裏發現了爸爸遺留下來的一本發黃的考古筆記。(地點放在“行為對象”和“具體行為”之間)

三、實驗結論

敍事過程中,“地點”相對“時間”、“行為對象”、“具體行為(狀態)”、“時態”四個要素,在一句話中只有以下四個合適位置:

1.在“時態”和“具體行為”之間。

2.在“行為對象”之前,修飾“行為對象”;

3.在“時間”和“行為對象”之間;

4.在“行為對象”和“具體行為”之間。

在寫作過程中,到底擺在哪個位置,作者要根據語感而定,選擇位置。

篇11:會考作文指導

【審題細心主旨明確】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鬆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繫好。等到弟子轉身後,又蹲下來將鞋帶解鬆。

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麼又要將鞋帶解鬆呢?

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帶鬆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

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

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鬆了,並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於為什麼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説啊。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脱離材料的內容及其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字數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

一、材料解讀:

此材料是一則顯豁類材料。雖然弟子提出的意見其實是錯誤的,但是,表演大師並沒有當面直截了當地指出這一點,而是認真接受了弟子的建議,這種虛心正是對弟子的莫大肯定和鼓舞。因此,此材料的核心是大師回答旁觀者的那段話:要保護和鼓勵弟子的細心、熱心。所以,作文的最佳立意應該是圍繞着如何正確對待他人的細心、熱心來表述。

此材料不宜空洞地、孤立地以尊重作為最佳立意,更不能把表演大師做人虛偽作為立意。

二、立意:

(一)從表演大師的角度立意:

1、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繫好。

--教育就是關愛與鼓勵;

--尊重他人是一種良好的素養。

2、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帶鬆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細節決定成敗。

3、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鬆了,並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於為什麼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説啊。

--人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點,才是真正的人才。

--教育需要講究藝術性。如錯誤未必都要及時糾正,要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慢慢改正,靜靜等待花開的聲音。

--對待年輕人的錯誤,除了必要的教育和引導外,寬容和仁慈的愛心也是令他們走上人生成功之路的輔助之一。

--教育就要善於揚人之長。

--弟子關注的是師傅,而師傅關注的是藝術。關注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不同,那麼效果自然也不同。

--要善待他人(學生)的熱情;要鼓勵他人(學生)的熱心;要保護他人(學生)的細心。

(二)從弟子的角度立意:

年輕人要細心,要有滿腔的熱情,但也要注意經驗的積累,全面的思考。

三、選材

因為此材料是一則顯豁類的材料,所以在寫作選材時,所選材料的內容範疇應該與命題材料保持一致才好,即最宜從師生、師徒這個教育範疇來選取材料,而不宜選取一般人之間鼓勵與保護的材料。

在一切成功者身上,在成長過程中大體上都有受到過恩師鼓勵和保護的事例;在一切功成名就者身上,也大體上都有關愛和鼓勵弟子的事例。可選的恰切事例如:

(1)孔夫子對學生各自志向的鼓勵。

(2)馬卡連柯對工讀學校學生進取心的鼓勵和保護。

(3)愛迪生的媽媽對他熱愛科學志向的保護和鼓勵;

(4)魯迅在少年時代受到壽鏡吾先生的鼓勵。

(5)魯迅自己成名後對青年如唐�|、蕭紅、蕭軍、許廣平、柔石的鼓勵。

(6)哈佛女孩劉亦婷的父親對她信心的鼓勵;

(7)邰麗華的老師對她學習舞蹈的熱情的保護。

四、題意作文(新材料作文)訓練題

篇12:會考作文指導

一個小孩因為自己的一個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怨恨媽媽,自己跑到山腰裏對着山谷喊::我恨你,我恨你。山谷傳來悠遠而洪亮的同樣的回聲。小孩害怕了,以為自己受到了懲罰,跑回家告訴了媽媽。媽媽把他重新帶到山腰讓他喊:我愛你,我愛你。小孩照做,山谷也傳來悠遠而洪亮的同樣的回聲。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脱離材料的內容及其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字數不少於800字。

【題意分析】這是一則關於回聲的寓言式題意作文,在這則材料中,出現了兩種情況,當孩子喊出我恨你時,聽到的是悠遠而洪亮的我恨你的回聲,而當孩子喊出我愛你時,聽到了是同樣悠遠而洪亮的回聲。這兩種情況隱喻着這樣的道理:當你恨別人的時候,別人就會恨你;當你愛(讚美)別人的時候,別人就會愛(讚美)你。別人對你的愛或恨實際上取決於你對別人的愛或恨。所以我們可以分別從如下幾個角度去構思:

(1)從恨別人的角度:對別人的恨,只會招來別人的怨恨,只會讓自己更加孤立,被環境鄙棄。

(2)從愛別人的角度:對別人的讚美和關愛,才會獲得他人的讚美和關愛,這樣你才能真正的融入環境,創造和諧,不斷成就自己的事業。

(3)從主旨的角度:這則材料的主旨是他人對自己的愛恨在於自己對他人的態度。可以通過對比愛恨的因果來加以剖析。

篇13:會考作文指導

公雞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個不亦樂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點食物,最後卻翻出了一顆珍珠。

公雞説:這個寶物儘管光彩奪目,對我卻毫無用處,還不如找到一顆麥粒,用它來填飽肚子。咱們庭院裏的雞鴨羊豬,都喜歡吃麥粒,要這珍珠幹什麼呢?我用不着佩戴這個寶物,也不想用它來打扮自己,就讓人們去把它當作寶貝吧!

説罷,公雞把珍珠丟到一邊,繼續去翻找它的麥粒。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脱離材料的內容及其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字數不少於800字。

【題意分析】這是一則寓言故事,所以關鍵是要找準材料中珍珠與麥粒的比喻義,找準其與現實生活的契合點。珍珠是個寶物,光彩奪目,用來裝飾和打扮,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虛的,是一種附着物,可以指生活中的榮譽、地位;而麥粒是實實在在對人生有益的具體的東西。據此我們可以從公雞的行為中悟到這樣的道理:

要拋棄虛榮,拒絕誘惑,不要在追尋的過程中因沿途的景色而迷失方向,捨本求末。

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考慮:公雞想找的是食物,卻先找到珍珠,但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最終明智地捨棄了珍珠,據此我們可以把立意定位: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執着於既定目標,堅守目標,需要清醒的頭腦和智慧的眼光,要勇於取捨,借我一雙慧眼。

4、閲讀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螃蟹在樹林裏迷了路。遇到青蛙,問道:青蛙哥哥,到河邊去,怎麼走?青蛙指着前面説:你一直往前走,一會兒就會到達河邊。螃蟹走了老半天,還是沒走到河邊,後來,螃蟹遇見了青蛙,指責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還是沒有見到河的影子。青蛙説:我沒有騙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卻橫着爬,當然到不了河邊。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脱離材料的內容及其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字數不少於800字。

【題意分析】

這是一道帶寓言性質的多角度命意作文題,對學生而言難度稍大,但通過這道題目的訓練,希望學生能夠明白這種帶寓言性質的題目的思考方向。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青蛙與螃蟹之間發生了一場美麗的誤會,從某種程度上説青蛙的指點沒有問題,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當然,那麼如何把握住這則材料的中心呢?關鍵在於抓住材料中我沒有騙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卻橫着爬,當然到不了河邊。這個關鍵句,另外由於題目中要求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所以我們在構思的時候可以分開從青蛙或螃蟹兩個方面進行思考。

如果從螃蟹的角度思考,我們不難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邊的路,是因為它對青蛙的意見生搬硬套,不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得出對別人的意見不要盲從接受別人好的意見(思想)的同時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等觀點。

如果從青蛙的角度思考,我們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沒辦成好事,是因為它給別人提建議是隻是從自身出發而沒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記了它天生是橫着爬這一特點,結果好心辦壞事。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得出幫助別人(給別人提建議)要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等類似的觀點。如果有同學全面地把握材料,提出誤會源於錯誤的溝通等觀點並能自圓其説,那也屬於切合題意。

5、閲讀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寫一篇文章。

西方某個國家有一位牧師奉派到新教區,發現前任牧師種了數百株鬱金香。然而附近上學的學童走過花園,見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園裏,有個上學的學童問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嗎?牧師問: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選了開得最美的一朵鬱金香。牧師接着説: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這裏,它過多大會兒也不會凋謝。現在採摘,只能活數小時。你想把它怎麼樣?孩子想了一會兒説:我要把它留在這裏,過一會兒再來看它。

當天下午,有十多個孩子都在這裏選擇了他們自己的花,每個人都同意把它的花留在花園裏,免得過早凋謝。那年春天,牧師送出了整個花園的花,但一朵花也沒有被糟蹋。牧師還結交了大批朋友。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脱離材料的內容及其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字數不少於800字。

【題意分析】這是一道現在被稱之為新材料作文的作文題目。作文材料帶有明顯的寓言特徵,全面理解材料含義是立意的關鍵,可以這樣理解的:

、可以從新任牧師的智慧之舉聯想到現在公德教育的説教弊端:牧師面對學童摘花請求,沒有簡單的大聲訓斥,沒有把它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大講道理,而是從學童心理的需要出發,完全是商量的口吻,講清利害讓孩子做決定。就這一點,中國的父母、老師和其他社會成員有多少能做到?許多問題,不僅是教育問題,我們總是行政命令式的堵的多,疏導的少啊。

、摘花與留花。由原來的見花便摘到現在把花留在花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花,每朵花都有了自己的護花使者,因而一朵花也沒有被糟蹋,這樣,每個來這裏人(包括學童)實際上擁有了整個花園的花。這給隨手亂折花木的某些國人多少有點觸動吧:只有超越小我超越簡單佔有慾的愛才是長久的永恆的。

、愛花就要為花着想。 、一朵花與一座花園。等等。

6、閲讀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寫一篇文章。

有一隻螞蟻爬牆,六次失敗了,可是它還是沿原路向上爬,一人説:多可敬的小螞蟻。第二人説:多麼愚蠢的螞蟻。第三人説:多麼可悲的小螞蟻。你怎麼認為?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脱離材料的內容及其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字數不少於800字。

篇14:會考作文指導

會考寫作要求: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審視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

一、溺水三千,只取一瓢。(小切口,大推力,巧方法)

材料一:美國射擊埃蒙森

奧運,華麗的落幕,不代表結束!在這次的奧運征途上,有多少感人的瞬間將永遠珍藏在我們心間。

“上帝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這句名言適合4年前的埃蒙斯,在雅典奧運會上領先中國選手朱啟南整整9輪之後,他鬼使神差地把最後一顆子彈打在別人的靶子上,痛失金牌,但錯靶發生的時候,同為優秀射擊運動員的捷克美女凱特也在觀看馬特的比賽。她走過去安慰馬特、鼓勵這位美國帥哥。那次交談成為凱特和馬特相識的契機,後來他們從相戀到結婚,成就了一段“金玉良緣般的跨國之戀”。雅典奧運,馬特失了獎牌,得了嬌妻。

從雅典到北京,這一槍原本能擊碎射擊天才埃蒙斯四年的噩夢,這一槍原本能成就一對奧運金牌夫妻,這一槍原本能寫下一個童話般的結局。但我不得不説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北京奧運會上,極小機率事件四年後竟然重演賽場,馬特-埃蒙斯在奧運射擊比賽前九輪領先三環的情況下不可思議地在最後一槍失誤、又一次把金牌拱手讓給了中國選手邱健。如果説冥冥中有天意的話,我想此刻這句話演繹到了極致。但埃蒙斯脱靶之後,他美麗的愛妻凱特的温柔安慰和他向邱健祝賀的紳士風度則讓我感動到不能釋懷。這種失敗的懊惱我想不是常人可以接受的,但埃蒙斯夫妻對待賽果的態度則無法不讓我感動。

我不知道埃蒙森是什麼樣的心情去祝賀邱健的,但是奧林匹克就是這樣,也許前一刻你還是搖搖領先,而下一刻你就與金牌失之交臂。埃蒙森也許是奧林匹克歷史上最悲情的人物,也許他也是最幸運的人,至少他有一個奧運冠軍的夫人,也許就是這樣,想要成為涉及歷史上最成功的夫妻,也許在最後的那一槍前,他想起了雅典的那一幕,那個射中了別人靶心的一幕,也許吧。

材料二:總理哭了

(汶川地震)一個66歲的老人,本該在家中安享晚年的老人,您卻跑到了這個最危險的地方。從一個震區來到另一個震區,看過一羣孤兒又看另一羣孤兒,您留着眼淚對他們説:“我是温爺爺,孩子們,一定要挺住。”孩子們不哭了,您卻不堪了…雨淋濕了您的頭髮,沾濕了您的衣裳,可您又爬上那搖搖欲墜的廢墟,向羣眾喊話: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盡百倍努力!

於是,全國人民都看到了您的忍耐,您的悲憫,您的清議和一個共和國兒子對他的人民的血肉關懷,所以大家都稱呼您老爺子,這是您應得的尊重,應得的光榮,因為您的心裏只有人民!否則您就不會在救災部隊登機前,那樣狠狠的對他們説:“我就一句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己看着辦”

總有一種哭泣讓我們淚流滿面,總理您哭了,我們也哭了,特別是您向遇難者遺體鞠躬的那一剎那,我們都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心疼:您是一位已經66歲的老人,有誰願意看到,一位和父輩年齡一樣的老人,還奔波在這樣的地段?望着雨中您匆忙而又單薄的身影,聽着您那嘶啞而又堅定的聲音,怪不得前方的記者會説:如果你現在看到老爺子這個樣子,你馬上就會哭的……是的,我會哭的,我已經哭了可已經在哭的我要對總理説:總理,您別哭,我們都是您的兒女,我們都願意做您的脊樑,天的災難,我們一起陪您扛。天變不足畏,只要人心齊!

( 陳家山煤難)總理,別哭!您千萬別哭……看到這樣一位高齡的老人走到井下與礦工共進餐,看到這樣一位高官在與遇難礦工家屬交談時眼裏飽含着淚水,看着共和國總理摟着孤兒潸然淚下的照片,從總理的盈盈淚光中,我們看到了他真摯的愛民情懷,感受到了總理的眼淚裏那飽含着的對人民的無比熱愛之情,那顆憂國憂民之心。“長太息以掩涕兮,哀吾民生之多艱!”我們知道,此時,温總理的淚水是從心底流出的,這淚水是共和國總理對他那樸素、辛苦生存着的子民那種體恤和愛惜之情的真實流露。

銅川礦務局陳家山煤礦去年11月28日發生了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66名礦工不幸遇難。誰無子女,誰無親人,誰失去了這些不傷心?温總理的真情流露,恰恰體現了他內心深處的深深的責任意識和愛民情懷。孩子和總理,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拍下的那張合影照片讓我們看到了總理和他子民之間的血肉聯繫。我相信這是一幅有價值的歷史照片,我已將這張照片下載珍藏。今後當我再次看到總理的淚水,我心依然將為之震撼。

二、角色互換,打破常規思路。(“萬綠叢中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

材料一:

我是一棵梅花樹,我生活在一個叫勾踐的人的院子裏。我聽別人説他是一個國王。我卻一點也不相信,哪有國王把茅草當作牀鋪,哪有國王每天都要舔苦膽的呢?

我在這裏已經呆了三年了,聽媽媽説,我今年就要開花了,我高興得不得了。春天到了,我拼命地發芽生長,我要開花了,我想。迎春花開了……桃花謝了……我依然沒有一個花蕾,炎熱的夏天曬得我頭好暈,我什麼時候才能開花呢?我往屋裏一望,我的主人正在嘗苦膽,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太苦了吧!?

……

天越來越冷了,我真的快支撐不住了。?

一天夜裏,主人又一次嚐了嚐苦膽,他走到門外,站了一會兒,突然他仰天長嘯:'我一定要復國!'啊!他真的是國王,一個國王竟然嘗苦膽,卧茅草,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我也不禁想大喊:'我要開花!'?

幾度風雪,我硬挺了過來。一天,我突然發現我的主人不見了。又過了幾天,我驚喜地發現我身上長出了幾個花蕾,並且越來越多。一場大雪,我開花了,我開花了!縷縷清香,令人如痴如醉,我不禁陶醉了。這時,一身黃袍的人走進院子,是我的主人,他走到我面前,用深邃而堅毅的目光盯着我。'我勾踐立誓,不剷平吳國,誓不生還,出發!'我聽見院外萬馬奔騰的聲音越來越大,然後又越來越小,逐漸消失了。?

整個院子充滿了香氣。

材料二:

東邊有個日本。文人們習慣於把我們與日本的關係簡化成四個字:一衣帶水。然而,我不能理解,總覺得這詭異的四字成語裏暗藏着漢奸氣味:什麼一衣帶水,那個民族是中國人的世仇。武士刀、太陽旗、三光政策、紫金山下30萬屈死的冤魂、慰安婦受辱他鄉的屈辱的淚……

……

這條血脈橫亙千年。?

千年前的日本人站在海邊往西看,看見的是一片極盛的大唐,自卑的日本人在鑑真東渡與晁衡西往的海路間以兄弟之誼與大唐交往,千古史冊,明鑑這段佳話。然而正是這條海路,也飄來幕府的浪人船與戚家軍的抗倭船;火光連天,是中彈千餘仍矢志不移的致遠艦;同一條海路又運來屠殺與侵略的子彈;同一條海路,日本人揮起寒光凜凜的軍刀。然而仍是這條海路,魯迅去日本學醫不成卻鑄成如椽巨筆,孫中山在這裏築下革命基業;聶耳與陳天華客死東國,而日本敗軍留在中國的孤兒,被中國人民養大,又循這條海路回家……?

大喜大悲,大親大仇,中日兩國以大海為衣帶,動情動怒更動輒不留餘地地寫下千古的歷史。?

第一次親密接觸這'一衣帶水'的日本,滿心的感慨,與大海的濤聲同步,歷史為鑑,更以歷史為證,我們保持執著的記憶,我們更將平和相待,為這千古的'一衣帶水',為這真誠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正如魯迅先生詩中所云: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三、巧用修辭,芳草滿園。(作文離不開聯想和想象,就像鳥兒離不開雙翼一樣。)

材料一:人生的函數

人生中有過低谷,也有過高潮,因此,人生的歷程是一條曲折而又平滑的拋物線,於是人生便成了一道難解的函數題。

兩者不同的是,人生函數只有一道,每個人也只有一次機會去求解它。有些人求出了負值,這些人,只能説他過了一個失敗的人生;有些人求出的函數是零,也許他的人生也只剩下無奈和寂寞了。

我不知道我最終求出的函數值會是什麼,我也不奢求它的值很大,我只希望它能夠是一個整數。就算是一,或者更小,我的人生也會因它有一個概念。他會證明我不是個虛度光陰的人,我的人生並不枯燥,並不寂寞,我國了一個成功快樂的人生。

人生處在低谷時,那條將函數引向最小的拋物線,任你人生的某一階段停滯在負值期。也許這就是我們在挑戰人生所經歷的刺激,這也是人生的在最大魅力。她考驗除了在我們周圍,哪些人是成功的,哪些人是失敗的。記得曹雪芹曾家道衰敗,舉家食粥,這可能是低谷,司馬遷被迫入獄,遭受宮刑,這也可能是他人生的負值期……但最重要的,並不是一定要走向最大值,而是在走出低谷的過程中,你的拼搏。你的努力,你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腳印。有些人取得了最大值,但他會尷尬,因為他用錯了方法,所以他的答案是錯誤的;有些人拼搏了多年卻終未得果,其實,他的人生價值早已昇華。

……

材料二: 老槐樹

小槐樹之所以能茁壯成長,是因為有老槐樹的關愛與無微不至的照顧。――題記在我的眼裏,奶奶是年輕健壯的,因為她總有使不完的勁,就像窗外的老槐樹,枝葉茂盛,永遠充滿着生機與活力。我認為奶奶會永遠這樣健壯,永遠這樣年輕,不會老去。

奶奶特別愛乾淨,也特別喜歡跟我洗頭,就算再忙也要把我的頭髮洗得乾乾淨淨。因為頭髮太長,所以每次都要洗很久,害得我腰痠背痛,即使我埋怨,奶奶臉上也總是掛着笑臉。時間長了,奶奶乾脆就要爺爺買了一張有靠背的竹椅,從此,我就打消了剪掉頭髮的念頭。幸虧有奶奶的貼心照顧!

