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城市社區服務平台的建設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66W

貴港市城市社區服務平台的建設調研報告

城市社區服務平台的建設調研報告

      城市社區是國家結構最基層的社會單元,是城市的細胞,社會的基礎。加強城市社區管理,強化服務功能,拓展服務領域,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質、生活素質,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維護城市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而社區服務平台建設既是社區建設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又是社區建設的核心。

為了探討貴港市城市社區服務平台的建設工作,民盟貴港市委會組織調研組於8月份赴市直、三區兩縣市等地開展了城市社區服務平台建設主題調研活動。調研組經過開展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並借鑑外地經驗,嫁接本地實際,形成了本調研報告,供市委、市政府參考。

一、貴港市城市社區服務平台建設成效

    貴港市城市社區經過十五年來的發展,特別是近兩三年的加快步伐建設,城市社區服務功能、服務領域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和拓展,基本上建成了基礎設施服務平台、政務服務平台、便民利民服務平台、治安維穩服務平台、黨建服務平台五大服務平台,這些平台的建設為城市社區工作的有效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基礎設施服務平台

全市共有城市社區36個,除了近兩年新成立的城市社區外,其餘的都是從原來的街道居委會轉變而來,辦公場所、設施等大多數都是沿用舊街委會的場所及設施。2015年,自治區組織部、發改委、民政廳、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住建廳等六個部門下發的《關於印發<關於進一步強化城市社區黨建工作基礎保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桂組發〔2015〕9號),三區兩縣市都加大了對城市社區的投入建設力度,努力按照“每百户居民不低於20m2的標準配套建設城市社區服務場所”,或新建、或租借、或改造舊場所,都落實了城市社區的辦公場所、建成了社區服務站(中心)、建設有室外活動場所,有的社區還配置有警務室、圖書文化室、黨員活動室、網絡化辦公室、義工組織活動室、青少年活動中心或會議室等;辦公設備也配置齊全,空調、固定電話、電腦、打印機、服務枱、辦公椅桌、網絡寬帶專線、網絡化管理專用手機終端、監控攝像頭等,都已配備。辦公效率得到較大提升,社區能夠承載開展的活動越來越多。

(二)政務服務平台

黨羣政務服務中心是貴港市城市社區建設的一大特色。三區兩縣市在城市社區黨羣服務中心建設上,既有共同性,又各有特色。黨羣政務服務中心設置有民政事務、計生衞生、勞動保障、黨員管理、綜合服務等6-8個服務窗口,囊括了黨務、民政、醫療、衞生、社保、扶貧、維穩、信訪調解等40多個類別約180項事務,實行“一站式”受理,極大地方便了前來辦事的羣眾,基本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

港北區在黨羣政務服務方面,簡化工作流程,同時堅持開展微笑服務、零距離服務和“關心、細心、耐心、貼心、熱心”的五心服務,使社區的為民、便民、惠民服務功能不斷增強。港南區遵循“服務至上、追求卓越”的工作宗旨,實行“一個窗口辦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解決好聯繫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問題;港南區的南江社區服務大廳還配備了全市最先進的“社區自助服務一體機”,極大方便了羣眾辦事。覃塘區開創了社區黨支部(黨委)、社區居民委員會、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四位一體”的社區工作機制。桂平市推行“一組一部兩會”(黨小組、物業管理部、户主會、監理會)工作法,建立了社區居務監督工作制度與民主監督機制。平南縣通過政務中心和民政“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業務對社區服務中心進行統一佈局,建設“四室三站一市”(多媒體黨員活動室、文體活動室、社區警務室、調解室、愛心服務站、微型消防站、居家養老服務站和愛心超市),開展黨羣政務服務工作,有效滿足居民需求。

