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作文寫作指導【精彩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4W

國中作文寫作指導【精彩多篇】

會考作文指導 篇一

一、化抽象為形象

請比較下面兩個句子:

1、繁忙的工作之後,女孩開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之後,女孩喜歡一個人爬上頂樓,面對家的方向,去讀雁陣、夕陽。(顏文靜《尋人啟事》)

兩句話雖然都表達“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後一句是通過女孩“一個人爬上頂樓,面對家的方向,去讀雁陣、夕陽”的意象,藴蓄思念縈懷、感傷別離的孤獨感、淒涼感的,很容易使人想起“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之類的詩句,所以給人的印象特別深。

再如,一位同學在寫小提琴演奏的藝術效果時,説“琴聲吸引了許多路人駐足傾聽”。這句話沒有寫出小提琴的演奏內容和旋律之美,也沒有寫出聽眾的沉醉之態,體現不出小提琴演奏的藝術效果,顯得枯燥無味,缺乏應有的藝術美感。不妨改寫為:“優美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輕輕地飄出小樓的窗口,穿過蒙蒙細雨,散落在林間的小路上。許多行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腳步,聽得如痴如醉。”

二、化靜態為動態

萊辛在《拉奧孔》中説,動態之美是一縱即逝卻令人百看不厭的美,比一般的美能產生更強烈的效果。正因為如此,對那些靜態的事物,我們要善於“化靜為動”,使之富有生氣,充滿活力。例如孔孚的《千佛山龍泉洞某佛前即景》,是這樣描寫佛像和綠苔的:

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腳趾,他微笑着,聽苔躍上雙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頭……

佛本是靜態的,就是生長着的苔在我們看到的一剎那也是靜止的,作者卻用“微笑、看、聽”“爬、躍、侵”等動詞,使佛和綠苔動態化了,彷彿有了生命似的。山水名勝,多為靜物,靜則無勢,無勢則不能動人,所以,要善於讓靜物動起來,讓無生命的東西活起來。

三、繪形繪聲繪色

所謂“繪形繪聲繪色”,就是把自然界的聲響、物體的形狀與色彩等具體地描寫出來,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陀斯妥耶夫斯基舉過一個例子,他説“有個小銀圓落在地上”,這個句子不夠好,應該寫成“有個小銀圓,從桌上滾了下來,在地上丁丁鐺鐺地跳着”(轉引自秦牧《語林採英》)。這樣一來,就有聲有色了。

四、幽默俏皮活潑

表達過於嚴肅,不免給人沉重感、壓抑感,來一點幽默,講一點俏皮話,能使形象生動,活潑有趣。請看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跟時代一起改變》收尾部分:

我們並不一定要追趕潮流,完全可以做自己;並不需要一味地學着人家的樣兒,完全可以做更“高級”的事。

改變自己,使自己有高尚的品行,而不是隻知“忙”。

改變自己,使自己有愛國的情操,而不是“愛大米”。

改變自己,使自己有出色的修養,而不是隻看搞笑和言情。

改變自己,讓自己有鶴立雞羣的素質,如今個性也是潮流,像這種特點,無疑是最“in”的。

周圍的一切,正在對我們的成長形成影響,而它們常常是負面甚至頹廢的,真是“一點技術含量也沒有”。但只要改變自己,我們一樣可以擁有過人的氣質。否則,“後果很嚴重”。

作者嫻熟地運用雜文筆法,寫得亦莊亦諧,輕鬆自如,使具有了特殊的情調,讀之令人忍俊不禁。

五、善用修辭手法

根據表達的需要,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等修辭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強的表達效果。請看數例:

1、蜘蛛也惜春歸去,網住殘紅不放飛。

以“殘紅”代落花,鮮明生動;用擬人手法,生動地表達出惜春之情。

2、水清魚讀月;山靜鳥談天。

用對偶,有音樂之美;用擬人,不僅表現出環境的優美、幽靜,而且渲染了一種讓人心曠神怡的濃郁的書卷氣。

3、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裏頭養着兩丸黑水銀……(劉鶚《老殘遊記》)