……

吃完晚飯,我坐在窗前,看見那顆老槐樹枝幹已經彎曲,再也沒有昔日的蓬勃生機,我再也抑不住淚水,淚眼朦朧中,似乎感覺到那顆小槐樹已經逐漸長大。

《讓心靈曬太陽》內容是人應該自信、樂觀地生活,應抓住時機表現自我以獲得更大的自信;《原來那扇門虛掩着》,寫失敗後鄰居小姑娘的一句話讓他走出了失敗的盆地;以“溝通”為話題,有兩生擬題為《開鎖》、《心中的霧終於開了》,寫作者曾與父親(老師)之間發生了誤會,後來通過思想交流,改善了關係,消弭了誤會,化解了塊壘,打開了父子(師生)之間的“鎖”,驅散了心中的懸霧。

四、反彈琵琶,楊柳新綠。

材料一:失敗與成功文章一開頭,作者就對家喻户曉的名言“失敗乃成功之母”進行了猛烈的“炮轟”,針鋒相對地提出“失敗是失敗之子,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論點。接着,作者列舉歷史上和現實生活中大量鮮活的實例,指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斷地失敗,只能不斷地摧毀自信心;而不斷地成功,就能不斷地獲得前進的原動力”。論證雄辯有力,觀點令人耳目一新。

牛振華是因酒後駕車出事的,這是事實,我們不會迴避,事發的前幾天他一直在拍戲,很疲勞,而出事的那天他的司機也沒在北京,但不管有什麼客觀原因,他做錯了!一生謹慎的他犯了一次錯誤,而他唯一一次錯誤,讓他不再有改正的機會,也給我們造成了終身遺憾!我們失去了親人但我們也為他的失誤而內疚。牛振華的酒後駕車對別人構成了危險和傷害,我們為他的這一次不負責任的行為向大家道歉!也希望所有的司機能夠能以他為鑑,不要讓你的家庭和我們一樣發生悲劇!牛振華家屬公開信:感謝各界關心請大家以他為鑑。

材料二:打破常規,反彈琵琶,逆向思維,反其意而用之,卻也能“新翻楊柳枝”。《弄斧須到班門》:善於學習,勇於學習,敢於學習;《杞人就要憂天》:呼喚環保意識;《不做沉默的螺絲釘》:展示自我,推介自我,我很重要。

五、弱勢羣體,人性關注。

材料一:《城市農夫》

我的舅舅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幾年前一個深秋的清晨,他挑着兩個圓滾滾的蛇皮袋,踏 上了開往城市的班車。舅舅在那裏替人夯基、打樁、拉板車、搞裝修,但他最容易找到的工作還

是砌牆抹灰。一個半拉子泥工的漿砌技術毫不遜於那些泥匠師傅,他過硬的基本功得益於家 裏砌牛欄廁所時的自我實踐。身高只有1.6米,體重不過l00來斤的他就像一座小型火力發 電機,彷彿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飯,而是烏黑的煤。他一肩能扛兩包水泥,一天能砌l00多平方米的牆,一板車能拉500多塊磚。

⑤站在高空展讀大地的容顏,城市越來越高大,而故鄉卻越來越渺遠。潛意識裏,舅舅試 圖從城市與鄉村所形成的夾角中探求自己及家人的命運。他從這個夾角中看到了什麼?或許 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繁華,當然還有一種失衡的感恩。但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留在每一塊磚每一 片瓦每一扇窗上的體温。我想告訴你,一塊光潔無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雙粗糙斑駁的手來打磨;一座繁華似錦的城市,常常是由一羣勤勞樸實的人來建造。一座城市因為有無數雙這樣的手、無數顆這樣的心、無數個這樣的人而倍感温暖。我的舅舅就是這樣一名如候鳥般轉徙於城 市和鄉村的普通的農民工。他有時想到自己一個月的收入還不及有些人揮霍掉的一頓飯錢, 內心不免有些酸楚;但想到三個孩子的未來,又不由得寬慰起來。

⑥近日,接到舅舅的電話,説今年又不能回家過年了,他寄回了一年的勞動所得一萬元錢,要我轉交給他家裏。從銀行出來,我感覺手上的一沓鈔票特別重,並且有種濃重的潮濕感,彷彿一捏就能滲出汗來。

⑦如果有一天,在城市的街頭有一個滿身灰塵,大口嚼着開花饅頭的農民工與你擦肩而過,請你一定要在心裏微笑着對他説聲:“辛苦了!”

材料二:

“弱勢”從字面上講是“氣力小,勢力差”之意,這如果相對於我們社會上的一些老人,孩子以及殘疾人來説,在適合的。符合他們的實際,這需要我們的社會去多多關心他們,幫助他們。這是由他們的身體或年齡原因造成的,是客觀的,不能改變的。當然他們的數量在整個社會羣體中是佔少數的,也就是少數的人屬弱勢羣體,這是一個社會的正常存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都會有這部分弱勢羣體存在。現在的問題是有人把社會中人數最多,身體條件很好,智力正常的人也稱為弱勢羣體,這就讓人不明白了。在一個社會中怎麼成了只有少數的人是正常的,不弱的?那這樣的社會合理嗎?正常嗎?

篇15:會考作文指導

一、常用記人散文寫作格式

記寫人物的方法種種,而常用的不過如下五種:引聯式、轉情式、議證式、尋訪式、紀傳式。1.引聯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是:睹物思人→聯想回憶→睹物議人,總結全篇。如《一件珍貴的襯衫》就是這一式的典範篇目。使用這一套路的關鍵是聯想回憶的觸發物應找好,如:一張照片、一本日記、一封書信等,凡是一件記錄着被回憶者品格與某些特殊經歷的物品,均可作為引起聯想的觸發物。

其次是所回憶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某些品質,並且要與引起你產生聯想的觸發物相照應。切莫寫成觸發物是觸發物,主體部分人物的行為與觸發物無干。

第三是結尾睹物議人,它的作用之一是總結全篇點出文旨;作用之二是與開頭照應。因此,從什麼地方聯想開去還應再回到什麼地方去。其思路圖實質上是一種倒敍的形式。只不過它是因物而引出回想,不是因事而引起的回想。

2.轉情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恨的產生→恨的淡化→愛的萌生→愛的發展→愛的深化。或者反過來:愛的產生→愛的淡化→恨的萌生→恨的發展→恨的深化。

這一式是學生必修式,因為用這一式寫出的文章就是複雜的記敍。用這一式去落實大綱中有關複雜記敍的要求,是事半功倍的。而且這一式又是記事、抒情、記人三種文章的通用式。例如,用本式寫我的朋友、我的好老師,我的理想等都是得心應手的。可以説,這一式不僅在記人套路中,甚至在整個記敍、抒情套路中都屬於當家套路。

運用這一式應注意四點:①開始的貶抑應適度,為下文由恨轉愛留餘地,埋伏筆,不然下文就無法轉了。因此開始的恨一定是誤解,是偏見一類的東西。②要注意以後的每次感情變化的原因要可信、自然。③要注意結尾的褒揚升華要有方,楊朔是做了個夢,當別人都在做夢時,你就可以清醒地寫篇日記,沉思着凝望遠方等待。④要注意加工題材,原有的材料不可能都是由五個階段構成,初學習時,一定要對材料進行補充。缺少的部分,可根據已佔有的材料所形成的思維定勢適當用虛構來補充。這一式,初、高中學生經過兩三次訓練就可以熟練掌握。掌握了這一式,學生作文的思路會有一個飛躍性的進步。

3.議證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闡明中心→敍寫事實→總結照應。

運用這一式的第一步是用抒情的筆調,表露你對所寫人物的總評價,點明文旨。第二步是從三個不同方面具體敍寫人物事蹟,落實文旨。第三部是總結全文的記敍,照應文章開頭,再一次抒情議論、昇華中心。能集中代表本式的名篇是《誰是最可愛的人》,這一式的設計,意在落實大綱中關於學會夾敍夾議的寫法的要求。

4.尋訪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尋訪緣由→尋訪經過→尋訪結果→尋訪感想。

本式是以尋訪為由頭,用尋訪經過去歌頌主人翁。這一式又可細分為定點尋訪和移步尋訪。如《驛路梨花》就是定點尋訪,尋訪的揚所就是小茅屋。移步尋訪的典型篇目是《獵户》,本來要尋訪A&&董昆,由此回憶起B&&幼年記憶中的尚二叔,順路先訪百中老人,最後才去見打豹英雄董昆。由此引發出保衞家鄉、保衞豐收果實的感想。

這一式的特點是多線索,在一主線之上,支線橫生。以此落實大綱中關於多線索記敍的要求。

5.紀傳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簡介概況→重點記敍→今日概況或卒年,卒後有關情況→簡要評價。

簡介的概況包括:姓名、生平、籍貫、家境、學業建樹等。重點的記敍是介紹其主要成就,一個成就一段。如果所記之人尚存,就寫其今日概況,如果所寫之人已故,就寫卒年情況與逝後有關情況,如影響等。最後是對其一生做簡要評價。這一式的典範篇目很多,如《柔石小傳》、《陳涉世家》、《張衡傳》等等。

設計這一式,主要是為了實用,在日常工作中,時常會遇到記寫人物生平的情況,學會了這一式,對將來的實際工作很有意義。

總之,記人的文章是常用體裁,要想打好基礎,必須明確地學會幾樣,然後才能談得上靈活運用。只要學會了這四樣,一般情況下,寫人的`題目是不會難住你的。

二、常用敍事散文寫作格式

1.倒敍式。

本式的特定含義不同於平常所説的倒敍,是專指以事開頭的倒敍,如《火刑》、《為了六十一個階段弟兄》都是以事開頭的,而《一件珍貴的襯衫》平常人們也稱倒敍,但它是以物開頭的。這一式大家熟知,就不詳細介紹了。只強調兩點,一是從什麼地方開篇的,結尾仍要回到什麼地方;二是開篇之事要能帶動全篇。

2.領悟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親歷一事→悟出哲理。

劉白羽親歷長江三峽的航行之後,悟出了人們只要從洶湧的浪濤中掌握了一條前進的途徑,也就戰勝大自然了的道理。

這一式應用率很高,凡生活學習中的事,動動腦筋,都很有悟頭。

3.失得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為甲而去→因乙失甲→悵然若失→轉念領悟,所獲甚大。如寫買書,由於遇一兒童迷路而哭,同學硬拉他幫助兒童找父母,孩子父母找到了,可書卻沒買上,悵然而歸的途中,細細想來,今天確實有所得,從同學的行為中真正懂得急人之難的道理,這是買不到的生活教科書啊!這一式往往可以別開生面的立出新意,開人眼界。

使用這一式要注意兩點:一要注意意外之事的急迫性,非到不立即解決而不行的程度,不然放棄本來要做的甲事,而去做乙事,就不合情理;二要注意乙事辦完再回到去辦甲事上,從甲事未辦成的失中尋得,應感情細膩而真實,自然合理。

4.懸念式,也叫溯因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設置懸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這一式的代表篇目是《第二次考試》。陳伊玲初試成績優異,才氣過人,而複試為什麼落差極大,前後判若兩人?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這是設置懸念,造成疑問。於是蘇林教授決定去探個究竟。一路所見,都是為突出陳伊玲的精神。這是探因的過程。原因找到了,原來她為救災,不顧自己明天就將考試的處境,寧肯失去個人的機遇,也不願置人民生死於不顧。疑問排除了,陳伊玲的品質也突出了。

使用本式的首要問題是開篇的懸念,一是懸念設置要自然,結果要在情理之中;二是懸念要能帶動全篇。

5.集錦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交代文旨→

其主要特點是開頭有個引子,引出話頭,然後從幾個不同角度記寫幾件事,這幾件事都能反映人物的品質,或反映開頭點明的文旨。

這一式無論記事、記人和抒情均可通用。記人可用來寫《我的×××》一類文章,記事可寫《×××市場行》一類文章,抒情可寫景物,如《××景物記》。

6.對比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①甲的高大←→乙的渺小,如《一件小事》;②一個人行為幾個階段的對比:甲是乙→甲不是乙→甲是乙→甲不是乙……如《變色龍》。

總的説來,記事套路多半也可用來記人,有的還可用來寫抒情散文。設計這些套路,意在指導學生入敍事之門,克服敍事的簡單化和單一化。既有利於參加各種考試,又有利於將來工作中的應用。

三、常用抒情散文寫作格式

抒情散文大致可分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類。以事抒情課本中多劃為記敍文範疇,因而只設計了借景抒情的四式和借物抒情的兩式。

1.參遊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參遊起因→參遊見聞

本式的特點,作者是文中的穿線人,由作者的目擊聯想來描寫景物、抒發感情。典型篇目:《難老泉》、《雨中登泰山》(兼有兩式特點)等等。

使用本式,題旨有的在行文中顯出,如《難老泉》,有的在文末點明,如《雨中登泰山》。選用哪種形式,主要據個人行文的習慣而定了。

使用本式應注意三點:一要注意眾多的景物應以作者行蹤為線串聯起來,移走換景,景不離步;二要注意每進一步,地點要交代明確,描寫要虛實相間,這樣才能清晰而深廣;三要注意描寫手法的使用,眾多的景物要詳略得當,詳處着力描寫,略處簡要概述。

2.靜賞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進入景點→依次靜賞→賞景聯想→離開景點。

這一式的代表篇目是《荷塘月色》。作者由於心裏不寧靜而想起荷塘,經過小煤屑路進入荷塘,這是進入靜景的欣賞地點。接下來依次先賞月下荷塘,次觀塘上月色,再覽塘周樹影。這是從下到上,從中間到四周地賞景。賞景之後觸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又由江南水鄉的採蓮,想起《西洲曲》中的句子,相比今天遊荷塘,卻沒有當年採蓮的生氣。這是賞景的聯想,以加深寫景的含義。

用這一式應注意三點,一要注意進入景點的緣由要自然,最好能點到主題上;二要注意多角度寫主要的景物,至少要有三個角度;三要注意使用聯想,旨在與開頭所交代的緣由相照應,用抒發情感的方式來深化主題。忽視了這三點,這篇文章就成為一張簡單的多鏡頭照片了。

本式多用於寫靜景,故稱靜賞式。可用來寫山寫水,畫雨繪雲,草原樹林都可如法去寫。

3.象徵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

本式的代表篇目是《白楊禮讚》、《茶花賦》等。其主要特徵是用物來象徵人,形在寫物,旨左象徵之人;二是卒章顯志,篇末點旨。用白楊象徵抗日精神,用童子面象徵祖國新貌。

4.情索式。

所謂情索,就是以情為線索,來連綴景物。本式的套路模式為:情的緣起→情的積蓄→由情至人→情的歸結。

如朱自清的《春》,這一式看似處處寫景物,實是處處借景抒情,只是為情感找一個假託物而已。運用這一式的關鍵是要善於將景物特徵分解成若干個方面,從若干個點上來抒情。

這一式還可稱並列式,因為幾幅畫或幾個方面是平列關係。如《井岡翠竹》。

5.懷念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睹眼前景→思從前景→抒懷念情。

這一式實質上是借聯想來寫懷念中的景物,表達寄寓在這一景物上的情思。鄭振鐸的《海燕》應用這一式時應抓住它的主要特點,即從一景聯想到相關、相似或相同的另一景。另一景中寄寓着作者的主要情感。這樣,就使文章內容的含量增大,不至於無話可説,寥寥幾語就把話説完。

運用這一式抒寫懷念家鄉、母校、親友之情均可。

6.敍史式。

這一式難度較大,只作為一般瞭解,其套路模式為:一語統篇→分敍史實→撫今抒情。

《土地》和《內蒙訪古》等都是本式的典型篇目。

總的説來,抒情套路旨在教給學生在行文思路和結構櫃架上紮實的學會怎樣將感情寄託於景物中。

四哲理散文寫作

摘要

無論大學聯考作文命題形式如何變化,但從閲卷者的角度或是從普通欣賞者的角度看,哲理散文都將是公認的最受歡迎的形式;為其短小精悍而又能超越時空的限制選材,又洋溢着濃厚的詩情畫意,且貫穿着深刻的社會內容和強烈的思想感情。然而,哲理散文的寫作不好駕御也是毋庸置疑的,弄不好給人空洞無物、無病呻吟感。

正文

無論大學聯考作文命題形式如何變化,但從閲卷者的角度或是從普通欣賞者的角度看,哲理散文都將是公認的最受歡迎的形式;為其短小精悍而又能超越時空的限制選材,又洋溢着濃厚的詩情畫意,且貫穿着深刻的社會內容和強烈的思想感情。然而,哲理散文的寫作不好駕御也是毋庸置疑的,弄不好給人空洞無物、無病呻吟感。

依筆者多年的任教經驗和寫作體會,哲理散文的寫作若能養成法自然的習慣,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子説: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純任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我們寫作哲理散文能不法自然?

一、法自然的哲理散文特點如下:

1、新穎美

一般議論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讀者定感索然無味;一般哲理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廣泛、寫法靈活,能夠比較迅速地反映生活,讀者也可能司空見慣。但是,在哲理散文的寫作中融入自然景物、客觀生物的描寫並寄情於景、物,寫人不常寫,寫常人不易寫,定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例文《另一種由表及裏》中的奔馬形象、青松形象、礁石形象、小草形象比起直寫人類的文明形象、高尚形象、進取形象、卑微形象、低劣形象,定然是更有新穎美的。

另一種由表及裏(由形象到心靈,以形象為話題)

馳聘於浩瀚沙漠的奔馬,展現出它桀驁不馴的品格;

矗立於懸崖峭壁的青松,詮釋出它堅忍不拔的內涵;

不懼海浪侵襲的礁石,煥發出它頑強堅定的意志;

棲身牆角的小草,彰顯出它生命的剛勁。

形象,一扇心靈的窗户,一種性格的體現,一種精神的昭示,無不讓一個生命或閃爍其耀眼的靈光或彰顯其齷齪陰暗。

2、詩意美

詩歌的特點在於語言的高度凝鍊、思想感情的豐富集中、節奏的鮮明和諧,哲理散文寫作法自然也能夠做到這一點。例文《渴望溝通的橋樑》就將小草、小溪、大海、天空擬人化,較集中地體現了溝通的思想內涵,加上每句11字,兩字一節拍,給人一種強烈的詩意美。

渴望溝通的橋樑(以溝通為話題)

小草懂得感受雨點的心聲,

小溪懂得聆聽夜鶯的歌唱,

大海懂得欣賞浪花的舞蹈,

天空懂得觀摩晚霞的畫展。

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溝通,可是萬物之靈的人類呢?

3、畫面美

一般議論文、哲理散文的寫作,關注的焦點是社會人情、國計民生、精神品格,很難展現那種撲面而來的畫面美,法自然可在這方面作重大彌補。例文《學會共處,讓生活充滿生機》中的小草和小樹的共處嬉戲的小魚與清澈的小溪共處雄鷹與藍天的共處温馴而機靈的綿羊與兇悍的羣狼共處就有相當強的畫面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會共處,讓生活充滿生機(以共處為話題)

那是長在懸崖上的小樹和小草,它們也許永遠不會長大,但它們還是相互依偎,擁抱在一起,送走昨日的狂風暴雨,又迎來今日的冰凍雪飄,還要準備迎接明日的乾旱少水,它們沒有倒下。小樹和小草共處,為了生活的美好。

那是從石縫裏湧出的汩汩細流,小魚在水中嬉戲,怡然自得。清澈的小溪與嬉戲的小魚共處,為了生活的和諧。

那是翱翔在藍天的雄鷹,天空因此而不顯單調並充滿生機。雄鷹與藍天共處,為了生活的和諧。

那是大海中的輪船,在與風浪共處;

那是飛翔的海燕,在與暴風雨共處;

那是温馴機靈的綿羊,在與兇悍的羣狼共處。

共處充滿和諧,也充滿危機。更確切地説,是使生活充滿激清,充滿活力,充滿生機。小草與小樹共處於磨難之中,小溪與小魚共處於悠閒之中,雄鷹與天空共處於自由之中,綿綿羊與羣狼共處於競爭之中。這一切的一切都表現了大自然的美麗與和諧。

聰明的人類,你們學到了什麼?是磨難,是悠閒,是自由,還是競爭?

