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通用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9W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通用多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1

今天,我又讀了一次《沉默的漁網》這個故事,故事講的是一對小哥倆在釣魚的時候,撿到了一副漁網,被旁邊的小夥子看到了,想冒充網的主人把漁網拿走。小哥哥用自己的機智和聰明,吸引圍觀羣眾,問漁網的特徵,最終戰勝了成年人,把漁網搶了回來。並且拾金不昧,把這個漁網交到了公園管理處。

這個故事我已經讀了好多遍,每一次我讀完都對小哥哥更加敬佩。它告訴我,遇到壞人的時候,不要害怕也不要退縮,只要機智勇敢,就一定能取得勝利;它還告訴我,做人要誠實,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貪心,更不能欺騙別人去拿。

爸爸告訴我,這個故事不但講的好,名字起的也非常好。一副普通漁網,本身是不會説話的,沉默的,但是小哥哥的行為賦予了漁網生命,把它的特徵展現給大家,把事情的真相展現給大家,讓它成為了一張會説話的網。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2

拿到《沉默的大多數》這本書的時候,我便產生了共鳴,應為自己也是屬於這種性格的人,因為我平時也不喜歡怎麼講話,或者不喜歡在公共場合發言,套用書中一句話就是“在公共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卻是妙語連珠。”現在的社會中,總有一些人幹什麼事都比較積極,爭先恐後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生怕自己的才華被淹沒。

福克先生説過,説話即權利,可見他們和樂忠於這種權利。但我喜歡聽他們説完,自己在內心思考,而這種思考對於大家是否知道都是次要的,王小波説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王小波説,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或許是從沉默中才能得到更多地思考。

從王小波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及在此隔閡下的互相抨擊。這是一個太過複雜的時代,充斥着太多的誘惑,不同的思想觀念左右着人們的行動,有人願意捨己救人,有人願意披露真相,有人願意散佈謠言。因此有的話該講的要講,不該講的還是要用沉默來代替。

沉默往往代表的是行動,沉默往往也代表着力量的凝聚。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信仰的人們沉默着,包容着,同時也關注着。沉默是一種內在性的處事方式,沉默或許是一種積蓄的過程,誰也不知道爆炸後的結果是什麼。

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人,二十世紀鬧得太多喧囂太多,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更多的崇尚理智和謹慎。對於雜誌上刊登的調查,我們都清楚那是要登出來吸引人眼球的,所以我們沉默了,所以我們含糊了。因為我們絕不願意説謊,因為沉默是對選擇權的尊重。

我們堅信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沉默,我們理性,我們耿直。但沉默絕不違背自己的內心,當時代召喚之時,沉默的大多數會挺身而出,奮不顧身。

讀了這本書之後,還有許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和借鑑。希望從現在開始能對我們大家有所幫助。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3

《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發表於1996年《東方》雜誌的雜文,他的文字給我清澈的頓悟感和沉默的鎮定。這種力量是一種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確和感悟,我會在讀到某段某句文字時突然激動——原來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

王小波説:我正在出一本雜文集,名為《沉默的大多數》。大體意思是説:自從我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説話的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可是,王小波逝去已經有十幾年了,現在的中國似乎任然沒有實現真正的“自由”,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不得不承認,我也屬於沉默的大多數,對於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説、不能説、不必説的心態。正如王小波所説的,這似乎是中國人的通病。王小波在此文中寫到“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多──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説,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説。”在時隔十多年的今天,這一切似乎顛倒了,在通訊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人們的距離似乎拉近了,就表面看來人們似乎更加擅長表現自己,在中西方文化潮流的衝擊下,中國人似乎已經拋棄了沉默是金的觀念,但是在我看來卻不是這樣,現在的人們似乎更擅長在陌生人面前表現自我,卻不能向最親近的人説出自己的想法,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對着電腦像不曾見面的陌生人傾訴,卻和親近的人無言相對。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相信虛擬世界中人們的隻言片語,卻無視身邊的人的真切關懷。有人説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是計算機,它使人類真正的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但是與此同時,他把人性的優缺點無限的放大了。