(三)便民利民服務平台

相比於原先的街道居民委員會,現今的城市社區在服務居民上更加親民、近民,貼心、愛心,服務形式更加多種多樣。除了在政務上簡化程序,一站式服務,方便羣眾外,更是跟隨時代的氣息創新了多種服務形式,如創建“愛心超市”為困難羣眾提供服務,開辦“四點半課堂”託管國小生,開展“再就業優惠政策實效行動”為下崗羣眾創造再就業機會,建立“小棉襖”居家養老中心,引進義工協會,舉辦家長講堂,創新開展“微心願”服務活動,引進“12349”為老服務平台,等等,這些便民利民服務活動,極大地增強了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其中,港北區貴城街道荷城社區在此方面做得較好,成績突出,先後榮獲“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廣西第五批科普示範社區”、“廣西三八紅旗集體”、“貴港市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

(四)治安維穩服務平台

天眼工程應用到城市社區,網絡化管理在社區中實施,公安消防等部門與社區聯合聯防,城市社區的治安維穩工作更加給力,社區更加平安,居民安全感及幸福感倍增。“四化”模式(網格化、信息化、可視化、智能化)的推廣將社區劃分為多個網格,在每個網格、廣場、街道等公共場所和重要區域安裝高清攝像頭實時無死角監控,並且每個網格都建立信息台賬,依託智能監控中心信息系統、監控系統、手機終端、社區網站,按照“監控、互聯、協調、服務”的理念,對社區的矛盾糾紛、安全隱患和不穩定因素進行排查化解、協調解決,使社區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治安管理、糾紛問題、市政家居等服務,提高了公共安全感滿意度。

(五)黨建服務平台

社區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社區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貴港市近年來,認真貫徹執行桂組發〔2015〕9號文件精神,強化推進社區服務場所建設、配足配強社區工作者、提高社區工作者待遇、保障社區工作經費、落實社區服務羣眾專項經費為主要內容的城市社區黨建工作基礎保障工作,構建黨社新體系、新平台,開展得有聲有色。港北區、港南區、平南縣開展了社區黨總支部、“大黨委”的工作機制,凡是在社區內居住的行政事業單位黨員都要到社區報到備案,定期開展“雙報到、雙服務”活動,同時將轄區內的“非公”、“兩新”組織納入社區區域化黨建範疇,成立社區聯合大黨委,構築區域化黨建工作新平台。覃塘區推行“一組兩會”工作機制,由黨小組引領,户主會決策,理事會執行的模式開展社區工作,強化黨支部聯繫服務羣眾的功能。各地的新做法,為城市社區的黨建工作推向了一個新高度,更加突出了黨在社區中的核心引領作用,同時又整合了黨員資源,更加方便為社區居民服務,暢通了溝通渠道,增進了黨羣幹部魚水情。

二、城市社區服務平台建設存在問題

貴港市城市社區服務平台建設雖然形成了一定的雛形、規模,但是,社區規劃不均衡、社區無服務場所或服務場所偏小、社區職能職責不夠清晰、社區經費投入不足、社區服務羣眾專項經費緊缺、社區工作者偏少及報酬待遇偏低、社區服務意識有待提高及創新性不足等問題,還是比較突出,也將成為今後較長時間內城市社區建設的主要問題及困難。

(一)社區規劃不均衡,公共服務設施不夠完備。

貴港市社區規劃管轄面積及人口數極不均衡,從管轄1平方公里4900多户約2萬人的小型社區(如港南區廉石社區),到管轄4.29平方公里1.8萬户約5.8萬人的中大型社區(如貴城街道荷城社區)不等劃分,規劃劃分不均衡現象突出,極容易造成社區區域管理真空。
    《城市公共設施規劃規範》規定,擬開發的各個居住區項目要按照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模6.9-9.2平方米/人的標準配置一定規模的公共服務設施。貴港市的城市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遠未達標,公共服務活動場所數量小,面積少;社區間發展不平衡,公共服務設施投入參差不齊,能享受的羣眾僅為點上的羣眾,未達到面上共享,如“四點半課堂”,因社區範圍太大,只能惠及到較近的小區;若將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分別統計,文化娛樂(服務人口上限值約160萬人)、醫療衞生(服務人口上限值約296萬人)設施建設相對滯後; 另外,有些設施的使用率較高,造成供不應求,而有些則使用率很低,造成資源浪費。如社區中設置的圖書館與文化站的使用率不高。