4、映襯美

哲理散文的重點當然是在哲理,其內容必然是一些深刻的社會內容、服人的思想觀點、動人的精神情感。好花還須綠葉襯,如果我們能在文章中把上述內容融入到自然景物、客觀生物的描寫之中,文章的哲理性將更強。這樣的以自然景物、客觀生物之綠葉襯哲理內容之紅花必然產生一種耐人尋味的映襯美,從而發人深思。

平淡是真

清香四溢的名茶,始於無味,終於無味;

湍急飛瀉的瀑布,始於寧靜,終於寧靜;

聲勢顯赫的權勢,始於落寞,終於落寞;

形形色色的人生,始於平淡,終於平淡。

平淡,才是人生的真正況味。

5、含蓄美

一篇文章有好的立意角度,又有華美的文采,固然算好文章,但要膾炙人口,讓讀者拍案叫絕,就得雋永、含蓄。含蓄方可給人一種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之感,哲理散文寫作法自然有可能做到這一點。例文《認識幸福》中:幸福是一泓清泉一座遠方的引航燈一條山間小路,就比直説幸福是在困境中得到幫助要含蓄;幸福是一彎山澗小溪抵達大海一粒種子長成參天大樹一葉扁舟到達彼岸就比直説幸福是衝破艱難險阻後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要雋永。文中的爬蟲老鼠則象徵損人利己者終將走向不歸路。

認識幸福(以幸福為話題)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身處浩瀚無邊的沙漠而倍感恐懼時看見的一泓清泉,幸福是身處一片漆黑的汪洋中而驚慌失措時遠方出現的引航燈,幸福是當身處原始森林而生死未卜時出現的一條山間小路。

一彎小溪自唐古拉山起程,堅定自己的信念,不畏道艱路險,勇往直前,日夜兼程,最後抵達自己嚮往已久的大海,這就是幸福。

一粒種子被飛鳥帶到陡峭石崖,面對炎炎烈日,經受住乾旱少水危機的考驗,最終從堅硬無比的崖縫中發芽,長成一棵立於天地之間的參天大樹,這就是幸福。

一葉扁舟漂游於茫茫大海而不知方向,面對海浪的追趕,暗礁的偷襲,終於到達勝利的彼岸,這就是幸福。

然而,一羣爬蟲侵蛀於參天大樹而過得逍遙自在,全然不顧那將到來的滅頂之災,這在它們看來也是幸福。

一隻老鼠走家竄巷尋找食物而吃得油光滿面、肥頭大耳,卻不理會即將無糧度日的人們會以鼠肉充飢,這在它們看來也是幸福。

二、法自然的兩個必然條件

1、關心自然,勤奮積累

大凡山川勝景、花鳥蟲獸、茂林修竹、春華秋實、草長鶯飛、自然更替等,都應當是我們關心的對象。校園裏的花鳥蟲魚你不應當太陌生,家鄉的老槐古樟你可能熟視無睹,大自然的高山流水,飛斑走兔,你是否視而不見?因此,對典型的自然景觀、具有象徵意義的客觀生物,要能入耳、入腦、入心。平時多寫觀察日記,寫隨筆雜感散記等。需要用時,能俯仰即拾,筆下泉湧。也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刻地體會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劉勰《文心雕龍》)的妙用。

2、訓練聯想、想像能力

聯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過程,這裏的甲、乙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如:説到人形象,我們可以聯想到馳聘於浩瀚沙漠的奔馬形象矗立於懸崖峭壁的青松形象生命力頑強的小草形象;説到建築師,我們可以聯想到蜜蜂建築蜂房的本領;説到抗戰軍民,茅盾聯想到對抗着西北風的白楊樹(《白楊禮讚》);説到人需要教育的約束才能有作為,我們可以聯想到風箏正是在線繩的約束下才能飛得高。就文章全局來説,聯想的好處在於能拓寬思路,弘揚題旨;就文章局部來説,聯想能夠豐富和加深文章的內容。

想像是人腦對記憶中的表象進行改造並創造新形象的過程,這裏的新形象並不客觀存在,需要我們去創造。如:説到女性的忠貞,我們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娥皇、女英的傳説,再聯想到點點淚痕的斑竹,可是娥皇、女英之淚是怎樣化作斑竹之痕的呢?這裏就可以有我們豐富的想像了。

馮至在《蛇》中就把自己的寂寞想像為一條蛇,鄭愁予在《錯誤》中就將盼望意中人的姑娘的心想像為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的窗扉緊掩,李樂薇在《我的空中樓閣》中將紅白絢爛的雲

霞想像為牡丹或芍藥。再如寫《我的小屋》(以我的精神空間為話題),就可以這樣寫:我要寬容作它的地面……我要堅強作它的牆壁……我要夢想作小屋的天花板……這裏就把一個人精神上的寬容堅強夢想想像為一間小屋的地面牆壁天花板。通過想像,可以將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串連起來;可以推動構思,創造新形象;可以豐富表現內容和手法。

由此可見,聯想和想像是哲理散文寫作中實現法自然的重要手段。當然,這裏的聯想和想像都必須立意化,要為文章的表情達意服務。

篇16:會考作文指導

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也就是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應試作文,同一個題目,千萬個考生來做,難免立意相同或相近,而要立意新穎,就要獨闢蹊徑,想別人所未想,寫別人所未寫。那麼,怎樣獨闢蹊徑呢?

一、推陳出新。審題立意時,對那些常寫的主題進行創造性的加工提煉,使陳舊的東西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像老樹開新花、枯藤發新芽一樣。

文章所寫的是老材料,但由於立意的出新,使主題與原來的傳統觀念形成明顯差異,就會深刻有力,甚至折射出時代的光芒。例如,江蘇省會考作文題《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少考生記敍自已在成長的道路上,受到老師、父母的關懷,同學的幫助,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有一位考生,則寫自已“拾金不昧”的事情。應該説這是一個老話題,可是文章卻挖掘出了新意。他是這樣寫的:“我”冒着酷暑去上學,在路上拾到伍分錢硬幣,於是在路邊等候失主。先後過來三個人,都説我是個大傻瓜,現在誰還要這伍分錢呢?“我”把錢交給老師,也引起了同學們的一番譏笑……拾金不昧,本來是好事,卻遭到了有些人的嘲笑,但“我”不生氣。文章接着寫“我”經受了這次磨鍊,認為正確的就要認真去做。“我”的確長大了……立意推陳出新,主題也就深刻了。

二、反彈琵琶。這是一種違反常情常理,進行逆向思維的立意方法。它的關鍵是一個“反”字,即觀點相反、認識相反、態度相反,發人深省。這種方法,在會考作文中,議論文運用比較多。它可以擴展新的思維空間,有利於對問題的深入探究,是一種立意創新的好方法。例如,上海市會考作文題《母愛》,不少考生是從正面寫的,説母愛如何偉大,如何感人,如何使自已成長起來,但凡這類文章,很少有驚人之處。可是有一篇文章,卻寫得出類撥萃,其原因之一就是採用了逆向思維,寫出了新意。請看其中一段文字:“母親愛孩子,卻又不知道怎樣去正確的愛,往往從生活上考慮的多,錯誤地認為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是愛,周到服務便是情。其結果,往往是由原先的愛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最終的害;埋下的是‘希望’的種子,得到的卻是‘失望’的苦果。”這幾句話,否定了通常所説的“母愛”,它從反面立意,涉及現實和將來兩個時間段,分析了這種“母愛”的危害,給廣大母親提出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促人深思,令人警醒,有一定的深度,立意創新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

運用這種方法要注意一點,就是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對所記敍的人和事,對所議論的道理要有深刻的認識和透闢的分析。這樣,創新立意才會有説服力。

內容新鮮有味

內容豐富充實,這是寫好會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但僅此還不夠,而要使文章出奇制勝,還必須做到內容新鮮有味,即文中所寫的材料,必須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新東西,包括新事物、新思想、新現象、新問題、新知識等等。

寫記敍文要選用那些最新鮮、最典型的人、事、物來表現主題,避免一般化的題材,儘量不用那些人們常用的老材料。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善於捕捉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現象,從而寫出有新意的文章。例如,廣東省會考作文題《放學路上》,不少考生記敍了在路上做好事的情景,如幫人推板車上坡呀,攙扶盲人過馬路呀,趕走在田裏毀壞莊稼的禽畜呀等等。這些內容可以寫,但顯得平常,很一般。可有一位考生,寫他路過山林時,聽到有伐木聲,尋聲找去,是三叔在偷砍樹木。三叔求他不要告發,可他想起老師的話:做人要誠實,不能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要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心裏就不平靜,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他終於走進了村委會……這樣的內容,取材於日常生活,頗有現實意義,讀後令人耳目一新。

寫議論文,要針對現實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事物、新觀念、新問題、新現象進行議論。這些內容,應該説是豐富多彩的,只要處處留心,可以俯拾皆是。這些材料往往是人們關切的事情,議論的熱點,以此為內容作文,無疑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產生創新的效果。例如,安徽省會考小作文,針對減負這一熱門話題讓學生髮表議論。有一位考生這樣寫道:“‘減負’不等於‘無負’,減輕學生過重負擔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相輔相成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但必要的負擔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推動力。減負絕不意味着降低對學生作業應有的要求,也不是不給學生布置作業……“這幾句話從負擔必要性的角度進行議論,內容新鮮,辯證客觀,很有説服力。

選材新穎獨到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單薄,文章就顯得乾癟而沒有血色;材料豐富,文章就顯得壯實而有精神。但僅此還不夠,還必須選用那些新穎獨到的材料,不用老掉牙的陳舊材料,才會使文章充滿朝氣,生輝增色。

近幾年,會考作文仍以寫記敍文為主,可以創新之作很少,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選材陳舊,考生喜歡用自已在寫作中常用的材料。寫人,就是老師、父母、同桌、鄰居;記事,就是刻苦學習、打掃衞生、拾金不昧、助人為樂。這些材料,寫來寫去,沒有新意。這就要在選材時,進行精選嚴鑑,尤其要注意對新穎獨特材料的搜求和選用。例如,山東省會考作文題《教室裏的歡笑》,考生要麼寫成績提高而高興,要麼寫老師講課生動有趣,要麼寫開聯歡會、茶話會等。這些材料可以寫,但寫得很平淡。可有一位考生,選材新穎獨到,以老師終於找到了對象為材料,為“歡笑”的原因。考生一方面描寫歡笑的場面,另一方面又回憶插敍了老師多次找對象告吹的坎坷經歷,現在終於找到了對象,同學們十分高興,教室裏充滿了歡聲笑語,以表示對老師的祝賀……你看,把這個材料寫進文章,表達了新型的師生關係――學生對老師的關心熱愛。讀之,使人感到新穎有趣,產生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寫議論文選材,主要是選論據,尤其是事實論據,不少考生在這方面往往駕輕就熟,順手拿來常見常用的材料:講勤學,就是陳景潤;談理想,就是張海迪;説成才,不是華羅庚就是高爾基;論愛國,不是文天祥,就是林則徐。這些材料不是不可以用,但是把這些人物當作萬能材料去用,怎能寫出上乘之作呢?論據的求新,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選用新近出現的人和事,新近看到的資料等,這類材料,其本身就具有新穎性,很容易引起讀者閲讀興趣;二是鮮為人知的事例,這些事例人們知之甚少,用在文章裏自然會使人感到新鮮。

選用新穎獨到的材料,要適合文體要求,寫記敍文要選取具體形象生動的材料,寫議論文論據要有真理性和權威性。選擇新鮮材料要能很好地表現文章主旨,不可一味求新而忘記了選材原則。

構思別出心裁

構思,就是醖釀怎樣作文的一種思維活動,包括審題、立意、選材、結構等內容。寫作前要周密考慮這些問題,精心佈局,合理安排,巧妙構思。一個文題,一則材料,別人會怎麼想,我就不那麼想,別人會怎麼寫,我就不那麼寫,要與別人的想法、寫法有所不同,多方向、多角度、多起點、多結果地思考問題,別出心裁,自成風格,從而更好地表現主題,獲得最佳效果。

記敍文的主體,往往是由一個或幾個情節構成的,情節的設置有一定的規律,我們要遵循,但又要突破常規,求新求異,使情節安排富於變化,增加閲讀興趣,吸引讀者。例如,江蘇省會考作文題《真沒想到……》,有一位考生構思就十分巧妙,在情節的設置上頗費了一番心思,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我”家住在三樓,可一樓拐角處,是“我”的自行車停放的地方。可是後來經常被別人的車子搶佔,於是“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先是放車胎氣,後是扔車子,最後剪剎車線。有一次,“我”剪斷的卻是來“我”家走親戚的姑姑的剎車線,而媽媽又借騎這輛車子,結果摔傷了腿。事情如此巧合,完全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從而告訴人們,自私損人,其結果往往害已。這樣的作文,在構思上就明顯地勝人一籌。

議論文構思涉及到議論要素、結構特點、材料選用、語言風格等內容,無論從哪個角度創新,都可以產生獨樹一幟的效果。例如,有一位北京考生,在《“空袋子”的啟示》這篇議論文中,構思就十分巧妙新穎,請看其中的一段文字:“成功離不開知識。愛迪生、馬克思知識豐富,內心是充實的,是‘立得起’‘站得直’的人。如果不學無術,只能一輩子庸庸碌碌,永遠是一個只有皮囊、胸無點墨的‘空袋子’,他們像無根的浮萍,飄忽不定,他們必將被時代進步大潮所淘汰,更談不上立足於社會了!”這段文字,從知識重要性的角度立意,從形象思維的角度構思,具體生動,説理深刻,讀後令人耳目一新。

結構變化靈活

文章的結構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沒有固定的模式,但要遵循兩條原則:一是必須為主題或中心思想服條;二是必須注意局部與整體的統一。

應試作文,要按照考題的要求,把材料合理地組織安排好,使文章言之有序。這是基本的,還應盡力在結構上創新,突破固有的模式,跳出套路,變化靈活,使人感到文章清新自然。

結構變化靈活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行文的散文化,它可以改變板塊式的沉悶現象,給人以千變萬化、搖曳多姿的新鮮感。

記敍文是以寫人記事為主的,常用時間、空間、邏輯順序來安排結構。有些考生在安排記敍文結構時,寫一件事,往往是開頭、中間、結尾三段,寫兩件事就是四段,板塊性強而靈活性不足,缺少新意。河南有一位考生,在《我真想得到一把雨傘》這篇會考作文中,深得結構創新之妙,將散文化的特點運用得很充分。文章寫道:“我”坐在考場上應試,父親等在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於是“我”觸景生情,想得到一把雨傘送給父親。文章不到700字,共有8個自然段,其中獨句為段的有3個,跳躍大,轉換快,感情流露自然親切,散文化特點突出,給人以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一般情況下,議論文的結構要比記敍文呆板一些,無論是橫式結構還是縱式結構,常常是一個問題一個段落。實際上,議論文結構同樣可以採用散文化的形式創新。例如,江蘇有一位考生在《錢・流生和未來》這篇會考作文中,就運用了這種方法。這是一篇“一事一議”的議論文,着重剖析了流生產生的原因和由此而造成的嚴重後果,全文700字左右,分設了9個自然段,其中有3個自然段是獨句式的,文章結構很有特色,行文順暢自然親切。

説明文以介紹知識為主,結構上往往在知識、程序、蹤跡發生轉換時,才出現段落的變化。而要在結構上創新,可以改變這種格局,也採用散文化的構式,來完成説明的任務。例如,河南會考作文題《〈虎門銷煙〉解説詞》,有一位考生採用散文化的筆調,將“虎門銷煙”這幅圖解説得具體生動,很有點像《從宜賓到重慶》這篇解説詞那樣的寫法,極有特色。

文章結構靈活變化,要服從內容的需要,要有助於內容的順暢表達,突出文章主旨,不能以形式害內容。

角度小巧翻新

角度,就是寫文章的出發點。從什麼角度立意,從哪個角度表現主題,對寫好作文,至關重要。從一個嶄新的角度行文成篇,就能獲得別有洞天、柳暗花明的藝術效果。具體説來,可從以下兩點考慮。

一、角度小巧。它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小”,從小處着墨,便於行文,容易寫好;二是“巧”,角度上靈巧高明,超過尋常,文章便會勝人一籌。例如,北京市有一位考生寫的應試作文《從拿筷子談起》,角度就具有小巧的特點。題目是議論式的,行文卻採用記敍方式,記敍之中又不乏説理內容,這是“巧”;“拿筷子”是日常生活現象,是中國人吃飯的一個常見動作,以此作為話題,作為文章內容,這是“小”。請看其中的一段文字:“我贊同地説:‘對,其實拿筷子與用刀叉是沒有雅俗之分的,只不過是一種習慣,一種需要而已,而有些人認為外國什麼都好,自然也就認為用刀叉的外國人就是雅了!我們使用筷子,能鍛鍊人的大腦與手的靈巧,外國人想用還不會哩!’我的話,引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段文字,小中見大,觀點十分明確,很有説服力。

二、角度翻新。在舊的基礎上變化出新的內容來,它也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舊的基礎,文中要有這種內容的交代和介紹,但它是次要的,文字應少,一般用於開頭,以形成鋪墊;二是翻出新意,這是文章的重點,是主體部分,是角度轉換出新的主要內容。這種情況,多用於議論文。例如,浙江省有一位考生在《伯樂看過的就是千里馬嗎》這篇會考應試作文中,就採用了這種寫法,請看其中的一段文字:“‘伯樂’看過的就是千里馬嗎?非也,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現在不少‘伯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給我錢,再差的馬都能成為‘千里馬’。何況又有不少‘伯樂’都是假的,更別説‘千里馬’了。”這段文字,由古及今,由物及人,與打假聯繫起來,無論對“伯樂”還是對“千里馬”,都一反過去的肯定説法,翻出了新意,使論述的內容更為深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表達富於變化

表達,是一種寫作方式,它包括記敍、描寫、説明、議論、抒情等。一篇文章很少只用一種表達方式,往往是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其他表達方式密切配合。配合的表達方式越多,越能顯示出變化,越能使文章生動活潑。

下面以記敍文為例,説説如何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

記敍中穿插議論。文章以記敍為主,其間穿插議論,但議論文字不能多,長則幾句話,短則一句,針對文中所寫的人或事,要麼表示看法,要麼進行評判,為記敍服務,為主題服務。例如:“……今天,沒有班主任和同學生們的關愛,我怎能參加會考呢?我生活在這樣温暖的集體裏,多麼幸運,多麼幸福!我深深地感到:在我們社會主義大家庭裏,真是一人有難,眾人幫啊!美,在生活之中,情,在我們中間。”這是吉林省一位考生寫的《情,在我們中間》一文中的一段話,省略號之前是敍述班主任視她為女兒、同學們把她當姐妹,都是關心幫助她的事蹟,後面這幾句話,則是議論,由人及事,由事及情,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從而揭示了文章所敍事情的意義,深化了主題,文章也顯得生動活潑,富於變化。

記敍中穿插抒情。在記敍文中,恰當地穿插抒情,可以渲染記敍的內容,增強感染力。例如,浙江温州市會考題《課餘,我喜歡――》,有一位考生記敍“我”喜歡“春遊”,文中多處恰當地運用了抒情方式,每一處文字,都十分簡短,請看其中三處:“我們不會畏懼,不會卻步,更不會哭泣!”“朋友,那就邁開腳步,像小溪一樣勇往直前!”“啊,我們是詩的採擷者,我們會滿載而歸!”這三句話有的出現在段中,有的出現在段首或段末,文字都極為簡潔,使文章記敍有情有意,情真意切,新鮮活潑,變化多姿。

運用這種方法要注意一點,就是不管議論或抒情,都要緊扣記敍的內容,為記敍服務,儘量少用大段議論或大段抒情,避免議論不實、抒情不真的現象,防止呆板沉悶之弊。

語言生動活潑

語言,是文章思想內容的載體。會考作文的語言,不僅要準確暢達,而且要生動活潑,即讓語言活起來,具有靈性,新鮮優美,從而對內容的表達產生積極的作用。

寫文章,譴詞造句要活潑暢達,不呆板,不羅唆,簡潔有力,清新自然。這種語言,形象感強,感染力大,有一定的意境和韻味,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薰陶。例如,陝西省渭南地區有一位考生寫的《我喜歡晨讀》,語言就十分優美,請看其中的一段文字:“清晨,我漫步在村邊小路上。太陽還猶抱琵琶半遮面地躲在一片紅雲的後面,輕柔地揮灑着淡淡的金光,於是,大地、房屋、山野便抹上了紅粉。廣闊的田野裏,穀穗羞澀地低着頭,禾葉上露珠忽然忽閃,像黃絨布上點綴着的珍珠。我開始讀書了……”這段文字,是晨讀前的寫景,畫面開闊清新,表情達意自然順暢,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身臨其境之感,在這樣的環境裏讀書,“我”自然“喜歡”了。