用博喻刻畫白妞的眼睛:“秋水”見其清澈純淨,“寒星”見其晶瑩明亮,“寶珠”見其圓潤光澤,“水銀”見其黑白分明、水靈生動。這雙眼睛真是顧盼傳情,美麗動人。

4、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鬆聲,水際聽欸乃聲,方不虛此生耳。(張潮《幽夢影》)

運用排比,列舉一連串悦耳之聲,令人浮想聯翩,心旌搖盪。

六、注意句式變化

整句和散句、長句和短句靈活搭配,交替使用,語言就會變化多姿,產生特殊的美感。比如20xx年浙江卷滿分作文《且息且行》中的一段話:

有的人征服了高峯,又舉目遙望更險峻的山崖;探得了魂寶,又躍躍於另一次奇異的冒險;策馬路過梅園,卻一心想着直奔邊關,戍國殺敵。

這樣的人不是痴頑,而是執著,他們在奔波里衝擊生命的極限,在征服裏體驗生命的快樂,在“無所息”裏實現自己的終極意義……最偉大的戰士,都渴望戰死沙場,在死神帶來的永恆憩息面前,他們粲然微笑,死得其所。

有的人,駕一葉之扁舟,凌萬物之茫然,卻不想到達任何彼岸,只是徜徉自得,聽風飲露。他們秉燭夜遊,訪仙探鬼,只是感慨於歲月如寄,而風光無限,不得遍賞。這樣的人,不是放縱頹靡,而是瀟灑自如,他們在漫遊裏賞玩生命的細節,在駐足遐觀中紀念流逝的時間,在誠摯的詩篇裏謳歌造化的神秀……昇仙的道人,不問紅塵俗世,只在靜坐修行中獲得人格的圓滿,生命的休憩。

這幾段文字風格典雅,詞語豐富,使用了許多成語、典故;從句式的角度看,以整句為主,兼用散文的章法,注重整散、對稱與呼應,形成了一種整散結合的美。

七、引用化用名句

閲讀面廣、知識面寬、文化底藴豐厚的同學,在符合題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例如20xx年福建卷《月圓是畫,月缺是詩》一文中寫道:

秋雨先生曾説過,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裏,生命被鑄上妖冶的印記。此時此刻,所謂生命的空白,或許就是一種“花開花落兩由之”的淡泊心境吧。有哲人云:聖者,常人肯安心者矣。有時候,生命需要隱匿,心靈需要蜇居。在蜇居之中,為未來做準備,就是在蓄勢,蓄水以後開了匣放水,便可以灌溉大地。

為生命留一點空白,我安靜地想着。永恆是一種從容的心境,告別忙碌的生活,淡而處之。生活的滋味,無非在於詩、酒、哲學、愛情。在空白的縫隙中,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終於成一無用之人,生活卻因此平添了幾分色彩。宛若一隱士,把酒黃昏後,看太陽從東而西,靜觀風起雲湧,詩意地棲居。在我心裏,唯有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好比一塊空白的印章,為生命烙下閒適的情操;擁有了閒適,才讓我覺得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記得海德格爾曾説過,生命充滿了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於這塊土地上。要感謝海德格爾,這位精神的探索者,為我的心裏留下了一隅空白。讓我在心煩意亂之際,能夠冷靜地思考,吟上一句“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讓我在忙碌中,能夠偷得浮生半日閒,欣賞一段“他年傍得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的還魂愛情。如五柳先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如東坡先生,“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如守着瓦爾登湖的梭羅,如遙望乞力馬紮羅之雪的海明威……他們都是詩人,在屬於自己的空白天地中,詩意地棲居。

這位考生旁徵博引,擷英掇華:從餘秋雨的名言,到海德格爾的精神;從魯迅的詩歌《悼楊銓》,到莊子的語錄;從《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吟詠,到五柳先生的理想展望,再到東坡先生的赤壁放歌;從守着瓦爾登湖的梭羅,到遙望乞力馬紮羅之雪的海明威……其視野之廣闊、材料之豐贍、信息之密集、語言之精美,令人歎服。