在書中寫道“飢餓可以把小孩子變成白蟻”這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王小波所缺乏的是物質,而我們卻在這個物質過剩的年代,卻在一場場所謂的文化潮流中迷失了方向。這是不是另一種“飢餓”呢?於是,我們突然變得沉默了,對他人,對自己,在這種情況下語言顯得那樣蒼白無力。王小波身邊的沉默的大多數大多是因為經歷了嚴酷的文革時期,而我們這一代人的沉默也許是因為孤獨,習慣了孤獨的同時也習慣了沉默,久而久之,就不知道該怎樣在人前表達自己,相反,當面對着電腦屏幕時卻異常的輕鬆。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寧願對着電腦和不認識的人談情説愛,也不願意分一點注意力在身邊的人身上。

王小波在文中提到:話語即權力。我想這句話在人人平等,言論自由的當今社會再合適不過了。隨着網絡的廣泛應用人們可以更快更好的傳達信息,這在無形之中加大的言論的力量,同時也能使人們更好的行使權利,但是,欲速則不達,在我們享受信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便捷的同時,我們也在接受大量的虛假信息,在這個時間就是一切的時代,我們不可能去查證每一條消息的真實性,於是網絡,成為了我們最忠實的“朋友”,每一天,我們都從網絡上觀看世界的動態,然後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行使所謂的“權利”,完全不考慮它的真實性,於是,傷害就這麼造成了,整個世界迷茫了,在短暫的沉默過後,世界又恢復了往日的喧囂。我不能肯定的説話語即權力,但是我想這種權力的殺傷性一定是很大的。

書中有這樣一段:“君特·格拉斯在《鐵皮鼓》裏,寫了一個不肯長大的人。小奧斯卡發現周圍的世界太過荒誕,就暗下決心要永遠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成全了他的決心,所以他就成了個侏儒。”王小波認為這個故事太過神奇,但很有意思。對於這一點,我有不同的看法,故事的結尾,小奧斯卡發現成為了侏儒,這隻能證明,冥冥之中的那種力量只讓小奧斯卡在生理上停止了生長,卻沒有使它保持一顆童心,從某種意義上説,小奧斯卡已經不能算作一個真正的孩子了。不知當小奧斯卡變為老奧斯卡時,有沒有後悔當時的決定。成長和沉默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情,也許,我們能像小奧斯卡那樣選擇永遠都保持小孩子的模樣,但卻沒有辦法永遠保持沉默。我想,在這些沉默的人中,有大多數並不是一直都保持這樣的狀態的,人們對於沉默的態度是隨着時間的推進而改變的。

最後,一個羣體需要鬥士,需要鬥士一樣的戰鬥精神,但同時,必須健康的引導這種精神推動力是車輪前進,而不要讓這種精神把整個車都給砸爛,就需要還有一個將軍,一個理智客觀的領導者。至於將軍是誰,怎麼做,恐怕就不是鬥士所能知道的了。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4

《沉默的大多數》是中國作家王小波最初發表於1996年第4期《東方》雜誌的雜文,並於1997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發行,後來又有很多出版社出版,最新出版的是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作者在該作品中傾注了其對中國民眾命運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鬆的角度來解構身邊複雜的事態。

王小波,當代著名學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於北京,1968年去雲南插隊,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商品學專業。1984年至1988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習,獲碩士學位後回國,曾任教於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後辭職專事寫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王小波無論為人,為文都頗有特立獨行的意味,其作品別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被人們廣泛閲讀、關注、討論並引發了一場持久不衰的王小波熱。王小波荒誕不經的想象力和妙趣橫生的敍述方式一定會贏得更多的會心的微笑。

王小波所著的《沉默的大多數》,虛構的藝術之美,以及他通過對現實世界的批評所傳播的自由主義理念,已經在這個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寶庫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他批評的對象有些還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這些話語、這些思想仍是我們的社會所需要的。我們從王小波的長盛不衰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在中國,自由主義理念的傳播還任重而道遠。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説在世界文學之林中創造出屬於他的美,這美就像一束強光,刺穿了時間的阻隔,啟迪了一代又一代剛剛開始識字讀書的青年的心靈。