寫文章,語言要準確通順,生動活潑,那就要恰當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行文時,根據要寫的內容,綜合運用多種辭格,可以是一個接着一個用,也可以是互相滲透,融會在一起。通常情況下,辭格運用越多越能顯示出語言的新穎優美。請看下面一段話:“媽媽,您對女兒學習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的,然而,您知道嗎?您的女兒多麼想得到您的理解,多麼希望您不再像保姆似的‘關照’我,‘代替’我,而要像舵手一樣,用您那豐富的生活經驗為我指導航向,讓我在大千世界裏的海洋裏搏擊,奮鬥,成長。”這是吉林省一位考生寫的應試作文《給媽媽的一封信》裏的一段文字,先後運用了反語、比喻、對比、排比等辭格,使語言生動形象,清新活潑,抒情色彩濃厚,很有感染力。

多種方法並用

這裏所説的方法,是指記敍文的敍述方法、描寫方法,議論文的論證方法,説明文的説明方法等。寫作時,可以一種方法為主,其他方法與之配合,也可以幾種方法並舉,使行文多姿多彩。當然,無論採用多少方法,都要圍繞中心,依據內容來決定。

會考作文大都要求寫記敍文和議論文。現以這兩種文體為例,談談如何綜合運用多種方法。

多種敍述方法的綜合運用。順敍、倒敍、插敍在一篇文章裏兼而有之,密切配合,相互作用。這種情況,從總體上看是運用倒敍,主體部分又運用順敍,在順敍中又有插敍。這樣敍述,就顯得疏密相間,張弛有致,時空跨度大,行文多姿多彩。例如,遼寧有一位考生在《重話母校》這篇應試作文中,就採用了這種寫法。從全文運用了倒敍,首段寫道:“畢業了,離開了母校,當我重話母校的時候……”主體部分運用順敍,記敍“我”國中的兩件事,一是八年級入團,二是九年級的體育加試。敍述每件事時又有插敍,在“入團”中插入了老師的囑咐,“加試”中插敍了初試的情況。這樣,三種敍述方法各顯風采,相互作用,很好地完成了敍述任務。

多種描寫方法的綜合運用。記事寫人要用到描寫方法,圍繞所寫的人和事,採用多種描寫方法,圍繞所寫的人和事,採用多種描寫方法,使文章更加具體生動。請看下面一段文字:“……班會上出現了使人難堪的沉默,忽然傳來一個聲音:‘老師,我願意當班長。’聲音不大,令人震驚。説話的是周雅安。她那倔強的臉上,一雙眼睛放射出堅毅的光芒。老師和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掌聲驚動了幾隻落在屋檐的小鳥,飛向遠方。”這是江蘇考生寫的《“小主人”二三事》這篇應試作文中的一段文字,文中運用了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情描寫、場面描寫、動作描寫、細節描寫等方法,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

多種論證方法的綜合運用。論證方法有例證、引證、喻證、對比等。根據文章議論的需要,採用恰當的方法,常以一種方法為主,綜合運用其他方法,使論證更加充分有力。如上海市會考作文題《母親》,有一位考生將它寫成了議論文,請看其中的一段話:“有句格言説得好:‘溺愛是一盆濁水,嚴愛是一座熔爐。’我的鄰居小虎的母親,對小虎就是嚴愛,難怪他的成績這樣好。”這段文字先後運用了引證、喻證、對比、例證等四種論證方法,將母親的“愛”這種人間真情,説得深刻透徹,形象生動,令人耳目一新。

方法是為內容服務的,用什麼方法,用多少方法,要根據文章內容和主題來定,不能一味求多,影響了內容的表達。

展示虛幻天地

展示虛幻天地,即在作文裏寫想象的內容。這種內容是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但又與現實密切相關,要以現實為基礎。寫作時,可以採用聯想的方式,由某人某物聯想到其他的人事物,前者是基礎,後者是發展、是重點;也可以採用虛構、夢幻等想象的方式,虛構情節,夢境顯示,創新出新的意境和形象。

在一篇文章裏,可以局部是虛幻的,也就是説某些段落或某個部分是虛幻的,它可以使文章頓然增色,以引起讀者的共鳴和聯想,擴展文章的內容。例如,安徽省會考作文題《可愛的家鄉》,有一位考生就寫得很有特色,作者從兩個方面敍述家鄉的可愛,一是家鄉的山可愛,二是家鄉的水可愛。在寫家鄉水的可愛時,就運用了想象的方法,請看這段文字:“聽老人們説,一到冬季,天上的仙女們每晚都要來這裏沐浴,於是玉帝就讓龍玉按時送來熱水侍候,無名河變成了仙女河,變成了四季如春的曖人河。”這段文字,與現實生活有一定的關係,但更多的內容則以想象為主,交代了無名河得名的原因,勾畫了一幅美麗的河上仙女沐浴圖,給人以神祕之感,增加了閲讀的情趣。

有些會考作文試題,本身就要求考生寫成想像式作文,文章內容是由虛幻構成的,現實的內容只是個引子或緣由。這就要求考生,要展開想象的翅膀,以豐富虛幻的內容來結構文章。例如有一篇會考作文《美好的夢》就採用了這種寫法,文章除首尾而外,都是由夢境構成的,首段有“我進入了甜蜜的夢鄉……”過渡轉入下文寫“夢境”,想象極為豐富,情節曲折生動,考生徜徉於月球之上,征服月球,寄託了美好的理想,神思飛揚,暢想無限,趣味橫生。

寫想象作文要注意一點,就是無論如何虛幻,都要合情合理,切忌脱離生活,從而削弱了藝術魅力和可信度。

篇17:會考作文指導

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態度觀點,要一目瞭然。切忌“猶抱琵琶半遮面”,讓人讀完全文覺得雲裏霧裏,不知所言。仝老師介紹了幾種突出文章主題的方法:

1、讓標題點明主題。如江蘇去年滿分作文《吃在中國?在吃中國!》,標題很有震撼力,言語中透出智慧―――前後僅是調換一個字,就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文章正文的例子也非常典型:吃果子狸吃出“非典”―――吃掉生命;某些地區吃得浪費驚人―――吃掉美德;放學路上看見買青蛙的―――吃掉生態平衡。小作者敏鋭的眼光、深邃的思想、憂慮的情懷了然突出。

2、在開頭點明主題。如山東20xx年滿分作文《美就在身邊》,題目就是主旨;開頭一段“一滴露水就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粒細沙包含着一個多彩的世界;佛語: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身邊的美無處不在。”清新、優美的語言信手拈來,不僅營造了一種詩意,讓人拍案叫絕,而且“身邊的美無處不在”又一次點明主旨,加深了印象。

3、結尾點明或深化主題。如《美就在身邊》這篇文章,結尾寫道:“一粒沙裏看到一個世界,一朵花中看到一座天堂,美就在身邊,將無限放在手心,永恆在一剎那間收藏!”寥寥數語,可見小作者的概括能力和紮實的語文功底。

篇18:會考作文指導

人生如奔馳的列車,欣賞窗外變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賞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時因為打一個盹而錯過觀覽窗外的美景、奇景,也的確有些令人懊惱,但這並不是多麼了不得的事,關鍵是我們不能錯過預定的到站。沒錯過,抓住了,應好好珍惜;錯過,溜走了,細細咀嚼,也能從悵惘中昇華出省悟,醖釀出詩意與哲理,你的生命 或許更有深度,你的心靈或許更添光彩。

請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詩歌除外) ,確定標題,不脱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 800 字。

審話題:可從“如何看待生活中的‘錯過’ ”角度立意。材料提示了“錯過”三方面的內容。人生美景應珍惜,不應錯過。美景錯過了沒關係,但不能錯過預定的車站。錯過也是一種美麗,成就另一番人生。可從這三方面立意。導語提示應寫每個人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強調情感真摯。

每一次錯過,都可以演繹成一段精彩的故事,話題可由此生髮開去,編故事,寫議論文等等。寫作時應緊扣話題,將這一次次的錯過上升到 理性的高度,描寫出自己對生命的獨特體驗和真切感受,這樣的作文才大氣,才有深度。

篇19:會考作文指導

記敍文:以記敍描寫為主的文體(記人、敍事、寫景、狀物等)。

記敍6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什麼人做了什麼事,結果怎麼樣。

開頭、結尾簡潔,如果多要分段。

龍眼擬題簡潔、新穎、生動。

鳳頭開頭簡潔、入題要快、要有文采。(2~4行)

開頭方法:

1、設計懸念,吸引讀者

2、開門見山,點明題指

3、聯想回憶,巧妙敍述

4、突出矛盾,渲染氣氛(適用於記敍文)

5、巧用修辭,展示文采(排比、比喻)

6、對比襯托,突出中心

7、描寫環境,烘托背景

8、廣泛引用,突出主題(歌詞、名言、詩句、對聯、俗語)

豹尾:

1、自然收束式

2、首尾呼應式

3、卒章顯志式

4、名言警句式

5、抒情議論式

一事一議的議論文:先敍述一件事,再就這件事議論,説明一個道理。

論點:作者的觀點。

論據

論證:用論據證明論點。

題目

1、開門見山,提出觀點(2~3行)

2、闡釋觀點(3行左右)

3、4~5行,事實證明觀點

最後1段或2段,議論,引用名言等看法。(深入)

景物描寫一般都有借景抒情或者烘托的作用

篇20:會考作文指導

一、細節描寫

1.定義:所謂細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外貌)、自然景觀、場面氣氛、重要物件等進行細緻的描寫。就是把細小事物,如一個動作、一種表情、一個特點用特寫鏡頭把它放大,通過準確、生動、細緻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如睹其物” ,來充實文章的內容,刻畫人物的性格,揭示文章的主旨。

2.作用:細節描寫可以讓膚淺走向深刻,讓枯燥走向生動。起到刻畫人物性格,深化主題,推動情節的發展,渲染氣氛、暗示社會環境等作用。巴爾扎克説:“當一切的結局都已準備就緒,一切情節都已經過加工,這時,在前進一步,唯有細節組成作品的價值。”細節描寫的作用:

二、課文典型舉例

1. 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我的朋友們啊,”他説,“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説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

都德《最後一課》

解析:面對即將要喪失的祖國語言內心的極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寫“法蘭西萬歲!”

這兩個大字。寫出了他對侵略者的強烈的憤恨和喪失國土給他的沉重的打擊,表明他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2.吝嗇鬼――嚴監生

嚴監生豎起兩根指頭――晚間擠了一屋子的人,桌上點着一盞燈;嚴監生喉嚨裏,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接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裏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大侄子上前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那裏,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的溜圓,把頭又狠狠的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媳婦抱著兒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聽了這話,兩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趙氏慌忙擦擦眼淚,走近上前道:“老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盞燈裏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説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生時,他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3.《背影》

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4. 我看見個子不等的四個小男孩,大概八九歲光景,小臉上那本色的高原紅已被黑色的污垢所侵佔,衣褲彷彿是從垃圾堆裏撿來的破布纏繞而成的,有的乾脆沒有上衣,裸露的小胸膛隱

約可見那條條肋骨。其中三個孩子還光着腳丫子,就是有鞋子的那個,也是開了口子的。但他們彎着小腦袋,仰着頭,小手調皮地擰着同伴的耳朵,憨態可掬地嬉鬧着歡笑着!咧開的小嘴露出雪白的牙齒,似乎連那兩個張開的小腳指都在盡情展示着歡樂!

5.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説着,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 ――吳敬梓《范進中舉》

6.過不一會兒,暴風雨就歇斯底里地開始了,頓時,天昏地暗,彷彿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裏,一片呼呼的風聲和千萬支蘆葦被風撅斷的咔嚓聲。――曹文軒《孤獨之旅》

7. 劉姥姥……到了榮府大門前石獅子旁邊,只見滿門口的轎馬。劉姥姥不敢過去,撣撣衣服,又教了板兒幾句話,然後溜到角門前,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門上,説東談西的。劉姥姥只得蹭上來問:“太爺們納福。”(摘自《紅樓夢》)

三、重點方法介紹

病例:……可我能夠感受到媽媽並沒有出去,好像來到了我的牀前,我似乎能聽到媽媽輕柔的呼吸聲。我微微睜開眼,媽媽果然站在我牀前,她就那麼站着,眼睛愣愣地看我。那是什麼樣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容母親的好詞都加上也不為過。我曾經在一本書上讀過一篇文章,説所有的母親都喜歡在孩子睡覺時端詳他們,當時我還不信…… 方法一:細化動作・延長過程

寫人寫事時,應將關鍵的細膩的動作神態如眼神、手勢、蹙眉、微笑等進行細細地分解,放慢鏡頭,把每一個細微的變化細緻地展現給讀者。 (【動作・延長過程:我分明感覺到她的目光在我的頭髮上撫摸,媽媽好長時間沒有愛撫我的頭髮了她是在回憶那逝去的歲月嗎?媽媽的目光撫摸過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知覺的轉動了幾下她的目光就一如我兒時她那雙温柔的手,輕輕的按摩着我的眼瞼;媽媽的目光的目光滑倒我的臉頰上似乎在找尋着什麼,又似乎在欣賞着什麼,我知道,那是在欣賞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藝術品。媽媽的目光像流水一般向下流淌着,流在我的手上,那曾經稚嫩的胖乎乎的小手一定帶給了她許多美好的回憶吧)

訓練一:

下面一段文字寫君君的動作行為過於籠統,請你運用“細化動作”法進行修改,使之具體。

“君君右手把芝麻燒餅送進嘴巴,左手接着,吃完燒餅,把左手上的芝麻也吃掉了。”

方法二:運用修辭・增添神韻

細節描寫時若能扇動修辭這雙靈動的翅膀,藉助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定能讓細節熠熠生輝。

……那是什麼樣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縷晨曦對嬌花的撫弄,那是三月裏的春風對碧水的温柔,

細節描寫,提高作文水平

那是夏日裏的晚霞對嫩柳的輝映,那是秋天的落葉對大地的撫慰,那是冬日裏的雪花對臘梅的讚歎……

訓練二:

下面文段寫我得到老師讚許的眼神過於籠統,請運用修辭對劃線部分進行修改,使之更具體。

我戰戰兢兢地回答了老師的提問,他誇獎我:“説得非常好!”並且向我遞過來一個讚許的眼神。這眼神,讓我從頭到腳都感到暖洋洋的,我回敬老師一個微笑。

方法三:變換角度・增加層次

寫細節,不單寫描寫主體,而且要學會從“我”視角寫,寫出“我”的內心波瀾,這樣能擴大文章的容量和感染力 。

……在這眼神的照耀下,我頓時有種異樣的感覺:我好像變成了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在酣然入眠,使母親萬分快慰;一會兒,我又好像變成了一株堅強的臘梅,自豪得母親眼裏滿含淚花;一會兒,我又好像變成了一杯香醇的美酒,陶醉得母親雙頰泛起了紅暈…… 訓練三:“透過窗子,清晰地看見了父親的白髮……”試變換角度對父親的白髮進行描寫。

方法四:類比聯想・添其內涵

善於聯想,通過類比粘連對細節進行擴展和充實,這是細節描寫的重要手段。

……那是什麼樣的眼神啊,我曾在曹文軒的《草房子》裏見過,那是一種無言的祝福;我曾在龍應台的《目送》裏見過,那是一種不能割捨的珍愛;我曾在冰心奶奶的《紙船》裏見過,那是一種牽掛的安詳;我曾在畢淑敏的《孩子,我為什麼打你》一文裏見過,那是一種淡淡的憂慮……

訓練三:

下面文段寫得比較籠統,請運用類比聯想進行描寫,使之更具體。

語文老師講課有一個習慣性動作,講着講着,他就會將眼睛向上看,令人忍俊不禁。當他沉浸在他描述的文學世界裏的時候,他的眼光就會一點點遠離我們,開始望向天花板,那是什麼樣的眼神啊!

温馨提示:細節描寫不是要把文章中每一處地方都寫得“細”就好,它必須為展示人物的精神風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題服務,因此必須抓住能夠展示人物精神風貌和深化文章主題的關鍵環節。 這樣,才能詳略得當,突出中心,切合題意。如《范進中舉》一文中“??屠户把銀子攥在手裏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道:“這個你且收着,我原是賀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進道:“眼見得我這裏還有這幾兩銀子,若用完了,再來問老爹討來用。”屠户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往腰裏揣,口裏説道:“也罷,你而今相與了這個張老爺,何愁沒了銀子用?他家裏的銀子,説起來比皇帝家還多些哩!他家就是我賣肉的主顧,一年就是無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銀子何足為奇!”又轉回頭來,望着女兒説道:“我早上拿了錢來,你那該死行瘟的兄弟還不肯。我説:‘姑老爺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銀子送上門來給他用,只怕姑老爺還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銀子家去,罵這死砍頭短命的奴才!”説了一會,千恩萬謝,低着頭笑迷迷的去了?”這裏的細節描寫揭示的是胡屠户言語和動作的矛盾,暴露這個市儈虛偽、嗜錢如命的本性。

四:牛刀小試:

A.請對下面的話進行擴充描寫。

她罵他混蛋。

要求:①盡你最大的努力,將這句話的內容充實起來;

②運用你的想象,可恰當地添加動作、表情、神態、語言、心理、場景等。

篇21:會考作文指導

認真讀書,簡單説就是,首先要根據課程標準,牢固掌握語文課本的基本知識。掌握記敍文、議論文、説明文、應用文等常用文體的基本要素、寫作方法和寫作特點。下功夫學好常用的漢語有關知識,牢記課本涉及到的古今中外名人、名作家作品、名言、警句、格言,寫作技巧等等。隨時整理課外學習的報刊、雜誌、書籍等有關資料,作為學習寫作的參考,為寫好作文奠定堅實的基礎。

篇22:會考作文指導

內容預覽:

國中語文作文專題訓練教案之六-結構

教學目的

1.瞭解會考作文在“結構”方面的具體要求。

2.引導學生分析作文在“結構”方面失分的原因。

3.複習文章結構類型,掌握優化文章結構的方法。

教學重點

1、瞭解會考作文在“結構”方面的具體要求。

2、複習文章的基本結構,掌握優化文章結構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分析作文在“結構”方面失分的原因。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如果説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麼,結構就是文章的骨架。一般説來,主題是解決“言之有理”的問題,材料是解決“言之有物”的問題,而結構是解決“言之有序”的問題。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説:“正如‘結構’二字的字面含義是蓋房子一樣,不管你的目的多麼高尚,材料多麼優良,如果蓋得不好,結果是毫無用場。”這説明結構對於文章是多麼重要。

我們今天訓練第六個專題--結構。

二、學生自學,瞭解會考作文在“結構”方面的具體要求。

結構是文章生命的一部分,也是考場評價的一個重要的得分點。有的將“結構”直接列出納入評分標準,也有的則將“結構”這一項評分依據細化為“ 篇章”、“條理”、“表達”三個小項。

三、引導學生複習文章結構類型,掌握優化文章結構的方法。

1.教師引導學生複習已訓練過的文章結構類型:總分式結構、對比式結構、橫式結構、縱式

結構、流浪式結構、時空交錯式結構、拼合式結構、對話式結構等。

2.學生小組學習“提升要訣”,掌握優化文章結構的方法。

在寫作實踐中,以下方法有助於文章結構的優化。

一線貫穿。面對複雜的事情、繁多的內容,最有效的莫過於用一條線索把有關的材料貫穿起來,使之渾然一體。這個線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還可以是時間的推移、地點

的轉化等。

總分相映。包括先總後分、先分後總、總分總等方式,其最大好處是總提分明,分述到位,各得其所。

抑揚轉換。欲説其美,先寫其不美;欲説其不美,先寫其美,這種以進為退的結構方式叫抑

揚轉換。運用得當,情節因此跌宕起伏,人物因此形象豐滿,主題因此深刻突出。

亦問亦答。以提問和作答來構建文章的結構,新穎別緻。其中的“問”,實際上是作者的設問,組成文章的綱目;其中的“答”,就是文章的主體。可以設計成互問互答,也可以設計成自問自答。