(二)社區工作者隊伍力量配備不足。

一是社區編制工作人員少,一般在5-9人,部分有集體收入的社區可以運用自有資金招聘社會工作人員使用,達到12-20人,但貴港市絕大部分城市社區無集體經濟收入,無力聘請社區工作者。

二是社區工作人員待遇相差較大。按桂組發〔2015〕9號文件,提高支書、主任的工資(不低於當地新招錄公務員的工作標準)為3400元左右,普通人員為2600元左右;而桂平、平南的全部城市社區、覃塘區的部分社區去執行村委會幹部的工資標準,社區支書、主任工資為1600元左右,普通人員1400元左右,同工不同酬,而且相差較大,打擊了一些社區幹部的積極性。

(三)城市社區行政化傾向嚴重的問題 一是社區職能錯位。

社區居委會作為城市基層的自治組織,擔負着組織社區居民開展自治、社區服務和宣傳法律、法規,以及協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務等工作。而在實際工作中,社區成了上級政府的工作機構,街道的行政工作分解到社區,各職能部門也紛紛到社區掛牌、設點。社區的工作除財政部門工作外,基本覆蓋了街道、機關各部門的所有工作。據調查,目前我市城市社區僅有的5-9個編制人員實際承擔的公共事務普遍達40多個類別,大小事項180餘項。社區成了集政務、事務、居務於一身的城市最基層一級組織,社區工作人員成了事實上的“公務員”和“服務員”。社區屬性不明、角色不清的矛盾十分突出,社區自身職能難以發揮。

二是社區職責不明。

《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明確規定居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但在實際工作中,社區行政化傾向嚴重,政府或部門與社區的關係成為領導與被領導的上下級關係;相關部門在下放事務時,其管理權、處罰權卻沒有下放。比如消防安全。實際上,社區既無查處權,也無處罰權,既便有這兩權也無相應的技術人員。再比如城管工作,相關工作都要社區去落實,處罰權在城管執法。社區的職責不明,直接導致社區的責權利失衡。

 (四)社區服務經費來源少,額度不足。

貴港市城市社區資金投入來源有兩類:一是政府財政撥款,如社區工作經費、社區服務羣眾專項經費;二是社會籌資,如社會愛心企業或愛心人士等。目前我市社區建設資金都很缺乏,僅靠政府項目從涉及社區項目的資金投入為主,社會資金捐助投入極少。2015-2016年大部分新成立的社區,因沒有集體經濟收入來源,工作經費、活動經費、服務羣眾專項經費等開支全部依靠政府財政支付,辦公經費2-3萬不等,部分社區目前處於負債運行狀況。

當前社會管理大部分工作都與社區有關連,一些階段性、臨時性、突擊性的工作,以及絕大部分上級下達的工作任務都沒有配備相應的經費,即使有也是少量的補貼,或是階段性的經費。比如綜治維穩,接訪息訪實行屬地管理,社區每年都得花1-3萬元不等,隨着改制移交的深入,費用不斷增加。另外各部門開展的系列活動都要求社區懸掛橫幅標語,宣傳資料、板塊等等。由於社區各項事務、服務支出多頭,多數社區存在入不敷出現象,有相當一部分甚至負債運行。如桂平市的三千城社區,據瞭解,已拖欠三千城開發商房租3萬元多。一些為民便民的服務項目,羣眾迫切需要,但資金沒有財政預算保障,面臨無以為繼、辦不下去的困難,如一些居家養老中心,國小生的託管服務,家長課堂等等服務項目,都不可能長期或者連續開展。