正如王小波的一段話:“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5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小波先生便是這單調的、乏味的、壓抑的社會裏令人眼前一亮的有趣的靈魂。

兒時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四書五經,只被告訴這些都是金科玉律,篤行之而不思辯箇中奧義,現在想來後悔不迭,倘若早些時候多點思考,也不至在很多時候即使心懷疑問,而不得不隨波逐流了。對任何既定的事物公理進行批判性的思考才能形成相對完整的價值體系,事物皆有兩面性,多思多悟不盲從才能夠形成獨立的人格。

每個人都想活成自己,但時光流逝,卻往往看到自己變成了曾經最討厭的哪一類人,或圓滑或虛偽,或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中的一員。可是,我相信也是我以為小波先生相信的是,這沉默的大多數人裏是有沒有吶喊出來的聲音,這聲音藴含着獨特的個性,藴含着至高無上的品德,藴含着利他的善意,只是因為不確定,因為懼怕權威和愚昧無知的惡意而被蒙上了一層灰罷了。

這本書,與其説是一本自述式的雜文,不如説是為那些彷徨着的,想要發聲的那羣人在吶喊,解決那些懸而不決的疑問,告訴他們,權威未必對,墨守成規的道義法則反而會戕害一個人的成長。扇醒了盲聽盲信者,啟迪了困惑下出入社會的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也重新給予我機會讓我再去審視那些非人生經歷以外塑造個人價值觀的文字,相信時光推移,更多的人能以此書獲得啟迪,敢於發聲勤于思辨,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6

《沉默的大多數》是一篇雜文隨筆集,作者王小波。書中內容涉及甚為廣泛:從思想文化方面到社會道德倫理,乃至對小説藝術的看法,都有作者的獨到的見解和剖析。給人一種“另闢蹊徑”的看待問題的視角。

讀者利用各種在路上的時間去拜讀《沉默的大多數》,這是讀者完整閲讀過的第一本王小波的作品。

思路跟着作者才一起走過半程,就與作者的觀點產生了諸多的共鳴,內心感覺無比的酸爽,慷慨激昂之情不吐不快。譬如書中評張愛玲時文學不應當帶給讀者煩惱,談孔孟程朱宗師大家説哲學不入俗流,論文理科學藝術哲學的通融與層次……文風辛辣但不乏幽默,批判鞭辟入裏又不致晦澀難懂。果然,理科思維背景文人很犀利!

王小波是在用幽默的方式在講道理。比如談到”人類愚蠢”,他心平氣和地告訴人類要學會思考、運用智慧。他從來不罵人,也看不到他的憤怒。即使是他怒髮衝冠滿腹怨氣時,有的只是對當下社會恨鐵不成鋼的無奈。他不屑使用謾罵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情感,他的文章中透露出一股怒不可竭的矜持,和化粗暴的批判轉為哲學式幽默的魔力。作者儼然像個飽經風霜而又耐心的老人為孩子們講道理。這是一本值得大家閲讀的書,強力推薦。

閲讀此書過程中,再次被作者寫作的功力和鮮明特點所吸引,待看清單上又果斷增加一本他的《黃金時代》,或許也是因為之前就被裏頭高亮的話語吸引了。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7

作者説西方學者的觀點,認為人趨利而避害,趨樂而避苦,這是倫理學的基礎。而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大不相同,認為禮高於利,義又高於生,他認為前一種想法更對。

這篇文章中,作者以電線杆或木頭掉進河裏,要不要跳下去撈回來,甚至不惜生命為例,解釋了那個特殊時代裏,禮,利,義,生的關係。

要逆轉人性,必須有兩個因素:無價值的勞動和暴力的威脅。還有第三個因素,那就是人性的脆弱。

弗洛伊德對受虐狂有如下解釋:假如人生活在一種無力改變的痛苦之中,就會轉而愛上這種痛苦,把它視為一種快樂,以便使自己好過些。對這個道理稍加推廣,就會想道:人是一種會自己騙自己是動物。我們吃了很多無益的苦,虛擲了不少年華,所以有人就想説,這種經歷是崇高的。

在生活中,以及各種新聞和影視作品裏,我們見慣了人性的脆弱。人都是脆弱,自私的,我們害怕傷害,逃避痛苦,在不如意的現實面前,我們選擇自我安慰,自欺欺人。這些脆弱和自私似乎比較容易被諒解!

