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市社區文化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96W

 關於市社區文化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市社區文化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全市各級以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省、市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精神,全面推進主化體制機制創新,大力發展社區文化建設,不斷滿足市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隨着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和人口結構逐步變化,人們對社區文化建設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為全面掌握我市社區文化建設情況,深入瞭解社區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困難與不足,進一步推動社區文化建設,根據工作安排,10月,第一小組採取現場察看與座談討論相結合的辦法,先後深入三個縣區進行了專項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社區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06個社區,其中主城區有49個社區。因建市較晚,全市社區建設起步較遲,社區自身力量也較薄弱,所以,過去社區羣眾文化活動很少開展。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重視關心下,在各級主管部門共同努力下,全市社區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主要表現在:

(一)不斷提高認識,深入貫徹執行中央、省、市有關文件精神。

社區文化是各項文化事業的基礎,也是社區建設的重要方面,它對塑造人、引導人、教育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營造良好的鄰里關係和社區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市上下通過不斷加強學習,充分認識到社區文化建設,在增強社區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居民認同感、歸屬感中的積極作用,在培養居民家園意識、人文情懷以及實現羣眾基本文化權益、促進基層穩定和社會和諧的積極作用。2015年初,中央下發了《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辦發[2015]2號)文件。為深入貫徹文件精神,市政府及時召開會議,研究貫徹意見,並制定出台了《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全市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並提出了主要任務,強調了保障措施。

(二)逐步加大投入,切實加快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1、加強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近年來,全市進一步加快社區文化設施建設步伐,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類指導,把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納入了城鎮規劃,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和均等化。為將文化活動用房按照標準要求配備到位,對已建設的社區,想方設法從現有社區用房中調劑解決;對老舊小區,積極採取多種方式盤活社區內國有、集體用房,保障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對社區內沒有國有、集體用房的,通過購買、租賃等方式解決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對暫時沒有開發的小區,嚴格依照規劃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留足發展空間。目前,大部分社區都實現了有不低於100平方米的室內文體活動用房,近半數社區擁有不低於1000平方米的室外文體活動場地。

2、增強了社區文化建設的自主造血功能。社區居民委員會是黨領導下的社區居民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羣眾性自治組織。近年來,全市上下緊扣社區文化的公益性、羣眾性特點,積極引導、教育、培養和鼓勵。市級財政先後拿出資金,投入近200萬元,購置電腦、音響及樂器等多種文化活動器材,發放至主城區的各個社區,為社區提供自娛自樂的活動器材。在統一配置的基礎上,積極引導社區發揮羣眾自身優勢,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增強社區自主造血功能,調動了方方面面積極性。同時,積極開展示範帶動活動。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羣眾文化活動示範點評選活動,確定了省、市級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點建設6個,並積極爭取省、市專項資金予以支持,極大的提升了社區羣眾文化活動的示範效果。

(三)積極組織活動,逐步滿足社區羣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1、“社區一家親、文化進萬家”主題系列活動初顯成效。“社區一家親、文化進萬家”主題系列活動是今年年初由市文廣新局牽頭組織實施的。活動內容包括:一是紅街·週末有戲,即每週舉辦一場文藝演出,地點在紅街演藝舞台,節目基本上由各社區文化藝術團體提供,以戲劇為主。截止目前,已演出了30餘場次,場場都受到歡迎。二是社區文藝演出,即在社區裏,由街道鄉鎮綜合文化站牽頭組織,採用政府搭台、百姓唱戲的方式,形式有社區文藝演出、社區廣場舞及歌詠比賽等,為社區羣眾搭建一個平台,豐富社區羣眾的文化生活。至今,社區文化活動已經開展了20餘場次。三是舉辦了“三地八市”票友聯誼會,由全市社區京劇愛好者參與,會期3天。四是計劃將在年底舉辦社區春晚,讓社區羣眾自導自演屬於自己的春晚。“社區一家親、文化進萬家”系列羣眾文化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一開始就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不僅給城區百姓帶來了歡樂,而且還創造出或即將創造出不少羣眾文化工作的經驗,湧現出或即將湧現出一大批活躍在基層文化活動的積極分子,已經逐步形成為全市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羣眾文化工作的一個亮麗品牌。

2、搭建交流平台,社區文化建設檔次和品位逐年提升。近年來,在逐步滿足社區居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礎上,全市通過舉辦各類調演、展演及大賽等活動,搭建平台,加強多地域、多層次的交流,繁榮和發展文化藝術事業,促進全市社區文化建設向更高層次發展,逐步提升社區文化建設檔次和品位。每兩年1次的全市羣眾文藝調演、全市小戲小品曲藝調演、全市廣場舞大賽、市青年歌手大賽、市民族器樂大賽以及每年1次的全市少兒“六一”文藝調演、全市新創作品演唱會等活動平台,為全市羣眾搭建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和自我展示機會,起到了引領示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作用。