迴環往復。以一個與文章主題表達密切相關的句子作為基本結構素材,然後採用相似句型或段落的不斷反覆,形成全文的主體框架。這種方法多用於散文、議論文、詩歌之中。

首尾出彩。設計一個亮麗的開頭,可以鎖定靶心,開門見山;可以聚焦環境,寫景漸入;可以設置矛盾,懸念引入;可以用熟語拉近距離;還可以採用欲揚先抑、妙言感悟、直抒胸臆等方法。精彩的結尾,可以是亮出高見,盡展哲思美;可以是敞開心扉,盡展真情美;可以是欲言又止,盡展韻味美;可以是陡轉立止,盡展新奇美;可以是呼應開頭,盡展結構美。

3.總結:其實,在平時的習作中,我們已係統訓練過這些方法。保證文章有嚴謹而巧妙的

結構佈局,就要在寫作之前先好好運思,通盤考慮,精心佈局。

四、對照優秀例文,分析作文結構失誤的幾種情況和滿分祕訣。

1.小組討論,分析作文結構失誤的幾種情況。

一是撇開中心,橫生枝節。這樣的文章,從內容上看,多數表現為離題;從結構上看,則是線索分散,筆力分散。二是恣意妄為,邏輯混亂。三是層次不清,分段失當。四是缺乏過渡,

忽視照應。五是首尾失當,影響表達。

1、引導學生分析滿分作文的祕訣。

⑴考題回放 作文:溝通

友情提示:溝通,椐《辭海》解釋,意為“使彼此相通”。

要求:⑴寫出真情實感,文體不限。⑵卷面整潔,字數不少於600字。⑶文中不能出現真

實的校名、人名。

篇23:會考作文指導

寫作啟示

相傳,宋朝時毗陵有個12歲的小姑娘,能讀善寫,非常有才華。一次有人撿到一枚破銅錢,上有依稀可辨的開元(唐玄宗年號)二字,便以此為題要這位姑娘作詩,目的是想試一試她的學問和智慧究竟如何。周圍圍了許多人看熱鬧,等待她出醜,因為這個破銅錢,確實沒什麼可寫的。出乎人們意料,小姑娘接過銅錢後略想了想,提筆一揮而就:半輪殘月掩塵埃,依稀尤有‘開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時,買盡人間不平事。這首小詩,前兩句寫破銅錢現在的外形,後兩句從銅錢的過去生髮出內涵:錢啊,你在當時是多麼地威力無窮!能使黑白顛倒是非混淆,買盡人間的不平事。一枚極其平常的破銅錢被她寫得活靈活現意藴深刻。從表面上看是小姑娘表現了出眾的才華,但她真正出眾的地方,是她抓住銅錢深入發掘的原點思維方式。

密碼解讀

如何在數以萬計的考場作文中脱穎而出,獲得高分呢?除了材料新穎,立意深刻外,結構創新也是一條捷徑。這好比同樣的布料做衣服,款式新穎的就會招人喜愛;同樣的題材,結構精美的自會受人青睞。

如果説文章的主題是靈魂,材料是血肉,那麼,結構就是文章的骨架。有了堅實的骨架,文章的血肉才有依附,靈魂才有歸屬;假若沒有這個骨架,文章的材料就無法安排,主題也就無處寄託了。可見結構對於文章是十分重要的。這裏主要談談文章結構中的過渡與照應。

俗話説:過河要架橋。寫文章也是如此。有時為了行文的需要,用一些詞語、句子或段落進行巧妙的銜接。過渡就如同上下文的橋樑,離開了必要的過渡,文段與文段之間就會脱節,巧妙過渡,方能使文章結構完整、周密。首先,過渡可以使寫作者的思路連貫,行文通暢,使文脈暢通,渾然天成。其次,文章過渡得好,自然、巧妙,讀者就不會感到突兀、生硬、令人費解;也不會摸不着頭腦,銜接不上,令人難以通讀。因此,過渡的詞句或段落既要合乎情理地自然轉換,又要儘可能地簡短精煉,不能喧賓奪主。過渡常常用在從一層意思轉入另一層意思的轉折處;由總到分,由分到總的銜接處;由議入敍,由敍入議的變換處;倒敍、分敍、插敍的起訖處。它的任務就是把之章前後的段落、層次連接起來,使人有一種渾然一體,一氣呵成之感。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1、詞語過渡法。

詞語過渡就是在需要過渡的層次或段落之間,根據上下文或者思路的轉換,用一些錶轉折的詞來完成前後文的銜接與轉換。這些詞語,我們通常稱之為過渡性詞語。常用的過渡詞,有連詞,如因為、所以、但是、可是、而且等;副詞;如不過、固然、其實等;有方位詞,如以上、以下、以南、以北等;有序數詞,如其一、其二、第一、第二等。常用的過渡短語有總而舍之、綜上所述、由此可見、這樣看來、一言以蔽之、概而言之等。過渡詞的使用相當廣泛,因而在使用時,一定要根據上下文的意思,準確地選用。

2、句子過渡法。

句子過渡,就是在需要過渡的層次或者段落之間,用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來完成上下文意思的轉換以及前後文字的銜接。過渡句可以放在一段之末,起啟下作用;也可以放在一段之首,起承上作用;還可以一分為二,分別放在上一段末及下一段開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這種過渡法使用相當廣泛。

下面以《良師》為例,有一篇考場作文,共有四段,過渡不僅巧妙,而且十分簡潔。第一段結尾是這樣過渡的:要知道老師怎樣,讓我先説一段故事吧。第二段開頭的過渡是: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第二段結尾的過渡是:風停了,雨住了,老師走了。第二、三段之間有個過渡段、老師走了,走進我的心裏;老師又來了,來到了我的面前。第三段開頭的過渡是:面前的老師又換了一副包公臉。第三段結尾的過渡是:包公默默地走了,帶走了我的萬千思緒。這些過渡,既巧妙新穎,又幹脆簡潔。它像縫合衣服的綵線,將全文連成了一個縝密的整體,也為快速行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由此可見,過渡句的作用不可忽視。

3、段落過渡法段落過渡就是在需要過渡的層次與段落之間,用一個起承上啟下作用的獨立段來完成上下文之間的銜接和轉換。如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標題上用介詞把兩個重要內容鏈接在一起,讓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文章既要寫百草園的生活,也要寫三味書屋的生活,而在文中作者用了一組排比句進行了十分巧妙的.過渡: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總而言之……。這樣使兩個部分的內容前後句聯,渾然一體。這種寫法很值得我們借鑑。

照應又叫呼應。是指文章中出現在首尾、前後不同地方的有關內容之間的照顧與迴應。照應能使作品結構更加縝密,渾然一體,形成有機統一的整體。

呼應的形式多樣,常見的有首尾呼應、文題呼應、文中呼應等形式,下面分別舉例解説。

1、首尾呼應。

這是指文章的開頭與結尾遙相呼應的方法。各類文章均可應用。它能使文章顯得連貫、嚴謹、和諧、統一,能增強文章的聚合力。如課文《背影》開頭寫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結尾寫道: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首尾作了很好的呼應,既概括了全文,在結構上又給人以整體感。

2、文題呼應。

這是指行文中的各個部分、全部內容都與文題相呼應。行文與標題的照應,使文章的主旨得到有力的表現,清楚明瞭地表達出文章的主題。上面提到的《背影》,作者在開頭、文中、結尾,就曾四寫背影,呼應文題。使得文章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3、文中呼應。

這就是俗話説的前有伏筆,後有照應,文中前後文字有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樣可使結構嚴密,前後連貫,渾然一體。如20xx年廣東省會考滿分作文《十六歲的我》,在每一段都用相似的句子開頭照應主題。這些句子有:十六歲的我,告別了童真,可還保留着童心。十六歲的我,告別了年少的懵懂,開始追求成熟。十六歲的我,告別了花季,步入了雨季。這些句子都是緊扣主題行文的,脈落分明,一目瞭然。

〖教你一招〗

題記小標結構巧同學們都知道傳統的作文結構形式為標題+正文式,這樣的文章主題往往比較含蓄,一般要靠議論、抒情的句、段來揭示;結構層次也比較隱蔽,常要依靠過渡,銜接的句、段來顯示。要讀懂全文,必須仔細、全面地精讀。而會考作文往往需要評卷老師短時間內評分完畢。因此,有時很難把握文章的精粹,因此誤判也時有發生。為此,幾年來,一些聰明的考生創造了一些嶄新的作文結構形式。

1、題記式。

即在作文題目下、正文之上,摘引一段簡潔的名言、警句,或自擬一段精彩的言論,作為全文的題記,用以凸現本文的中心或引導讀者理解文章。如作文《把黎明的美麗帶給曾失落的我》一文的題記是:蔚藍即將變成紫紅,也預示着無情的黑夜即將代替這片美麗,但我仍然堅信:無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這一帶有象徵意味和抒情色彩的題記,增添了本文的文化底藴和抒情意味。

2、後記式。

此説明文章的寫作意圖、經過、感觸,或補充交代一些文中涉及的問題,幫助讀者進一步理解全文。後記往往有畫龍點睛之功效。如作文《魯迅先生,只有一個》一文的後記是:先生正等着我們走出浮華的表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房,與他進行靈魂深處的交流!可以這麼説,尾記的出現,把文章的立意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3、小標題式。

即把文章內容分為幾大部分,每部分設置一個別致的、能夠統率和凸現本節內容的小標題,讓讀者對文章內容一目瞭然,儘快把握文章的精粹。如作文《就這樣的感動》一文中有三個小標題:憶往日、論今日、談此時。小作者以對稱、排比的小標題提示了文章三部分的內容,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文意貫通。再如作文《撒謊者》分設了三個小標題,講述了三個小故事。三個題目是:真誠的謊言;無奈的謊言;高尚的謊言。三個小標題前後關聯,自然過渡,非常巧妙。

篇24:會考作文指導

1.重點分析“題眼”。命題作文文題中一般都有關鍵詞,這些詞就是所謂的“題眼”。把握住題眼,也就抓住了要突出的重點,瞭解了寫作要避免的誤區。尤其要注意題目中的修飾詞語、限制詞語和補充詞語,因為這些詞語對寫作範圍起着約束限制的作用,是特殊要求的標誌。如2008年山東濟南會考作文題《偶然的發現》、江蘇鹽城會考作文題《温暖的時刻》中的修飾詞“偶然”和“温暖”就是應深入挖掘的字眼。再如《一次不尋常的考試》中的“不尋常”和《最舒心的時候》中的“舒心”亦是應濃墨重彩的內容。

在不同的短語中,題眼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着的。

如果是偏正結構,題眼一般是修飾語。外於中心詞位置上的詞,直接規定寫作內容與角度,而修飾成分的詞語則往往影響選材。如2006年北京題《北京的色彩》,作文題中已經列舉了一些,如天壇、故宮、天安門、衚衕、長城等,你可以從這些符號中任選其一來寫,也可以另外選擇,但不管怎樣,你必須選取北京的有代表性的建築與事物來寫。

如果是動賓結構,題眼一般是前面的動詞。如2005年天津題《留給明天》,題眼就在“留給”上。圍繞“留給”,首先應明確“明天”一詞指的是“未來”,而“留給”的可以是具體的東西,也可是抽象的精神。由於“留給明天”主語、賓語的空缺,給了我們很大的聯想、想像空間。①從“誰”留給明天的層面思考:可以是“我”要留給明天什麼(可藉此對自己的未來表態,回答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麼),可以是我們這一代人要留給明天什麼,也可以是歷史上某位名人已留給明天什麼。②從到底該留“什麼”給明天的層面思考:“把口碑留給明天”、“把色彩留給明天”、“把記憶留給明天”、“把微笑留給明天”、“把遺憾留給過去,把夢想留給明天”、“把青山綠水留給明天的子孫後代”……

如果是主謂結構,題眼一般是謂語,如《知足常樂》,題眼應在謂語“常樂”上。“常樂”的“樂”前還有一個修飾語“常”,這也是審題時不能忽視的。可以敍述自己或他人因知足而總是快樂的經歷、感受,或者論述知足為什麼總是快樂的道理。

如果是並列結構,在多數情況下,關鍵是找出並列詞語之間的相互關係。如《索取與貢獻》,重點是讓我們闡述人生的意義在於貢獻而不是索取,決不能單純地議論什麼是“索取”,什麼是“貢獻”。再如,《勤奮和成功》是因果關係,《知識與能力》是相關關係,《歡樂與痛苦》是相反關係,《自尊與自強》是遞進關係等等,只在在審題之意時抓住了這種關係及轉化,就是切合了題意。

2.審準範圍

有時題目對時間、空間、寫人、記事,數量、景物,或説明,或抒情等都有明確的範圍,弄錯或弄不準,都會使作文失分。有些作文題目有多個詞組成,各詞之間有較嚴密的邏輯關係,審題時要注意時間關係,空間關係,有些什麼意義的詞限定了它的範圍,只有審準了題目的範圍,才能做到些準確,不濫寫,不漏寫。

例如: 我在會考的前一天 在迎接會考的日子裏

我的九年級生活 我們的青春歲月

因此,要引導學生反覆推敲,確切掌握。例如《暑假生活二三事》,這個題目明確規定了時間:暑假;內容:記事;數量:二三事。至於空間這個題目沒有規定,只要是發生暑假生活中的事情,不論在學校、家庭或社會,都可以寫。又如《我在新學期裏》,這個題目要求從“新學期裏”選材,寫出自己的親身經歷或進步。還如《當我走進考場的時候》這個題目,時間範圍很小,只能寫“走進考場”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如果從領到准考證時寫起到發通知書時止,顯然超過了題目所要求的時間範圍。“ 家鄉變了” ,應有一個時間對比。 “我生活在温暖的班集體”,所寫的空間就限於“集體”生活,而不是個體的生活。

3.注意副詞隱含的信息與要求。“最”“也”“還”“再”“更”“其實”等副詞出現在題目中,都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而往往是考生極易誤入的陷阱。如《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規定了你筆下作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個;《這也是課堂》中的“也”就規定了你所寫的內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節課;《其實並不是這樣》中的“其實”很重要,應寫出“誤認為是‘這樣’”――“意識到不是‘這樣’”的過程,如果缺少這層轉換,就會偏題。

4.要完全理解比喻意義。這類比喻性題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設計的提示語,考生審題時需認真閲讀這些提示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確定與這一比喻義匹配的本體,寫作時方能做到緊扣題目。

有些命題比較具體實在,我們需要化實為虛,抽象概括;有些命題比較抽象,我們需要化虛為實,找到抓手;還有些命題可能虛實兼備,我們則需要虛實結合。

例如,2006年遼寧地區作文題《肩膀》:“肩膀”既可以實指,也可以虛指,屬於虛實兼備的形式。實指時,我們可以通過“添加語素”的辦法來確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語,如“父親的肩膀”,寫一曲親情的頌歌。如果“肩膀”虛指,則要理清它虛的內涵。比如:①依靠;②承擔責任(“身肩重任”“鐵肩擔道義,妙手著”);③團結協作(“並肩作戰”);④基礎(英國科學家牛頓説過“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再如,2006年上海作文題目《我想握住你的手》:命題中的“你”既可以實指,也可以虛指。實指時,“你”就必須是一個具體的、身邊的事物或人物,如“父親”“同桌”“友人”等,來抒寫動人心魄的親情、友情乃至書寫美好純真的愛情等。虛指時,“你”就應該是一個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時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由虛處着墨,寫想與某位歷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學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話傳説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節約”的手、“誠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5.把握文字較長或句式複雜的題目的內在關係。這類題目往往有着因果、條件等內在聯繫,審題時必須辨別清楚。如《我擁有,我快樂》,“擁有”是“快樂”的前提和原因,“快樂”是“擁有”後產生的一種心理情感反應,兩者緊密聯繫,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這一點,因果意識不強,下筆時只寫“擁有”,不見“快樂”,缺少必要的抒情議論;有的則只見“快樂”,少見“擁有”,缺少作為“快樂”支撐的敍述和描寫。

6.從題目中審出詳略安排方面的要求。如2008年浙江温州會考作文題《下雨天,真好》,這是一道情景類命題作文,考生要在行文中創設“下雨天”這樣的情景,而題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關鍵,應詳寫。可是有些考生的記敍文中,用大半篇幅寫“雨”或“下雨的情景”,寫“好”一帶而過,只是在最後用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於沒有具體內容支撐,“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樓閣,如此安排詳略顯然偏離題目要求。

【半命題作文】:“自由”不等於“隨意”

寫好半命題作文的第一步在於補充完整一個恰當的題目。考生對題目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選擇權,考生自主發揮、自由馳騁的空間相當大。但這種對補題的自主發揮、自由馳騁決不等於“隨意而為”。由於思維閉塞、缺乏創新,很多人按照同樣的思路去補題,造成“千人一面”的雷同現象。或擬題過大,難以下筆,只能泛泛而談,要寫深寫透很難,更不易寫出真情實感。甚至有的脱離文題,我行我素,造成嚴重失分。

那麼,如何避免這種“隨意”的現象呢?

1.補題,要細察“隱信息”。補題千萬不可倉促草率,要反覆斟酌,仔細琢磨,察明已命好的半個題目和要求中的“隱信息”。而這些“隱信息”往往對我們作文的選材、主題確立、文體選用等有所提示或限制。如2008年安徽會考作文題《我在中得到快樂》就限制了必須用第一人稱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而山東淄博會考作文題《其實很快樂》中“其實”的限制性同樣不可忽視。

2.補題,要力求“陌生化”。會考中由於萬千考生一道題,一不留心就造成“補題”上的“雷同撞車”現象。要避免這種現象,就要力求“陌生化”,這裏所説的“陌生化”並不是求偏、求怪,而是建立在自己熟悉的基礎之上的。如同樣寫的是熟悉的校園生活,大多數考生會選擇老師、同學,你不妨寫校長、門衞或校園的事物等。一定要選擇最能突出自己的體驗、發現的內容,人無我有的內容。

3.補題,要做到“切口小”。如2008年天津會考作文題《,你好》,有考生擬題《祖國,你好》,因為寫作切口過大,通篇作文只有幾個近似抒情的語句的反覆,使作文流於泛泛,因此不能獲得較高的分數。倒不如選取你最為熟悉的、印象最深的一處祖國景點。如《大沽口炮台,你好》,大沽口炮台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者、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以此來寫心理感受,以小見大,表現對祖國最動人的情感,這樣的更容易得高分。

篇25:會考作文指導

第一:審題求準

一、審讀關鍵詞

作文題也是有“題眼”的。所謂的“題眼”,就是題目中那些昭示、啟示或暗示寫作關鍵的詞語。考生在審題時如果能夠藉助題目中的某些關鍵字詞來準確理解題意,寫作時就能夠緊扣話題,突出重點,切中肯綮,自然也就能夠避免離題、扣題不緊等常見失誤。如20xx年浙江金華卷作文題目“熱門話題”,關鍵詞是“熱門”,考生要寫的不能是學習或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話題,而是在一定範圍內為大家所熟知的話題。

二、審讀限制詞

我們説審題時要抓住關鍵詞,但不能置其他於不顧,導致偏離題意。如20xx年浙江温州卷作文題“走,到另一個地方去”,一定要注意限制詞是“另一個地方”,寫作時既要表現出“另一個地方”的獨特之處,也要突出“去”後有什麼見聞、感受或啟發。題目中的副詞,往往是審題時容易忽略的,考生要重視作文題目中諸如“最”“也”“還”“更”“其實”“原來”等副詞所隱藏的信息和要求。如20xx年浙江紹興卷作文題“我也是一束陽光”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副詞―― “也”,這個副詞規定了文章應包含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與他人相比,“我”自己“也”很重要,“也”奉獻了“陽光”。又如20xx年浙江台州卷題目二“原來________還在”,“原來”這個副詞就強調了其實某事物一直都在,只是之前沒有發現而已,引導我們從發現或頓悟的角度來寫作。只有審讀時抓住了這些限制詞,我們的作文才能切準題意。

三、審讀隱含義

抓住了關鍵詞,注意了限制詞,還要審讀它的隱含義。有的題目用的是比喻義或象徵義。考生在理解題目時不能只停留在其本義上,要仔細推敲,挖掘出題目的比喻義和象徵義。如20xx年紹興市會考作文題“我也是一束陽光”,題目中的“陽光”是一種比喻的説法,應是比喻義,考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太陽的光芒。這個“陽光”可以指能給別人帶來温暖的品格或與眾不同的個性、風采……

第二:構思要活

構思就是根據文題或材料,結合要求,對本次作文在心中進行全面的考慮。曹植七步成詩令世人歎為奇才,左思十年寫成《三都賦》以至於洛陽紙貴,其功夫全在構思上。那麼,考生該如何運用靈活多變的思維來開創考場作文構思方面的新局面呢?