但也有些意志特別堅定的人,他們不願意自欺欺人,不願意逃避,不願意屈服,而是直面真相,正視痛苦,這些都是值得敬佩的人。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8

還記得第一次讀到王小波的文字,是在讀研期間。在那座爬牆虎鋪滿整牆、建於六七十年代的圖書館裏,在寫論文睏乏時,我四處翻看小説打發休息間隙。無意翻到王小波的文字,已不記得是哪段文字了,只記得我被他妙趣橫生的敍述方式、荒誕不經的想象力、酣暢淋淋的表達所吸引,看着很過癮,以至於一口氣就接着讀了下去,直到圖書館的閉館鈴聲響起,我才意識到自己是來寫論文的,匆匆收拾好東西離開了圖書館。於是,後來就自己買了這本《沉默的大多數》。

這是一本雜文集,內容涉及歷史、政治、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既有陽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既有政治導向意味很重的部分,也有個性鮮明的部分。每篇雜文的標題都很特立獨行,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幾個詞就組成了一個標題,比如“皇帝做習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長蟲·草帽·細高挑”等等,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讀下去;短文開頭常常從貼近生活的事情講起,把平常的瑣事和深奧的道理糅在一起;文中每次引經據典、借用俗語都顯得很自然,毫不突兀。讀這樣的文字,就像是與文學巨匠在做面對面地交流,感受他的博學,接受他的薰陶。

這本雜文集中,説了很多中國人的國民性,與林語堂的《吾國與吾民》有異曲同工之處,比如中國人不太懂幽默、比較寡言少語、有受虐受壓迫傾向等等。不得不提的是開頭第一篇雜文《沉默的大多數》,分為六個小節講述了王小波他自己怎麼從懷疑話語、不愛説話的小孩轉變為走進話語圈的文學創作者,因為他感覺“有義務談談子自己的所見所聞”,所以他最終擠進了話語圈。他説大家之所以保持沉默,原因有些是因為沒能力或沒機會説,有些是因為有隱情不便説,有些是因為對話語世界厭惡。這讓我開始思考,現在很多大學生為什麼他們“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在課堂上不主動發言甚至一問三不知,在課後以及微信QQ等各種社交平台上吐槽起來卻妙語連珠,一個堪比一個精彩。這樣看來,他們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而在課堂上保持沉默,也許是出於對課堂這個公開場合的擔憂,又或者與老師對話讓他們提不起興趣。不管是哪個原因,如果出於對這個課堂、對這次學習有一種責任感,那麼我想他們也會像王小波一樣,做一個主動掌握話語權的人。

讀到《用一生來學習藝術》這篇時,我心裏有很深的感觸。我是個沒有藝術細胞的人,畫畫不好,即使是臨摹也能臨個四不像,也欣賞不了什麼世界名畫;唱歌唱不在調上,甚至還可以在合唱的時候把別人帶偏……王小波開篇就説理科老師比文科老師提到更多的藝術,想起來,好像我的化學老師在完整地做完一個實驗並且分毫不差地得到所有的反應和現象時,他也説過類似的話“怎麼做對是科學,怎麼做好是藝術”。文中,他通過對杜拉斯、道乾先生、穆旦先生作品的懷念,道出了“比之科學,藝術更能使人幸福”的感歎。誠如王小波所言,科學教給人的是規則,藝術作品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給人以精神世界的飽足感。

讀完這本雜文集,收穫的不僅僅是王小波播種的精神食糧,文中提到的諸多優秀作品,他們是經由王小波刪選後呈現給我們的,我想這些也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汲取到我們自己需要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