(五)社區服務創新乏力。

據調查,當前我市城市社區建設及服務中,因為社區自治程度低,職能存在行政化傾向;政府存在越位、缺位和錯位等現象;社區居民參與程度低等主要問題,致使社區工作人員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計劃生育、衞生管理、治安維穩、清潔鄉村等政府下派的行政事務處理上,本應用於為居民辦實事的時間及精力被擠去大部分,社區公共服務創新乏力、功能被弱化、服務發展水平低下,甚至有些已建好的服務設施,服務平台成了擺設,沒辦法真正服務居民。

三、城市社區服務平台建設的建議(一)社區服務工作觀念要從根本上轉變。1、各級政府領導要重視城市社區服務工作。

認識城市社區工作站位要更高遠。思想認識的高度往往決定行動工作的力度。要解決好這個總開關問題,關鍵是要深刻認識到城市社區工作的四個基本屬性:

一是必須深刻認識到城市社區是黨的政權建設的基本支撐。黨的執政根基在基層、在人民。城市社區組織是黨在基層工作的重要依託,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眾的橋樑與紐帶。通過推進社區建設,加強社區工作,以民主自治的方式來管理基層社會事務,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使社情民意得到更為暢通的反映,使居民羣眾依法民主自治的原則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

二是必須深刻認識到城市社區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基本單元。隨着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區域不斷擴張,城市居民不斷集聚,越來越多的農村人轉為城市人,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變為社會人,越來越多的人口流向城鎮社區,以社區為主的新型社會治理體制正在快速形成,加強城市社區建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緊迫。要把城市社區工作作為創新社會治理乃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單元、基礎工程來抓。

三是必須深刻認識到城市社區是部門履行服務的基本陣地。城市社區是最基層的組織,也是各部門、各單位履行服務功能和彰顯作為價值的重要平台。要從踐行黨的宗旨和體現執政為民的理念出發,進一步加強城市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切實解決好延伸和拓展社會均等化服務功能的毛細血管問題,努力將各種公共服務推進到每一個角落和最後一釐米,與人民羣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實現無縫對接,進一步增添全體社會成員的獲得感、幸福感。

四是必須深刻認識到城市社區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本抓手。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重點在基層,重心在社區。當前我市正處於轉型發展、加速崛起的關鍵階段,各種利益衝突和矛盾糾紛交織出現、疊加爆發,對社會和諧穩定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更高要求。從這幾年全市城市社區已經成為矛盾糾紛的萌發區、集散地、引爆點,一些因物業管理、拆遷安置、交通治安、環境保護等問題引起的不穩定因素呈現出多發、頻發和爆發趨勢,嚴重影響和威脅着全市和諧穩定大局。要把社區建設放到維護大局穩定的大格局中來認識、來把握,突出基本抓手,把握源頭根本,從而築牢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2、城市社區幹部服務意識要根本性轉變。

要從村幹部或居會會幹部轉變到社區幹部的角色。隨着社會的進步,進一步推進城鎮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然環節。城市社區幹部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要求會更多。現在還有許多城市社區幹部因待遇不平衡、社區事務繁多等諸多原因,工作得過且過、無為無位,社區服務工作跟不上形勢的發展,社區幹部隊伍的不適應性日益凸現。因此,社區幹部要根本上從農村幹部或居委會幹部的角色轉變為城市社區的角色。要做到“四個迫切”:迫切需要樹立有為有位意識、迫切需要開拓創新精神、迫切需要加強理論修養、迫切需要增強憂患意識。要從理論素養和知識水平上去適應新角色,要從思想境界和精神狀態上去適應新角色,要從改變工作作風和方法上去適應新角色。

(二)合理規劃城市社區,完善社區服務設施。

一要謀劃好總體規劃。政府有關部門要依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社區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並使之與區域城鎮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相銜接,合理確定社區設置範圍、人口規模和服務設施建設,確保城市擴張到哪裏,社區就組建到哪裏,服務就延展到哪裏。

