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對我縣促進和保障農民工穩定就業增收工作中存在困難問題及對策建議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54W

我縣位於**********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工業基礎薄弱,就業崗位單一缺乏,外出務工就業已然成為我縣農民工脱貧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渠道。作為承擔着我縣農民工轉移就業工作的人社部門,近年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穩定和擴大就業的一些列決策部署,把促進我縣農民工轉移就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常抓不懈,通過落實責任、完善政策、強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顯著成效。

關於對我縣促進和保障農民工穩定就業增收工作中存在困難問題及對策建議

一、我縣農村勞動力基本情況

(一)全縣農業人口*******人,農村勞動力******人,其中外出從業勞動力******人。

農村勞動力年齡結構:年齡16至35歲****人,佔總數的****%,其中女性*****人;36至45歲*****人,佔總人數的*****%,其中女性*****人;46至60歲*****人,佔總人數的*****%,其中女性*****人。

農村勞動力文化結構:大專及以上文化*****人,高中文化*****人,(其中中專、技校及職高*****人),國中以下文化*****人,分別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

    (二)我縣農村外出從業勞動力就業地點分佈

截止目前,累計外出從業人員*****人。縣內轉移*****人,佔外出從業人員總數的 ***** %;省內縣外轉移*****人,佔外出從業人員總數的***** %;國內省外轉移*****人,佔外出從業人員總數的*****%,。從轉移就業地域分佈來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及京津冀地區,轉移人員分別為*****人,分別佔國內省外務工人員總數的*****,西部地區*****人,佔國內省外務工人員總數的*****。

   (三)我縣農村勞動力就業產業分佈

全縣農村勞動力,從事第一產業的有*****人,佔總數的*****;從事第二產業的有*****人,佔勞動力總數的*****%;從事第三產業的有*****人,佔勞動力總數的*****%。具體的説,主要分佈在建築、建材、採煤(礦)、運輸、製鞋、機械加工、電子製造、保潔保綠、經警保安、服裝加工、餐飲與娛樂服務、商貿服務等行業。

二、當前農民工轉移就業增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農民工普遍素質偏低,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從事簡單、繁重的體力勞動,導致所從事的職業沒有長期性。

隨着我國產業轉移與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勞動密集型逐漸被資本密集型替代,高技能人才和具有職業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大,而農民工羣體普遍文化素質偏低,缺乏職業技能培訓和學習,導致農民工就業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較低、簡單、繁重的體力勞動建築行業和基礎服務行業上,他們經常流動於城市的各建築工地之間和各類服務場所之間,由於經常更換職業,他們的工作及個人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二)農民工就業歧視問題依然存在,勞動報酬不平等,同工不同酬等問題嚴重阻礙了農民工的順利就業,導致農民工就業穩定性差。

    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存在的差異以及各種不合理的規定,導致給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部分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存在對農民工羣體的歧視性條件限制和排斥農民工的行為,這些行為主要表現在對農民工工資待遇低、工作時間長、工作環境差、工作崗位風險高等歧視行為,這些行為嚴重阻礙了農民工順利就業,導致農民工就業穩定性差。

   (三)農民工羣體羣體獲得就業信息等各方面的渠道都很有限,導致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有一定的侷限性,缺乏市場競爭力,就業質量普遍不高。

與普通人力資源相比,農民工獲得就業機會的信息更傾向於利用非正式渠道,他們進城務工途徑通常不會通過政府、媒體、中介,大多數農民工是通過親戚、朋友、老鄉等社會關係進城務工。選擇這一途徑的主要原因是可靠性較強、成功率高、耗費成本低,而選擇社會中介或政府組織的就業機會,手續繁瑣、成本高等現象。他們認為關係和運氣,而並非教育和職業技能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關鍵,因此通過這樣的信息獲取方式具有很大的侷限性

   (四)農民工維權意識淡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農民工進城務工後,大多數農民工為了獲得更高的收入,仍然以出賣自己的廉價勞動力,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欠缺自保意識,往往從事危險係數高、工作環境差、有毒有害的工作,工傷事故、職業病侵害、惡意欠薪等侵害農民工合法權益現象頻頻發生,再加之農民工在教育方面的劣勢,使他們缺乏法律意識,合法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五)鄉鎮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尤其是針對農民工特定羣體的服務有待進一步加強。

鄉鎮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不夠完善,特別是偏遠地區的鄉鎮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針對外出務工的農民工羣體所需要的崗位信息、就業指導、技能培訓等需要的服務還不夠完善,沒有切實可行的扶持辦法。針對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找工作缺乏正確的引導,沒有明確的就業指導方向,更沒有針對農民工技能提供的崗位需求信息。

二、促進農民工轉移就業增收對策和建議

   (一)積極引導農民工學技能、促發展,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農民工整體素質。

農民工在轉移就業前,應積極做好崗前培訓,培訓以市場實用內容為主要內容,以定向式、訂單式培訓為重要途徑,以實現農民工穩定就業為最終目的。積極探索開展農民工專場技能培訓,根據不同勞動力年齡層次、文化程度等情況的基礎上,針對農民工所需,採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做到“因人施培、因產施培、因崗定培”。同時,在培訓專業的設置上應更加貼近農民工就業特點,積極開展家政服務、汽車駕駛、電子商務、手工編織、足療修腳等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培訓質量,打造高品質勞動力品牌,增強農民工轉移就業、穩定就業的能力和競爭力。

   (二)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激勵全社會、用人單位,消除農民工就業歧視,確保農民工平等就業。

政府應採取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全社會、用人單位在促進農民工轉移就業的過程中給農民工羣體提供更多門檻低、待遇優且適合農民工羣體的就業崗位,激勵用人單位積極配合政府促進農民工平等就業工作的各項制度,消除就業歧視,實現同工同酬,切實保障農民工各項權益。

   (三)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大力開發就業崗位,擴大農民工就業機會,提升農民工轉移就業質量。

完善就業服務,加強對農民工的就業指導,促使農民工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合理有序流動。依託鄉鎮人社服務中心做好農民工就業服務,實現農民工轉移就業有門路、求職有崗位信息。同時,加強求職崗位信息的蒐集和發佈,深入全縣各鄉鎮經常性開展為農民工送崗位、送政策、送培訓等服務活動。積極搭建供需平台,充分利用“就業援助服務月活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就業服務專項活動 ,為農民工與用人單位實現有序對接,切實提升農民工轉移就業質量。

(四)創造“綠色通道”,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切實提高農民工維權意識。

在各社會階層中,農民工相對來説處於劣勢,加上他們法律意識欠缺,很有必要對其進行法律上援助,加強對農民工索要勞動報酬和工傷損害賠償的法律援助申請,設立農民工法律援助服務專線電話,為農民工提供免費的法律諮詢、受理等服務,同時加大對農民工羣體法律援助宣傳力度,引導農民工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問題,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