3、各類文藝社團活躍,促進了社區文化建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共有各類文藝社團和民間文藝隊伍近300餘支,各類文藝骨幹5000多人。這些羣眾文化團體和隊伍,為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主體作用。許多社區結合節假日、紀念日和中心工作,利用社區文化園地,組織社區文化骨幹,開展社區文化活動,在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公民道德、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為提高居民素質,倡導文明新風,功不可沒。去年全市社區共舉辦各類演出300多場,居民參與超過了20萬人次。隨着全市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山水文化節”“桃花節”“梨花節”等各種活動精彩紛呈,其中各類來自民間、來自社區的表演團體通過展示,充分體現了社區文化建設在滿足居民文化生活與滿足居民自我展現、自我提高所取得的重大成效。

(四)注重隊伍建設,培養了一批熱愛社區文化建設的人才。

近年來,全市上下充分認識到人才對文化建設的決定作用,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各類人才,加強社區文化人才建設,健全社區文化隊伍。為推進社區文化活動持續有效開展,截止目前,全市每個社區均配有兼職或專職的文化輔導員,全市共有專兼職社區文化輔導員近200人。另外,全市社區還擁有各類文化服務志願者近20000人。全市通過多種形式,經常性地開展培訓,提高人才隊伍素質。一是通過省廳(館)下派、上掛和邀請省文化館羣眾文化專家開展輔導等方法,引進和培養人才。二是積極培養選拔鄉土人才。破格提拔一名羣眾文化輔導員直接擔任縣文化館副館長。三是加強針對性培訓。通過舉辦培訓班、定向輔導以及交流、調演等方式,提高現有社區文化人員隊伍整體素質。

通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市社區文化建設取得了一些成績,和諧了鄰里關係,提高了生活品味,提升了羣眾的“精神氣”。同時,不少社區文化團體、個人及其作品也榮獲了一些殊榮。文繼領、安軍、劉義3名同志獲得了2015年度省優秀文化輔導員稱號,萬家樂廬劇團連續兩屆獲得省“百佳”院團稱號;社區文藝隊伍在省羣星獎比賽中獲獎(省政府最高文化獎),合唱節目《春雨》獲二等獎第一名,《幸福阿婆》受到前總理温家寶觀看後的好評;廬劇《春天來到銅鑼寨》和《秦雪梅》分別榮獲2015年首屆中國大別山民俗文化大獎賽一等獎和三等獎。

二、全市社區文化建設取得的基本經驗

(一)認識到位是前提。調研中我們體會到凡是社區文化建設抓得早抓得好的地方,對社區文化建設的概念、重要性的認識和建設規律、思路的探索也就相對比較到位。陽光社區、鼓樓社區、荷香社區等文化建設走在全市前列,就是得益於認識到位,建設成為了全市社區文化亮點。

(二)領導重視是關鍵。社區文化是公益性文化,政府是社區文化的建設主體,領導重視與不重視大不一樣。陽光社區是主城區的高檔小區,但文化中心活動場所多年未能落實,後來經過市、區、街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多方協調最終得到了解決。“陽光社區現象”告訴我們,之所以能夠建設成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中心,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是與上級領導親自過問和協調落實密不可分的。

三)陣地建設是重點。陣地建設,既是社區文化活動的基礎平台,也是社區建設有無文化品位的內在要素。陽光、鼓樓、荷香等社區,有着健全的文化場所、設施,滿足了社區開展各項文化活動的需要。

(四)隊伍建設是核心。社區文化建設落實到最後,還是看組織者和人才隊伍的素質。凡是搞得好的社區,都有着由社區居民自己參加的藝術團、演出隊伍和社團組織。社區居民自覺自辦,體現了羣眾的廣泛參與面,是文化發展繁榮的主力軍、生命軍。

(五)活動創新是動力。活潑生動的內容與形式,是贏得居民歡迎並積極參與的內在要素。時代的發展使文化的外延日益擴展,許多健康積極、有益有趣、好看好玩的活動也越來越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好的社區,在組織活動時都不僅僅是侷限於説説唱唱、寫寫畫畫的,而是能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擴大視野和範圍,注重研究活動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統一。

(六)社區自辦是方向。除了政府給社區文化建設搭建必須的平台外,社區發揮主觀能動性與挖掘自身潛力,是辦好社區文化的基本方向。實踐證明,社區積極性高,不等不靠,社區文化就有一個生動活潑的局面;而強調客觀因素,等待觀望,社區文化也就一直打不開局面,滿足不了城區發展和居民的文化需求。