一、角度要“活”。“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這説明了一個道理:對於同一事物,我們從不同角度觀察,就會有不同的視覺效果。也就是説,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寫作角度,越是奇妙無窮。考生在構思考場作文時,如果能從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入筆,切入生活、表現生活,常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順序要“活”。“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構思還體現在對情節的設計上。文章情節必有高潮。沒有高潮,情節就沒有起伏,缺少波瀾,難以吸引讀者;而情節的高潮需要組織和鋪墊。靠什麼來鋪墊?就要靠製造強烈的懸念,為高潮蓄勢。它就好比把一條河攔腰堵上,堤壩上游必將積蓄起更大的能量,這樣開閘放水時才會形成更壯觀的景象,收到預期的效果。

三、方式要“活”。反彈琵琶,逆向思維,往往會使你的文章另闢蹊徑,熠熠生輝。文章的構思以“反”為主,以“正”襯“反”,以“反”寫“正”,發人思考,令人耳目一新。如果大家都用第三人稱敍述,你不妨用第一人稱甚至第二人稱敍述;如果大家都以敍述性語言為主,你不妨以描述性語言為主,等等,不一而足。

四、結構要“活”。文章的結構要靈活多變,一波三折,曲徑通幽。在眾多方法中,“抑揚法”尤為多見,考生屢試不爽,運用時對寫作對象或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然後陡然一轉,出乎讀者意料,從而使文章收到峯迴路轉、跌宕起伏的效果。“懸念法”更是頻頻出奇招,構成文章懸念的技巧一般為“起懸―墊懸―釋懸”,娓娓道來,言有盡而意無窮。

第三:立意要深

清代王夫之雲:“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意”即文章的主題,這一表述形象地表明瞭千古文章意為高的觀點。綜觀20xx年全國各省市的會考滿分作文,因立意而勝出者不在少數。考生如何在立意正確的基礎上做到立意深刻、高遠,是有法可循的。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摸索、總結出了一些方法,列舉如下:

一、留心生活,由小見大法

由小見大,是指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對所刻畫的形象進行取捨、濃縮、強調,以獨到的想象抓住一點或一個局部加以集中描寫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在作文時,我們常常選取的是小角度,敍述的是小事情,描寫的是小場景,刻畫的是小人物,但這並不決定我們寫出的文章立意必然膚淺。善文者,雖然選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卻能表現出大的思想、意義。會考作文中,考生不妨借小事情、小場景、小角度、小人物來反映豐富的社會內容,揭示深刻的社會主題。

二、善於類推,由此及彼法

由此及彼,即運用發散思維,由此物聯想到彼物。針對此類立意的文章,作者可以通過橫向組合的方式展開筆墨,在橫向拓寬中表達主旨;也可用板塊式行文,一般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點”,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支撐文章的主旨,從而使文章的主旨更為豐厚,更為深刻。

三、關注熱點,由淺入深法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時,考生要聚焦生活熱點,揭示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及時代性的社會問題,由淺入深地探求問題產生的原因,從現象出發預測事物發展的趨向或結果。此類立意的文章,不僅要回答“是什麼”“有什麼”的問題,而且要回答“為什麼”“怎麼辦”的問題。

四、展開聯想,由實到虛法

由實到虛,是指從眼前實在的事物、景象或具體的事情寫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此類立意的文章不僅要描述所選對象的表象,而且要揭示其藴含的精神實質,即由對現實中某一事物的描述聯想到與之相關的虛擬內容。由實到虛法能使習作的立意更加深遠。

五、追根溯源,由果導因法

凡事有因,無因不成果,有後果則必有前因。因與果的聯繫,才構成了事物的發展變化。由果導因,是指我們由所描述的現象或結果推究出造成其現象或結果的本質原因。採用此類立意法,往往能使文章主題突出,底藴深厚。

第四:選材求特

有人曾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將文章的立意、結構和內容三者之間的關係形象地比喻為人的靈魂、骨架和肌肉。一篇文章中,立意和結構再好,如果沒有內容(即材料)去體現,也是水中月、鏡中花。所以説文章的選材十分重要,決定着文章的成敗,也決定着文章水準的高下。會考時,怎樣才能使文章的選材別有洞天呢?

一、擷取時代“浪花”,選材鮮活典型

考生要及時捕捉到那些新生事物,敏鋭地擷取時代的“浪花”,選擇鮮活典型的素材。考生也可根據對社會的觀察,選取具有時代特點的人物事蹟,選取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選取不為人知的新鮮事物,選取引人深思的社會現象,使文章內容能牢牢吸引讀者的眼球。

二、選取動人鏡頭,選材真實感人

真實的人物、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情感,最能撥動讀者感情的弦,引起讀者的共鳴。所以考生在寫作時,要根據寫作需要,認真選擇那些能震撼人心的精彩瞬間、動人鏡頭和感人畫面。

三、大膽轉換視角,選材新穎別緻

“乾花不如鮮花美。”選材要與時俱進,具有時代氣息。由於考生生活閲歷淺,不是每個考生都能捕捉到新的信息。這時,可以大膽轉換視角,棄故納新。有些內涵豐富的材料,即使不是新的,若能巧妙地轉換視角,從新的角度來挖掘,必能出奇制勝,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四、避開人云亦云,選材獨特創新

人人皆知的材料,眾人都關注的材料,用這些材料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是千人一面。考場作文選取的材料越典型越獨特,文章就越能產生強大的説服力。考生如何在選材上做到典型獨特,言他人所未言,選他人所未選呢?這必須要經過“放棄――選擇――再放棄――再選擇”的過程。要放棄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選擇突出自己體驗的材料,經過幾輪精心的篩選,留下那些典型獨特的材料,則能使文章在選材上“以一當十”,收到震撼讀者的效果。

篇26:會考作文指導

一、建立“資料庫”,儲備作文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要真實、豐富。

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寫好作文,首先要有豐富的材料。平日裏要把所學所想、所見所聞,凡是覺得有參考價值的材料,都裝進資料庫裏面,備用。

(一)蒐集材料――觀察、記錄,備有專用筆記本。

(1)積累學過的語文課本中的有關資料及名人、名作家的有

關名言、格言、警句等。

(2)記錄學校的重大活動。比方開學典禮、升旗儀式、學校運動會、藝術節等。把學校領導的講話、老師的講話,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同學的發言,把自己深刻的領會以及自己的表現,進行記錄、整理,寫成文章。

(3)記錄身邊的好人好事。

(4)記錄國內外重要新聞。

(5)其他方面。凡是對自己教育深刻,啟發較大的見聞,要隨時記下來。

(二)整理材料――分析、提煉。

本着先進性、典型性、導向性、實用性原則,把材料進行加工整理。

(三)儲備材料――隨時應用。

一方面用於作文課,把老師佈置的作文寫好;一方面用於班級牆報、黑板報、宣傳欄所用文章。同時把自己認為優秀的作文投稿到有關報刊雜誌,開闊視野,以求得鍛鍊,可提高寫作水平。

二、擬定好文章的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要醒目。

文章的標題,好像人的眼睛一樣,關係到一篇文章的精神、格調和色彩,給人以新鮮的感覺和深刻的印象,所以應予以重視。

(一)標題要直接揭示主題,概括文意。

(二)提出問題,發人深思。標題所提出的問題,要有特色,言簡意賅,耳目一新,富有吸引力。

三、確立好文章的主題

主題是文章的靈魂和統帥,要鮮明。

所謂文章的主題,就是我們在説明問題、發表主張和反映生活現象時,通過全文內容表達出來的基本意見和中心思想。

任何人寫文章都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就是宣傳某一種思想,説明一個道理。不論是為了表彰一個人物,還是介紹某一件事情,或者為了宣傳某一項經驗,不論寫作哪種體裁的文章,也不論採用怎樣的表達方式,作者總是要説明一個問題,講明一個道理,表達一種觀點,表示自己提倡什麼,贊成什麼,不贊成什麼,都有一個鮮明的傾向,明確的態度和觀點,這就是文章的靈魂。古人曾説,“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主題恰似山中之“仙”,水中之“龍”,有了“仙”和“龍”,文章就能神采流動。

説主題是文章的統帥,是説一篇文章材料的取捨,結構的措置,語言的運用,以至標題的制定,都要根據主題表現的需要來確定。古語説,“綱舉目張”,一個好的主題,能貫穿首尾,彌綸羣言,統領全文。所以,要認真推敲,仔細酌定。

(一)提煉主題,必須選擇典型材料,立意深刻,中心明確。要深挖事物的“本質”,主題立意才會深刻,給人帶來新意。要求選擇材料要符合主題的需要,具有典範性,觀點明確,歌頌什麼,反對什麼,提倡什麼,貶斥什麼,要一目瞭然。這樣,文章才有説服力,讀了之後,才有新的收穫。

(二)主題的表現應鮮明、集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題,表達一箇中心思想,論述一個基本觀點。或者“開門見山”,或“開宗明義”,把自己的觀點在文章開頭就亮出來;或者“篇末點題”,“卒章顯志”,在文章的末尾加以概括説明自己的觀點、主張,都是闡明主題的好方法。切忌蜻蜓點水,面面俱到,不深不透。

四、組織好文章的結構

結構是文章的骨骼,要緊密。

有了正確的觀點和思想,還要有比較恰當的方式來表達。文章的結構就是組成文章的材料內部的組織、構造。把文章的觀點和材料、敍述與議論、情節和場面有機的串聯編織起來,緊密聯繫,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這就是文章結構的作用。

(一)要“全局在胸”,擺出事例和事理,列好提綱。

在充分佔有材料的基礎上,根據自己所要表達的觀點,先確定主題。在主題思想的指導下,要按照故事發生、發展、高潮、結局這樣一個完整的情節結構形式,選擇最能説明問題的材料劃分層次和段落,列好提綱,以形成一個完整緊密的結構形式。

(二)敍事論理要注意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邏輯關係。事物的發展都有自己的基本規律,前因後果要交代清楚,順其自然,符合情理,合乎邏輯,不可人為的改變。

(三)注意文章的開頭與結尾要互相照應,使故事情節完整,結構緊密,整體圓滿。

五、語言是文章的外衣,要準確、精煉、優美。

(一)語言準確,就是寫文章敍事狀物,抒情達意,語言要自然,樸樸實實,原原本本的表達事物的本來面貌。把事物的特點表述清楚。文從字順,順其自然,寫什麼像什麼,不可濫用詞彙,辭不達意。

(二)所謂語言精練,就是要講究語法規則,句子成分要完整,敍事狀物,恰到好處。

(三)修辭要恰當,標點符號要準確。

六、書寫是文章的外貌,要正規。

(一)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文章是寫給自己看的,也是寫給別人看的,主要還是寫給別人看的。字如其人,用心把字寫端正,既是個人的修養,也是對別人的尊重。字寫好了,令人肅然起敬。因此,在寫作文的時候,一定要把字寫端正,一筆一劃把字寫好,切不可草率行事。

(二)作文卷面不可隨意塗抹,更不能亂塗亂畫。這不僅是作文,平日各科作業都要正規,保持卷面整潔,這也是一種修養。

七、作文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應充分估計到作文題目的難於預測性。不論是平時的期中期末考試,還是結業升學考試,一般都是命題作文,作文題目事前很難準確的預測到。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要沉住氣,冷靜對待。俗話説,“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你不是有“資料庫”嗎?――“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這時候大腦要積極思維,精力高度集中,沉着應對。

(1)審題――理解題意,明確要求。

(2)立意――根據題目的要求,確定主題,觀點明朗,態度鮮明。

(3)選材――在“材料庫”中選擇最能表達主題的典型材料,進行提煉、加工、整理、選定。

(4)列好提綱――把選定的材料,劃分好層次和段落,安排好文章的結構。

(5)積極書寫――按照提綱,一段一段的把文章寫清楚,寫完整。

俗話説得好,“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平時多積累材料,養成多寫多練的良好習慣,內容多方面,體裁多樣化,什麼新聞、報道、記敍、議論,什麼體裁都碰碰,什麼題目都想想,見者就寫,到了考試的時候,就會得心應手,思路清晰,材料豐富,應對自如,出口成章,水到渠成。

比方近三年來我市的會考作文題,你想過沒有?叫你寫,你怎樣寫?試試看。

20xx年:成長,因 而精彩

20xx年: 征服了我

20xx年:這是一種修養

(二)養成獨立性作文的良好習慣

所謂獨立性作文,就是老師出了作文題後,要自己選材,自定主題,自定體裁。這無論是平日作文,還是期中期末考試,以至結業升學考試,都是如此。這同樣要把功夫下在平日。

自選材料――要具有知識的淵博性,材料的豐富性。現在看來建立“材料庫”是十分必要的。觀察、記錄、分析、表達,常寫常新,興趣盎然,不但能提高作文水平,也能激發我們的寫作興趣。

自定主題――要具有厚重性,見多識廣,分析問題深透,認識問題有一定高度,對問題看得準,認得清,這樣立意才能深刻,中心才會明確。

自定體裁――要具有靈活性。這要緊緊圍繞主題,根據文章選定的材料的特點,靈活的選定體裁。或記敍,或議論,還是夾敍夾議,要根據主題表達的需要,確定表達方式,要恰到好處。

(三)培養自己限時性的作文習慣。

所謂限時性,就是在規定的一定時間內完成寫作任務。這無論是我們平時的期中期末考試,以至結業升學考試,語文120分的試題規定用時120分鐘。前面幾個題70分,用時大約60――70分鐘;作文50分,用時大約50――60分鐘。就拿作文平均用時55分鐘來説吧,審題、立意、選材、列提綱需要20――25分鐘,書寫只有30分鐘。我們正規寫字速度一般在10分鐘內寫200個字左右,會考要求一篇文章不少於600字,大約需要30分鐘才能寫好。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養成限時性作文的良好習慣,到了考試時就能不慌不忙,沉着冷靜地把作文保質保量的寫好,以求取得理想的成績。

篇27:會考作文指導

俗話説:“題好一半文。”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標題能使文章文采倍增,令人過目難忘。那麼,怎樣才能快速擬出一個鮮活新穎的標題呢?小編收集了20xx年會考作文指導:擬題技巧,歡迎閲讀。

1、套用法

把歌曲名、歌詞、電視劇名、影片名、詩文名句、成語俗語、名人名言、廣告詞等直接引用或加以變化後用做標題。如“九百九十九個心願”套用了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都是‘耶’們惹的禍”套用了一句流行歌詞“都是月亮惹的禍”,“笑傲考場”,套用了電視劇《笑傲江湖》的片名,“何以解憂,惟有文章”套用了詩句“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女大十八變”套用了俗語“女大十八變”,“我的眼裏只有你”套用了廣告詞這些標題通俗明瞭,妥貼自然,讓人耳目一新。

2、修辭法

擬題時靈活巧妙地運用一定的修辭方法。如“九年級老人和我有個約會”(擬人)、“我是‘足球’”(比喻)、“粉身碎骨為考試”(誇張)、“我們需要什麼”(設問)、“獨眼大將軍”(借代)這些標題新穎具體,形象生動,使文章錦上添花。

3、懸念法

擬題時運用造懸念的方法,給讀者以充分的聯想和想像的空間。如《他盯着女生看》一文,乍一看標題,你會大吃一驚:這男生怎麼會這樣?!再讀文章,你仍會嚇一跳:他還是一個班長,真不像話!一直讀到文章結尾,你才如夢初醒:原來班長為了給大家畫肖像做畢業留念,才盯着女生看的!這樣的標題令人懸念頓生,一下子就能抓住讀者的心,從而使讀者不得不閲讀下去。還有“地球上最後一個人”、“三人一雙眼”、“師徒徵婚”、“我發現枕頭裏有個世界”等都是運用懸念法擬題的範例。

4、新視覺

擬題宜求新求趣,克服思維定勢,追求陌生效果。可以違反常理,如“真想做個差生”、“我愛停電”、“世上只有爸爸‘狠’”、“我的老師記性壞”;可以運用數字或算式,如“1、3、5”(寫音樂情懷)、“減負=減副”、“1+1=?”等等,這類標題新穎,直觀,內涵豐富,能迅速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5、含蓄優美

有些特定的文體和內容,標題不宜過於直白,宜含蓄優美。如“半夢半醒之間”一文,寫小作者從睡夢中驚醒,再迷迷糊糊往教室裏衝,在走廊上撞着了班主任Miss黃,卻不經意得到了她的表揚,簡直稀裏糊塗,如在夢中。這個標題就擬得相當精彩,精練緊湊,含蓄雋永,令人叫絕!

6、簡潔明快

有些內容的文章,標題宜單刀直入,簡潔明快。如“要遲到了,快點兒”,簡潔明快,一看標題便能想像出小作者慌慌張張上學的情景,這就比“上學記”、“害怕遲到”等平淡的標題好得多了。

7、生動幽默

這類標題清新俏皮,詼諧幽默,一看標題便能令人愛不釋手。如“‘咋呼’媽媽”和“‘馬屁’爸爸”兩文,分別抓住了媽媽愛“吆喝”和爸爸喜歡“拍馬屁”的特點擬題,幽默精彩;“大戰老媽”一文,寫“我”與“死黨”約好下午去打籃球,不料老媽非要在家陪“我”寫作業 不可,因此“我”不得不與老媽巧妙周旋。這個標題生動形象,拉近了讀者和文章的距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學們,擬題方法多種多樣,以上所列只是眾多擬題法中的點滴,希望大家平時多留心,多思考,擬出更加優美精彩的作文標題。

篇28:會考作文指導

一、命題要新穎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富有新意的標題是寫好作文的開端。平時訓練時,要重視文題對作文的重要性。要盡最大可能創造出新穎的作文題目,以爭取作文得高分的第一良好印象。如,面對題目《_________的一幕》,有的學生填寫“尷尬”,就能給人以新鮮的感覺。若是材料、話題類作文,要在認真讀懂材料的前提下,擬出一個好題目,如,話題作文:情節感人的文學作品使人如醉如痴;優美動聽的校園歌曲使人心曠神怡;精彩激烈的體育比賽使人激動不已;充滿真情的電影電視使人迴腸蕩氣……請從下題中任選一題作文,補全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1)《讀_______我真______》

(2)《聽________我真_______》

(3)《看_______我真_______》。

學生在認真分析話題提示時,明白了“讀”、“聽”、“看”的內涵,於是陝西一考生擬寫《讀<唐詩宋詞選>我真痴迷》,便使作文擁有了一個成功的作文題,也使這篇作文在閲卷者眼中留下第一個“滿分”印象。

常見的擬題方法:

(一)套用法把歌曲名、歌詞、電視劇名、影片名、詩文名句、成語、俗語、歇後語、名人名言、廣告語等直接引用或加以變化後用作標題。如:我是一隻小小鳥一生之計在於“今”。

(二)修辭法擬題時靈活巧妙地運用一定的修辭方法。

1、比喻如:點燃綠色的火焰(以“環保”為話題)告別如虹

2、誇張如:千年月色萬年情(以“挫折”為話題)花瓶能裝下春天

3、反問如:我是誰誠信過時了嗎

4、借代如:傾聽自己的心跳(以“關注生活”為話題)

5、對偶如:一頭白髮,滿山青葱(以“環保”為話題)

6、擬人如:樹的“歎息”粉筆的自述

7、呼告如:別了,漫畫書!