會考作文指導 篇二

一、素材

言語類

(一)名人名言

1、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2、人有拂鬱,先用一忍字,後用一忘字,便是調和氣湯。——陶覺

3、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着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國小生。——陶行知

4、慷慨,尤其是還有謙虛,就會使人贏得好感。——歌德

5、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馬南

6、沒有經過琢磨的鑽石是沒有人喜歡的,這種鑽石戴了也沒有好處。但是一旦經過琢磨,加以鑲嵌之後,他們便生出光彩來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他們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洛克

7、在風度上和在各種事情上一樣,唯一不衰老的東西,是心地。心地善良的人單純樸實。——巴爾扎克

8、一個人要幫助弱者,應當自己成為強者,而不是和他們一樣變成弱者。對於他們已經做了壞事,不防寬大為懷,如果你願意。對於他們將做未做的壞事可決不能放鬆。——羅曼?羅蘭

9、謙遜是美德的色彩。——提奧格尼斯

10、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説話的時候,有了機會,方才可以謙遜地把問題提出,向人學習。—約翰?洛克

11、我所遇見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師,因為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東西。——愛默生

1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3、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1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15、我們不要把眼睛生在頭頂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腳踏壞了我們想得之於天上的東西。——馮雪峯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17、不要對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謹慎而堅定。——德謨克里特

(二)凡人俗語

18、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

19、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20、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21、欣賞是一種脱俗的境界,一種健康的心態。

22、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23、請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説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24、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説,不要急着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26、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25、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27、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準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28、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29、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寬容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恆的至理。

30、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31、説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32、太過於欣賞自己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33、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己,我有什麼對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個人的道德、學問和修持的力量,來使人受益,就等於欠了一份債。

34、一般人在遇到對方的權勢大,財富大,氣力大,在無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這算什麼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負了你,對不住你,但他什麼都不及你,你有足夠的力量對付他,而你卻能容忍他,認為他的本性和我一樣,只是一時糊塗,或在惡劣的環境中受到薰染罷了,你不必與他計較,能在這樣的情況及心境之下容忍那才是真正的忍耐。

事例類

經典實例

季羨林自評

我國當代文化名人季羨林先生成就斐然,一位學者卻在某報上公開説他“自封大師”。季老的夫人和許多瞭解他的人都很氣憤。季老卻毫無怨言,還出來開導大家。他説:“人家説得對,我本來就不是什麼大師。只不過我運氣好,好事都往我這兒流。我就兩條,愛國和勤奮。我總覺得自己不行,我是樣樣通,樣樣鬆。”又講,“人家説得對的是鼓勵,説得不對是鞭策,都要感謝,都值得思考……”

[點撥]季羨林先生可以這樣淡然的對待別人的看法,可見他的嚴於律己和他心胸的寬闊。

[適用話題]此素材可以運用到“理解”“寬容”的話題中。

讚美

一個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在家拉個不停,家裏人不堪這種“鋸牀腿”的干擾,每每向小姑娘求饒,女孩一氣之下跑到一處幽靜的樹林,獨自奏完一曲。突然聽到一位老婦的讚許聲。老人繼而説:“我的耳朵聾了,什麼也聽不見,只是感覺你拉得不錯!”於是,女孩每天清晨來這裏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連聲讚許:“謝謝,拉得真不錯 !”終於,有一天,女孩的家人發現,女孩拉琴早已不是“鋸牀腿”了,驚奇地問她有什麼名師指點。這時,女孩才知道,樹林中那位老婦人是著名的器樂教授,而她的耳朵竟從未聾過!