三、全市社區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區文化活動場所、設施仍然不足,檔次較低。全市社區辦公、文化活動用房建設形勢仍然十分嚴峻,有相當一部分的社區用房(包括社區辦公、服務和居民文化活動等場所)面積低於應有的基本要求。據統計,全市已有的106個社區,除一部分條件較好外,相當一部分的辦公用房緊缺,普遍缺少大型的居民活動場所,現有的場所也是條件簡陋,普遍存在空間狹小、零碎、層高不足、噪音擾民等諸多問題,嚴重製約了社區文化工作的開展。

(二)社區文化建設投入機制沒有形成,缺乏基本的經費保障。調研中,社區普遍反映經費緊缺,社區文化屬於“軟任務”,只是對付着“應景式”搞一搞。財政對社區文化建設投入少,文化主管部門也缺少指導推動社區文化工作開展的“硬槓桿”。同時,缺乏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社會資金對社區公益文化及其產業的投入缺乏積極性,難以形成社會資源共享、多方積極投入的共建局面,無法滿足居民多方面的文化需要。

(三)社區文化人力資源整合利用不夠,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目前,全市不少社區文化活動場所因缺管理人員,大都由居委會幹部兼管,且多數管理人員缺乏相應的經驗和能力,文化場所設施利用率低。同時,社區在開展文化活動時視野不夠開闊,組織不夠深入,對各種能夠利用的人員沒有很好的發動起來,有約佔一半的社區不能很好地組織文化隊伍,有近三成的社區沒有自己的活動隊伍。另外,一些街道文化服務中心文化職能弱化,存在對社區文化工作組織指導不力的現象。

四、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對社區文化建設的社會意義與作用的認識,切實增強搞好社區文化建設的責任感。當前,要以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和剛剛閉幕的六中全會以及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積極貫徹市四屆黨代會精神,自覺把發展先進文化、滿足市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作為社區文化建設的着眼點、立足點和歸宿點;要深刻認識到社區文化建設,是黨宣傳思想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踐行黨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主義正能量的前沿陣地,是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促進市民生活和諧的重要路徑,是抵制不良文化侵襲、創建現代文明小區的根本載體;要引導各級文化主管部門、各文化單位清醒地認識到社區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具有的優勢,明確全市的努力方向和應當要填平補齊的具體任務。

(二)進一步加大對社區文化建設經費投入力度,加快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步伐。財政部門要在每年預算中安排專項經費,以獎代補,促進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要從税收政策、費用減免等方面給予傾斜,鼓勵社會資金進入社區興辦文化產業,形成國家、集體、個人共同興辦社區文化的新格局,增強社區自我造血、自我發展功能,以解決社區文化建設經費不足的問題;規劃、住建、土管等部門,要加大推進力度,切實把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納入城市規劃中,將社區文化建設與城市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安排、同步實施;要把社區文化設施建設情況作為硬槓槓,列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中,增加相應分數權值。

(三)進一步加強社區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社區文化工作者素質。要推動社區文化專管人員政策落實,確保社區文化工作有專人負責;要指導建立社區文化活動、人員、節目等資源檔案,成立形式多樣的社區羣眾性文化團體和組織;要有計劃地開展社區文化專管員、輔導員培訓,提高相關人員業務素質;要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活動機制,着力吸引住、使用好退休人、文化人、手藝人、熱心人和志願者等“五種人”。

(四)進一步推進“共建共享”工作,發揮文化主管部門、專業文化團體等單位的資源優勢。要加強與社區轄內單位的溝通,積極發揮它們的資源優勢,有錢出錢,有人出人,有力出力,並協調推動機關、學校、企業的文化設施無償或低償為社區居民開放,促進社區文化繁榮;要繼續開展文化進社區工作,鼓勵民間藝術團體主動與社區掛鈎共建,採取送文化、帶骨幹、建制度、給設施等“四位一體”的辦法,提升社區文化的品位和層次;要加強指導,合理舉辦全市社區文藝匯演、社區家庭文化展、社區建設徵文比賽、社區書畫展等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活動,提高社區文化活動質量。

(五)進一步推動對社區文化建設規律的探索,抓好全市社區文化工作理論建設。要組織有關人員與高校、相關協會等社會學專家聯合,對全國先進社區文化和市內先進社區進行調研學習,探索形成一套符合全市實際、促進城鄉發展的社區文化建設理論和工作機制,以加強對社區文化工作進行切中本質、符合規律的科學指導,推動全市社區文化建設,力爭早日讓全市社區文化建設走進全國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