(三)設置懸念這種方法,就是在擬題上設置一個誘人的懸念,或表明一個異乎尋常的結局,從而緊緊抓住讀者的心,激起讀者急於探求內容的強烈願望,引導讀者去追求。如:我與203室不得不説的故事誰的眼淚在飛

(四)中外結合法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音譯一些人們熟悉的外語短語或句子作為題目。這種標題,具有幽默色彩,往往會給人帶來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如:搞笑課堂OneandTwo(以“生活”為話題)女孩,Sorry(以“校園”為話題)

(五)詩情畫意法這種方法就是運用詩歌和散文的語言,營造一種優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見景,或情景並茂,既有詩情,又有畫意,韻味無窮。如:那河・那船・那人(以“生命”為話題)風中飛舞的白手帕(以“友誼”為話題)

(六)怪異另類法這種方法,就是避開以上幾種常見的命題方式,而採用一些怪異、另類的形式來命題,以達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如:有鼠自遠方來(以“朋友”為話題)世上只有爸爸“狠”。

(七)一詞立骨就是使用一個醒目的詞語鑲嵌在標題中,使之成為文章的“眼目”。如:觸摸陽光廬山“戀”風等。

(八)借用符號把字符、公式等內容巧妙地引入標題中,直觀醒目,耐人尋味。如“金錢≠富有”“8-1>8”等。

(九)點明文體在標題中體現所要應用的文體形式。如“迎考日記”“關於交往條件的實驗報告”等。

(十)並列詞語用能揭示文章內容或主旨的幾個詞語,簡潔組合,畫龍點睛地排列為文章的標題。如“梭魚・理想・攀登”“那山・那人・那神”等。

篇29:會考作文指導

一、語言細節

(1)母親也常常説:“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情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個有辦法的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2)母親於是很不痛快地説:“我怕傷胃,你只給孩子們買幾個好了,可別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後轉過身對着我,又説:“至於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這種東西,別把男孩子慣壞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以上句(1)表現菲利普夫婦聽説于勒在外邊發了財,因於勒的經濟地位而改變了對他的看法,把改變家庭拮据局面的希望寄託在他身上,天天盼望他能早日歸來。充分表現了菲利普夫婦的自私、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圖的性格特徵。句(2)表現母親的冠冕堂皇之辭:在兩個女孩和女婿面前,顯得既愛惜自己,又關心別人;既疼愛孩子,又注意教育實質卻是既顧及面子,又節省開支。虛偽、吝嗇的心理暴露無遺。

二、動作細節

契訶夫小説《變色龍》反覆描寫奧楚蔑洛夫脱穿軍大衣,活畫出奧楚蔑洛夫掩飾心虛膽怯的尷尬情狀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強的醜態。魯迅《故鄉》描寫楊二嫂時説:“圓規一面憤憤的迴轉身,一面絮絮的説,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裏,出去了。”一個“塞”,便把楊二嫂自私勢利的特點躍然紙上。

三、肖像細節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魯迅《孔乙己》)

這段描寫,抓住了“長衫”這一典型細節,穿長衫是科舉時代讀書人的象徵,而孔乙己的長衫卻“又髒又破”,一個窮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形象出現在我們眼前,也由此可見封建科舉對知識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四、心理細節

(1)“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後障壁了。”(魯迅《故鄉》)

(2)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都德《最後一課》)

句(1)當“我”聽到閏土喊我“老爺”時內心的震驚,表現出“我”與閏土的關係已非同往昔,彼此產生了“隔膜”,句(2)當小弗郎士聽到學校屋頂上鴿子咕咕的叫聲時,內心表現出對敵人禁教法語的卑劣行徑的輕蔑、憎恨和珍視祖國語言的深厚感情。

以上是常見的細節描寫,另外如服飾細節描寫、場景細節描寫、表情變化細節描寫、事物細節描寫等種類繁多,不一而足,每一細節描寫都藴含新意,發人深思,耐人尋味。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把握細節描寫?如何進行細節描寫呢?

第一,細節描寫重在錘鍊詞語。

在細節描寫中,我們要精心選擇恰當的詞語,以期以少勝多,乃至一字傳神。如鍾雨茜《温暖的記憶》中細節描寫:

公交車恰好進站,於是我和父親一起上了車,然後我將奶茶遞給了父親,他什麼也沒説,只是接過奶茶,慈愛地摸了摸我的頭,然後一直笑着。(杭州文瀾中學鍾雨茜《温暖的記憶》)

作者只用了“摸”和“笑”,但能以一當十,以無聲勝有聲,形象地傳達了父親被“我”的奶茶温暖後的的喜悦之情,

第二,細節描寫重在以小見大。

細節描寫是一種以小見大的方法。細節的分量雖輕,容量卻大,在我們選擇細節的時候要從細微處着手、從大處着眼、小中見大,讓小的細節反映人的思想狀況,表現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細節具有深刻意義。如何翌文《温暖的記憶》中的細節描寫:

就在我與她擦肩而過的那一瞬間,她對我輕輕點了點頭,然後又見她的眉形成一彎新月,眼睛稍稍眯起,嘴角往上一提,送給我一個如花般燦爛的微笑。我愣住了。這個動人的微笑讓我愣住了。剎那間,有一股暖流從我心中盪漾開來。我的嘴角不經意地也向上一翹,剛才的不快灰飛煙滅了。(杭州文瀾中學何翌文《温暖的記憶》)

作者抓取一個陌生人的“微笑”,細緻描繪,陌生的她不經意間給“我”的一個微笑,讓“我”的內心温暖如春。作者在文末最終由此感悟出:要同別人分享快樂,不要傳播自己心中的不快與悲傷。

第三,細節描寫重在典型真實。

所謂真實,是指細節描寫能夠精確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徵。所謂典型,是指描寫的細節,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通過個別的、細小的事物,反映一般與全貌,由現象揭示本質。如鍾雨茜《温暖的記憶》中的另一處細節描寫:

説罷,便一把推開商店的門出去了,只留下我一個人語塞地站在原地。父親推開門那一瞬間奔湧而來的寒意與便利商店裏的暖氣交織在一起,縈繞在我四周,久久不曾散去。

父親“一把推開商店的門”出去,獨自等候公交車,而留“我”於店內避寒,沒有片刻的遲疑,儘管便利店外是北風肆虐的寒冬。“我”被父親無言的舉動深深感動,站在原地竟不知所云。父親的這一細節既真實又典型,突出父親深沉的愛,也表現了天下所有父親的偉大形象。作家李準曾經説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第四,細節描寫重在運用修辭。

運用修辭,可以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生動性和真實性;可以使人物性格豐滿、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如王家錚《温暖的記憶》中另一處細節描寫:

我記得那是一個明媚的冬日。温暖的陽光照在我身上,也照得媽媽金燦燦的,我從未覺得媽媽竟如此像太陽。是的,媽媽像太陽。照得那片原本會覆蓋在一個普通孩子心上的陰雲消散得一乾二淨。

作者把媽媽比喻成太陽,在特定的語境之下,母親的愛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為有形,母愛給予作者的温暖猶如太陽的光輝一般。

篇30:會考作文指導

一、深入剖析,做好審題。

審題,是作文必不可少的環節。審題細緻,立意才能準確;挖掘深入,立意方會深刻。就此題來看,我們應該確定以下審題步驟。

1、找出關鍵詞

關鍵詞語就是確定寫作的重點,是一篇的靈魂。

“想一想”中“想”的內涵較為豐富,可以是一種思考,可以是一種探究,也可以是一種追憶。還可以,是不要急着行動,用心琢磨。也就是説,凡是讓考生有體悟,有所思的經歷,均可以成為寫作的材料。

2、精析詞語深意

就內涵來看,“想一想”強調的是自我感受。側重於過程,顯然想的過程和想的內容是表現的重點。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只是生硬地在開篇或結尾之處,簡單地植入“讓我想一想”之類的話語,內容未免會膚淺,甚至會偏離題意。

3、確定詞語關係

“讓我想一想”帶有祈使口氣,探究味比較濃,“我想一想”是主謂短語,表明“想”這一心理的主體是“我”,所以突出自我感悟很重要。這個短語缺少賓語,“想”的對象不明確,給學生留足了創作的空間,體現出題者的人文關懷,想要脱穎而出,選材則顯得尤為重要。

就主旨來看,“想一想”的過程,獨特的內心體驗,是成功的基礎。立意時,應該抓住“想一想”的過程和內容,寫成哲理散文,會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不注重自我體驗,不深入挖掘生活,照搬名人名言,作文就會顯得平淡、庸俗;比如,學生可能寫成因為獲得了好成績想出成功的原因,就難出新意。考生不妨轉換視角,寫自己在品讀詩書或是走近自然的時候,領悟生活真意,這樣立意就不同尋常了。作文時,你切入的角度是小是大,選擇的材料是新穎還是陳舊,主旨是否凝視生活,是否展示人生體悟,都是作文能否成功的關鍵。

二、揚長避短,明確文體。

雖然説“提示與要求”中説“不限文體”,但從文題的題眼“想一想”,我們可以確定這是一篇寫人記事的記敍文,記敍的重點應該是“想一想”的過程和內容,很顯然適合寫一般記敍文與散文。寫記敍文要力求寫出真情實感,要有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場景刻畫。寫散文要寫出濃厚的文化意藴,語言要精美,要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切忌寫得四不像,大段大段的引用故事,沒有自己的經歷,缺少自己獨特的感悟與認識。記敍文不像記敍文,散文不像散文,文體不明,思維混亂。

三、選好角度,深度立意。

可以寫閲讀之思;實踐之悟;人情之憶;見聞之感。

①可以寫下棋,彈琴,聽音樂,練書法,跳舞,參加軍訓、參加機器人大賽熬夜編程等表現思的過程,領悟思的真諦。②可以寫親情,通過敍寫衝突、誤解,經過自己的用心體悟,揭示背後是關愛,親情無價,親情永恆。

③可以寫離別前的回憶,想一想同學之暖,老師之愛,表達眷念,不捨,温馨,温暖,友誼之樹常青。比如,有個同學寫成,站在葵花地,想一想葵花的美,然後由物到人,回憶外婆的深情,最後抒情:站在記憶的枝頭,想一想厚實的土地,想一想淳樸的人,想一想美好的時光,生活便充滿芬芳。這樣的構思就很好。

④可以寫生活小愛也可以是大愛,寫在美好的生活中我們需要想一想那些給我們帶來幸福的人。也可以寫感動中國人物,揭示其精神內涵,靈魂美質。

⑤可以寫愛國心、責任感等。⑥可以寫歷史文化名人和詩詞歌賦所藴含的文化意藴。

四、巧妙構思,生動敍事。

出人意料地選材,曲折生動地敍事,不失為本題的取勝法寶。具體來説,可從3個角度構思。

1.事件求小。如別人送了一份特別的禮物,想到了禮物後凝聚的情感;你的一次小小的探究,贏得了眾人的認可;你的一次獨特的創意,美化着你的生活,激發思考;你的一次凝視自然,給你心靈啟示。比如,可以寫放風箏,風箏落在樹上,自己探究出“收和放”的哲理。

2.思路求巧,如當別人滿足於從正面敍事的時候,你若能反彈琵琶,從失落的經歷寫起,直到最後妙筆一轉,呈現“柳暗花明”的畫面,這樣的構思,情節就更波瀾曲折,自然愈顯動人。你若想出奇制勝,還可以將“想一想”的對象化為其他人物(可虛寫),想一想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豁達;想一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等。只是這樣的寫法,需要豐富的素材積累作為後盾。

五、注意細節,精煉語言。

語言既要生動也要要精煉。就這個文體來説,只要寫清楚“想一想”的過程和內容,不能給人湊字數的感覺,也不能拖得太長,不允許加紙條。喜歡寫長文的同學,開篇要注意不要放得太開,開口不要太大,能跳過去的就跳過去,要相信讀者的理解能力。要注意節省篇幅,要防止高潮來了沒地方寫了。切忌三段文。要突出的句子(扣題的、表現主旨的、文眼、點睛之筆、抒情議論、議論文的分論點等)最好單獨成段。另外要注意開頭結尾設計亮點。

篇31:會考作文指導

【如何寫好命題作文】

當你在做命題作文時,不要看到題目就忙於動筆,要養成動筆之前想周全的習慣。可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一、認真審題,明確題意。仔細地弄清題目的要求,重點和範圍,這是做好命題作文最關鍵的第一步。

二、確定中心,選好材料,在弄清題目的要求,重點和範圍以後,就要認真回憶與這個題目有關的材料,哪些事兒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準備表達一個什麼思想,這就是回憶材料,確定中心。中心明確了,就要環繞中心,選擇最能表達中心的材料。這就是環繞中心,選擇材料。

三、列好提綱,確定詳略。確定中心,選好材料以後,就得列個寫作計劃,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得有個次序。哪些內容與中心關係密切,要詳寫,哪些內容與中心關係不大,可以略寫,得分個主次,這不要求列好提綱,確定詳略。提綱好比建造樓房的圖紙。有了好的圖紙,造出的樓房才能堅固美觀。

以上三步做好了,你就可以按提綱進行作文了,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可以避免選材不當、文不對題,或者結構混亂、條理不清,或頭重腳輕、主次不分,甚至沒有中心的毛病。

[命題前瞻]

近年來,話題作文在會考作文命題中獨秀一枝,命題作文似乎有些旁落。與前些年相比,我們發現20xx年全國各省市的會考試題中,命題與半命題作文形式又開始升温。我們從蒐集的90份會考試卷中,做了一個統計,命題和半命題作文有21家,佔23。3%。20xx年北京、天津、上海、江蘇、遼寧等五省市都是命題作文。命題作文不僅可以避免學生背抄優秀作品,又便於老師評卷。由此可以預測,20xx年會考命題作文的形式將進一步走俏。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生活化選材、情感化體驗、個性化表達”的精神已經並正在對會考作文命題改革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社會生活,關注人生感悟,關注人格教育,將是20xx年會考作文命題者密切關注的內容。在具體選題上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文化視野、青春校園、親情友情、責任愛心、合作交往、誠信溝通、寬容理解、勤奮團結、超越自信、珍惜磨難等。所以,同學們平時應注意多積累和整合寫作素材,多角度地觀察和思考生活,善於發現那些閃耀着人性光輝的真善美的人和事,努力捕捉自己生命世界裏的靈光。

需要指出的是,現在會考命題或半命題作文的設計,在形式上已不像過去那樣是單個的題目了。而往往在命題之前加一個像話題作文一樣的引言,隱含一定的限制和要求,所以我們在審題時應當綜合考慮。

[實用技法]

命題作文是傳統的作文考試方式,在各地會考語文試卷中,命題作文佔重要地位。有人曾經打過比方,説命題作文是“戴着鐐銬跳舞”。意思是命題作文限制得過死,不利於同學們發揮習作個性。其實,我們只要把握命題作文的寫作規律,一樣可以寫得精彩。

下面我們以20xx年北京市會考作文題“開端”為例,談談怎樣寫好一篇命題作文。要想寫好“開端”這一作文題,應唱好“四步曲”。

第一步:精細審題。

一般情況下,審題應做到“瞻前顧後、一字不漏”,明確題目的範圍及重點,找準“題眼”。一旦破譯了命題作文的“題眼”,就等於找到了打開作文之門的鑰匙。“開端”這一作文題,題目本身就是題眼,且內容比較寬泛,我們可以採用“添加成分”的方法審題,以找到寫作的突破口。如“成功的背後必有一個苦澀的開端”等。

第二步:精深立意。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猶如文章的靈魂,必須正確、集中、深刻。寫“開端”,很多同學可能想到的是一句名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或“萬事開頭難”。這樣立意當然也未嘗不可,但難以脱俗。如果反向立意,寫“良好的開端未必是成功的一半”或“成功的背後,未必有一個苦澀的開端”,也許會使你的文章大放異彩。

第三步:精心選材。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永遠不會重複,你所經歷的生活和你獲得的生活體驗,應當是最有新意的寫作內容。在保證符合命題要求的前提下,要有意識地選擇寫作的最佳突破口,力爭用與眾不同的材料,寫出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歷和生活體驗,體現“開端”在成就一件事情中的影響。

第四步:精彩表達。

表達包括結構和語言兩個方面。確立了中心,選好了材料,就要考慮文章的謀篇佈局。本篇習作既可以採用橫式結構,寫幾個人有着同樣的“開端”,卻出現不同結果的思考,也可以採用縱式結構,寫自己對成長過程的反映。此外,還要精心錘鍊詞語,巧用修辭手法,力求讓文章語言“活”起來。

篇32:會考作文指導

審題指導

一、作文當從審題入手。同學們的作文“不能切題”、“內容淡薄”,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在讀題時沒有喚醒生活,沒有接通生活,萬般無奈之下,只得胡亂地堆積了一些文字。“審題”是作文“切題”的第一個環節,其實,在考場上,喚醒生活,讓作文與生活對接很重要。運用“三句訣”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這三句口訣是:把題目演繹成一個故事;用故事表達出一種思想;將思想藴涵於描寫之中。

首先,強調“把題目演繹成一個故事”

也就是隻寫“大範圍”中的“某一方面”,把大題目演繹成一個小角度(故事),從一人一事,一斑一點,一枝一葉,片言隻語落筆,大題小做,找一個自己有話可説、有思考有感悟的角度作為切入口,以細小的局部顯示宏大的整體。

第二,強調“用故事表達出一種思想”

文章既然是作者對生活的記錄和感受,那就應該明確地表達一種思想,這種思想就是文章的主旨,它適事的靈魂,主宰着故事的剪裁和行文的傾向。

第三,強調“通過描寫彰顯主題”

只是概括直白的空洞議論而缺乏具體生動的描寫的記敍文決不是好的記敍文。好的記敍文應該充滿着生動形象的描寫,栩栩如生並表達出生活的情韻和理趣。

記住:在考場作文這樣嚴酷的競爭中,寫生動的故事是極易使閲卷者“單調乏味”之中“眼睛一亮”的。“三句訣”的步驟是:根據題目,快速構思--想好“一個故事”--確立“一個主旨”--寫好“一組場面”--連綴成篇。

百字新事以及想法

1,百字新事

確切的説,這是一個代詞,它代替的不是“記事文”的定義,而是一種習慣。百字新事=呼吸,一個人只要在生活,事件就宂繞在他周圍,除非他不去尋找才會否認事件與空氣有相通之處。一個人只要在生活,就在呼吸,就不斷有素材如魚一樣撞到生活的網上來,我認為在金筆作文教學的始終,我們不應僅孜孜於讓學生了解百字新事的定義,即幾百字來説一件新鮮事,更應讓孩子形成一種習慣,最終形成這樣的一種觀點,我們的學員,但凡瞭解呼吸的重要,就應明白百字新事的必要。

這種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反覆敲打,暫從三個方面闡述心得。

1,每節課的提問如同在學海中幫學生把舵,如能貫徹四期,形成一種習慣無庸置疑。

2,個人認為第二節課即應上活動課,只要有情感,就有作文,就有百字新事,高密度的事件蒐集有助於學生打開思維,形成處處作文的意識,和隨手攫取作文素材的能力。

3,抓住與孩子交流的一切機會,用四個字錘打孩子的心靈,即“百字新事”,有人遲到、有人胡鬧、有人搞笑、有人進步,受表揚,老師都應明確指出,這就是百字新事,首先讓百字新事成為我們的口頭禪,而後成為孩子的口頭禪。

若貫徹始終的暗示與敲打百字新事的概念為作文之河的長度,同時我們應注重河的寬度,以免讓孩子的思路成為涓涓細流,這就要求教學尹始,老師的百字新事就應具備廣度和深度。所謂廣度,不外乎情理,情不外乎喜、怒、憂、懼、愛、憎、欲,理即道理,啟迪等。要求老師大浪淘沙,選擇優秀文章,真正給學生一種高山流水之感,絕非要給學生高山仰止之感,目的是給其一種思想上的高度,讓學生初步具備作文審美的能力,能審美方能愛美,追求美。

2,想法的重要性

作文要有意義和有意思,中心之於作文,相當於靈魂之於人,人無靈魂行屍走肉,文無中心虛谷空音。所謂中心思想,思想才是中心。作文等於做飯的比喻堪稱精闢,首先要有可寫之事,而後要有寫事之人,後者即為“想法”或“思想”,二者缺一不可。只要你能賦予事物思想,世間無不可寫之事,亦無不可寫之物。若能籍物借事言情明志,一人可寫,一木可寫,一草可寫,一塵埃亦可寫。若僅筆走龍蛇,而不能騫思羈緒,開國大典也無噱頭。