二要社區設施規劃層級與行政管理對接。結合《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等國家標準提出的“居住區”、“居住小區”和“組團”的人口指標,設計與規劃之間的對接標準,將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分為兩個層級:
   一是社區級,對應社區居委會管轄範圍,服務人口規模為3至5萬人。若社區人口規模未達到3萬人,也需要配備社區級公服設施,但空間規模可經過分析研究後適當縮減。
    二是基層社區級,對應村集體、一個或多個物業小區,服務人口規模約3000—10000人。現狀村集體規模一般在3000人左右,長久以來的生活空間粘合度較高,新建大型住宅小區規模往往能達到3000人以上,也建議作為一個基層社區單元考慮配套服務設施。

三要擴大、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容量。按照“集中、實用、方便”的原則,通過新建、擴建、置換、購買、共建、社會捐建等多種途經解決社區工作用房,原則上每個社區工作用房總面積不少於350平方米進行配置,規模在2000户以上的小區,要按照每百户不低於20平方米配置。城市新建及改建住宅小區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要與首期商品住宅樓房同步設計、同步報建、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對規劃確定應當建設社區工作用房而未建設到位的,規劃建設部門應責令其整改;要根據社區佈局,合理設置辦公用房面積、地點、結構,並配齊公共配套設施。已經建有卻被挪作它用的公共設施場地,相關政府部門要依法收回交由社區開展公共服務。

(三)合理配置、選優配強城市社區服務管理隊伍

一要選優配強社區居委會幹部隊伍。要按照“一好兩強”(思想政治素質好、社會管理能力強、羣眾工作能力強)標準,選優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和兩委幹部,並加強管理,發揮其戰鬥堡壘作用。同時,還要按照“五心”(有熱心、有公心、有信心、有耐心、有責任心)要求,採取本人自薦、居民推選,入户走訪、徵求意見,支部審查、大會確定的方式,選優配強社區幹部。

二要選優配強網格員隊伍。要進一步規範明確社區網格員工作職責和考核辦法,使之靜下心來,蹲到格內,起到作用。

三要不斷壯大志願者服務隊伍。要把社區內的熱心居民、共建單位及社會愛心人士廣泛發動和組織起來,成立志願者服務隊伍,把愛心義舉送進千家萬户、温暖百姓心田。

(四)嚴格執行城市社區事務准入制度,為社區“減負”。

針對城市社區職能事務配置出現的不合理現象,要通過成立城市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並嚴格執行城市社區事務准入制度,合理解決定位不準、管理體制不順、責權利不統一的問題,依法規範城市社區職能,理順社區管理體制等措施實現。

一是各級政府成立社區建設領導小組,統籌開展各縣市區社區的工作、活動及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有成員單位,業務拓展到社區的單位都可成為成員單位,這些單位要明確他們在社區工作、業務中的角色、職責及事權。

二是制定並執行社區公共事務准入制度。合理界定政府與社區職責,分別明確政府、社區應承擔的工作職責及完成任務; 明確公共事務准入審批範圍,確定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以及上級部門有文件要求的審批範圍,各地還可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審批範圍,均需准入審批,未經准入審批的,社區有權拒絕。經審批同意後,實行權隨責走,費隨事轉,賦予社區相應的權力,撥付相應工作經費。工作經費的使用,要依法依規、專款專用,自覺接受鎮(街道)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監督、審計。

(五)拓展社區服務資金來源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拓展資金來源渠道。一方面,將城市社區建設的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確保政府投入社區服務的專項資金不斷流、不減少;另一方面,發揮社區力量,吸引和鼓勵社會中介組織、企事業單位及各界人士捐資、捐房產、捐信息、捐技術、捐服務等多種形式投入到社區服務中去,緩解政府投入不足;第三方面,有關部門下放到社區的工作事務,要從原事務經費中切出資金下撥給社區,再緩解一部分社區財政壓力。

