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古茶樹資源保護管理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對策建議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36W

古茶樹資源保護管理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對策建議

古茶樹資源保護管理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對策建議

一、古茶樹基本情況

****鎮共有共有茶園面積100652畝,其中生態茶園84411畝,有野生古茶樹74148株,其中基部徑圍在50cm以上的古茶樹42091株。古樹茶根據種類上來看屬於大理茶和普洱茶,分佈在全鎮10個村,其中聯席村、新河村數量較多。全鎮共劃分為8個羣落,新河村3個,分別為三岔河羣落、者家寨羣落、小新寨古茶樹羣落;尼諾村1個為尼諾山古茶樹羣落;聯席村有4個羣落,分別為芭蕉林羣落、施家寨羣落、羅家寨羣落、大水井羣落。2020年,古樹茶實現幹茶20萬公斤。實現鮮葉價格在60元—300元之間,均80元/公斤左右,幹茶均價500元/公斤。

有20多個專門製作古樹茶的企業,有“放蝶人”、“千年之約”、“醉紅顏”“祖根紅”、“乙古紅”、“晶宮”“古韻千年紅”“禮品茶”等古茶葉品牌暢銷省內外,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聯席村是****鎮森林資源保護最好的村,2015年被評為全國生態文化村。全村古茶樹基本徑圍在50cm以上有24586株,分佈在19個村民小組660户農户,年齡段大概在1000年以上的古茶樹有3000多株。

****鎮古茶樹具備以下特點:

種質資源唯一。2006年專家鑑定認為,根據國家“茶樹種質資源系統鑑定評價”研究結果,其茶多酚、兒茶素含量高,聯席團山村民小組的一株勐庫大葉種茶,是昌寧縣境內最大1株栽培型大葉種茶。

茶文化底藴深厚。由於多年種茶、製茶的歷史傳承,現在古茶區茶葉加工農户較多,技術不斷成熟,茶文化傳播已經成為自覺,基本形成户户懂加工,家家有古茶、人人會品茶的良好氛圍。

色、香、味更佳。****鎮古茶樹生長在深山之中,朝露晚靄,能夠抵抗各類病蟲害,不需要噴使任何農藥和使用任何化肥,無污染。古樹茶所含的礦物質較高,經傳統工藝製作,無任何添加劑,湯色金黃剔透,呈琥珀色,香氣濃郁,味道醇厚,回甜感好,同時經久耐泡。屬於典型的綠色飲品。

古茶品牌初步形成。近年****古樹茶已經不斷被外界熟知,聯席古茶園規劃已全部完成,為打造“宜居宜遊”的古茶體驗園打下良好基礎。茶企和茶葉加工作坊自覺投入資金提升自身品牌價值,宣傳茶文化、樹立良好品牌形象的自覺性已經形成。

二、保護管理存在問題

一是掠奪經營行為突出。由於市場上野生茶和古樹茶的盲目炒作,價格不斷上漲,導致當地羣眾掠奪式採摘,短期行為突出,甚至出現因樹大不能採茶而被砍斷樹叉採摘的現象,人為造成破壞,造成部分古茶樹樹幅普遍較小。二是古茶樹衰敗嚴重複壯困難。古茶樹具有較高的樹齡,其自身生理機能下降,根部吸收水份、養份的能力和再生能力弱,越來越不能滿足地上部分的需要,導致內部生理失去平衡、部分樹枝逐漸枯萎和敗落。有的古茶樹樹杆已經空心,而且大部分古茶樹生長在田邊地埂,有的樹根已大部分裸露在外,農户為了保護古茶樹,對茶樹周邊的原生態環境進行了大規模改造,有的甚至用磚、水泥或者直接用混泥土將茶樹根部圍住,還有病蟲危害造成古茶樹死亡。三是茶農對保茶樹管護不到位。有的茶農只知道採摘,不知道進行管護,不修剪、不施肥、有病蟲不防治,近年來,隨着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我們在對古茶樹管理措施的不到位等等,造成了我們古茶樹病蟲害逐年增多這個現象。目前在我們古茶園當中常見的一些病蟲害包括薊馬,包括小綠葉蟬、包括茶長白蚧以及茶谷蛾等等。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的苔蘚地衣,這個苔蘚地衣也是很嚴重。現在有一種説法,就是説我們古茶樹上的一個苔蘚地衣相當於是作為一個景觀,大家看着比較好看,但實際上我們從茶樹的角度來看,它是一個吸血蟲,它只會吸收茶樹的營養,造成茶樹長勢衰弱,甚至枝條枯死。四是古茶樹變成綠化樹,移樹盜樹時有發生。古茶樹不僅樹齡長、能生產茶葉,而且四季長青,有的樹冠較好。隨着茶葉價格的上揚,茶樹的價值也在不斷提升。於是有的人將古茶樹變成了綠化樹,將古茶樹從地裏搬到了家裏,從山上移到了城上。有挖自己的,也有偷別人的。這種現象如不加以阻止,必將造成對古茶樹的嚴重摧殘,甚至造成古茶樹滅絕。五是部分古茶樹的土地使用權和茶樹使用權權屬分離,不是同一户主,野生茶樹實施保護措施難於落實;六是古樹茶茶企較小,合作社帶動作用沒有發揮,開發利用能力弱。全鎮雖然有古樹茶專業合作社,有近20個古樹茶企業,但帶動作用不夠強,宣傳力度不夠大,沒有深度開發利用的古樹茶的技術和經濟實力。

三、對策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大古樹茶品牌宣傳力度。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古茶樹保護措施,做好“古茶”文化的挖掘、創作、宣傳工作,以茶為媒,全面宣傳推介****古樹茶,提高****古樹茶的對外知名度,全力打造“千年古茶”品牌,通過古樹茶知名度的提升和品牌的打造來帶動全鎮10萬畝生態茶的大發展。

二是強化對古樹茶開發保護技術培訓。進一步加大對各村、各組、茶農對古茶樹在認識上、開發和利用技術上的培訓力度,讓羣眾全民參與保護,樹立全民保護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提高全民保護的能力和保護水平。讓羣眾既懂得眼前利益又懂得長遠保護,既懂得開發利用更懂得長遠發展。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最終唱響****古樹茶品牌,提高****茶葉知名度。

三是實施好美麗鄉村計劃。堅持“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體要求,按照“美麗鄉村+茶產業+茶文化+鄉村旅遊”的發展思路,努力建成產業生態、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的美麗****。

四是建設古茶公園。依託聯席上千株古茶樹羣落,挖掘茶文化魅力,古茶為題,生態立本,山水展色,打造和弘揚茶文化產業,圍繞遊茶山、拜茶神、禮茶道、品茶餐、賞茶藝、看炒茶、觀茶史、逛茶街、養古茶樹、購古茶、住茶屋,以及組織開展采茶、炒茶、鬥茶、茶藝表演、評茶、古茶拍賣等系列活動,讓遊客體會到不一樣的山,不一樣的水,不一樣的茶,建成集古茶鑑賞、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於一體的****茶文化公園。目前,聯席古茶公園已完成規劃。

五是走茶旅融合發展之路。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古樹茶銷量達8000萬元以上,促進古樹茶原料銷售價格增長20%以上,户均增收達4萬元以上。在聯席古樹茶品牌的影響下,****鎮古樹茶已成為“千年茶鄉”重要名片,得到了顧客和市場的較好評價,****已成為接待茶商、遊客的必達之地,年接待旅客達1萬人以上,為****走向茶旅融合發展之路奠定了基礎,更為合理開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