[點撥]小女孩拉小提琴的進步,是緣於老人家的讚許。可以説讚揚的力量是巨大的,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老師和家長還是應該多表揚。

[適用話題]此素材適合“欣賞”“賞識”等話題。

一次喝彩,改變了他的一生

美國醫學博士愛潑斯坦,是紐約大學醫療中心兒童神經外科主任,世界上第一流的腦外科權威之一。他首創了不少高難度的外科手術——包括切除脊柱和腦血上的腫瘤。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樣的一位卓有成就者,在校求學時,卻曾是一個有着嚴重學習智障的學生。

愛潑斯坦博士在他的回憶錄《我曾是智障者》一文中,講述了自己求學的經歷。他最不能忘懷的是他上國小五年級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名叫默菲的老師。由於生理原因,愛潑斯坦遭遇了嚴重的學習障礙,儘管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仍不斷遭受挫折和失敗。他自認為比別人“笨”,就退卻消沉,並開始裝病逃學。默菲老師沒有因他“笨”而輕視他,相反,滿腔熱情地鼓勵他。有一天課後,老師把愛潑斯坦叫到一邊,將他的一張考卷遞給他那上面的答案都錯了。“我知道你懂這些題目,我們為什麼不再來一次呢?”老師挨個考問試題讓愛潑斯坦回答。愛潑斯坦每答完一道題,老師都微笑着説:“答得對!你很聰明,我知道你其實懂這些題目,我相信你的成績會好起來的。”他一邊説一邊把每個題目打上對勾。

默菲老師在愛潑斯坦的成長中起了多大的作用,我們無法估量。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換一個老師,只知道指責愛潑斯坦不努力,或者乾脆把他視為差生,斥為“蠢笨”,也許,未來的醫學奇才就夭折在他的手裏了。正是默菲老師的讚揚和鼓勵,激發了愛潑斯坦的信心,他才告別絕望,倔強地與命運抗爭,不再認輸,不再懈怠,終於完成了正常人也不容易完成的學業,成為醫學博士。

“你很聰明,我知道你懂這些題目”,一句喝彩的話,揚起了一位少年的奮進之帆。喝彩能驅除消沉者心靈的陰影,使他們看到生活的美麗,看到希望的絢爛;喝彩能消融自卑者心靈的霧障,使他們信心百倍,勇氣大增。一次小小的喝彩,甚至改變人的一生!

黑格爾在《生活的哲學》裏講述了這樣的一則故事:一個被執行死刑的青年在赴刑場時,圍觀的人羣中有個老太太突然冒出了一句:“看,他的金色的頭髮多麼漂亮迷人啊!”那個即將告別人世的青年聞聽此言,朝着老人站的方向深深鞠了一個躬,含着淚大聲地説:“如果周圍多一些這樣的人,我也許不會有今天。”青年死刑犯的話讓人深思。一個人老是生活在別人的指責、輕視甚至鄙視裏,往往要麼心靈泯滅自甘平庸;要麼心靈變態仇視他人和社會!而富有愛心的人飽含善意的喝彩,則能引導人走上人生的正途。

也許就是你的一個小小的喝彩,世界就多了一份亮麗! [點撥]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所以,要以欣賞的眼光善待你身邊的人和事,一個善意的讚賞,可能對他人產生極大的動力。“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多一些喝彩,少一些指責和訓斥,也許就使他的人生更精彩! [適用話題]此類素材適合“欣賞”“賞識”等話題,可直接引用。在“困難、失意”等話題下,可以作為榜樣或動力進行引用,調動讀者閲讀興趣。

會考作文指導 篇三

1、重點分析“題眼”。命題作文文題中一般都有關鍵詞,這些詞就是所謂的“題眼”。把握住題眼,也就抓住了要突出的重點,瞭解了寫作要避免的誤區。尤其要注意題目中的修飾詞語、限制詞語和補充詞語,因為這些詞語對寫作範圍起着約束限制的作用,是特殊要求的標誌。如2008年山東濟南會考作文題《偶然的發現》、江蘇鹽城會考作文題《温暖的時刻》中的修飾詞“偶然”和“温暖”就是應深入挖掘的字眼。再如《一次不尋常的考試》中的“不尋常”和《最舒心的時候》中的“舒心”亦是應濃墨重彩的內容。