政府要加大對社區服務的投入力度,既要對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又要對社區文體、文化的投入。基礎設施是社區開展服務的硬件,而社區文體文化能成為社區發展的軟動力,能使社區居民享受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滿足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投入少產出大,效益久遠。

(六)創新社區服務方法方式,提高服務水平。 一是要切實加強城市社區黨的建設。

首先要優化組織設置,社區組建大支部或大黨委,統管本社區轄區內的黨員。重點依託社區網格成立黨支部,以樓棟為單位成立黨小組,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街道黨組織架構,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在社區的全覆蓋。

其次要強化黨的領導,發揮黨員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完善黨建帶工建、帶團建、帶婦建、帶其他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活躍基層,打牢基礎。另一方面,要發揮黨員作用。要牢固樹立圍繞建設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服務的工作理念,從嚴從實要求社區黨員幹部,引導他們在服務羣眾和履職盡責中亮身份、顯作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如港南區開展黨員與社區“雙報到雙服務”活動,生活在本社區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迴歸社區,為社區羣眾服務。

二是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創建社區品牌。一方面,引進公益組織(義工組織)入社區,提升社區文明素質品位。通過引進的公益組織在社區內開展公益活動,潛移默化地影響社區羣眾開展公益活動,成為社區的義工,為居社區民做好事,形成人人做好事的社會良好氛圍。另一方面,積極培育打造社區服務特色。北京朝陽社區的熱心大媽、武漢百步亭的小巷總理和沙市社區的老姨媽等特色社區工作品牌,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貴港市要學以致用,因地制宜,重點圍繞平安建設、低碳生活和文明創建等三個方面,組織廣大市民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創建活動,進一步增強人們的家園感、歸宿感、認同感和榮譽感,從而創造出一批可學可鑑可複製推廣的特色服務工作品牌。

三是服務要多樣化、便利化、實用化居民的需求多樣、要求越來越來高,社區幹部必需提高自己的素質,綜合素質,適應羣眾的需要,開展多樣化的、豐富多彩的服務,讓羣眾願意去社區,認可社區。要重點發展面向社區老年人羣體的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老服務,面向社區青少年羣體的預防犯罪服務,面向社區殘疾人和優撫對象的康復治療和生活關愛服務,面向社區困難家庭的就業培訓服務等,進一步提高社區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創建社區微信羣、釘釘羣、QQ羣等,開展宣傳工作,暢通聯繫羣眾渠道,及時掌握羣眾訴求,幫助羣眾解決實際困難。要加快城市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台建設,強化一門式服務模式,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和一網打盡,讓羣眾多走網路、少跑馬路。

四是開展政府購買社區服務。對一些便民項目、民心項目,社區無力承擔舉辦的,由政府購買,社會公司承擔。通過創建各種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如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居家養老中心、四點半講堂、國小生託管中心等服務項目。讓社區老人老有所養,社區小孩有伴可隨,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幸福感。

五是建立健全社區工作三方聯動機制。社區管理的內容與物業管理的內容在許多方面是一致的,雙方的目標和任務是完全一致的。但在物業管理中,出現了業主委員會與物業公司之間,相互掣肘;居民委員會與業主委員會之間,職能交叉;物業公司與居民委員會之間,多頭管理。對居委會而言,一方面,應成為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企業之間的協調者,另一方面,應成為業主利益的保障者和物業管理企業服務的監督者;對物業管理企業而言,其提供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業委會則代表着業主利益,是小區物業管理監管的主體。城市社區要建立健全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三方聯動機制,確立社區居民委員會在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之間的引領和協調作用;要理順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管理企業之間的相互關係,三者之間需要相互銜接、相互配合、各司其職,而形成合力,為創建文明、和諧、幸福、美麗的社區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