所以作文要有意義和有意思,不能理解成“百字新事”有意義和有意思,事本身斷無意思,我們只需讓孩子學會“想法”。此下兩例,釣魚一事被人寫到筆頭爛,若通篇記錄釣魚過程,再詳細也比不上錄象機,絕無再造文字的必要。重要的是讓孩子寫出想法。如有趣、無聊、令人哭笑不得等。若有想法,作文者如古賢借“事”之槓桿發力,真有翹起地球的可能,“想法”就是支點。如放屁,瞭然無趣,若能寫出自己的尷尬得意,豈非妙趣橫生之文?故古有寫窩頭賦者、石頭者、枯葉者、蟲豸者。籍近切之情,發幽古之思,事無鉅細,滄海與一粟同樣可寫。

有了米與人,接下來才是廚藝。有了事件,而後才有想法,有了想法,而後才有技巧,三者是遞接的關係,若前兩條還未條清理析就茫然傳授技巧,好比無米無人卻做黃粱美夢,天方夜譚,豈非屠龍之術?空巷前徒發軍令,高山擊鼓,聲聞千丈也是不通不通,何苦按圖索驥?米,人與廚藝;素材,想法與技巧,正如作文的三層小樓,後者必在前者的基礎之上,如果學生還未學會表達想法,則拿各種技巧來拔苗助長,實屬凌波微步,腳下不穩,時刻有落水的可能。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皮為想法,技法皆為皮毛。

語言訓練

語言是文章的載體,無論是文章的主題還是作者的情感,最終都要靠語言來完成表達。語言除了基本的要求準確、通順之外,其表現力和感染力也直接決定着文章的質量。作文要想獲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語言表達是必須的。那麼,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幾個應對策略。

語言豐富生動的方法

一、詞語擴展

1.清晨,陽光灑向我的居室,小鳥在歌唱。

清晨,明媚的陽光柔柔地灑向我的居室,輕盈的小鳥在樹梢上婉轉地歌唱。

2.夕陽的餘暉下,小草和着微風,門衞的那隻大白兔卧在草叢裏,望着那片天空。

夕陽的餘暉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風搖曳身姿,門衞的那隻圓滾滾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叢裏,痴痴地凝望那片塗了油彩的瑰麗的天空。

方法一:妙用動詞、形容詞,修飾語,疊字等。

二、短語、句子擴展法

1.太陽升起來了。

那圓圓的紅紅的太陽從天地相接處的筆直的地平線上緩緩地不慌不忙地升起來了。

2.我喜歡靜幽,總斜倚樹幹,思索友人的深情。

我喜歡紅彤彤的楓葉旋在風裏的靜幽,總在晚霞中斜倚樹幹,挾一片楓葉遮住眼睛,思索友人的脈脈深情。

方法二:運用想象寫出語言的韻味

三、修辭擴展法

1.我們九年級(5)班的孩子們瘋狂地迷戀上了作文,他們説那種感覺難以形容。

我們九年級(5)班的孩子們瘋狂地迷戀上了作文,他們説那種感覺就像孔雀迷戀自己的羽毛,飛蛾迷戀灼熱的火焰,水仙迷戀清澈的倒影。

2.以“尊重”為話題寫一段話。

尊重是一陣清爽的風,當你心煩意亂時,讓你感到輕鬆;尊重是一張親近的臉,當你靦腆歉疚時,讓你從容化解每一個陌生;尊重是一雙温暖的手,當你失落無助時,把你從泥沼中托起;尊重是一把自信的傘,在你風雨飄零中為你撐開,讓你穿過風雨之後見到彩虹……

方法四:運用修辭展示語言的魅力

四、詩詞擴展法

我向往幽閒,我喜歡純淨,我心儀靜謐……

我向往“採菊東籬下”的那種幽閒,我喜歡“清水出芙蓉”的那種純淨,我心儀“人跡板橋霜”的那種靜謐……

“1”是一個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撓的骨氣。於是我們從中學會了凜然正氣、英勇無畏、英雄氣概。《欣賞數字中的語文》

“1”是一個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撓的骨氣。於是,我們有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凜然正氣;有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英勇無畏;有了“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氣概。《欣賞數字中的語文》

方法五:靈活引用詩句、歌曲

3、如果你是邊塞大漠,我願飛奔在漫天黃沙裏;如果你是浩瀚長江,我願遨遊於猛浪湍漩中;如果你是深山叢林,我願跋涉在荊棘小道上。呵,語文,美麗如你,叫我愛不釋手。

如果你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大漠,我願飛奔在漫天黃沙裏;如果你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浩瀚長江,我願遨遊於猛浪湍漩中;如果你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山叢林,我願跋涉在荊棘小道上。呵,語文,美麗如你,叫我愛不釋手。

五、幽默風趣顯趣味

請看下面兩段文字

1.如有個同學寫父親為搞科研而用腦過度,出現了禿頂,他寫道:……頭髮禁不住長期的“營養不足”,都紛紛脱離“工作崗位”,“下海”了。最令人傷心的是連最後幾個“獨傲霜雪”的“忠誠者”也在這幾次行動中下了台。(小作者的借用語鮮活、俏皮,遠比直接描寫父親如何廢寢忘食,忘我工作強得多。)

2.“最後一排”是我們班的邊疆,地廣人稀,氣候惡劣。所以“好同學”避而遠之,“搗蛋鬼們”心嚮往之,我在還沒有弄清楚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人時。就坐在了“最後一排”。

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描述一次你考試的經歷。

精彩片段:

暑假前的一次考試,我“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名次是“飛流直下三千尺”。遙遠的嶺南啊,頓時成了我的“後花園”,可我卻沒有蘇東坡的豪放灑脱,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的妙句。當老師宣佈這消息時,頓時有一種“世界末日來臨”的感覺,兩眼昏花,頭暈耳鳴,真的快要支撐不住了。

温馨提示:使用借用語要適宜,要帶引號。

描寫

描寫是一般敍述文體常用的表現方法,是寫作的一種基本手段。那麼,什麼是描寫呢,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貌、情態,生動、具體地描繪出來。

寫作人物描寫靜動態描寫寫文章,只有通過描寫,才能做到“繪聲繪色”“栩栩如生”。這是因為作者通過具體的、形象化的語言寫人、狀物,使人有親臨其境的感覺。下面,我就談一下有關描寫的內容。

一、細描與白描

1.細描。細描是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進行濃筆塗抹,細描是文章的血肉。可以説,沒有精湛的細描,就不會有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也就沒有文章的真實感。大文豪魯迅説過,描寫人物最好寫他的眼睛。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寫父親買桔子時的情景就採用了細描。“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正是這個細描,寫出了父親的艱辛,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魯迅在《孔乙己》中描寫孔乙己先前買酒時,付錢時得意洋洋地“排”出九文大錢,而到後來卻“摸”。這些細描,活脱脱地刻畫了一個受封建科舉制毒害之深而又迂腐窮酸的舊知識分子形象。

2.白描。白描是以質樸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徵,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寫法。比如,《孔乙己》中“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着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這裏

未加任何誇張、渲染,可是一個飽受欺凌的舊知識份子孔乙己的形象卻鮮活地站在了讀者面前。

二、人物描寫

刻畫人物形象,離不開對人物的描寫。常用的有側面描寫和正面描寫。側面描寫通常用烘托人物的描寫方法。如漢樂府名篇《陌上桑》,“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脱帽著?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這種襯托,描寫出羅敷無與倫比的驚人之美,給人以無盡的回味和想象。

正面進行人物描寫的方法有:

(1)外貌描寫,也叫肖像描寫。就是對人物的外貌特徵(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等)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外貌描寫的要求是:抓住特徵,繪形傳神、刻畫性格,顯示靈魂。

(2)心理描寫,即以語言文字對人物的內心世界、個性特徵進行的描寫。

(3)行動描寫,即通過語言文字表現人物自身在矛盾鬥爭中的行動,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精神面貌的描寫。

(4)語言描寫。精美的語言,優美的語言能使文章增色許多。那麼,怎樣描寫語言,運用語言呢,首先,引用風趣的語言。幽默風趣的語言,是作文升格的一大訣竅。合理而巧妙地運用風趣語言,能夠化生硬為生動,變平常為非常。幽默的語言如夏天的涼風能使人清爽;幽默的語言是山間的清泉,令人心曠神怡;幽默的語言可以打開塵封的記憶,使人敞開心扉,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如比擬句,“他的學問多得擠掉了頭髮”。調侃式的,一位老師説:“如果坐在後面説話的同學都能像前面玩手機的同學那樣安靜的話,就不會影響中間睡覺的同學了”。這樣的語言都能給文章增添色彩。再比如,這樣的打油詩:“作業幾時無,把筆問青天,不知北京時間,現在是幾點,我欲上牀睡覺,又恐明日挨訓,惡語似毒箭。無限淒涼情,真想離人間。手發酸,身乏力,腦灌鉛,不敢有恨,此身不知在何處。爹是望子成龍,娘是盼女成鳳,此事古難全。但願天開眼,與作業再見”。這首反映課業負擔繁重的打油詩,

幽默中透着一股辛酸,令人耳目一新。其次,運用一些修辭方法。修辭能使語言優美,還能突出主旨,優化結構。比如,“我們用心靈呼喚友誼,讓友誼變成清晨你窗前一縷温暖的陽光,讓友誼成為小鳥的清啼,在你耳畔吟唱,讓友誼成為你寒冷時身邊紅紅的火爐,讓友誼變成烈日下你頭頂的一片綠蔭”。這段排比、比喻句,盡情嘔歌了友誼。四個句子條理通暢,富於變化、生動活潑,增添了氣勢。再比如,朱自清《春》中的第四段:“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帶着甜味兒,閉上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還眨呀眨的”。這段文字靈活運用了排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很優美,讀這樣的語言真是一種美的享受。再次,引用名言、警句、詩詞、歌賦。名言、警句、詩詞、歌賦,既能增強表達效果,又能展示文化底藴和語文素養。比如,“荷花映日的六月,我彷徨於河邊。我不願沉迷於李清照'冷冷清清'的淒涼,也不願感歎'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滄桑,更不願'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淚流滿面”“"這段文字優美,但不雕琢,句式靈活多樣,讀來琅琅上口,聽來流暢悦耳。再比如,”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地輕輕來“。吟詠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輕輕地掀開了文學神祕的面紗。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放,李商隱”留得殘荷聽雨聲“的低沉,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曠達”“"這段文字引用這些名人詩句,不僅使文章語言優美,增強了表達效果,也展示了自己的才華。

三、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

靜態描寫,是指平面地靜止地對人物或景物進行描寫。比如,”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段文字優美,描繪出”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動態描寫是指以動來寫靜,或用修辭手法

對事物進行描寫。比如,”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奔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這段動態描寫,淋漓盡致,彷彿讀者看到了錢塘江的壯觀景象。

四、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與之發生直接關係的那種外界條件――社會和自然的描寫。可分為兩類:

1.自然環境描寫,又稱景物描寫。如前文”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中的那兩段文字。

2.社會環境描寫。從狹義上説,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而廣義上説,是指一定的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人際關係的總和。比如,寫一個學生,就要聯繫到學校、家庭以及社會。魯迅《孔乙己》中,”中秋之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既是自然環境描寫,又是社會環境描寫,預示着孔乙己將要來臨的命運。

描寫是一種”形神兼備“的表述方法,把客觀對象寫的有聲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身臨其境,如聞其聲的感覺。學好描寫這種方法,也會為今後的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題記式開頭

以題記式開頭就是在開頭部分先寫一小段文字作為題記。

這些文字可以是對文章的總結,可以是引子,可以是感觸等形式。這樣能增強文章的色彩,起到開頭點題,吸引讀者的作用。

如《語文從我身邊輕輕走過》的開頭:”輕輕地,你--語文,從我身邊走過,留下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時常繞在我身邊,鼓勵我,激勵我,陶冶我。

--題記再如《非同尋常--我是一道風景》的開頭:“我不願生活得像個問號,東張西望找不到自己的跑道,現在我正為夢想起速奔跑------總感覺,我非同尋常。--題記這兩篇文章的開頭都是用帶有統領全文的題記作為開頭,上來就把讀者引入自己所創設的感情基調之中,起到先聲奪人的效用。

篇33:會考作文指導

會考作文指導1:

作文開頭要搶眼

最常見的開頭方法是——開門見山,直接入題。像敍事的文章開頭就點明事情的起因,或是直接説明文章所要敍述的事件,讓人一目瞭然。

第2種開頭方式是——設置疑問,引人入勝,這種開頭方式,往往在第一段就提出疑問,巧設懸念,或把事情的結果交代在先,使讀者產生急欲讀下去的願望。

還有一種敍事的開頭方法是——描摹景物,渲染氣氛。這種文章的開頭方法是從寫景、寫物入手,以此來烘托氣氛、突出中心。

總之,敍事文章開頭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我們要遵循如下原則:要緊扣中心,突出主題,不能起筆太遠,讓人讀了不知所云;要新穎活潑,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不能陳詞濫調,生搬硬套;要有真情實感,不能空洞抒情,無病呻吟。

會考作文指導2:

會考前怎樣複習作文

1、大面積地進行寫作訓練。作文的提高,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是自己寫出來的。我國著名作家巴金説:”只有寫,才會寫。“美國作家海明威説:”你越寫,越懂得寫作,這是學寫作唯一的辦法。"所以,平時學習中我們要大量地寫,尤其是九年級下學期。這個時期基本進入會考總複習結段,每週應堅持兩次作文訓練。要廣泛涉獵各種內容、各種形式、各種文體的寫作訓練。從寫作內容看,要涉及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自我生活、想象生活、景物描寫等各個方在;從寫作形式看,要照顧到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自擬題作文,給材料作文等各種形式,還要照顧到擴寫、縮寫、改寫、續寫等各種特殊形式;從文體角度看,以記敍文訓練為主,但要兼顧議論文、説明文、應用文的訓練。

2、整理自己寫過的作文。把自己三年來,尤其是九年級下學期集中訓練時的作文收集起來,改寫其中不成功的部分,然後隨時讀讀自己的作文,這樣就為會考積累了第一手資料,使考試時頭腦不空。

3、借鑑同齡人的佳作。初學寫作,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模仿現象。會考前讀讀同班或同年級同學的好作文,讀讀作文選中同齡人的佳作,對自己既有激勵作用,又有示範作用,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會考作文指導3:

經典結尾

一、豹尾方法

(一)自然收束式。

不論哪種文體的文章,在內容表達完結之後,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設計含意深刻的哲理語句,不去雕琢豐富的象徵形體,這樣的結尾是最常用的。它可避免畫蛇添足、無病呻吟的毛病,顯得乾淨利落。考場作文氣氛緊張,競爭激烈,不可能過多地講究什麼“式”,什麼“法”,只要富於激情,揮灑自如,寫在哪裏就是哪裏,能充分地表情達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講究“自然”並不意味着隨心所欲,馬虎草率,而是順着文思的發展自然趨勢結束全文。在所學的課文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在此不加贅述。

(二)首尾呼應式。

結尾與開頭要遙相呼應,寫出既呼應開頭,又不簡單重複的語句,這種結尾方式使文章結構緊湊,完整嚴謹,是各類文章極常見的收束方法。如《把夢想帶給花季》:

(首)都説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都説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夢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遠記住先哲的那句良訓: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技巧分析:在上例中,小作者運用首尾呼應的方式,以優美的詩一般的語言凸現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夢想的花季。

三、卒章顯志式。

古人寫文章,講究卒章顯志,意即在文章收尾時顯現作者的立意。所以這種結尾方法又叫“畫龍點睛式”。《愛蓮説》一文用了大部分篇幅描寫蓮生長的環境、端莊的姿態,作者的目的是什麼呢?讀到文章結尾才明白,原來作者是借讚美蓮花來歌頌君子的堅貞氣節,批評追名逐利的惡濁世風。率章顯志的寫法在這裏用得可謂恰到好處。

技巧分析:看別人的文章結尾,水到渠成自然極了,可是我們一動筆,卻不是那回事,原因在哪兒呢?這主要因為我們對所寫的內容還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把握材料的內涵,在結尾時往往下筆不得要領,偏離中心,所以卒章顯志一定要明確文章中材料所要表達的主旨。

四、名言警句式。

用名言、警句、詩句收尾,着意於引申文章,揭示某種人生的真諦。它往往出現在散文、記敍文、雜文的結尾,用三言兩語表述出含義深刻、耐人尋味的哲理性或警策性內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讀者心中,起到“言已盡,意無窮”的效果。請看下例:

明日歌中説:“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創造出美好的明天。(《創造美好的明天》)

技巧分析:古今中外,名言佳句俯拾即是,作文結尾之時,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許多。

五、抒情議論式。

用抒情議論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夠表達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讀者情感的波瀾,引起讀者的共鳴,有着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種結尾方式主要用於寫人記事的記敍文中,也可用於説明文、議論文的寫作。如《花樣年華》的結尾寫道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麗的,它貫穿於奮鬥與拼搏的歷程中。願天下的人們都能讓自己的青春綻放出花一樣的馨香!

技巧分析:這段文字語言優美,意味雋永,讀來如飲甘醇! 抒情議論式結尾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以採取這種方式結尾比較自由。好的“抒情議論”式結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給讀者以真實感、充足感。

六、餘味無窮式

最受人們稱道的是耐人尋味式的結尾,言已盡而意無窮,讓人讀後掩卷遐思,念念不忘,而且令人常讀常新。結尾之處留白,讓讀者自由馳騁,縱橫想像,讀者可以適當補白,續寫,這樣的思維閲讀會有令人驚奇的收穫和非同尋常的深刻體驗。如馮驥才的《珍珠鳥》:

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技巧分析:韻味悠長的結尾除了妙手偶得之處,絕大部分都是作者對生活有了獨特的感情後,再加以精心提煉形成的結晶。

會考作文指導4:

經典結尾6例

1. 我自己感覺到自己長大了。

長大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四時變幻的風景。我不想為摘一隻青蘋果,而擔擱去欣賞一路旖旎的風光。

此刻,老師的那句話又響在了我的耳邊,人生是匯入大海的,不能因一時的浪漫而滯後在池塘裏……(《長大》)

2. 每一滴水都折射出一個多彩的世界,每一雙眼睛都嵌進一個多彩的世界,每一條泛着清麗的旋律的小溪都閃爍着美的光輝。不要空歎人世的無奈,且用美麗的心情來看待人世的繁華多彩,細細品味那無處不在的美吧!(《無處不在的美》)

3.經過不斷地努力,終於,我的成績不斷上升,在班隊選舉會上,由於老師和同學們的器重擁護,我擔任了班長一職,這是多少汗水和辛勞澆灌而成的榮譽呀!隨着同學們的掌聲雷動,我的眼眶漸漸濕潤了。長久以來,我的嘴裏銜着一枚青橄欖,酸酸的,澀澀的,終於,我學到了隱藏在其中的絲絲甘甜。回家後,我立即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她。她點了點頭,莞爾地笑了,我要感激她,是她教會發了什麼叫奮鬥,什麼叫成功,我也真正瞭解了什麼叫真正的朋友。

流光裏,紅了櫻桃,綠了芭焦,我們笑得燦爛。因為我們知道,彼此生命的某一 篇章中,正有一個美麗的青春亮點在不停閃爍……(《走過雨季》)

4.看到這感人的話語,我的心早已被這真誠的祝願所打動。打開另一個禮品盒,竟是我夢寐以求的一串風鈴:小巧、精緻。不愧是我的朋友,連我最想要的東西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回想起來,這些真誠的鼓勵、真誠的批評、真誠的祝福曾陪伴我度過了多少失敗後的夜晚,又陪伴我迎來了多少個成功的黎明。

擁有真誠,世界將多一分希望!

擁有真誠,生活將多一分色彩!

擁有真誠,人間將多一分温馨!(《擁有真誠》)

5.雨還在下,沖洗乾淨了玻璃窗,一切都那麼明亮;天很高很藍,空氣很新鮮,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頓時精神抖擻。看着在圓池裏的人,我放聲大笑,撕毀了圓的束縛,我就是一個完整的我。

雨過天晴,我甩了甩頭上的水珠,幸福地笑了!(《半個我》)

6. 又過了幾天,母親在確信兒子已經走後,再次走進兒子的房間。抽屜上的鎖還在,但卻沒有鎖上。母親屏住呼吸,用略微顫抖的手打開了抽屜——裏面什麼都沒有,一片空白,連一張小紙條也沒留下。

母親的心頓時如同抽屜一樣變的空蕩蕩的。(《心靈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