在不同的短語中,題眼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着的。

如果是偏正結構,題眼一般是修飾語。外於中心詞位置上的詞,直接規定寫作內容與角度,而修飾成分的詞語則往往影響選材。如2006年北京題《北京的色彩》,作文題中已經列舉了一些,如天壇、故宮、天安門、衚衕、長城等,你可以從這些符號中任選其一來寫,也可以另外選擇,但不管怎樣,你必須選取北京的有代表性的建築與事物來寫。

如果是動賓結構,題眼一般是前面的動詞。如2005年天津題《留給明天》,題眼就在“留給”上。圍繞“留給”,首先應明確“明天”一詞指的是“未來”,而“留給”的可以是具體的東西,也可是抽象的精神。由於“留給明天”主語、賓語的空缺,給了我們很大的聯想、想像空間。①從“誰”留給明天的層面思考:可以是“我”要留給明天什麼(可藉此對自己的未來表態,回答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麼),可以是我們這一代人要留給明天什麼,也可以是歷史上某位名人已留給明天什麼。②從到底該留“什麼”給明天的層面思考:“把口碑留給明天”、“把色彩留給明天”、“把記憶留給明天”、“把微笑留給明天”、“把遺憾留給過去,把夢想留給明天”、“把青山綠水留給明天的子孫後代”……

如果是主謂結構,題眼一般是謂語,如《知足常樂》,題眼應在謂語“常樂”上。“常樂”的“樂”前還有一個修飾語“常”,這也是審題時不能忽視的。可以敍述自己或他人因知足而總是快樂的經歷、感受,或者論述知足為什麼總是快樂的道理。

如果是並列結構,在多數情況下,關鍵是找出並列詞語之間的相互關係。如《索取與貢獻》,重點是讓我們闡述人生的意義在於貢獻而不是索取,決不能單純地議論什麼是“索取”,什麼是“貢獻”。再如,《勤奮和成功》是因果關係,《知識與能力》是相關關係,《歡樂與痛苦》是相反關係,《自尊與自強》是遞進關係等等,只在在審題之意時抓住了這種關係及轉化,就是切合了題意。

2、審準範圍

有時題目對時間、空間、寫人、記事,數量、景物,或説明,或抒情等都有明確的範圍,弄錯或弄不準,都會使作文失分。有些作文題目有多個詞組成,各詞之間有較嚴密的邏輯關係,審題時要注意時間關係,空間關係,有些什麼意義的詞限定了它的範圍,只有審準了題目的範圍,才能做到些準確,不濫寫,不漏寫。

例如: 我在會考的前一天 在迎接會考的日子裏

我的九年級生活 我們的青春歲月

因此,要引導學生反覆推敲,確切掌握。例如《暑假生活二三事》,這個題目明確規定了時間:暑假;內容:記事;數量:二三事。至於空間這個題目沒有規定,只要是發生暑假生活中的事情,不論在學校、家庭或社會,都可以寫。又如《我在新學期裏》,這個題目要求從“新學期裏”選材,寫出自己的親身經歷或進步。還如《當我走進考場的時候》這個題目,時間範圍很小,只能寫“走進考場”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如果從領到准考證時寫起到發通知書時止,顯然超過了題目所要求的時間範圍。“ 家鄉變了” ,應有一個時間對比。 “我生活在温暖的班集體”,所寫的空間就限於“集體”生活,而不是個體的生活。

3、注意副詞隱含的信息與要求。“最”“也”“還”“再”“更”“其實”等副詞出現在題目中,都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而往往是考生極易誤入的陷阱。如《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規定了你筆下作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個;《這也是課堂》中的“也”就規定了你所寫的內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節課;《其實並不是這樣》中的“其實”很重要,應寫出“誤認為是‘這樣’”——“意識到不是‘這樣’”的過程,如果缺少這層轉換,就會偏題。

4、要完全理解比喻意義。這類比喻性題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設計的提示語,考生審題時需認真閲讀這些提示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確定與這一比喻義匹配的本體,寫作時方能做到緊扣題目。

有些命題比較具體實在,我們需要化實為虛,抽象概括;有些命題比較抽象,我們需要化虛為實,找到抓手;還有些命題可能虛實兼備,我們則需要虛實結合。

例如,2006年遼寧地區作文題《肩膀》:“肩膀”既可以實指,也可以虛指,屬於虛實兼備的形式。實指時,我們可以通過“添加語素”的辦法來確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語,如“父親的肩膀”,寫一曲親情的頌歌。如果“肩膀”虛指,則要理清它虛的內涵。比如:①依靠;②承擔責任(“身肩重任”“鐵肩擔道義,妙手著”);③團結協作(“並肩作戰”);④基礎(英國科學家牛頓説過“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再如,2006年上海作文題目《我想握住你的手》:命題中的“你”既可以實指,也可以虛指。實指時,“你”就必須是一個具體的、身邊的事物或人物,如“父親”“同桌”“友人”等,來抒寫動人心魄的親情、友情乃至書寫美好純真的愛情等。虛指時,“你”就應該是一個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時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由虛處着墨,寫想與某位歷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學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話傳説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節約”的手、“誠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5、把握文字較長或句式複雜的題目的內在關係。這類題目往往有着因果、條件等內在聯繫,審題時必須辨別清楚。如《我擁有,我快樂》,“擁有”是“快樂”的前提和原因,“快樂”是“擁有”後產生的一種心理情感反應,兩者緊密聯繫,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這一點,因果意識不強,下筆時只寫“擁有”,不見“快樂”,缺少必要的抒情議論;有的則只見“快樂”,少見“擁有”,缺少作為“快樂”支撐的敍述和描寫。

6、從題目中審出詳略安排方面的要求。如2008年浙江温州會考作文題《下雨天,真好》,這是一道情景類命題作文,考生要在行文中創設“下雨天”這樣的情景,而題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關鍵,應詳寫。可是有些考生的記敍文中,用大半篇幅寫“雨”或“下雨的情景”,寫“好”一帶而過,只是在最後用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於沒有具體內容支撐,“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樓閣,如此安排詳略顯然偏離題目要求。

【半命題作文】:“自由”不等於“隨意”

寫好半命題作文的第一步在於補充完整一個恰當的題目。考生對題目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選擇權,考生自主發揮、自由馳騁的空間相當大。但這種對補題的自主發揮、自由馳騁決不等於“隨意而為”。由於思維閉塞、缺乏創新,很多人按照同樣的思路去補題,造成“千人一面”的雷同現象。或擬題過大,難以下筆,只能泛泛而談,要寫深寫透很難,更不易寫出真情實感。甚至有的脱離文題,我行我素,造成嚴重失分。

那麼,如何避免這種“隨意”的現象呢?

1、補題,要細察“隱信息”。補題千萬不可倉促草率,要反覆斟酌,仔細琢磨,察明已命好的半個題目和要求中的“隱信息”。而這些“隱信息”往往對我們作文的選材、主題確立、文體選用等有所提示或限制。如2008年安徽會考作文題《我在中得到快樂》就限制了必須用第一人稱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而山東淄博會考作文題《其實很快樂》中“其實”的限制性同樣不可忽視。

2、補題,要力求“陌生化”。會考中由於萬千考生一道題,一不留心就造成“補題”上的“雷同撞車”現象。要避免這種現象,就要力求“陌生化”,這裏所説的“陌生化”並不是求偏、求怪,而是建立在自己熟悉的基礎之上的。如同樣寫的是熟悉的校園生活,大多數考生會選擇老師、同學,你不妨寫校長、門衞或校園的事物等。一定要選擇最能突出自己的'體驗、發現的內容,人無我有的內容。

3、補題,要做到“切口小”。如2008年天津會考作文題《,你好》,有考生擬題《祖國,你好》,因為寫作切口過大,通篇作文只有幾個近似抒情的語句的反覆,使作文流於泛泛,因此不能獲得較高的分數。倒不如選取你最為熟悉的、印象最深的一處祖國景點。如《大沽口炮台,你好》,大沽口炮台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者、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以此來寫心理感受,以小見大,表現對祖國最動人的情感,這樣的更容易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